江亿--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和途径

合集下载

江亿:发展绿色建筑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江亿:发展绿色建筑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营造与自然和谐的室内环境,实现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江亿:发展绿色建筑不能照搬西方模式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时下“绿色”、“低碳”、“节能”之呼声越来越高,绿色建筑、低碳生活、节能减排已然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提及与关注。

而对于低碳建筑,近年在行内和行外却出现了一些困惑和纷争。

就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江亿教授将建筑节能的真正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切的解读,探寻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节能之路。

一、“建筑节能要用数据说话”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最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在建造的过程中,同等规模同功能的建筑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在其制造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最少;另一个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用能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

对于综合评价一个建筑是否绿色、节能,目前主要有三种评价方式。

第一,是以美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为代表的罗列式评价体系。

主要看建筑采用了哪些节能技术,节能技术越多,评价越高。

第二,是以可再生能源的百分比判别。

但是不去考查总的能源使用量。

这就导致有些能耗很高的建筑,尽管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也很高,但实际使用的常规能源量也高于一般建筑。

这样的建筑就不能算作节能建筑。

这种百分比的评价实际上是鼓励了那些高能耗高消费的群体耗能。

第三,是统一把不同的室内状况、服务水平修正换算到同一个平台同一工况上进行比较。

这三种模式都不是科学的评价方式。

节能的科学依据、唯一标准就是实际耗能。

根据以往跟踪的一些节能建筑的能耗情况来看,北京市的大批政府机构办公建筑年单位面积用电量为60—80度,也有一些达到120—130度,远远高于100年前建造的清华学堂每平米每年用电34度的水平。

尽管这些办公楼采用了各种先进节能技术,但如果实际用能高出一倍到两倍,就不能说它们是节能的。

眼下一些应用了太阳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就标榜自己是节能建筑、低能耗建筑,甚至零能耗建筑,于是节能建筑成了节能技术的堆砌,而实际用能数据却少有人关心,实际上它们的能耗并不低,将诸多技术集于一身不一定真正降低了建筑能耗。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摘要:如今国际能源危机加剧,我国面临的巨大能源挑战。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耗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在这个能源日趋紧张的时代,建筑节能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

为了能够提高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性,对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现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本文针对我国建筑行业的耗能现状,如何制定建筑节能规划、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耗能状况有效节能途径一、前言节能环保是二十一世纪的各个国家发展的主题,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各行各业提出节能环保的理念,尤其是近些年来建筑建设行业,从多方面来降低建筑的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当前建筑节能的情况及其能耗构成1、当前建筑节能的情况据统计,我国目前城市乡镇民用建筑运行耗电量已经占我国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三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生产总值不断增加及制造业整体结构的全面调整,建筑能耗比例会随之不断的提升,逐渐的与西方发达国家临近,占总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

从近三十年来关于能源方面的研究与实践中看出,当前,人们一致认为建筑节能在所有的节能途径中是最具备节能条件的,其是减少能源消耗,确保能源消耗供应充足的最佳方式之一。

由于我国建设工程数量多,因此耗在建筑工程的费用也在逐年增加。

我国在2010 年投超过一万亿美元资金到新建筑项目当中,第一次超过美国变成世界上位列第一的建筑大国。

放眼我国当前不仅有约达四百余亿平方米的建筑,还每年新建十六至二十亿平方米建筑,其中高耗能建筑所占比超过95%。

相较于气候条件与我国相接近的发达国家,我国总耗能为其三至四倍,而外墙、屋顶、门窗以及外窗的透气性及采暖耗热量均远不及他国。

2、建筑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能耗涵盖了使用时的能耗及建造时的能耗两大类,其中使用时产生的能耗指的是在通风、照明、采暖、热水供应、空调、家用电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耗,而建造时的能耗指的就是建筑构配件、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设备的输送、生产、建筑安装与施工过程当中的能耗。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耗能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我国建筑耗能现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提出有效的节能途径。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本文旨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建筑耗能的定义、分类及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概述我国建筑耗能的总体状况,包括能耗总量、能耗结构、能耗强度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还将简要介绍国内外在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实践经验,为后续的分析和探讨奠定基础。

通过对我国建筑耗能状况的概述,我们期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对建筑耗能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推动建筑行业走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二、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成为了能源消耗的主要领域之一。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能耗总量巨大: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建筑物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

由于建筑设计、材料、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建筑能耗总量巨大,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逐年上升。

能源利用效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能源利用效率普遍偏低。

这主要源于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意识不强,以及建筑材料的能效标准不高。

建筑运行管理的不规范也导致了能源浪费。

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建筑耗能结构不合理,住宅建筑和商业建筑的能耗占比较大,而公共建筑的能耗相对较低。

这种结构性矛盾不仅影响了能源利用效率,也增加了节能减排的难度。

区域差异明显: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资源状况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例如,北方地区因冬季采暖需要,建筑能耗明显高于南方地区。

技术创新和标准化进展缓慢:虽然我国在建筑节能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上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0-介绍白皮书-江亿

0-介绍白皮书-江亿

2017年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主题:居住建筑节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从2007年开始组织研究撰写•2007到2009:•中国建筑节能基本情况,•中外建筑能耗对比和原因剖析•中国特色建筑节能•2010,2014:公建能耗状况和节能途径•2011,2015:北方城镇供热能耗和节能途径•2012,2016:农村建筑能耗状况和节能途径•2013,2017:居住建筑能耗状况和节能途径按照升温不超过2K碳排放的控制目标2050年全球碳排放总量不超过150亿吨我国政府已经批准巴黎协定•全球2050年之前碳排放总量下降到150亿吨/年•我国现在碳排放总量已超过100亿吨/年•到2050年我国可以得到的碳排放额度很难超过35亿吨/年•如何在33年之后,使我国碳排放总量下降三分之二?世界主要国家能源结构变化历史煤炭时代从煤炭向油气过渡油气时代美国率先煤改油煤炭占总能耗的比例我国实现低碳能源的途径•由“煤炭”时代向“油气”时代过渡?•目前天然气占我国能源总量5%,发达国家为30%~40%•我国目前天然气对外依存度30%,进一步加大天然气比例只能加大进口•由目前的“煤炭能源”转向“天然气能源”需要巨额基础设施投资•我国目前在燃煤的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技术处世界领先水平•用10~15年时间建成“油气能源”,然后再用15~20年时间向低碳能源转型?•集中人力物力,直接向低碳能源转型?•弯道超车,与发达国家同步进入低碳和零碳能源时代•变我国“缺气少油”的不利条件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有利条件•延缓煤炭时代,完成城镇化“楼、路、桥、坝、能”高能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避免“油气能源”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我国未来的低碳能源结构•电力供应:8.5~9万亿度/年,建筑2.5万亿,交通1.5万亿,工业5万亿•水电: 1.5万亿,目前1万亿•核电:1万亿,目前1500亿•风电:1万亿,目前2000亿•光伏发电:1万亿,目前1000亿•燃气、燃煤电厂提供4.5万亿电力,并承担电力调峰,形成碳排放22亿吨•燃料供应:17亿吨标煤,生活消费1亿吨,交通3亿吨,工业13亿吨•生物质能源:折合8.5亿吨标煤•农业秸秆:5亿吨;林业秸秆:4亿吨;动物粪便:2亿吨;餐厨垃圾:1亿吨•制成生物燃气1800亿方,压缩颗粒燃料4亿吨,其中生物燃气可形成负碳1亿吨•生物燃气的剩余物又成为优质肥料,返回农田•戈壁滩、盐碱地种植能源作物:2亿亩,生产生物质燃料2亿吨吐鲁番国家级新能源实验区的示范•戈壁滩建成80万平米居住区•屋顶全面安装太阳能光伏、光热装置•已安装部分2015年发电总量1000万kWh,居民用电总量300万kWh •通过水源热泵解决建筑供暖、供冷•采用电动公共汽车解决交通用能,并协助调节用电峰谷差•通过海量电池组蓄电和微电网技术,协调电力供需关系•用实际工程说明目前的技术、环境、经济条件都可以支持向低碳能源结构的转换,需要的是供给侧和消费侧的革命•开辟了中国零碳社区的先河当前城镇居住建筑能源与环境的热点话题•关于被动房技术的讨论•关于通风方式的讨论•生活热水供应方式的问题•长江流域居住建筑的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居住者是被动地接受服务,还是主动地营造室内环境?关于被动房技术•是一种居住建筑节能技术•高标准保温,严格保温工艺做法,避免冷桥•高度密闭,尽可能杜绝渗风•通过带有热回收的新风系统提供需要的新风•对于采暖为主的严寒地区建筑,被动房可以节能•对于室外温度>20℃的时间占到50%以上的地区:•利用室内外温差排除室内余热是维持室内舒适与低能耗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好的自然通风•当室外太阳辐射强烈时,外窗、外墙、屋顶的遮阳也是节能的重要措施•过渡密闭,影响了自然通风的话,只能使空调运行其延长,不利于节能关于居室通风方式•为应对严重雾霾问题,居室的机械新风系统开始流行•完全关闭门窗,依靠机械新风系统通风换气的方式并不合适•排除室内化学和生物污染源需要室外新风,•排除室外颗粒污染源需要过滤•室外新风量过小不能满足排出室内污染物的需要•室外污染时室外新风量过大给过滤器带来过大的负荷•在居住者的控制下,开窗通风并使用室内空气净化器更合理•需要时根据室外状况有选择地开窗通风•根据室内颗粒污染状况,开启室内自循环的空气净化器,捕捉灰尘•依靠使用者的主动调控,才可以获得更好的室内环境关于生活热水•集中式生活热水系统为了保证随时都有热水,要使热水全天在管网中循环•楼内管网循环系统散热量不可低估•当户均用水量少时,散热量高•由于循环管道散热,我国多数太阳能集中的生活热水系统实际用能都高于分散的燃气热水器•必须充分注意居住建筑集中式生活热水系统的系统形式12345678920303030406010015010%20%60%100%80%80%80%100% Q散热/Q用热人均用水量L/d入住率关于长江流域居住建筑水源地源热泵系统•节能吗?适合吗?我们组织了持续的调查测试与访谈•实际能耗取决于末端调控模式•末端调控模式取决于收费方式•按照面积收费,冬夏都成为连续运行,“全时间、全空间”,冬夏耗冷热量~100kWh/m2,系统COP:3~3.5,全年电耗超过30kWh/m2•按照热量或开启时间收费,每个末端开启时间不超过30%,平均~10%,冬夏冷热量~25kWh/m2,系统COP:~1.5,全年电耗~15kWh •按照面积收费,用电量为分体空调热泵的2~3倍•按照热量或开启时间收费,用电量与分体空调热泵相近,但成本高实现我国城镇居住建筑低碳低能耗的途径•改变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解决传输瓶颈(电、热)•坚持传统的节约型生活模式和能源的使用模式•从节约的使用模式出发,发展相应的节能技术实现总量控制•目前世界各国的居住建筑户均用电量:•美国:8000 到1万kWh•英、德、法:3000 到6000 kWh•日本、韩国:3000到10000kWh•中国:北京平均1500kWh,分布为500到12000kWh•维持居住建筑能耗水平,满足需求的日益增长,应对节能与低碳的挑战感谢大家光临。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龙源期刊网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作者:王飞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0期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也不断发展与相关科技的不断创新,许多的新时期问题也逐渐的浮出水面。

其中便包括了建筑耗能急剧增加的情况,这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及环保工程事业产生相当大的阻碍。

因此本文将从建筑行业内节能减耗的观念出发,对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开展过程中的耗能问题提出相应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耗能分析;建筑节能途径;建筑节能的开展1、建筑行业耗能的现状分析1.1环境需求增加因我国的地理环境的原因在我国北部地区普遍较为寒冷的自然环境下,人均供暖需求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行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全国各地大量兴建住宅及房屋的建设过程中,大量钢筋水泥房屋对于空调与供暖设备的需求也是日益剧增,特别在如今锅炉形式的取暖设备被规模性取缔以后,在建筑耗能方面空调及供暖设备的需求也成为了建筑工程的中心建设考量之一。

因此经过相关的考证及调研后,其数据结果显示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每平米的建筑工程中,煤炭的消耗量约等于20公斤。

同时全国的供暖及空调耗能占据了建筑耗能总量的57%左右。

这样的数据结果不可谓是不惊人,因此就空调及供暖设备而言其耗能是极其庞大的,这在我国建筑节能的探索途径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这也是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1.2农村新时代下的能耗增加据我国的整体社会环境而言,农村的建筑建设占据了我国建筑群基数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而农村的建筑耗能也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在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中显示,我国农村生活形式在进入新时期后,其经济效益与人均经济能力也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因而在农村居民日常的生活及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对于建筑耗能的需求也从传统的生物能源消耗逐步演变为费生物能源消耗。

其具体表现在煤炭资源对农村建筑群耗能的逐年增长中。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农村建筑群每年的煤炭资源耗能已突破了300亿吨,这个数字相较于传统的生物能源取耗而言,是非常庞大的,同时这其中也表示了农村建筑群体的耗能正在以一种飞快的形式进行增长。

我国供热节能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_江亿

我国供热节能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_江亿
[ 2]
暖通空调 HV & AC 2006 年第 36 卷第 3 期 专业论坛 此也不能解决前述邻室传热问题 ; 而后一种方式对 于保温建筑得不到鼓励 , 对于开窗通风散热的房间 由于室温降低反而可减少收费 , 因此也不符合计量 收费改革的初衷 。 针对现状 , 不得不质疑现有分户计量收费做法 的思路 。 如果为了促进建筑保温 、改善供热系统调 节 , 为什么不能对整栋建筑的总热量进行计量 , 再 按照面积由各住户进行分摊 整栋建筑计量出的 供热量正好可以反映该建筑的保温水平 , 这样做完 全可以促进建筑保温的发展 , 并避免邻室传热 、 内 墙保温 、 散热器过度安装等问题 。 分户计量的另一个目的是促进行为节能 。 所 谓行为节能 , 一是指房间发生过热时不开窗散热 , 而是调节末端装置 , 从而减少由于末端冷热不均所 浪费的热量 ; 二是指房间无人使用时 , 关闭散热器 或调低房间温度 , 以减少通过围护结构的散热 。 分 析表明 , 与目前的实际供热状况相比 , 前者可使供 暖耗热量降低 20 %~ 30 %, 而后者取决于房间的 实际使用状况 。 不考虑长期无人居住的情况 , 计算 分析表明 , 如果每天有 10 h 无人居住 , 把室温降低 至 10 ℃, 而其他时间维持在 18 ℃, 则与连续供暖
暖通空调 HV & AC 2006 年第 36 卷第 3 期
37
专业论坛
我国供热节能中的 问题和解决途径
清华大学 江 亿 ☆
摘要 分析了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热利用效率低 , 运行能耗高的主要原因 , 并讨论了目前分 户计量 、 按热量收费改革的问题 。 认为根据目前居住特点 , 这种热改方式不适合在我国推广 。 应采取按楼计量 、 楼内按面积分摊的方式 。 这可以激励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 , 并在技术上和经 济上都可行 。 为了解决由于系统设计不当和调节不当导致局部过热造成的热损失问题 , 提出 在楼的热入口采用换热或混水 , 在楼内实行“ 大流量 、 小温差 、 低水温” 的供热方式 , 使每栋楼可 在不同的入口水温下运行 , 以有效减少由于散热器面积不匹配 、建筑内局部热源 、系统流量不 均等原因造成的局部过热现象 , 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利用效率 。 关键词 集中供热 分户计量 供热改革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

我国建筑耗能状况及有效的节能途径中国自从提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对节能环保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能源消耗情况还是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和阻碍了我国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尽快找出能够有效帮助我国建筑行业实现节能的方法称(成)为建筑领域最为关心的事情,本文将简要分析我国建筑耗能状况,进而寻找出有效的节能途径。

标签:中国;建筑;耗能状况;节能途径在我国人口数量持续不断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下,对于建筑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和建造过程中,仍然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虽然我国的建筑数量在逐渐增多,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耗能的基础之上,不利于实现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为此我们需要尽快找到能够有效解决建筑耗能状况的有效途径。

一、我国建筑出现耗能情况的现状(一)经济不断实现新发展导致耗能情况越发严重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大重要支柱性产业就是房地产行业,特别是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在建造过程中还带动了我国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比如说物业管理行业、园区绿化行业、物流行业等等,使得房地产行业形成一个完善的经济产业链条,特别是越来越多的房地产商通过发展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如此艰难的经济形势中仍然赚了个盆满钵满,加之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激增使得建筑使用量和需求量越來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商和大佬们也更加愿意投入到建筑行业中来,然而建筑行业在建造过程中必然会对能源和资源造成一定量的消耗,在建筑数量增多的同时,建筑耗能情况也越来越严重[1]。

(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耗能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国自从全面推行城市化建设以来,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原本用来进行绿化或者本该是规划成耕地的土地全部建筑起一栋栋的建筑和高楼,在建造高楼大厦的同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煤炭资源等等,而很多资源和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一经消耗便不会再有,因此越来越深入的城市化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建筑出现高耗能的情况。

江亿:中国必须走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之路

江亿:中国必须走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之路

若温度在 1 8摄 氏 度 ~ 4摄 氏度 之 间 的话 , 内保 温 的 效 2
果 则 更 好 。 而 事 实 上 , “ 州 的建 筑 现 在都 在 疯 狂 使 用 广
外 保 温 ” 。
中美 合 作 的 2 1世 纪 大 厦 实 际运 营 能 耗 为 74 千 瓦 时 / 平 方 米 , 北 京 同功 能 政 府 办 公 楼 的 这 一 数 字 则 是 60千 瓦 时 / 平 方米 。 采用 了热 电冷 三 联 供 ,新 风 热 回 收 等 先 进 技 术 的 清 华 大 学 环 境 节 能 楼 , 实 际 运 营 耗 能 为 8 1千 瓦 时 / 平 方 米 ,而 清 华 同功 能 建 筑 的耗 能 则 9. 为5 0千瓦 时 / 平 方 米 ~ 瓦 时 / 平 方米 。号 称 建造 65千 “ 低碳 地 产 ” 的南 京 朗 诗 国 际 ,采 用 了 地 源 热 泵 、地 板
米 。 大 家 看 ,它 的 窗 户 都 是 打 开 的 ,用 自然 光 就 能 满
江 亿 给 出 的数 字 显 示 ,从 1 6年 到 20 9 9 o6年 ,除 北 方 城 镇 采 暖 耗 能 下 降 外 ,我 国 其 他 建 筑 类 型 , 如 公
足 了采光 需求 ;而我们今 天的会场 全都 是封 闭的 ,中 国 大 部 分 会 场 也 都 如 此 。 在 近 日召 开 的 第 七 届 国 际 ” 绿 色 建 筑 与建 筑 节 能 大 会 上 , 中 国 工 程 院 院 士 、 清 华 大 学 建 筑 节 能 研 究 中 心 主 任 江 亿 如 是 说 。 江 亿 明 确 指 出 , 各 地 纷 纷 开 建 的 低 耗 能 生 态 示 范 建 筑 是 否 能 够 真 的 节 能 ,关 键 不 在 于 技 术 , 使 用 模 式 才 是 影 响 建 筑 节 能效 果 的最 重 要 因素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燃煤锅炉 ( < 4 ton/hr): ~ 60%, 205g/kWh,高污染
燃气锅炉: > 85%, 容量无关,清洁燃烧
平均采暖能耗: 20 kg/m2.a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分户独立采暖
分户燃煤炉: ~30%, 410g/kWh 分户燃气炉: >90%, 135g/kWh 热泵: 85%~110%, 折合为标煤
冬季住宅室内温度
Indoor Temperature (oC)
30 LB
25
20
15
10
B OL
5
L B ML oB rninL g (6:00-8:00) L
LB
LB
L BO
O
O
O
O
O
B
O
B
0
-5
O -10
Max
-15
+STD
District heating
Individual heating
Average
China
1
0.2~0.4
Close window: 0.5~1/hr Beijing: 120days Open window :3~10/hr Northeast: 170
18~20℃
Europe 2/3 ~ 1/2
~0.5
1~2 /hr
Any time If needed
18~22℃
结论: 中国与西欧、北欧的采暖需热量水平大致相当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5 0
1965
1971
1977
1983
1989
1995
2001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各类建筑能耗的逐年变化(单位面积)
kgce/m2
北方城镇采暖 北方农村采暖 城镇住宅(不包括采暖)
公共建筑
30
长江流域城镇采暖
长江流域农村采暖 农村
25
Heating north
20
Non-residential exclude heating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长江流域冬季采暖的节能潜力
很难在目前的水平上使能耗进一步降低 如果全面推广集中供热,将使能耗增加 2~4 倍, 这将使这一地区的采暖能耗占到我国城镇建筑能 耗总量的 20% 任务:怎样在维持目前能耗水平的前提下,改善 室内环境?要依靠新的技术方式的创新 怎样在改善舒适性与节能间实现平衡? 在这一地区的建筑保温非常重要吗? 发展基于热泵的户式分室可调的热环境控制系统
Indoor temperature range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CHP 系统的效率
320 g 标煤 常规电厂
1 kWh
参考系统
145 g标煤
85%效率 的锅炉
1 kWh
614 g标煤
小型 CHP
总的热效率:85%
1 kWh 电力 294 g 标煤产生3.25 kWh 热量 3.25 kWh 热量 等效效率:136% !
0.03GJ
过量供热损失
建筑 入口
建筑采暖 需求
CHP
0.49GJ
小区 锅炉房
0.38GJ
全楼集 中采暖
家庭独 立采暖
0.35GJ
单位: 每平米建筑每采暖季的能耗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采暖热需求
影响热需求的因素
建筑形式与保温
保温
体型系数 室内外换气量
运行方式 采暖周期
室温设定
小 趋势




相对采暖煤耗: 12 kg 标煤/m2.a
410 g coal
大型CHP
1 kWh 电力. 1.34 kWh 热量
总的热效率: 70%
90 g 标煤产生 1.34 kWh 热量 等效效率:183% !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锅炉效率
大型燃煤锅炉 (> 20 ton/hr): ~ 85%, 145g/kWh, 低污染
Data source: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International Energy Outlook 2008.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各国建筑能耗现状
面积平均建筑能耗: kgce/(m2.a)
80
60
40
20
0
0
-20
英国, 227
UK
Canada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几个城市不同室温的采暖电耗(模拟)
kWh/m2.a
Heat pumps, COP=1.9
40
30
20
10
0 上海
杭州
武汉 重庆
14℃ 16℃ 18℃ 22℃
部分时间,部分空间 部分时间,部分空间 部分时间,部分空间
全时间,全空间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长江流域城镇采暖
目前实际能耗远低于北方城镇 (3 — 20 kg/m2) 能耗低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时间、部分空间和 较低的室内温度 目前有些地区开始实施集中供热,造成实际 能耗增加 3~5 倍 问题: 是应维持现状还是发展集中供热?应 采用那种方式?
加拿大, 155
日本, 245
韩国, 81 JP 荷兰, 37
希腊, 27
China
法国, 132
urban
德国, 143
中国城镇, 325
USA
美国, 1387
中国农村, 192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人均建筑能耗: kgce/(ca.a)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15
10
Residential exclude heating
5
Heating south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各类建筑能耗总量的逐年变化
万吨标煤
50000
北方城镇采暖 长江流域农村采暖 公共建筑
Austria
Korea 2%
Japan 5%
1%
Canada 3%
EC 17%
Canada USA
Austria Korea
Russia Japan
EC Average
Other China Brazil Africa India
0
Per capita
kgce/(ca.a) 3000 6000 9000 12000 15000
0.5
热力站 0.4
北京CHP 系统各热力站实际供热量 0.3
Reference demand value
0.2
0.1
1 GJ = 278 kWh 100 kWh= 0.36 GJ
0 1 7 13 19 25 31 37 43 49 55 61 67 73 79 85 91 97 103 109 锅炉房
Greece
Beijing
北京集中供热系统实际供热量
采暖季耗热量(GJ/m 2) 采暖季耗热量(GJ/m 2)
0.6
0.5
Reference demand value
0.4
北京各锅炉房方式实际供热量
0.3
0.2
0.1 0.6
0 1 9 17 25 33 41 49 57 65 73 81 89 97 105 113 121 129
美日单位建筑面积能耗的发展变化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 kgce/(m2.a) 单位面积建筑能耗 kgce/(m2.a)
60
50
40
30
20
China current level
10
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Japan: kgce/m2.a
USA: kgce/m2.a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1000
2000
人均住宅建筑能耗 : kgce/(ca.a)
3000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北京住宅夏季空调能耗
A. 5 floors, 1981, 74m2/unit C. 26 floors, 2003, 141m2/unit
20.00 0.00
0.00
外保温 内保温
外保外温保温| 内保内温保|温
37墙 37墙 37墙
24墙及大板楼
24墙及| 2大4墙板楼及大板楼
各国采暖热量比对
北京实测不同保温建筑的采暖热量 250
200
单体别墅 连体别墅 连排房 公寓楼
150
100
50
0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German
Denmark France
长江流域城镇采暖
北方农村采暖
城镇住宅(不包括采暖) 农村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北方城镇建筑采暖
北方城镇建筑采暖
总的建筑面积约75 亿 m2 总的采暖能耗约1.42 亿吨标煤/年 占我国城镇建筑能耗总量约40% 采暖方式:
95~154
体型系数: 0.4~0.5/m 换气次数: 0.5~1.0 /hr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耗热耗 量 (热kW 量h(/km2W)h/m2) kWh/m2.年
120.00
120.00 100.00
100.00 80.00
80.00 6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