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复习

合集下载

第4、第5章:微生物学复习题

第4、第5章:微生物学复习题

第4、第5章:微生物学复习题《微生物学》复习题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第五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一、名词解释碳源;氮源;能源;生长因子;碳氮比;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二、填空题1、微生物的营养要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六大类。

2、营养物质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膜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3、化能自养微生物以为能源,以为碳源,如属于此类微生物。

4、化能异养微生物的基本碳源是,能源是,其代表微生物是________和_______等。

5、固体培养基常用于微生物的、、及等方面。

6、液体培养基适用于以及的研究。

7、半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及等。

8、琼脂是配制培养基时常用的凝固剂,它的熔点是_________,凝固点是_______。

9、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于培养;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常用于培养;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常用于培养。

10、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和等。

三、判断题(在括号中写上“√”或“×”以表示“对”或“错”)1、培养自养细菌的培养基中至少应有一种有机物。

()2、异养型微生物都不能利用无机碳源。

()3、碳源对微生物的生长发育是很重要的,它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提供能源的物质。

()4、在微生物学实验室中,蛋白胨、牛肉膏和酵母膏是最常用的有机氮源。

()5、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是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之一。

()6、需要消耗能量的营养物质运输方式是促进扩散。

()7、按照所需要的碳源、能源不同,可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

()8、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对配制任何微生物培养基时都是缺一不可的。

()9、培养基配制好后,在室温下放置半天后再灭菌是不会有不良影响的。

()10、EMB培养基是一种用于分离大肠杆菌的选择培养基。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崔战利老师:绪论●微生物有哪些共性?包括哪些类群?●微生物在哪些方面有所应用?(10分)●论述微生物及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简述微生物在工业中的应用。

●试述微生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微生物对人类生存环境有何影响?●微生物学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重大贡献?●你知道哪些有关微生物学发展史中较有影响的人物或者科学家,他们有什么重要贡献?●简要阐述微生物学发展过程(发展史)。

原核名词:菌落、芽孢、鞭毛伴孢晶体菌毛、LPS、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糖被、异形胞、磁小体、原生质体、L型细菌、性菌毛贮藏物内含物古生菌抗酸染色原核生物异染粒PHB 周质空间菌丝羧酶体生物膜荚膜菌胶团菌株肽聚糖古菌F因子质粒菌苔简答题●G+、G-细菌的细胞壁化学成分、结构及相关的特点有何区别?●依据鞭毛的数目和着生位置不同,可将鞭毛菌分为哪几种类型?●试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机制。

●细菌主要贮藏物的特点及生理功能是什么?●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类? 其中球菌按分裂后排列不同分哪几种?●典型细菌大小和重量是多少?●蓝细菌及其特点?●简述革兰氏染色机理是什么?●比较链霉菌和大肠杆菌的异同。

●细菌的糖被化学组成是什么?对细菌本身有什么作用?与人类有哪些关系?细菌糖被依据其存在特点可分为几种类型?分别简述其特点。

●细菌芽孢的作用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使之具有这种作用?简述芽孢的耐热机制及研究芽孢的意义。

根据芽孢的特点,你认为在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应该如何利用和控制具有芽孢的细菌?芽孢为什么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什么叫古生菌?请说明其细胞结构有哪些特点。

●简述细菌的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

●是分析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细菌的荚膜和黏液层有什么区别?荚膜的成分和作用(糖被对细菌本身有什么作用?与人类有哪些关系?)是什么?●如果不利用显微镜,你将怎样鉴定一个细胞是原核的还是真核的?假设该生物体能方便地在实验室培养?●简述肽聚糖的组成和结构?举一例说明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微生物实验复习提纲

微生物实验复习提纲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置(一)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置(用于分离培养细菌以及测定其数目、天然培养基,)1、称量牛肉膏可以放在小烧杯、表面皿、称量纸中称量,热水溶解后倒入大烧杯。

蛋白胨极易吸潮,故称量时要迅速;滤纸不可称量牛肉膏。

2、溶解加水加热搅拌,药品完全溶解(若配置固体培养基,则加入1%~2%的琼脂,再加热融化,此过程需不断搅拌,以防止琼脂糊底或溢出)定容。

若偏酸,滴加1mol/L NaOH3、调pH 待培养基冷却至室温时检测其pH 不停搅拌并随时用pH试纸检测,若偏碱,滴加1mol/L HClpH调节通常放在加琼脂之前;应注意pH不要调过头,以免回调影响各离子浓度。

液体培养基:滤纸4、过滤固体培养基:4层纱布趁热过滤固体培养基:试管高度的1/5,灭菌后摆斜面、三角瓶的1/25、分装半固体培养基:试管高度的1/36、加透气膜7、包扎将三角瓶的棉塞外包双层报纸,以防灭菌时冷凝水沾湿透气膜。

8、灭菌上述培养基121.0℃湿热灭菌20min9、摆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1/210、无菌检查37℃温箱培养1-2d(二)高氏1号培养基的配制(放线菌、组合培养基)1、称量和溶解可溶性淀粉加冷水调成糊状,再加水加热溶解;微量成分FeSO4*7H2O 现配成高浓度的储备液后加入:100ml+1g=0.01g/ml 再在1000ml+1ml储备液。

2、同上(三)马丁氏培养基(霉菌、半组合培养基)1、称量和溶解土豆去皮切块煮开半小时,各成分溶解好后,将孟加拉红配成1%的水溶液,在1000ml培养液中加3.3ml,加入琼脂加热融化2、同上3、链霉素的加入它受热易分解,故临用前将培养基融化后待温度降至45℃左右才能加入。

可先将其配成1%溶液,在100ml培养基中加0.3ml,使每ml培养集中含其30μg。

注意事项:称药品时牛角匙不要混用,称完药品应及时盖紧瓶盖;谨慎调pH,避免多次回调影响各离子浓度;分装过程中注意不要使培养基沾在管上,以免引起试剂污染。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及其答案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及其答案

微生物学实验复习题一、选择题1.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操作步骤是:A.结晶紫染色B.碘液固定C.酒精脱色D.复染2.放线菌印片染色的关键操作是:A.印片时不能移动B.染色C.染色后不能吸干D.A 和 C3.高氏培养基用来培养:A.细菌B.真菌C.放线菌4.肉汤培养基用来培养:A.酵母菌B.霉菌C.细菌5.无氮培养基用来培养:A.自生固氮菌。

B.硅酸盐细菌C.根瘤菌D.A、B均可培养E.A、B、C均可培养6.在使用显微镜油镜时,为了提高分辨力,通常在镜头和盖玻片之间滴加:A.二甲苯B.水C.香柏油7.常用的消毒酒精浓度为:A.75%B.50%C.90%8.用甲醛进行空气熏蒸消毒的用量是:A.20ml/M 3B.6ml/M 3C.1ml/M 39.实验室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的工艺条件是:A.121 ℃ /30minB.115 ℃ /30minC.130 ℃ /30min110.巴氏消毒的工艺条件是:A.62-63 ℃ /30minB.71-72 ℃ /15minC.A.B. 均可11.半固体培养基的主要用途是:A.检查细菌的运动性B.检查细菌的好氧性C.A.B. 两项12.半固体培养基的琼脂加入量通常是:A.1%B.0.5%C.0.1%13.使用手提式灭菌锅灭菌的关键操作是:A.排冷气彻底B.保温时间适当C.灭菌完后排气不能太快D.A-C14.目镜头上的“K”字母表示:A.广视野目镜B.惠更斯目镜C.补偿目镜15.目镜头上的“P”字母表示:A.平场目镜B.广视野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16.物镜头上的“PL”字母表示:A.正低相差物镜B.正高相差物镜C.负高相差物镜17.物镜头上的“UVFL”字母表示。

A.无荧光物镜B.照相物镜C.相差物镜18.镜头上标有“TC”字母的镜头是:A.相差调整望远镜B.摄影目镜C.相差目镜19.“PA”表示:A.马铃薯培养基B.高氏培养基C.肉汤培养基20.无菌室空气灭菌常用方法是:A.甲醛熏蒸B.紫外灯照射2C.喷石炭酸D. A.B. 并用21.干热灭菌的关键操作是:A.灭菌物不能有水B.保温过程中不能开箱门C.降温不能太快22.霉菌水浸制片的关键操作是:A.菌丝要分散B.菌丝首先要用50%的乙醇浸润C.盖盖玻片不能有气泡D.A-C23.加热法染芽胞的染料通常是:A.孔雀绿B.结晶紫C.复红D.蕃红24.复红法染鞭毛的关键操作是:A.玻片干净B.染料新鲜C.菌体活化适当D.A 、B、C25.镀银法染鞭毛的关键操作是:A.玻片干净B.染料无沉淀C.加热适当D.菌体活化适当E.A-D26.进行简单染色使用的染色液通常是:A.复红B.蕃红C.结晶紫D.孔雀绿E.A-D 均可27.物镜头上的“APO”字母代表:A.消色差物镜B.复消色差物镜C.半消色差物镜28.物镜头上的“ Ach”字母表示:A.平场物镜B.超平场物镜C.消色差物镜29.物镜头上的“NH”字母表示:A.正相差物镜B.负相差物镜330.物镜头上的“0.17”表示:A.要求的盖玻片厚度B.要求的载玻片厚度C.镜头浸油的深度31.镜头上标有“NFK"字母的镜头是:A.照相目镜B.荧光目镜C.相差目镜32.目镜头上的“PK”字母表示:A.平场目镜B.补偿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33.物镜头上的 "Splan" 字母表示 :A.超平场物镜B.平场物镜C.消色差物镜。

微生物发酵工程复习试题_答案版

微生物发酵工程复习试题_答案版

微⽣物发酵⼯程复习试题_答案版第⼀篇微⽣物⼯业菌种与培养基⼀、选择题2.实验室常⽤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A ⽜⾁膏蛋⽩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3.在实验中我们所⽤到的淀粉⽔解培养基是⼀种(D)培养基A 基础培养基B 加富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7.实验室常⽤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C)A ⽜⾁膏蛋⽩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8.酵母菌适宜的⽣长pH值为( A ) 4.5-5A 5.0-6.0B 3.0-4.0C 8.0-9.0D 7.0-7.59.细菌适宜的⽣长pH值为( D )A 5.0-6.0B 3.0-4.0C 8.0-9.0D 7.0-7.510.培养下列哪种微⽣物可以得到淀粉酶、蛋⽩酶、果胶酶、多肽类抗⽣素、氨基酸、维⽣素及丁⼆醇等产品。

( A )A 枯草芽孢杆菌 B 醋酸杆菌 C 链霉素 D 假丝酵母⼆、是⾮题1.根据透明圈的⼤⼩可以初步判断菌株利⽤底物的能⼒( X )2.凡是影响微⽣物⽣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长限制性基质。

( X )3.在最适⽣长温度下,微⽣物⽣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产单细胞蛋⽩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长温度。

( X )4.液体⽯蜡覆盖保藏菌种中的液体⽯蜡的作⽤是提供碳源( X ).5.种⼦的扩⼤培养时种⼦罐的级数主要取决于菌种的性质、菌体的⽣长速度、产物品种、⽣产规模等(√)6.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7.亚硝基胍能使细胞发⽣⼀次或多次突变,尤其适合于诱发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有超诱变剂之称.√9.参与淀粉酶法⽔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X)三、填空题1.菌种扩⼤培养的⽬的是接种量的需要、菌种的纯化、缩短发酵时间、保证⽣产⽔平。

2.进⾏紫外线诱变时,要求菌悬液浓度:细菌约为10^6个/mL,放线菌为 ,霉菌为10^6~10^7个/mL.3.培养基应具备微⽣物⽣长所需要的六⼤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机盐和微量元素、前体、促进剂和抑制剂和⽔。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1)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1)

微⽣物学复习资料(1)环境微⽣物复习资料⼀、判断题:1、链霉菌是霉菌,其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

×2、⽆隔菌丝是多核的单细胞菌体,只有细胞核的分裂,没有细胞数量的增加√3、有隔菌丝是多细胞的菌丝,细胞核的分裂伴随有细胞的分裂。

√4、酵母菌细胞壁主要是纤维素成分,不含或极少含⼏丁质。

×5、⼀种真菌通常产⽣⼀种类型的⽆性孢⼦。

×6、真菌菌丝体的⽣长⼀般不需要光线。

√7、所有的酵母菌都是有机营养型的微⽣物。

√8、真菌最适的⽣长条件是环境中有点碱性。

×9、⾰兰⽒染⾊结果,菌体呈红⾊者为⾰兰⽒阴性菌。

对10、G+C%相同的细菌,未必是种类相同或相近的种属。

对11、芽孢是芽孢细菌的繁殖器官。

错12、鞭⽑和细菌的须(菌⽑)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错13、四联球菌、⼋叠球菌、葡萄球菌均是多细胞的微⽣物。

错14、⼀种微⽣物寄⽣于其他微⽣物时没有选择性错15、单纯扩散不能进⾏逆浓度运输,⽽促进扩散则能进⾏逆浓度运输错16、只有营养物质的吸收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代谢产物的分泌则不涉及到物质的运输这个问题错17、微⽣物⽣长的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超过细胞分裂速率对18、⾃发突变是指那些实验室中科研结果所发⽣的突变错⼆、选择题:1?啤酒酵母的⽆性繁殖是 BA、裂殖B、芽殖C、假菌丝繁殖D、⼦囊孢⼦繁殖2?酵母菌适宜的⽣长pH值为 a(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3?下列能产⼦囊孢⼦的霉菌是 C(a).⽑霉和根霉(b).青霉和曲霉(c).⾚霉和脉孢霉 (d).⽊霉和腐霉4、巴斯德采⽤曲颈瓶试验来(A)A、驳斥⾃然发⽣说B、证明微⽣物致病C、认识到微⽣物的化学结构D、提出细菌和原⽣动物分类系统5、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A)A、肽聚糖B、⼏丁质C、脂多糖D、磷壁酸6、蓝细菌的光合作⽤部位是(D)A、静息孢⼦B、类囊体C、异形胞D、链丝段7、某些酵母上下两细胞连接处呈细腰状,通常称为(C)A、有隔菌丝B、⽆隔菌丝C、假菌丝D、菌丝8、E.coli属于(D )型的微⽣物。

食品微生物检验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食品微生物检验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为二级的实验室( )。

A、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B、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C、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D、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正确答案:B2、在进行菌落总数的测定时,稀释液移入培养皿后,应及时将凉至( )左右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注入培养皿约15-20mL,并转动培养皿使混合均匀。

A、56℃B、46 ℃C、26 ℃D、36 ℃正确答案:B3、关于肠道杆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肠道杆菌都不形成芽胞B、肠道杆菌都为Gˉ杆菌C、肠道杆菌中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D、肠道杆菌中非致病菌一般可分解乳糖正确答案:C4、哪一项符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P平板上的特征( )。

A、菌落直径为2-3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B、菌落颜色为金黄色,少数为白色C、长期保存的冷冻货干燥食品中所分离的菌落比典型菌落所产生的黑色较淡些,革兰氏染色一定为阳性。

D、菌落颜色呈红色,周围为一浑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正确答案:A5、关于菌落总数的计数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 ,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B、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接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忽略不计C、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D、大于300CFU的课记录为多不可计6、菌落计数时,菌落数在100以内,四舍五入后,报告整数,大于100 时,采用( )有效数字。

A、3 位B、2 位C、4 位D、1 位正确答案:B7、根据菌落总数的报告原则,某样品经菌落总数测定的菌落总数数据为3775个,应报告为( )CFU/mL。

A、3775B、3.8*103C、37800D、4.0*104正确答案:B8、大肠菌群系指一群在37℃条件下,能发酵乳糖,需氧或兼性厌氧的( )无芽孢杆菌。

A、革兰氏阴性B、革兰氏阳性C、不产酸产气D、产酸不产气正确答案:A9、某固体饮料检测霉菌及酵母菌时,取样 25g 放入盛有 225m1 无菌蒸馏水的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制成 1:10 稀释液。

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

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

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微生物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与实践应用微生物实验知识总结与实践应用经过这学期学习和实验操作,我对《微生物实验》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也从中学习到了有用的知识。

《微生物学实验》是要求我们掌握实验知识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训练,初步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与迅速发展的科学前沿接轨。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我将我这学期学到的微生物学知识,结合生活和工业当中的一些应用,归纳如下:在吾尔恩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先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

(1)无菌操作技术:高温对微生物具有致死效应,因此微生物在转接过程中,一般再火焰旁进行,并用火焰直接灼烧接种环,已达到灭菌的目的。

在做实验时要保持严谨的态度,以后的实验中多数操作都必须再火焰旁进行。

(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是人工配置的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别微生物或积累代谢产物。

自然界中培养基的种类很多,但是不同的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分、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不同类别的微生物对PH值的要求一般不同。

(3)消毒与灭菌:灭菌是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生物学基本技术。

灭菌的彻底程度受灭菌时间与灭菌剂强度的制约。

微生物对灭菌剂的抵抗力取决于原始存在的群体密度、菌种或环境赋予菌种的抵抗力。

灭菌是获得纯培养的必要条件,也是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必需的技术。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芽孢,使之达到无菌保障水平。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域。

(4)平板分离与活菌计数:平板分离计数法是将待测菌液经适当稀释,涂布在平板上。

经培养后在平板上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稀释倍数和取样量计算出样品中细胞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实验复习
1.微生物实验室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散布,防火,节约,标记,记录,安全,清洁与秩序。

2.观察常用什么显微镜?它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观察细菌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

它主要有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目镜、物镜、反光镜和聚光器组成:机械部分由镜座、镜筒、镜臂、转换器,镜台、粗细调节器。

3.使用油镜时用什么作为物镜与玻片间的介质,有几种?
答:加拿大树胶、二甲苯、石蜡、松柏油、甘油、水、香油
4.观察细菌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是什么?注意事项是什么?
答:操作步骤:放置好显微镜;调节好光源;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油镜观察;清洁显微镜;还原显微镜。

注意事项:
5.制备细菌染色标本片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接种环要充分灭菌,避免带入新的细菌
2)加蒸馏水时,应用接种环取少量蒸馏水于载玻片上,否则自然干燥的时间会
过长。

3)钓菌时,试管口要在酒精灯附近,避免新的细菌进入菌种内
4)火焰固定时,热干燥的时间不宜过长,以不烫手为度
5)水洗时,先用蒸馏水冲洗平放的玻片,再冲斜放着的玻片
6)制片完成后,要待玻片完全干燥后才能油镜进行镜检
6.图片固定的意义何在?固定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意义:a。

除去抹片的水分,涂抹材料能很好的贴附在玻片,上,以免水洗时易被冲掉b.使抹片易于着色或更好的着色,因为变性的蛋白质比非变性的蛋白质着色力更强c.可杀死抹片中的微生物
固定时注意事项:1)火焰固定时只略作加热进行固定,但不能太热,以不烫手为度,同时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也应控制好,以保持细胞形态结构的完整性。

2)化学固定时,若作姬姆萨染色就不用火焰固定,而用甲醇固定。

7.细菌染色的原理是什么?
答:细菌的等电点较低,约在pH2-5之间,故在中性、碱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菌体蛋白质电离后带负电荷,易于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如龙胆紫及碱性复红等结合,使细菌被染成紫色或红色。

8.试述细菌革兰氏染色法的步骤及结果。

答:1)加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1-2min,水洗;2)加革兰氏稀碘液1-3min,水洗;3)加95%酒精脱色0.5min,水洗;4)10倍稀释石碳酸复红液复染10-30s,水洗5)结果:蓝紫色:革兰氏阳性菌;红色:革兰氏阴性菌
9.试述培养基制备的原则和要求。

答:原则:
要求:1)培养基必须含有细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2)培养基的材料和装培养基的容器应没有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3)培养基的酸碱度应符合细菌生长的要求;4)所制培养基应该透明;5)培养基必须彻底灭菌,不得含有任何活的细菌。

10.试述普通肉汤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期途。

答:成分:牛肉膏3-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水1000mL;
用途:1)用作细菌的液体培养;2)检查细菌的发育状况,以及形成的沉淀物、菌膜、
菌环等;3)制作固体培养基的基础。

11.试述普通琼脂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答:成分:普通肉汤培养基1000mL;琼脂20--30g
用途:1)细菌的分离培养、纯培养;2)观察菌落形状及保存菌种;3)制作特殊培养基的基础。

12.细菌分离培养的月的是什么?何为纯培养?
答:目的:由于细菌感染而致病的各种标本及带菌者所需检查的各种标本,往往并非单一-的细菌,而且混有其它非致病菌,因此,当对此标本做出细菌鉴定时,就必须从标本中分离出致病菌。

纯培养:只在单一一种类存在的状态下所进行的生物培养。

纯培养技术:对已得到的可疑病菌进行细菌鉴定及菌种保存等培养成为纯培养技术。

13.培养皿培养时为什么要倒置?
答:1)便于操作;2)使接种的细菌在培养皿上生长良好;3)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培养皿中造成污染;4)防止蒸发的水分形成水珠掉在培养皿上破坏菌落。

14.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有哪些?常用什么方法?
答: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有划线分离培养法、斜面移植法、肉汤增菌培养等。

常用方法是划线分离培养法。

15.细菌菌落特征怎样描述?
答:大小、表面性状、形状、边缘、隆起度、颜色及透明度、硬度、溶血。

16.在挑取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做平板分区划线时,为什么在每区之间都要将接
种环上剩余的细菌烧掉?
答:目的是为了达到使被检材料适当的稀释,以获得单一-的菌落,防止发育成菌苔,能更好的鉴别菌落的性状。

17.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答:酒精脱色,过度时,革兰氏阳性菌易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时间过短时,革兰氏阴性菌易被误认为革兰氏阳性菌。

18.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答:先做一个预实验,取己知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进行革兰氏染色,如实际染色结果与理论结果相等,则用这个实验参数(染色、脱色、水洗、复染时间),否则应改变实验参数再试验,直到在当时的实验环境时的实验参数可以确保染色正确,然后再去染未知菌。

19.解释所做生化实验的原理?作生化实验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原理:微生物生化反应是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重要依据之-一。

细菌生化实验就是检测细菌是否利用某种物质并进行代谢及合成产物。

判断和确定细菌合成和分解代谢物的特征,借此来鉴定细菌的种类。

理论依据:不同的细菌含有不同的分解代谢酶,具有不同的分解代谢途径,对同一营养物质的分解代谢及其产物有所不同。

注意事项:1)纯培养物方可进行生化实验;2)接种时避免交叉污染;3)标记必须准确;4)试剂可用标准菌株作对照。

20.在圆纸片法中判定细菌对药物敏感程度的方法是什么?
答:根据药物纸片周围有无抑菌圈及其直径大小来判断该菌对各种药物的敏感程度,分为高度敏感、中度敏感、低度敏感和不敏感。

不同敏感程度在指导临床用药时可加剂量。

21.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培养特征及生化特征有哪些?
答:培养特征:在鲜血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呈淡灰色、圆形、湿润、呈露珠
样小菌落,无溶血。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在麦糠凯培养基上不生长。

生化特性:不分解乳糖、吲哚试验阳性、硫化氡阳性等。

22.结合微生物实验室诊断要求简述动物尸体剖解的注意事项
答:1)怀疑死于炭疽的动物严禁尸体剖解;2)有针对性的采集病料;3)做好个人的防护和环境消毒工作;4)盛装病料的容器要求无菌;5)无菌操作;6)病料必须注明名称;7)必须低温保存,及早送检;8)动物尸体必须妥善处理(深埋、焚烧)
23.简述瑞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方法及结果
答;瑞氏染色法:1)组织触片或推片,自然干燥;2)在干燥的组织涂片上加瑞氏染液染1一-3min,勿使染液干;3)直接滴加与瑞氏染液等量的蒸馏水到涂片上,吹气混匀,继续染3--5min,水洗,干燥,镜检。

姬姆萨染色法:1)组织涂片,自然干燥;2)置于无水甲醇中固定3-5min;3)置于新配置的姬姆萨染液中(一份染色
液原液加9份中性蒸馏水)染30-60min(过夜也可);4)水洗、干燥、镜检;5)结果:细菌呈蓝青色,组织、细胞呈其它颜色,视野呈淡红色。

24.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纯培养和病料组织中的形态特征有什么差别?检查时各用什么方法?
答:在纯培养中的形态是淡灰色,圆形,湿润,露珠样小菌落,菌落周围无溶血圈,检查时用革兰氏染色法。

在病料组织中形态:呈典型的两级着色,检查时用姬姆萨染色、美蓝染色或瑞氏染色。

25.鸡胚接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操作过程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2)照蛋时,要注意避开头部和血管划圈;3)接种时要将鸡蛋注射部位消毒,再打孔注射;4)吸取尿囊液时,避免使血管、卵黄破坏而污染尿囊液;5)去壳时,剪刀、镊子要消毒,注射后用石蜡封闭小孔。

26.常用鸡胚接种方法有哪些?
答:绒毛尿囊腔接种法、绒毛尿囊膜接种法、人工气室法、卵黄囊内接种法、羊膜腔内接种法。

27.病毒凝集红细胞是不是一种特异的抗原体反应?为什么?
答:病毒凝集红细胞不是一种抗原体反应,目的是检测病毒的存在。

原理是病毒表面血凝集与鸡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结合,产生凝集反应。

28.HI实验是不是特异的抗原体反应?为什么?
答:H实验是特异的抗原体反应,H实验是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凝红细胞的能力,从而抑制血凝现象。

29.血凝试验中为什么要加补充液?
答:补充液是代替抗体,加补充液是为了使各孔的溶液量相等,这样方便和准确的进行比较。

30.为什么加病毒液和红细胞悬液时要反向加?
答:在加病毒液时,从左至右的浓度依次降低。

在加红细胞悬液时,若不反向加,操作时会将高浓度的触到低浓度的孔,影响到实验结果,所以要反向加。

31.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中空白对照的意义。

答:通过空白对照,更准确的进行实验结果比较,是结果判定的依据。

血清对照:检测血清有无影响;红细胞对照:检测红细胞有无血凝;病毒对照:检测病毒是否能引起血凝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