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真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丰赡(zhān)谄媚(chǎn)畎亩(quán)亟待解决(jí)畏葸不前(xǐ)

B . 孝悌恸哭朝觐揠苗助长(yà)猝不及防

C . 譬如哂笑龟裂(guī)强恕而行稗官野史

D . 水獭(tǎ)秦桧怵惕绚丽多姿放辟邪侈(chǐ)

2. 下列词语的书写,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布衣疏食集腋成裘偃旗息鼓诛连九族

B . 见危受命流连忘返因材施教言不及义

C . 囿于成见忿忿不平脉膊微弱民生凋蔽

D . 置若罔闻察颜观色愤世嫉俗金壁辉煌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没有人不渴望幸福,但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不可琢磨,却又似乎无处不在。不同的人对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解。

B . 铁路部门关于解决一票难求的“表态”已多次食言,一票难求的问题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得到解决,人们拭目以待。

C . 实行“问责制”以后,各政府部门分工更加细致明确。只要大家各行其是,各尽其责,就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D . 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依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场面十分火爆。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 市环保局通过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市区已基本杜绝了现场搅拌混凝土的违规现象,大气环境质量逐年提高。

B . 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C . 全国基

本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渐入常态,运行平稳,特别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续工作逐步正常化。D . 运输量对能源消费影响最大,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运输,它的运输量是决定交通运输能源消费水平的最主要因素。

二、现代文阅读

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庸”辨析

张岱年

①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对于这个问题,应略作辨析。

②“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子路》)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尽心下》)不说中行而说中道,中行、中道,当是同一意义。总之,中庸、中行、中道,应具有同一含义,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③《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应即对于中庸的解释。《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孔子尝说:“过犹不及。”(《论语·先进》)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④“中庸”观念包含一种认识,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

的。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须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⑤近代西方国家都宣扬自己的民族精神。如法国人民鼓吹法兰西精神,德国人民提倡日耳曼精神等等。中华民族必有作为民族文化的指导原则的中华精神。古往今来,这个精神得到发扬,文化就进步;这个精神得不到发扬,文化就落后。正确认识这个民族精神之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1)本文认为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A . 孔子提出“中庸之为德”,而没有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

B .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对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可以推测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

C . 孔子在《子路》中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行应与中庸同义,是较高的品德。

D . 孟子说:“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中道与中行和中庸含义相同,指高于狂狷的修养境界。

(2)下面对“中庸”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庸》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所谓执两用中就是对于中庸的解释。

B . 《说文》:“庸,用也。”中庸即用中,指随时运用中的原则,处事恰如其分。

C . 中庸就是孔子在《论语·先进》中所说的“过犹不及”。

D . 后儒提出“无过无不及”,这是对中庸的正确解释。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求适中的方法,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这个观念是孔子提出的。

B . 所有事情都有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

C . 在历史上,只有超越传统的限度,才可以实现巨大的飞跃。固守中道,就不可能前进。

D . 作者认为,“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

6.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孔孟(有删节)

黄仁宇

①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史记》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做苏格拉底,把孟子比做柏拉图。

②但是我们仔细比较他们,却也发现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够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孔子令门人言志,只有曾皙最得他的赞许。而曾皙所说的,大致等于我们今天的郊游和野餐,“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

③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