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 瑞恩的井 4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22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22秋)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的含义,体会瑞恩是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瑞恩的敬佩之情。
4体会瑞恩的父母要求他通过做额外家务自己挣钱帮助非洲孩子的用意。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两分钟——<我眼中的非洲>(我今天课前两分钟的题目是<我眼中的非洲>1、课件展示演讲内容,提问:有谁来介绍一下乌干达,并请同学补充。
2、了解了这些知识,你有什么感受?3、评价演讲效果。
(我的演讲完了,请大家给我打分)二、引出课题通过殷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乌干达以及非洲的的情况,其实了解非洲情况的人很多,又有谁愿意实实在在的给予那里的人帮助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有一位小主人公,他就做到了,他是谁呢?(瑞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瑞恩的井》,你们准备好了吗?三、理解课文(一)、通过预习,谁来讲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你们看,一个6岁的一年级小孩,居然做出了一件这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吸引那么多人都愿意和他一起做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去感受瑞恩的美。
课件出示:1、默读课文,在令你感动的地方做详细的批注。
2、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3、组织语言,准备交流看同学们做的都很专注,把文章中最令你感到的地方,在小组里讲一讲。
(三)、交流:谁愿意与大家分享课文中最感动你的地方(学生自由交流,只要能说到以下交流的重点都可以)交流的重点:1、第2自然段,一美分也可以,一美元、70美元也可以,瑞恩却选择了70美元,说明“瑞恩从心里是真心要帮助非洲的孩子,也说明瑞恩是个有爱心的孩子。
2、第4自然段,妈妈这样做的目的,(一举两得:锻炼瑞恩的意志和帮助非洲的孩子,让瑞恩明白用自己的劳动换取幸福,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爽快”一词可以看出(6岁的男孩很贪玩,说明决心很大。
)3、第5自然段(通过干活、努力比向父母要钱更有意义)4、第8自然段,为什么课文中出现了两次“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第9自然段,把所有人的努力变成自己的动力。
《瑞恩的井》教案(精选

《瑞恩的井》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英语阅读与写作》教材第四章《人物描写与记叙文写作》。
详细内容为通过阅读《瑞恩的井》这一真实故事,学习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并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技巧,能够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的描绘,表现人物的品质和情感。
2. 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能够清晰、连贯地叙述事件,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3. 通过学习《瑞恩的井》这一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重点: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瑞恩的井》阅读材料、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非洲儿童生活现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如何帮助他们。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瑞恩的井》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内容。
3. 人物描写:分析故事中瑞恩的形象,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的描绘,表现人物的品质。
4. 写作技巧: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让学生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写作实践。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修改,提高写作水平。
六、板书设计1. 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2. 记叙文写作技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瑞恩的井》为素材,写一篇关于瑞恩的人物描写和记叙文。
2. 答案要求:人物描写:具体、细腻,展现瑞恩的品质和情感。
记叙文:清晰、连贯,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掌握人物描写和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以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关爱他人,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瑞恩的井 教案

瑞恩的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瑞恩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学习如何有条理地叙述一件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瑞恩的善良和爱心,激发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情感。
让学生明白梦想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瑞恩为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理解“瑞恩的井”的意义,感受爱心的力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贫困地区缺水的图片)同学们,当我们打开水龙头,清澈的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但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人们却因为缺水而生活艰难。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为了帮助他人解决用水问题而努力的小男孩——瑞恩。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理解。
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3、整体感知请学生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瑞恩在听闻非洲孩子喝不上干净水后,决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他们挖一口井,最终他的梦想实现了。
4、精读课文小组讨论:瑞恩是如何实现他的梦想的?(引导学生从瑞恩的行动、遇到的困难以及他的坚持等方面进行讨论)提问:瑞恩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朗读重点段落,感受瑞恩的坚定信念和爱心。
5、深入探究思考:“瑞恩的井”仅仅是一口井吗?它还有什么更深的意义?(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从爱心的传递、梦想的力量等方面进行思考)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6、总结全文教师对课文进行总结,强调瑞恩的爱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瑞恩的井》教案-文档资料

《瑞恩的井》教案教学目的:1、有感情、熟练地朗读课文。
2、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够感悟并有所启示。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瑞恩的爱心、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教法:互动参与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瑞恩的井》,这是生活在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普通男孩身上的故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
二自主学习募捐mùjuān 草棚 péng 羞怯 qiè 水泵 bèng登载zǎi 擦cā 罐guàn三合作学习(一)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交流对课文整体感受(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根据文章的内容、写法设问,质疑解难(二)重点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学生点评。
找出描写瑞恩言行的句子,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瑞恩:富有爱心,具有超人的毅力,恒心。
(例子略)四探究学习1、“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这句话有什么意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既是瑞恩决定攒钱的原因,也是瑞恩能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动力,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进一步表现了瑞思的真诚,无私,没有国界的爱。
2、瑞恩的行为让我们认识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真理。
五回顾反思1、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2、如何看待给瑞恩以极大支持的妈妈。
3、瑞思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又如何实现呢?《瑞恩的井》练习题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疾病()募捐()挣钱()商量()水泵()登载()羞怯()呵护()2、回答下列问题A.“四月的一天,瑞恩穿得整整齐齐,骄傲地把75美元交给了募捐项目的负责人。
”如何理解句中加点的“骄傲”?B.“一些非洲的孩子住在条件很差的草棚里,由于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用水,许多儿童在饥饿、疾病中等待死亡。
”句中加点词“足够”可否去掉?为什么?3、瑞恩的事在社会各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对此,你如何理解?4、瑞恩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为非洲孩子打井,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5、学习了本课,你得到了哪些启示?二、阅读理解,思考问题两年以后的夏天,一个酷热的早晨,八岁的瑞恩跟妈妈来到干旱的乌干达,汽车驶近一所小学,道路两旁站着五千多名儿童,他们兴奋的叫着:“瑞恩!瑞恩!”并且有节奏地拍起手,瑞恩羞怯地向他们挥手。
《瑞恩的井》教案

《瑞恩的井》教案《瑞恩的井》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瑞恩的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瑞恩的井》教案1教材分析:课文讲述的是加拿大一个6岁的小男孩瑞恩为了实现让非洲的孩子能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额外帮家里做家务来攒钱造井,他的事迹感动了身边的很多人。
终于,瑞恩的井建成了。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瑞恩的爱心、决心和执着,感染着每一个人。
教法:自学、交流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定向导学:1、我们在“地球家庭”这个单元了认识了几个小朋友?2、他们在你们的心目中都是怎样的孩子?大家来说一说!3、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小朋友,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能告老师他叫什么名字吗?4、教师板书:瑞恩教师继续谈话:瑞恩是加拿大一个普通家庭的六岁小男孩,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瑞恩,走进他的心灵深处,一起学习他的故事——《瑞恩的井》。
5、展示目标: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比较《瑞恩的井》和《黑孩子罗伯特》,概括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两个孩子高尚品质。
6、预习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疾病()募捐()挣钱()水泵()登载()羞怯()2)教师出示课件:募捐、捐助(他们是什么意思?)检测:(选词填空)募捐捐助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
他的钱将用来乌干达北部的一所小学的孩子们。
二、自主学习内容:全文方法:默读、自学思考:1、学生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有关课文内容的填空题):加拿大男孩,为了实现他心中愿望——,在他和家人的,最终的故事。
2、你觉得瑞恩是一个的孩子。
(1分,可以加分)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给大家听)(1分)(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七十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他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瑞恩说:“我经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沪教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__秋)]
![沪教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__秋)]](https://img.taocdn.com/s3/m/d01cd11f19e8b8f67d1cb98a.png)
沪教五年级语文上册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瑞恩的井|沪教版(20__秋)]长春版四年级下册《瑞恩的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发掘文章线索,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3.体会瑞恩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通过具体的语言反映人物的性格和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瑞恩的高尚品质与坚持追梦、不畏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孩子们,我们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每一天的生活我们都是无忧无虑。
可是,在遥远的非洲,有很多和我们同龄的孩子,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出示有关图片)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齐读:在非洲,孩子们没有玩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
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而死去了。
每一分钱都能够帮助他们:一分钱可以买一支铅笔、一元钱够一顿丰盛的午餐,如果我们有70元钱,就可以帮他们挖一口井。
) 6岁的加拿大小男孩瑞恩知道这一切后,和我们一样很同情他们,那他想为这些孩子做什么呢?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瑞恩的井》,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走进文本,走近瑞恩,来感受他给我们带来心灵的震撼。
二.品读课文,感悟瑞恩的精神。
(一)出示研学提示:1. 默读课文第4至13自然段,思考:为了实现梦想,瑞恩做了什么?2. 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好批注。
3. 在小组里交流学习收获。
刚才同学们学习的非常投入,下面就分享一下我们的学习收获。
(二)全班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品读。
1.理解“爽快”这个词。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积分表:(1)妈妈制作了一个积分表,上面画了35个格,每完成一项工作就可以挣到2元钱。
如果每一格代表一项工作,如果瑞恩每天都做一项工作,就需要()天才能挣到70元钱。
(2)理解“额外”的意思,可以看出瑞恩平时是做妈妈做一些家务的。
3.作者采用什么手法写出瑞恩筹集70元钱的经过呢?4.瑞恩终于从2元钱辛辛苦苦的挣到了70元钱,实现了他的愿望。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瑞恩的井》教案、教学设计

-将所学内容整理成一份调查报告,字数在500字左右。
4.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一次帮助他人的经历,要求:
-讲述事情经过,体现出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反思自己的行为,总结经验教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字数在200-300字之间,要求真实、感人。
作业完成后,教师将进行批改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作业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份关于“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手抄报,要求:
-内容丰富,包括文章摘要、心得体会、相关故事等。
-设计新颖,图文并茂,版面美观。
-小组合作完成,分工明确,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特长。
3.深入了解非洲的生活环境和水资源状况,完成以下任务:
-查找资料,了解非洲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2.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瑞恩为什么想要为非洲孩子挖井?他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形成小组共识。
4.适时引入课外拓展知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如仁爱、执着、筹款等,并能熟练运用。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瑞恩为非洲孩子挖井的过程,体会瑞恩的坚定和毅力。
-领悟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并能运用到写作实践中。
小学语文《瑞恩的井》教案

小学语文《瑞恩的井》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七单元《瑞恩的井》。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语法知识点的掌握,课文思想感情的领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思想感情的领悟,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的提高。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作业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指导学生掌握生字词。
3.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语法知识点,分析课文写作技巧,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4.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造句等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所体现出的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瑞恩的井》2. 生字词:井、瑞恩、关爱、助人为乐等。
3. 语法知识点: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关爱”和“助人为乐”造句。
(3)仿写课文,以“……的……”为题,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2. 答案:(1)略。
(2)示例:关爱他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助人为乐,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关注身边的公益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3. 教学过程的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能辨析“募集、募捐、捐助”这三个词语。
3.知道瑞恩是一个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
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
”这个道理。
【教学重点】
1.会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领会“有决心、有毅力,总能把事情做好。
”这个道理。
【教学难点】
1.知道瑞恩是一个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好孩子。
2.理解“瑞恩的井一一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介绍“井”,导入新课。
(请看到过井的学生举举手,并请他们说说井的作用。
)
(井一一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
)
2.出示课题——瑞恩的井,齐读。
3.根据课题提问。
归纳学生的问题:
瑞恩是谁?
瑞恩怎么会有一口井的?(为什么这口井是瑞恩的?)
这口井在哪里?
……
(以上问题较为简单,当场可以解决。
)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
2.检查朗读的情况。
(1)文章共有几小节?(12小节)
(2)指名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
瑞恩是。
从老师口中,他知道,(6岁的加拿大一年级的小学生)(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还知道。
于是,他挣到了70美元。
可是这钱不足以打(70美元可以打一口井)(帮长辈做家务)一口井。
在的帮助下,瑞恩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也加入(妈妈)(募捐活动)(他的同学)了捐助的行列。
他们还与非洲的孩子们。
两年后的,8岁的瑞(相互通信)(一个夏天的早晨)恩和妈妈来到,这里有一口,当地的孩子们(乌干达的一所小学附近)(瑞恩的井)(热烈欢迎瑞。
现在,瑞恩的募集活动,那些钱将被用来。
恩的到来)(还在继续)(在非洲打井和购买设备)
4.交流答案,齐读这段话。
5.辨析“捐助、募捐、募集”。
(1)这段话包括三层意思:
出示:
①学校正在为非洲儿童募捐。
②瑞恩靠做家务挣来了70美元,他的这笔钱将用来捐助乌干达北部一所小学的孩子们。
③瑞恩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始了面向整个加拿大的募集活动,这一活动至今还在继续。
指名分别读这三句句子。
(2)从课文中找到与这三句句子相对应的小节。
(1~2节)
(3~4节)
(9~12节)
全班齐读1~2节,男生读3~8节,女生读9~12节。
板书: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3)利用工具书,比较三个词语的异同。
相同:都有捐款、捐物的意思。
不同:募捐是募集捐助的意思。
募集是广泛征集的意思。
捐助是拿出财物来帮助的意思。
“募集、募捐”有号召大家来捐助的一层意思。
捐助则是指自己捐款捐物。
三、再读课文,谈谈感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觉得瑞恩是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可以用书中的句子来说。
2.交流:
瑞恩是个善良的孩子。
(有同情心、助人为乐、关心别人、心好等都行。
)
板书:善良
(1)瑞恩回家对妈妈说:“我需要70美元为非洲孩子打一口井。
”
(2)瑞恩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又一次提出请求:“非洲的孩子们就要死了,他们没有干净的水喝!”
(3)瑞恩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
(4)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读法。
)
瑞恩是个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的孩子。
(有毅力、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都行。
)
板书: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1)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板吸尘,瑞恩干了两个小时。
当朋友们在外边玩的时候,他得到了第一个2美元。
(2)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的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3)这一天晚上,瑞恩一直默默地对自己说:“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注意黑体字的读法。
)
四、三读课文,悟悟道理。
1.齐读课文,找找直接点题的一句话:瑞恩的井——为了这个痛苦的社会。
(个别读)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生活在非洲这片平脊的土地,其实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没有食物,没有水,饥饿、疾病、死亡威胁着人们。
而瑞恩捐助的这口井给那里的人带来了希望。
2.我们从瑞恩身上学些什么?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
这就是瑞恩的井带给我们的启示。
3.说话练习:
以《好样的!瑞恩!》为题,说说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什么感受。
4.总结全文。
附板书:
瑞恩的井
学校在募捐→瑞恩的捐助→瑞恩在募集
善良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任何事情都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