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词汇:幸福、读书人、智慧、丰富、启迪等。
2. 学生了解读书的重要性及对人生的积极影响。
3.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内容讨论和表达个人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和热爱。
2. 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读书的重要性及带来的幸福感。
教学难点:1. 学生在表达个人观点和意见时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将学生引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关键词汇及主要观点。
2.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了解学生对于读书的看法和观点。
3. 合作学习法: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并分享读书的经验和体会。
教学准备:1. 整理课文材料:《读书人是幸福人》2. 准备课堂讨论问题:例如:- 阅读这篇文章后,你对于读书的看法有何变化?- 你觉得读书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好处?- 你喜欢读书吗?为什么?- 你平时喜欢读哪些类型的书籍?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和激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个主题,并提出个人观点和想法。
2. 阅读理解: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读书人是幸福人》这篇文章,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3.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体会,以及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归纳:教师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强调读书对于个人的积极影响,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书、多思考、多探索。
5.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资源:1. 《读书人是幸福人》课文材料2. 小组讨论问题评价与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达情况,进行个体或小组评价。
2. 针对学生表现较差的部分,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一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3. 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
难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幸福的人?为什么?2. 阅读理解: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内容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4.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讲解如何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概念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5. 随堂练习:学生可以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巩固所学的内容。
6. 板书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和重要概念设计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7.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文章的主旨和重要概念,写一篇关于“什么是幸福人”的短文。
答案:请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可以通过反思课堂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例如阅读其他相关的文章,进一步加深对幸福人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一章,主要内容包括:理解文章主旨,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细节:重点:理解文章主旨,掌握文章中的重要概念。
难点: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理清文章思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幸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观点,把握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的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读书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读书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自由发言)其实,幸福的定义有很多种,而在作者谢冕的眼中,读书人是幸福人。
那么,为什么读书人是幸福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思考: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明确作者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1、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
(1)学生自主思考,圈画相关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读书可以使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
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的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2、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举例论证:文中列举了《论语》《史记》《正气歌》等书籍,以及笛卡儿、雨果、歌德等人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读书的好处。
道理论证: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如“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教案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读书人是幸福人》。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读书的热爱和尊敬。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型。
难点:理解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读书人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读书的热爱和尊敬。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引起学生对读书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和同桌交流。
3. 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解释一些生词和短语的意思,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和解释,其他组成员可以提问,讨论结束后各组向全班汇报。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读书人是幸福人爱读书幸福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没有哪个环节需要改进?拓展延伸: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进行交流分享。
让学生参观图书馆或书店,感受读书的氛围,激发他们对读书的热爱。
组织一次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学设计•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拓展阅读与知识延伸•小组讨论与课堂互动•课程总结与反思01课程介绍与背景《读书人是幸福人》概述《读书人是幸福人》是一篇探讨读书与幸福关系的文章,通过阐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乐趣以及读书对人生的影响,鼓励人们热爱读书、追求知识。
本文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展示了读书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引导读者思考读书的意义和价值。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安排与时间课程安排时间安排02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与写作特点语言简练结构清晰文章语言简练,表达准确,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符合议论文的特点。
逻辑严密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也许再加上他亲自闻知的那一些关于自身以外的经历和经验。
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这句话表达了阅读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让人们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精神,从《正气歌》中学得人格的刚烈,从马克思学得人世的激情,从鲁迅学得批判精神,从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执着。
”这句话通过列举一些经典著作和伟大人物,说明了阅读对于人们精神成长的巨大作用。
作者观点及立场分析作者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阅读能够拓宽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升人们的素养和品质。
作者强调阅读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重视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作者的立场是积极向上的,他相信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从而成为更加幸福的人。
03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速读技巧及实践应用01020304预览扫读跳读实践应用精读方法分享与交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观点。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分享精读成果,促进思想碰撞和深度思考。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教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一观点的内涵。
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体会读书对个人成长和精神世界的重要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习惯,激发学生从书中获取幸福的渴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文中阐述的读书使人幸福的观点。
(2)学习文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并能加以运用。
2、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读书与幸福的关系,形成自己的独特感悟。
(2)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读书提升自我、追求幸福的意识和行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引导启发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开始今天的课程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自由回答)那么,你们认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呢?有人说拥有财富是幸福,有人说拥有健康是幸福,还有人说拥有亲情、友情是幸福。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讨一种特殊的幸福——读书人的幸福。
(板书课题:读书人是幸福人)(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学生阅读后,指名回答。
(作者认为读书人是幸福人)(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作者为什么说读书人是幸福人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分析。
(1)学生阅读、思考、圈画。
(2)小组讨论,交流分享。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读书能使人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从而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读书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读书能使人具有崇高的追求和高尚的情趣。
2、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读书人是幸福人”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
(1)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总结:举例论证,如文中列举了《论语》《史记》等经典著作对人的影响。
道理论证,引用了许多名人名言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对比论证,将读书人与不读书人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读书的重要性。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读书给你带来了哪些幸福。
(完整版)《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学习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字词句,培养判断中心句的能力,从而更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
理解体验“读书人是幸福人”。
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二、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及方式
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作家谢冕的读书世界,通过运用整体通读、专心精读、勾画阅读去感知、领会文章的主旨,体会读书的快乐,做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现实的世界;浩瀚、丰富的世界
第2自然段: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第3自然段:知识的增广,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第4自然段: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做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第5自然段:读书人是幸福人。(全篇主旨)……所以
3.归纳通过整体通读,提炼主旨的方法。
通过整体通读,找每一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体现文段主要内容。一般出现再文段开头起统领作用,或者出现再中间起过渡作用,或者出现在结尾起总结作用。再由中心句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4)往哲先贤:历代贤明、智慧之士。哲,有智慧。贤,有德行和才能。
(5)睿(ruì)智:英明有远见。睿,看的深远.
(6)大抵(dǐ):大多,大都;基本上.
2.快速通读全文,从文章的每个自然段中找出中心句,并圈点勾画出来.(引导学生注意中心句的位置和作用,从中心句中提炼文章的主旨)
第1自然段: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科目:语文教师:第12周
一、教学准备
教学内容
读书人是幸福人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

《读书人是幸福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并体会读书给人带来的幸福。
2. 培养学生热爱读书,自主学习的习惯。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读书的幸福。
2. 学会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从中得到启示。
2. 如何让学生在分享阅读体验时,能够做到有深度,有思考。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2. 学生阅读材料:每人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
3. 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你们认为读书能带来幸福吗?”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引出本课主题。
2. 课文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文《读书人是幸福人》,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
3. 学生分享阅读体验: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准备的阅读材料,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评价。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们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读书给人带来的幸福。
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阅读材料,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5. 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体验的分享是否达到了预期,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和观点。
2. 阅读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能否从中得到启示。
3. 分享质量:学生在分享阅读体验时,内容是否有深度,有思考。
4. 课后作业:作文的质量,是否能够体现学生对读书幸福感的体会。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可见,书籍对古今中外的许多名家名人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记得我国古代有这样一句话“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在古代人心目中,读书是跟今后的人生幸福密切相连的。
今天我们要学的《读书人是幸福人》,以通俗而有力的语言向我们阐释了读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朗读后思考:
(1)在本段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来阐明分论点 3
总结:举例论证。
(2)作者具体以哪些事实论据为例 10
总结:为了说明读书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感化与陶冶,用八个事例加以说明。这些事实涉及古今中外,使说理全面而充分。
(3)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事例所涉及的人物。多媒体展示主要作家或作品的简介。
(不要求面面俱到,每个学生只要能讲出熟悉的一两个人物或作品就行。学生作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主要作家或作品的简介。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对人能产生积极影响的作家或作品。)
三、小结: 3
在文章中,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观点,接着以分论点的形式,层层深入,对读书为何会使人幸福这个命题展开了充分且有力的论证。在具体而富有说明力的事实与引述包含哲理的名言警句之后,作者再次重申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观点。
在文章开头,作者明确提出读书人是幸福人,因为他还拥有现实世界之外更为丰富也更为浩瀚的世界,接着,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展开论述,最后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再次重申:读书人是幸福人。
(以上四个思考题,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
二、深入阅读,重点感知: 15
1.全体朗读第三自然段。2
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
注音并解释词语:浩瀚 上溯 陶冶
往哲先贤 睿智 执着 嗜好
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 (教师范读)
1.作者简介: 谢冕:突出学者,北大教授 (5分钟)
(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作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
2.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先自读后齐读二遍
四、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a: 本文属于什么文体你从哪里看出的(议论文)
b,回忆议论文文体知识,看谁能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总结:
作者开门见山,在题目中直接表明了文章的观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二课时:
一、研讨课文:15
(一)、作者如何论证论点 5
a.是否分了层次我们概况每层的层意 是否找中心句
提示:中心句通常出现在文段开头,文段结尾。
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教 师 教 案
课程名称______语文_______________
专 业汽修
任教班级______高一2班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胡卫红_______________
二○○ 年 月
课题名称
《读书人是幸福人》议论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后记
1、这篇议论文通俗易懂,哲理性强,学生爱学。
2、学后对学生启发很大,学生们是爱读书的,知识缺乏引导。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语言,培养判断中心句,进而准确把握中心论点的能力。
2.准确把握“读书”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深刻含义,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初步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1、在初三后半学期虽然初步学习了议论文,但职高学生后半学期基本不再课堂了,相当于初步学习。
2、此文又为第一篇议论文,宜讲授浅显规范。
教师范读 多媒体
课题名称
《读书人是幸福人》议论文
教案
说 明
实 施 过 程
(含环节
时间
媒体使用等)
5分钟
5分钟
多媒体
(3分钟)
(5分钟)
(10分钟)
(12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15分钟)
3分钟
5分钟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预习课文,给不熟悉及无把握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2.通过网络或课外书籍,查阅有关作者及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作品的资料。
四、课堂练习: 5
1.找出三个分论点中的关键词:
2.第一自然段中“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指的是什么
作 业
(2分钟)
1.思考文章所运用的主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要求能举例说明。
2.试解读文章最后引用的两个句子的含义。
3.搜集古今中外勤奋苦读的事例,并回忆一篇或一部曾经使自己有所感触有所收获的作品。
3.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设题意图:
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
2.通过查阅资料,搜集名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籍对人生的意义。
课前三分钟讲话—敢说---应聘版自我介绍(2人)
一、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多媒体出读书人)
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读书的若干名言。(见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读书人是幸福人
谢冕
总—提出问题-- 读书人是幸福人(中心论点)
分—分析问题
分论点 ①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总—解决问题---读书人是幸福人(总结重申论点)
3、作为范文,讲授方法,可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运用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
2.品味文章语言,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3.领会阅读求知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中心句及论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归纳要点,掌握方法。
教学手段
b.这些中心句就是各个分论点,来证明总的中心论点。
总结:在文章主体部分,作者用三个分论点,层层深入,说明读书为何使人幸福的道理。
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
①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②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的感化与陶冶。
③一个人一旦与书本结缘,极大可能是注定了做一个与崇高追求和高尚情趣相联系的人。
(二)、这三个分论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读书对人的影响的 5
总结:第一个分论点是从物质方面论述了读书对人的影响;而第二、三两个分论点则是从精神方面论述读书对人的重要作用,层层深入,充分有力。
(三)、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结构 5
总结: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即提出论点---证明论点---总结重申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