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私有制B.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公有制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土地集体所有制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
A. 郡县制B. 封建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A3. 唐朝时期,负责管理财政和税收的中央机构是()。
A. 太常寺B. 太仆寺C. 户部D. 礼部答案:C4. 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
A. 蒙古B. 日本C. 西方列强D. 东南亚各国答案:B5. 清朝末年,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是()。
A. 洋务运动B. 戊戌变法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答案:A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巴黎和会的不公正决议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清朝的腐败统治D. 列强的侵略答案:A7.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是()。
A. 八路军B. 新四军C. 东北抗日联军D. 国民革命军答案:A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的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C. 人民万岁D.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答案:A9.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运动是()。
A. 土地改革B. 农业合作化C. 人民公社化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A. 建立经济特区B. 实行市场经济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 实施西部大开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对外政策是“________”。
答案:和亲2. 唐朝的盛世被称为“________”。
答案:开元盛世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答案:宣扬国威4. 清朝康熙年间,实行的对外政策是“________”。
高三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高三历史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D. 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和民族的彻底解放答案:D2.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C.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 国内军阀割据的局面答案:A3.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B.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C. 标志着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D.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答案:C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三大改造”不包括:A.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答案:D5.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B. 严重干扰了国家的正常发展C. 使国家经济几乎崩溃D.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答案:D6.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 使中国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答案:D7. 下列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 有利于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B.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C. 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D. 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答案:D8.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政府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基本国策B. 是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手段C. 是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实行的特别行政区制度D.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答案:D9. 下列关于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B.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C. 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 中国是联合国最大的经济体答案:D10. 下列关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总体上是和平稳定的B.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C.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和海洋权益问题上存在一些争议D. 中国与周边国家在所有问题上都不存在任何分歧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0分)11. 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做好每一道练习题,能够让你轻松面对每个考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1~5题。
1.以下有关新文化运动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B.国民政府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思想C.资产阶级要求在思想文化上打破封建束缚D.资产阶级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2.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口号的进步意义的表述,不确切的是A.反对封建专制主义B.反对愚昧和迷信,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C.促进了中国的富强D.促进中国对社会主义思潮的研究3.新文化运动与以前的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相比,主要“新”在A.宣传的思想内容B.运动的领导者C.其历史作用D.其历史地位4.新文化运动前期的领导者与同一时期的孙中山等革命家相比,其共同缺点是A.忽视人民群众的作用B.对封建主义势力妥协C.对帝国主义分子妥协D.未同封建军阀作斗争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最主要的愿望是A.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B.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C.批判封建正统思想D.恢复中华民国的国号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据此回答6~10题。
6.五四运动中学生提出的口号与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基本一致的是①外争国权②内惩国贼③废除二十一条④拒绝和约签字A.①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③7.上题中的口号与五四运动取得的胜利成果基本一致的是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④D.②8.五四运动最主要的作用是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B.促成中国人民的觉醒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9.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最新的特点是A.商人罢市B.工人罢工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10.在五四运动取得的初步胜利的成果中,哪一项意义最重大A.被捕学生获得释放B.卖国贼被罢免C.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D.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它不仅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还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B.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国有制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公有制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国有制并存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世袭制答案:A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科举制度是唐朝时期创立的B. 科举制度是宋朝时期创立的C. 科举制度是明朝时期创立的D. 科举制度是清朝时期创立的答案:A4.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B.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D.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答案:D5. 以下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 “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和科学C. “新文化运动”主张全盘西化D. “新文化运动”主张白话文运动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以农业为主B. 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以手工业为主C. 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以商业为主D. 封建社会经济制度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答案:AD2.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辛亥革命”是1911年发生的B.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C.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D. “辛亥革命”彻底结束了封建制度答案:ABC3.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B.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战争C. “抗日战争”持续了8年D. “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胜利告终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人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农业圣人?a) 孔子b) 伏羲c) 志人d) 齐物答案:b) 伏羲2.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国力最为强盛?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中宗答案:b) 唐玄宗3.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的近代史开始?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九一八事变d) 文化大革命答案:a) 辛亥革命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次重要战争,其中以下哪个事件导致了正式的全面抗战爆发?a) 卢沟桥事变b) 九一八事变c) 南京大屠杀d) 东北地区投降答案:b) 九一八事变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______年。
答案:1949年2. 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年。
答案:1919年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______。
答案:指南针4. 首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收回了被租借给______的山东省。
答案:德国三、解答题1. 请简要阐述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
答案: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帝制结束。
它奠定了中华民国的基础,并为后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提供了条件。
辛亥革命的成功启示了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和自由的意识,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请解释“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答案: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毁灭性影响的政治运动。
它导致了极端的政治混乱、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以及文化和教育体系的破坏。
数以百万计的知识分子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受到迫害,中国社会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不稳定中。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历史和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留下了长期的伤痕。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

高考历史试题及解答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科举制D. 推行均田制答案:B2. 唐朝时期,下列哪一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武则天答案:B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_________。
答案:锦衣卫2.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平定了_________的叛乱。
答案:三藩三、简答题1. 请简述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意义。
答案: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意味着在思想领域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他学派的思想被边缘化。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为汉朝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2.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它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道路。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法令由一统。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光元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根据材料一,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统一了法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
五、论述题1. 论述唐朝开元盛世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开元盛世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二是唐玄宗励精图治,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发展农业生产、加强边防等;三是开元年间,唐朝对外关系稳定,丝绸之路贸易繁荣,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然而,它并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 以下哪一项不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A. 统一度量衡B. 焚书坑儒C. 推行郡县制D. 建立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治,包括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推行郡县制等。
而科举制度是在隋唐时期才建立的,与秦始皇无关。
3. 唐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对外交往的表现?A. 遣唐使B. 玄奘西行C. 鉴真东渡D. 丝绸之路的繁荣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非常活跃,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丝绸之路的繁荣等。
而玄奘西行是唐朝时期佛教文化交流的表现,但不是对外交往的直接体现。
4. 明朝时期,以下哪一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A. 宣扬国威B. 促进贸易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文化答案:C解析: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促进贸易、传播文化等。
而寻找建文帝并非其主要目的。
5.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B. 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C.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战争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战争,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了这场战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未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相反,被迫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__制度。
高三历史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统一度量衡D. 以上都是答案:D2.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A. 推行推恩令B. 削弱诸侯国C. 建立刺史制度D. 以上都是答案:D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推动了文化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展示国力B. 寻找海外贸易伙伴C. 传播中华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5. 清朝雍正时期,实行的“摊丁入亩”制度对农民产生了哪些影响?A. 减轻了农民负担B. 促进了农业生产C.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 以上都是答案:D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汉武帝元光二年,诏曰:‘今诸侯王多骄恣,不遵法度,朕甚忧之。
’于是下令推恩,诸侯王得以分封子弟为侯。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2. 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推行郡县制的措施,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每个郡设置守、尉、监等官员,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2.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的目的是为了削弱诸侯王的权力,通过分封诸侯王的子弟为侯,使诸侯王的封地被分割,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中央集权。
三、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 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水稻的种植技术得到改进,使得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为人口增长提供了物质基础。
2. 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特别是江南地区的丝织业和瓷器制造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商品经济逐渐兴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2.(2009年广东高考17题)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宗教大觉醒运动中有一种思想:上帝使人有理性,并希望人在追求真理中使用这个理性。
这种思想()
A.促成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旨在消除教会在北美殖民地的影响
C.借上帝的神权压制人文主义思想
D.有助于激发北美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3.(2009年高考北京文综20题)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宗教神学,强调三权分立
B.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人民主权
C.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D.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4.(2009年高考安徽文综18题)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
”这个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5.(2007年高考广东文科基础29题)伏尔泰说:“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这句话是()
A.禁欲主义思想的反映
B.人文主义思想的反映
C.蒙昧主义思想的反映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反映
6.(2009年海南高考8题)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与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
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有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
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
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
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7.(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8题)“这个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能够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
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使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
作出这个论述的思想家应该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康德
8.(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20题)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
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
”此言体现的主张有
①个人自由②权利平等③联邦共和④主权在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11年江苏高考13题)“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
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
的决定。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根本就不是法律。
”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10.(2010年上海高考历史15题)“……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使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使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11.(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历史部分4题)“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这是因为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12.(2008年高考广东理科基础67题)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13.(2008年高考上海文综12题)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
不久前,美国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
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