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梨花的诗词《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鉴赏

合集下载

关于梨花的古诗词

关于梨花的古诗词

关于梨花的古诗词1、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作者]丘处机[朝代]宋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2、梨花[作者]陆游[朝代]宋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

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3、梨花[作者]钱起[朝代]唐艳静如笼月,香寒未逐风。

桃花徒照地,终被笑妖红。

4、梨花[作者]陆游[朝代]宋开向春残不恨迟,绿杨窣地最相宜。

征西幕府煎茶地,一幅边鸾画折枝。

5、梨花[作者]陆文圭[朝代]宋粉香初试晓妆匀,花貌参差是玉真。

茅屋诗人嗟老去,东风勿送一枝春。

6、梨花[作者]赵福元[朝代]宋玉作精神雪作肤,雨中娇韵越清癯。

若人会得嫣然态,写作杨妇出浴图。

7、梨花[作者]晁说之[朝代]宋春到梨花意更长,好将素质殿红芳。

若为寄与江南客,枉是杨梅忆庚郎。

8、梨花[作者]方回[朝代]宋仙姿白雪帔青霞,月淡春浓意不邪。

天上嫦娥人未识,料应清雅似梨花。

9、梨花[作者]陈允平[朝代]宋流莺偷入未央宫,望断昭阳信不通。

寂寞雨声寒食夜,一枝香泪泣东风。

10、梨花[作者]袁说友[朝代]宋东风日日点征衣,野阔林疏四望奇。

景物剩供行客眼,梨花更索老夫诗。

登山趁得春三月,带月犹看雪一枝。

七日崎岖三百里,倡条冶叶故相随。

11、梨花[作者]高似孙[朝代]宋殿头催引上清华,独奏春词喝赐茶。

带月归来仙骨冷,梦魂全不到梨花。

12、梨花[作者]王镃[朝代]宋一身娇韵倚东风,骨腻肌香易粉融。

好向晓光垂露看,杨妃梳洗出唐宫。

13、梨花[作者]汪炎昶[朝代]宋残雪浮光莹晓枝,肯随红紫贰妍姿。

年年寒食风和雨,天遣天花值此时。

《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梨花》阅读答案及赏析
梨花
元好问
梨花如静女,寂寞出春暮。

春色惜天真,玉颊洗风露。

素月淡相映,肃然见风度。

恨无尘外人,为续雪香句。

孤芳忌太洁,莫遣凡卉妒。

注释:元好问从十六岁起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三十二岁才进士及第。

然因科场纠纷未应选,三十五岁再次应试。

1.在这首写梨花的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梨花?写出了梨花的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5分)
2.诗人借笔下的梨花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5分)(1)手法:比喻,拟人,衬托,对比;(任答两个,2分;建议结合诗中词语简要例说手法具体运用情况。


(2)①概括特点:娴静、文雅、端庄;孤独寂寞(概括1分)。

②结合诗句简明分析:如静女可见其娴静;洗风露映素月孤芳可见其端庄高洁;寂寞恨可见其寂寞。

(分析2分)
2(6分)①高洁坚贞的情操;遗世而存的寂寞;无人赏识的遗憾;为人所妒的愤懑。

(任答三点,一点1分)②结合诗句对应分析。

(一点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梨花好像一位娴静的女子,寂寞地出现在晚春之中。

在春天景色里她是值得珍惜的可爱的花,她那白色的.脸颊(指花瓣)由风露来清洗。

晚上有皎洁的月光淡淡地映照着她,她那端庄的神态显现岀她文雅的风度。

遗憾的是没有超脱的高雅之人,替她续写赞美她洁白清香的诗句。

孤单的梨花啊你应顾忌一下自己太洁净,不要引起那些平常
花卉的妒忌哦。

诗词鉴赏---古诗词中的梨花

诗词鉴赏---古诗词中的梨花

诗词鉴赏---古诗词中的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将近清明,梨花盛开,如玉似雪。

梨花花色洁白如雪,有淡淡清香。

它没有艳丽的姿色,也没有馥郁的芳香,以素淡清雅著称。

有关梨花的千古名句数不胜数:“梨花一枝春带雨”、“满地梨花不开门”、“雨打梨花深闭门”、“一树梨花落晚风”、“梨花院落溶溶月”........
关于梨花,你还能想到什么诗句呢?我们不妨先欣赏一下古诗词里的梨花吧!
左掖梨花
唐-王维
闲洒阶边草,轻随箔外风。

黄莺弄不足,衔入未央宫。

左掖梨花
唐-丘为
冷艳金歇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江岸梨花。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描写梨花的古诗词精选,梨花纷飞盛开在诗词中,值得细细品读.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描写梨花的古诗词精选,梨花纷飞盛开在诗词中,值得细细品读.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描写梨花的古诗词精选,梨花纷飞盛开在诗词中,值得细细品读《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明代:唐寅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简析:《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明代词人、一代文豪唐寅,即唐伯虎的作品。

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

唐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春怨》唐代: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简析:这首诗在层层烘托诗中人怨情的同时,还以象征手法点出了美人迟暮之感,从而进一步显示出诗中人身世的可悲、青春的暗逝。

曰“日落”,曰“黄昏”,曰“春欲晚”,曰“梨花满地”,都是象征诗中人的命运,作为诗中人的影子来写的。

这使诗篇更深曲委婉,味外有味。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宋代:王雱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简析:杨柳丝丝风中摆弄轻柔,烟缕迷漾织进万千春愁。

海棠尚未经细雨湿润,梨花却已盛开似雪,真可惜春天已过去一半。

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梦魂归绕你住过的闺楼。

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采桑子·当时错》清代:纳兰性德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

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简析:现在才知道那时我错了,心中凄凉迷乱,眼泪默默落下,满眼看到的都是春风,事物却非于从前。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出自宋代丘处机的《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1静夜沉沉,浮光霭霭赏析上片写梨花开放的时间、风姿、周围的环境。

前两句点出梨花开于晚春的寒食节前后,“春游浩荡”表明是芳草萋萋、漫天飞花的暮春季节。

“白锦”二句,以白锦和白雪比喻梨花的洁白无瑕与香花烂漫的盛开模样,反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象真实而鲜明。

“静夜”至上片末,写梨花开放的环境,暮霭沉沉天地阔的静夜里,梨花悄悄地绽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

“冷”字,生动地烘托出宁静、微寒的夜景,使读者想到曹雪芹的“冷月葬花魂”。

人间与天上都溶浸在皓月与花色交织而成的氛围中,月光皎洁、花似雪明,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受。

下片前三句用典,继续以“天姿灵秀”的姑射真人来比喻梨花,《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这三句就是用这典故,这位神人,修养已经达到神化难测的境界,暗写梨花的冰清玉洁。

关于梨花的诗句古诗

关于梨花的诗句古诗

关于梨花的诗句古诗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则从另一个角度把飞雪比作梨花:“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雪喻花,以花喻雪,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梨花的诗句古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梨花的诗句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梨花(梨花头)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髻滑凤凰钗欲坠,雨打梨花满地。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红袖织凌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李商隐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赵鼎《寒食书事》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白居易更落尽梨花,飞尽杨花,春也成憔悴。

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无名氏《杂诗》琐窗春暮,满地梨花香。

君不归来晴又去,红泪散沾金缕。

梦魂飞断烟波,伤心不奈春何!空把金针独坐,鸳鸯愁绣双窠。

——韦庄《清平乐》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开。

因从老僧饭,更上夫人台。

清唱云不去,弹弦风飒来。

应须一倒载,还似山公回。

——岑参《登凉州尹台寺》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春(东)风情味。

古代描写梨花的诗句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

——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赵鼎《寒食》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周邦彦《水龙吟梨花》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周邦彦《水龙吟梨花》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周邦彦《水龙吟梨花》原文、译文及赏析水龙吟·梨花周邦彦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

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

布繁英、满园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译文梨花亭亭玉立于艳阳普照的绿草地上,“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收敛而去。

清明时节春寒细雨、风妒红花,寂寞黄昏,满院梨花不开门。

半湿的梨花树枝压窗门上,闲折一枝,偏勾引出多少黄昏泪。

更有那当年明皇梨园的风流韵事。

想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何等兴会!胭脂和铅粉全无,潘妃辞酒,昭君之惊!“雪浪翻空,粉裳缟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不成春意。

只恨玉容不见,梨花再好,又和何人比。

注释⑴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清真集》入“越调”。

各家格式出入颇多。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⑵素肌:白色的肌肤,比喻洁白素雅的梨花。

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开在晚春时节。

⑶青芜地:杂草丛生的地方。

⑷“樊川”三句:意谓“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敛迹避去。

樊川:汉武帝时代的长安有一所名为“樊川”的梨园。

照日:“日照”的倒装,以与“遮路”作对。

灵关:《汉书·地理志》云:“灵关越巂郡。

”谢朓有《谢随王赐紫梨启》云:“味出灵关之阴”,注云:“灵关,山名,种梨,树多遮路。

”敛:解作“收”。

⑸传火:指清明日。

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不举火,唐俗清明日皇帝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楼台:代指近臣家。

⑹妒花:语出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春寒细雨出疏篱,风妒红花却倒吹。

”⑺长门深闭:用汉武帝陈皇后事,兼取刘方平《春怨》诗意:“寂寞黄昏春欲晚,梨花满院不开门。

描写梨花的古诗词总结

描写梨花的古诗词总结

描写梨花的古诗词总结描写梨花的古诗词总结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梨花的古诗词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梨花开在春季,花色洁白如雪,有淡淡清香。

它没有艳丽的姿色,也没有馥郁的芳香,以素淡清雅著称。

它一般生长在庭院之中,开时似白雪压枝,落时如大雪纷飞,它的一生都是默默无闻的。

古诗词中的梨花多与闺怨、伤春、风雨连在一起,表现的是对青春逝去的惋惜,对美好往事的追忆,多流露出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

梨花与飞絮柳絮、梨花都是春天的意象,春天总是容易令人生愁,你看那和煦的春风将漫天飞舞的柳絮轻轻吹起,像是飘了满天的小雪,细细的如油的春雨洒在那一枝枝修长的梨枝梨花上,水珠闪闪发亮,十分可爱。

可是这等美好的春景在闺中思妇的眼里,并非那么美好。

柳絮东飞西舞缭乱了她的愁思,美好的细雨梨花却勾起了她美好的往昔,更加令她幽怨。

柳絮春风、梨花细雨都成了她绵绵离恨的反衬,她哪里还有心思去欣赏?于是,宋朝谢逸的《踏莎行?柳絮风轻》说:“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这是美景,却很伤情。

同样是写柳絮、梨花,写相思惆怅,晏殊笔下是“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唯美夜景。

那时,满院的梨花开得正好,一树树皆是雪白之景,如冰雕玉砌而成,在月光之下,多么梦幻。

那时,月华如水,温润如玉,倾泻在梨花上,铺洒在你我的身上。

那时,柳絮如轻烟,一抹抹粘在人身上,一缕缕飘浮在空中,漂浮在池塘上。

那时,好风如水,轻拂人面,轻吹柳絮,轻点池塘。

这两句互文见义,音韵优美,意象轻柔,营造一种清幽朦胧的境界,给人一种缠绵悱恻之感。

王实甫的《西厢记》借用这两句,创设出同样迷离的意境,“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景虽好,然人不见,作者只有“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何等落寞消沉。

当然,暮春虽然诗人容易伤感,但风景终究是美的,也不乏身世不幸的诗人,写出生机盎然的诗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梨花的诗词《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鉴赏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宋代:丘处机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

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
堆雪。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

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
群芳同列。

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

瑶台归去,洞天方看
清绝。

赏析
上片写梨花开放的时间、风姿、周围的环境。

前两句点出梨花开
于晚春的寒食节前后,“春游浩荡”表明是芳草萋萋、漫天飞花的暮
春季节。

“白锦”二句,以白锦和白雪比喻梨花的洁白无瑕与香花烂
漫的盛开模样,反用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象真实而鲜明。

“静夜”至上片末,写梨花开放的环境,暮霭沉沉
天地阔的静夜里,梨花悄悄地绽放在月光溶溶的夜色中。

“冷”字,
生动地烘托出宁静、微寒的夜景,使读者想到曹雪芹的“冷月葬花魂”。

人间与天上都溶浸在皓月与花色交织而成的氛围中,月光皎洁、花似雪明,给人一种高洁、脱俗的感受。

下片前三句用典,继续以“天姿灵秀”的姑射真人来比喻梨花,《庄子·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
约若处子。

”这三句就是用这典故,这位神人,修养已经达到神化难
测的境界,暗写梨花的冰清玉洁与静若处子的仙姿。

“万化”诸句写
作者的体会与想法。

由上句的“神人无功”,这位藐姑射山神人虽有
大功,却无意于求功,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志向;作者又由梨花的清
高绝俗、不与群芳同伍,感慨世俗之人未能欣赏,就好像俗人对作者
的清高傲骨未能赏识。

毕竟,世人多醉我清醒,这种不食人间烟火、
超尘拔世的清凉境界,也只有能进入洞天福地修行的有道者,才能心
领神会。

此词虽是咏物,实即咏自己,这正是文人咏物词的寄寓手法。

此词把梨花独特超群的气质,写得生动鲜明,让人有清新脱俗、灵秀
异常的感觉,虽结尾不免落入谈道论教的范围,但仍不失为一首佳作。

词人所选择的歌咏之物,往往是个人内在性情与艺术风格的表征,所
以丘处机歌咏浩气清英、仙材卓荦的梨花,能够看出其清新脱俗的风格、灵秀异常的神人气息,而表现于作品中,则表现了清拔脱俗的风
格特色。

评价
此词是丘处机词作中的上乘之作。

明代学者杨慎在《词品》云:“丘长春咏梨花云(词略)。

长春,世之所谓仙人也,而词之清拔如此。

”清代学者冯金伯《词话萃编》引《竹坡丛话》云:“有好事者
问丘长春曰:‘神仙惜气养真,何故读书史作诗词?’曰:‘天上无
不识字神仙。

’丘有咏梨花词,极清拔。

”香港学者黄兆汉先生说丘
处机:“咏物词中写得而又最为人所传诵的大概是《无俗念·灵虚宫
梨花词》。

”作者也认为,此词与《无俗念·枰棋》,同为丘处机咏
物词中秀的两首作品。

丘处机于群芳中,最喜爱梨花,《磻溪集》卷
三有《武官梨花》五言长篇一首,也写得很好,附录于下,读者可与《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一起欣赏,原诗为:“白帝离金阙,苍龙
下玉京。

地神开要妙。

天质赋清英。

色贯银蟾媚,香浮宝殿清。

参差
千万树,皎洁二三更。

艳杏无光彩,妖桃陪下情。

梅花先自匿,柳絮
敢相轻。

和风暖,尤佳丽日晴。

游人期放旷,羽客贺升平。

未许尘埃染,常资雨露荣。

郭西传旧迹,山北耀新声。

烂熳莺穿喜,扶疏鹊踏惊。

琳宫当户牖,芝室近檐楹。

绰约姑山秀,依稀华岳精。

会看年谷熟,普济法桥成。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