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再见了亲人拔高练习冀教版20200307255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1课《再见了,亲人》拔高练习 冀教版

《再见了,亲人》拔高练习一、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1、短文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是()。
A.列举的省略B.说话断断续续C.重复词语的省略2、短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语意转折B.表示说话中断C.表示解释说明3、仿照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请你写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认为什么才是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A2、C3、略4、幸福就是苦尽甘来,懂得珍惜才幸福。
(意思对即可)。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1课《再见了,亲人》课件+拓展阅读 拓展阅读: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阅读提示:说一说谁是最可爱的人?可爱在什么地方?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
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
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
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
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岗,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
敌人为了逃命,用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和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
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
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
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岗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
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地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岗流红了。
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这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
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
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
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冒着呜呜的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
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21、《再见了,亲人》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21、《再见了,亲人》教案导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词句。
2.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3.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事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谊。
难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我们都在爱的海洋里成长,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这些有血缘关系、关系亲密、给了你无限关怀帮助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亲人”。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故事,相信大家会喜欢。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反馈、交流妮nī耗hào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3.指名读课文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连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背景,感知大意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为什么会称她们为亲人?生:亲人是指包括大娘、小金花和大嫂在内的朝鲜人民。
5.了解背景师:之所以称之为亲人,是和历史背景有关系的,谁在课下收集到了相关的资料,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四、作业: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昨天我们一起感受了《再见了,亲人》中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今天让我们再来细细品味。
二、品析课文出示中心话题:从哪可以看出中国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认真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把你的体会和感受写在旁边。
1.自读课文;2.小组交流;3.共同品析预设点:1.大娘A.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几夜没合眼”大娘辛苦的为志愿军洗补衣服,没有怨言,对待志愿军就像对待孩子一般。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1再见了,亲人_冀教版

21 再见了,亲人2.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理解“雪中送炭”、“同归于尽”、“噩耗”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2.搜集有关资料或魏巍的报告文学《依依惜别的深情》,结合课文内容或者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体会这种国际主义精神。
扣住情,以读体会情:初读课文,产生情感,初步感受中朝人们的友谊;抓住课文的动情之处,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进一步理解内容,懂得“亲人”的含义和分量,感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境,通过比较性朗读,体会反问句的意思和作用,进一步体会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3.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精神感染。
【教具准备】1. 学生了解魏巍的情况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抗美援朝的相关情况。
2. 歌曲《跨过鸭绿江》和抗美援朝的图片。
3.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了解抗美援朝背景,初解课题。
(一)教师学生交流作者资料,了解魏巍作为随军记者曾和志愿军共同生活过,他的笔下反映志愿军生活的主要作品有《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等。
课件出示魏巍照片和基本信息(二)参照课后“我的资料夹”交流抗美援朝资料,侧重了解抗美援朝是中国人民帮助朝鲜人民保卫家园的一次正义援助,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课件出示抗美援朝资料,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师:请大家看一幅图,欣赏一首歌,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图片、歌曲在告诉我们什么呢?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
2023年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1 再见了,亲人练习卷

信息匹配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带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1.A劳累lèi B情谊yíC咆páo哮D封锁suǒ (______)2.A供gōng应B暂zàn时C乘chèn机D血泊pō (______)3.A钻zuān研B狞nìng笑C看kān守D调节tiáo (______)4.A混hún浊B 势不可当dāng C战役yì D噩耗hào (______)【答案】B C B B【解析】略选择题下列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把选项正确的选出来。
()1.在敌人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沮击战。
2.由于敌机的封索,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3. 让我们在这曾经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4. 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销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
A. 激烽撒肖B. 阻锁洒硝C. 阻锁撒肖D. 阻烽洒硝【答案】B【解析】这类题目是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沮击战,应写:狙击战。
狙击:埋伏起来伺机袭击敌人。
封锁,不是“索”,封锁,指用强制力量使与外界断绝联系或往来。
语出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五:“至一宅,封锁正密,打锁破开之,婢及高丽并在其中。
洒,不是酒。
硝烟,不是“销”,射击残留物,也称射击物或射击残渣,是在枪支击发时,从枪口中喷出,或从枪管末端逸出的气团中所夹带的火药颗粒和金属粉末等组成的烟灰。
句型转换我会改:(1)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碧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您为我们付出来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碧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
再见了亲人综合练习题六年级语文

21、再见了,亲人一、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
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
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
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次阻击战。
您再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
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情人。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1、概括本段主要内容:2、用“‖”给本段分层并概括层意:3、画出志愿军战士情真意切、朴实无华的语言。
说说用这样的语言开头有什么好处?4、选文第一句话直接抒发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深情?5、“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表达了朝鲜大娘对志愿军战士怎样的深情?6、“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这两句话分别是什么句式?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怎样的深情?7、“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
”这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句式?作用是什么?“雪中送炭”原指的是什么?这个成语的比喻意义是什么?在这里指的是什么?表达了朝中人民怎样的感情?9、画出大娘给战士送饭,舍孙子救伤员的动作的词,从中看出朝鲜大娘怎样的高尚的情怀?10、把短文最后一句改成陈述句,说说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二、①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②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
③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1、这几段写出了什么内容?2、这几段用了什么方式抒发战士的心声的?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表达了战士和朝鲜人民怎样的感情?3、第一二段表达了战士怎样的深情?4、第三段的含义是什么?5、问什么说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是“亲人”呢?他们之间的“亲情”表现在哪里?概括出具体事例写在下面:6、、展开现象的翅膀,写一写分别后朝鲜大娘、大嫂、小金花与志愿军战士又是怎样传递伟大友谊的?。
最新课标JJ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 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 第21课 再见了,亲人

21 再见了,亲人课前活动:(播放歌曲《跨过鸭绿江》和抗美援朝的图片)听歌:课前请大家看一幅图,欣赏一首歌,有谁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图片、歌曲在告诉我们什么呢? 1950年,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把战火引向中国的边境。
中国人民响应毛泽东主席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号召,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他们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一直打了3年,迫使美国坐下来谈判。
三年的战争,志愿军死伤几十万,停战后又留守了五年,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到八年了,也就是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要回国了,送行的人成千上万,那场面十分感人。
想重温那感人的一幕吗?一导入:1今天咱们一起来看21课再见了,亲人(示课件:题目)板书,齐读。
它与原来的课题有什么不同?谁对谁说的?(板书:志愿军,大娘,小金花,大嫂……)2 “再见”什么意思?(再次相见,美好的愿望)3咱们带着这种渴望再次相见的美好愿望,再读课题。
二理解课文1 谁能举例来说说什么人是你的亲人?(有血缘关系的,是亲属,是一个家族的。
)文中的志愿军是中国人,大娘,小金花,大嫂等朝鲜人民是朝鲜人,有血缘关系吗?他们是亲属吗?那么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是亲人吗?不是亲人(板书)可为什么作者说“再见了,亲人”呢?从哪些事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亲人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好好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先来看阅读提示:小结:看得出,同学们读的非常认真,动情,这篇文章也确实很感人,下面就把你的体会交流一下。
2 交流先从志愿军跟大娘告别的部分开始。
1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回忆的时候,就应该和平常讲话不一样。
他有了想法了,你们对这一段有想法没想法?那就先把他刚才读的那一段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我先看看有没有情感。
说得很好,但是还不够,就这段话你们还有说的吗?还能继续说服我吗?做打糕,送打糕时有可能会发生什么?联系前文(这么大年纪)书上没有的他想到了。
带领大家辛苦但是我觉得你们说得还不透;继续说,我还没听够;这一段说得不错,要有一种怀念的心情,再读一遍,2 “八年来,您给了我们……”这么读,慢点读。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 21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_1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十一课《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学习体会结合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来理解决句子含义;学习作者叙事与抒情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理解课文,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在读悟中感受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惜别之情。
教学难点:1、领悟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原因。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模仿课文的写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媒体:重点语句课件;相关音乐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历史,认识亲人1、师:亲人。
按照工具书里讲,就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与你血脉相连、相通的人。
那么谁能告诉我,在你的身边,谁是你的亲人?我们为什么把这样的人称为亲人。
学生汇报。
师:他们都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但是也有一种人甚至一群人,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也被称为亲人。
师:比如汶川大地震中,帮助我们的社会各界人士,我怕们称他们为亲人,禽流感危及我们,我们把白衣天使称为亲人,前不久凉山发生火灾,我们把消防战士称为亲人,他们能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所以我们称他们为亲人。
那么六十多年前在朝鲜的那场战争,是谁在帮助他们?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的隧道,一起来了解一下60多年前这场抗美援朝的战争。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志愿军经过8年抗战后离开朝鲜回国的情景,成千上万的朝鲜人民来送别的场面十分的感人。
随站记者魏巍记下了这感人的一幕,一起走进《再见了亲人》。
二、整体感知,了解“亲人”1、出示自读要求(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他们都做了些什么?2、检查字词等(1)学生读词语。
(2)学生概括自读要求中的问题。
师:在当年的朝鲜战场上,像大娘、小金花、大嫂这样的朝鲜亲人又何止千千万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了,亲人》拔高练习
一、阅读下面片段,回答问题。
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驶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1、短文中的省略号表示的是()。
A.列举的省略
B.说话断断续续
C.重复词语的省略
2、短文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语意转折
B.表示说话中断
C.表示解释说明
3、仿照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请你写一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什么才是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A
2、C
3、略
4、幸福就是苦尽甘来,懂得珍惜才幸福。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