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专题检测(一)地球与地图高清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新课标)三轮复习三级排查走向考场训练题:一 地球与地图 含解析

高三地理(新课标)三轮复习三级排查走向考场训练题:一 地球与地图 含解析

一、选择题读“某区域等高(深)线示意图",完成1~2题。

1.(仿2013·新课标全国Ⅰ,9)如果在图中①河段画等高线,则该等高线的凸出方向为().A.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北方向D.西南方向2.(仿2013·江苏单科,10)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重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解析第1题,由经纬网及海陆分布可知,①河段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河谷地区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B项正确。

第2题,考查等深线的判断及应用。

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说明②处海水深度越来越小,泥沙淤积速度加快。

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河上游植被破坏越来越严重,河水的含沙量越来越大,入海口附近泥沙沉积加重造成的,C项正确.答案 1.B 2。

C下图是我国某地(24°N,106°E)附近等高线图及拍摄照片。

据此回答下面3~4题。

3.(仿2013·江苏单科,25)图示地貌在该区域分布较集中,该地貌及其成因是()。

A.天坑流水溶蚀塌陷形成B.火山口火山活动形成C.断块山岩层断裂错动形成D.陨石坑陨石撞击形成4.(仿2013·四川文综,8)某极限运动俱乐部在A处从崖顶到崖底开展绳降比赛,运动员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A.45米B.55米C.105米D.125米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等高线数值由外向里减小,并且向内出现陡崖,由此可见该地貌为天坑;结合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云贵高原,多喀斯特地貌,可能是塌陷而成的。

第4题,图中等高距为20米,A处有四条等高线重叠,则该处陡崖相对高度介于60至100米之间,则为安全起见,绳长应大于100米较合适.答案 3.A 4。

C下图为亚洲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读后判断5~6题。

5.(仿2013·福建文综,6)图中有三处水面,其中①是()。

高考地理复习地球与地图练习(解析版)

高考地理复习地球与地图练习(解析版)

地球与地图考点一、选择题(2021·江苏高三零模)尼泊尔拥有多条著名徒步旅行线路,是世界徒步旅行胜地。

2019年10月,小明乘机抵达加德满都,然后乘汽车前往博克拉,开始沿图示线路顺时针徒步旅行。

下图示意旅行线路及行程安排。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若汽车时速为50千米,小明从加德满都前往博克拉大约需要()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2.北京时间12:00时,小明在徒步前行中发现太阳位于自己的右前方,此时小明最可能位于()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答案】1.B2.B【分析】1.从图中可知,加德满都和博克拉经度相差大约2°,两地纬度都接近30°,可以计算出两地距离为111千米×2×cos 30°,加上公路线的弯曲估算大约为200千米,汽车时速为50 千米,故大约需要4小时。

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可以计算出,当北京时间12∶00时,当地地方时在10;00 之前,正处于上午,太阳位于东南方。

由图中可以看出,当小明在②处时正向东走,太阳在其右前方,B正确。

③④处向南走,太阳位于左侧,C、D错误。

①处向西北方向走,太阳位于后方,A错误。

故选B。

(2021·北京高三一模)中国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条航线:a航线(弗里曼特尔港一中山站)、b航线(霍巴特港一中山站)、c航线(利特尔顿港-长城站)。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我国选择a航线的次数最多,主要考虑的是()A.航程最短B.沿途补给C.顺风顺水D.避开海雾4.c航线()A.跨越了南温带与南寒带B.跨越了日界线C.考察船上国旗常飘向东北D.考察船向东航行【答案】3.A4.B【分析】3.由图可知,与其他航线比较,a航线(弗里曼特尔港一中山站)航程最短,A正确;由图文材料无法推测a航线是否有沿途补给,B错误;a航线需穿越西风带和西风漂流,C错误;海雾主要是在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寒流经过的温暖海区或暖流经过的纬度较高的海区,与其他航线比较,a航线海雾状况不好判断,无特殊之处,D错误。

高中地理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

高中地理复习专题一《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

⾼中地理复习专题⼀《地球与地图》练习题附解析专题⼀地球与地图【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指导内容解读经纬⽹运⽤地球仪,说明地球的形状和⼤⼩,熟悉经纬⽹的特征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查内容:经纬⽹侧重考查特征(长度、形状、⽅向);地图三要素侧重考查⽅向;等⾼线地形图侧重考查判读与应⽤;地形剖⾯图侧重考查判读考查频率:等值线概率更⼤考查能⼒: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考查素养:侧重考查区域认知与地理实践⼒经纬⽹:突出经线(经度)、纬线(纬度)形状、⽅向、长度、分布规律地图三要素:侧重地图在⽣活中的应⽤等⾼线地形和地形剖⾯图:侧重考查等值线的性质及其在实际⽣活、⽣产中的应⽤,如区位选址等地图三要素运⽤资料,学会运⽤地图三要素等⾼线地形图运⽤资料,学会判读等⾼线地形图地形剖⾯图运⽤资料,学会绘制、判读、应⽤地形剖⾯图【真题探秘】基础篇固本夯基【基础集训】知识1经纬⽹甲、⼄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同为60°,甲、⼄两地经度如下图所⽰,结合下图完成下⾯两题。

1.甲地位于⼄地的()A.东⽅B.西⽅C.西北⽅向D.东南⽅向答案 A2.甲、⼄两地的距离⼤约是()A.20 000千⽶B.15 000千⽶C.10 000千⽶D.5 000千⽶答案 D知识2地图三要素加拿⼤萨斯喀彻温省边界⼗分简洁,由49°N、60°N(近似)、102°W和110°W这四条线相交划定,下图为萨省北界上M和N两地⽰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若M、N图上距离7.4 cm,两地地⽅时相差4分钟,则上图⽐例尺约为()A.1∶750 000B.C.⼆⼗五万分之⼀D.图上1 cm代表实地距离74 km答案 A知识3等⾼线地形图读我国某区域等⾼线简图,该区域东⾯临海,据此完成下⾯三题。

1.图中河流流向为()A.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C.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D.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答案 A2.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冬季看不到海上⽇出的是()A.甲村B.⼄村C.丙村D.丁村答案 C3.图中陡崖顶部P点()A.海拔可能为450⽶B.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C.可直视丙村D.距丁村的⽔平距离约为600⽶答案 B知识4地形剖⾯图下图为等⾼线地形图,a、b、c、d为等⾼线上的数值,xy为过等⾼线的⼀直线,虚线表⽰河流,图中等⾼距为200⽶。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1地球与地图含答案解析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1地球与地图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一、选择题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图中山峰的海拔为536米,M处为洼地,湖泊与M地的图上距离为1.1cm。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河流干流的总体流向大致为()A.自西北流向东南B.自东南流向西北C.自北向南流D.自东向西流2.P地与陡崖崖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50米B.35米C.65米D.195米3.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褐土B.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00米C.该地区与大兴安岭山火高发季节相同D.M地与湖泊的水平距离约为5.5km【答案】1.C2.D3.A【解析】1.据图示等高线及河流分布可知,该地地势为东西高,中间低,东侧有两条支流汇入,西侧有一条支流汇入,根据支流的流向可确定干流大致为自北向南流,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根据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P地海拔在450到500米之间,陡崖崖顶的海拔为600至650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至200米之间,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区的地带性土壤为褐土,A正确;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 (n-1)d≤△H <(n+1)d,可计算出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米至200米之间,B 错误;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为山火的高发季节,大兴安岭春季最干燥,为山火高发季,C错误;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千米,所以M地与湖泊的水平距离约为0.55km,D错误。

故选A。

下图为东南亚加里曼丹岛1月等降水量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加里曼丹岛南北距离大约为()A.500kmB.900kmC.1400kmD.1800km5.该岛屿南侧沼泽的形成,是因为()A.冰雪融水丰富,注水量大B.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富C.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6.加里曼丹岛该月降水最丰富地区()A.偏北风输送大量水汽B.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地形抬升作用最为明显【答案】4.C5.D6.A【解析】4.由图中经纬度分布可知,加里曼丹岛南北相距的纬度间隔大致为12度左右,根据纬度间隔1度的经线弧长为111千米,可知,加里曼丹岛南北距离大约为1400千米,C正确,ABD错误。

高中地理总复习第1章检测 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高中地理总复习第1章检测 地球和地图(含答案)

第一章检测地球和地图(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广西宾阳检测)读下图,完成第1~2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沿东西方向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三处比例尺相同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某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图(图1)及地形剖面图(图2)。

读图,完成第3~4题。

3.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海拔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相对深度4.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成都位于三角洲平原上B.河流有较长的冰期C.典型植被为温带阔叶林D.西北山区地质灾害频发下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该湖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5毫米,蒸发量约为1315毫米。

据此完成第5~6题。

5.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图的是()6.该湖泊变迁最快的时期是()A.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B.距今7 000年至20世纪50年代C.距今5 700年至距今2 700年D.距今7 000年至距今5 700年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200米。

据此完成第7~9题。

7.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A.由东南流向西北B.由东流向西C.由东北流向西南D.由南流向北8.图中山峰的海拔可能为()A.1 650米B.1 770米C.1 980米D.2 200米9.甲、乙、丙、丁四地中植被覆盖率最高的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第10~11题。

2021届高三新高考试题地理11月刊考点01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

2021届高三新高考试题地理11月刊考点01 地球与地图(解析版)

考点01 地球与地图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2020·山东日照·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在湖心岛开发的观河景观宾馆示意图,分别有①②③④四种户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日出应选择的户型是()A.①B.②C.③D.④2.宾馆经营者打算给各户型配备临时制冷设备。

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你认为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 2.D【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至日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方。

读图可知,根据20°N 纬线走向和指向标指向判断,面对东北方向的户型为②,因此在夏至日当天入住的游客想全方位观看水上日出应选择②户型,B符合题意;图中①户型面向西北、③户型面向东南,④户型面向西南,都不是面向日出方位,因此不能全方位观看水上日出,排除ACD。

故选B。

2.图中显示,当地位于20°N附近,夏季高温时期大部分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在宾馆所处纬度的南侧,南侧房间的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而北侧房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北侧房间不应配备制冷设备,图中①、②两户型位于北侧,排除A、B;一般情况下,一天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而此时太阳大约在西南方位,此时西南侧户型房间正受太阳辐射直接照射,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应还会上升,因此与东南侧户型相比,西南侧户型房间气温最高,最应配备制冷设备,图中③位于东南侧,④位于西南侧,如果以房间一天最高气温作为安装标准,最应配备制冷设备的是④户型,排除C,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的日出日落方位除了南北两极点外均为从正东方向升起、从正西方向落下。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了极昼、极夜地区以外,太阳都是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01地球与地图含解析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__01地球与地图含解析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新高考山东卷)2024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

从位于5200m 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图3),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简单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据此完成7~8题。

7.【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魔鬼营地”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7.A【解析】7.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淌,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简单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

故选A。

(2024年新高考浙江卷)我国某山脉主峰由古老的片麻岩构成,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

图1为该主峰旁边地形图,图2为图1中某地的谷地景观图。

完成17、18题。

图1 图217.【等高线地形图】图2谷地景观可见于图1中的()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17.B【解析】17.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

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

丙为鞍部,C错误。

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

故选B。

【点睛】山谷、山脊的推断方法: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地处弯曲凸出为山脊。

(2024年新高考浙江卷)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

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

完成19、20题。

图1 图219.【地球】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19.D【解析】19.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

2024年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年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讲地球与地图选择题(2024·深州高三月考)悉尼某考察船对南北极地区进行科考,途经下图(世界地图)中的M、N地。

据此完成 1~2题。

1.M地位于( )A.西半球B.北温带C.高纬度D.极昼、极夜区2.科考船从悉尼动身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 )A.西南B.东南C.西北D.东北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区域轮廓可知,M地位于西欧地区,因此属于东半球、北温带、中纬度地区,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故选B。

第2题,球面两点间最短航线为过两点的大圆劣弧。

据图可知,N所在地区为南极洲大陆,可推断右侧为南极点俯视图,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N地位于悉尼的西南方向,因此科考船从悉尼动身沿最短航线航行前往N地途中的航行方向是西南。

故选A。

答案:1.B 2.A(2024·青岛高三一模)地理爱好者小明于2024年11月到我国某城市研学,在行走的途中拍摄到该城市行道树、路灯及道路标识牌图片(如图所示)。

该树是此城市最主要的行道树种,树上叶子多数已落去,个别枝杈起先发黄。

据此完成3~4题。

3.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B.常绿阔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4.小明对该指示牌的正确推断是( )A.正走在红庙坡路上B.不远处有个十字路口C.正在向东行走D.过路口直行先经过桃园北路解析:第3题,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区的树种,A错;依据材料11月且叶子多数已落去可知,不是常绿林,B错;在深秋落叶,个别枝杈发黄,属温带落叶阔叶林,C对;从照片中看,树叶宽敞非针状,D错。

故选C。

第4题,留意指示牌方向标,垂直箭头代表正沿此路向前,方向为向西,C错;距离垂直箭头最近的路是过路口后遇到的第一条南北路即星光路,接着向前再遇到桃园北路,D错;交叉口代表即将遇到的第一个路口,为“T”字形路口,B错;小明正在红庙坡路,即将到达永新路,A对。

故选A。

答案:3.C 4.A(2024·山东莒县期中)我国北斗卫星定位系统(BD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检测(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2年青岛模拟)季风指数是指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是近地面盛行风向转变指数。

如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季风指数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1.图中R地的季风指数可能是( )A.80B.70C.60D.502.影响S地季风指数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形因素②海陆位置③纬度位置④河流分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解析:1.B 2.A第1题,图中两条相邻等值线间的间隔为20,R地位于60的等值线圈以内,再往外左侧为40的等值线,右侧为60的等值线,用“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去判断,可知R地应“大于大的”,即大于60但小于80。

第2题,S地位于四川盆地附近,地势较低,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其季风指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地形的阻挡作用,加上位于内陆,四周受海洋的影响较小,故冬夏季风风向转变不明显。

(2012年新乡调研)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回答3~5题:气候资料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B.图中海拔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C.该地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D.图中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4.图中城区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h<200B.289<h<290C.299<h<300D.300<h<3015.关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季风活动使该地区的水、热配合较好,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垦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D.分布着肥沃的高产土壤,适宜种植大豆、高粱解析:3.D 4.C 5.B第3题,H地海拔高于G地,且两地之间无障碍点,故从H地可看到G地,A项错误;图中海拔G处为100米,H处为300米,故B项错误;据气候资料表可知:该地区光热充足,降水丰沛,属亚热带,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故C项错;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雨水补给,故D项正确。

第4题,读图可知,城区的海拔为0~100米,H处海拔为300米,故城区与H地的相对高度为200~300米,故最大值为299<h<300,C 项正确。

第5题,该区域为亚热带地区,故A项错误,B项正确。

低山丘陵大面积种植水稻,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故C项错误;该区域土壤多为红壤,具有酸、黏、瘦的特点,故D项错误。

(2012年高考模拟)如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最粗线内的范围在图上的面积约为6平方厘米,而其实际地表面积约为15 000平方米,乙地位于(40°N,117°E)。

读图,回答6~7题:6.这幅图的比例尺为( )A.1∶1 000B.1∶5 000C.1∶25 000D.1∶50 0007.若游客沿景观步道游览,可能欣赏到的景观有( )A.飞流直下的瀑布B.位于甲处的寺庙C.步道两侧枫叶正红D.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解析:6.B7.C第6题,本题考查比例尺的概念,属于中等难度试题。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题中给出的信息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用图上面积除以实际面积然后开方即可得出答案。

第7题,本题考查有关等高线的知识点,属于难度较大试题。

瀑布必须有陡崖即必须有等高线重合的地区,排除A;寺庙与景观步道之间有山的阻挡,排除B;通过该地区的经纬度可以判定该地区位于北京附近,因此枫叶正红是有可能的,选项C正确;喀斯特地貌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排除D。

(2012年南平质检)下图为2011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8.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纬度C.海陆分布D.光照9.下列关于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收获期在5月1日之后B.收获期乙地比丙地早了10天C.A区域收获期的差异比B区域大D.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收获期晚解析:8.B9.C本题组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分析能力。

第8题,从图示看出我国东部地区冬小麦收获期分布大致是自南向北推迟,等日期线走向与纬线接近,因此,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第9题,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甲地收获期在5月1日之前;乙地和丙地的收获期均在6月11日至6月21日之间;A区域等日期线密集,B区域等日期线稀疏,A区域收获期的差异比B区域大;内陆等日期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可以推出同纬度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收获期早。

(2012年西安五校联考)如图为甲、乙、丙、丁四地12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10~12题:10.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C.乙、丙、丁、甲D.甲、丙、丁、乙11.当丙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 )A.昨日18时B.当日18时C.次日6时D.次日18时12.此图所示季节( )A.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增快C.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D.巴西热带草原正值干季解析:10.D11.A12.B第10题,读图可知,该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分别为12小时、24小时、13小时、10小时。

12月份,太阳直射23°26'S附近,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判断:甲位于赤道;乙位于南极圈内;丙位于赤道以南的低纬地区;丁位于赤道以北的低纬地区。

丙、丁与赤道的昼长差分别为1小时、2小时,说明丙地离赤道更近,纬度更低,故D项正确。

第11题,丙地昼长为13小时,日出时间为5:30,再根据图示可知,丙地地方时为12:00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北京时间为8:30,据此可求出丙地为172.5°E,问题变成:求172.5°E地方时为5:30时,0°经线对应的地方时,计算可得世界标准时为昨日18:00。

第12题,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为当地秋季,故A错;12月份,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且正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渐快,故B正确;法国12月份是温和多雨期,故C错;12月份巴西热带草原为湿季,故D错。

(2012年江苏百校联考)如图为经纬网图,AB为晨昏线的一段,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

读图,回答13~14题:13.如果此刻北京时间是12时,则与北京日期不相同的是( )A.圣保罗(约47°W)B.华盛顿(约74°W)C.开普敦(约19°E)D.莫斯科(约38°E)14.如果A所在纬线的日出地方时不断变早,则( )A.α角不断变小B.B点昼变长C.地球公转速度变快D.A处日出时日影与正午日影夹角变小解析:13.B14.A本题组的切入点为“北京时间是12时”,即120°E的地方时为12:00,关键点是掌握“日期”范围的计算和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第13题,北京时间为12:00,0时所在经线为60°W,此时与北京相同日期的范围为60°W—0°—180°,故华盛顿(约74°W)与北京日期不同,选项B正确。

第14题,A所在的纬线日出地方时不断变早,说明昼在不断变长,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移动,直射点的纬度减小,α角变小(α角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故A选项正确;此时,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故B项错误;随着直射点北移,地球逐渐远离近日点,公转速度变慢,故C项错误;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A处日出时日影与正午日影夹角变大,故D项错误。

(2012年厦门质检)如图示意温带某地甲、乙、丙三日19时30分(北京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

读图,回答15~16题:15.甲、乙、丙三日中( )A.甲日昼长最短B.甲日正午日影最短C.乙日昼夜平分D.丙日平均气温最低16.该地可能是( )A.惠灵顿(41°S,175°E)B.乌鲁木齐(44°N,87.5°E)C.名古屋(35°N,137°E)D.蒙特利尔(45°N,73.5°W)解析:15.A16.B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的地球运动知识、读图分析能力和地理计算能力。

第15题,图示显示的是某地甲、乙、丙三日在19时30分(北京时间)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甲日表示日落方位位于西南方向,乙日表示太阳位于正西方向但还没日落,丙日表示太阳位于西北方向且还没日落,由此说明丙日白昼最长、平均气温最高,甲日白昼最短、正午日影最长。

第16题,根据甲日表示日落方位位于西南方向,白昼最短,日落应在地方时18时之前,通过计算北京时间19时30分时惠灵顿、乌鲁木齐、名古屋、蒙特利尔的地方时,可以判断该地可能是乌鲁木齐。

(2012年考前集训)下面左图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米尔迪拉市(约34°S,143°E)建造的太阳能热力塔式发电站。

它由200面大镜子和一个大铁塔组成,镜子聚焦,将太阳光反射至塔上,塔内产生的热量与天然气、水混合后发电,发电容量高达20万千瓦。

而塔底镜子的数量还可以根据所需太阳能的多少随时进行调整。

据此回答17~18题:17.右图中能正确表示米尔迪拉市六月份太阳升落视运动路径的是( )A.①B.②C.③D.④18.200面大镜子中朝北的镜面,在春分日与地面的夹角最好是( )A.34°B.23°26'C.57°26'D.56°解析:17.D18.A第17题,六月份是南半球的冬半年,太阳东北升西北落且始终位于北方天空,故选D。

第18题,镜面与太阳光垂直时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多,朝北的镜面,在春分日与地面的夹角最好是正午太阳高度的余角,正午太阳高度角=90°-34°=56°,其余角是34°,故选A。

(2012年漳州联考)如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

读图,回答19~20题:19.关于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山谷中,B点位于山脊上B.B处一定有河流分布C.A点的海拔一定比B点高D.A点的海拔可能较B点低20.经m、n的剖面图和经过A点的等高线组合正确的是( )解析:19.D20.A第19题,A处地表径流向两边分流,而B处地表径流向中间汇集,则说明A位于山脊,B位于山谷中;山谷地形多发育河流,但不一定都有河流分布;A、B两地不在同一断面上,两点从图示内容中不能判断其相对高低。

第20题,结合地表径流流向可知,mn线经过两个山脊和一个山谷,两个山脊的水平距离相当,且A 点位于山脊上,符合上述要求的是图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