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doc

合集下载

九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

九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

九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第二单元一、重点单词。

1. stranger.- 名词,意为“陌生人;外地人;新来者”。

例如:Don't talk to strangers.(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2. relative.- 名词,“亲属;亲戚”。

如:Most of my relatives live in the countryside.(我的大多数亲戚住在农村。

)3. put on.- 有“增加(体重);发胖;穿上;上演”等意思。

- 表示“穿上”时,强调动作,例如:Put on your coat. It's cold outside.(穿上你的外套,外面很冷。

)- 表示“增加(体重)”,例如:I have put on five pounds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期间我长胖了五磅。

)4. pound.- 名词,“磅(重量单位);英镑(英国货币单位)”。

例如:A pound of apples costs two dollars.(一磅苹果花费两美元。

)5. steal.- 动词,“偷;窃取”,其过去式为stole,过去分词为stolen。

例如:Someone stole my bike yesterday.(昨天有人偷了我的自行车。

)6. lay.- 动词,“放置;安放;产(卵);下(蛋)”,其过去式为laid,过去分词为laid。

例如:The hen lays an egg every day.(这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

)- 区别于lie(躺;位于),lie的过去式为lay,过去分词为lain。

7. dessert.- 名词,“(饭后)甜点;甜食”。

例如:Ice - cream is my favorite dessert.(冰淇淋是我最喜欢的甜点。

)8. garden.- 名词,“花园;园子”。

例如: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flowers in the garden.(花园里有许多美丽的花朵。

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新版)仁爱版

九年级英语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新版)仁爱版

Unit 2 Topic1 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Ⅰ.词汇归纳:1.noise (n.) 噪音– noisy (adj.) 嘈杂的 voice 嗓音sound 声音2.chemistry (n.)化学– chemical (n./ adj.) 化学的/化学品– chemist (n.) 化学家3.leaf – leaves (pl.) 树叶4.butterfly – butterflies (pl.) 蝴蝶5.pollute (v.) – pollution ( n.) 污染5.produce (v.) 生产--- producer ( n.) 生产者6.breathe (v.) – breath (n.)呼吸7.harm (v.) – harmful (adj.)损害8.hear ( v.) 听见– hearing (n.)听力lose one’s hearing / have hearing loss 丧失听力9.lose (v.) – loss (n.) 丧失fort (v.) --- comfortable (adj.) 舒适– uncomfortable (adj.) 不舒适11.please (v.) 取悦– pleased (adj.)感到高兴– pleasant (adj.)令人愉快 --- unpleasant(adj.)令人不愉快12.environment (n.) – environmental (adj.) 环境 environmental problems 环境(问题)13.create (v.) – creative (adj.) --- creation (n.)创造Ⅱ. 词组归纳:14.bear to do sth. /bear doing sth. 忍受做某事15.no better than 和…几乎一样差16.It’s reported that…据报道…17.several hundred / thousand / million / billion 几百/千/百万/十亿18.pour … into…把…倒入…16.cut it / them down 砍倒17.be harmful to / do harm to sb / sth 对…有害18.high blood pressure 高血压19.look weak 看起来虚弱20.be gone / disappeared 消失21.be in a good / bad mood 心情好/不好22.care for 关注, 关心23.throw it / them around 把…乱扔24.go deaf 变聋25.all sorts / kinds of 各种各样26.be good for / be bad for 对…有益/害27.had better (not) do sth 最好(不)做…28.What a mess! 多么杂乱啊!29.What a shame ! 多么可惜啊!Ⅲ. 重点句子:1. You could see bees and butterflies dancing.你可以看到蜜蜂蝴蝶在飞舞。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三篇】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小编整理了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敬业与乐业教材分析《敬业与乐业》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本文紧扣中心“敬业乐业”展开论述。

开始援引古籍提出中心论点,阐明“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论述有业之必要,再转入论述主体,分别从敬业和乐业两方面逐一论述;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收束全文。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水平目标1.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2.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建立快乐学习观:尊敬学习,就是尊敬自己。

教学重、难点重点1.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2.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突破方法:通过范读、跟读、自由读等方式体会演讲词的特点。

本文教学拟设一系列紧扣文本又贴近生活的话题,在对话中推动学生的阅读、思考和探究。

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突破方法:结合练习四,组织学生实行研讨和辩论;还能够结合练习二提出的两种论证方法,实行小论文或辩论提纲的写作。

领悟作者精神旨意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学习体验,同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定背景,来领会梁启超提倡“敬业与乐业”的良苦用心。

教学方法1.诵读法: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及例题

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一空气知识点一: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 (相对固定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0.03%(可变成分)【例题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该成分比例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可以理解为每100体积的空气中约有氮气78体积,氧气21体积。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磷燃烧实验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参加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文字表达式:红磷(P)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4/5【例题2】在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下列对该试验认识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试验说明氮气难容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知识点三: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氮气等。

(纯净物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可以用N2来表示,红磷可以用P来表示)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混合物都无法用一种化学符号来表示)【例题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海水B、水泥砂浆C、干冰D、汽水知识点四:不同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成分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主要用途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等氮气不活泼,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无色无味,不溶于水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食品包装用氮气防腐稀有气体很不活泼(惰性气体)无色无味,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作保护气,制造低温环境,用于激光技术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例题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炼钢、气焊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课题2 氧气知识点一:氧气的性质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解析版)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单选题1.下列各方程中,一定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A. 2x2+3=2x (5+x)B, ax2+c=0C.(a+1)炉+6升1=0D. (^2+l) x2- 3x+l=0【答案】D【解析】4.*+3=M5+、)整理得,10x-3=0,故不是一元二次方程;B.当a=0时,。

炉+。

=0不是一元二次方程:C.当a=-l时,(什1濡+6升1=0不是一元二次方程:D. aa2>0,二届+1 翔,匚d+lM -3x+l = 0 是一元二次方程:故选D.2.关于工的一元二次方程(。

-1)/+»/_] = 0的一个根是0,则。

值为()A. 1B. -1C. 1 或—1D. i【答案】B【解析】把0代入原方程,再根据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得到关于a的方程及不等式,解之即可.解:根据题意得:解得:a=-\.故选:B.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程工2=%有一根为0B.方程/一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C.方程(x-l)2-l = 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D.方程N—x + 2 = 0无实数根【答案】C【解析】解:A./=x,移项得:x2—x = 0,因式分解得:x(x-l)=0,解得x=0或x=l,所以有一根为0,此选项正确;B. ?-1 = 0,移项得:W=i,宜接开方得:x=l或x=-l,所以此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此选项正确:C. *-1)2-1 = 0,移项得:(X -1>=1,直接开方得:x-l=l或解得x=2或x=0,两根不互为相反数,此选项错误:D./ 7+2 = 0,找出a=l, b=-l, c=2,则二=l-8=-7V0,所以此方程无实数根,此选项正确.所以说法错误的选项是C.故选C.4.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3x —1=0,配方正确的是().A. 3 工一一4)1716B.3丫X- -4J【答案】A【解析】按照配方法的步骤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解:2X 2-3X -1 = 0移项得2/—3x = l ,,3 1二次项系数化1的厂--A = 一,3 配方得Y-二X + 2 1716故选:A本题考查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一般步骤为(1)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2)把二次项的 系数化为1:(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5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l )x?-2mx + m+l =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m-l )x 2 - 2mx+ m + l = O 的判别式为: X —— 13 7=-+ 3 4;A.方程无实数根B.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方程的根无法确定△二(一2〃。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道德与法治,九上,初三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道德与法治,九上,初三

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1.正确认识民主: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如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1949年,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

(2)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3.我们在追求民主价值、探索民主制度的历史进程中得出了怎样的结论?(1)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2)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目的、特点: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目的: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7.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8.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有哪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2d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2d

九年级上册英语第二单元2dUnit 2D in the ninth-grade English textbook covers a variety of interesting topics, including sports, hobbi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Let's take a closer look at some of the key points in this unit.Firstly, the unit introduces students to different types of sports and activities, such as basketball, football, and swimming.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rules and equipment involved in each sport, as well as the benefits of staying active and healthy through regular exercise.In addition to sports, the unit also explores various hobbies that students may enjoy in their free time, such as painting, playing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photography.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explore their interests and develop new skills through these activities.Furthermore, the un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alancing work and leisure time, highlighting the benefits of taking breaks and having fun. Students learn about the concept of work-life balance and the impact it can have on their overall well-being.Throughout the unit, students are also introduced to new vocabulary related to sports, hobbi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helping to expand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English.Overall, Unit 2D provides students with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sports, hobbies, and leisure activities, as well a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a healthy work-life balance. By engaging with the content in this unit, students can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lead a balanced and fulfilling lifestyle.。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一、单元整体概览。

1. 单元主题。

- 本单元的主题是“思想风采”。

主要选取了一些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文章,这些文章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思想光辉,有助于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人生意义等能力。

2. 单元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习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包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

能够准确找出文章的论点,分析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以及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运用及其作用。

- 过程与方法目标。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思考、质疑和讨论。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二、课文分析。

1. 重点字词。

- 骛(wù):追求。

如“旁骛”,指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 亵渎(xièdú):轻慢,不敬。

- 骈进(pián jìn):并排前进。

2. 文章结构与论点。

- 结构。

- 文章开头提出“有业之必要”,然后论述“敬业”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乐业”的道理,最后总结全文,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既有责任心又有趣味。

- 论点。

-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 论证方法。

- 举例论证。

- 文中列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道理。

- 道理论证。

1. 重点字词。

- 赃物(zāng wù):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 箱箧(xiāng qiè):箱子。

2. 文章主旨与情感。

- 主旨。

- 这封信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雨果在信中强烈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敬重。

- 情感。

- 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正义感。

他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批判了本国政府的侵略行为,这种超越国界的正义感令人钦佩。

3. 写作特色。

- 对比手法。

- 文中将圆明园的富丽堂皇与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进行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H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A.大和统一日本B.大化改新C.幕府统治建立D.明治维新2.人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B.国家定期把十地分给农民耕种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3.公元七世纪创立的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B.佛教C.道教D.基督教4.当中国处于盛唐时期,西亚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大帝国是()A.亚历山大淆国B.罗马淆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5.从右图所示的国旗,可以看出该国是()A.基督教国家B.犹太教国家C.佛教国家D.伊斯兰教国家6.法兰克王国宫和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因作战勇猛,外号“锤了”),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在政治上的重人举措是:()A.实行将土地冇条件的分封给贵族的制度B.创立棊轉教而赢得人心C.将罗马附近的拉文那地区送给教皇D.领导琅城市民争取城市白治7. 给下列一组图片取一个标题:( )8. 对“丕平献土”的有关理解和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用土地贿赂教皇后,法兰克宫相丕平当上了国王B. 当上法兰克国王的宫相丕平,用土地回报教皐的支持C. 表明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与教皇的关系LI 益密切D. 教皇从此拥有人片土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欧洲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自治权,下列城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武力方式了最终的自治权。

A.伦敦B.垠城C.热那亚D.巴黎 10. 15世纪中期灭亡拜占廷帝国的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11•古老的中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拜占廷帝国的灭亡与居住在中国北方的_族西迁冇关。

A.贵族风釆B. 骑上风釆C. 国王风采D.教士风采()A.匈奴B.突厥C.蒙古D.鲜卑二.对号填空(每空1分,共6分)12.将与下列表述对应的重要丿力史事件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LI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忐。

(2)H耳曼人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最强人的国家(3)封建社会时期,西欧封建精神支柱是。

(4)8世纪中期,法兰克进行的改革是。

(5)东罗马帝国又称。

(6)伊斯兰教创立的地点。

三、材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3.观看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空海像日本发行壘最大的报纸 4请回答:(1)比较口木和服与我国唐朝服饰,自哪些共同的特点?为什么会苗这些共同点?(4分)(2)观察“FI本侵华时在山东办的报纸”图,你获得哪些信息?(2分)(3)结合上列图片,联系所学知识,谈谈唐朝文明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分)14•欣赏伊斯坦布尔风光,体味历史名城文化底蕴:圣索菲娅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圣索菲亚大教堂现在被称为阿亚索菲亚博物馆(紳asofya Mizesi ),勿庸置疑的它是 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最精美的建筑物之一。

巨大的圆顶直径达33米,离地高55米。

站在 这里,其庄严肃穆似乎能使时光停滞,拜占庭文化的典范--马赛克画在此处可让游客一 饱眼福。

圣索菲娅大教堂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娅,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 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 A 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

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素丹 B 攻入了君士坦丁堡,终于走进了他朝思暮 想的圣索非亚大教堂。

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所有雕像也 被搬出,并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 的圣索非亚大教堂的面貌。

奥斯曼土耳其王朝的绝美建筑蓝色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位于被列为世界文化 遗产的土耳其伊斯坦堡旧城区中,它建于十七世纪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最强盛时期蓝色 清真寺〃的得名来自其内壁以两万多块蓝色调的彩釉瓷砖嵌饰,透过正中央圆顶的两百六十 扇窗户的阳光照射,金蓝交灿,美得令入屏息。

蓝色清真寺的外观也是一大奇景,它是伊斯坦堡最大的圆顶建筑,三十多座圆顶层层 升高,向直径达四十一公尺的中央圆顶聚拢,庞大而优雅。

除此,蓝色清真寺有一个世界 之最,它的四周建有六座"宣礼塔〃,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六座高塔的清真寺,塔分三层, 朴实无华,但夜晩在灯光的照映下,显得旖旎万分。

1609年,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在原来的阿伊舍苏丹的王 宫上修建一座能与阿亚索菲亚教堂相比美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 C 教信 徒。

1617年,清真寺完工。

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

(1)伊斯坦布尔市现在哪个国家境内?这座历史名城曾是拜占廷帝国的首都,当时城市 名称是什么?该城在古希腊时代由希腊移民开辟建设时的名称又是什么? (2分)(2)填空:(6分)圣索菲娅大教堂预部 远眺圣索菲娅大教堂 圣索菲娅大教堂外景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_③伊斯坦布尔市曾是北京市屮办2008年奥运会时的竟争对手之一。

假设伊斯坦布尔市再次申办奥运会,请你帮该市拟定一条申奥I」号。

(友情提示:北京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

”)(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用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

米兰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自治权利。

材料二:意大利北部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建立起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那些取得完全自治权的城市,只向国王或领主纳定额赋税。

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成为最高权力机构,有权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

城市有自己的法庭和武装,有权宣战、媾和。

城市通过选举产生的市长、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财政大权。

另外一些城市,如法国的巴黎、奥尔良、里昂和英国的林肯、牛津等,只享有不完全的自治权,由国王与城市代表共同管理城市。

注:上述材料均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材料三:恩格斯: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1)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一,回答琅城(Laon)市民取得城市白治权的过程小采用了哪些方式?(2分)(2)试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比较屮古西欧与屮国古代城市的区别。

(4分)(3)试从西欧城市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的深远影响谈谈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恩格斯的话。

(4 分)15•阅读材料材料一随着基督教传播的日益广泛和统治阶级的承认乃至推崇,基督教的影响越来越大。

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一时期,教会的权力可以说是无限的。

材料二宗教裁判所又称异端裁判所,是专门从事侦察和审判有关宗教案件的机构。

这种法庭为了镇压违背基督精神的"异端邪说",残酷地镇压当时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

如13 世纪英国著名的思想家培根,就曾被教会关押长达14年之久。

出狱不久,培根就去世了。

16 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遭到教会的严刑拷打和长期监禁。

最为悲惨的是16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哲学家布鲁诺。

布鲁诺接受并坚持了哥白尼的观点,就被教会判为“异端〃,开除了教籍,并被迫离幵祖国。

后来布鲁诺回到意大利,一踏上祖国的土地,就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最后竟被活活烧死。

请冋答:(1)材料一中据说的中世纪西欧教会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哪些方而可以体现出来?(2分)(2)冇人说教会推动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发展,冇人说教会严重阻碍了西欧社会的进步, 根据两则材料,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为什么?(2分)四、活动与探究题(本题12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社会,圣诞节的意义在普通人中已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圣诞节传达新年的祝福。

材料二: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现在中国各大城市青少年过圣诞节,平安夜里成群结队逛商场、下饭店,吃小吃,通宵达旦,这与西方的平安夜风马牛不相及,成了商家借题发挥炒作的购物节、饮食节。

据洛阳晩报:4名在校中学生,最大的16岁,最小的13岁,为了“欢度"圣诞节,12月23日晩他们竟然结伙抢劫,被警方控制。

材料三: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是中国东方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世俗体现。

端午的爱国精神,七夕的爱情象征,中秋的思亲情怀,春节的团圆意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典型表现。

中国的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1)“圣诞贺卡传祝福”,相信许多同学都发出或收到过圣诞贺卡,那你知道圣诞节的來历吗?如果让你动手设计一张圣诞贺卡送给你的同学,你会在贺卡上选川哪些图案和祝福的话?(4分)(2)“都是圣诞惹的祸”,相信你看了材料二后有许多想法,请就其中的某一点,谈给人家听吧。

(4分)(3)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山伤〈知道屮国有哪些传统节LI吗?选择介绍你知道的一个中国传统节FI的来历。

(4分)参考答案l.B 2.C 3. A 4.C 5.D 6. A 7. B &A 9. B 10. D 11. B12.(1)人化改新⑵法兰克王国(3)基督教会(4)查理•马特改革⑸拜占庭帝国⑹麦加13.(1)共同特点:言之有理即可。

如因为唐朝时候,中日交往十分频繁,FI本服饰受到唐朝服饰的影响。

(大意相同即可)(2)信息一:U军侵华,利用创办报纸的形式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信息二:日本文字中有许多中国汉字。

其他答案言Z有理即可。

(3)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字、服装、建筑等方面进行表述均可。

14.(1) 土耳其;君士坦丁堡;拜占庭(2) A基督;B穆罕默徳二世;C伊斯兰。

(3)提示:中奥口号一般要求言简意赅、突出本地文明特点、符合时代趋势等。

15.(1)罗马天主教廷和教皐成为欧洲的精神领袖。

经济上,教会拥冇西欧近1/3的土地;政治上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并与王权分庭抗礼;思想文化上,教会处于垄断地位。

(2)教会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政治上,教会是西欧最大的政治势力,统治着欧洲;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残酷剥削农奴和全体居民;思想文化上,对不利于教会的思想统统说成异端邪说,加以残酷镇压;有人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

16.(1)来历:圣,指耶稣,耶稣诞生的那一天,即每年12月25日被信仰基督教的信徒定为纪念日。

贺卡选用图案和祝福语:圣诞树,铃铛,圣诞老人,雪橇,雪花,Merry Christmasand Happy New Year,祝你学习进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