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浅析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浅析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浅析摘要:从古至今,中外建筑史也是一部艺术史,建筑是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本文阐述了如何看待建筑艺术,从艺术的视角分析建筑美学的规律,并基于某现代建筑的设计分析建筑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现方式。
关键词:建筑;功能;艺术;引言建筑是一种唯美的艺术,黑格尔认为建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艺术品,他解释了建筑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
设计师按照自身对美学和科学规律的认识,将不同的性状、形状的构件组织成有艺术韵律的建筑。
建筑物就犹如一首完美的歌曲,在歌颂着文明的起源,建筑物立面图上的门窗是这首歌曲里跳跃的音符,在婉转地表达着设计师们的情感。
建筑物显然不是单纯地凝固而单板的,建筑物功能与艺术的存在,使之具有了高层次的精神张力。
建筑艺术的存在而使得建筑物呈现给人们四维空间的拓扑结构,在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与鉴赏中,古老建筑会焕发出新时代的价值。
1建筑艺术概述建筑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门类。
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
建筑艺术主要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也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显示其艺术水平。
建筑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建筑是泛指人类活动所需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它是结合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的一大艺术创作活动。
建筑的产生是源自于人类改善物质生活环境的初衷,追求居住环境与生产活动空间环境的的需求。
建筑立体通过建筑群体的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而形成了一种艺术形式。
建筑艺术还是一种通过建筑物的装饰、雕刻、绘画等不同方面的艺术形式组成的综合性艺术。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
艺术与建筑的关系

艺术与建筑的关系艺术与建筑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互补的关系。
艺术和建筑的结合,既能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又能满足人们对功能和实用性的需求。
艺术对建筑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艺术作为一种审美追求和创造性的表达形式,能够为建筑提供设计的灵感和方向。
艺术家们的创作作品可以激发建筑师们的创作灵感,让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更加注重建筑的形式美、色彩搭配和空间布局。
例如,古代希腊的建筑借鉴了雕塑艺术的原则,使得建筑具有了优雅的比例和和谐的形式。
而现代建筑也常常受到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启发,使得建筑的设计更加富有创意和个性化。
建筑也为艺术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建筑作为艺术品的载体,能够为艺术家们提供创作和展示的空间。
博物馆、画廊、剧院等建筑物是艺术作品展览和表演的场所,它们的设计和布局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艺术作品与建筑的结合,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观赏体验。
例如,法国卢浮宫的建筑设计既体现了古典的建筑风格,又为艺术品的陈列提供了优雅和恰当的环境。
艺术和建筑的结合还能够推动彼此的发展。
在建筑设计中,艺术的引入能够突破传统的设计模式,创造出更具创意和独特性的建筑作品。
同时,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也能为艺术作品提供更好的保护和展示条件。
艺术与建筑的相互融合,使得建筑设计更加注重人的感受和体验,强调独特性和创新性,从而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除了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艺术还可以通过装饰和雕塑等形式,为建筑增添美感和艺术氛围。
建筑物的立面和室内空间的装饰往往需要艺术家的参与,通过壁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运用,使建筑物更加美观和富有个性。
例如,哥特式教堂的建筑采用了精美的雕刻和彩绘,使得整个建筑具有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和艺术感。
艺术与建筑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艺术为建筑提供了设计的灵感和创作的方向,同时建筑也为艺术提供了展示和表演的平台。
艺术与建筑的结合推动了彼此的发展,并为人们创造了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浅析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浅析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摘要:建筑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本文从建筑技术与艺术关系着手,浅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体现出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技术;建筑艺术;联系与区别【Abstract】:Architecture i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stage.It is both a technology and an art.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al art are not only related but also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and they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t,analyzes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and reflect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the combination of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and architectural art.【Key words】:architectural technology;architectural art;Contact and difference1 建筑技术与艺术的含义法国美学理论家唐·昂格列可曾说:“建筑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
论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

・ 1 7 9 ・
论建筑设 计与艺 术文化 的相互关系
文春红 张 鹏
( 大庆 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 黑龙 江 大庆 1 6 3 0 0 物 中, 不少建筑物的建筑外在 形式和 结构上都渗透 着艺术文化 。纵观我 国古代的建筑设计 , 每 个朝代 的建 筑物在建筑形 态上都与其他朝代有着明显的不 同之处 , 这是 因为每个朝代所 崇尚的艺术文化 不 同所致。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 晶, 它可以 反 映 出不 同时期的 艺术文化和建筑设计的风格 , 正是 因为有 了它的存在 , 艺术文化才可更好的被保 留和传承 下来。建筑是反 映艺术文化 的载体 , 反过 来, 艺术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设计起 着一定的决定性 作用。主要就 建筑设计和 艺术文化之 间的相互关系作主要论述 。
大规模 的生产创造 了繁荣 的经 济 , 使得人们 生活水平有 了翻天 能发生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和处理措施提前拟定好 , 并且用 图纸 和文 善 , 件 等书面形 式将 其绘 制和表达 出来 , 即绘 制建筑的设计 图纸 。在建 覆 地的变化 ,这就促使人们在生 活中对其环节要 求不断更新 和创 筑 的施工 和使用过程 中 , 如 果发生设计 图纸 中的类似 问题时 , 其 处 新 ,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 中人们不断的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设计体制和 理 方式将参考设 计图纸中拟定的措施进 行解 决。 方式 , 为人们的审美要求和建筑 物功能的有效发挥提供 基础依据 。 2 . 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 筑设 计中的“ 设计 ” 二字 , 在早期 时候是用来 区分绘 画和实 用 美术 的。1 9 世纪 的“ 设计” 与现在 的“ 图案” 是 同一个意思 , 即带有标 绿 色植物 的季节性 变化和易修 剪的特点使 其在 营造建筑外 部 志性的装饰图样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 , “ 设计 ” 的概念渐渐沾染 上 空间环境 中成 为必不可少 的要素之一 。 独特的地域景观建筑的外部 了艺术 性的东西 , 并且还具有 了一定 的实用性和审美价值 。现在 是 空间环境不仅 同建筑形象有关 ,而且同建筑 室外 绿化景观 密切相 空间环境的特定性是建 筑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重要特征 。生 建 筑设 计主要由三个 方面构成 : 文化艺术 、 科学技术 和经济价值 。 它 关 , 其 实就是 指“ 设计者 的构思—— 建筑 的施 工建造——建筑物 的使用 长环境和 民族 文化 喜好的不 同使各 地域 的 自然植 物景观呈 现出巨 价 值” 这一完整 的 , 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大的差异 , 而建筑 与周 围 自然环境 的结 合 , 不仅反 映了人 与 自然的 和谐关 系 , 而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景观 。虽然现代资讯共享带 1 . 2 艺 术 文化 的概 述 所谓 艺术 , 其意思可 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 一是精神层面 , 艺术 来人 们生活方 式 、 审美 取 向的 日渐趋 同 , 使建筑风 格的 同化 现象不 是 隶属于文 化范畴 内的一个 特殊领域 , 它是类 似宗教 、 伦理 等相关 可避免 , 但迥异的建筑 室内外 绿化景观却为城市面貌带来迥然不同 的文化 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是活动过程的层面 , 在这个层面 , 一 的人 文视 觉景观 , 这种不易消融 的特点使其成为一幢建筑或一座城 般认 为艺术 就是 艺术 家的创造活动 , 即艺术家创造艺术作 品的创 造 市最不易磨灭 的印记 。 3 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渗透 的关 系 过程 。 三是活动结果层面 , 这个层面 的艺术含义最容易理解 , 认 为艺 术 就是指艺术 作品 , 即生活 中客观存在 的、 具有 一定价值 的艺术作 艺 术文化在建 筑工程设 计 中其 主要价值体 现在文 化与物质 之 品。艺 术是人类 审美的一种 , 也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核心环节。 间的关系之 中 , 可 以说在 建筑工程 的施 工之中 , 文 化与物质 紧密相 事 实上 , 艺术是人 类的一种情感 活动 , 而艺 术文化是 指人类 的 关 , 其继承 了传统结构设计模 式的同时要以 目前人们生活需求的物 种情感文 化。 前者是人类的一时之感 , 是一种生命 的启示 , 主要 目 质文化 紧密相连 , 在以文化 物质水平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完善 。 的是为 了提 高人类 的生命 质量 。而后者则是在前者 的基础 上 , 通过 在新 世纪 以来 , 信 息技术 和科 学技术得 到飞跃发 展 , 以现代 建 这就为 提高人类对 美的评估 和欣 赏能力 , 完 善人类 人格和充实文化 品格 的 筑工程体 系为依据 的建筑模式和方法得到迅速 的发展流程 , 种学科 。 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体系的更新改变提供 了基础与平 台, 在设计中 1 . 3 艺 术 文 化 和文 化 艺 术 的 区别 通过改变传统美学概念 , 以智能 化技术要 求和手段对 目前建 筑设 计 文 化艺术是指 以文化为 主要研 究对象 的艺术 , 简称 “ 文 艺” , 它 提 供 了 良好 基 础 依 据 。 的着重 点是 艺术 。且 它是较 为具象 的一种文化价值 的表现形式 , 比 结束 语 如: 文章 、 书画等 。 文化 艺术 中所表现 出来 的思想是很直观 、 直接的。 在 日益严重 的生态危机背景下 , 作 为一个 走在最前列 的建筑 行 艺术文化则是指隶属 于艺术领域 内的文化 , 它的着重点是 文化 。 业, 生态环境 的创造有着重要 意义。城市是人类文 明发展 的重要标 2 建筑 设计 与艺术文化的关系 志, 而建筑是城 市的灵魂 , 高贵 的灵魂 , 所 以必须 具有高 尚的建筑 。 在现存 的古老 的建筑形态 中 , 几乎所有建筑物 在外观形式和其 衡量一个高贵建筑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和环境塑造 。 内部结构上都渗透着一定 的艺术文化 。 不 同时代 的建筑师将其时代 所 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文化融人到建筑设计 当中 , 通过客 观存 在的建 筑形 态将其 具有时代特征的艺术文化遗 留和传 承下来 , 为后世人 了 解 和考证古代文化提供了最为关键的证据。 在建筑工程的设 计过程 中, 艺 术文化 的价 值主要体 现在文与质 的相互 结合 中 , 文 化价值是 指建筑形态传承 了古 老的结构设计 模式 , 物 质价值是指其建筑规模
建筑与艺术的相互影响与交融

建筑与艺术的相互影响与交融建筑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彼此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与艺术不再是独立存在的概念,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存在。
本文将从建筑与艺术的历史关系、共同点和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建筑与艺术的历史关系建筑和艺术的历史纵观五千年,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早期的建筑多以实用为主,并没有太多艺术元素的融入。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建筑开始逐渐与艺术发生互动。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建筑师开始将艺术元素引入到建筑中,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得到了有力的结合。
古希腊的柱廊式建筑、古罗马的拱桥和巨大的穹顶等,都展示了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协调与完美统一。
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更是将建筑和艺术推向了顶峰。
宏伟的教堂和修道院,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玫瑰花窗无不彰显了建筑与艺术共同创造的壮丽景观。
二、建筑与艺术的共同点建筑与艺术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使得两者更容易相互融合。
首先,建筑和艺术都需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无论是建筑师还是艺术家,在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建筑和艺术都需要注重对美的追求。
无论是建筑物的外观还是内部布局,都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审美需求,追求美感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再次,建筑和艺术都需要结合人们的情感和社会背景。
建筑师和艺术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感情和思想,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和时代特征。
三、建筑对艺术的影响建筑对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给予艺术家以灵感。
建筑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可以启发艺术家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艺术作品中融入更多的想象和创新。
其次,建筑提供了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
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建筑物为艺术作品的展示和欣赏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艺术与建筑的结合,使艺术作品得到了更好的展示和体验。
同时,建筑还为艺术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建筑项目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塑造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具实用性和功能性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与之紧密相关的是艺术设计。
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常常被人们讨论和探索,这是一个既有广泛共识又存在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从多个角度展示这两者如何互相影响和相得益彰。
首先,建筑与艺术设计的联系可以通过审美和美学的角度来分析。
建筑作为一个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实用的结构,还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艺术设计在建筑中充分体现,它可以通过建筑外观的设计、材质的选择、空间布局的规划等方面,为建筑注入艺术的灵魂。
无论是古代的希腊神庙、文艺复兴时期的宏伟教堂,还是现代的摩天大楼和博物馆,都在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中展示出无限魅力。
其次,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还可以从功能性和创意性的角度来观察。
建筑是实现各种功能需求的载体,艺术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创意实现更好的功能性。
艺术设计可以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如遮阳、通风、采光等,以及人们的舒适和使用体验。
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符合功能需求,还要体现设计师的创新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观点。
艺术设计的创意性和建筑的实用性相得益彰,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空间。
此外,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还可以从社会角度来分析。
建筑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设计将建筑塑造成为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艺术品,进而形成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
这些建筑和景观不仅仅给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更成为城市的象征和吸引力。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等都成为了代表城市的重要标志。
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使得城市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最后,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还体现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艺术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将艺术与建筑相结合,通过材料的选择、能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创新,使建筑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增加审美价值。
艺术设计的灵感和创意促进了建筑在环境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可持续和宜居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建筑和艺术是两个领域,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建筑不仅仅是为了实现功能需求,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在很多世界闻名的建筑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本文将探讨建筑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并以具体案例为例,展示它们是如何相互融合的。
首先,对于建筑师而言,艺术是他们设计的灵感之源。
建筑创作是一项需要创造力和审美眼光的任务,艺术成为建筑师构思和设计的灵感之源。
艺术可以使建筑更具创新性和独特性。
例如,法国的巴黎卢浮宫就是一个完美的例子。
卢浮宫作为一座博物馆,不仅展示了世界上最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其建筑本身也被公认为一件艺术杰作。
卢浮宫的金字塔形顶部、巴洛克式的立面和宏伟的内部空间,无不展示了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其次,建筑可以为艺术品提供展示的平台和空间。
在一些具有艺术性质的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融合的体现。
例如,美国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该博物馆的特色建筑设计使得其成为纽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博物馆内的艺术品和展览与建筑的外观相得益彰。
古根海姆博物馆凭借其独特的构造和创新的建筑设计,与艺术品相互融合,为观众们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艺术体验。
不仅在博物馆中,现代建筑中的雕塑、壁画、立体艺术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中国的鸟巢体育场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人知。
这座建筑结构独特,造型宛如一只鸟巢,体现了艺术与建筑的完美融合。
鸟巢体育场不仅成为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也成为了一件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此外,建筑和艺术之间的融合也可以体现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细节上。
建筑材料的质地、颜色和纹理等都是可以通过艺术处理的。
许多建筑师运用各种材料来创造独特的建筑外观,使其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统一。
例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圣家堂就是一座通过艺术处理材料的典型案例。
圣家堂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材料,包括陶瓷、大理石和金属等,使其外观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性。
这种创新的设计方式使圣家堂成为建筑界的杰作,也是建筑和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
试论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

科 学 论 坛
试论建筑 设计与艺术文化 的相 互关系
王 舒 梅
摘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 究院有限公司 1 A 1 建筑设计 院) 要: 目前, 随着 人们 审美水平 的不 断提高 , 人们对于艺术文化 的需求越来越 大, 很多建筑设计人 员将 大量现代艺 术文化巧妙的融合到建筑结构设
计 中, 通过这种艺术文化表现形式 , 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对 于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 还 能够 实现 人与环境和谐统一 的 目的, 从而促进建筑 行业 持续稳定的 发展。 因此 , 本文针对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进 行探 讨延吉, 结合 目前我 国建筑 设计现状作 出分析, 并提出一些 自身 的看法与建议 。 关键词 : 建筑设计 ; 艺术文化 ; 相互关系
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是完全依靠于能量和物 质而生存的, 而随着生态能 源的不断消耗, 物质和能量的使用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 建筑设计 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 到可再生资源 建筑 材料的使用 , 对这些材料进行科 学合理 的搭配 , 从而避免 自然 资源 的过度浪 费, 逐步提 高资源 和物质的利用 率, 降低建筑活动 中对 自然环境造成 的影 响。 3 . 3基于环 境保护 思想 的生态建筑设计 内涵 生态学强调人 与 自然共生和资源再生 的人与环境之 间的和谐关系 , 建 筑 与环境是有机的结合 体, 在创造建筑 空间小环境的 同时, 应 处理好整体 与局 部、 建筑与 自然要 素之间的 内在 联系, 更要保护建筑 周围的 自然大环 境。生态建筑依赖于许多相关技术及其组合, 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和更 高 层次上 的回归 自然 , 然而无论使用何种技术 , 总是要立足 于环 境的保护 、 资 源的节约、 再利用和循环生产等几个 方面, 因此 , 其 设计策略具有与上述两 点相 同的本质性 内容和 内涵要求。 六、 结 束 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浅析
摘要:从古至今,中外建筑史也是一部艺术史,建筑是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本文阐述了如何看待建筑艺术,从艺术的视角分析建筑美学的规律,并基于某现代建筑的设计分析建筑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现方式。
关键词:建筑;功能;艺术;
引言
建筑是一种唯美的艺术,黑格尔认为建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艺术品,他解释了建筑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
设计师按照自身对美学和科学规律的认识,将不同的性状、形状的构件组织成有艺术韵律的建筑。
建筑物就犹如一首完美的歌曲,在歌颂着文明的起源,建筑物立面图上的门窗是这首歌曲里跳跃的音符,在婉转地表达着设计师们的情感。
建筑物显然不是单纯地凝固而单板的,建筑物功能与艺术的存在,使之具有了高层次的精神张力。
建筑艺术的存在而使得建筑物呈现给人们四维空间的拓扑结构,在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与鉴赏中,古老建筑会焕发出新时代的价值。
1建筑艺术概述
建筑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门类。
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
建筑艺术主要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也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显示其艺术水平。
建筑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建筑是泛指人类活动所需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它是结合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的一大艺术创作活动。
建筑的产生是源自于人类改善物质生活环境的初衷,追求居住环境与生产活动空间环境的的需求。
建筑立体通过建筑群体的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而形成了一种艺术形式。
建筑艺术还是一种通过建筑物的装饰、雕刻、绘画等不同方面的艺术形式组成的综合性艺术。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
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用与审美相统一,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静态的、固定的、表现性的、综合性的实用造型艺术,内容表现上的正面性、抽象性和象征性,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等。
从而可知,建筑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它主要建筑艺术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感受。
同时,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艺术形式,故建筑艺术形象具有特殊的反映社会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的功能。
历代建筑艺术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同时受到材料、结构、施工技术的制约。
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在城市规划、建筑组群、单体建筑以及材料、结构等方面的艺术处理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尤其近现代中国
建筑艺术,则在继承优秀传统和吸收当今世上建筑艺术长处的实践中,不断发展,有所创新。
2建筑功能与艺术结合实例
某服装设计与制作企业加工基地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东侧西环二路为城市主干道,南面为今海岸南路,西侧贴邻童装工业园,北面是河流。
总平面布置,将主入口(人流出入口)设置在今海岸南路,避开交通要道。
次入口(货流出入口)设置在基地东北部,朝向西环二路。
基地并不宽敞,功能用地分配很紧凑,由南向北分为厂前区、生产区、仓储区。
厂前区包括行政办公、服装设计,职工生活区位于厂前区西侧一隅。
车间规模较大,建筑面积达18960平方米,业主要求建三层楼,每层建筑面积达6千多平方米。
这么大的服装车间,要解决通风、采光、空气调节以及消防等问题,需要增加不少投资。
通过与业主的深入探讨,不断交换意见,认真分析生产工序等功能性问题,将主要的工序分区分块,然后布局。
最后,确定将车间分成三幢,相互间用连廊连接。
从而三幢车间连成一个整体,由于连廊的存在,车间之间自然形成了四个独立内院,消防车道从内院穿过,内院解决了车间内部的通风、采光、消防等诸多问题。
车间平面组合与空间联系,由裁剪好的衣料发至一层绣花或经电梯垂直运至二、三层其他各工序车间。
半成品经连廊汇合在整理、检验车间,然后包装入箱。
经电梯垂直运输至底层,经水平通道运输入库,待销售发货。
连廊起到整座厂房的水平和垂直交通运输枢纽作用,是整个生产流程的主动脉,也是消防疏散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车间的组合,引导建筑造型艺术的构思。
连廊底层架空,形成建筑内外通透空间,既为车道入口,也是车间职工出入口。
在连廊处理方法上,将一、二层后退,三层向外悬挑,突出了入口的向导性。
将车间山墙底层墙体作竖向分割成三组深洞窗,以取得韵律效果,与楼层的水平窗形成对比,增强了厂房立面的空间气氛。
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理念,将公司办公、服装设计中心合并设计成一幢办公•设计中心楼,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辐射到各车间基层。
在空间构思时,根据办公、服装设计各自功能所需,确定设计中心为二层楼,与车间靠近,并用连廊连接车间。
连廊宽度加大,形成单面走道式过街楼,用作样品加工车间,使设计与试样结合在一块。
办公楼设计为三层,与设计中心错位形成“z”字形布置,怀抱人工水塘,面向主入口,频水曲桥蜿蜒伸向办公楼大门。
从主入口隔水望对岸办公楼,楼前水门象在招唤着人们顺桥而去。
“Z”字形建筑的背后,是业主的出入处,设有停车位和绿化空间。
办公•设计中心的造型设计,用通透的水平玻璃窗与实体的花岗岩墙体形成对比,以局部的竖向构件和色彩的对比度点缀建筑立面,建筑造型生动活泼。
水面映衬着建筑,建筑在水中辉映着倒影,建筑与环境无比融洽。
职工生活楼相对于厂区是一个比较独立的空间,因用地比较紧张,占用了一个角落,除了立足之地外,没有其他的富余空间。
建筑为四层,位于主入口西侧,
与办公•设计中心并列相对。
为避免职工晾晒衣物而影响厂区容貌,采用屋顶晒场,并将屋顶四周围护一定高度的装饰栏。
在立面设计上采用封闭式阳台,将空调室外机与阳台组合设计。
在形式上采用落地窗与带百页窗组合,虚化了沿街立面,以取得与入口环境的融合。
东立面面向水塘,宿舍窗与空调箱组合设计成观景窗。
底层食堂主入口设计更强调了公共空间的存在,与厂前区环境更融为一体。
生活楼内部空间的构成更是满足使用上的需求。
四层楼的建筑,底层为职工食堂,二~四层为职工宿舍。
建筑平面由前后二幢主楼和左右厢楼围合成四合院,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二层屋顶和厢房的走道成为职工交流、聊天的场所,内院包容了居住与生活的气息。
整个工程设计就是将使用功能与建筑造型艺术设计碰撞与结合的全过程,使建筑完全融洽于环境之中。
3结语
可以这样说,建筑的艺术性其实就是建筑的审美与文化的结合体,是集结了人类几千年来的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体。
要想了解人类文化的变迁必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各地区古建筑的艺术性的分析。
建筑艺术是建筑师们通过解读科学与艺术规律而完成的艺术品,建筑的艺术性是结合了他们对建筑的审美与时代文化特色的产物,更是沉淀着劳动人民的汗水与智慧的精品,所以建筑艺术通常也是各地人们文化的一个经典符号。
建筑既是人们居住与生产活动空间环境等功能实现的一种结构,也是人们追求崇高艺术的一种综合形式。
所以现代建筑在追求完善的功能的同时,还附有设计师们的情感艺术的表达。
通过建筑造型艺术,可以触摸到时代前进的脉搏,也可以观瞻艺术世界的奇思妙想,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 郑榕玲.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的含蓄美[J]. 装饰, 2003,(11) .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