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学专业建筑与艺术的联系
建筑艺术与建筑学的关系

建筑艺术与建筑学的关系建筑艺术与建筑学在建筑领域中扮演着重要且紧密相连的角色。
建筑艺术以其创造性、美学和表达性的特点,帮助塑造建筑的外观和形式,而建筑学则关注于实践和技术,研究建筑的结构与功能。
本文将探讨建筑艺术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强调它们的互动性和相辅相成的性质。
1. 建筑艺术的作用及特点建筑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通过结合建筑与美学原则,创造出令人赞叹的建筑物。
建筑艺术追求创意和独特性,以建筑物的外观、材料和形式来表达情感和理念。
它注重在空间中产生情感共鸣和美感体验,塑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形象。
2. 建筑学的定义和职能建筑学是一门研究建筑设计、施工和维护的学科,它关注建筑的实用性、结构、安全性和功能性。
建筑学通过探索建筑物的物理性质和工程技术,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建筑学的目标是实现一个符合人类需求的空间解决方案。
3. 建筑艺术与建筑学的互动性建筑艺术与建筑学存在着紧密的互动性,两者互补且相辅相成。
建筑艺术的创意和美学元素为建筑学提供了灵感和方向,使建筑师能够设计出更具艺术价值和美感的建筑物。
同时,建筑学提供了实践和技术的基础,使建筑艺术能够得以实现。
4. 建筑艺术与建筑学的共同目标尽管建筑艺术和建筑学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创造优质且实用的建筑作品。
艺术和技术需要相互结合,以确保建筑物既有美感又具备功能性。
只有在平衡美学与实用性的基础上,建筑作品才能真正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5. 当代建筑实践中的关系在当代建筑实践中,建筑艺术和建筑学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建筑师借助先进的技术和材料,打破常规,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
建筑艺术的创新和建筑学的发展相互促进,推动了建筑领域的进步。
总结:建筑艺术与建筑学紧密相连,相互促进和影响着彼此的发展。
建筑艺术提供了创造性和美学元素,为建筑学带来灵感和方向;而建筑学则为建筑艺术的实现提供技术和实践的支持。
通过紧密合作,建筑艺术和建筑学共同致力于创造出美观、实用且满足人们需求的建筑作品,推动建筑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浅析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浅析摘要:从古至今,中外建筑史也是一部艺术史,建筑是艺术的一个重要载体。
本文阐述了如何看待建筑艺术,从艺术的视角分析建筑美学的规律,并基于某现代建筑的设计分析建筑功能与艺术相结合的体现方式。
关键词:建筑;功能;艺术;引言建筑是一种唯美的艺术,黑格尔认为建筑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艺术品,他解释了建筑与艺术之间的紧密关系。
设计师按照自身对美学和科学规律的认识,将不同的性状、形状的构件组织成有艺术韵律的建筑。
建筑物就犹如一首完美的歌曲,在歌颂着文明的起源,建筑物立面图上的门窗是这首歌曲里跳跃的音符,在婉转地表达着设计师们的情感。
建筑物显然不是单纯地凝固而单板的,建筑物功能与艺术的存在,使之具有了高层次的精神张力。
建筑艺术的存在而使得建筑物呈现给人们四维空间的拓扑结构,在人们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与鉴赏中,古老建筑会焕发出新时代的价值。
1建筑艺术概述建筑是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工程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紧密结合的美术门类。
体现为城乡建筑环境、各种类型房屋、陵墓、园林、建筑小品和某些纪念性建筑及其他建筑设施的总体和个别设计、风格、艺术价值,也指建筑作为一门艺术的形式和手法。
建筑艺术主要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各门相关艺术的结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也通过合理的实用功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显示其艺术水平。
建筑艺术是一种造型艺术。
建筑是泛指人类活动所需的建筑物与构筑物,它是结合工程技术与建筑艺术的土木工程与建筑工程的一大艺术创作活动。
建筑的产生是源自于人类改善物质生活环境的初衷,追求居住环境与生产活动空间环境的的需求。
建筑立体通过建筑群体的组织、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亦即建筑的构图、比例、尺度、色彩、质感和空间感,而形成了一种艺术形式。
建筑艺术还是一种通过建筑物的装饰、雕刻、绘画等不同方面的艺术形式组成的综合性艺术。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和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的实用目的,是人类抵抗自然力的第一道屏障。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当艺术遇见建筑,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便会发生。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不仅仅是外观的美感,更是在结构、功能和意义上的协调统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与艺术如何相互影响与融合,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1. 艺术赋予建筑灵魂建筑作为一种实用的创作艺术,艺术将赋予建筑灵魂。
通过艺术的过程,建筑师能够将建筑物变得生动、有趣和富有表情。
艺术元素如雕塑、壁画、立面装饰等,在建筑中的巧妙运用,赋予建筑以独特的美感和内涵。
2. 建筑提供艺术表达的空间建筑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空间,可以展示和展示艺术作品。
博物馆、画廊、剧院等建筑结构,为艺术作品的呈现提供了条件。
同时,建筑也能够通过其独特的设计和构造,为艺术作品营造出理想的环境和氛围。
3. 建筑与艺术相互启发建筑与艺术相互启发,互相促进创作的进步。
建筑师从艺术中寻找灵感,艺术家则从建筑中获得创作的灵感。
建筑和艺术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激发创新和探索的激情,推动了艺术和建筑的发展。
4. 建筑与艺术塑造城市景观建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使得城市的景观更加多样化且富有魅力。
城市中的艺术装置、雕塑和建筑物相互呼应,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环境氛围。
艺术品和建筑物相互衬托,共同构建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5. 建筑和艺术的经济影响力建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不仅带来了美的享受,还具有经济利益。
艺术装置和建筑物的存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众,从而为城市带来了旅游收入和经济增长。
艺术和建筑的繁荣也为当地的文化和创意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会。
总结起来,建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艺术赋予建筑以灵魂和美感,建筑提供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和环境。
两者之间相互启发,推动了创作的进步,并共同塑造了城市的景观。
此外,建筑与艺术的融合还具有经济利益,为城市带来了旅游和经济增长。
建筑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不仅是建筑师和艺术家的创作成果,更是整个社会对美的追求和维护的体现。
通过继续推动建筑与艺术的融合,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作品,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建筑学中的建筑与艺术的融合

建筑学中的建筑与艺术的融合建筑作为一门学科,旨在为人类提供生活、工作和娱乐的空间。
然而,在建筑学中,建筑不仅仅是实用性的,它也是一门艺术,通过与艺术的融合,建筑能够超越功能性的要求,表达丰富的感情和观念。
本文将探讨建筑学中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以及这种融合对建筑设计和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在建筑学中,建筑与艺术的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历史上,建筑与艺术的融合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当时的建筑师将建筑视为一种艺术形式,注重对称、比例和装饰的细节。
这些建筑作品,如帕台农神庙和科林斯柱式,以其精湛的建筑技艺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了传世之作。
自古以来,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一直是建筑领域的核心。
对于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不同的建筑学派和风格都有不同的诠释和表现方式。
例如,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其巨大而精细的尖顶和雕刻装饰而闻名。
这种建筑风格注重使用艺术元素来表达精神内涵和宗教信仰。
而现代主义建筑则更加注重简洁和功能性,但也隐含着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追求,这种追求可以看作是对艺术的一种表现。
在当代,建筑与艺术的融合更加多样化和前卫。
建筑师们开始运用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并将艺术与建筑的创造性结合在一起。
例如,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材质,成为了建筑与艺术融合的经典之作。
这个例子表明,当艺术的创造力应用于建筑领域时,它可以打破常规,创造出独特而引人注目的建筑作品。
建筑与艺术的融合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融合艺术元素的建筑作品往往在形式和风格上更具吸引力,能够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力。
这种艺术性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建筑物,更是一个艺术品,它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在城市规划中,艺术性的建筑也可以起到标志性的作用,成为城市的地标和象征。
此外,建筑与艺术的融合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功能性和舒适性。
艺术元素的引入可以打破单调的建筑空间,为人们带来美感和愉悦感。
例如,在公共建筑如博物馆、音乐厅和图书馆中,艺术的融合可以创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空间,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体验。
建筑与艺术的相互影响与交融

建筑与艺术的相互影响与交融建筑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彼此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筑与艺术不再是独立存在的概念,而是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存在。
本文将从建筑与艺术的历史关系、共同点和相互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建筑与艺术的历史关系建筑和艺术的历史纵观五千年,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早期的建筑多以实用为主,并没有太多艺术元素的融入。
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发展,建筑开始逐渐与艺术发生互动。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建筑师开始将艺术元素引入到建筑中,建筑结构和建筑装饰得到了有力的结合。
古希腊的柱廊式建筑、古罗马的拱桥和巨大的穹顶等,都展示了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协调与完美统一。
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更是将建筑和艺术推向了顶峰。
宏伟的教堂和修道院,高耸的尖塔和精美的玫瑰花窗无不彰显了建筑与艺术共同创造的壮丽景观。
二、建筑与艺术的共同点建筑与艺术之间有许多共同点,这使得两者更容易相互融合。
首先,建筑和艺术都需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无论是建筑师还是艺术家,在设计的过程中都需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次,建筑和艺术都需要注重对美的追求。
无论是建筑物的外观还是内部布局,都需要考虑到人们的审美需求,追求美感和和谐的视觉效果。
再次,建筑和艺术都需要结合人们的情感和社会背景。
建筑师和艺术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感情和思想,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和时代特征。
三、建筑对艺术的影响建筑对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筑的规划和设计给予艺术家以灵感。
建筑空间的布局和结构可以启发艺术家的创造力,让他们在艺术作品中融入更多的想象和创新。
其次,建筑提供了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
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等建筑物为艺术作品的展示和欣赏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和条件。
艺术与建筑的结合,使艺术作品得到了更好的展示和体验。
同时,建筑还为艺术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建筑项目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为艺术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机会,塑造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
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具实用性和功能性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与之紧密相关的是艺术设计。
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常常被人们讨论和探索,这是一个既有广泛共识又存在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艺术设计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从多个角度展示这两者如何互相影响和相得益彰。
首先,建筑与艺术设计的联系可以通过审美和美学的角度来分析。
建筑作为一个艺术形式,不仅仅是实用的结构,还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艺术设计在建筑中充分体现,它可以通过建筑外观的设计、材质的选择、空间布局的规划等方面,为建筑注入艺术的灵魂。
无论是古代的希腊神庙、文艺复兴时期的宏伟教堂,还是现代的摩天大楼和博物馆,都在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中展示出无限魅力。
其次,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还可以从功能性和创意性的角度来观察。
建筑是实现各种功能需求的载体,艺术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创意实现更好的功能性。
艺术设计可以考虑建筑的功能需求,如遮阳、通风、采光等,以及人们的舒适和使用体验。
一座好的建筑不仅要符合功能需求,还要体现设计师的创新理念和独特的审美观点。
艺术设计的创意性和建筑的实用性相得益彰,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的空间。
此外,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还可以从社会角度来分析。
建筑是城市的名片,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设计将建筑塑造成为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艺术品,进而形成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景观。
这些建筑和景观不仅仅给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更成为城市的象征和吸引力。
例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等都成为了代表城市的重要标志。
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使得城市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为居民和游客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最后,建筑与艺术设计的关系还体现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
艺术设计在建筑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例如,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就是将艺术与建筑相结合,通过材料的选择、能源的利用等方面的创新,使建筑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增加审美价值。
艺术设计的灵感和创意促进了建筑在环境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可持续和宜居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醉心艺术与建筑

醉心艺术与建筑艺术和建筑,是两者互相渗透、相互影响的领域。
艺术中的建筑,是一种融合了艺术元素的空间展现;而建筑本身,也可以被视为一种被艺术所赋予灵魂的创意之作。
无论是建筑的设计风格,还是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都能从中找到彼此的共鸣与灵感。
一、艺术中的建筑艺术与建筑的交融,使得建筑不仅仅是功能性的结构,更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建筑中加入艺术元素,能够让建筑更具观赏性、艺术性和审美感。
经典的建筑作品,无一不是通过艺术元素的运用,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意境或主题。
1. 建筑风格与艺术建筑的风格是一种对文化、历史和地域特色的表达,而艺术则是表达创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
当二者交融在一起时,会产生出独特的建筑风格。
例如,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建筑,展现了古希腊人对对称、比例和秩序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希腊人的艺术观念。
2. 建筑作为艺术品的存在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被视为一件大型的立体艺术品。
建筑师用线条、色彩、材质等元素来构建建筑形式,并通过建筑结构和空间布局来传达设计者的意图。
建筑作品的观赏价值,往往不仅仅是它的功能,更在于它的审美与艺术价值。
二、建筑中的艺术艺术不仅仅是表现在建筑中,建筑本身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艺术品。
建筑通过创造性的结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形式,向人们展现出建筑师的创意和审美。
建筑的艺术性,不仅在于其自身特征,还在于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关联。
1. 建筑的创意与设计建筑师通过对材料、结构和空间的巧妙运用,创造出独特的建筑设计。
这些设计不仅仅满足了功能需求,更融入了艺术元素,使得建筑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和惊艳。
2. 建筑的表达与传递不同的建筑作品,通过其独特的外观和空间布局,向人们展现出不同的主题、情感和意境。
例如,一座庄重肃穆的宫殿,透露出皇室威严与权力的象征;一座充满创意和奇特形状的建筑,引发人们对艺术的思考与欣赏。
三、艺术与建筑的互相启发醉心于艺术和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启发。
建筑中的建筑与艺术设计

建筑中的建筑与艺术设计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建筑与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的结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还能够为城市带来美学上的享受。
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建筑中的建筑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首先,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
建筑师通过设计创造出建筑物,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目的。
无论是居住建筑还是商业场所,建筑师都需要综合考虑功能性、美学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以打造出具有独特外观和内部布局的建筑物。
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艺术设计的能力和审美观念。
其次,艺术设计在建筑中扮演着起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仅是建筑外观的装饰,更是通过形式、色彩和材料等元素的运用,将建筑物变得更加美观和吸引人。
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建筑的形状和结构来传达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和艺术观念。
例如,一座现代建筑可以通过流线型的外观和大胆的曲线来展示建筑师对未来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而一座古老的建筑则可以通过经典的造型和雕刻来展示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另外,艺术设计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当人们进入一座美观的建筑物时,他们会感到愉悦和舒适。
艺术设计可以通过室内布局和装饰来创造宜人的氛围,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例如,一个温馨的家庭居住环境可以通过色彩和材料的选择来创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让家庭成员们感到舒适和幸福。
此外,艺术设计还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不同地区的建筑往往表现出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环境特点。
通过艺术设计的体现,建筑物成为了展示当地特色和独特魅力的窗口。
例如,中国的传统建筑采用了富有象征性意义的装饰和建筑结构,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智慧。
而国外的一些建筑则注重创新和前卫的设计,展示了现代文化和艺术的风貌。
因此,建筑中的建筑与艺术设计是密不可分的。
它们相互协作,相互依赖,共同构成了美丽的城市风景线。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物,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艺术设计的作用成为了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通过建筑与艺术设计的结合,我们可以感受到建筑所带来的美感和快乐,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建筑学专业建筑与艺术的联系
摘要:通过在建筑学专业学生阶段学习的经验,提出艺术表现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结合建筑史学相关知识分析了艺术在建筑不同时期的特征,同时切合实际说明了艺术赏析对建筑学专业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艺术;建筑;学生;设计语汇
1.学生时代对建筑学的领悟
艺术与建筑有很大的联系,当然很难用一篇文章就能说清楚每个细节,笔者主要从学生时代谈谈艺术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在建筑初步课上就学过建筑三要素:坚固、使用、美观。
很显然美观这项说明了一个好的建筑设计都离不开美学的支持,不管是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这都与艺术的表现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不难发现艺术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都留下了不同风格的脚印。
不同的建筑风格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是不同的艺术风格,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
作为建筑学的学生,由于课程安排以及自身之前对艺术的了解等原因,大部分了解到的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都是从学习不同时期建筑开始的。
2.中国传统建筑与美学联系
中国的古典建筑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亲如兄弟,他们都受到了当时盛行的各大家主流思想的影响,当然宫廷对他们的影响也非常大。
古时的南方的地方性建筑主要受当时北方的宫廷建筑影响,纷纷效仿,当然都不敢超越等级的限制。
回到美术领域,盛行的应该也是宫廷画派,像那些民间画派和文人画派估计受它的影响就像宫廷建筑之于其他建筑一样,这同样也反映在文学上面,似乎古时候的文人都喜欢沾上绘画这个喜好。
朝代的更替,建筑的变革,字体的演变等等,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之间的关系应该可以说是相互作用的。
说到园林建筑,与绘画一样反映平民与贵族、东方与西方不同的美学观念。
以中国的古典园林为例,中国的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风格差异,就是文人墨客与皇家贵族两种文化群体的心理差异。
可以感受到儒雅的书卷气息和富丽的贵族气息之间的不同。
但它们又同是中国园林,同样显得自然相亲、天人合一,讲究步移景异,只有一步步游完整个园子,才能体会匠心之苦。
而西方古典园林则高居于自然之上,如凡尔塞宫,单单漫游是不够的,必须登高鸟瞰全园,才能发现其完整的构图、均匀对称的几何图案。
从而在美学高层次上,即中西文化环境中见到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不同群体心态。
3.国外建筑与艺术发展联系
通过外国建筑史的学习,发现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历程尤为相似。
从古典复兴到现代派别的形成,其中经历了很多个阶段的潮流。
比如被称为“畸形的珍珠”的巴洛克风格出现在建筑领域后,一些稀奇古怪的建筑逐渐被接受。
后来油画界也形成了巴洛克风格,扭曲的人物造型和空间描绘,从而使巴洛克风格盛行一时。
受到中国传统丝绸和瓷器花纹的影响,又出现了洛可可的建筑和油画风格,豪华、繁琐又成了盛行一时的潮流;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等等不同的风格派别都在艺术与建筑领域风靡一时。
通过对这些的学习,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外国的美术范畴应该是把建筑包括在内的,没有独立的说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分支与总体的关系。
那个时期的建筑不同的风格很大程度上是表现在建筑装饰上,而装饰离不开艺术或者说美术,像高迪的神圣家族教堂上面的雕刻以及室内的彩绘非常漂亮精致,都是建筑与艺术的融合,或者换种说法,整个建筑就是一个艺术品。
而且,一些有名的建筑师首先是一名出色艺术家,之前从事绘画或雕塑等行业,后来转成建筑师的不少,我觉得他们在建筑行业能留下脚印肯定与他们之前在艺术方面的造诣有关。
4.当前建筑与艺术联系
很显然,现在的建筑依然如此。
没有真正接触到建筑设计的人一定都认为建筑是一项理性的工作,复杂繁琐的图纸很少会加入感性的艺术成分,更谈不上说什么艺术气息,建筑就是一个“死”的工业化产品。
但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才会慢慢深入了解这些本质上的区别。
由于一个建筑必须要从结构安全等方面理性的思考和计算,或许可以把建筑归到理性艺术类的,就像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义,艺术也可以是理性的色块。
当然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思想对当时建筑风格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具体一点可以说影响了整个包豪斯学派,促进了现代建筑的进程。
长时间对建筑的学习和艺术的赏析,可以让我们发现在建筑学专业开设这些艺术类课程的必要性是很大的。
先不说这些对设计初期建筑方案的表达有多大关系,一个成功的建筑在建成之后,从细部装饰到整体造型,每处都不应偏离美观。
建筑的基本语言是空间形态组合,内外部空间的处理离不开艺术的手法。
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江南庭院处理就结合了中国画的意境来营造的,当然这也会反作用于中国画,给画家创造灵感。
再比如说内部空间的处理,比例和尺度在空间处理上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教堂建筑的尺度就比较大,层高当然不会像商品房那样,给人营造的是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而住宅给人的感觉是那种比较亲切的,这就像不同音乐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轻快点的让人听起来很放松,而激昂的进行曲给人无限的激情,让人兴奋等等。
当然建筑艺术和其它艺术区别还是很大的。
建筑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也是物质和精神的结合。
实用的特点使之与人类生活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作用精神的情感体验又使之与人们心理直接沟通。
这些特征
是它作为一门艺术区别于其它艺术门类的优点和长处。
5.建筑学的建筑与艺术
学会欣赏艺术、应用艺术对于建筑学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将会对我们的建筑设计产生重要的影响,给我们在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提供参考和帮助。
简单的说就是能够把我们要设计的建筑设计的更加的漂亮,更加适应当地的人文环境,更加融入自然环境。
如果把建筑艺术细化到学生的层面,建筑就是不断地追求造型的比例、颜色的搭配、流线的心理长度、内部空间的尺度等等一系列细小的偏理性的问题,这些可能会通过计算来确定,当然这只是反应目前大多数学生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影响下进行设计的第一感觉。
在做方案设计时,总希望我们的方案在平面、造型、立面等方面上能够给人美感,如果具备了很好的美观特性,在处理这些细节设计时,将会比其它的具有更大的优势,能够让建筑“活”起来。
作为学生,目前在做建筑设计时还是比较注重建筑的造型美感以及艺术特点,可以很随意的发挥自己的想法。
但是我们很清楚这只是建筑的一部分,还有其它因素制约着建筑的设计,比如说经济和文化等。
这也是为什么出名的建筑只占所有建筑中很少的一部分。
所以在以后实际工作过程中,从实际角度来考虑建筑与艺术的关系可能不像学生时代无拘无束,如何用更便宜的造价下做出更漂亮、更实用、更安全的建筑才是我们要考虑的。
6.结语
总的来说,建筑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艺术,建筑的艺术是不可抗拒的,强制性的,也是必然的,无法回避的。
最后借用别人一句话:“假设有一天艺术世界会消亡的话,那最后死去的艺术,决不是舞蹈、戏剧、绘画和电影……而是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