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战略实施与本土文化传承_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例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范文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我见范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而海南作为中国的热带岛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气候条件,正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启动这一项目之前,我认为有几点需要注意和思考。
首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保护环境。
海南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会带来环境破坏的问题。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管理,确保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
其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注重文化保护。
海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海南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乡土文化,防止文化同化和商业化对文化的侵蚀。
可以通过建设主题公园、文化村、博物馆等方式,将海南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项目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和体验海南的文化。
再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海南作为热带岛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以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公园、节能环保旅游项目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保护效果。
最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注重产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海南的支柱产业之一,建设国际旅游岛将为海南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新的机遇。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和发展相关产业,如酒店、餐饮、交通等,同时也需要注重培训和提升人员素质,以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此外,建设过程中还需充分考虑当地民众的就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是一项重要的项目,对于海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文化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并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目标。
关于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发展的启示

关于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发展的启示随着海南自贸区的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开展,海南岛建设逐渐兴起,成为了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崭新亮点。
在国外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方面,我们可以总结一些经验和启示,并应用到海南的建设中。
首先,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注重人文环境的打造。
国外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不仅注重自然环境的建设,更注重文化的挖掘和展示。
例如巴厘岛,在保护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利用岛上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旅游休闲活动,充分展示文化内涵,为游客带来更全面的旅游体验。
海南在建设中也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展示和挖掘,打造特色文化景区,全方位展示海南的文化和历史底蕴,吸引更多的游客。
其次,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很多岛屿被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平衡的失调。
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不能过度开垦和开发。
海南在旅游岛建设中也应该注重自然环境保护,加大生态保护力度,重点保护海南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第三,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注重旅游品质提升。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国家会加强服务设施的建设,推广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整体旅游品质和消费体验。
海南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注重提升旅游品质,推广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增加旅游项目的多样性,以及对游客体验的重视,提升海南旅游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最后,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注重创新和科技融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际旅游岛建设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实践。
例如,在某些国际旅游岛,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参与到特色的旅游体验活动中。
在海南岛建设中,也应该注重创新和技术融合,打造独具特色、创新性强的旅游项目和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多元、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国外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发展的启示是:注重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保护、旅游品质提升,以及创新和科技的融合等方面。
只有在打造独具特色、具备差异化、高品质的旅游品牌下,才能够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DOI:10.3969/j .issn .1008-3499.2011.03.007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陈太宇(海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海南海口570203)摘要:海南省是中国旅游的圣地。
从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海南本土文化资源的构成及开发价值、发展海南文化旅游产业的设想三个方面对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了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海南省;国际旅游岛;文化建设;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 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499(2011)03-024-02收稿日期:2011-01-21;修订日期:2011-02-03作者简介:陈太宇(1989-),男,海南乐东人,海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系学生,主要从事旅游业旅游管理研究,(E-mail )chentaiyu@ 。
现代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对各旅游目的地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旅游不仅是一种消费活动,也是一种生产性活动,有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功能。
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一)海南旅游中文化元素的缺陷海南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族村落及特色城镇文化、民间手工艺文化、节庆文化有一定的开发旅游价值,像五指山有黎族村寨等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但是,日前对当地的一些本土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而是嫁接了外来的一些开发比较好的旅游地区的文化。
(二)海南本土文化挖掘不够很多人说过海南没什么文化可言,它就是一个小渔村发展而来的,甚至有人把海南岛看做是文化的沙漠。
其实海南岛不是没有历史文化,而是其深层的本土文化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
随着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对深层次文化的挖掘也将势在必行。
二、海南本土文化资源的构成及开发价值(一)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涵的文化遗产海南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
试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旅游专业人才教育

试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旅游专业人才教育一、引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国际旅游市场的日益竞争,海南省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国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海南省不仅需要加大对旅游岛建设的投入,同时也需要提高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水平。
本文将试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旅游专业人才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提高海南省旅游专业人才教育的效果。
二、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性2.1 优势资源的存在海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如独特的热带气候、丰富的海洋资源、壮丽的山水风光等。
这些资源为海南省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无限的潜力,也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2.2 政策支持的强大海南省作为中国特区之一,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
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加大了对海南省的政策支持,如放宽签证政策、加大旅游业扶持力度等。
这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3 国际旅游市场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
国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为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旅游专业人才教育的重要性3.1 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旅游业属于服务型产业,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是旅游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只有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高级管理技能和优秀服务意识的旅游专业人才,海南省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 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专业人才的支持和指导。
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能够帮助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海南省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3.3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服务质量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培养专业的旅游人才,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可以提升海南省的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国际旅游者前来体验。
四、如何提高海南省旅游专业人才教育的效果4.1 加强与高校合作海南省可以与国内外优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旅游专业人才培养项目。
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挖掘本土文化

国际旅游岛建设要挖掘本土文化
王建国
【期刊名称】《新东方》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 可以肯定地说,建设国际旅游岛,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也不是单方面的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开放政策的问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要把海南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元素接轨的问题.
【总页数】6页(P14-19)
【作者】王建国
【作者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人才战略实施与本土文化传承——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例 [J], 周邦华;刘刚
2.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旅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细则》、《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治安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细则》、《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卫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细则》的通知 [J], ;;
3.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南本土文化元素的张扬 [J], 詹贤武
4.海南本土文化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的应用现状 [J], 蔡家瑶
5.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国际旅游岛每南国际旅游岛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南国际旅游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

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摘要]该文在分析海南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总结了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不足,提出了海南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的若干模式和路径对策,并对国内的文化旅游研究体系进行了完善和改进,同时,该文提出的新观点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本土文化;本土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国际旅游岛;海南文化旅游是旅游产品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自提出至今,旅游界对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的研究呈现百家争鸣之态。
李巧玲认为,文化旅游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马勇等认为文化旅游以旅游文化为消费产品,旅游者用自己的审美情趣,通过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回顾,得到全方位的精神上与文化上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
重庆工商学院张陆等认为:所谓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地域和民族文化为基础,以知识、信仰、风俗、艺术、习惯、历史、传说、现代风貌等为内容,通过各种形式提供给旅游者消费的旅游产品。
袁成等从旅游者的消费方式和特征来看,文化旅游产品应该是一条完整的旅游线路,这条线路包括了旅游者文化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要素——文化旅游吸引物的文化蕴涵与主体、文化旅游设施的文化内涵与风格、文化旅游与管理的文化指向、文化旅游产业的文化定位等,核心因素是文化旅游吸引物和文化旅游吸引服务。
由此观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进行的解读,致使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有所不同。
海南有种类齐全的本土文化旅游产品,但在开发途径、开发模式以及开发的广度、深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文化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亟待构建。
目前,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如何正确认识海南的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并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1 海南本土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分析1.1 海南本土文化资源分析海南本土文化是指在海南区域范围内土生土长的以及经过一定时间深度沉淀的外来文化海南化的人文资源和现象。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近年来,以“建设国际旅游岛建设示范区”为目标的海南旅游大力发展,从而将旅游打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通过SWOT分析,本文探讨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旨在为海南旅游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优势分析1、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南拥有优美的环境、纯净的海水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都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优势。
海南作为热带海岛旅游目的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也为其未来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潜力。
2、长远的旅游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海南已明确了其将走“国际旅游岛建设示范区”发展路线,制定了长远的旅游发展规划,提供较为全面的政策支持,这些都是为旅游业增长提供坚实保障的优势。
3、文化多样性和历史遗迹海南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着独特的文化遗产,如海南民俗文化、历史名胜古迹等等。
海南多样的文化和历史,将为旅游业的发展和客源的吸引提供充足的支撑条件。
1、交通不便海南岛距离国内一些主要城市较远,目前海南交通还不够便捷,这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
如若能够尽快建设起来高速交通网络,则将很大程度上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2、水资源短缺海南地处热带海岛,但水资源非常短缺,如开发旅游项目可能会对水资源的再利用和保护带来重大影响。
3、人才缺失(三)机遇分析1、“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有望为海南的旅游业带来更多市场机会和开放机遇。
海南在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与相关业态的互动和合作,有助于推动旅游服务链的提升、优化和升级。
2、世界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政策、环境以及其他多方面的机遇。
海南未来还将探索推出更多新的旅游产品,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3、旅游业数字化升级和智慧旅游随着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和要求的提高,传统的旅游模式已无法引领市场趋势,智慧旅游的时代已经到来。
为海南省大学生具体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的几点建议

为海南省大学生具体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的几点建议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心,海南省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他们可以带来新的思路和创意,为海南省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下是我提出的几点建议:1. 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
在海南省大学生中,需要鼓励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工作。
因此,海南省可以在大学校园中设立一些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机构,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让他们更好地适应这个领域的要求。
2. 建立海南省大学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联盟。
建立一个海南省大学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联盟或协会,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来交流,分享和展示他们的成果和创意。
这个联盟可以提供一些举办活动的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这个领域中来。
3. 鼓励大学生参加海南省旅游业的实践。
需要鼓励大学生参加海南省的旅游业实践,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和其中的机遇和挑战。
这些实践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4. 打造一个良好的国际旅游岛建设生态系统。
为了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海南省的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来,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这个生态系统应该包括行业顾问、专家和学者等,他们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指导,同时也应该建立一个行业网络,提高彼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加强海南省大学生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监管。
在大学生参与国际旅游岛建设中,需要加强监管措施,确保他们的工作符合行业规范和标准,保证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提供一定的法律和保险保障,保护大学生的利益和权益。
总之,海南省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海南省的旅游业发展。
通过上述建议的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为海南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验研究
人民论坛
150
人才战略实施与本土文化传承
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为例
周邦华 刘 刚
【摘要】
海南国际旅游岛各项建设任务和项目均取得较快发展,然而人才战略实施与文化传承却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政策落实、产业提升、人才培养与引进、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实践应用与民生工程等的进程。
立足海南本土文化的流布与传承,结合人才战略实施策略的构拟,探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根本动力。
【关键字】
国际旅游岛建设 人才战略 本土文化 战略 传承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将海南的发展从地方决策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进入了全面发展、现代化发展、国际化发展的历史新起点。
这种历史性的机遇使海南再一次被赋予了改革开放的新使命,同时也使海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海南发展的动力源泉与未来先机在于人才强省战略的顺利实施,更在于本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彰显,形成建之于海岛文明、海洋文化、热带风情与移民特质等基础上的国际旅游岛特色文化内涵,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可持续和谐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海南国际旅游岛内涵建设与本土文化传承
海南地处热带且四周被南中国海环绕,历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和目的地之一。
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演进中,形成了海洋文化、岛屿文明、热带风情与移民流放等文化存在形态,同时由于黎族、苗族及其它民族历代迁徙至此,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指山等山地、万泉河流域的河流本土民族文化形态。
20世纪,随着下南洋活动的日趋频繁,形成了特有的南洋文化。
新中国成立以后,军垦农场、知青下乡、华侨农场等给移民文化烙上了浓重的时代印记,之后建省办特区发起“十万人才下海南”、大中专教育招生及人才引进,更加丰富了的“闯海”文化,成为海南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办特区以来,海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多停留于单纯的经济指标的提高和物质成果的积累,而进入新世纪以来,尤其是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渐兴起,使得海南的内涵式发展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海南的发展进程中,国际旅游岛建设无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举,更是一项旨在推进海南旅游国际化进程的宏大工程,也是一项开掘本土文化因子以夯实内涵发展基础的重大战略,必将是一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
在这一实践
过程中,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毋庸置疑成为根基所在。
海南国际旅游岛发展研究院将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在政策体系、法律法规、经济管理、社会事业等方面积极承接省委、省政府布置的研究任务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的科研任务,为实施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促进海南省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同时对国际上同类经济区域的发展经验进行比较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特色,其研究成果将为省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并将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开展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培养急需的专门人才。
人才战略时代背景与策略性分析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任务,要求高等教育坚持内涵式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机制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瞄准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学科为基础,以改革为重点,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教育、科技、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这就为我们人才战略的策略性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教育已由精英化逐步转型至大众化阶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公众总体的文化水平,满足了人们参与知识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诉求,在这一点上,地方综合性大学功不可没。
故此,在当前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拥有国际视野,树立创新意识,创新培养思路,凝练学科特色,强化品牌意识,在资源再分配过程中赋予人才培养与引进更多话语权。
同时,后大众
化阶段培养人才的机制需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建立“多元、融合、动态、持续”的协同创新模式,力图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使其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更要成为行业、地域的领军人物,使政府主导下的“政、产、学、研、用”结合机制能够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通过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最终建成一批服务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府智库、业界智囊、学术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实践,也是一个不断探索推进的过程。
与此同时,对于海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建成人人向往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并且对我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旅游强国,也将产生重要的示范作用。
但就当前而言,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最缺的是人才与智力支持。
因此,建设国际旅游岛不仅需要国家政策法律的有力支持,更需要大批专业人才积极投身于这项工程之中,从国际旅游岛改革的内在动力出发,重点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机制障碍,打破所有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创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最终为海南省旅游事业管理、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法制建设提供高水平服务,为高水平的规划、先试先行的政策、高水平的企业管理等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积累,促成政府主导下的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
人才战略与本土文化关系与发展探究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相关政策中,海南省特别强调“加快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做好旅游人力资源规划,创新吸引人才的体制机制,加强旅游职业教育,鼓励境外著名旅游人才培训机构进入海南,设立独资或合资的旅游管理培训中心”,并提出“建设符合国际化要求的旅游文化要素,创造国际化旅游的语言环境,突出海南民族风情特色资源,挖掘海岛历史文化传统,开发、丰富具有海岛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开发具有黎、苗民族风情传统工艺制品,积极发展旅游文化娱乐、体育业,创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旅游文化赛事和体育活动,积极承办国际级比赛项目,鼓励发展大型旅游演艺项目”。
①
可见,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及本土文化的挖掘与培育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至关重要,这对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人才战略的顺利有效实施,必将推
动各个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包括文化产业的培育和
拓展。
在文化产业得到市场认可之后,海南又对人才的培养与
引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在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快步
伐的背景下,人才战略的策略性实施必将与本土文化价值的实
现,一同在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体系中得到体现。
高层次、高水平、高技能的专家和管理人才的大力培养与
积极引进,在推动各大产业、行业或领域的发展基础上,必将对
海南本土文化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通过政府、高校及科研院
所等机构以及大众媒体的传播,引导和营造与国际旅游岛建设
相适应的文化价值存在体系,形成对国内外市场及自身文化保
护共有共生共通的结构性优势资源,最终推动海南旅游业及其
相关产业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加快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国
际化进程,诸如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城市建设、文化教育、服
务水平、管理机制、政策体制、创新产业等均须符合国际化的要
求,在逐步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入境游客比重、增加外汇收入
的同时,提升国际旅游岛建设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巩
固和提高国内市场的存在价值。
毋庸置疑,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旅游关联要素产业将产生
极大影响,也将对海南整个产业结构产生巨大冲击,包括人才
培养、文化产业等在内的联动性发展将得益匪浅。
同时在创新
体制机制方面,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中新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交
通管理体制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在此基础上创建与国际旅游
岛建设相适应的投融资体制,通过“设立海南旅游产业发展
基金”,将在“扶持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同时,有
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培育和推荐旅游上市资源”,将
逐步“探索发行大型特区旅游产业债券,探索整合现有彩票资源”,目的在于“为旅游产业发展建立新的融资渠道”。
②
海南受自身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空间狭小、本地购买力不
足、旅游季节性强等因素影响,从20世纪建省办特区以来,基
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岛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愈来愈强,加之
旅游业总体仍处于从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转型的初级阶段,故
而需要积极开拓融资渠道,积极扶持本土文化的开掘与培育,
支持行业专门人才和高层次尖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共同推动
海南国际旅游岛内涵式发展
(作者单位分别为:海南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工办;海南
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科)
注释:
①②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行动计划》,2008年5月26日。
责 编/杨昀赟
2012/03/中 总第359期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