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黑龙江中国种业信息网

合集下载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关于做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关于做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关于做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12.28•【文号】农种种函〔2016〕17号•【施行日期】2016.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关于做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农种种函〔2016〕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黑龙江农垦总局:种子生产经营备案是《种子法》新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各级种子管理机构特别是县级种子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和工作抓手。

为做好备案管理工作,农业部种子局组织开发了种子生产经营网上备案管理系统,包括APP备案(手机终端)和PC 备案(电脑终端),今后备案管理以网上备案为主,网下备案为辅。

种子生产经营备案者可自行选择APP备案方式或PC备案方式进行备案,自主完成账号注册、信息填报、材料上传、备案提交等业务操作,确保网上备案信息全面、真实、准确,可不提交纸质材料。

备案相关操作指南和应用软件可在中国种业信息网()下载。

对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备案者,可采取网下备案方式,备案者须向备案受理机关提交《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备案表》,并报送备案所需纸质材料,备案受理机关应代为录入网上备案信息。

截至2016年12月27日,湖北、四川、甘肃、吉林、新疆、江苏等省(区)备案工作进展较快,江西、海南、贵州、西藏、青海等省(区)尚未启动(详见附件)。

各省(区、市)种子管理机构要依法履职尽责,加强工作指导,重点督促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做好备案工作,确保分支机构、委托生产、委托代销和不分装销售等四类备案主体全部依法完成备案。

发现问题请及时与农业部种子局联系。

为做好《种子法》贯彻落实工作,2017年农业部种子局将对种子生产经营备案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联系方式:北京中园公司(技术支持)QQ:962242136,781790777电话:************,186****5931(黄宁军)************转8812,186****6521(李雄)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电话:************,************附件:各省(区、市)种子生产经营备案进展情况统计表农业部种子管理局2016年12月28日。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4569的选育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4569的选育

早熟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4569的选育王桂玲 刘乃生 周雪松 宋成艳 陆文静 鄂文顺 韩 笑(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佳木斯154026)摘要:龙粳456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2011年以龙粳29为母本、通系112为父本杂交,历经10年时间选育而成,2021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耐冷、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10℃活动积温2400℃区域推广种植。

阐述了龙粳4569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要点。

关键词:水稻;龙粳4569;选育;栽培要点黑龙江是我国重要的粳稻产区,水稻面积占全国的46%、产量占50%以上,承载着全国人民口粮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任[1-4]。

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是全省水稻主产区,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省水稻面积的50%左右,但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地处最北部寒地稻作区,受特殊气候、地理条件影响,低温冷害和稻瘟病严重威胁该稻区稻作持续发展。

近年来水稻育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育成了一批新品种,但总体看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少,多数品种仍存在着高产与优质、抗病难以有效结合等问题,因此培育早熟、优质、高产,同时具有耐冷、抗病的新品种是黑龙江省水稻育种新目标。

龙粳4569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优质、多抗等优良特性,它的选育与推广缓解了第三积温带水稻生产上缺少综合性状优良水稻品种的现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1.1 母本 龙粳29是1998年以空育131为母本、龙糯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该品种主茎11片叶,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7d 左右,需≥10℃活动积温2250℃左右。

粒型椭圆,株高89.4cm左右,穗长16.6cm左右,每穗粒数98.9粒左右,千粒重26.2g左右。

玉米新品种嫩单22 的选育

玉米新品种嫩单22 的选育

玉米新品种嫩单22的选育许 健 马宝新 刘海燕 孙善文 韩业辉 于运凯 周 超 孙培元 于海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齐齐哈尔 161006)摘要:嫩单2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于2009年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适应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种植。

该品种以自育自交系N8924为母本、自育自交系N203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适应区生育日数125d左右,需≥10℃活动积温2600℃左右,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宜机械化收获等特点,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关键词:玉米;嫩单22;选育;机械化收获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其生产形势的好坏、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1]。

当前,随着农业机械化迅猛发展,规模化种植程度的提高,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是玉米未来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2]。

但目前市场推广的诸多玉米品种普遍存在收获后期籽粒含水量偏高、倒伏严重及籽粒商品品质差等问题,因此选育籽粒成熟后脱水快、出籽率高等,适合规模化种植和机械化收获等优点的玉米品种,是当前育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嫩单22是以高产、多抗、优质、耐密、适宜全程机械化为育种目标,具有后期脱水快、容重大、穗位高适中等特点,于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90005。

1 亲本来源1.1 母本 N8924来源SS种质资源嫩8008×81162二环系,采用系谱法自交8代选育而成。

该自交系出苗期至成熟期生育日数130d,适应区域需≥10℃活动积温2700℃。

成株高170cm,穗位高60cm,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雄穗主轴38~45cm,雄穗分枝数2~5个,花药黄色,花丝粉色,花粉量大,自身花期协调;果穗圆柱型,穗长18.5cm,穗粗4.3cm,穗行数12~14行,行粒数38粒,百粒重30g,穗轴红色,籽粒硬质型。

1.2 父本 N2035来源NSS种质资源L203×嫩9023二环系,采用系谱法连续自交7代选育而成。

中国种植业信息网_数据

中国种植业信息网_数据

2009年的90%的蔬菜为556414290茶叶、水果产量:(国家统计局数据)/workspace/index?a=q&type=global&dbcode=hgnd&m=hgnd &dimension=zb&code=A0D0L04&region=000000&time=2013,2013指标2013年2012年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6年2005年2004年指标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茶叶产量红绿水果产量香蕉产量苹果产量柑桔产量梨产量葡萄产量菠萝产量红枣产量柿子产量园瓜类产量西瓜产量甜瓜产量草莓产量2009年:荔枝169.5586,龙眼125.9799,桃1004.0200,猕猴桃87.5125果园面积:指标年年果园面积香苹柑梨园面积葡瓜果类面积指标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年瓜西甜草2008年蔬菜数据(农业部)2006年:2006蔬菜地区产量(吨)全国583255400 白菜地区产量(吨)全国大白菜地区产量(吨)全国105060000 普通白菜地区产量(吨)全国甘蓝地区产量(吨)全国30767000 花椰菜地区产量(吨)全国芹菜地区产量(吨)全国20680000 菠菜地区产量(吨)全国16270000 莴苣地区产量(吨)全国蕹菜地区产量(吨)全国苋菜地区产量(吨)全国芥菜地区产量(吨)全国萝卜地区产量(吨)全国40030000 胡萝卜地区产量(吨)全国14430000 马铃薯地区产量(吨)全国姜地区产量(吨)全国芋地区产量(吨)全国大蒜地区产量(吨)全国18320000 大葱地区产量(吨)全国19560000 洋葱地区产量(吨)全国韭菜地区产量(吨)全国蕃茄地区产量(吨)全国茄子地区产量(吨)全国22470000辣椒地区产量(吨)全国甜椒地区产量(吨)全国菜豆地区产量(吨)全国29633000 豇豆地区产量(吨)全国8720000 黄瓜地区产量(吨)全国40400000 冬瓜地区产量(吨)全国南瓜地区产量(吨)全国丝瓜地区产量(吨)全国苦瓜地区产量(吨)全国莲藕地区产量(吨)全国7219000 茭白地区产量(吨)全国金针菜地区产量(吨)全国芦笋全国竹笋地区产量(吨)全国草莓地区产量(吨)全国其他地区产量(吨)全国28720000 藠头地区产量(吨)全国2004年藠头地区产量(吨)全国其他可以查到的数据(统计局)蔬菜/水果生产价格指数。

种业新说:圣丰种业——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种业

种业新说:圣丰种业——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种业

种业新说:圣丰种业——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种业最近笔者看到国内知名种企山东圣丰种业集团“一体两翼”战略打造种业全产业链定制服务商,成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种业集团的文章,在国外种业巨头环伺、民族种业与之竞争仍显羸弱的今天,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连最落后的农业领域也终于有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企业站出来,对抗国外同行竞争、响应克强总理的“互联网+”倡议,真心为这家充满豪气的公司点赞。

笔者随后对这家中国第一的互联网种业详细了解,发现圣丰种业不仅有信心,还非常有实力,而且善抓机遇。

且听笔者娓娓道来。

圣丰“一体”底气足山东圣丰种业集团是一家业务涵盖植物种质资源平台交易、农作物种子品种定制、育繁推一体化、农产品定制等全产业链的互联网种业集团公司。

旗下拥有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种筹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红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圣丰种业有限公司、黑龙江圣丰种业有限公司、北京金圣丰生物高科技有限公司六家全资子公司。

圣丰种业自出道以来就定位为做世界一流的油料种子供应商,一路披荆斩棘,经历十五年的发展,由原来的山东省最后一名,到2013年底被评为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第12强,成为行业细分领域油料种子界的龙头。

雄厚的科研实力为其江湖地位的奠定功不可没,四大品牌产品“花小宝”花生种、“麦小良”小麦种、“圣丰”豆种、“抗威”棉种,深受消费者喜爱,也为其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两翼”初生机遇佳圣丰种业的“一体两翼”是以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做世界一流的油料种子供应商战略为主体,以北京种筹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打造全球植物种质资源交易平台及品种定制、山东红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农产品定制服务商为两翼,整合国内外优秀育种家资源,开展符合市场(厂家)需求的定制化育种研发,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育种资源、定制良种繁育、高于国标的生产加工,向厂家精准和定向提供所需类型的农产品原材料,直接给用户提供收入可预期的标准化订单种植。

以终端消费决定上游研发,以市场需求驱动生产种植,完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作物种质资源库、保护体系与种业振兴

作物种质资源库、保护体系与种业振兴

作物种质资源库、保护体系与种业振兴卢新雄 辛 霞 尹广鹍 张金梅 何娟娟(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作物种质资源是种业振兴的源头与源泉,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性资源。

随着《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发布与实施,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通过对种质资源库和保护体系的功能作用进行系统阐述,指出目前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重要,我国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

能否为我国种业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芯片”,关键一环是要建好种质资源库,发挥好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的核心作用。

关键词:种质资源库;保护体系;种业振兴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9〕56号)的实施,2020年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种子库建设,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的重点任务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和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本文就种质资源库圃设施的建设、保护体系的功能及对种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做一阐述,并就我国如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对种业振兴的支撑作用提出建议。

1 作物种质资源库作物种质资源库主要包括低温种质库、种质圃、试管苗库、超低温库和DNA库。

低温种质库是专门保存各农作物及其近缘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设施,简称种质库。

低温种质库又分为长期库、中期库和复份库。

长期库保存资源一般不动用,主要供给中期库作为资源繁种的种源和国家紧急征用的用种等,种质保存寿命一般在20年以上。

中期库保存资源主要用于鉴定评价和分发利用,保存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

复份库主要承担长期库资源的备份保存,以防止因水灾、火灾、地震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资源的完全丧失,保存条件一般同长期库。

种质圃是以植株、块根、块茎、鳞茎等为保存载体,是无性繁殖、多年生、顽拗性种子等作物种质资源的野外田间保存设施。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导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了实现农业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各地纷纷建设农业信息网,以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农业信息服务。

本文将介绍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以及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一、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的背景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

该省地广人稀,农田面积广阔,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生产量大。

然而,在过去的发展中,由于信息闭塞、技术缺乏等原因,农业生产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种植业产量低、畜牧业养殖效益不高等。

因此,建设一个完善的农业信息网成为当地发展农业的迫切需求。

二、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的建设与发展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黑龙江省于20XX年启动了农业信息网的建设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已基本建成,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1. 基础设施建设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的建设首先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修建和改造通信网络,搭建了一个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网络,为农民和农业工作者提供了快速、稳定的信息传输渠道。

与此同时,也建设了农业信息管理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了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存储。

2. 农业信息资源整合为了提供全面的农业信息服务,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积极整合了各类农业信息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市场行情、农产品价格、气象预报、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通过整合资源,农民可以及时获取到最新的农业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信息服务拓展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还积极拓展了信息服务的形式和渠道。

除了提供传统的网站浏览和短信推送服务外,还推出了手机应用程序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方便农民随时随地获取农业信息。

同时,还开展了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专家在线咨询等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三、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的影响黑龙江省农业信息网的建设与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浅谈黑龙江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情况云仲岳1刘占宇2

浅谈黑龙江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情况云仲岳1刘占宇2

浅谈黑龙江省农作物种业发展情况云仲岳1 刘占宇2发布时间:2021-08-24T07:18:59.329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3期作者:云仲岳1 刘占宇2 [导读]1.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2.绥化市种业技术服务中心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决定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黑龙江省种业快速发展,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粮食生产“十七连丰”及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种业发展概况(一)品种研发情况。

一是优异种质资源总量增多。

我省加大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和整理力度,扩大现有种质资源库容量,丰富种质资源,深入挖掘种质资源潜力。

目前,仅省农科院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就已收集优质种质资源5万余份,包括野生大豆、大豆、水稻、小麦、高粱、谷子、蔬菜、饲草和育种中间材料等。

二是农作物育种体系较为健全。

目前,全省有种子科研育种单位及个人376个,其中科研单位81家,企业274家,个人21个。

年试验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近2500个。

“十三五”以来,共审定推广品种906个。

常规粳稻、大豆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接近90%,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我省生产上应用的大豆、水稻、小麦品种基本全部是我省自主选育品种。

三是农作物种业创新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省种业品种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选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

玉米以适宜机械化收获为重点,选育推广了东农264、龙单90等脱水快、适宜籽粒机收品种,玉米品种平均亩产达到688.2公斤,产量较“十二五”期间增产2.8%。

大豆以提高单产为重点,选育推广了合农71、黑农84、东农豆251、东生7等高产优质品种,亩产超过350斤以上大豆品种达到237个,合农71大豆品种去年在新疆创造了亩产447.47公斤的全国大豆单产纪录,今年在我省亩产达到336.2公斤,刷新东北地区大豆实收单产纪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种植业部分)立项招标指南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前言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省政府制定了《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实施方案》。

为更好地组织落实《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实施方案》的各项任务,确保方案总体及各项目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立项招标指南。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招标单位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电话:0451-- 82624509哈尔滨市南岗区文昌街99号邮编:150008项目管理一、成立农业(种植业)良种化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领导小组。

组长由省农委主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省财政、科技厅、农垦总局、种子管理局、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大学的领导参加。

办公室设在省种子管理局,负责组织项目的立项、招标及监督指导、组织项目的实施、验收等工作。

建立良种化工程育种项目招标评审委员会,搞好项目的招标和评审工作。

二、建立各项目专家组。

把大豆、小麦、玉米、水稻、果树、瓜菜种子等关键内容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招聘首席专家和执行专家,确定攻关项目。

实行行政主管部门和首席专家共管制,由主管部门委托首席专家组织相关单位及专家拟定项目的实施内容及实施方案,组织相关单位和执行专家予以实施。

在招标中,既要发挥老专家的作用,也要注重鼓励支持中青年专家积极竞标,担任首席专家和执行专家。

三、由招标单位每年按照《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制定本年度目标及实施办法。

四、招标单位按照年度目标、总体目标、实施办法进行监督指导验收,科研成果由科研攻关小组与相关部门共享。

五、对完成攻关任务的给予奖励;对已使用攻关项目经费,没有完成项目攻关任务的,分清责任处理;对实施过程中已预计到可能到期完不成攻关任务的,科研攻关小组要事先向首席专家和领导小组报告,说明情况,攻关任务暂缓执行;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不可抗拒灾害的,要及时向首席专家和领导小组报告,说明情况,不予追究责任;对到期没有完成攻关任务而事先又没有说明、没有正当理由的,要追究首席专家和执行专家的责任,责成其退回5%的科研攻关经费,并在5年内不得参加竞标育种研究工作。

此外,对其它方法培育出符合标准新品种的单位和个人也要奖励,可实行科研成果有偿转让等奖励机制。

立项原则以提高农产品品质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手段,按照推广一批、储备一批、选育一批的原则,加快品种创新、繁育和推广步伐,建立和完善新品种选育引进繁殖推广紧密衔接的现代种子产业框架和运行机制,推动我省种子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项目申请申请投标的项目,原则上必须在育种项目招标内容所设项目范围之内选项,并填写《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种植业部分)招标申请书》,用A4规格打印15份。

一、《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种植业部分)招标申请书》的基本内容1、项目负责人及主要研究人员情况;a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所在单位、通讯地址、邮编,打印成表格,主要研究人员不超十人。

b资历:包括所学专业、学历、学术职务、从事过的主要研究任务及所负责任。

c主要业务成就:包括研究成果鉴定及获奖情况、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情况。

2、与本项目有关的国内外专利查询及研究开发情况说明;3、对开展本项目研究的见解(包括必要性和可行性);4、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5、申请竞标品种介绍;包括竞标品种的来源、特征特性、品质、抗性、产量等情况介绍(需有关权威部门的有效鉴定结果):6、市场和应用需求分析;7、预期达到的目标和提供成果形式;8、进度安排与考核指标;9、现有工作基础(包括所在单位已具备的人力物力基础);10、合作单位任务分工;11、所需经费预算情况。

二、申请人的基本条件1、对本项目内容有较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2、从事本项目有关内容的研究达五年以上,具备相应的研究基础,并已有科研成果。

3、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报上发表过以本人为主的申请项目内容有关的论文,或已申报专利。

4、在承担任务期间必须坚守岗位,遵守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申请人每年在国内工作不得少于半年(包括跨年度)。

5、助理研究员以上人员,或已取得硕士学位以上的优秀人员。

6、每个项目申请人只能主持一个项目,若再承担其他项目,只能以参加者或合作者身份参加。

7、项目申请人年龄原则上应在55岁以下,知名权威专家年龄可放宽到65岁。

三、申请单位的基本条件我省具有新品种选育实力的各科研教学单位和种子企业单位均可申请。

四、申报评审程序1、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黑龙江种业信息网向社会公布立项招标指南,同时以函的形式通知农业种子科研、育种、推广等有关部门。

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可按立项招标指南内容选择适当项目制作项目申请书,由所在单位学术组织审查推荐盖章,经行政主管部门加盖公章后将申请书连同代表性论文1--3篇(供资格审查用)一式15份,在截止日期前寄到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2、评审分为初审、复审两个阶段,申请书经省农业良种化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资格初审合格后,将通知申请人作复审报告,由招标评审委员会严格按照评审程序进行复审评选。

复审评选合格的项目由首席专家及中标单位研究确定项目执行专家。

3、由招标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书。

省农业良种化工程(种植业)育种项目招标内容(2007年)2007-01高产大豆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解决高蛋白品种产量低、抗性差的问题。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种植的高产大豆品种1个。

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之和60%以上,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抗灰斑病、病毒病、根腐病,适应性好的品种。

申请条件: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基础,有育成高产品种需具备的技术力量及测试仪器。

完成期限:2009年底通过试验审定在生产上应用。

2007-01 高油大豆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研究高油品种的形成机理,研究高油与高蛋白之间的连锁关系,解决高油品种产量低、抗性差的问题。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种植的高油大豆品种1个。

脂肪含量22.0%(干基)以上,蛋白质含量37%以上,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抗灰斑病、病毒病、根腐病的品种。

申请条件: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基础,有育成高油品种需具备的技术力量及测试仪器。

完成期限:2009年底通过试验审定在生产上应用。

2007-02 高蛋白大豆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解决高蛋白品种产量低、抗性差的问题。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种植的高蛋白大豆品种1个。

蛋白质含量45%以上,脂肪含量17%以上,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抗灰斑病、病毒病、根腐病,适应性好的品种。

申请条件: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基础,有育成高蛋白品种需具备的技术力量及测试仪器。

完成期限:2009年底通过试验审定在生产上应用。

2007-03 早熟高产玉米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协调产量、抗性和品质等生物因子,选育高产、优质、多抗和适应性广的玉米品种。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第二积温带下限和第三、四积温带种植的早熟高产玉米品种2个。

籽粒金黄色或橙红色,商品外观品质好,容重710克/升以上,淀粉含量70%以上,抗玉米大斑病(接种鉴定3级以下),抗玉米丝黑穗病(接种鉴定20%以下),耐玉米茎腐病和黑粉病,适应性好,后期脱水快,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8%左右。

申请条件:有丰富的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基础,有育成优质、高产品种需具备的技术力量及测试仪器。

完成期限:2009年底通过试验审定在生产上应用。

2007-04 高淀粉玉米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分析玉米生物产量与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选育高产、高蛋白、多抗和适应性广的玉米品种。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种植的高淀粉玉米品种1个。

容重710克/升以上,淀粉含量75%以上,抗玉米大斑病,抗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接种鉴定25%以下,耐玉米茎腐病和黑粉病,适应性好,后期脱水快,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左右。

申请条件:有丰富的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基础,有育成高淀粉玉米品种需具备的技术力量及测试仪器。

完成期限:2009年底通过试验审定在生产上应用。

2007-05 优质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分析玉米生物产量与营养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选育高产、高蛋白、多抗和适应性广的青贮玉米品种。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1个。

青贮玉米适宜采收期全株含水量70%左右,全株蛋白质含量1.5%以上(干基),全株汁液含糖量7%以上(干基),抗玉米大斑病,抗玉米丝黑穗病,玉米丝黑穗病接种鉴定15%以下,耐玉米茎腐病,抗倒伏,生物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左右。

申请条件:有丰富的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基础,有育成优质青贮玉米品种需具备的技术力量及测试仪器。

完成期限:2009年底通过试验审定在生产上应用。

2007-06 空育131熟期水稻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研究优质品种的产量、品质与抗性等各因素的内在关系,选育出能够替代空育131的优良新品种,解决目前空育131品种单一和抗性下降等问题。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第三积温带 (空育131组)种植的优质抗病水稻品种2个。

整精米率在66%以上,垩白米率小于5%,直链淀粉在18%以下,胶稠度70mm以上,食味评分80分以上,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中抗叶、穗瘟病(5级以下),抗冷害能力强,水平抗性好。

申请条件: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基础,有育成优质品种所需具备的技术力量及测试仪器。

完成期限:2009年底通过试验审定在生产上应用。

2007-07 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提高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和质量,解决我省优质面包麦品种缺乏的问题。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小麦主产区种植的优质面包麦品种1个。

蛋白质含量达到15%以上,湿面筋含量35%以上,稳定时间10分钟以上,容重790克/升以上,延伸性18厘米以上,最大抗延阻力450BU以上,产量高于对照品种5%以上,抗穗发芽,抗秆、叶锈病,抗根腐病,赤霉病,白粉病。

申请条件:有丰富的品种资源基础,有育成优质品种需具备的技术力量及测试仪器。

完成期限:2009年底通过试验审定在生产上应用。

2007-08早熟菜用南瓜品种的选育内容:利用系统选育、有性杂交、转基因等手段,研究优质品种的形成机理,研究影响南瓜品质、产量因素的内在联系及抗性问题的研究。

目标:育成适应我省栽培的早熟菜用南瓜品种1个。

生育期80天左右,果实扁圆形,商品外观好,平均单瓜重 1.5kg以上。

果肉甜面型,果肉厚 3.0cm左右。

维生素C含量>16mg/100g,可溶性糖>48 mg/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