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朗读方法指导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古诗词的诵读教学则是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诗词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的诵读教学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诗意表达、情感抒发、节奏把握等等。
本文将探讨古诗词诵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一、古诗词诵读的方法1.注重诗词的意境古诗词往往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悟。
在诵读古诗词时,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背后意境,帮助学生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情感与思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诗词背后的故事、历史背景等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以便更好地诵读出诗词的内涵。
2.重视音韵节奏古诗词的音韵节奏是其独特之处,也是需要重点培养的地方。
教师可以通过朗诵、韵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模仿和吸收古诗词的音韵特点,学会正确地吟诵出古诗词的音律和韵律,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韵律感。
3.培养情感表达古诗词的诵读不仅仅是对文字的机械复述,更需要学生能够从内心感受其中的情感并加以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情感疏导等方法,引导学生从诗词中领悟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之能够融入到诵读中去,从而诵读出更有情感的诗词。
4.结合表演古诗词诵读也可以结合表演形式,让学生在诵读的同时通过动作、表情等方式,更好地表达诗词的情感。
可以进行小组朗诵、戏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诗词的表达中去。
1. 运用故事讲解古诗词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故事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后故事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诵读出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3.开展朗诵比赛开展古诗词的朗诵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诵读表现。
在比赛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古诗词的诵读中去。
4.结合音乐表演可以将部分古诗词结合音乐表演,通过音乐的力量来加强古诗词的表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使诵读更加生动有趣。
古诗朗读指导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答:舒缓、明快,语调清扬。
舒缓、明快,语调清扬。
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秋思》是写那个季节的景物? 写了秋季的景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
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这些景物营造了一种苍凉凄清的意境。
3、用怎样的语调来变现这种意境?
缓慢、压抑,语调低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缓慢、压抑,语调 低沉。融哀伤之情 入诗,读出心中的 哀伤和悲凉。
拓展训练一:
照老师教的方法,为下面的诗歌划分节奏,分析意境,找 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读出节奏和情感 来。 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见。
拓展训练二:
卜算子· 咏梅 ∕ 断 桥 边, 驿外 ∕ 寂 寞∕∕ 开无 主 。 ∕ 独 自 愁, 已是 ∕ 黄昏 更著 ∕ 风 和 雨。 无 意∕ 苦 争 春, ∕ 群 芳 妒。 一任 ∕ 碾 作 尘, 零 落∕ 成 泥 ∕ 香 如 故。 只有
学习目标
• 1、 1、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不同诗歌的节奏, 朗读时做到抑扬顿挫。 2、在对比朗读中感受不同诗歌的意境 之美。 3、借助对比朗读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感 情的不同,以及用何种手法达到这种 效果。
读古诗的方法

读古诗的方法
1. 读古诗呀,要先了解背景呢!就像你要了解一个人的过去才能懂他现在为啥这样。
比如读李白的《将进酒》,你得知道他当时怀才不遇的心境呀,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中的豪情壮志。
2. 要大声朗读出来呀!这不就跟唱歌一样嘛,得唱出来才更有感觉。
你试试大声读“大江东去,浪淘尽”,是不是特别带劲!
3. 得仔细琢磨每个字的意思呀,这可不能马虎!好比走一条小路,每个小石子都可能有它的意义。
像“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多妙啊!
4. 可以想象画面呀,诗不就是一幅画嘛!读“两个黄鹂鸣翠柳”,你就在脑子里画出那幅美景,多有意思!
5. 把自己当成诗人去感受呀!哎呀,如果你是他,在那个情境下会是啥心情。
读“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时,就想象自己站在那高楼上。
6. 跟朋友一起讨论多好呀!就像一起研究一个好玩的游戏。
“诶,这句诗你怎么理解的?”这样能有更多收获呢。
7. 可以找相关的故事来辅助理解呀,诗背后的故事可精彩了!像《钗头凤》,了解了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读起来更让人感慨。
8. 要反复读呀,一遍可不够!这不跟学骑自行车似的,多练几遍才熟练。
一首好诗,多读几遍才能品出味道。
9. 试着仿写一下嘛,自己写一写就知道难处啦!“大漠沙如雪”,那你也写个类似的,感受感受。
10. 带着感情去读呀,别干巴巴的。
诗都是有感情的呀,开心就欢快地读,悲伤就低沉地读。
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就得有点悲伤的情绪呀。
我觉得呀,读古诗就得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古诗的魅力和乐趣!。
古诗文诗歌的朗诵方法_有哪些节奏或停顿的原则

如:吾/视其辙乱。(《曹刿论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动宾之间可停顿。
如: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7)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以及文体名称等后面可停顿。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
陋室/铭。爱莲/说。出师/表。(铭、说、表均为古代文体)
很多古诗中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可以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自我的品位和修养。
3、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杜甫有一著名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在说读得书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不费工夫了。当然我读书要讲究质量,只有多读书,认.读出情味。
情是作家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就渗透在字里行间,学生若能透过字表,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与作者脉搏共振,心随文跳,情随文动,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山水音,读出田园乐,童真趣,也就读出了古诗文的“经”,读出令人心动的动情点。教师只有找准每篇古诗文的动情点(是突破重点的关键),引导学生加以体味辨别,学生自己的情感才会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擦出耀眼的火花。
三.读出意味。
文言诗词是最袖珍、最精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借助意象来渲染一种氛围,借助跳跃的诗行来表达一种意境。其和谐的音韵,或铿锵,或缠婉,或迭沓,或明快,或含蓄,只有朗读,反复咏唱,才能体味得到,只有读到了位,才能把眼前的方块文字,转化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
幼儿园小小朗读家:古诗词朗诵实践指南

【幼儿园小小朗读家:古诗词朗诵实践指南】古诗词朗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培养优美的语言感知,还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品格。
在幼儿园阶段就积极开展古诗词朗诵实践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指南将从准备工作、诵读技巧和实践方法等方面为幼儿园教师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有效地开展古诗词朗诵教学。
一、准备工作1. 选材:在进行古诗词朗诵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取贴近幼儿生活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材料。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富有韵律感的古诗词,如《咏鹅》、《静夜思》等。
2. 背景知识:在选定古诗词后,教师需要对古诗词的作者、创作背景、文学价值等进行深入了解,并向幼儿传授这些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古诗词的内涵。
二、诵读技巧1. 语音语调:在进行古诗词朗诵时,教师应该引导幼儿掌握准确的语音语调,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可以通过模仿、对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
2. 姿势仪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诵读古诗词时注意姿势的优美和仪态的得体,让他们在表达古诗词的同时展现出端庄优雅的形象。
三、实践方法1. 轻松愉悦的练习: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古诗词朗诵练习,如玩唱游戏、角色扮演等,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古诗词的诵读技巧。
2. 融合多种艺术形式:可以将古诗词朗诵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结合,组织幼儿进行联欢会、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古诗词朗诵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我的观点和理解:古诗词朗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园阶段,通过开展古诗词朗诵实践,可以为幼儿打下坚实的文学基础,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品格。
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朗诵教学时需要注重启发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古诗词朗诵。
通过以上指南,幼儿园教师可以更好地进行古诗词朗诵教学,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古诗文诵读有哪些技巧

古诗文诵读有哪些技巧古诗文诵读教学要取得迷人的魅力,诵读的技巧与方法也要讲究。
1、诵读技巧的把握①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神,关键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
就像你如果不了解白居易《琵琶行》中感伤的情感基调,就无法把离别之愁,琵琶声之悲,身世之悲,同病相怜之悲,触动自身坎坷之痛之悲,一层一层传达出来。
如果你不了解李白《将进酒》那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于是满腔不合事宜借酒兴诗情,来一次淋漓尽致的发抒,就不能表现那既豪放又感伤的复杂情怀。
②注意作品的风格特征古诗文作品因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或同一人物的时期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或豪放,或婉约;或浪漫,或现实;或轻快明丽,或沉郁悲壮……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加以仔细地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③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古诗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揣摩人物的语言口吻,可以细致入微地传神地再现作品,达到更为动人的效果。
如把握《诗经卫风氓》那女子的痴情、专一、勤劳、善良,被弃后的坚强、果断,把握《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忠贞、专一、善良、倔强,焦仲卿的专一、善良而懦弱,可凭借富有个性的形象的使作品的警示力量更突出。
如若能体会《项脊轩志》中母亲那慈爱的关切:“儿寒乎?欲食乎?”;祖母那怜爱、赞美及殷切的期待:“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妻子传达小妹之语的天真中含好奇与顽皮:“闻姊家有阁子,且何为阁子也?”并把这些人物的性格、口气准确地表现出来,更能突出那言犹在、而母亲、祖母、妻子那人已去的那种刻骨的悲痛,更让人潸然而泪下。
2、再现作品时辅助手段的运用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再现作者心灵,借助各种辅助手段,可以使作品的感染力更具震撼性、更具冲击力,从而更深的打动人心,让人难以忘怀。
像我的《归去来兮辞》、《琵琶行》、《游褒禅山记》等古诗文教学,都用相应的音乐配音,而且又以多媒体画面配合,再配以现场诵读,教师读、学生读,这音乐、画面、人声的组合具有更为强烈的表达效果。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的朗读指导

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的朗读指导
以下是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的朗读指导:
1. 了解诗词背景:在朗读之前,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和情感,为朗读做好准备。
2. 确定朗读基调:根据诗词的情感和意境,确定朗读基调。
例如,《山居秋暝》的清新明快、《枫桥夜泊》的忧郁感伤、《长相思》的深沉绵长,要使基调准确、声音自然。
3. 划分节奏:根据诗词的语法结构和韵律,划分出朗读的节奏。
一般来说,四言诗每句两拍,五言诗每句三拍,七言诗每句四拍。
同时要注意节奏的抑扬顿挫,以突出诗词的音乐美。
4. 确定语调:根据诗词的情感和表达意图,确定语调。
例如,《山居秋暝》可以用轻快、明朗的语调朗读,而《枫桥夜泊》则可以用低沉、感伤的语调朗读。
5. 运用表情和动作:在朗读时,可以适当运用表情和动作来传达诗词的情感和意境。
例如,读到《长相思》中“夜深千帐灯”时,可以适当仰头、眼神放远,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6. 反复练习:要想朗读好古诗词,需要反复练习。
通过反复朗读,可以逐渐掌握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深入理解诗词的情感和意境,使朗读更加自然、流畅。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的朗读指导,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古诗文朗读指导教案

高中古诗文朗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学习并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朗读。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高中生阅读水平的古诗文篇章,如《静夜思》、《岳阳楼记》等,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挑选。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诗文的兴趣。
2. 示范朗读:教师首先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文的节奏和韵律。
3. 分角色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不同角色进行朗读练习。
4.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朗读表现,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示范:教师朗读或播放专业朗读录音,让学生感受诗文的魅力。
3. 讲解分析:深入讲解诗文的内容、形式和艺术特点。
4. 学生实践:学生尝试朗读,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朗读练习,互相学习交流。
6. 课堂小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成果,强调朗读的重要性。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2. 结果评价:通过学生的朗读成果,评价其对诗文理解和表达能力。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评价自己的朗读表现和进步空间。
4.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彼此学习和提高。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教学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塘湖春行
描绘了一幅早春钱塘湖 边生机盎然、风光迤逦的和 谐美好图卷。表达了诗人陶 醉于美景、流连忘返之情。
朗诵语调要轻快
抽查朗读(个别、小组)
小结
总之,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 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 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 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 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 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强化重读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断夕古小鸦 肠阳道桥, 人 西西流 在下风水 天, 涯 瘦人 。 马家 。, / / / / /
思天 枯马 净 藤致 沙 老远 树 秋 昏
鸦
诵读指导:
缓慢、压抑,语调低沉读出心 中的惆怅和悲苦。
/
/ /
.
停顿节奏: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分析
《春晓》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时,应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 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 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 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前两句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 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 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 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 “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 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
朗诵要求的具体表现:
• • • • •
一、读音正确;发音准确、不丢字、不多字。 二、轻重适宜;朗读时要有轻有重,轻重恰当交替。 三、高低得体;主要是指语调的高低变化要恰如其分。 四、停顿恰当;停顿是指词语和词语之间的间歇。 五、快慢适度;语速快慢变化要恰当。
示例 • • • •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强化重读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四句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 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是全诗的核心。诗 人写此诗时已53岁,故以“老骥”自况, 又称暮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 说“志在千里”“壮心不已”。他的“志” 就 是要统一全国。他认为统一全国是符合 历史需要的,决心为此奋斗终生。
朗读训练要求:
一读:读出节奏 二读:读出意境 三读:读出感情
运用常用的表现方法:
停顿、重音、语速、语调、 节奏和体态语等。
过故人庄
朗诵欣赏 shǔ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xiá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pǔ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huán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齐读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谢谢光临指导!
古诗朗读训练
精品课
教 学 目 标
明确什么是朗读 了解朗读的重要性和特点 了解朗读的基本要求 了解朗读的方法 通过训练,掌握朗读技巧 通过朗读,加深对古诗的体会
什么叫朗读? • 朗读,是依据提供的书面文字材料, 用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进行的一种口 头表达动作。 • 朗,是清晰响亮; • 读,不是呆板的念。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 潮 平/ 两 岸/ 阔,风正 /一帆 /悬。 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 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 阳 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誉为“妙绝千古” 强化重读
“日”“春”是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征,置句 首表强调。“生”“入”两个动词将其拟人化, 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
朗诵的常用表现方法:
要准确表达出作品的内容、主旨,我们一 般可以借用哪些表现的方法和技巧呢? 常用的表现方法和技巧有:停顿、重音、 语速、语调、节奏和体态语等。
朗 诵 的 基 本 要 求
吐字准确、有力、清晰流畅 声音洪亮、圆润、朴实明朗 节奏分明、适度、变化有序
表达恰切、充分、生动、自如
表情适度、得体、自然、大方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沧 海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dàn
sǒng zhì
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怀,奋发昂扬的精神。 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 sè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立业的宏伟抱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描写景物时令,同时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 夜,将驱散黑暗;江春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寒。 给人以积极向上、乐观之感。
客路青山外,
次 北 固 山 下 王 湾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第一课时 观 操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