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件

继日,挑灯夜战。“年老体弱”和“奋笔疾书”形成
鲜明对比,表明谈迁顾不得休息,抓紧点滴时间,加 快编写进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5.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
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
之云。 这是作者议论的句子,由谈迁的故事而发出的 感慨,是全文的总结句,既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又点 明了本文的主题。
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20多年”“6次”“50多岁”“400多万字”这 些数字的罗列,让我们感受到《国榷》完成的不易, 让我们看到谈迁的孜孜不倦,呕心沥血。具体、准确
的数字使得文章更加可信,更有说服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3.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 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 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这句话突出了中心,照应了文题。谈迁能很快从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作者资料不详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分类学生字 左右结构: 浙、 博、 抄、 锁、 挣、 诞、撰、 崎、 岖、坎、 坷 上下结构:寝
半包围结构:迁
多音字: zhèng( 挣脱 挣 )
zhēng( 挣扎
)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理解词语
打击: ①敲打;撞击。 ②使受挫折。
厄运: 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本课指谈迁遭受到原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厄 运 打 不 垮 的 信 念
初写《国榷》——二十多年完成 书稿被偷 再编《国榷》 挣脱痛苦 详实精彩 痛苦沮丧 从头撰写 名垂青史
信希 念望 不永 垮存
总结感悟——有信念就有希望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指谈迁因写《国榷》而被载入史册。
教案大全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

教案大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9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49教学目标:1、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数字)的意思。
3、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关段落。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学生齐读)2、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看一看,这些词语会读吗?出示:家境贫寒博览群书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疾书翔实精彩明史巨著3、个别读(一气呵成,正确),齐读4、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写谈迁的,你能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谈迁吗?能说一个是一个,能说两个是两个。
5、小节:用得很恰当。
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的时候,都有遇到很多好的词语,对于这些词语我们不仅要善于积累,还要学会运用,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语言。
同学们对谈迁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我们要一块儿走近史学家谈迁,看看他是怎样战胜厄运,又是如何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二、学习一、二自然段1、课文中的厄运指什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仔细找一找。
2、书稿的遗失为什么对谈迁来说是“厄运”呢?请读读第一段,谈谈你们的理解。
3、交流:从小立志要写一部史书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努力。
相机理解句子: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a、默读句子,注意句子中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针对某一个数字,也可以整体说)b、交流:感受到20多年中,谈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20多年——时间长,6次——反复地查证、修改,50多岁——从30岁的青年写到了老年,500多万——书稿的工程浩大)c、这20多年中,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大雪纷飞的冬天,谈迁都坚持不懈,其中经历了多少辛酸苦辣,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数字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一点。
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苏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智慧小木屋◎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开心一练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
Zhèjiāng tán qiān chāo xiě suǒ mén zhèng tuō( ) ( ) ( ) ( ) ( ) zhuàn xiě qí qū kǎn kě guó què dàn shēng( ) ( ) ( ) ( ) ( )二、我能解释带点的字,也能解释整个词语。
博.览群书:()家徒.四壁:()奋笔疾.书:()一袭.破衫:()二、我能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在括号里。
1.谈迁没有被困苦的遭遇,不辛的命运打跨。
()2.他不顾年老休弱,奋笔急书。
()3.谈迁自幼克苦好学,搏览群书。
()4.20多年的心血传眼间化为无有。
()四、我能找出文中表现谈迁治学刻苦和信念坚定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五、填空。
1.本文记叙了史学家在艰难的困境中次撰写明史巨着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逆境中、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2.谈迁的人生厄运是但他从痛苦中挣脱出来,下决心。
在他60多岁时,又完成了这部巨着。
从他拼搏经历中,我们不难悟出开心阅读六、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经过四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广泛()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课件

苏教版 五年级上
导入新课 教学目
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信念: 指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观点。
厄运: 指困苦的遭遇,不幸的命运。
整体感知 教学目
标
谈迁:(1594-1658) 明末清初史学
家。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你, 海宁马
桥人。明亡后改名为迁,字孺木,号观若。 自幼刻苦好学,家贫,靠缮写、代笔或作
新课讲解 教学目
标
请试着仿照信念是……,能……写句子。
信念是架桥之路,能通往美好境界。 信念是一把钥匙,能打开成功之门。 信念是一盏明灯,能照亮成功的路。
课堂小结 教学目
标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要向谈迁学习,做一个有信念、意志坚
强的人,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我们每个人遇到事情时,都要不怕困难,坚
体现了谈迁重撰时坚定的信念和顽 强的意志。
新课讲解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清晨,凉气袭人,当人们还在_________ 睡梦中 时, 他一 袭破衫,已经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吃午饭 时, 中午,烈日当空,当人们正在__________ 他一袭破衫,仍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聚在一起聊天 时, 晚上,月黑风高,当人们________________ 他一袭破衫,依然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记室(秘书)维持生活。谈迁博鉴群书,
善诸子百家,精研历史,尤重明代典故。 著作有《国榷》、《枣林集》、《枣
林诗集》、《枣林杂俎》、《北游
录》、《西游录》、《史论》、《海 昌外志》等 。
整体感知 教学目
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想想这篇课
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第20课《厄运打不跨的信念》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4.团结协作: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5.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逆境中坚持信念、克服困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要性,激发学生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词汇量,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可能对“厄运”、“信念”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和情境来帮助他们理解。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刘长春的故事能够给他们带来强烈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同时,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坚持信念的力量,从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和人文关怀。
3.教师点评: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阅读分析:学生完成一篇关于课文阅读分析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写作实践:根据课文主题,学生尝试写一篇关于自己信念的短文,提高写作能力。
3.小组互动:小组内互相批改、评价写作练习,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品质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写作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的信念”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自己的信念,并分享信念给自己带来的力量。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谈迁的信念:
翔实可信 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资料一:
谈迁母亲亡故,他守丧在家,读了不少明代 史书,觉得其中错误太多,因此立下了编写一部 真实可信符合明代历史事实的明史的志愿。
一天夜里,钱的财物,就把整 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
明末清初著名 文学家钱谦益修 订明史时,已经 成稿250卷。但他 的藏书楼遭遇火 灾,图书稿子全 部烧毁。他的精 神彻底崩溃,于 是皈依佛门。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 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 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 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 史书。
你认为是什么给了 他重新回到书桌旁的 力量呢?
资料链接(一)
谈迁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 在南方,流传着王公大臣李国桢英勇就义的 故事,谈迁想把它写进《国榷》,到了北京 就留意打听。可是北京的传闻和南方完全不 同。谈迁说:“我要编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一定要了解真实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 ,谈迁终于打听到李国桢的舅舅在北京,他 就一次又一次去找李国桢的舅舅。年老体弱 的谈迁鞋子磨破了,脚上起泡了,他的诚心 感动了李国桢的舅舅。他终于知道原来李国 桢是贪图赏金,投降敌人,最终被杀。 谈 迁感叹:流言真实误人啊。于是,就把真实 的历史记录了下来。
词语理解:
博览群书:广泛地阅读了许许多多书。 博:(量)多;丰富。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堵墙。形容十分贫穷。 徒: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 一袭破衫:一套破烂的衣裳。 袭:量词,用于成套的衣服。 奋笔疾书:拿起笔来飞快地书写。疾:急速。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 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资料二:
永乐年间,三千多文人墨 客,历时四年,主编并完成了中
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最浩瀚的大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导语:《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为“百折不挠”。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希望有所帮助!【课文原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què)》。
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
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偷东西,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
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
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è)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明代的都城北京。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导学案

导学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课前导学1. 看标题猜知识点根据本课的标题《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请提前思考一下以下问题:•什么是厄运?•什么是信念?•厄运能打垮信念吗?为什么?2. 激发学习兴趣•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你们身边有没有听过或者经历过一些坚持信念的人或事情?•分享你的故事或观点,吸引其他人的眼光,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课堂学习1. 学习目标在本课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知识点:•了解厄运的意义和影响;•探究信念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厄运对信念的挑战。
2. 知识点解析2.1 厄运的意义和影响厄运是指一连串不幸的事件或困难,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带来负面的影响。
人们在面对厄运时可能会感到绝望、痛苦或失望。
2.2 信念的重要性和作用信念是指个人对于某种观点、思想或价值的坚定信仰。
信念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力量和勇气。
有坚定的信念可以让人们在困难时一直坚持下去,并且相信未来会更好。
2.3 厄运对信念的挑战厄运可能会给人们的信念带来挑战,使人们产生怀疑和动摇。
然而,有坚定的信念可以帮助人们战胜困难,重新振作起来。
3. 学习过程请阅读课本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理解文章中所描述的故事和人物,并完成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小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2.小李在面对厄运时是如何保持信念的?3.对于小李的经历,你有什么思考和观点?三、课后拓展1. 探究信念的来源信念可以来源于个人的经历、生活环境、人生观、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
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写下你的观点:•你的信念是从哪里来的?•是否有什么经历或故事影响了你的信念?2. 分享你的信念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位组员,分享自己的信念和原因。
其他组员可以提问、评论,激发思考和学习。
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厄运的意义和影响,以及信念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我们也探究了厄运对信念的挑战,并思考了自己的信念来源和表达。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面对厄运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追求更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0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会扣住重点词语展开想象,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读中感悟。
3、正确认识数据在课文中使用的作用。
4、通过文本的理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2、明确编年体史书《国榷》诞生的来之不易。
三、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面临厄运那打不垮的坚定信念,并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是谁有着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他的信念是什么?(生答)
2、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是谈迁从小就有的信念,但是在他追求信念的人生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厄运打击着谈迁。
谈迁遭遇了怎样的厄运?面对厄运
的打击,谈迁是怎样做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到三百年前,走近这位伟大的史学家。
二、体会谈迁初写《国榷》付出的艰辛。
1、自由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谈迁遭遇了怎样的厄运?”
自主学习:学生自由朗读,读中思考。
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A、“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
师:在这简单的两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引导理解:
为了抄“一点”史料,可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
“四处借书抄写”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B、出示:“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
师:透过这些数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交流、引导理解:
(1)“20多年”:说明时间长。
(2)“400多万字”:可以看出巨著的工程浩大
(3)“六次修改”:体会谈迁著书严谨认真的态度。
(4)“50多岁”:《国榷》耗费了谈迁最宝贵的青春时光。
(5)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数字背后的艰辛。
2、感受老人不屈的精神
(过渡)是什么支撑着谈迁,用了20多年,历尽艰辛完成了这部400多万字的巨著?(信念)为了这个信念,谈迁可以说是倾注了所有的心血,但现在转眼之间化为乌有了,谈迁来说不仅是一个厄运,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遭遇如此厄运的打击,使这位老人怎么样?
课件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指导朗读,体会老人悲痛的心情。
1)、谈迁是不是就在这样的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里痛苦的度过余生了呢?他是怎样做的呢?
2)、生齐读课文,感受老人的顽强不屈的精神。
总结:50多岁的谈迁凭着他坚定的信念,下决心要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三、体会谈迁重写《国榷》付出的艰辛和信念的坚定。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谈迁重写《国榷》又付出了怎样的艰辛?用笔画出令你感动的词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感悟:
1、“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
为了使这部史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
(59岁:更加衰老,重写《国榷》不远千里来到了北京)
2、“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
”
(“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可以看出《国榷》记载明史的完备性。
“亲自考察”:可以看出谈迁严谨认真的态度,保证了史料的准确性。
)
3、“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
”
(不怕苦、不怕累。
)
4、“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
”
(不怕孤独、不怕疾病)
5、老师朗读,学生想象画面。
6、就这样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学生介绍新的《国榷》。
四、受到启迪,升华情感:
1、他用自己不幸的经历,精彩的人生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
2、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又有怎样的收获和感受呢,同桌交流,用简单的话说一说。
3、最后,让我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把它铭记在我们心中。
五、作业。
搜集其他与厄运作斗争的名人资料
板书设计
20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编写明史翔实可信
书稿被偷
从头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