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北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9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语文古诗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一、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词,完成第14、15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4.甲词中“悠悠”一词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诗人。
(1分)15.甲乙两首诗词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二、阅读以下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第16-20题。
【甲】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乙】良将李牧司马迁李牧者,赵之.良将也。
常居雁门,备匈奴。
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
日击数牛飨③士,习射骑,厚遇战士。
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④。
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
”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让○6李牧,李牧如故。
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2019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之古诗词赏析

2019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之古诗词赏析汇编说明:1.含鄂州、黄冈、黄石、咸宁、襄阳、孝感、荆门、荆州、随州、十堰10地市。
2.方便大家对比查阅,保持试卷原题号,有答案。
1.【鄂州中考】(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共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这首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优美,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绘。
(2分)10.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句诗。
(3分)【答案】:9.(2分。
语言生动形象给2分,只是陈述诗句内容得1分)示例:苍凉雄浑的大漠之上,一缕孤零零的烽烟像根柱子,笔直地伸向天空。
弯弯曲曲的黄河似一条金带,平躺在大漠远方。
一轮浑圆的红日,正静静地悬挂在西边的地平线上。
10.(3分。
修辞1分,赏析2分)这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诗人把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飞出汉家边塞,飞进胡人境地。
含蓄地表达出作者孤身出塞的飘零落寞之感和内心抑郁激愤之情。
2.【湖北黄冈】(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
(8分)【甲】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从军行①骆宾王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②,唯当死报君。
【注】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
②“不求”句:典出班超《上书求代》“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诗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感情深沉;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B.甲诗颈联巧妙设计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段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因国家即将覆灭和自己遭受危难而悲凉痛苦的心情。
2019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成语故事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6分)北人食菱北人①生而不识菱②者,仕③于南方。
席上啖④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江盈科《雪涛小说·知无涯》)【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菱角。
③仕:当官。
④啖(dàn):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每小题1分,共2分)(1)北人生而不识菱者识:.(2)北土亦有此物否亦:.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前山后山,何地不有!3.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1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6分)螳臂当车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
问其御①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
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
”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而勇士归之。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注释】①御:车夫。
②回车:调转车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2分)(1)问其御曰其:.(2)对曰对:.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3.文章中“勇士归之”的原因是什么?“螳臂当车”现在主要是讽刺什么样的人?(2分)— 2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6分)徙木立信孝公既用卫鞅①,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已乃②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注释】①孝公:秦孝公。
卫鞅:人名,即商鞅。
②已乃:旋即,不久。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每小题1分,共2分)(1)恐天下议己恐:.(2)以明不欺以:.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第01期)(原卷版)

专题12:文言文阅读(课外)一、【2019年中考吉林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造白糖凡闽、广南方经冬老蔗,用车同前法。
榨汁入缸,看水花为火色。
其花煎至细嫩,如煮羹沸,以手捻试,粘手则信矣①。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然后以瓦溜②置缸上。
共溜上宽下尖,底有一小孔,将草塞住,倾桶中黑沙于内。
待黑沙结定,然后去孔中塞草,用黄泥水③淋下。
其中黑滓入缸内,溜内尽成白霜。
最上一层厚五寸许,洁白异常,名曰西洋糖,下者稍黄褐。
(节选自《天工开物》上海古籍出版社)(注释)①粘手则信矣:如果粘手就说明火候到了。
②瓦溜:用糖膏重力分离糖蜜以取得砂糖的陶制工具,类似过滤漏斗。
③黄泥水:取黄泥水上层溶液,起脱色、除蜜作用。
1.“量上一层厚五寸许”中“许”字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时尚黄黑色,将桶盛贮,凝成黑沙。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二、【2019年中考四川内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②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③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节选自吕坤《呻吟录》(注)①僮:未成年的仆人。
②病:担心,忧虑。
③湿:名词活用作动词,淋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人有馈.一木者(______)(2)木小不堪.也(______)(3)为余.生炭满炉(______)(4)乃.尽湿之(______)5.翻译下面句子。
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6.小明性格内向,妈妈常常为此担心。
请你从小明的角度,结合这篇文言文内容,给妈妈说几句话,加以劝慰。
2019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

2019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之文言文阅读汇编说明1. 含武汉、鄂州、黄冈、黄石、咸宁、襄阳、孝感、荆门、荆州、随州、十堰、宜昌12地市。
2. 方便大家对比查阅,保持试卷原题号,有答案。
1. 【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曲梁,魏绛①戮其仆②。
晋侯怒,谓羊舌赤③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其将来辞, 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
士鲂、张老止之。
公④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
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
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
不能致训,至于用钺。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
吾子之讨,军礼也。
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
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⑤,使佐新军。
(选自中华书局《左传》,有删节)【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
②仆:指驾车的人。
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
④公:指晋侯。
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失也失: 耽误B•其将来辞. 辞: 陈说C•吾子之讨. 讨: 处罚D.子无重寡人之过重: 看重9. F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见于司寇A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B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C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D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侯在曲梁举行盟会,大会诸侯,扬干扰乱了军队行列,魏绛杀了他的车夫。
B •魏绛不惧晋侯问罪,主动来见晋侯,却遭将士伏击,幸得士鲂、张老二人解救。
C •魏绛认为军中将士要服从命令,宁死也不应触犯军纪,所以一定要从严治军。
精品2019湖北省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武汉市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黑夜中也健步如飞的人①大学四年,我听了无数次讲座和演讲。
在所有这些演讲中,听众最多的,当然是那些创业成功者来做的演讲。
有趣的是,这些以招聘和广告为目的的演讲,题目中一定包含着“梦想”两个字。
从那时候开始,我对“梦想”这个词产生了怀疑。
②现在,当我打开电视,听到最多的词也是梦想。
选秀节目的评委问:“你的梦想是什么?”台上的选手说:“唱歌给更多的人听。
”其实意思是:我想红。
成为明星是梦想,成为冠军是梦想,答对5道题目打败4个人闯过3关也是梦想。
③我们是多容易被词汇迷惑啊。
自从有了“成功人士”这个称谓,我们对于“成功”的想象就是“白玉为堂金作马.......”;自从“梦想”这个词被滥用,它所指代的内容就是:有朝一日,“大鸣大放....。
....”,路人皆知④一次,我在异地看了一部电影——《世界第一麦方》,梗概是:作为主角的年轻人有着坎坷的童年,经过不断地打拼奋斗和经历挫折,终于成为世界面包冠军。
“做最好的厨子”,这是电影对年轻人的励志教育。
说实话,看了之后,我颇为我们的梦想感到自豪,他们的梦想竟然这样“不入流”。
⑤后来,我见到一个报社的社长,他说他的儿子读了当地最好的大学,然后去哈佛读了经济学,又去伯克利修了EMBA,等到全部的学位修完之后,他的儿子对他说.“爸,我该念的书都念完了,我不欠你的啦。
现在,我要去实现我的梦想了。
”按照我们的猜测,他儿子应该是去创业了才对,结果,那个年轻人现在成了一名很优秀的西餐厨师。
我听完这个故事,忙不迭地对社长表示同情,他却非常诧异,他说自己非常为孩子感到自豪。
⑥“做世界上最好吃的面包”也能被称为梦想;高学历的年轻人去做饭,他的父亲根为这种选择骄傲……这种种命题,我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和理解,或许这些才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我。
⑦地球上的居民多半是为了生存而工作,因为不得不工作,他们选择这项或那项职业,不是出于内心的热爱,生存环境才是他们选择的依据。
[全]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及答案考点
![[全]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及答案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cd50b4b8561252d381eb6e8e.png)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及答案考点(一)(2019.潍坊市)德秀敬老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喂养之,数日汤流,能食乃止。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烧火做饭,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能食乃止/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日或不烧火做饭/一食或尽粟一石C.悉衣食人之孤遗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陶然弹琴以自娱/虽奔御风不以疾也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3. 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 (3分)。
(二)晏子治东阿(三)太宗论止盗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 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
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③不暇顾:顾不上。
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 客之美我者B.夫欲盛则费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君富而国亡/ 学而不思则罔D.犹割肉以允腹/ 能以径寸之木2.请用三条“/”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3.从不同的止盗方法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君王?(3分)(四)司马朗智对司马朗,年十二,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及答案(附译文)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①戮其仆②。
晋侯怒,谓羊舌赤③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
其将来辞,何辱命焉?”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
士鲂、张老止之。
公④读其书曰:“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
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
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
不能致训,至于用钺。
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
”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
吾子之讨,军礼也。
寡人有弟,弗能教训,寡人之过也。
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与之礼食⑤,使佐新军。
(选自中华书局《左传》,有删节)【注释】①魏绛:晋国中军司马,主管军法。
②仆:指驾车的人。
③羊舌赤:与后文的士鲂、张老同为晋国大臣。
④公:指晋侯。
⑤礼食:国君在太庙宴请臣子。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失也失:耽误B.其将来辞辞:陈说C.吾子之讨讨:处罚D.子无重寡人之过重:看重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见于司寇A.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B.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C.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D.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10.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晋侯在曲梁举行盟会,大会诸侯,扬干扰乱了军队行列,魏绛杀了他的车夫。
B.魏绛不惧晋侯问罪,主动来见晋侯,却遭将士伏击,幸得士鲂、张老二人解救。
C.魏绛认为军中将士要服从命令,宁死也不应触犯军纪,所以一定要从严治军。
D.晋侯了解了魏绛的心意后,承认了自己的过失,不但没有杀魏绛,还重用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湖北省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word版,含答案)【2019·咸宁卷】陶侃少孤贫。
建兴三年,侃在广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①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
”太宁三年,五月,以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②荆、湘、雍、果四州请军事。
判州刺史、荆州士女③相庆。
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军府众事,检摄无遺,未尝少闲。
常语人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岂可但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是自弃④也!”侃在军四十一年,明毅善断,识察纤密,人不能欺;自南陵迄⑤于白帝,数千里中,路不拾遗。
(节选自《晋书・陶侃传) 【注】①甓(p)ì:砖。
②都督:统领。
③士女:泛指百姓。
④弃:放弃。
⑤迄::到,至。
1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故自劳耳(使…劳累)B.常语人日(告诉)C.军府众事,检摄无遗(放弃,含弃)D.明毅善断(善于)17.C(3分。
遗:硫忽,遗漏)18.下列选项中的“于”和例句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朝运百甓于斋外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不求闻达于诸侯C.皆以美于徐公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18.A(3分。
A与例句都是介词,到;B介词,在C介词,比:D介词,向)19.下列対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侃对自己要求严格,不贪图安逸清闲,常常早上把砖从书房运出去,晚上又运回来B.从“荆州刺史、荆州士女相庆”,可以看出陶侃为官深得人心。
C.陶侃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他治军严谨,反对不正之风。
D.陶侃办事严肃认真,为人精明果敢,观察事物细致周密,别人欺骗不了他。
19.C(3分。
“陶侃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与原文不符)2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每小题3分)(1)侃性聪敏恭勤,终日敛膝危坐。
(2)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
20.(1)陶侃秉性聪明机敏,对人恭敬,做事勤恳,整天并拢双膝、端正地坐着。
(终日:整天,1分;危:端正地,1分;大意1分)(2)活着的时候对于社会没有什么好处(或贡献),死了后对于后世没有留下好名声。
(益:好处,1分;闻:闻名,此处可译为“留下好名声”,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陶侃年轻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
晋愍帝建兴三年(315),陶倪在广州刺史任上比较空闲,常常早上运一百块砖到书房外,晚上又把砖运回书房里。
有人问他这样做的原因,陶侃回答道:“我正要努力去恢复中原,过于清闲安乐,以后恐怕担当不了重任,因此要使自己筋骨劳累。
”晋明帝太宁三年(325)五月,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统领荆、湘、雍、梁四州军事。
荆州刺史,荆州地方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后,都互相庆贺。
陶促秉性聪明机敏,对人恭数做事勤恳,整天并拢双膝、端正地坐着,营暑里许多的事情,检查管理,没有疏忽遗漏的地方,也没有一定的空闲时间。
陶侃经常告诉别人说:“古代治水有功的大画是位圣人,他尚且爱惜每一寸光阴,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应当爱借每一す光阴,怎么可以只图尽管玩乐、过度喝酒以至大醉呢!活着的时对于社会没有什么好处,死了后对千后世没有留下好名声,这是在放弃自己啊!”陶侃在军队里工作了四十一年,精明果敢,善于判断,观察事物细致周害,别人不能欺骗他;陶侃管辖的地方很多,从南陵一直到白帝城,方圆几千里内都很太平,甚至东西丢失在路上也没有人拾为己有.【2019·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
【甲】史称颜真卿①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
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观其赴火骂逆,何其烈也。
生平善正、草书,宋祁称其“笔力遒婉”,今披阅遗迹,凝重沉郁,奇正相生,如锥画沙,直透纸背,觉忠义之气,犹勃勃楮墨间。
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②逾于球③璧矣。
(节选自《跋颜真卿墨迹后》)【乙】真卿仕历元、肃、代、德四朝,虽至影迫桑榆,不少懈其报国之心。
故尝以正色公言,见恶于④元载、杨炎、卢杞诸奸,诬劾败斥,至于七、八。
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
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公卿失色,拜命即行。
在希烈所,斥朱滔等使之诱,以宰相责李元平之不能致命。
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协而毫无怵于心。
凡二十阅月,卒缢杀之于蔡州。
呜呼!自平原倡义,至此乃有以毕公之志矣……夫如真卿者,所谓从容就义,难也。
(节选自《史林测义》)【注释】①颜真卿:唐朝名臣、书法家。
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任侍御史等职。
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郡太守独撑河北危局良久。
后任刑部尚书,封鲁郡开国公。
谥“文忠”。
②啻:止,仅仅。
③球:美玉,特指玉磬。
④见……于……:表被动。
12.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B.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C.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D.天下不以姓名/称咸曰“鲁公”而独/为权奸卢杞/所忌遣谕/李希烈竟被贼害。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宋祁称其.“笔力遒婉”其.真无马邪(《马说》)B.今披阅遗.迹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C.见恶.于元载、杨炎、卢杞诸奸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D.李希烈反.,诏遗宜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1)朕重其人,益爱其书,不啻逾于球璧矣。
(2)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
1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甲】文中,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充满忠义之气。
B.【乙】文写颜真卿面对反贼李希烈以死相逼,依然大义凛然,气节不屈。
C.颜真卿为人守正有礼,但由于奸臣当道,他只能把正直的言论藏在心里。
D.颜真卿擅长楷书、草书,其楷书风格浑厚挺拔,用笔力透纸背。
【答案】12.(2分)B13.(3分)C14.(4分)(1)(2分)我看重他的为人,更喜爱他的书法,胜过对珍稀美玉(的喜爱)。
(“重”“益”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2)(2分)(颜真卿)为了正义不顾惜自己的生命,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却最终被卢杞陷害。
(“达”“为”翻译正确,各0.5分,语意通顺,无语法错误,1分)15.(3分)C【2019·鄂州卷】【甲】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郑苏仙梦冥府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①。
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
王讥曰:“设官以治民,下至驿丞闸官,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②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
”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③,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
”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注】①囚:指去世的人。
②植:树立。
③举:上报(朝廷)。
11.用“/”给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2)咨诹.善道(3)但.不要钱即为好官(4)锋棱顿.减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2)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寄臣以.大事设官以.治民B.陛下亦.宜自谋无功亦.无罪C.攸之、祎、允之.任三载考绩之.谓何D.察纳雅言.避嫌疑而不言.15.甲乙两文都谈到了如何做官的问题,请概括它们所倡导的观点。
(3分)【答案】11.(2分,每多划一处扣1分)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12.(共4分,每小题1分)(1)怠慢(2)询问(3)只(4)立刻(或忽然)13.(共4分,每小题2分)(1)(2分)(如果)没有效果,那就治我的罪,来祭告先帝的在天之灵。
(2)(2分)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不更胜过你吗)?14.(2分)B15.(3分。
关键要答出“勤政尽责”,“廉洁”这点不答出也可得)为官不但要廉洁,更要勤政,要做实事,敢于担责。
不能空占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无所事事混日子。
附:《郑苏仙梦冥府》译文北村有位叫郑苏仙的人,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王爷正在登记刚抓到冥府的人。
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气昂昂地进了大殿,自称在世时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一杯水,现在对鬼神没有愧疚。
阎王微笑着说:“设立官制是为了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下到管理驿站、闸门的小官,都是按着理法来权衡利弊。
只说不要老百姓的钱就是好官,那么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更廉洁吗?”这官听了又辩解道:“我虽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呀!”阎王又说:“你一生处处求的是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敢说话,这不是辜负了百姓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这不是辜负了国家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绩,为什么?无功就是罪啊!”当官的大吃一惊,非常不安,刚来时的傲气一下子就消减了。
【2019·黄冈卷】【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
秦攻赵,使括代廉颇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