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海啸》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精编范文】《海啸》阅读附答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精编范文】《海啸》阅读附答案-实用word文档 (2页)

【精编范文】《海啸》阅读附答案-实用word文档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海啸》阅读附答案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海啸故事发生在日本。

一个九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坐落在海滨。

前面的海滩是孩子们戏耍的地方。

有位老爷爷和他的小孙子太郎,住在山头上,从那里可以俯视村子、庙宇和大海。

一天,天气闷热。

大地微颤,房屋轻摇,发生地震了。

海水刹那间变成墨黑色,迅速从岸边退去。

村民们未加注意,都跑到海滩上去了。

老爷爷知道,一场灾难即将来临,必须立即向村民报警。

他急忙叫太郎拿来火把,亲自点燃了自己即将收获的稻子。

一片熊熊大火把天空映红了。

太郎急得大声哭喊:“爷爷,你怎么能把自家的稻子给烧了呢?”可是,老爷爷没有时间解释,只想到拯救海滩和村子里四百多人的生命。

庙里的和尚看见了山上的大火,忙把警钟敲响,海滩上的人们发现稻田起火,都蜂拥上山来灭火。

第一批上山的青年要灭火,可是老爷爷制止了他们,说:“让它烧吧!全村人都应到这儿来,山下危险。

”人们疑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太郎哭着说:“我爷爷发疯了,是他自己点燃了稻谷。

”老爷爷此时向四周望了望,问:“全村人都来了吧?”并指着大海说:“你们看!”人们朝大海望去,只见海水像一座高耸的峭壁,正向村子扑来。

一阵天崩地裂的吼声,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铺天盖地而来。

大地在颤抖,人们不禁惊呼:“海啸来了!”海水咆哮着,席卷大地,经过几阵巨浪的冲刷,村子变成了一片汪洋。

老爷爷低沉地说:“这就是我烧稻田的原因。

”人们顿时恍然大悟,流着泪,跪倒在老爷爷的面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老爷爷的功绩,在重建家园时,还修建了一座庙宇。

据说,这座庙宇至今还屹立在海滨的山崖上。

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拯(zhěn zhěng)救闷(mēn mèn)热即(jìjí)将2.照样子,写一写。

最新《海啸》阅读答案

最新《海啸》阅读答案

最新《海啸》阅读答案最新《海啸》阅读原文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

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

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

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最新《海啸》阅读题目小题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3分)小题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小题3:指出下列加点词所指代的具体内容。

【初中记叙文阅读】《海啸》阅读答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海啸》阅读答案

【初中记叙文阅读】《海啸》阅读答案海啸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以分成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以分成气象变化引发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表示海底滑坡)引发的海啸。

海啸大多源自海底地震,存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超过6.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可以导致一种人为的海啸。

例如二战完结没多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已经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核爆试验引起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低的大浪完胜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推倒;海啸浪传至几百公里以外,狂浪仍在5米以上,导致沿岸不少小船沉没。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

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就是世界上出现海啸最少的地区,占到80%。

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分散出现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发生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我国虽然就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存有清楚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1.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3分)《海啸》阅读答案2.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3.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够无法换成?为什么?(3分后)4.从内容看,本文第②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第④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

海啸阅读题答案

海啸阅读题答案

海啸阅读题答案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所掀起的狂涛巨澜,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

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啸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回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

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1. 从第③段分析,海啸具有哪些特征?3分2.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分3. 第②段加点的词“大多”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4. 从内容看,本文第②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第③段介绍海啸的特征,第④段介绍海啸的_______.全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顺序。

神秘的海啸阅读及答案

神秘的海啸阅读及答案

神秘的海啸阅读及答案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神秘的海啸》的文章阅读以及相关的阅读答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神秘的海啸》科科原文阅读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地震。

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万人死亡。

究竟什么是海啸?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

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的海浪大不一样。

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增加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

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

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

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

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

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海啸到达前,会发出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的频率很低的吼声。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一、说明方法: 打比方、摹状貌、引用 二、修辞:拟人 三、有表现力的词语(解词+作用) 四、表达方式:描写 作用: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某事物的特点
05 神秘的海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某些地震引起 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 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 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 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 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 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某些地震引起海底 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 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 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 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 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事物的特征)
(2008· 济南) 13、阅读第③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 表达作用。(3分) ③就振动频率和强度而言,噪声对我们的身体 健康更有害。举个例子来说吧,莫斯科西南区的 一处楼房安装了电梯。这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 结果却适得其反。楼里的大多数居民开始经常性 的失眠头疼。原来,日夜运转的机器成了噪声源, 而电梯则像一个巨型喇叭,又加重了这种噪声。 忍无可忍的居民正打算同莫斯科市政府交涉此事。 答案:“经常性”表示动作行为的发生是非常 频繁的,强调了居民失眠头疼的症状屡屡发生, 说明了噪声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危害之大。
请从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角度,列举 本段出现的说明方法 ,并分析其作用 (2分) 摹状貌的说明法, 生动形象的写 出了不同形式的海啸的特点。
答案:亟待;急待,迫切的需要。原文用“亟 待”一词语气强烈,写出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 需转变的紧迫性,强调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意义。 如果改为“需要”一词,语气平淡,不能很好的 表现能源结构转变的急迫。

海啸阅读答案 《海啸》阅读答案(6篇)

海啸阅读答案 《海啸》阅读答案(6篇)

海啸阅读答案《海啸》阅读答案(6篇)语文阅读理解主观性强,学生答题时要将主观题客观化,即要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

备考中,不鼓励“题海战术”,阅读的质量才是较重要的。

为了加深您对于海啸阅读答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6篇《海啸》阅读答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如何鉴赏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篇一提问方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提问变体①:请分析这首诗的主旨或对于本诗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的?变体②:结合诗句分析诗歌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变体③: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变体④:结合诗句分析诗歌的主旨。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情感或某句诗的含义(特殊含义、深层含义,如语境含义、意境含义)。

首先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之上,做到全面、准确、深入、客观、恰如其分的分析评价。

不要犯“拔高”或“套用”的毛病,更不要出现言不及意、似是而非的问题,努力忠于原诗,做到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往往用“描绘了……的景物,塑造了……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歌颂了……的品质,批判了……的观点”等句式。

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思想情感。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作者这种感情。

答题套路:(1)抒发感情:通过(),抒发(寄寓/揭露)()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这是一首()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通过()手法,抒发了()的感情(进行评价)。

《海啸》阅读答案篇二(1).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和C不给分。

一对一错给对项的分。

(给分理由:D分析正确,细节较多,难度较高;B分析正确,难度不高;E原文为“他坚信信任是相互的”,答案为“证明了主人公‘善良和信任是相互的’的信念的真理性”,“善良”属推断成分。

)(2).一问:①他坚信在海啸危及生命的关键时刻放走死刑犯的做法是正确的,即使死也不后悔;②他坚信“信任是互相的”,不论什么人,当你把真正的信任给了他,他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回报你。

北师大版小升初语文专项测试-现代文阅读理解

北师大版小升初语文专项测试-现代文阅读理解

2018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现代文(三)重点题型训练(带解析)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海啸①海啸,通常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

海啸能掀起狂涛巨浪,是破坏力极强的水文气象灾难,如不及时躲避,人们很难在它的魔爪下逃生。

②海啸可分为自然型与人为型两类。

自然型海啸又可分为气象变化引起的风暴潮与火山爆发、地震,水下地陷(也称海底滑坡)引起的海啸。

海啸大多来自海底地震,有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其震源深度在20公里以上,里氏震级达6. 5级以上。

在现代,水下核试验也常常会造成一种人为的海啸。

如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在北太平洋比基尼岛开始长达20多年的核试验,其中一次水下氢弹爆炸试验引发的海啸,中心部位的巨浪高达60多米,之后15米高的大浪横扫海面,不少正在附近航行的舰船被巨浪掀翻;海浪传到几百公里以外,浪高仍在5米以上,造成沿岸不少小船倾覆。

③海啸是一种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

海啸浪的波长达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范围比较大,为2〜200分钟,因此海啸发生时,往往第一个浪头涌来时,海面上升了,过了一段时间,潮水出现下降,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二个浪头涌来。

海啸常见的周期为40分钟以内。

据科学家推算,当大洋深度为 4000米时所发生的海啸,其大浪的周期为40分钟。

海啸波的传播速度为713公里/小时,波长为475公里。

海啸震源的水面最初升高幅度为1〜2米。

因此,海啸在深海大洋传播时,由于波高与波长之比很小,周期较长,往往一时难以察觉到。

只有快接近岸时,才会形成有破坏力的巨浪。

因而,有经验的船长在遇到海啸时,都会把船迅速驶离海岸,离岸越远越好。

④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海啸最多的地区,占80%。

西北太平洋海域,更是地震海啸的集中发生区域。

就全球而言,海啸主要出现在日本太平洋沿岸,太平洋的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夏威夷群岛和阿留申群岛沿岸。

我国虽然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海啸却不多见。

近两年来,中国沿海有确切记录的地震海啸为数很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秘的海啸》阅读答案
2004 年12 月2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 .9 级地震。

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印尼、斯里兰卡、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共15 万人死亡。

究竟什么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发生在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宇宙天体撞击等,都可能会引起海啸。

海底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要原因。

海底发生强烈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猛然上升或者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

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的海浪大不一样。

平常所见到的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增加衰减很快。

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十分惊人。

海啸的物理实质是大量海水在短时间内的激烈运动,如果海底地震不引发海水的大规模位移,就不会引发海啸。

只有发生在深海区的里氏6.5 级以上的地震,才有可能引起海
啸。

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有两种形式。

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
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扩散。

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

某些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随后海水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

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

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形成水墙,时速可达数百千米,形成四海翻腾云水怒的惊人奇观。

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

海啸到达前,会发出与通常的波涛声完全不同的频率很低的吼声。

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以摧枯拉朽之势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危害。

海啸能裹挟着重达数吨的岩石、船只、废料、杂物等,向内陆扫荡数千米,甚至会沿着入海的河流逆流而上,沿河地势低洼的地区会被淹没。

为减少海啸造成的灾难,科学家们正在加紧对海啸的监测、预报
及救助、防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造福于人类
14 .从内容上看,本文对说明对象海啸是从其
及减灾研究等四个方面加以介绍的。

(3 分)
15 .引发海啸的原因是:。

(2 分)
16 .假如你是海岸边的一名游客,读了本文后你可以根据什么样的现象判断海啸可能即将发生,作出迅速逃离海岸的决定。

(3 分)
17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2 分)
参考答案:
14 .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巨大危害(符合文意即可)(3 分)
15 .海底的地震、火山爆发以及天体撞击等。

(包括海底及地震
等三项共四个答题要点)(2 分)
16 .如果看到海岸出现异常的涨潮或退潮现象,并听到与通常波涛声不同的频率很低的吼声,就应该迅速逃离海岸。

(3 分,异常的涨、退潮及频率很低的波涛吼声为三个答题要点)
17 .示例: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句话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它使读者对海啸有一个比较明确、完整的认识。

(2 分,如果把示例中的例子作为下定义的方法来认识,亦不扣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