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新闻发布会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答关于农业五大焦点问题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解答关于农业五大焦点问题第一农经网3月7日上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副部长张兆林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记者会,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各方记者的提问。
“作为农业部门来说,我们的第一位的职责还是要保障全国人民能够到点开饭。
”持续75分钟的新闻发布会,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一一回应老百姓关注度高的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怎么改、有何举措、食品转基因发展有没有具体路线图、农业农村环境污染成为新“乡愁”如何治理等8个问题。
作为农业部一把手,韩长赋又是如何解读这些问题的?透露出哪些关键信号?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答中外记者问焦点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回应关键词:振兴奶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今年新春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
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突出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改什么,怎么改?”这是今年两会农业部发布会上记者向韩长赋抛出的第一个问题。
韩长赋回应称,今年,农业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要是抓好以下几件事:“要去库存,改善供求关系,希望今年能够适当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减到4000万亩,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结构。
”他补充说到,要补短板。
比如要振兴奶业,增加大豆生产,发展绿色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
韩长赋表示,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包括农村的职业农民、返乡下乡的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和退伍军人,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
另外,韩长赋继续谈到,要增动能,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比如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休闲农业,激发活力,增加动力。
韩长赋特别强调,调整结构绝不意味着放松粮食生产,总体上还要保持粮食产能稳定。
“尤其是不能削弱粮食生产能力。
”焦点 2 “农村环境污染成新‘乡愁’怎么办?”回应关键词:绿色发展菜篮子如今,像秸秆焚烧、养殖场的粪污乱排、农药化肥等过量施用在农村还普遍存在。
我国养猪业要调结构更要转变发展方式

定 的考虑 , 策倾 向是价格不能高 , 政 政策导 向是‘ ‘ 做 多” 的。在这样 的政策导 向下, 必然会 出现生猪产能
过剩。
新闻发 言人 的言谈话语透 露 了宏观政策“ 做多 ” 的导 向:今年 , “ 通过政策推动 、 引导和调控 , 克服 了 上半年价格 下跌和 甲型流感的影 响,整个产业调控 有 了明显 的优 化, 市场供给充足 , 比前两年好得 多 。 政策推动加快 了产业 的升级 。生猪 出栏今年稳定增 长 。在今年 的政策里面 ,有对标准化规模养猪的扶 植 , 有对母猪保险政策推动, 障能力 明显增强 。 还 保 ” 新闻发 言人告诉我们 , 通过政策推动 , 经过政府 的引导和调控 , 2 0 在 0 9年上半年产 能过剩 、 价格 下 跌的情况下 , 生猪 出栏今年稳定增 长 ”“ “ ,市场供 给 充足”“ ,保障能力 明显增强 ” 根据农业部的监测, 。“ 1 1月底 ,全 国 生猪 存 栏 46 . 6亿 头 ,同 比增 长 了 41 . %。1 1 月累计出栏生猪 57 亿头 ,同比增长 — 1 . 9 3 %, . 今年生产总体是增长 的。” 5 由此可 以看 出,国家对生猪生产宏观调控导 向 是提 高保 障能力 。对规模 化养猪补贴 、对能繁母猪 提供保险等政策措施 ,都是为了提高保 障能力采取 的增加产能措施 。这 些政策措施 不顾产 能过剩 , 不 顾价格低迷 、 猪贱伤 农 , 仍推动 生猪 生产稳定 增长 , 来保证市场供给充足 。因此可以说,生猪过剩与宏 观调控政策有直接关系 。 1 2 0 年 下半年 生猪 涨价与宏观调控 政 策关 系 . 09 3
2
养猪 S N R D C IN( WIEP O U TO 1 )
新闻发布会三农工作总结

新闻发布会三农工作总结
新闻发布会,三农工作总结。
近日,农业部举行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总结了今年以来的三农工作。
会上,农
业部部长王宏伟表示,今年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村改革取得新进展,农村环境治理得到明显改善。
在农业生产方面,王宏伟介绍说,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粮食产量稳步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裕。
同时,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新突破,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升级,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在农民收入方面,王宏伟指出,今年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在农村改革方面,王宏伟表示,今年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土地制度
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逐步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
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王宏伟介绍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投入,农
村环境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最后,王宏伟表示,未来,农业部将继续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
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本次发布会总结了今年以来的三农工作成绩,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我
国农业农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农业部就进一步禁用和淘汰高毒农药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山 泰衷 蒹佶 惠 2 1. 0 18
农 药 监 管
效 的施 药 和 标 准 化 生 产 技 术 .提 高 农 药 科 学 合 理 使
山东 农 药信 息
际公 约 的管制 范 围 , 1 有 2个 品 种 在 一 些 国家 撤 销 登
门 深 入 开 展 了 “ 盾 护 农 ” 动 。 检 部 门 也 开 展 了 红 行 质
等 l 2种高毒 农药 , 进一 步 加强科 学论 证和社 会经 济
影 响评 价 , 着成 熟 一个 、 用 一个 的原则 , 本 禁 择机 启 动禁 用程序 。
这次农 业部 、 工信 部 、 环保 部 、 工商 总局 、 质检 总 局五 个 部 门联 合 发 布高 毒农 药 禁 限用 的第 18 5 6号
产 品推广使 用 , 积极 开展 低毒 生物农 药 示范 推广 , 大 规模开 展病 虫害专 业化 统 防统治 ,集成 推广 科学 高
用 等方 面专家 以及各 省 和有关部 门的意见 ,在反 复
论 证 的 基 础 上 , 织 制 定 了 《 毒 农 药 淘 汰 和 禁 用 工 组 高
作方 案》 并上报 国务 院批 准 。 ,
农药尤 其是 高毒农 药 日益成 为社 会公众 关 注的焦 点 问题 。 各方 面要 求禁 用 和淘 汰高毒 农药 的呼声 强烈 。
中央 领 导 同志 高 度 重 视 . 次 作 出 重 要 批 示 , 求 采 多 要
毒磷 、 治螟磷 、 丁硫磷 等 1 特 0种农 药 的登记证 、 生产 许 可证 ( 产批 准文件 )停 止生 产 , 2 1 生 , 自 0 3年 1 0月
农业部召开我国在“加快奶业发展 促进乳品消费”方面取得最新成效的新闻发布会

・3 ・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 的要求 , 我部组织专家制定了《 巴氏杀菌乳和
U T灭 菌乳 中复原乳的鉴定》 准 , 巴氏杀菌乳和 U T灭菌乳 中复原 乳成分的检测 , H 标 为 H 提供 了科 学 依据 。 同时, 为加 强液态奶 中复原乳检测2作 , 1 农业部加快 了相 关部级质检机构建设, . 7 在较短时间 内, 新
维普资讯
-
2-
中国奶牛 ・06年第 5 20 期
农业 部 召开我 国在 “ 加快 奶 业 发展 促进 乳 品消 费 ” 方 面 取得 最新 成效 的新 闻发 布会
20 0 6年 5月 1 1日上 午 , 农 业部 新 闻发布 大厅 举行 了新 闻发 布会 。 部 了我 在 发
产高速增 长。05 , 国奶 类总产量达 2 6. 20 年 全 84 8万吨 , 均奶 类 占有量为 2 . 人 1 7千克 , 奶牛存 栏 11. 26 1 万头 , 别比 20 年增 长 21 、 倍和 1 倍 。二是乳品加 工 实力增 强。20 年 , 国乳制 品 产量 分 00 .倍 2 . 5 05 全 11 . 30 4万吨 , 2 0 年增 长 5 。 比 00 倍 规模 以上 乳品企业年销售额 825 亿元 、 润总额 4 . 亿元 , 6. 7 利 91 5 分 别比 20 年增 长 3 6 00 . 倍和 4 6 。 4 . 倍 三是城 乡乳 品消费稳 步增长。05 , 国城镇居 民和农 村居 民 8 20 年 全 年人均乳制品 消费量分别为 2. 4 8千克和 2千克 , 20 年分别增 长 7. 比 00 11 8. 。 %和 8 % 7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一
、
“ 十五 ” 间我 国奶 业发展 取得 的主要成就 期
确保百姓吃得放心——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荆楚行”新闻发布会直击

举 行新 闻发布会 , 省 人大农 业与农 村委 员会 ! 农业厅 领 导 , 就开展 活动 的主题 , 及我 省农产 品质量 安全现 状 等有 关问题 回答 了记 者的提 问 " 省 人大 常委会 副 主 任王玲 出席 会议 , 副秘书 长 ! 法规 工作室 主任王亚 平 主持新 闻发布 会 " 省 人大 农业与 农村委 员会主任 委 员刘 田喜 ! 秘书长夏雄彪 , 省农业厅厅长戴贵 洲 ! 副 厅长王敦 胜 出席 会议并 回答提 问 , 新华社湖 北分社 ! 人 民日报湖北 记者站及湖 北 日报等 1 5 家媒体记者参 加 了新闻发布 会 " 王亚平 首 先简 要介绍 了此 次新 闻发布 会的相 关 情 况 , 并请 记者就农产品质量安全 有关问题提 问 "/ 农 产品质量 安全荆楚行 已经 开展 了 2 年 , 请 问对此项 活 动有 什么评价 , 今年 的活动主 题是什 么 , 0湖北 日报 记 者抢得先机 , 率先提 问 "
刘 田喜就 此问题 作 详细 回 答 , 省 人 大常 委会 从 0 1 年 开始 , 将农产 品质 量安 全作 为监督 工作 的重 2 点 , 开展 了 / 农产品质 量安 全荆楚 行 0活动 , 取得 了 良 好的社会效果 " 主要体 现在三个 方面 :201 1 年 !2 01 2 年农业部对湖 北农产品质量安全进 行抽检 , 合格 率均 居全 国第一 ; 未发生 有影响 的农产 品质 量 安全事件 ; 成功打造 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批品牌产品 , 如神丹牌 鸡蛋 , 其质量标 准就是 全 国的标准 , 以潜江 为代表 的 龙虾 , 在 市场 有 口皆碑 , 还 有高 山蔬 菜 , , 今年 活动 的主题 是根据 中央一号 文件精神确定 的 , 提出健全基 层 食品安 全体 系 , 加大监 管机构 的建 设力度 , 全面提 升监 管能力和水平 " 因此 , 今 年荆楚行 活动主题是加 强基 层基础 , 把基础做 实 , 全国提升 基层 工作 " 为什 么要加强基层基础 , 这是 因为农产 品质量安全 , 第一 道 关在基层 , 基层 基础最重要 , 基层基 础最关键 , 而现 实基层 基础又显得很 薄弱 , 一是 少数地方农产 品质 量
新闻发布会主持稿

新闻发布会主持稿当您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能遇到了问题,提笔而烦恼,不知如何撰写新闻发布会的主持词,那请您跟我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以下这篇是模板,通用性很强,随后跟着的是几篇实例,可以作为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中泰搏击争霸赛新闻发布暨招商推介会。
我是主持人xxx上海传古文化传播公司专业发布会策划、新闻发布会策划、发布会搭建、发布会设备租赁、物料设计等。
首先,我十分荣幸地向各位隆重介绍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嘉宾。
他们分别是:1.尊贵的XX先生,掌声欢迎!(下同)2.尊贵的XX先生;3.尊贵的中泰搏击争霸赛大赛组委会荣誉主席XX先生;4.尊贵的XX先生;5.尊贵的XX先生;6.尊贵的中泰搏击争霸赛大赛组委会主席XX先生;7.尊贵的XX先生;8.尊贵的XX先生;9.这里我还要向大家特别介绍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澳门国际传统武术搏击联合会会长、中泰搏击争霸赛大赛组委会副主席XX先生;10.来自国际自由搏击之都------泰国的职业自由搏击手XX先生;11.来自我国XX的自由搏击运动员XX先生。
12.同时,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暨招商推介会的还有热心体育文化事业的企事业代表和社会各界嘉宾,对你们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13.我们还要感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各位新闻界朋友,他们分别是:XX的领导和记者朋友们,欢迎你们!中泰搏击争霸赛这场国际性的体育赛事由和澳门国际传统武术搏击联合会联合主办,郴州智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澳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将于xxxx年1月23日在郴州市腾飞体育馆进行,6名获得过国家级比赛冠军的中国运动员与6名身经百战的泰国职业选手将展开夺杯争霸的角逐。
这场国际性的顶级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届时将为郴州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家请看这场赛事的宣传视频。
(播放35秒的赛事启动宣传片)首先有请中泰搏击争霸赛大赛组委会主席先生为大赛致辞,掌声有请!(上海传古文化传播公司专业发布会策划、新闻发布会策划、发布会搭建、发布会设备租赁、物料设计等XX先生致辞)感谢先生热情洋溢的讲话,现在有请澳门国际传统武术搏击联合会会长、中泰搏击争霸赛大赛组委会副主席先生致辞,掌声欢迎!(XX先生致辞)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中泰搏击争霸赛大赛组委会荣誉主席XX先生为大家作指导。
抓好“四个到位” 打好畜禽种业翻身仗——农业农村部就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018一批黑猪品牌加快进入市场,逐步满足了人们对优质特色猪肉的需求。
下一步,在全国实施新一轮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中,一是实施大规模的主导品种联合育种,尽快实现生产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加强优质种源供给。
二是加强地方品种保护,今年已启动了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摸清家底以后,将进一步完善保护体系,加大保护力度。
三是大力推进地方品种开发利用,深入挖掘其优质特性,培育以风味独特、肉质鲜美为主兼顾生长速度的特色猪种,更好地满足多元化的市场消费需求。
记者:在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中,对于奶牛、生猪、肉牛、蛋鸡、肉鸡和肉羊六大畜禽,主要是聚焦哪些方面?解决什么问题?时建忠:总体来讲,生猪、奶牛、肉牛、羊、蛋鸡、肉鸡等六大畜禽的主攻方向都是实现品质和性能持续提升,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但六大畜种各有特点、差异较大,在新一轮畜禽改良计划当中,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分别锁定了具体主攻方向。
生猪主要聚焦瘦肉型品种和地方品种。
一是要构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国家核心种公猪站+国家生猪战略种源基地三位一体的育种新格局,支持发展区域性联合育种,推动育种体系的全面升级。
二是要建立高效的智能化种猪性能测定体系,加快全基因组选择等育种新技术的应用。
三是要大力推进地方猪的开发利用。
奶牛主要聚焦主导品种。
一是要建立以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主导的核心种源培育体系,创新联合育种组织机制。
二是要扩大生产性能测定规模,完善奶牛的基因组选择技术平台。
三是要实现奶牛遗传物质质量监管全覆盖。
肉牛主要聚焦普通牛、水牛、牦牛和乳肉兼用牛。
一方面要扩大高质量育种核心群规模,完善育种基础工作,加快基因组选择技术应用,发展多种形式联合育种组织。
另一方面要支持群体规模大、特色优势明显的地方品种,持续开展本品种选育,提高生产性能。
羊主要聚焦肉羊、毛(绒)用羊和乳用羊。
坚持本品种持续选育和新品种培育并重,完善以国家羊核心育种场为主体的良种繁育体系,开展主导品种的联合育种,建立完善的性能测定体系,逐步推进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办介绍我国今年粮食生产形势等有关情况∙2014/12/5∙∙∙∙∙[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胡凯红]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
中国的粮食生产一直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今年的中国粮食生产形势等方面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先生。
下面先请毕总做一个介绍。
2014-12-05 10:17:09∙[农业部总经济师、新闻发言人毕美家]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与我的同事满怀着丰收的喜悦来到国新办的新闻发布大厅,向大家和全国人民汇报今年农业的丰收情况。
2014-12-05 10:17:42∙[毕美家]首先,我真诚地感谢多年来大家对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尤其是对粮食生产的关心与支持。
我们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
粮食的供给情况,方方面面都非常关心、关注。
在粮食“十连增”的高起点上,今年的形势如何,大家也很关心。
现在可以说是尘埃落定,可以讲,仓满库盈。
昨天下午,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今年粮食产量是12142亿斤,增加103亿斤,增长0.9%。
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连续两年跨上1.2万亿斤的台阶。
2014-12-05 10:18:01∙[毕美家]今年的粮食生产跟往年相比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我们的口粮品种增加,主要是稻谷、小麦增产141亿斤,保障了口粮的绝对安全。
二是,品质普遍提升。
今年的小麦不仅收成好,而且品质尤其好,入库的小麦90%是一等和二等的麦子。
水稻的品质也很好。
产量高,质量好,自然市场价格就高,农民的收入就多。
总书记曾经指出,“三农”向好,全局主动。
今年的粮食丰收为我们国家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14-12-05 10:18:54∙[毕美家]今年的粮食生产在经受了局部严重的自然灾害、多发的生物灾害、多变的市场环境的重重考验,再获丰收,实属不易。
这是多种因素同向作用的结果。
2014-12-05 10:18:35∙[毕美家]一是重农抓粮的劲头不减。
去年粮食实现“十连增”后,中央审时度势提出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鲜明提出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进一步释放了重农抓粮的强烈信号。
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中央的决策部署,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具体部署,加力支持,增加投入。
特别是各级农业部门以高度的自觉、坚定的信心,尽职履责的做好指导服务、推进措施落实,全力高位护盘。
今年抓粮食生产的劲头没有松、力度没有减,这是再获丰收的一个重要原因。
2014-12-05 10:19:06∙[毕美家]二是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今年,中央继续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扶持力度,稳定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支持科技兴粮各项措施落实。
就粮食政策而言,及早拨付农业“四补贴”资金,提高并及早发布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及时出台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政策,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今年的粮食面积是16.91亿亩,增加了1174万亩,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增加了1137万亩。
这也是今年粮食再获丰收的重要基础。
2014-12-05 10:19:58∙[毕美家]三是科技服务指导到位。
今年,在粮食生产科技服务上,力度更大、措施更实、效果更好。
在每一个关键农时季节,都因地、因作物提出具体的技术指导方案,指导各地落实各项关键技术措施。
特别是今年大规模组织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了58个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打造了一批高产高效示范区,示范带动了大面积均衡增产。
尽管今年局部地区受灾比较严重,但今年全国粮食平均亩产仍提高了0.2%,尤其是夏粮亩产提高了3.5%,是近8年来单产增幅最大的一年。
比如,山东德州市700万亩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42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已接近或超过欧洲种植规模相当的高产国家水平。
2014-12-05 10:22:49∙[毕美家]四是防灾减灾及时有效。
在自然灾害的防范上,各地集成推广了一套主动避灾的技术模式。
比如东北地区开展深松整地、水稻大棚育秧、玉米抗旱“坐水种”,黄淮海地区小麦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技术,防灾减灾的效果非常好。
特别是针对今年黄淮、东北部分地区出现的严重伏秋旱,各地分类指导,推进科学抗旱,做到了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非灾区多增产。
在生物灾害的防治上,对一些重点病害实施关口前移、科学防治,更主要的是大力推进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实现了“虫口夺粮”。
2014-12-05 10:23:07∙[毕美家]此外,尽管今年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秋旱,但灾害发生的范围和程度接近常年,大部分地区气象条件总体较好,没有受到干旱的地区和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增产明显,也是粮食增产的客观原因。
今年的粮食已经丰收了,相比之下我们明年的任务显得更加艰巨,农业部将及早谋划明年的粮食生产,切实抓好当前的秋冬种生产,从目前的情况看,今年秋冬种的形势比较好。
2014-12-05 10:23:22∙[毕美家]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预计今年冬小麦面积略有增加。
各地反映,今年播种质量高、土壤墒情好,冬小麦出苗整齐,苗全苗匀苗壮,长势也是近年来最好的一年。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的部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扎实的作风、有力的举措,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继续保持粮食生产发展的好势头,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14-12-05 10:24:16∙[毕美家]下面,我愿意和我的同事回答记者朋友的提问。
2014-12-05 10:24:33∙[胡凯红]谢谢毕总。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之前先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14-12-05 10:24:53∙[中央电视台记者]有一个问题请问毕总,这几年粮食一再不断地丰收增产,大家都非常清楚,但同时大家也了解一点,去年东北发生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今年河南、辽宁又发生严重的旱灾。
大家不禁要问,怎么旱了也丰收,涝了也丰收?2014-12-05 10:26:20∙[毕美家]你问的问题非常好。
今年夏秋季节,黄淮和东北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伏秋旱,这些地方都是我们国家粮食的主产区,当时全国各界都非常关注。
我们农业部的同志也都感到非常焦急。
应该说,今年辽宁、河南夏季的干旱是比较严重的,但是局部的,主要集中在河南的西部和辽宁的西部,这两个地方自然条件差一些,灌溉条件很少,基本上可以说是靠天吃饭。
最后统计,今年辽宁秋粮减产88亿斤。
河南的情况好一些,因为受灾的豫西不是主产区,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灌溉条件比较好,所以没有形成农业干旱,加之科学抗旱有力有效,秋粮损失比较少,河南最后统计只减产了8亿斤。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每年都有灾害发生,不是这个地区,就是那个地区,有灾是必然的,具体发生在哪个地区,这是有偶然性的。
2014-12-05 10:35:58∙[毕美家]回顾近十多年来我们国家粮食生产发展历程,一年三季都丰收的年份是不多的。
今年来讲,夏粮丰收,秋粮总体也是丰收的。
实事求是地讲,每年我们都对粮食生产提心吊胆、如履薄冰,抗灾减灾的弦我们每年都是绷得紧紧的。
应该说,今年的气象条件总体还是不错的,是一个正常的年景,尽管黄淮、东北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伏秋旱,由于是局部的,没有在全国发生大范围的干旱和洪涝灾害。
我有一组数据给大家报告一下,今年夏秋季节农作物最大受旱面积只有7000多万亩,比近5年同期平均少了2000多万亩,所以今年的灾害还是比较轻的。
2014-12-05 10:36:15∙[毕美家]今年秋粮能够再获丰收,有三个积极因素,可以概括为“一扩两增”。
“一扩”是我们今年秋粮的面积扩大了,预计今年秋粮的面积是11.9亿亩,增加了1165万亩,特别是高产作物的玉米增加了1137万亩,因面积增加和结构调整增产的粮食接近100亿斤,这弥补了一部分因灾的损失。
“两增”,一是没有受灾的地区是明显增产的,虽然今年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但是灾害发生的范围和程度接近常年,其他多数省份气象条件好于去年,未受旱和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由于光照充足,积温增加,加之田间管理到位,单产普遍提高,有效地弥补了受旱区域的产量损失。
全国粮食第一大省黑龙江,今年的气象条件好于往年,增产粮食47.6亿斤。
另一个是去年受灾的省份,比如安徽、湖南、广东、贵州、浙江,这些省因为今年的条件比较好,去年减产了70多斤,今年没有减产,实现了恢复性的增长。
这几个原因也是我们今年粮食在遇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丰收的重要原因。
谢谢。
2014-12-05 10:35:5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刚刚毕总介绍今年我国粮食继续增产,想请问一下,今年抓粮食生产和往年有什么不同?下一步农业部还会采取哪些新的举措来抓这项工作?2014-12-05 10:36:16∙[毕美家]你问的问题非常好。
因为粮食连年丰收,今后是不是能够继续,这个问题是方方面面都很关心的。
前不久,总书记到福建视察,提出了“五新”,其中“一新”是让我们如何进一步地挖掘粮食生产能力的新潜力。
我部主要的思路是这样定的,具体来讲,在“两藏、两机、一聚焦”上下功夫。
2014-12-05 10:48:23∙[毕美家]“两藏”:一个是,“藏粮于地”,这是我们的基础。
我们重点抓了两件事:第一,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配合发改、财政、国土等部门,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支撑粮食的稳定增产。
第二,加强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这方面重点是两方面:一方面,守住耕地数量红线。
按照中央部署,配合国土资源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优先把城镇周边、交通沿线易被占用的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
另一方面,守住耕地质量红线。
从今年开始,我们加强了耕地内在质量的建设,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为抓手,以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养分平衡、耕地修复为重点,着力提升耕地质量。
这是我们应该不断加强的一项重点工作。
2014-12-05 10:48:42∙[毕美家]另一个是,“藏粮于技”。
这方面重点是抓好两件事:第一,是推进种业科技创新。
按照国务院部署,我们积极推进种业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种业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快选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
第二,推进技术集成创新。
在总结高产创建经验的基础上,大规模组织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集中力量攻克一些技术瓶颈,组装一批区域化、标准化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打造一批高产高效示范典型。
现在,我们都能看到万亩、几万亩、几十万亩成片的高产方,示范带动的效果非常明显。
今后,我们还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入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实现粮食的高产高效生态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