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合肥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合集下载

安徽省合肥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合肥一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6届高三年级学生素质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精辟地提出喜剧的对象是丑陋与错误的观点,将丑视为喜剧的基础,但他的喜剧观念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如把悲剧与喜剧形而上地对立起来,认为喜剧与悲剧有严格的界限,“喜剧不致引起痛苦”,强调喜剧的纯粹逗笑、欢乐的性质;同时,他重悲剧、轻喜剧,认为悲剧是最崇高的艺术,喜剧则等而下之。

亚氏的观点成为西方后世许多理论家,艺术家信奉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从喜剧心理学角度看,喜剧的审美心理不是一味地轻松愉快,而是由紧张到松弛。

笑可以有轻松的笑、无可奈何的笑乃至撕心裂肺的笑,喜剧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复合的。

让·保尔曾指出:“喜剧性接近这样一种有形的痒感,这种痒感作为一种滑稽可笑的双音和复义震颤于痛苦与喜悦之间。

”喜剧性笑所具有的“紧张一一松弛”的模式,是由作为社会生物的人的“生理一一心理一一社会”的需要及其满足过程所决定的。

人有需要就意味着他感到缺乏,当人产生需要时,肌体就会感到一种紧张,无论是人在遇到肉体的紧张或心理的紧张时,都有一种寻找解脱的欲求,希望从引起紧张的体内情境或体外情境中逃脱出来。

“笑就是摆脱紧张,重归松弛状态的一种心理对策”。

从社会文化角度看,喜剧也是人类渴望摆脱制度与规范的束缚、解除紧张状态的方式。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于社会中,必然会受到种种社会制度、规范的限制和约束,人类的天性及种种需要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压抑,但是,人的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却又力求使这些本能表现出来,因而,被压抑的本能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的紧张状态会要求以间接、曲折的方式得到满足,笑正是缓解内心紧张、使人感到松弛的很好的方式。

所以,喜剧的审美效果是笑,笑是使人从紧张状态中解放出来的极佳方式.但笑的情感状态仍是复合的,伟大的喜剧所引发的笑往往并不纯粹被人感到愉快,而是交织着忧郁甚至悲哀的情绪,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伟大的喜剧往往都蕴涵着悲剧因素.莎士比亚、莫里哀、果戈理都是举世公认的喜剧大师,但他们的著名喜剧作品如《威尼斯商人》,《伪君子》、<钦差大臣》等,都有鲜明的悲剧因素。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6届高三第二次段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活动与物质生产活动的关系原始文艺的产生离不开原始人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客观条件。

在那个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人类不得不为抵御和战胜自然而把获得生存的劳动当作第一需要,由此派生出来的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欲望,乃至早期的雕刻、绘画、歌舞等文艺活动,不但须臾离不开劳动生活,而且还与实际的劳动融为一体。

原始文艺对劳动的这种从属关系,反映了人类在还不能真正支配自然的历史条件下,造成了原始文艺具有物质功利的普遍特质。

包括神话在内的史前艺术,虽从物质生产活动中产生了初始的想象和情感体验,但这种想象和情感体验始终以对实际生产活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为目的,还不具备独立的审美观照与创造的性质。

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远古时代岩画和其他艺术遗迹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那些艺术品都是以当时人类的劳动活动或生产对象为基本内容的,所反映的范围及表现形式,也是受当时生产方式及工具制造的水平所制约的。

随着人类从野蛮人向文明人的漫长的历史演化,特别是伴随着人类劳动范围的不断扩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史前艺术在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终于过渡到真正的艺术的时代。

人化自然的劳动既改造了自然界,又改造和发展了人本身,使人获得了物质机能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形成和丰富;从而使人的需要由生理的走向心理的,由个人的走向社会的,由实用功利的走向精神的、审美的;同时,也使人的本质力量从单纯的物质创造力发展成为包括审美创造力在内的具有复合结构的实践主体。

于是,人的精神世界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终于从混沌的物质世界中分离出来;建立在审美观照基础上的想象和美感也开始获得了审美的属性;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特殊形态的文艺活动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独立地位。

总之,以审美为目的的文艺活动,就是在以功利为目的的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解析学习资料

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解析学习资料

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

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

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

虽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依班固言推论,《春秋》当为鲁国右史所为。

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

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

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

其外,孔子于人物察考洞明,当是有资格论人议事了。

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所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

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

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

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

《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 (1)

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word版含解析) (1)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注:此卷学科网扫描版名字被改为安徽省太和中学第二次月考安徽省示范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本是诗书礼仪之邦t重视读书的历史十分悠久。

早在用朝,国家就设有图书馆,当时称“藏室”,收藏三皇五帝之书和各地志书,名闻古今中外的古代哲学家老子就是看守藏室的史官。

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特别是孔子办学、编书的事迹尤其说明我国很早就有了比较成熟的阅读实践。

人们每每谈到阅读,往往立刻会想到个人的学习和修养。

古往今来,我们民族关于好学、勤学、劝读、苦读的名言俯拾皆是,最为深入人心的还是那些关于“读书改变命运”一类的名言,譬如“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等。

一周恩来青年时代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道出了一位中国有志青年的责任感、使命感。

…阅读目的的崇高价值决定了读者将付出艰辛努力。

于是就有了“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一不知勤学旱,白首方悔读书迟”一类劝读诗,以及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一类勤学苦读故事,这些故事称得上启人心智、鼓舞精神。

至于做研究的专业人士,更是对清未大学者王国维借论宋词来谈读书、做学问的“三境界’’说有真切同感;“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表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庹,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既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又有不懈追求的境界升华。

诚然,对于很多人来说,阅读并不是为了改变命运,也不都要“望断天涯路”,不少人是作为道德传承而读书,更有不少人为个人修养而读书,还有的只是以读书为人生乐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为读书而读书。

2016合肥市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

2016合肥市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精校)

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

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

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

虽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依班固言推论,《春秋》当为鲁国右史所为。

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

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

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

其外,孔子于人物察考洞明,当是有资格论人议事了。

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

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

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

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

《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理当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

安徽省合肥第二中学高三2016届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文)试卷

安徽省合肥第二中学高三2016届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文)试卷

安徽省合肥第二中学高三2016届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文)试卷语文7.18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句中划横线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人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为什么还要等一、二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呢?就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各方面进行磋商。

C.其余四分之一的人口在发达国家,包括苏联,东欧(东欧不能算很发达),西欧,北美,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共十一二亿人口。

D.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和蔼可亲并行不悖举一反三唉声叹气B.撤消处分柳暗花明中西合璧称心如意C.黯然销魂原型毕露惨无人道计日程功D.原物必还为虎作伥扬常而去一张一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设备在10米左右的距离之内,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C.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D.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犯了错误,不要讳疾忌医,应当虚心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检查,坚决改正。

B. 他既已认错,就不为已甚,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吧。

C.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2016年合肥各区一模二模语文阅读试题精要

2016年合肥各区一模二模语文阅读试题精要

雷萨班语文内部复习材料2016年最新考试合肥蜀山区2016年二模试卷议论文部分○1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煞是壮观。

在人的世界里,同样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

○2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一览众山小”;曹雪芹、施耐庵占领的是古典小说的制高点,也可俯视群山;王羲之、颜真卿占领的是书法的制高点,一字千钧,力压群雄;鲁迅占领的是杂文的制高点,笔扫千军,所向披靡;梅兰芳占领的是京剧的制高点,美艳绝伦,光彩照人;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想和他们一较高低,想从他们手里夺取制高点,一般来说不大可能,弄不好就会被人嘲笑为蚍蜉撼树。

○3然而,这并不是说后来的人才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因为还有次一级的制高点,同样很重要,很壮美。

如果说李杜、曹氏占领的是三山五岳,咱们还可以去占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一样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譬如诗歌,即便不和李杜争老大,仍可以独树一帜,占领自己的山头。

苏、辛占领的是豪放派的制高点;柳永、李清照占领的是婉约派制高点;陶渊明、谢灵运占领的是田园诗制高点;岑参、王昌龄占领的是边塞诗制高点;读他们的诗作,或波澜壮阔,或小桥流水,或金戈铁马,或柔情似水,都诗意盎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熏陶。

○4如果连占领普陀山、五台山的机会也没有了,不要灰心,因为你还有别的机会,只要你在努力创造,不断摸索,在苦心孤诣,殚精竭虑,放眼望去,还有无数有名或无名的山头在等着你去征服、去占领。

还说诗歌,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双方对峙,不可撼动;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几大流派也都名山有主,难以企及,但咱们还可以独辟蹊径,占领新的制高点。

郭沫若的白话诗,李季的叙事诗,贺敬之的抒情诗,舒婷的朦胧诗,不都是吸引了大量读者,占领了属于自己的制高点,也奠定了自己在诗歌史上的位置了吗?○5人人渴望事业成功,渴望出人头地,那就要争取做到“一招鲜,吃遍天”,一定得有自己的事业制高点。

2016年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含参考答案

2016年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含参考答案

2016年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含参考答案注意: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①求之不得,。

(《诗经·关雎》)②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③,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④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⑤,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⑦,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⑧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默写杜牧的《泊秦淮》或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这两句诗描绘出“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的神韵。

竹是由笋变成的,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

竹笋虽然稚嫩,但坚硬的土层掩不住它,堆砌的石头压不弯它,它会一直向上,向上。

竹子是空心的,长高了易折,所以它通过不断地拔节|增加rèn性。

每次拔节,就是一次对生命的小结, .信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治了人的情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盎.然()稚嫩.()rèn性()(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

(2分)(4)根据文意,在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

(2分)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1)《海底两万里》中的人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于绝种的,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2)立了好久,他决定进去见她;告诉她他又找到了包月;把这两天的车份儿交上;要出他的储蓄;从此一刀两断——这自然不便明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著《史记》,对孔子钦慕之情切切。

又似有丝丝缕缕弦外之音,好像司马氏不仅找到了精神家园,还体悟到了更高境界的史家情怀。

然而将至圣先师名为史家,古今鲜有人为。

虽然孔子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史学家,尽管他没做过一天的史官。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依班固言推论,《春秋》当为鲁国右史所为。

而孔子年轻时做过职司、委吏,后任中都宰,三年骤迁大司寇摄相事,唯不见做史官的记录。

言史家孔子,也实不虚妄。

读万卷书,孔子自不待说,孔子于周史应是详熟,行万里路孔子也是不输,少时“入太庙,每事问”,壮而适周问礼,又周游列国十四载,孔子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周详。

其外,孔子于人物察考洞明,当是有资格论人议事了。

孔子的历史观与著述态度在今看来也十分可取,对待历史持科学严谨的态度胜过今人。

此大可辅言孔子为史家了。

但是,以《春秋》名孔子为史家似乎也有点勉强。

首先,孔子著《春秋》一事实有争议。

《春秋》是鲁国史书,历来被理当认为由鲁国史官所为;可历代史家、学者又以为是孔子所修。

《左传·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非圣人谁能修之”。

“圣人”就定指孔子吗?所以,这里不足为明证。

倒是孟子言之凿凿:“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惧,作《春秋》。

”算是敲定此事。

孟子齐人,距孔子百多年,近圣人之居,史料当丰,传闻即真,况孟轲崇信求义,可信度应是很高。

再有《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道:“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故西观周氏,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

”大抵也能杜左右之口。

当然也有折中的说法。

两边都讨好,各方不得罪:《春秋》原为鲁国史官所写,后经孔子修订成书。

虽万分稳妥,可如此一来孔子有嫌假他人之功。

还有一个问题,《春秋》一万六千字,在今不抵一篇硕士论文的篇制,可却微言大义,辞微旨博,一字褒贬,影响深远。

于是历代解“经”传“经”之作不乏。

单说用古文写就的《春秋左氏传》,其史料补充丰赡,记事因果清明,写人性格丰满,使《春秋》史纲泱泱为一部有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堪称伟大。

然而左丘明因《左传》称史家,而孔子有《春秋》却不称史家,这很值得深思。

所以,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

孔子只是“好古”。

自称“吾述而不作”,只阐述前人学说而不去创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旨在缔造理想,“大同”“小康”。

孔子又不只是好古,世衰道微,礼崩乐坏,孔子批判,毫不隐晦。

虽“干七十余君莫能用”以致“累累如丧家之犬”,仍卓然独立,岁寒松柏。

代王立法,惩恶劝善。

如此说来,称孔子为史家还真的格局太小。

夫子“木铎”,不若称“春秋”孔子。

(摘编自郭小琲《<春秋>有大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是一部历史专著,依据孔予的生平和班固的意见,可以认为它是鲁国专门负责“记事”的右史所作,与孔子无关。

B.左丘明认为《春秋》出于“圣人”的编纂和撰写,却言辞含混约略,未能言明具体的编撰者,以致为后世留下一桩谜案。

C.《史记》非常明确地主张《春秋》为孔子所编撰,但更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孟子,他清楚地介绍了孔子撰述《春秋》的意图。

D.有的学者认为《春秋》并非成于一人之手,鲁国史官有著述之功,至圣先师有修订之劳,这种观点未被本文作者完全接受。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史家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熟悉前人留下的历史著述,还要能够关心国家乃至天下大事,同时有一定的人生阅历。

B.如果能清楚地考察人物的事迹和品质,却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和严谨的著述态度,也还是难以成为一位优秀的史家。

C.孔子一生中任职虽然甚多,却唯独缺少做过史官的记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言孔子为史家实不足取”。

D.出于史家独特的体悟,司马迁认为孔子观史、论史,也极具史家情怀,这在《史记》的相关记述中隐约流露了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反映历史律动的不朽巨作《左传》相比,《春秋》是一部微言大义的史纲,在史料、记事与写人方面较为简略。

B.作者从“好古”与“不只好古”、“丧家之犬”与“岁寒松柏”等角度描述孔子,意在表现出其形象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C.孔子一面借“好古”缔造着自己的社会理想,一面“知其不可而为之”,以直言不讳的批判精神面对社会现实。

D.孔子在春秋乱世遍干诸侯,教化民众,宛如木铎,这是他被称为“…春秋‟孔子”而非“《春秋》孔子”的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燕达,字逢辰,开封人。

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

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

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砦。

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

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走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西上阁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

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

迁东上阁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

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土可也。

”达顿首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计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

”下令敢言安营者斩。

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

师次富良江,蛮舣斗船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

师还,拜荣州防御使。

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

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阁门祗候。

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

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

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未尝不从容。

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

”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

”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4.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B.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C.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D.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老指年纪大的人,与此不同的是,长者往往指有德行的人。

B.累迁又称迁累,指多次升迁官职,迁的含意与授、拜、除相同。

C.顿首指磕头,是古时候的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

D.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也泛指公余会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燕达素喜行伍,英武挺拔。

他自幼喜爱军事游戏,即使与同辈玩耍,也将他们编排成军阵行列;长大以后,体格健壮,擅长骑射。

B.燕达英勇善战,作风顽强。

西夏人来犯,他率兵出击,多次凯旋;即使后来遭遇伏击,损失颇重,也因奋勇作战,未被神宗怪罪。

C.燕达宅心仁厚,谦逊退让。

前锋遇敌苦战,他不顾部下反对,亲自率兵,轻装救援;主帅获罪,他甘愿同受责罚,没有独自接受恩赐。

D.燕达文武兼修,用兵以爱。

燕达征战之余,爱好读书;神宗曾经询问他用兵的要领,他主张以爱为先,博得了神宗的赞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

”(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8~9题。

南乡子周邦彦晨色动妆楼。

短烛荧荧悄未收。

自在开帘风不定,飕飕。

池面冰澌趁水流。

早起怯梳头。

欲绾云鬟又却休。

不会沉吟思底事,凝眸。

两点春山满镜愁。

8.词上半阕景物描写的时空安排很有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5分)9.词下半阅前两句表现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如果强调空想不如学习,可以引用《劝学》中的名言“,”。

(2)李煜《虞美人》下阕以“,”承接上文,表达了物是人非之意。

(3)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指出“,”,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

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担水的贾大山老魏是个担水的,一条担杖两只木筲,是他吃饭的家当。

那时没有自来水,城里的每一条街道上,有两眼公用水井,每天早晨和黄昏,井台上就站满了人,有担水的,有抬水的。

那些没有劳力的人家,或是有劳力,自己懒得担水、抬水的人家,就雇一个担水的,一担水二百钱(旧币,等于现在二分钱)。

担水也是一个职业。

老魏在西大街担水。

西大街路北里,有一眼古井,东北两面是人家的墙壁,西南两面,短墙环绕,亭台似的。

井台上青石墁地,井口的石头上,有两道深深的沟,是井绳和岁月留下的痕迹。

——井很深,水很甜,老魏就从这里打水。

老魏高大身材,重眉大眼,脸上有一些络腮胡子;夏日赤膊,冬天穿一身薄薄的黑布棉衣,肩上总是搭着一块抹布似的手巾。

他的年岁不小了,可是气力很充足,干活利落又热闹。

朝井里“放筲”的时候,手不挨辘轳把儿,任那辘轳自己欢快地旋转着:格啦格啦格啦格啦。

筲到水面了,用手把井绳猛地一逮,一摆两摆,扑通一声,一筲水就灌满了。

担起水来,眼睛显得更大了,虎视眈眈的,一副奋勇向前的模样……老魏供应着许多人家喝水,除了西大街,府前街上也有雇他担水的。

有一年夏天,我家房东也想雇他担水:“老魏,给我担水吧,一天十担。

”“十担?”“浇花儿,近,钱不少给。

”我家房东是个财主,土改的时候,“愿”了不少房屋,保留下一座小花园儿。

那座花园儿就在井台对面,里面有一座假山,种着一些花木。

老魏想了一下,不干,他说他只伺候人,不伺候花儿。

老魏依然给人们担水,路近的二百钱一担,路远的也是二百钱一担。

吃老魏的水,不用付现钱,十天结算一次也行,半月结算一次也行。

谁家雇他担水,他便扔下一句话:“账,你记吧!”“你也记吧,以防差错。

”“错不了,一个凉水!”他说。

老魏没有账簿,用户也没有账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