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通用技术知识梳理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学问梳理]一、技术的价值:1、技术与人的关系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实行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须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须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须要居处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4)人类须要抵挡野曾攻击和损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须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须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产生发发展,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技术的作用:爱护人:供应反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各方面的实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实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变更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详细为:(1)技术是社会财宝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干脆的经济意义。
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供应了基础。
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更,第一其次产业从业者数量削减,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
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削减。
(3)技术不仅为生产供应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消遣、教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变更。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更,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
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留意对自然的爱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爱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技术对人类有保护、解放和发展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抵御不良环境和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延长身体器官的功能,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技术的性质包括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和专利性。
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技术具有两面性,既可以带来好处,也可能带来危害。
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是技术的专利性。
技术和科学有区别和联系。
科学是认识自然的过程,技术是改造自然的过程。
科学回答“为什么”,技术解决“怎么办”。
科学和技术相互促进,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专利的申请和获得需要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和授权等步骤。
第三节技术的未来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是基于一定设想的规划。
技术则是实现这些设想的手段和工具。
技术和设计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人机关系是指在使用物品时物品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
为了实现高效、健康、舒适和安全的人机关系,需要考虑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静态和动态的人、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信息的交互等因素。
第三节:技术试验及其方法技术试验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进行的尝试和检验探索性实践活动。
常见的技术试验方法包括优选试验法、模拟试验法、虚拟试验法、强化试验法和移植试验法。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和信息试验等不同类型的试验。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和优化以及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通用技术知识点

1、技术根本特性:目性、创性、综合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学问〕、两面性、专利性。
技术进展需要创,技术创表现为技术革和技术制造。
2、技术与科学区分与联系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试验,从而发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愿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望对大自然进展改造。
如:瓦特制造蒸学问体系。
如:牛顿觉察万有引力、汽机、贝尔制造、恩格尔巴特制造达尔文觉察进化论、居里夫人觉察镭鼠标、爱迪生制造电灯泡等等。
科学侧重生疏自然,力求有所觉察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制造科学答复“是什么”“为什么”问题技术则更多地答复“怎么办”问题科学通过试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联系:科学争论为技术进展拓展空间,成为技术进展重要根底.同时,技术进展也促进科学应用与延长.科学促进了技术进展,技术推动了科学进步。
3、狭义学问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局部。
专利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4、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目标:①高效②安康③舒适④安全第页5.技术试验重要性: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争论不行缺少根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实现起到了有力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
6.设计一般过程:①觉察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⑤编写产品说明书7.设计一般原则:①创原则②有用原则③经济原则④美观原则⑤道德原则⑥技术标准原则⑦可持续进展原则。
8.设计评价:①设计过程中评价:②最终产品评价对最终产品评价依据:一是参照设计一般原则,二是事先制定设计要求进展评价。
在实际评价中,这两个方面也可以结合起来。
9.觉察问题一般方法:cA.观看日常生活〔包括有意识观看和无意留意〕B.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C.技术争论与技术试验10、尺寸三要素:①尺寸界限②尺寸线③尺寸数字图样上11尺.模型具有以下两个功能:寸 , 以毫①米使设计对象具体化。
高一通用技术合格考知识点

高一通用技术合格考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通用技术是指以技术实践活动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一门学科。
1. 通用技术的定义和特点通用技术是一门以技术实践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学科,它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用技术的分类通用技术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领域:信息技术、材料技术、能源与动力技术、机械控制与自动化技术。
3. 通用技术实践过程通用技术实践包括了认知过程、技术设计过程、技术制作过程和评价过程。
4. 技术与工具通用技术实践过程中需要用到各种技术和工具,如计算机软件、制图工具、测量工具等。
二、信息技术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涵盖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等。
2. 网络与信息安全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和网络安全等内容。
3. 网页设计与制作包括HTML、CSS等网页制作语言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4. 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管理系统和SQL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
5. 程序设计与开发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能够进行简单的程序开发。
三、材料技术1. 材料的分类与性能了解材料的分类,如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以及各种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2. 材料加工与成型了解各种常用的加工工艺,如锻造、压力加工、焊接等,以及各种常用成型工艺,如注塑、挤压等。
3. 材料表面处理了解各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如镀铬、喷涂等。
四、能源与动力技术1. 常见能源的分类与利用了解常见能源的分类,如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等,以及其利用方式和影响。
2. 常见动力设备的原理与应用了解各种常见动力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发动机、电机等。
3. 能源与环境保护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和节能减排的方法。
五、机械控制与自动化技术1. 机械传动与控制了解各种常见机械传动装置的原理和应用,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
2. 自动化控制与PLC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础知识。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知识点

山西省普通高中会考学科标准——通用技术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具有直接经济意义。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在军事、政治、文化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通过技术,人们利用、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例:月球城市、“无线家庭”一天的“无线生活”第二单元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
(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
(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法。
(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但二者又相互联系。
高中会考通用技术知识点

第一单元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 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 超技术 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对于学业水平考试而言,掌握以下这些知识点至关重要。
一、技术的性质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总是从一定的具体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的方法,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
2、技术的创新性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技术的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综合了多种学科的知识。
比如,计算机技术就融合了数学、物理学、电子学、机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4、技术的两面性任何技术既可能给人类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
比如核能的开发利用,既能为人类提供能源,也存在核泄漏等安全隐患。
5、技术的专利性技术创新成果需要得到保护,专利就是保护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技术设计的基础1、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
创新原则要求设计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实用原则强调产品要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经济原则关注成本和效益;美观原则追求产品的外观美感;道德原则考虑产品不能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技术规范原则要求产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
2、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高效、健康、舒适、安全等目标。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人的活动范围、操作姿势等因素。
3、技术试验技术试验是为了探究技术的可行性、可靠性等。
常见的技术试验方法有对比试验、模拟试验、虚拟试验等。
通过技术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改进设计。
三、设计的过程1、发现与明确问题通过观察日常生活、收集信息等方式,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2、制定设计方案包括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等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并进行比较和选择。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a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
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
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
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
(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
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
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设计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粗实线可见轮廓细实线尺寸线等虚线不可见轮廓线细点划线轴线或对称线(5)尺寸标注A.三要素:尺寸界线、尺寸线(包括箭头)、尺寸数字(包括必要的符号)。
B.标注时,尺寸数字必须是真实大小,数字一般标注在尺寸线上方,水平尺寸的尺寸数字字头朝上,垂直尺寸字头朝左,倾斜尺寸字头有朝上趋势;标注直径加符号“φ”标注半径加符号“R”,标注球面时应在“φ”“R”加“S”5.其他图有剖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等6.会识别简单电路图。
常见电气符号电池开关电阻电容接地2.材料的性能强度:是指材料承受外力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主要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
弹性:是指材料受外力作用时改变了形状,当外力消失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如橡皮筋、弹簧等。
实际上,很多材料如塑料、金属、木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韧性:是指材料抗冲击震动的性能。
例如,玻璃的韧性很差,易被敲碎。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损的能力。
例如,制作切削工具用的钢材,其硬度就比较高。
延展性:是指材料接受折、锻、压等外力,被改变形状或被延伸,而材料没有运受破坏的性能。
例如,铝的延展性好,可以压制成盘、碗等,而木材则不能。
其它:材料具备的物理性能还有耐久性、传热性、导电性等。
3.几种常用材料(1)木材质地较软的:杉木、松木等,易加工,变形小。
被广泛用于建筑、家俱等行业。
软硬适中的:樟木、槠木、梓木等。
木质较硬一些,可用来做高档家具。
附:材料之间的连接焊接、铆接、黏结、螺栓螺母连接、榫接等。
三、工具与设备1.木工工具及设备锯子:用来把木料锯断或锯割开的工具。
刨子:用来对木材表面进行刨削,使其光滑、平直的工具。
凿子:用于凿削榫眼或其他局部形状的铲削。
斧头:用来砍削木料。
墨斗:在木料上画长直线羊角锤:作敲击工具,还可用来拔钉。
木工最基本的设备:工作凳或工作台,钻孔机、带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等2.钳工工具及设备画线工具:画针、画规、样冲、直角尺。
錾子:用来錾削平面,去除毛刺和分割板料等。
锉刀:对不规则部件进行微量加工处理。
攻丝工具:是加工内螺纹的工具。
套丝工具:加工螺丝的工具。
钳工设备钳台:又称钳桌,是钳工专用的工作台,用于安装虎钳并放置工件、工具。
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的,有台虎钳、机用平口钳及手虎钳等。
砂轮机:主要用来磨削錾子、钻头等工具或刀具,也可用来修磨小型零件。
钻床:是用来对工件进行钻孔、扩孔和攻丝等操作的设备。
2.工艺过程备料、①形成坯件②零件加工③部件制作④总装配⑤表面涂饰。
说明:形成坯件是零件制作的初步。
其方法通常有铸造法、锻造法、冲压法等,就是将材料先做成粗糙的零件模型,然后再进行精细加工,做成需要的零件,比如发动机的汽缸,就是先将钢材熔化成液体,然后浇注入一定的型腔中做成坯件,再经过精细加工,才能做成需要的汽缸。
2.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a金工工艺:包括划线、锯割、锉削、钻孔、连接和表面处理等。
[划线]:就是在待加工的材料上用相应的工具划出加工部件的轮廓线或基准点或基准线。
一般步骤为:①划出基准②划尺寸线③划轮廓线④冲眼。
工具一般有:划针、钢直尺、角尺、划规和样冲。
各类工具的操作要领详见P144[钻孔]:常用的钻孔设备室台钻,常用的钻头是麻花钻。
钻孔的操作步骤:①划线定位②装夹工件③装夹钻头④钻孔。
安全操作警示:二要(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要戴防护眼睛;)二不(不准带手套操作;不能用手直接扶持小工件、薄工件,以免造成伤害事故。
)[连接]:通过固定连接和半固定连接的方法可以实现金属件之间的连接。
详见P148[表面处理]:为防止金属制品表面生锈腐蚀,提高产品的美观程度,通常需要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觉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等。
[表面刷光工序]:准备(清除毛刺和铁屑)→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细处理(用精细级金刚砂纸打磨)[喷涂油漆]:一般先检验所选用的油漆对金属表面的适用性,然后涂防锈漆,再油漆喷涂。
镀层: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塑料,也可以采用电镀的方面3.金属材料的锯割、锉削2种加工方法:c[锯割]:操作要领:1.站位和握锯姿势要正确,2.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3.锯程要长,4.推拉要有节奏(P145)[锉削]:操作要领:1.锉削时要注意身体和手臂动作的协调,2.在推锉过程中,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使锉刀平衡而不上下摆动。
――金属之间的不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铆接、焊接和黏结;――金属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螺栓和螺母连接;――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非金属之间的不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黏结;――金属和非金属之间、非金属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一般采用螺栓螺母连接。
通过“便携式小凳”的制作,同学们想一想,“插接”、“榫接”属于什么连接?通过PPT图片来展示或直接看书P148:介绍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铆接、黏接、焊接……)应用举例。
铆接:不易焊接的铝板和金属薄片,铆接分为明铆和暗铆。
简介过去的铆工与现代的机械铆接的区别。
黏结:不时材质的工件间的连接,一般胶在涂好后有一个等候时间(与空气充分反应,或挥发溶剂)。
等候时间不够结合不牢固,等候时间过长就不粘了,一般以刚不粘手为好。
焊接:金属之间连接,连接强度高。
锡焊:将锡合金熔化使两金属粘在一起,主要用于电路中电子元件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有时也用于金属薄片间的连接,如用铁皮制作水壶。
锡焊成败的关键是金属表面氧化层处理,一般要用酸性物质,如焊膏、松香、强水等等。
电焊:利用电弧将金属熔化,在放电时有耀眼光芒,应该有保护眼睛的措施。
高温时金属容易氧化,因此需要保护,电焊时电弧热量会使电焊条外层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保护气体。
气焊:乙炔与氧气反应产生3000多度高温,将要焊接的地方烧至接近熔化,同时将焊条熔化到该处,使其结合地一起。
螺栓:相对灵活,用于组装工件间的连接。
弹簧垫圈的作用是在振动场合下,借助于弹簧垫圈的弹力,将螺栓与螺母结合牢固,以免产生松动。
螺纹加工方法,阅读课本内容,讲授为主。
(1)攻丝方法(工具:锥头、丝锥、扳手)底孔倒角→选择丝锥→装夹工件→攻内螺纹(2)套丝方法(工具:板牙、扳牙扳手、老虎钳)扩孔→选择扳牙→装夹工件→套外螺纹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指在工件表面施以保护性或装饰性处理的加工方法,不同材料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有表面刷光、喷涂油漆和镀层等。
PPT展示: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表面刷光:准备→粗处理→细处理表面刷光:去毛刺,粗处理(锉或粗砂纸),细处理(细砂纸)。
喷涂油漆;在金属表面喷涂油漆增加美观,同时油漆隔绝了金属与水的接触,减少腐蚀。
在金属喷涂油漆时,先去表面的油,再涂防锈油漆,再喷涂外观油漆。
电镀:在金属表面镀一层耐腐蚀的金属,一般镀层为铬或锌。
电镀前表面处理非常重要,一般先镀一层铜,再镀铬或锌。
学生操作:让学生用锉刀和沙纸对锤头和锤柄进行去毛刺处理和表面光洁的处理。
3.常用工艺木工工艺:包括锯割、刨削、凿削等加工方法,钉联接、榫联接、胶联接、活动联接等联接方法。
钳工工艺:包括锯、挫、錾、刮、钻孔、攻丝、套丝等加工方法和铆接、粘接、螺栓联接等联接方法。
机械加工工艺:使用机床设备等对各种零件进行的加工工艺。
车工(加工轴类逥转体)、刨工(加工平面)、镗工(加工直径较大内孔)、铣工(加工齿轮、阶梯、键槽等异形)、磨工(工件表面精加工)焊接工艺:生活中经常用到,也是大型金属件的主要联结方式。
铸造工艺:将铁或其他金属熔化成液体,浇注入一定的型腔中,以获得一定形状的零件的制造方法,比如用碎铝、易拉罐等制作小平底锅。
锻造工艺: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其软化,然后通过锤打、锻压改变其形状,使其符合预定要求的制造方法,比如铁匠加工铁器。
冲压工艺:利用冲床结合模具将具有较好延展性的金属冲压成型的制造方法,例如金属盘、碗、门扣、铰链等都是冲压成型的。
热切割工艺:用高温熔化金属材料的一种切割加工方法,如氧割、激光加工等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是通过“加热一冷却”等操作程序改变金属材料的金相组织结构,使其物理性能(如硬度、韧性等)得到改变的方法,比如宝剑制作过程中的“淬火”。
表面涂覆处理工艺:有涂、喷油漆,涂覆一层金属,如镀铝、镀铬、镀锌等,起到增强外表美观,防止金属氧化腐蚀等作用。
金属加工工艺:下料→划线(钢直尺、划针)→锯割(远端起锯)→锉削(左手施力大到小,右手施力小到大,使锉刀平稳而不上下摆动)→画园(筒)中心线→冲眼→钻孔(不能戴手套,不能直接用手拿工件,不能披头散发)→孔口倒角→攻丝→倒角→连接→淬火→电镀→喷漆二、结构的分类实心结构:如砖石或泥砌的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如大桥、自行车、铁塔等。
壳体结构:如汽车、建筑工人用的安全帽、气罐、油罐等。
三、分析结构受力1桥墩、房屋的柱子承受压力;拉索桥的钢丝承受拉力;一根两端被托住的梁,受到弯曲力;梯子、大坝承受压力、剪切力;当大风或冰雪等外力作用在桥上,桥则受到扭力、拉力、压力等等。
2 棚室屋架结构分析⑴梁的受力:梁的上部,受压力,材料被挤压。
梁的下部,受张力,材料被拉伸。
防止弯曲变形的方法:增加支撑点。
⑵拱结构的应用拱结构:中间高四周低,呈弧形的曲面。
应用:在跨度较大的情况下,建筑物多采用拱结构。
好处是有利于承载、美观。
3对几种力的说明(1)内力: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
(2)应力: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
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3)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弯曲力。
说明:剪切力是指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
扭转力是指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
四、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1、结构的强度(1)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2)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取决于形状、材料以及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构件形状强度:(最强)工→十→口→L →O →|_|(最弱)(3)结构的连接方式铰接点:可转动但不能相对移动,比如门和门框、自行车腿和车体之间等。
负载 压力 张力刚接点:既不能转动也不能移动的,比如常见到的榫接、焊接、胶粘、铆接等。
2、结构的稳定性(1)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状态的能力。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①重心位置的高低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③结构的形状,例如,人们利用三角形或由三角形组成的多面体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支撑面越大、重心越低结构就越稳定。
(3)结构稳定的基本条件: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支撑面内。
说明:结构不稳定也有其用途,比如利用倒置的酒瓶的不稳定性作地震警报专题六流程与设计内容: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工期优化(工序并行,先进设备的使用)工艺优化(切削改浇铸,标准件的使用)成本优化(自动化生产,废水循环使用)质量优化(计算机管理和监控)专题七系统与设计四、系统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系统是一个整体,具有整体的特性功能,而不是各元素的数量相加或简单集合,系统要求它的局部服从整体,强调整体目标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