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合集下载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PPT课件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PPT课件

Pr+ 醋酸铅或硫酸铜 沉淀
4、生物碱试剂:
Pr+ 鞣酸或苦味酸 沉淀
观察加水
2021/4/24
23
实验注意事项
(1).在操作过程中试管不能冲向他人以防止烫伤。 (2).操作强酸时要注意,吸管使用要规范。 (3).双缩脲反应铜离子不能多加,否则与氢氧化
钠形成蓝色的氢氧化铜,干扰试验结果。 (4).实验报告各部分内容都要包括,实验结果如
实验一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王伟 中国海洋大学医药学院
2021/4/24
1
实验目的
1. 加深理解所学有关的蛋白质性质的理论 知识
2. 掌握氨基酸和蛋白质常用的定性、定量 分析的方法及原理
2021/4/24
2
实验原理
一、蛋白质呈色反应 二、蛋白质沉淀反应
2021/4/24
3
一、蛋白质呈色反应
❖ 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是指蛋白质所含的某些氨基酸及 其特殊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些试剂发生了生 成有色物质的反应。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含的氨基酸 残基不完全相同,因此所发生的成色反应也不完全 一样。
2021/4/24
6
(二)双缩脲反应
❖ 当尿素经加热至180℃左右时,两分子尿素脱去一分 子氨,进而缩合成一分子双缩脲。其在碱性条件下 双缩脲与铜离子结合成红紫色络合物,此反应称为 双缩脲反应。
❖ 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作用呈现紫红色,此 类似反应也称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凡分子中含有 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都呈此反应,故所有蛋白质 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OH + HNO3
HO
HO
NO2 + NaOH
O
2021/4/24
NO2 + H2O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也是生物体内起重要功能的分子。

为了深入了解蛋白质的性质,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多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研究蛋白质的结构、溶解性、酶解性、电泳性质以及光学性质等方面,揭示蛋白质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实验一:溶解性实验材料与方法:1. 采用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作为实验物质。

2. 将这几种物质分别加入不同的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并在水浴中加热搅拌。

3. 每隔10秒观察一次试管内物质的溶解情况,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发现,鸡蛋白和牛乳蛋白在加热搅拌过程中逐渐溶解,反应速度较快;而豆腐蛋白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溶解。

这是因为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溶解性,与其分子结构的差异密切相关。

鸡蛋白和牛乳蛋白中的水解蛋白在热力作用下发生构象变化,使其更易溶于水。

而豆腐蛋白含有较多的结合蛋白,抗热性较强,所以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溶解。

实验二:酶解性实验材料与方法:1. 采用胰蛋白酶作为酶解物质。

2. 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别加入试管中。

3. 随后加入胰蛋白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

4. 观察酶解反应的进行并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通过酶解实验显示,胰蛋白酶能高效地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解为较小的片段。

这说明蛋白质在酶解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由长链结构转变为短链或小分子物质。

这也印证了蛋白质的特性之一——可变性。

所以,蛋白质的特性和功能不仅受其自身分子结构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环境和酶的影响。

实验三:电泳性质实验材料与方法:1. 先将鸡蛋白、牛乳蛋白和豆腐蛋白分别加入几个小孔的凝胶上。

2. 运用直流电电源进行电泳实验。

3. 观察凝胶上蛋白质的迁移情况,并记录时间。

结果与分析:通过电泳实验发现,不同蛋白质在电场的作用下迁移的速度不同。

豆腐蛋白迁移速度较快,鸡蛋白次之,牛乳蛋白最慢。

这是因为电泳性质与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有关。

在电场中,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离子会向负极迁移,而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离子则向阳极迁移。

蛋白质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性质实验报告《蛋白质性质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蛋白质的性质进行实验研究,探讨其溶解性、凝固性和变性等特性。

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蛋白质在生物学和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引言:蛋白质是生命体内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参与了生命体内的代谢过程,还具有结构支持、运输、免疫、调节等多种功能。

蛋白质的性质对其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蛋白质性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方法:1. 蛋白质的溶解性实验:取一定量的蛋白质样品,分别用水、盐水、酒精等不同溶剂进行溶解实验,观察其溶解情况。

2. 蛋白质的凝固性实验:将蛋白质样品加热至一定温度,观察其凝固情况。

3. 蛋白质的变性实验:在不同的酸碱条件下,观察蛋白质的变性情况。

实验结果:1. 蛋白质在水中能够充分溶解,而在盐水和酒精中溶解性较差。

2. 当蛋白质样品被加热至一定温度时,会发生凝固现象。

3.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失去原有的结构和功能。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蛋白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与其化学结构有关,不同的溶剂对蛋白质的溶解能力不同。

2. 蛋白质的凝固性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变化,从而失去了溶解性。

3. 蛋白质的变性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受到酸碱条件的影响,导致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结论:本实验通过对蛋白质性质的研究,揭示了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规律,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同时,对蛋白质性质的深入研究也为其在生物学、医学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在少量鸡蛋白溶...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在少量鸡蛋白溶...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以鸡蛋白实验)
( 1 )在少量鸡蛋白溶液中加足量纯净水,振荡,观察到现象;
( 2 )在鸡蛋白中加硫酸钠溶液,观察到现象;
( 3 )在鸡蛋白中加乙酸铅溶液,观察到现象;
( 4 )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现象;
( 5 )给鸡蛋白溶液加热,可看到现象.
【答案】分析:( 1 )根据鸡蛋白能溶解于水的性质回答.
( 2 )根据非重金属盐溶液能使鸡蛋白发生盐析的性质回答.
( 3 )根据重金属盐溶液能使鸡蛋白发生变性的性质回答.
( 4 )根据浓硝酸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成黄色,热的酸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回答.
( 5 )根据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能变性的性质回答.
解答:解:( 1 )鸡蛋白能溶解于水,在少量鸡蛋白溶液中加足量纯净水,振荡,观察到可溶于水的现象;
( 2 )在鸡蛋白中加硫酸钠溶液,无机盐溶液能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所以可观察到蛋白质沉淀下来的现象;
( 3 )在鸡蛋白中加乙酸铅溶液,乙酸铅是可溶的重金属盐,能产生重金属离子铅离子,从而破坏蛋白质的结构,凝聚后形成沉淀所以可观察到产生黄色沉淀的现象;
( 4 )浓硝酸能和蛋白质发生反应使其变成黄色,热的酸又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黄色沉淀的现象;
( 5 )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能变性,给鸡蛋白溶液加热,可看到蛋白质凝固成白色固体现象.
故答案为:(1)可溶于水;(2)蛋白质沉淀下来;(3)产生淡黄色沉淀;(4)产生黄色沉淀;(5)蛋白质凝固成白色固体.点评:理解蛋白质的变性与盐析的区别,掌握蛋白质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蛋白质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必要前提.。

探究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探究实验:蛋白质的性质

探究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定性地了解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性质。

实验准备:鸡蛋白溶液的配制:把一只鸡蛋的两端各扎一个小孔。

从上面的孔吹气,使鸡蛋白从下面的孔流入量筒中。

取5毫升蛋白,放入烧杯中,加30毫升蒸馏水,即成1:6的鸡蛋白胶体溶液。

二、实验步骤与实验方法〔一〕、蛋白质的盐析实验用品:鸡蛋白溶液、饱和硫酸铵或硫酸钠溶液、试管、胶头滴管等。

实验方法:1、取一只试管注入2毫升的鸡蛋白溶液,慢慢的沿着试管壁参加2~4毫升饱和硫酸铵溶液,便有乳白色的沉淀析出。

〔为什么?因为盐析作用〕说明:向蛋白质溶液中参加某些浓的无机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只种作用叫做盐析。

2、将2毫升的带沉淀的溶液参加6~8毫升的蒸馏水中,沉淀逐渐溶解,证明盐析是个可逆过程。

实验结论:盐析出的蛋白质仍然可以溶解在水中,说明蛋白质盐析后并不影响原来蛋白质的性质。

〔二〕蛋白质的变性实验用品:鸡蛋白溶液、硫酸铜、甲醛、酒精灯、试管夹等实验方法:1、加热:取一只试管参加2毫升鸡蛋白,把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看到的现象是蛋白质凝结。

把凝结的蛋白质放入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凝结的蛋白不溶解。

说明:蛋白质受热后会发生变性;受热作用下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2、参加重金属盐:取一只试管参加2毫升鸡蛋白,用滴管滴入重金属盐如硫酸铜,试管中的蛋白质凝结。

把凝结的蛋白质放入盛蒸馏水的试管中,凝结的蛋白质不溶解。

说明:在重金属盐的作用下的蛋白质的变性是不可逆的。

3、参加有机化合物:取一只试管参加2毫升鸡蛋白,用滴管参加2毫升的甲醛溶液,看到的现象是试管中的蛋白质凝结。

把凝结的蛋白质放入盛蒸馏水的试管中,凝结的蛋白质不溶解。

实验结论: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是受热、重金属盐以及一些有机化合物如甲醛、苯甲酸等。

〔三〕、蛋白质的颜色反响实验用品:鸡蛋白溶液、浓硝酸、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等。

实验方法:取一只试管参加1毫升的鸡蛋白溶液,用滴管滴入几滴浓硝酸,震荡,无明显现象,用酒精灯微热后,蛋白质凝结,变黄。

《蛋白质性质试验》PPT课件

《蛋白质性质试验》PPT课件
实验 蛋白质的部分性质
第一部分、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一、试验原理
❖ 蛋白质分子中某种或某些集团可与显色剂作用,产生颜色。 不同的蛋白质由于所含的氨基酸不完全相同,颜色反应亦不完全 相同。颜色反应不是蛋白质的专一反应,一些非蛋白物质也可产 生同样的颜色反应,因此不能根据颜色反应的结果来决定被测物 是否为蛋白质。另外,颜色反应也可作为一些常用蛋白质定量测 定的依据。
精选PPT
9
(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
原理:某些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醇等),因引 起蛋白质脱去水化层以及降低介电常数而增加带电质 点间的相互作用,致使蛋白质颗粒容易凝聚而沉淀。
操作:取一试管加蛋白液1ml,,加入晶体氯化钠少许, 待溶解后再加95%乙醇3ml,摇匀,观察现象。
精选PPT
10
(三)重金属盐与某些有机酸沉淀蛋白质
原理:植物体内具有显著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化合物成为生物碱。 能沉淀生物碱或与其产生颜色反应的物质称为生物碱试剂,如 鞣酸等。当溶液PH小于等电点时,蛋白质颗粒带正电荷,容易 与生物碱试剂的负离子发生反应而沉淀。
操作:
1、取少量尿素晶体放在干燥的试管中,微火加热使其熔化
成液体, 此时有氨气放出,可用湿润的试纸检验,至
液体重新结晶出现白色固体时, 停止加热,冷却。然后
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4滴1% 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CuSO4溶
2、取蛋白液1ml,加10%NaOH溶液1ml,摇匀,再加24滴1% CuSO4溶液,混匀,观察有无紫色出现。
精选PPT
7
二、实验仪器
1、移液管 2、吸管 3、试管 4、电炉
三、实验试剂
1、卵清蛋白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20倍,3-4层纱布过滤,滤液 放在冰箱里冷藏备用。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性质和结构特点;2. 掌握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等;3. 探究蛋白质的等电点,了解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与pH值的关系;4. 分析蛋白质的变性、凝固等性质。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多种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的性质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鉴定性质:蛋白质与特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如双缩脲反应、茚三酮反应等,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2. 等电点:蛋白质分子所带正负电荷相等时的pH值称为等电点,此时蛋白质的溶解度最小;3. 变性:蛋白质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生物活性丧失;4. 凝固:蛋白质在加热、酸碱、重金属盐等作用下,溶解度降低,形成不溶性的沉淀。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鸡蛋清、鸡蛋黄、牛血清白蛋白、硫酸铵、氯化钠、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铵、酒精、酚酞指示剂等;2. 试剂:硫酸铵饱和溶液、氯化钠饱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铵溶液、硝酸溶液、酒精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鉴定(1)取少量鸡蛋清,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颜色变化;(2)取少量鸡蛋清,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2. 蛋白质的等电点(1)配制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2)将牛血清白蛋白溶解于缓冲溶液中;(3)测定不同pH值下牛血清白蛋白的溶解度,找出等电点。

3. 蛋白质的变性(1)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铵溶液,观察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化;(2)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观察蛋白质的溶解度变化;(3)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硝酸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变性现象。

4. 蛋白质的凝固(1)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凝固现象;(2)取少量牛血清白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铵溶液,观察蛋白质的凝固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的鉴定(1)双缩脲试剂与鸡蛋清反应,呈现紫色;(2)茚三酮试剂与鸡蛋清反应,加热后呈现蓝紫色。

蛋白质性质

蛋白质性质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的方法及其原理。

2. 了解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

初步学会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方法。

3.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分子稳定因素的认识,了解蛋白质的沉淀反应、变性作用的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原理】(一)蛋白质的呈色反应蛋白质所含有的某些氨基酸具有特殊结构,可以与某些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1. 双缩脲反应『实验原理』:尿素被加热至180℃左右时,两分子尿素缩合放出一分子氨而形成双缩脲。

双缩脲在碱性条件下可与Cu2+结合生成复杂的紫红色化合物。

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

所有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化合物均有此反应。

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分子中,含有多个与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有双缩脲反应,可用此法鉴定蛋白质的存在或测定其含量。

『实验试剂』:1.蛋白质溶液(鸡蛋清用蒸馏水稀释10倍,通过2-3层纱布滤去不溶物)2. 0.1%的甘氨酸溶液 3. 0.01%精氨酸溶液4. 10%NAOH溶液5. 1%CuSO4溶液6.尿素结晶『实验流程』:双缩脲的制备少许尿素结晶于干燥试管中——(微火加热)尿素融解至硬化——(停止加热)看到有白色气体——(冷却)加10%氢氧化钠溶液约1ml——(震荡)加入1%硫酸铜溶液2滴——(震荡)观察颜色的变化『注意事项』●尿素结晶不要取多,约火柴头大小。

●在操作过程中试管不能冲向他人以防烫伤。

●控制加热时间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

●加热时火不能过大,防止碳化。

●铜离子不能加多,否则与氢氧化钠形成蓝色的氢氧化铜,干扰实验结果。

2. 茚三酮反应[实验原理]:蛋白质、多肽和各种氨基酸具有茚三酮反应。

除无α-氨基的脯氨酸和羟脯氨酸呈黄色外,其他氨基酸生成紫红色,最终为蓝色化合物。

除蛋白质、多肽和各种氨基酸能进行茚三酮反应外,氨、β-丙氨酸和许多一级胺化合物都有此反应。

该反应灵敏度达1:1500 000(pH5-7)。

现已广泛地用于氨基酸定量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操作步骤与方法
双缩脲反应实验操作
取少量尿素结晶,放在干燥试管中。用微火加热使 尿素熔化。熔化的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尿素放出氨, 形成双缩脲。冷后,加10%氢氧化钠溶液约1ml,振荡混匀, 再加1%硫酸铜溶液1滴,再振荡。观察出现的粉红颜色。要 避免添加过量硫酸铜,否则,生成的蓝色氢氧化铜能掩盖粉 红色。向另一试管加卵清蛋白溶液约 1ml和10%氢氧化钠溶 液2ml,摇匀,再加1%硫酸铜溶液2滴,随加随摇。观察紫 玫瑰色的出现。
茚三酮反应实验操作
? ①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和甘氨酸溶 液1ml,再各加0.5ml0.1%茚三酮水溶液,混 匀,在沸水浴中加热1~2分钟,观察颜色由粉 色变紫红色再变蓝。
? ②在一小块滤纸上滴一滴0.5%甘氨酸溶液, 风干后,再在原处滴一滴0.1%茚三酮乙醇溶 液,在微火旁烘干显色,观察紫红色斑点的 出现。
茚三酮反应
?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产生黄色物质外, 所有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 紫色物质。该反应十分灵敏,1∶1 500 000浓度的氨基 酸水溶液即能给出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氨基酸定量测定 方法。
? 茚三酮反应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氨基酸被氧化形成 CO2、NH3和醛,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 第二步是所形成的还原型茚三酮同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 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管号 滴 酸溶液
液(滴) (ml) (ml)
(滴)
现象
1-
-
5
2
1
24
1
-
2
1
35
-
-
2
1
五、思考题:
? 1.茚三酮反应的阳性结果是否经常是同一色 调?并说明原因。
? 2.你能区分蛋白质茚三酮反应及其他氨基化 合物茚三酮反应的结果吗?试解释之。
? 3.能否利用茚三酮反应可靠地鉴定蛋白质的 存在?
? 4.哪些芳香基因(蛋白质中的、非蛋白质中 的)可以与浓硝酸作用呈现黄色反应的阳性 结果?
4
4
4
浓硝酸/ (滴)
2
4
40
40
4
4
4
现象
乙醛酸反应实验操作
? 取3支试管。编号。分别按上表加入蛋白质
溶液、色氨酸溶液和水,然后各加入冰醋酸 2
毫升,混匀后倾斜试管,沿管壁分别缓缓加入
浓硫酸约 1毫升,静置。观察各管液面间紫色
环的出现。若不明显,可于水浴中微热。
试剂 水 0.03%色氨 蛋白质溶 冰醋酸 浓硫酸
? 双缩脲反应不仅为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所有。含 有一个肽键和一个—CS—NH2,—CH2—NH2,— CRH—NH2,—CH2—NH2—CHNH2—CH2OH或— CHOHCH2NH2等基团的物质也有此反应。NH3干扰此反 应,因为NH-3与Cu-2+可生成暗蓝色的络离子Cu(NH3) 42+。因此,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的多肽都有双缩脲反 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 此反应的适宜pH为5~7,同一浓度的蛋白质或氨基 酸在不同pH条件下的颜色深浅不同,酸度过大时甚至不如酪氨酸和 色氨酸,遇硝酸后,可被硝化成黄色物质, 该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进一步形成橙黄色 的硝醌酸钠。
? 多数蛋白质分子含有带苯环的氨基酸, 所以有黄色反应,苯丙氨酸不易硝化,需 加入少量浓硫酸才有黄色反应。
蛋白质的性质实验 ——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一、实验目的
? (1)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 应原理。
? (2)学习几种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 酸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 双缩脲反应
? 尿素加热至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 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 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其结构与 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此反应。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或定 量测定。
乙醛酸反应
? 在浓硫酸存在下,色氨酸与乙醛酸反应 生成紫色物质,反应机理尚不清楚,可能是 一分子乙醛酸与两分子色氨酸脱水缩合形成 与靛蓝相似的物质。含有色氨酸的蛋白质也 有此反应。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
实验仪器
试管;试管架;漏斗;铁架台;滴管;试 剂瓶;水浴锅。
实验材料和试剂
尿素; 10%氢氧化钠溶液; 1%硫酸 铜溶液; 2%卵清蛋白溶液; 0.5% 甘氨酸 溶液; 0.1%茚三酮水溶液;大豆提取液; 头发;指甲; 0.5% 苯酚溶液;浓硝酸; 0.3%色氨酸溶液; 0.3%酪氨酸溶液;冰醋 酸、浓硫酸。
黄色反应实验操作
? 向7个试管中分别按下表加入试剂,观察各管
出现的现象,有的试管反应慢可略放置或用微
火加热。待各管出现黄色后,于室温下逐滴加
入10%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观察颜色变化。
管号
1
2
3
4
5
6
7
材料 (滴)
鸡蛋清 大豆
溶液 提取液
4
4
指甲 少许
头发 少许
0.5% 0.3% 0.3% 苯酚 色氨酸 酪氨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