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六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6章 中央银行 题库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第五版)第6章 中央银行 题库及答案

第六章中央银行一、填空题1.中央银行是在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

2.从中央银行的产生过程来看,最早的雏形是成立于1656年的和成立于1694年的。

3.1932年2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除经营一般银行业务外,还享有发行钞票的权利。

4.1999年1月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设立个跨行政区分行。

5.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将中央银行的职能分离出去,似乎成为一种潮流。

6.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在联邦一级设立,作为联储系统的最高决策机构。

二、单项选择题1.货币发行属于中央银行的()。

A.资产业务B.负债业务C.中间业务D.表外业务2.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

A.1948年B.1949年C.1984年D.1983年3.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属于()。

A.单一制B.多元制C.跨国中央银行制度D.准中央银行制度4.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实行的是()。

A.一元中央银行制B. 二元中央银行制C.多元中央银行制D. 复合中央银行制5.中国模仿西方国家设立的最早的中央银行是()。

A.交通银行B.中国银行C.中央银行D.户部银行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央银行”这一称谓的是()。

A.毛泽东B.毛泽民C.孙中山D.蒋介石7.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业务供应出来的。

A.资产B.负债C.中间D.所有者权益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主要是买卖()。

A.政府债券B.股票C. 公司债券D.商业票据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成为中央银行的最突出.最重要的职能。

A.发行职能B.服务职能C.调控职能D.最后贷款人职能10.中央银行之所以成为中央银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是()。

A.独占货币发行权B.充当最后贷款人C.成为全国的资金清算中心D.制定执行货币政策E.管理国际储备三、多项选择题1.当代中央银行的突出职能是()。

A.货币政策B.金融监管C.提供支付清算服务D.统一货币发行E.制约政府权力2.下列项目中,属于中央银行资产业务的有()。

第6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6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一)构成 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和普通提款权。 (二)外汇储备的管理 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原则, 但应该灵活运用。 1、建立严密的风险管理制度; 2、安全性优先; 3、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结构和币种结构,防范 市场风险; 4、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外汇储备资产经营模式。 (1)日常储备 (2)战略储备
3、申请和审查 (1)商业银行提出申请票据贴现; (2)中央银行对票据的合法性和申请者资金运用状 况进行审查,确定是否符合再贴现条件。 4、再贴现率 短期利率。 此利率可以保持在比货币市场利率高一些的水平 上,作为“惩罚性利率”,也可以作为“基准利率” 发挥作用。
5、再贴现金额 再贴现金额=票据面额 票据面额—再贴现利息 再贴现金额 票据面额 再贴现利息 再贴现利息=票据面额 日再贴现率× 票据面额× 再贴现利息 票据面额×日再贴现率×未到期日数 例如: 有一张银行承兑票据,面额为100万元,年再贴 现率为7.2%,尚有25天到期,要求再贴现,再贴现 金额是: 100万元-(100万元× 7.2%÷ 360×25)=99.5万元 注意: 注意: 再贴现金额仅仅与票据面额和再贴现率有关, 与票据原来的利息无关。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与储备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的概念 中央银行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一员,在公开市场进 行证券的买卖。 中央银行用自己发行的货币买入证券,实际上 是通过市场向社会投放货币;反之,卖出证券等于将 流通中的货币收回。 二、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方式及有关规定 (一)方式 两种:买(卖)断和回购 回购:在卖出(买入)证券的同时,约定在将来的 某个时候进行反向操作,即买入(卖出)该证券。 正回购:先卖后买; 正回购 逆回购:先买后卖 逆回购
6、再贴现额度的规定 7、再贴现款的收回 票据到期,中央银行通过票据交换和清算系统 向承兑单位和承兑银行收回资金。 (三)再贴现业务的作用机制 中央银行买进商业银行的票据——改变商业银 行的资产构成(可用资产增加)——商业银行可以用 于贷款或购买证券——银行体系资产负债的倍数扩 张——调控社会货币量。

市场营销第六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市场营销第六章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证券买卖的作用机制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能够引起自身负债的变化。例: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10亿元债券
二、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特点目的是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三、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同相同之处:都可以改变央行资产和负债,影响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工具。不同之处:依据不同、主动性不同、收益不同、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
李振勤等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推测,2003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的近似组合大体为:美元70%、欧元15%、日元10%、英镑5%。到2004年9月底,美元比例降低至60%,我们依据上边的权重,估计欧元、日元、英镑的比例分别上升为20%、13%和7%。 外汇储备构成中美元仍占绝大部分。美元资产比重过大隐含着巨大的汇率风险。在过去三年,美元持续下跌,对欧元平均下跌了35%,对日元平均下跌24%,而且据相关研究,美元将进一步走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计,如果美元贬值25%,美元资产的持有者遭受的损失将达到美国GDP的10%,其中,东亚各经济体因持有美元储备遭受的损失将占美国GDP的1.5%。从短期来看,东亚地区高额外汇储备稳定了美元下跌的趋势,并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美国的利率保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使得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样的格局给东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占东亚地区的1/3,这种影响对中国来说尤其大。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一、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概念和规定概念:是中央银行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一员,在公开市场进行证券的买卖。由此可以进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或回笼。规定购买对象:政府债券、国库券等流动性高的安全资产。美联储——政府债券;英格兰银行——商业票据和政府债券;证券买卖市场:二级市场买卖方式:买(卖)断和回购——正回购repurchase、逆回购reverse repurchase

中央银行资产类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类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类业务中央银行资产类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管理和运用资产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业务活动。

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在履行其职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管理货币政策工具,还需要管理和运用各种资产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中央银行的资产类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央银行的外汇资产管理。

中央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机构,通常会持有大量的外汇资产,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汇率稳定和外汇储备安全。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外汇市场的情况和国家经济的需求,合理管理和配置外汇资产,确保外汇储备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其次,中央银行的政府债券投资。

中央银行通常会持有大量的政府债券,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部分。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和出售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状况,灵活管理和运用政府债券投资,确保货币市场的稳定和流动性。

另外,中央银行的金融资产管理。

除了外汇资产和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还可能持有其他类型的金融资产,如国内外银行存款、金融衍生品、股票等。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资产的种类和风险特征,合理管理和配置金融资产,确保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同时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最后,中央银行的资产管理还包括金融市场操作和贴现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和贴现等方式,管理和调节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经济的状况,灵活开展金融市场操作和贴现业务,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

综上所述,中央银行的资产类业务是中央银行在履行其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的过程中,管理和运用各种资产来实现其政策目标和金融稳定目标的业务活动。

中央银行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国家的经济状况,合理管理和配置资产,确保资产的安全和流动性,同时实现资产的增值和保值,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安全作出贡献。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及主要国家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及国家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比较摘要:中央银行,一贯作为国内经济调控的重要机构的位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在国际间的位置也日益凸显了,而各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更是决定和主宰中央银行重要性的因素。

下面就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进行介绍,并对主要国家的资产业务进行比较,分析其集体影响国际经济的因素。

一.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银行的资产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各种债权。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业务和贷款业务、证券买卖业务、国际储备业务及其它一些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再贴现业务。

再贴现也叫“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弥补营运资金的不足,将由贴现取得的商业银行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提高或者降低再贴现额度,从而调节信用规模。

再贴现业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急需资金周转时,将其由贴现而取得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的业务。

再贴现金额和利率的确定:再贴现实付金额=票据面额—贴息额贴息额=票据面额*日贴现率*未到期天数日贴现率=(年贴现率/360)=(月贴现率/30)(二)贷款业务中央银行的贷款是商业银行基础货币的重要来源,它对于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抑制通货膨胀,调节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该业务的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国家财政,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对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小额贷款。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放款2.对政府放款3.对非货币金融机构放款4.其他放款(三)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1)买卖的对象:政府公债、国库券以及其他流动性高的有价证券。

(2)买卖方式:直接买卖与回购协议(3)买卖的限制1.只能在二级市场购买2.不能买流动性差的有价证券3.一般不能买国外的有价证券(四)黄金外汇储备业务其中国际储备的种类构成有黄金、IMF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二.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课后答案

中央银行课后答案

一、名词解释1、国库制度:国库制度是指国家预算资金的保管、出纳及相关事项的组织管理与业务程序安排。

一般而言,国家根据其预算管理体制和金融体制,确立和实施相应的制度2、独立国库制:独立国库制是指国家特设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负责办理国家财政预算收支的保管和出纳工作,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采用独立国库制。

3、代理国库制:代理国库制又称委托国库制,是指国家不单独设立经管国家财政预算的专门机构,而是委托银行(主要是中央银行)代理国库业务,接受委托的银行根据国家的法规条例,负责国库的组织建制、业务操作和管理监督。

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总和5、最终目标:最终目标,一般也称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所要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6、中介指标:中介指标介于最终目标和操作指标之间。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能对最终目标产生直接作用,因此,银行需要选定一些能够以一定的精度达到的变量作为观测指标,这些变量就称为中介指标7、操作指标:操作指标是指中央银行选定的能被货币政策工具直接作用又与中介指标联系紧密的金融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或利率8、币值稳定:币值稳定就是设法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显著的或急剧的波动,呈现基本的稳定状态9、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

10、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且自愿参加工作的人,都能在比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合适工作的一种状态。

11、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相抵后基本平衡,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12、金融稳定:金融稳定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动态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一种金融运行的状态,体现了资源配置不断优化的要求,服务于金融发展的根本目标。

13、单一目标论:单一目标论分为两种观点。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概述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概述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资产业务对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业务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性,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资产业务对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资产业务规模,影响市场利率水平,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
资产业务对金融市场汇率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外汇储备等资产业务,影响汇率水平,进而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1 2
数字化转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将更加注重 数字化转型,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和客户体验。
绿色金融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中央银行将更加注 重绿色金融发展,推动绿色投资和绿色信贷。
3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中央银行将更加注重国际化 发展,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企业债券投资
中央银行购买企业债券,以支持企业融资和 发展。
股票投资
中央银行购买股票,以增加国家财富和金融 市场稳定性。
储备资产业务
外汇储备
01
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以维护国家货币汇率稳定和国际支付
能力。
金银储备
02
中央银行持有金银储备,以维护国家金融市场的稳定和货币信
用。
其他贵金属储备
03
中央银行持有其他贵金属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04
中央银行资产业务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方无法按照 合约协议履行债务或支付利息和 本金的风险。
管理策略
中央银行采取多维度的信用风险 管理策略,包括对借款人进行严 格的信用评估、监控贷款组合、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

文库发布:中央银行学

文库发布:中央银行学
制与调节信贷规模、影响社会货币量 的变化。
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购买票据的价格直 接关系商业银行改变资产构成的成本 高低和能力的大小。
第一节 中央银行 的再贴现与贷款业务
二、贷款业务 1.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银行的银行 多为政府债券何商业票据为担保的抵押贷款 2.对其他金融结构的贷款 3.对政府的贷款 4.其他贷款
第一节 中央银行 的再贴现与贷款业务
三、再贴现业务与贷款业务的特点与区 别
1.特点:具体手段、重要渠道、重要工 具
2.区别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储备资产业务的概念意义 1.绝大多数国家都将外汇与黄金及其他
国际清算手段委托中央银行保管和经 营,形成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业务。 2意义:稳定币值; 稳定汇率 调节国际收支
中央银行学
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一节 中央银行 的再贴现与贷款业务
一、再贴现业务
1.概念: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 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 请转让,借此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融通。
2.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 (1)对象:只有在中央银行开设账户的商业
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才能成为再贴现业务 的对象。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储备资产业务的概念意义 3.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 黄金 外汇 特别提款权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
备头寸
第三节、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储备资产业务的概念意义 4.保管与经营储备资产应该注意的问题 确定合理的储备资产数量 保持合理的储备资产构成 ?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
第四节、中国 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
一、贷款业务 1.贷款对象 商业银行 城市信用合作社 政策性银行 2.申请中国人民银行贷款的条件 3.贷款期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票据

+10亿元
•准备金存款(发行货币)

+10亿元
•准备金存款(库存现金) • +10亿元 •票据 • -10亿元

资料:商业银行借入准备与非借入准备
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法定准备金数量不足时 向拥有超额准备的银行借入的货币资金称为借入准备
,按其自身存款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作准备金的
部分称为非借入准备,又称自有准备。
二、国际储备的种类构成
1. 黄金
– 是最古老的储备资产,最安全可靠,目前在世界 各国的储备资产中的比重下降。
2. 外汇
– 流动性好、管理成本低、有收益性;风险大;适 合于作为周转。
3. 在IMF的储备头寸及未使用的特别提款权
– 安全、可靠、流动性强;不能随意获得。

三、保管和经营储备资产应注意的几 个问题
1995年起,人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全部 由总行控制,由总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总行发放贷款 。
贷款对象:人行批准、合格的、在央行开立独立的往
来账户、按规定交纳存款准备金的金融机构。
– 商业银行 – 非银行金融机构:城乡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信托
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财务公司等。
– 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
1. 相同之处:都可以改变央行资产和负债,影响货
币供应量,作为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工具。
2. 不同之处:依据不同、主动性不同、收益不同、
对经济金融环境的要求不同。

我国人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1. 概述:
– 1994年组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996年允许 在二级市场上买卖国债。由人行行长办公室会 议决策,外汇操作由央行在上海的公开市场操 作室执行。
1997年以来,在清理整顿信托投资公司、城市信用社、农村基金会、城 市“三乱”(即乱批设金融机构、乱从事金融业务、乱集资)过程中,为解 决被撤销金融机构支付个人合法债务和外债的资金缺口,26个省(市、自 治区)以地方财政作担保,总计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申请了1411亿元的再 贷款。
1999年,国务院批准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按照面值收购四大银行14000 亿元不良贷款,2000年央行被迫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提供了5700亿元的再 贷款。
–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在我国2004年2067亿美元
的外汇储备增量之中,约490亿用于了购买美元资产,占同期 储备增量的24%。从1983年到2005年3月期间,我国总共购 买了3453.62亿美元的美元资产,占同期间外汇储备增量的 53%;占外汇储备总额的比例由2003年6月的74%下降到了 52%,但中国持有的美国证券和长期债券在美国相关市场上的 份额一直呈上升态势。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储备 资产业务
•一、中央银行储备资产业务概念和 意义1. 概念
– 由于国际经济往来产生的政府间的债权债务关系 ,大多政府将外汇和黄金及其他国际清算手段作 为储备资产委托中央银行保管和经营,形成中央 银行的储备资产业务。
2. 意义
– 稳定币值 – 稳定汇率 – 调节国际收支

•08

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负面影响
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外汇储备大幅增加意味着我
国物质资源的净输出,这种状况并不利于我国经济增 长,如果长时期处于这种状况,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 力。
支付高额的成本,主要表现为承担巨大的利息损失。
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从国际金融市场筹措 资金时要被强加风险溢价,从而必须支付高昂的利息 。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 特别是美国债券。发行人民币国债购买美元债券的这 一借贷过程中,潜在的利率损失不容忽视,最终的实 际收益可能是负数。
赖越来越重,将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发展失去持 久力。

2. 我国国际储备的构成及管理概况
– 主要表现在对外汇储备的管理方面。
– 2002年5月,国际清算银行(BIS)发表的季度报告首次以专
栏的形式对我国银行系统外的外汇清偿力和流动状况做了分析 。该报告称在1999-2001年间,我国共使用了1251亿美元的 外汇,其中796亿用于购买美国债券,44亿用于购买德国证券 ,15亿用于购买日本证券,396亿存放于BIS的报告行。根据 该报告的分析,2001年我国外汇储备和个人外汇存款中80% 是美元资产。


影响金融调控能力。如果外汇储备继续增加下去,将
进一步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而且也将逐步削 弱中央银行进行冲销干预货币市场的能力,使央行调 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利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
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
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对出口的依
2002年以来,由于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一些证券公司纷纷陷入了财务困 境。在处理这些陷入困境的证券公司的过程中,中央银行也被迫提供了大 量的再贷款。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 卖业务

一、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概念和规定
1. 概念:
– 是中央银行作为市场参与者的一员,在公开市场进 行证券的买卖。由此可以进行基础货币的投放或回 笼。
– 初步形成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货币政策传导的机 制。
– 配合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 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增加债券的流动性。

热钱涌入与央行冲销
热钱大量进入,加大外汇占款规模,影响货币政策正常操作 ,扰乱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加剧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2004年全年基础货币投放达到6600多亿元人民币,按照 测算大约1000亿美元的热钱流入,就有8000多亿元人民 币,因此,仅仅热钱流入就超过了全年的基础货币投放额。 这迫使央行在公开市场大量运用央行票据强行“冲销”, 仅2004年央行就发行了近1.5万亿元票据对冲,这大大增 加了央行的操作成本,同时也使得我国货币政策主动性不 断下降,货币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
▪ 是指商业银行将通过贴现业务所持有的以 尚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转让 ,中央银行据此以贴现方式向商业银行融 通资金的业务。
• 之所以称为“再贴现”,是为了区别于企业 或公司向商业银行申请的“贴现”和商业银 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转贴现”。

2. 再贴现业务的一般规定
1) 再贴现业务的对象:多数国家都是在中央银行开
4.其他贷款
– 对非金融部门贷款; – 对外国政府和外国金融机构贷款。

三、再贴现业务和再贷款业务的特点和区别
1. 共同特点
– 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融通是履行最后贷 教人职能的具体手段。
– 为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和贷款是提供基础货币的重 要渠道。
–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工具。
行贷款或投资。存款派生或扩张,更多地依赖于非借入 准备。因此,中央银行在控制基础货币和派生存款时,
通常更多地考察商业银行的非借入准备金变动。

我国人行再贴现业务
中国人民银行票据再贴现业务始于1986年, 但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贴现业务发展滞后。
人行再贴现业务具有以下特点:有额度,由 央行控制,1998年以前纳入信贷规模控制, 再贴现率调整机制僵硬,要求严格,资金投 向受控制。
– 中央银行在购买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在形成自己资产 的同时,创造了对商业银行的负债。
– 例:央行购买10亿元票据
– 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产构成的成本高 低和能力大小。
– 再贴现率的调整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总 量。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资产
•负债
2. 规定
– 购买对象:政府债券、国库券等流动性高的安全资
产。
• 美联储——政府债券; • 英格兰银行——商业票据和政府债券;
– 证券买卖市场:二级市场 – 买卖方式:买(卖)断和回购——正回购
repurchase、逆回购reverse repurchase

3. 证券买卖的作用机制
– 中央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能够引起自身负债 的变化。

申请条件:
– 必须是人行的贷款对象 – 信贷资金营运基本正常 – 还款资金来源有保证
贷款期限——四个档次
– 20天、3个月、6个月、1年
再贷款业务曾经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重要工具 。
参考资料:中国人民银行短期再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参考资料:我国央行再贷款功能的异化
央行部分职能的财政化削弱了其信用独立性。作为国有金融机构的出资 人,财政承担了金融改革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绝大部分成本。目前,很 多成本都是由央行通过再贷款的形式来承担。
– 例: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购买10亿元债 券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债券
•准备金存款
• +10亿元 • +10亿元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
•准备金存款(现金) • +10亿元 •债券 • -10亿元

二、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特点
– 目的是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三、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与贷款业务的异同
1. 确定合理的储备资产数量
– 过多是浪费资源,过少可能丧失国际支付能力。
– 影响因素:国际收支状况、国内经济政策、进口
数量、债务数量以及长短期债务的比重、稳定汇 率的目标。
2. 保持合理储备资产构成
– 安排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

四、储备资产业务
1. 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管理
– 我国在确定外汇储备资产规模时,不仅要考虑进口数量和 外债余额,还要充分考虑实现人民币可兑换以后,国际资 本的流出入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因素。
2. 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