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复习题

(课程代码 392379)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2小题)

1、组织

参考答案: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2、同功器官

参考答案:器官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个体发育来源不同者,称为同功器官。

3、G蛋白

参考答案:G蛋白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在受体接受胞间信号分子到产生胞内信号分子之间往往要进行信号转换,通常认为是通过G蛋白偶联起来,故G蛋白又被称为偶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

4、完全叶

参考答案: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叫完全叶。如棉花、桃、豌豆等植物的叶。

5、复叶

参考答案:每一叶柄上有两个以上的叶片叫做复叶。复叶的叶柄称为叶轴或总叶柄,叶轴上的叶称为小叶,小叶的叶柄称为小叶柄。由于叶片排列方式不同,复叶可分为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和单身复叶等类型。

6、变态

参考答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器官在功能和形态结构方面发生了种种变化,并能遗传给后代,这种变异称为变态。

7、同源器官

参考答案:器官外形与功能都有差别,而个体发育来源相同者,称为同源器官。如茎刺和茎卷须,支持根和贮藏根。

8、同功器官

参考答案:凡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官,如茎刺、茎卷须和叶卷须等。

9、苞叶和总苞

参考答案:生在花下面的变态叶,称为苞叶。苞片数多而聚生在花序外围的,称为

总苞。苞片和总苞有保护花芽或果实的作用。

10、定芽

参考答案:生在枝顶或叶腋内的芽。

11、心皮

参考答案: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12、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参考答案: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五个部分组成的花称为完全花。如桃。缺少其1至3部分的花称为不完全花。

13、心皮

参考答案: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14、雄性不育

参考答案:植物由于内在生理、遗传的原因,在正常自然条件下,也会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这一现象称为雄性不育。雄性不育科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花药退化,二是花药内无花粉,三是花粉败育。

15、花粉败育

参考答案: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有的植物散出的花粉没有经过正常的发育,起不到生殖的作用,这一现象称为花粉败育。

16、无融合生殖

参考答案:在正常情况下,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经过卵细胞和精子的融合,以后发育成胚。但在有些植物,不经过精卵融合,直接发育成胚,这类现象称为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包括孤雌生殖、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17、孤雌生殖

参考答案:胚囊中的卵细胞未经受精直接发育成胚的生殖现象。单倍体胚囊中的卵细胞,经孤雌生殖形成单倍体胚,但后代不育;二倍体胚囊中的卵细胞,经孤雌生殖形成二倍体胚,但后代可育。

18、单性结实

参考答案: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发育成果实,这种现象称单性结实。单性结实过程中,子房不经过传粉或其他任何刺激,便可形成无子果实,称为营养单性结实,如香蕉。若子房必须通过诱导作用才能形成无子果实,则称为诱导单性结实(或刺激单性结实),如以马铃薯的花粉刺激番茄的柱头可得到无籽果。

19、真果

参考答案:单纯由子房发育成的果实,称为真果,如花生、水稻、小麦、柑橘、桃、李等。

20、假果

参考答案:除了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冠及整个花序等其他结构共同参与果实形成,这种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称为假果,如南瓜、苹果等。

21、聚花果

参考答案:如果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这称为聚花果或花序果、复果,如桑、凤梨、无花果等植物的果。

22、聚合果

参考答案:一朵花中有许多离生雌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相聚在同一花托上,称为聚合果,如白玉兰、连、草莓等的果。

23、物种

参考答案:简称“种”,是指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以及一定的自然分布区的生物类群,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4、亚种

参考答案:一个种内形态有较明显差异,并有一定地理分布区域的个体群。

25、两性花和单性花

参考答案: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仅有二者之一的称为单性花。

26、同源染色体

参考答案: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两者形状、大小相似,基因顺序相同。

27、开花期

参考答案:在一个生长季内,一株植物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开花期。

28、单果

参考答案:是由一朵花中一个单雌蕊或复雌蕊参与形成的果实。根据果皮及其附属部分成熟时的质地,分为肉质果和干果两类。

29、聚合果

参考答案:由一朵花中许多离生雌蕊聚生在花托上,以后每一雌蕊形成一个小果,许多小果聚集在同一花托上,如草莓、悬钩子等。

30、复果

参考答案: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也称聚花果或花序果。如菠萝、无花果等。

31、植物激素

是指在植物体内合成的、通常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质。

32、植物生长调节剂

一些具有类似于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9小题)

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区别的结构特征是:(细胞壁)、(质体)、(液泡)。

2、多细胞植物是通过(果胶质)使各细胞连成统一的整体。

3、细胞分裂有三种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周期中DNA 是在间期的(复制)期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是在间期的(复制前)期合成的。

4、植物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进行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核糖体),能够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压的细胞器是(液泡)。

5、地下茎的变态主要分为(根状茎)、(块茎)、(鳞茎)、(球茎),地上茎的变态主要分为(茎刺)、(茎卷须)、(叶状茎)、(肉质茎),叶的变态主要分为(苞叶和总苞)、(鳞叶)、(叶卷须)、(叶刺)、(叶状柄)。

6、果实的类型分为(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7、肉质果包括(浆果)、(核果)、(柑果)、(瓠果)、(梨果),干果分为(裂果)、(闭果)。裂果包括(荚果)、(蓇葖果)、(蔌果)、(角果),闭果包括(瘦果)、(颖果)、(翅果)、(坚果)、(双悬果)。

8、植物的主要类群分为两大类:(孢子植物)、(种子植物)。

9、孢子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10、被子植物约(300)科,(25万)种,我国约(3万)种。

11、被子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纲、(单子叶)植物纲。

12、光合作用的三大阶段指的是(原初反应)、(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与(碳素同化作用)。

13、暗期中断最有效的光是(红光),结果是抑制(短日植物开花),而诱导(长日植物)开花,暗期中断可被(远红光)所抵消。由这两种光影响植物的成花过程,可推测有(光敏素)参与成花过程。

14、绿色植物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

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15、环割试验证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运输的,这种方法应用于果树的枝条上可促进(座果)。

16、公认的五大类植物激素分别是(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

17、植物生长的四大基本特征是(地上部与地下部的相关)、(主茎与分枝的相关)、(主根与侧根的相关)和(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的相关)。

18、植物激素有多种生理效应,如(GA)能解除生理矮化现象,(Eth)能促进成熟,(ABA)能抑制叶片的蒸腾作用。

19、外界溶液的PH值对根系吸收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阳离子的吸收随PH值的升高而(上升),而阴离子的吸收随PH值的升高而(下降)。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细胞壁的主要作用是:( C )

A.运输

B.分泌

C.保护和支持

D.传递

2、淀粉粒主要贮存在:( B )

A.有色体

B.白色体

C.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是( D )的过程。

A光能吸收传递 B光能变电能 C光能变化学能 D电能变化学能

4、光合作用合成蔗糖是在( C )里进行的。

A叶绿体间质 B线粒体间质 C细胞质 D液泡

5、植物体内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D )。

A只在叶片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C只在根中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6、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C )。

A只在白天 B只在光下 C在白天和黑夜 D只在晚上

7、植物在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而在夜间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这是因为( B )。

A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停止 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 D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8、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向植物地上部运输时主要通过(B )。

A筛管 B导管 C转运细胞 D薄壁细胞

9、植物激素( A )有维持顶端优势的作用。

A IAA

B GA

C ABA

D CTK

10、叶、花和果实都是由( D )分生组织分化而来的。

A 侧生

B 次生

C 基生

D 顶端

11、要使一株桃树上结出几种不同品质的桃,应采取的方式是( D )。

A扦插 B压条 C分根 D嫁接

12、果树嫁接时,成活的关键是( C )

A选择接穗 B选择砧木 C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D捆扎紧

13、植物园引进了一种稀有花卉,技术人员想在短时间内将其大量繁殖,比较理想的方法是( B )。

A种子繁殖 B植物的组织培养 C扦插 D压条

14、最近的研究表明,植物细胞的纤维素是在( D )合成的。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微管 D质膜

15、分生细胞生理生化上最明显的特点是( B )的有规律变化。

A蛋白质 B DNA C RNA D呼吸速率

16、植物激素调节植物顶端优势和侧芽生长,其中以( C )最为明显。

A IAA和ABA

B CTK和GA

C IAA和CTK

D GA和IAA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4小题)

1、请根据细胞器的被膜情况对细胞器进行分类。

答:(1)双层单位膜组成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2)单层单位膜组成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微体。

(3)不具备生物膜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细胞骨架。

2、说明根瘤的形成过程和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答:过程:根瘤细菌侵入根毛细胞形成侵入线,沿侵入线入皮层细胞刺激皮层细胞分裂形成根瘤。意义:植物的根和根瘤共生,根供根瘤菌养料,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N供植物利用。

3、种子植物的特点有哪些?

答:种子植物时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有两个基本特征: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5、列举木兰科种类基本情况及5种常见植物的中文名称。

答:本科有15属,25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我国有11属,约130种。

白玉兰、紫玉兰、广玉兰、含笑、马褂木

6、列举十字花科种类基本情况及5种常见植物的中文名称。

答:本科有350属,约3200种,全球分布,主产北温带。我国产96属,425种,124变种,引种7属,20余种。

油菜、白菜、紫罗兰、萝卜、荠菜

7、列举豆科种类基本情况及5种常见植物的中文名称。

答:本科约670属,17000余种。广布世界。我国130属,1200种。

含羞草、合欢、紫荆、刺槐、龙爪槐

8、什么叫缺素症?研究缺素症有什么意义?

答: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限而不能完成生活史。缺乏该元素,植物表现出专一病症,提供该元素可以恢复正常。

9、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外部因素有哪些?

答:稳度、通气状况、土壤PH值、离子间相互作用、光照

10、简述钾的主要生理功能?

答:a.钾是作为植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中的酶的活化剂在起作用,它能促进呼吸进程及核酸和蛋白质的形成。b.钾能促进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等的合成和运输。

11、试述光敏素与植物成花诱导的关系。

答:光敏素的两种类型Pr和Pfr的可逆转化在植物成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Pfr/Pr的比值高时,促进长日植物的开花;当Pfr/Pr的比值低时,促进短日植物的开花。

12、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光饱和现象?

答:由于光合色素和光反应来不及利用过多的光能;暗反应速率低于光反应速率,因而使同化力在叶内积累产生负反馈作用。

13、简述光周期诱导过程。

答: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经过足够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放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仍能开花,这种诱导效应叫做光周期诱导。

14、影响气孔运动的因素有哪些?

答:光:通常气孔在光下张开,暗中关闭。CO2:低浓度促进张开,高浓度下关闭温度:温度上升气孔开度增大,30度左右最大。植物激素:CTK和IAA促进气孔张开,ABA促进关闭。

15、生长素的生理效应有哪些?

答:促进生长;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对养分的调运作用;还可抑制侧芽的生长等。

16、赤霉素的生理效应有哪些?

答:促进茎的伸长生长;诱导开花(代替低温、长日照);打破休眠,促进萌发;促进雄花分化;还可促进某些植物坐果和单性结实,延缓叶片衰老等。

17、细胞分裂素的生理效应有哪些?

答: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促进细胞扩大;促进侧芽发育,消除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

18、脱落酸的生理效应有哪些?

答:促进休眠(与GA拮抗);促进气孔关闭;抑制生长(与IAA拮抗);促进衰老、脱落(与CTK拮抗);增加抗逆性(如渗透胁迫);低浓度下可促进果实肥大、促进开花等。

19、乙烯的生理效应有哪些?

答:改变生长习性;促进成熟;促进脱落;促进开花和雌花分化;还可诱导不定根产生,打破种子和芽休眠,诱导次生物质分泌等。

20、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举例说明作物需肥规律?

答:按不同作物收获部分的特点施肥:例:稻麦这类以收获籽粒为主的禾谷类作物,

要多施P肥,使籽粒饱满。

21、简述双受精的过程。

答: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合子),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称为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现象。

22、简述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答:恢复了植物体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遗传性的相对稳定;受精形成的后代常出现新的性状,丰富了遗传性变异性;精子与极核融合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结合父母遗传特性,作为营养被胚吸收利用,后代的变异更大,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

23、粮油种子与果实蔬菜的贮藏上有什么异同之处?

答:相同处:可降低氧浓度和降低温度。不同处:果实蔬菜贮藏不能干燥,因为干燥会造成皱缩失去新鲜状态,降低商品价值。

24、为什么休眠器官的抗逆性较强?

答:休眠器官的抗逆性强的原因:贮藏物质积累;原生质(由溶胶变成凝胶)含水量减低;代谢水平低;抗逆激素(ABA)和抗逆蛋白产生。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12小题)

1、举例说明营养繁殖在农艺实践中的应用。

答:营养繁殖是植物用其自身的一部分,如鳞茎、块茎、块根和匍匐茎等,自然地增加个体数的一种繁殖方式。低等植物的藻殖段、菌丝段等和高等植物的孢芽、珠芽、根蘖均可用来营养繁殖,农林生产中广为应用的扦插、压条、嫁接和离体组织培养等也属于营养繁殖。

2、简述花芽分化的过程及意义。

植物在营养生长过程中,感受了一定的光周期、温度、营养条件等调节发育的刺激,使一些芽的分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茎上一定部位的顶端分生组织(生长锥),有的不再产生叶原基,

而分化出花的各部分原基或花序部分原基,最后发育形成花或

花序,即为花芽分化。

花芽的出现是被子植物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的重要转折标志。在花芽的分化过程中,顶端分生组织从无限生长变成有限生长,也是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后一次活动。

3、细胞中的水可分为哪两类?

束缚水: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自由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4、简述根系吸水的动力有哪些?

根压:是指由于植物根系生理活动而促使液流从根部上升的压力。

蒸腾拉力:由于蒸腾作用产生的一系列水势梯度使导管中水分上升的力量。

5、简述根压存在的两种生理现象。

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

吐水: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

6、比较“伤流”与“吐水”的异同?

答:相同点:“伤流”和“吐水”都是由根压所引起的,是植物主动吸水的两种生理现象;“伤流”和“吐水”数量的多少均能作为判断根系生理活动的强弱。

不同点:a.“伤流”由植物受伤而引起,“吐水”是植物处于潮湿环境条件下的一种正常代谢活动;b.“吐水”是通过叶缘的水孔主动溢出,“伤流”是由伤口被动流出;

c.“伤流”液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各种无机、有机物质和植物激素等,而“吐水”液中则无。

7、农谚讲“旱长根,水长苗”是什么意思?请简述其生理原因。

答:该农谚是一种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对根冠比调节的形象比喻。植物地上部分生长和消耗的水分完全依靠根系供应,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一方面,当土壤干旱,水分不足时,根系的水分供应状况比地上部分好,仍能较好地生长,而地上部分因为缺水生长受阻,根冠比上升,即为旱长根;另一方面,土壤水分充足时,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消耗大量光合产物,使输给根系的有机物减少,削弱根系生长。如果土壤水分过多,则土壤通气不良,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根冠比下降,即为“水长苗”。

8、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举例说明作物需肥规律?

答:a.按不同作物收获部分的特点施肥:如稻、麦这类以收获籽粒为主的禾谷类作物,要多施P肥,使籽粒饱满,而以块茎块根为主要收获的的如甘薯、马铃薯等,则要多施K肥,以促进地下部分积累糖类物质。b.按作物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施肥,例:一般植物在种子萌发期间,因种子本身贮藏养分,故不需要吸收外界营养,随幼苗长大,吸肥量渐增至开花结实期,对矿质养分的吸收量最大,以后随生长的减弱,吸收下降至成熟期则停止吸收,因此施肥一般重在作物生长的前、中期。

9、简述常见元素在细胞中的作用及缺素症状。

氮:构成蛋白质、细胞质、细胞核、酶以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缺乏氮时,生长受

抑,矮小、黄化,失绿过多,徒长,易倒伏,生育期延迟。

磷:核酸、核蛋白和磷脂的主要成分,能量物质、辅酶辅基的成分。缺乏磷时,植株瘦小,成熟延迟,叶片暗绿色或紫红色。

钾:酶的活化剂,蛋白质合成,糖类合成与运输,调节水分代谢等。缺乏钾时,叶片变黄逐渐坏死,叶缘叶尖先失绿,有斑点,杯状弯曲或皱缩,老叶先病。

钙:细胞壁组分,膜稳定性,抗病性,酶的活化,第二信使。缺乏钙时,幼叶淡绿色,随后钩状坏死。生长点坏死,幼叶先病(大白菜干心病)

镁:光合作用,酶激活剂,参与核酸、蛋白质代谢。缺乏镁时叶片失绿,下部叶片开始,叶脉仍保持绿色,严重时有坏死斑块。

铁:酶的辅基,叶绿素合成,氮代谢。缺乏铁时,幼芽幼叶发黄变白。

硼:促进花粉萌发与花粉管伸出,促进受精作用与糖运输。缺乏硼时,花而不实,受精不良,生长点停止生长,易受病害。

锌:参与IAA合成,多种酶的成分和活化剂,缺乏时果树小叶病。

10、粮食贮藏为什么要降低呼吸效率?

答:a.呼吸作用过强,消耗大量的有机物,降低了粮食的质量;b.呼吸产生的水会使贮藏粮食的湿度增加;呼吸释放的热又使种子温度升高,反过来促使呼吸加强;严重时会使种子发霉变质。

11、试说明有机物运输分配的规律。

答:总的说来是源到库,植物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部位组成不同的源库单位,以保证和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运输规律为:优先运往生长中心;就近运输;纵向同侧运输(与疏导组织的结构有关);同化物的再分配即衰老和过度组织(或器官)内的有机物可撤离以保证生长中心之需。

12、试述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答:a.光合作用的能源;b.参与光形态建成;c.与一些植物的开花有关;d.日照时数影响植物生长与休眠;e.影响一些植物的种子萌发;f.影响叶绿素的生物合成;g.影响植物细胞的伸长生长;h.调节气孔开闭;i.影响植物的向性运动、感性运动等。

13、何谓顶端优势?试述产生顶端优势原因,并举例说明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答:顶端优势是指植物定芽抑制侧芽(侧枝)生长,顶端在生长上占优势的现象。

产生的原因:a.内源激素水平,主要决定于IAA/CTK的比值。b.营养竞争:顶芽对养分竞争能力强,垄断了大部分营养,而侧芽由于营养缺乏而生长受抑制。

应用:如棉花整枝摘心可防止枝叶徒长,使养分集中于果实和蕾铃,减少蕾铃脱落。

大豆生产中,用三碘苯甲酸处理大豆消除顶端优势,增加分枝,提高结荚率。

14、简述果树产生大小年现象的原因?

答:a.与内源激素水平有关:如大年结果多,产生的种子就多,内源激素GA就多,抑制花芽分化,使翌年花果少。b.由于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协调而引起的:如果大年结果多消耗的养分就多,影响花芽分化,造成翌年结果少。

15、植物休眠有何生物学意义?

答:休眠的生物学意义:休眠是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代谢和生长处于不活跃的暂时停顿状态;单练植物,种子休眠;多年生植物,芽休眠;通过休眠,度过不良环境,保证种族的繁衍(延续)

16、简述落叶的原因。

答:落叶是植物减少蒸腾、渡过寒冷或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植物在不良季节到来之前,叶子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首先是日照变短,脱落酸的含量增加,促使细胞中有用物质逐渐分解运回茎内。叶绿体中叶绿素分解比叶黄素快,叶片逐渐变黄。有些植物在落叶前有花青素产生,绿叶变为红叶。与此同时,在叶柄基部或靠近基部的部分,有一个区域内的薄壁组织细胞开始分裂,产生一群小型细胞,以后这群细胞的外层细胞壁溶解,细胞成为游离状态,使叶易从茎上脱落,这个区域称为离层。不久这层细胞间的中层分解,继而整个细胞分解,叶片逐渐枯萎,以后由于风吹雨打等机械力量,使叶柄自离层处折断,叶子脱落。在离层折断处的细胞栓质化,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叶脱落后,在茎上留有的疤痕,叫做叶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