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考纲

合集下载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 202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完整)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三篇,满分45分)第一篇:(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篇章一:《大自然的声音》人类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这使得现代社会变得嘈杂喧闹。

而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一种原始的、独特的感觉,它能够平静我们内心,带给我们宁静。

篇章二:《自然环境的危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灭绝,自然生态系统的破碎等问题。

这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削弱了大自然声音的纯净性。

篇章三:《保护自然声音的重要性》保护自然声音的纯净性对于我们的健康和幸福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自然声音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等。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行动来保护自然环境,保留自然声音的宝贵资源。

1. 根据“大自然的声音给我们一种原始的、独特的感觉”,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对大自然声音的态度是________。

A.赞赏B.忧虑C.无所谓D.厌恶2. 从第三篇可以推断出,保护自然声音的纯净性对人的身心健康有________作用。

A.重要B.负面C.积极D.消极...篇章分析和题目解答对应,选项清晰明了,没有出现其他不相关的内容。

每个题目都有详细解答,以及对解答的相关辅助说明。

第二部分:写作(共四篇,满分55分)第一篇:命题作文(满分25分)请根据以下提示,用120字左右写一篇作文。

题目: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提示:1. 垃圾分类。

2. 节约用水、用电。

3. 骑自行车代替开车。

4. 种植绿色植物。

参考例文: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现如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应该进行垃圾分类,从源头上减少污染。

其次,我们要节约用水、用电,合理利用资源。

此外,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代替开车,减少尾气排放。

(完整版)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完整版)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语文

语文I.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捂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級。

对A、B、C、D, 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査。

II.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1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旬有难易不同的考査。

2023年高考语文考纲

2023年高考语文考纲

2023年高考语文考纲
摘要:
一、2023 年高考语文考纲的总体变化
二、考纲具体内容的变化
1.汉语基础知识
2.阅读理解
3.写作
三、备考建议
正文:
2023 年高考语文考纲相较于往年有一些变化,主要是针对知识点和素养提升两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2023 年高考语文考纲的总体变化
根据最新的2023 年高考语文考纲,个别知识要求考生掌握程度提高了,增加了个别新内容。

同时,考纲也对考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考纲具体内容的变化
1.汉语基础知识
2023 年高考语文大纲在汉语基础知识方面,删除了象征、设问、反诘、层递等修辞手法,增加了并提、委婉两种修辞手法。

此外,大纲还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汉字辨识和修改能力。

2.阅读理解
在阅读理解方面,2023 年高考语文大纲增加了对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的要
求,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并分析古典诗词和现代文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同时,大纲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

3.写作
2023 年高考语文大纲在写作方面,要求考生能够独立完成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并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大纲还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备考建议
针对2023 年高考语文考纲的变化,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1.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汉字辨识和修改能力;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阅读策略,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提升写作能力,多练习不同应用文体的写作,熟练掌握各种修辞手法;
4.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4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是教育部制定并发布的,旨在规范和指导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根据最新的考试大纲,高考语文科目仍将分为两个部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

其中,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等;选择性必修部分则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学习的内容,如文学名著、文化经典等。

在具体考试内容方面,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考查范围,包括语音、汉字、词语、句子、语段等方面的知识;古代诗歌和文言文的阅读则注重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的阅读则重点考查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考试大纲还规定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仍为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仍为150分,考试时间仍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方面,必修部分和选择性必修部分所占分值比例分别为60%和40%,其中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部分的分值比例为20%。

总体来说,202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同时也强调了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为时间不够而影响最终成绩。

2023新高考语文考纲

2023新高考语文考纲

2023新高考语文考纲2023新高考语文考纲一、导言新时代背景下,高考语文考试也在不断进行调整。

2023年新高考语文考纲发布,相信大家都非常关心。

以下将介绍2023新高考语文考纲涉及到的重要变化。

二、阅读理解和写作阅读理解和写作依然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两个关键环节。

但在新的考纲中,将注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表达和写作能力,强调学生的生活体验、思考和想象,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

三、修辞和辩证法在语言运用方面,新高考语文考纲注重修辞和辩证的方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修辞方法,还要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更加精准、得体,有深度和张力。

辩证的思维方式同样十分重要,要求学生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通过对思想和现象的分析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

四、古诗文阅读和鉴赏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文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考生需要掌握古诗文的阅读方法和鉴赏能力,对文化内涵需有深刻理解。

不仅要掌握文化背景,还需善于运用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表达深度和张力,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风采。

五、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高考不只是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还需要考察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理解。

这也是高考语文考试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新高考语文考纲要求学生具备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文化传承。

六、总结在新考纲下,高考语文考试的难度将会有所提高,要求学生要全面掌握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加强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增加自己文学和文化知识常识的储备,仅凭死记硬背必将难以取得好成绩。

学生应该注重多读、多练,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底蕴。

通过科学有序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高考语文水平,迎接未来的竞争和挑战。

202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Word版,精细整理).doc

202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Word版,精细整理).doc

2020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

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2020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020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谐凰固堀乌超命■■裁M咼舁事筋'陆參&圧事慚撐?、因时古萃旱剁、已轲匂囲螺'顒幣匕票屮'耳请与窮蚪申辛建酹褻“谄谢&巫就£耳事"査界耳事”轴理目&阚期基片衮華合耗罰令事圜申st題對妙関車强程警尋謝工妻申草舉甜。

平as号阴聲宦命惨荃鼠舁犁率鮒%(騎玉〉報劉:韵Ift苯男申犁触異A呼朕赛潭)嘩笙辛觀申豐塾寡#叨屮廨宙5此黯型^MIXIP> ::.. I:;JM■:(二―'•■!?…L「w:」mi I」卜y 虬毀歎期謝11牢番宵EB耶虫车TI■■頁字轴鬲哥誓拈冋火耳匡府治用孑鴉&辛H F P P F W 竝=鞠肖7殆仙丄站軼闻必穡帘训蠅陶丑呷9 脊风吕糯堺书■闻餾前 '已徐面書、础I毋月 '实尊耳‘用圏耳垂第回肺拳QM?:珏斟4 滋冒“剩站丄韵善旦早望聲菲•魁聲坯导稔埠岳吐坤爵・Phft帀者,宙雪科「f関里皿呀苹里掘卑丄宙刻養峯H袈自¥罪洞』蛰卷奧牟里圈田,側聲氓君中出応A掏竝‘包由嘗电,芒应辿%讯计tf端轴曲斡蟄囿理胖「附忒觅琲G "导薛豳曰眉去菲・席回堆粵孫¥瞬出烬制甘,曾利轴申偉艸靈酗籍駅年港“曙冒¥両谓丄野菲审・M'TnW霸训制靳吐込皿耳甘’野馬吨6琳出阳州/中:増筍埠七;)"宙寡储貳眾洛'士田 '屈□対抽:箱茅鞘雅匏半靜•繭再“閒國悔•却丁唧曲■E和阳青•棘捕聊审通勒需寿茅瀚并主海範刘h需囂牙耳环*刊端巧X F!底删養工审N.马时盛用韻*冷"撚沼牛站切*背窃哥’囚迥津解甘!哥;^H? V”出牌军罷扫首*谢皆《•辛W业律•华訓曲甲理瞬吐宙型坯辛*如占卑轟、导鹭艸曲 '皴倉 '決皿予勒事勒笑歪械耳里聲%!•半最吁附日射久权星圍殳犁車鮒%(輔菲)報對辛規*兔申蟹越世朕驛輩)辜早站激小鹫9F4U 関山晦由筑眈湖星嫌隔吐齋爸¥祢申fltar當產轴虜墨用耳耒柱眩團鉴軍幕谓留弟理轻毋耒走理颐总髀谢富盃与智目辭莎* I廊¥诅霁爼里霁豊曲0202表达两个部分。

2023高考语文考纲

2023高考语文考纲

现有高考体系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不再修订,参考2019年版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

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也不再制订考试大纲。

Ⅰ. 考核目标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 A、B、C、D、E、F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考点
标点意义:语言文字运用中新增标点的意义这一考点。

全国卷Ⅱ考查对“引号”不同意义的理解与辨析。

新题型
理由探究题:实用类文本阅读中新增理由探究题。

全国卷Ⅱ、全国卷Ⅲ主观题考查探究某一观点或现象的原因。

新要求
1.语言文字运用
(1)词语辨析①考查范围扩大。

一改往年只考查成语(辨析或选用),变为考查实词(双音节、三音节)、短语、成语,而且都是常见、常用的词语。

②考查位置改变。

全国卷Ⅱ在病句题中考查词语的正确使用。

(2)补写句子渗透逻辑推断能力。

三套全国卷的第20题都采用了往年常考题型——补写句子,但不同的是,三道试题都选择了生物科普类材料。

要拟写出正确答案,除了要考虑前后语意连贯、内容贴切外,还要深谙其中的科学原理,这类题型凸显了对考生逻辑推断能力的考查。

(3)新闻压缩旧题型重新包装。

三套全国卷的第21题都考查了对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三道试题都选取真实新闻报道。

试题要求提取关键信息,考查考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2.文言文阅读
材料来源更靠前。

选取了“二十四史”中成书最早的《史记》,且都是考生熟知的历史人物,体现了对教材知识的迁移。

3.论述类文本阅读
渗透课标“学习任务群”思想。

全国卷Ⅰ第3题的C项,考查了文本内容与课外说法的相通性。

4.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材范围扩大。

全国卷Ⅰ选择了科普说明文文段。

5.文学类文本阅读
渗透整本书阅读要求。

全国卷Ⅰ的第9题,从鲁迅整本书的角度,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6.写作
应用文体全面呈现。

全国卷Ⅰ和全国卷Ⅱ考查了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把应用文的写作作为考查的一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