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原理与设备复习题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plc复习与练习题(带答案)

plc复习与练习题(带答案)

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含PLC)复习题一、填空题1、PLC的输出信号相对输入信号滞后的现象,称为输入/输出信号的延迟 .2、电压继电器是反映电压信号变化的控制电器,其线圈与负载并联连接。

3、热继电器是应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来工作的电器,主要用来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4、PLC工作过程的两个显著特点是循环扫描和集中采样、输出 .5、将一个接触器的常闭触点串接到另一个接触器的线圈电路中的控制方式,称电气互锁 .6、PLC的内部继电器实际上是PLC存储器中的内部标志位存储器,有两种状态: 1 和 0 。

7、继电器控制线路与PLC的梯形图十分相似,但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硬件线路控制,一个是软件程序控制。

8、PLC的输入/输出信号处理过程主要有输入采样阶段、程序执行阶段、输出刷新三个阶段.9、速度继电器常用于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反接制动控制电路中。

10、PLC的输出电路主要有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三种类型。

11.S7-200型PLC通电延时定时器(TON)的输入(IN)电路接通时开始定时,当前值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其定时器位变为 ON ,其常开触点接通。

12、S7—200型PLC加计数器,若计数输入电路(CU)有上升沿信号、复位输入电路(R) 低电压,计数器的当前值加 1.当前值大于等于设定值时,其常开触点闭合。

13、依靠接触器自身辅助常开触头而使线圈保持通电的控制方式,称自锁。

14、字节是PLC中数据运算和存储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 8 个位(Bit)组成,两个字节构成一个字。

15、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组成.16、位置开关是一种根据运动部件的行程位置而切换电路的电器。

17、电流继电器是反映电流信号变化的控制电器,其线圈与负载串联连接。

18、多地点控制的接线原则是启动按钮应并联连接、停止按钮硬串联连接。

19、空气阻尼式时间继电器是利用空气阻尼作用原理来获得延时动作的.20、可编程序控制器主要由 CPU 、存储单元、接口单元和电源单元组成。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规程与标准1-1 压力容器设计必须遵循哪些主要法规和规程?答:1.国发[1982]22号:《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简称《条例》);2.劳人锅[1982]6号:《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3.劳部发[1995]264号:关于修改《〈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压力容器部分"有关条款的通知;4.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称《容规》);5.劳部发[1993]370号:《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6.劳部发[1998]51号:《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7.劳部发[1995]145号:关于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实施《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的规定;8.劳部发[1994]262号:《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9.化生字[1987]1174号:《液化气体铁路槽车安全管理规定》;10.质技监局锅发[1999]218号:《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

1-2 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职责是什么?答:1.设计单位应对设计文件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负责;2.容器的设计文件至少应包括设计计算书和设计图样;3.容器设计总图应盖有压力容器设计单位批准书标志。

1-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的适用与不适用范围是什么?答:适用范围:1.设计压力不大于35MPa的钢制容器;2.设计温度范围按钢材允许的使用温度确定。

不适用范围:1.直接用火焰加热的容器;2.核能装置中的容器;3.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设备(如泵、压缩机、涡轮机、液压缸等)中自成整体或作为部件的受压器室;4.经常搬运的容器;5.设计压力低于0.1MPa的容器;6.真空度低于0.02MPa的容器;7.内直径(对非圆形截面,指宽度、高度或对角线,如矩形为对角线、椭圆为长轴)小于150mm的容器;8.要求作废劳分析的容器;9.已有其他行业标准的容器,诸如制冷、制糖、造纸、饮料等行业中的某些专用容器和搪玻璃容器。

《过程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过程控制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过程控制工程复习题(课程代码392217)一、选择题(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1、下列不属于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是()选项A)被控对象选项B)被测对象选项C)测量变送选项D)控制器和控制阀答案:B2、在工业控制中,使用最多的控制系统是()选项A)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选项B)串级控制系统选项C)比值控制系统选项D)前馈控制系统答案:A3、下列中对干扰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K f增加,余差增加,系统稳定性不变选项B)T f增加,过渡过程时间减小选项C)T f增加,振荡幅值减小选项D)τf增加,余差减小答案:D4、下列中对控制对象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一般希望放大倍数K0大些好,易于调节选项A)一般希望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小些好,但不能过小选项C)控制通道时间常数越小越好,系统才灵敏选项D)时间常数大,系统的工作频率低答案:D5、下列对操纵变量选择原则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操纵变量必须可控选项A)选择通道放大倍数相对大的选项C)选择干扰通道时间常数小一点的选项D)选择通道的纯滞后尽量小答案:C6、下列中对控制通道特性对控制质量影响描述错误的是()选项A)K0增加,余差增加,系统稳定性不变选项B)T0增加,过渡过程时间增加选项C)T0增加,系统频率变慢选项D)τ0增加,稳定程度大大降低答案:A6、下图的曲线中,哪一条是对数流量特性的是()选项A)1选项B)2选项C)3选项D)4答案:B7、在控制系统中,能准确、快速、及时地跟踪设定值的变化的系统属于()选项A)随动系统选项B)定值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以上都不是答案:A8、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设定值保持不变的系统属于()选项A)随动系统选项B)定值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以上都不是答案:B9、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的设定值有规律变化的系统属于()选项A)随动系统选项B)定值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以上都不是答案:C10、用来表征生产设备或过程运行是否正常而需要加以控制的物理量是()选项A)被控对象选项B)被控变量选项C)操纵变量选项D)测量值答案:B11、受控制器的操纵,使被控变量保持在设定值的物理量是()选项A)被控对象选项B)设定值选项C)操纵变量选项D)测量值答案:C12、一阶环节的传递函数是()选项A)K/(Ts+l)选项B)K/Tis选项C)K选项D)Tds答案:A13、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选项A)K/(Ts+l)选项B)K/Tis选项C)K选项D)Tds答案:C14、在一阶系统的特征参数中,()是系统的静态参数选项A)放大倍数K选项B)时间常数T选项C)滞后时间τ选项D)传递函数答案:A15、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中时间常数T定义为系统的输出量y(t)到达稳态值的()选项A)80%选项B)63.2%选项C)20%选项D)40%答案:B16、在一阶过程控制系统中,()决定了系统在响应结束时的稳态性能选项A)时间常数T选项B)输入值选项C)滞后时间τ选项D)放大倍数K答案:D17、在过程控制仪表中,控制器的放大倍数Kc是通过改变()来设置的选项A)量程选项B)输出信号选项C)控制器的比例度选项D)输入信号答案:C18、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是表示过渡过程曲线超出新稳定值的最大值选项A)最大偏差选项B)超调量选项C)衰减比选项D)振荡周期答案:B19、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是描述被控变量偏离设定值最大程度的物理量选项A)最大偏差选项B)超调量选项C)衰减比选项D)振荡周期答案:A20、在过程控制系统过渡过程的质量指标中,()是衡量系统快速性的质量指标选项A)最大偏差选项B)超调量选项C)衰减比选项D)振荡周期答案:D21、一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条件是()选项A)特征根为正,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B)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C)特征根为正,微分方程系数都小于零选项D)特征根为负,微分方程系数都小于零答案:B22、二阶过程控制系统稳定条件是()选项A)特征根实部为负,微衰减系数小于零,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B)特征根实部为正,微衰减系数小于零,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C)特征根实部为正,微衰减系数大于零,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选项D)特征根实部为负,微衰减系数大于零,分方程系数都大于零答案:D23、二阶系统的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当衰减系数满足()时,系统是稳定的选项A)衰减系数=0选项B)-1<衰减系数<0选项C)衰减系数<-1选项D)0<衰减系数<1答案:D24、二阶系统的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关系,当衰减系数满足()时,系统是稳定的选项A)衰减系数=1选项B)衰减系数<-1选项C)衰减系数>1选项D)0<衰减系数<1答案:B25、在比例控制器中,放大倍数Kc和控制器的比例度δ之间的关系是()选项A)δ越大,Kc也越大选项B)δ越大,Kc越小选项C)δ变化与Kc无关选项D)δ与Kc都是定值答案:B26、在比例控制器中,在相同输入偏差下,放大倍数Kc和输出p(t)之间的关系是( )选项A)Kc越大,输出p(t)越小选项B)Kc越大,输出p(t)不变选项C)Kc越大,输出p(t)也越大选项D)Kc越小,输出p(t)越大答案:C27、在过程控制系统中,若使控制变量最终不存在余差但系统的稳定性要下降应选用()选项A)比例控制器选项B)比例积分控制器选项C)比例微分控制器选项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答案:B28、在过程控制系统中,既能使控制变量不存在余差又使系统具有超前性控制应选用()控制规律选项A)P选项B)PI选项C)PID选项D)PD答案:C29、在过程控制系统中,系统在稳态时,不管放大系数Kc有多大最终仍有余差可以选用()控制规律选项A)P选项B)PI选项C)PID选项D)PD答案:B30、在比例控制规律中,衰减系数与系统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应满足()A)衰减系数越大系统越稳定B)衰减系数越大系统越不稳定C)衰减系数与系统稳定无关答案:A31、下面对过程的控制质量没有影响的是()A)控制通道放大倍数KoB)扰动通道放大倍数KfC)扰动通道时间常数D)扰动通道纯滞后时间答案:D32、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高压差时选用()A)角形控制阀B)隔膜控制阀C)三通控制阀D)蝶阀答案:A33、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控制强腐蚀性介质时选用()选项A)角形控制阀选项B)隔膜控制阀选项C)三通控制阀选项D)蝶阀答案:B34、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分流或合流控制时选用()选项A)角形控制阀选项B)隔膜控制阀选项C)三通控制阀选项D)蝶阀答案:C35、在单回路控制中,控制阀的结构形式的选择很重要,在大口径、大流量、低差压,而泄漏量要求不高时选用()选项A)角形控制阀选项B)隔膜控制阀选项C)三通控制阀选项D)蝶阀答案:D36、为了使过程控制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则必须使系统的各个环节的静态放大系数相乘必须满足()选项A)等于0选项B)大于0选项C)小于0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C37、在控制阀的正作用下,控制阀是气开式,则Kv满足()选项A)等于0选项B)大于0选项C)小于0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B38、在控制阀的负作用下,控制阀是气关式,则Kv满足()选项A)等于0选项B)大于0选项C)小于0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C39、控制器正作用时,其放大系数Kc满足( )选项A)Kc<0选项B)Kc<-1选项C)Kc>0选项D)Kc=0答案:C40、控制器负作用时,其放大系数Kc满足( )选项A)Kc<0选项B)Kc<-1选项C)Kc>0选项D)Kc=0答案:A41、在控制器上对所求得的整定参数设置的顺序是()选项A)P,I,D选项B)P,D,I选项C)I,P,D选项D)I,D,P答案:A42、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比例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选项A)20%选项B)40%选项C)60%选项D)80%答案:A43、过程控制设计中,系统设计的核心是()选项A)控制方案设计选项B)工程设计选项C)工程安装选项D)仪表调校答案:A44、在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属于理论整定法得是()选项A)经验凑试法选项B)衰减曲线法选项C)响应曲线法选项D)对数频率特性法答案:D45、在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中属于工程整定法得是()选项A)对数频率特性法选项B)根轨迹法选项C)经验凑试法答案:C46、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比例积分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选项A)24%选项B)12%选项C)36%选项D)48%答案:A47、在某温度控制系统中,采用4:1衰减曲线法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得δs=20%,当控制器为比例积分微分作用时,其整定参数值为()选项A)20%选项B)40%选项C)16%选项D)32%答案:C48、串级控制系统中控制器的作用正确的是()选项A)主粗副粗选项B)主粗副细选项C)主细副粗选项D)主细副细答案:C49、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一次扰动来源于它的()选项A)主回路选项B)副回路选项C)主副回路都有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A50、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存在的二次扰动来源于它的()选项A)主回路选项B)副回路选项C)主副回路都有选项D)不能确定答案:C51、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主环是一个()系统选项A)定值系统选项B)随动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分时系统答案:A52、串级控制系统系统中副环是一个()系统选项A)定值系统选项B)随动系统选项C)程序系统选项D)分时系统答案:B53、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的控制器包括()选项A)主控制器选项B)副控制器选项C)主、副控制器选项D)不确定答案:C54、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回路的对象是()选项A)主、副对象控制器 控制阀对象 F2 测量变送 F1控制器 控制阀对象 F2测量变送 F1K 测量变送选项B)主对象选项C)副对象选项D)不确定答案:A55、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环要满足( )选项A)主定副随选项B)主定副定选项C)主随副定选项D)主随副随答案:A56、串级控制系统中主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选择顺序(A )选项A)先副后主选项B)先主后副选项C)主、副同样选项D)不确定57、有2个阀门,流通能力分别为C1=100,C2=3,其可调范围均为R =30,用于分程控制时,分程可调范围为(B )选项A)750选项B)1000选项C)900选项D)125058、对于对象的纯滞后时间较大,时间常数特别大的应采用(B )控制选项A)分程控制选项B)前馈控制选项C)均匀控制选项D)串级控制二、作图题1.请画出开环比值控制系统和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答案:①开环比值控制系统②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控制器 控制阀对象 F2测量变送2 F1 乘法器 测量变送1I 1 I 02.一个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如下图所示。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过程设备设计复习题及答案换热设备6.1根据结构来分,下面各项中那个不属于管壳式换热器:(B )A.固定管板式换热器B.蓄热式换热器C.浮头式换热器D.U形管式换热器6.2常见的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换热器:(C )A.直接接触式换热器B.蓄热式换热器C.间壁式换热器D.中间载热体式换热器6.3下面那种类型的换热器不是利用管程和壳程来进行传热的:(B )A.蛇管式换热器B.套管式换热器C.管壳式换热器D.缠绕管式换热器6.4下列关于管式换热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器中,管式换热器仍占绝对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换热器。

B.蛇管式换热器是管式换热器的一种,它由金属或者非金属的管子组成,按需要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C.套管式换热器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小,检测、清洗和拆卸都较为容易。

D.套管式换热器一般适用于高温、高压、小流量流体和所需要的传热面积不大的场合。

6.5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换热器的防振效果的有:(A)A.增加壳程数量或降低横流速度。

B.改变管子的固有频率。

C.在壳程插入平行于管子轴线的纵向隔板或多孔板。

D.在管子的外边面沿周向缠绕金属丝或沿轴向安装金属条。

6.1??按照换热设备热传递原理或传递方式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ABC)A. 直接接触式换热器B. 蓄热式换热器C. 间壁式换热器D. 管式换热器6.2 下面属于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的有:(ABCD)A. 换热管B. 管板C. 管箱D. 壳体6.3 引起流体诱导振动的原因有:(ACD)A. 卡曼漩涡B. 流体密度过大C. 流体弹性扰动D. 流体流速过快6.4 传热强化的措施有:(BCD)A. 提高流量B. 增加平均传热温差C. 扩大传热面积D. 提高传热系数6.5 下列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D)A.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简单、紧凑、能承受较高的压力。

B.管壳式换热器适用于壳侧介质清洁且不易结垢并能进行清洗的场合。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复习题集

化工原理流体输送机械复习题集

流体输送机械复习题一、填空题:1.(3分)某输水的水泵系统,经管路计算得,需泵提供的压头为He=19m水柱,输水量为0.0079m3/s,则泵的有效功率为________. ***答案*** 1472w2.(2分)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如下三部分: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泵壳; 叶轮; 泵轴3.(2分)离心泵的主要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流量; 扬程; 功率; 效率4.(3分)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压头H~流量Q曲线;功率N~流量Q曲线;效率η~流量Q曲线5.(2分)离心泵的最大安装高度不会大于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m6.(2分)离心泵的工作点是如下两条曲线的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泵特性曲线H--Q;管路特性曲线H--Q7.(3分)调节泵流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改变泵的转速;车削叶轮外径8.(3分)液体输送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离心泵; 往复泵; 齿轮泵; 螺杆泵; 旋涡泵9.(3分)气体输送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通风机; 鼓风机; 压缩机10.(3分)泵起动时,先关闭泵的出口开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防止超负荷而受到损伤;同时也避免出口管线水力冲击。

过程控制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3,4)

过程控制复习要点和习题答案(3,4)

第三章调节器1.掌握P、PI、PD,PID调节的特点,各调节规律定义公式,其阶跃响应。

积分时间的大小相应的积分作用怎样微分时间的大小其作用怎样比例度如何求取2.无扰动切换是指什么3.了解微分先行的PID算法主要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对什么有微分作用4.了解比例先行的PID算法有什么特点5.掌握PID微分方程及差分方程6.掌握调节器的正反作用判断。

执行器7.掌握解执行器的作用、类型、由哪两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8.了解气动执行器和电动执行器各有什么特点9.掌握什么是气开阀,什么是气关阀。

按什么原则、如何来选择气开或气关方式10.掌握调节阀流量特性的定义;理想流量特性的定义、分类和特点;11.工作流量特性的定义,串联管道中调节阀流量特性的变化12.S值是指什么S值的大小对流量特性的影响13.掌握选择调节阀的流量特性的三原则14.了解电-气转换器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要用阀门定位器15.掌握构成一个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充要条件是什么安全火花型防爆系统的组成结构。

16.了解防爆栅有哪几种类型17.了解危险场所分为哪几类危险程度最高的是哪一类第一类危险场所又分为哪几级第四章控制对象的特性测试1.掌握利用机理法建立单容/双容对象的数学模型。

2.掌握什么是具有自衡能力的对象具有滞后的一阶二阶特性的表示式;什么是无自衡能力的对象具有滞后的一阶二阶特性的表示式。

3.掌握什么是飞升曲线单容对象或多容对象的飞升曲线可用哪些参数来表征4.掌握如何测定飞升曲线和方波响应曲线测得方波响应曲线后如何获得飞升曲线(获取飞升曲线的原理和方法)。

5.掌握由飞升曲线来确定一阶对象,了解确定二阶对象的传递函数的方法。

6.掌握测定对象动特性的方法分类第三次作业(P108)1(2)某比例积分调节器的输入,输出范围均为4~20mA DC,若设ó=100%,T1=2MIN,稳态时其输出为6mA,若在某一时刻输入阶跃增加1mA,试求经过4min后调节器的输出。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附答案)

机电一体化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机电一体化 2伺服控制 3闭环控制系统 4逆变器 5 SPWM 6单片机 7 I/O接口8 I/O通道 9 串行通信 10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二、判断题:1 在计算机接口技术中I/O通道就是I/O接口。

(×)2 滚珠丝杆不能自锁。

(√)3 无论采用何种控制方案,系统的控制精度总是高于检测装置的精度。

(×)4 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传输信息单位。

(√)5 同步通信常用于并行通信。

(×)6 无条件I/O方式常用于中断控制中。

(×)7从影响螺旋传动的因素看,判断下述观点的正确或错误(1)影响传动精度的主要是螺距误差、中径误差、牙型半角误差(√)(2)螺杆轴向窜动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3)螺杆轴线方向与移动件的运动方向不平行而形成的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4)温度误差是影响传动精度的因素(√)三、单项选择题1. 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 B )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 脉冲的宽度B 脉冲的数量C 脉冲的相位D 脉冲的占空比2. 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B)。

A.1<s<2B.0<s 1C.-1<s<1D.-1<s<03.PWM指的是(C)。

A.机器人B.计算机集成系统C.脉宽调制D.可编程控制器4. PD称为( B )控制算法。

A.比例B.比例微分C.比例积分D.比例积分微分5.在数控系统中,复杂连续轨迹通常采用( A )方法实现。

A.插补B.切割C.画线D.自动四、填空题1. 在计算机和外部交换信息中,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2. 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入与输出通道一般包括模拟量输入通道模拟量输出通道、数字量输入通道数字量输出通道四种通道。

3. 在伺服系统中,在满足系统工作要求的情况下,首先应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并尽量高伺服系统的响应速度。

PLC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PLC复习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PLC 的硬件与工作原理一、填空题1 、PLC 主要由 CPU 、 I/O 、储存器和通信模块等组成。

2、继电器的线圈“断电”时,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接通。

3 、外部输入电路接通时,对应的过程映像寄输入存器为 ON 状态,梯形图中后者的常开触点接通,常闭触点 _断开_。

4、若梯形图中输出 Q 的线圈“断电”,对应的过程映像输出寄存器为 OFF 状态,在修改输出阶段后,继电器型输出模块中对应的硬件继电器的线圈断电,其常开触点断开,外部负载不工作。

5、手持式编程器可以为 PLC 编写语句表方式的程序。

6 、PLC 一般能 (能,不能)为外部传感器提供 24V 直流电源。

7 、PLC 的输出接口类型有继电器,晶闸管与场效应晶体管。

8 、PLC 的软件系统可分为系统程序和用户程序两大部分。

9 、按结构形式分类, PLC 可分为__整体_式和_模块_式两种。

10 、PLC 采用_循环扫描_工作方式,其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_ 自诊断检查__ ,通信处理,输入采样, _执行用户程序_和_输出改写_,称为一个扫描周期。

11、将编程器内编写的程序写入 PLC 时, PLC 必须处在_STOP_模式。

二、简答题1、在复杂的电气控制中,采用 PLC 控制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有哪些优越性?2、什么是可编程控制器?它的特点是什么?3 、PLC 控制系统与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有何区别?4、PLC 数字量输出接口按输出开关器件的种类不同,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5、简述 PLC 的扫描工作过程。

6、为什么 PLC 中软继电器的触点可无数次使用?7 、PLC 按 I/O 点数和结构形式可分为几类?8 、PLC 执行程序是以循环扫描方式进行的,请问每一扫描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三、判断题1 、PLC 的输入电路均采用光电耦合隔离方式。

(×)2 、CPU224 型 PLC 本机 I/O 点数为 14/1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原理与设备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流体在圆形直管中层流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曲线为()。

A.直线B.抛物线C.双曲线D.椭圆线2.计算管路系统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局部阻力时,速度值应取为()。

A. 上游截面处流速B.下游截面处流速C.小管中流速D. 大管中流速3. 根据工作原理分类,齿轮泵属于 ( )。

A. 离心式B.往复式C. 旋转式D.流体动力作用式4.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A.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B.避免出现气蚀现象;C.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D.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5.在斯托克斯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直径的n次方成正比,n等于( )。

A. 1/2B. 1C. 3/2D. 26. 一套管换热器,环隙为120℃蒸汽冷凝,管内空气从20℃被加热到50℃,则管壁温度应接近于()。

A. 35℃B. 50℃C. 77.5℃D. 120℃7.单层平壁稳态热传导时,若壁厚增加,平壁材料及传热面积不变,则温差()。

A. 变小B. 不变C. 变大D. 不确定8. 传热实验时,在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冷凝来加热空气(空气走内管,蒸气走环隙),为强化传热决定加装翅片, 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将翅片装在( )。

A.内管外侧B.内管内侧C.外管外侧D.外管内侧9.进料热状态参数值为最大的进料方式是()A. 冷液体B.饱和液体C.饱和蒸气D. 过热蒸气10.某二组分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0.4时,泡点温度为t1,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 A=0.8,与此相应的露点温度为t2,则()。

A. 2 t1= t2B. t1> t2C. t1= t2D. t1<t211.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热量传递的是()。

A. 蒸馏B. 蒸发C. 吸收D. 吸附12. 流体在直管中层流流动时,摩擦阻力损失与流速()。

A. 无关B. 一次方成正比C. 平方成正比D.立方成正比13. 离心泵的轴功率是在( )。

A. 流量为零时最大B. 压头最大时最大C. 流量为零时最小D. 工作点处最大14. 在一水平变径管路中,细管截面1和粗管截面2与U 形管液柱压差计相连,当流体流过该管段时压差计测量的是1、2两截面间的( )。

A.总能量损失B.动能差C.压强差D.局部阻力损失15.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 )。

A. 与泵最高效率对应的点B. 由泵的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C. 由管路特性曲线所决定的点D. 泵的特性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16. 含尘气体在降尘室中沉降,若气体处理量不变,降尘室的高度增加一倍,则该气体中临界粒径颗粒的沉降速度将 ( )。

A. 增加两倍B. 增加一倍C. 降为原来的1/2D. 不变17.转筒真空过滤机的操作方式是 ( )。

A. 恒压B.恒速C.先恒压后恒速D. 先恒速后恒压18.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时,其对流传热系数与雷诺数Re 的n 次方成正比,其中n 值为( )A. 0.5B. 0.8C. 1D. 219. 不能..引发降液管液泛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塔板间距过小 B. 过量雾沫夹带 C. 严重漏液 D.气、液负荷过大20. 精馏操作中,若其它条件都不变,只将塔顶的过冷液体回流改为泡点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D x ( )。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21. 连续操作时,物料衡算通式中的过程积累量为( )。

A.零B.正数C.负数D.任意值22.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若只将管内流体流速增加1倍,管内流体仍为层流流动,则阻力损失( )。

A.增加2倍B.增加2倍C. 增加1倍D.不变23. 流体的流动类型可用雷诺准数来判定,若为湍流,则Re ( )A. 4000≤B.2000≤C. 2000≥D. 4000≥24.离心泵的设计工况点是( )。

A .流量为零时 B.压头最大时C. 流量最大时D. 效率最大时25.活塞往复运动一次,只吸入和排出液体各一次,该泵为( )。

A. 单动泵B. 双动泵C. 三联泵D. 以上均是26.在湍流区,颗粒的沉降速度与其黏度的n 次方成反比,n 等于( )。

A. 1B. 1/2C. 1/3D. 027.水在圆管中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为α,若将水的流量增加一倍,而其他条件不变,则此时对流传热系数为( )。

A. α2B.α8.02 C. α D. 2α28.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常压水蒸气冷凝以加热空气,空气平均温度为20℃,则换热器壁面温度约为 ( )。

A. 20℃B. 40℃C. 60℃D. 100℃29.分离某双组分混合物,进料量为h kmol 100,进料组成为0.6,要求馏出液组成不小于0.9,则塔顶馏出液最大产量为( )。

A. h kmol 60 B. h kmol 7.66 C. h kmol 90 D. 不能判断 30. 精馏塔设计中,增大操作压强,则相对挥发度( )。

A. 增大B. 不变C.减小D. 不确定二、 多项选择题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稳定流动,各截面上的( )。

A .速度相等B .体积流量相等C .质量流量相等D .质量流速相等E .速度逐渐减小2. 气体输送机械通常按压缩比的大小分为( )。

A.通风机B.鼓风机C. 压缩机D. 往复泵E.真空泵3. 在水平重力降尘室中分离含尘气体,当分离的临界粒径和临界粒径颗粒的沉降速度一定时,影响其生产能力的因素是( )。

A. 降尘室的高度B. 降尘室的宽度C. 降尘室的长度D. 降尘室的层数E. 降尘室的横截面积4. 影响冷凝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

A.流体的物性B. 冷凝传热温度差C. 不凝性气体D. 蒸汽过热E. 传热面的形状与布置5. 连续稳定操作中的精馏塔,F、q、x D、x W、V′不变,减小x F,则有( )。

A. D增大B. W增大C. D 减小D. W减小E. R增大6. 流体在圆管中层流流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分布为抛物线形状B. 平均流速为最大流速的0.82倍C. 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2倍D. 管中心处的速度最大E. 管壁处速度为07. 流体输送机械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通常分为( )。

A. 压缩式B. 往复式C. 离心式D.旋转式E. 流体动力作用式8. 在现有的过滤设备上进行过滤时,要想提高过滤速率应采取的措施有( )。

A. 增大过滤压力差B. 增大操作温度C. 选用阻力低的过滤介质D. 增加滤饼厚度E. 增大滤液黏度9. 表征流体无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的特征数有( )。

A. ReB. EuC. PrD. NuE. Gr10. 根据操作压力进行分类,蒸馏分为( )。

A. 萃取蒸馏B. 常压蒸馏C. 恒沸蒸馏D. 加压蒸馏E. 减压蒸馏11.关于流体压力之间的关系,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 表压= 绝对压力—大气压力B.表压=大气压力—绝对压力C. 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D. 真空度= 绝对压力—大气压力E.绝对压力=真空度+ 表压12. 关于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流量增大,扬程增大B. 随流量增大,扬程减小C. 随流量增大,轴功率增大D. 随流量增大,效率增大E. 随流量增大,效率先增大后减小13. 颗粒在流体中沉降,其沉降流型分为( )。

A. 层流区B. 过渡区C. 湍流区D. 层流底层区E. 完全湍流区14.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有()。

A.流体的物理性质B. 流体的对流起因C. 流体的流动状态D. 流体的相态变化E. 传热面的形状、相对位置与尺寸15. 能引发降液管液泛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塔板间距过小B.严重漏液C.过量雾沫夹带D.气、液负荷过大E.液面落差过高三、填空题1. 某设备的表压为50kPa,当地大气压力为100 kPa,则该设备的绝对压力为( ) kPa。

2. 过程的传递速率是决定化工设备的重要因素,传递速率()时,设备尺寸可以小。

3.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称为()。

4. 单位体积气体流经通风机后所获得的总机械能,称为通风机的()。

5.在过滤操作中,真正发挥拦截颗粒作用的主要是()而不是过滤介质。

6.依靠离心力的作用,使流体中的颗粒产生沉降运动,称为()。

7.根据热量传递机理的不同,有3种基本传热方式:传导、()和辐射。

8.在卧式管壳式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气冷凝加热原油,则原油宜在()程流动。

9.在精馏塔中,越往上汽液两相中易挥发组分越多,温度越()。

10. 在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采用全回流操作,则回流比等于()。

11. 测速管是测量流体的()速度。

12.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当Re增大到一定程度,层流底层很薄,壁面的突出点全部伸入湍流主体中。

这种情况下的流体流动,称为( )。

13.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中,将效率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中效率最高点称为()。

14.往复泵的流量调节方法通常有()、改变原动机转速和改变活塞的行程三种。

15. 将降尘室用隔板分25层后,要求气体的处理量不变,则临界粒径的沉降速度可以降为原来的1/25,临界粒径将为原来的()。

16.旋液分离器是利用( )的作用,使悬浮液中固体颗粒增稠或使粒径不同及密度不同的颗粒进行分级。

17. 单层平壁稳态热传导中,壁厚越厚,传热的阻力()。

18. 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中,易结垢的流体易走()程。

19. 对于双组分的理想溶液,当总压增大时,泡点()。

20. 在精馏塔的进料板以下的塔段中,上升气相从下降液相中提出了( ) 组分,故称为提馏段。

21.流体在圆形管内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的速度为()。

22. 湿式气体流量计是一种用来测量()体积的容积式流量计。

23. 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将可能发生( )现象。

24.为了能使高阻力管路系统的输液距离增大、流量增多,需要提高泵的扬程,通常采用离心泵的()操作。

25. 在规定的沉降速度条件下,降尘室的生产能力只取决于降尘室的()而与其高度无关。

26. 在现有的过滤设备上进行过滤时,要想提高过滤速率应采取的措施有:增大过滤( )、增大操作温度和选用阻力低的过滤介质。

27.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称为()。

28.换热器内安装折流挡板是为了提高()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29. 间歇精馏过程中,若保持馏出液组成恒定,则需逐渐增大()。

30. 泡点下的饱和液体进料时,精馏段上升蒸气量()提馏段上升蒸气量。

四、名词解释1.光滑管流动:2.容积损失:3.重力沉降:4.等温面:5.操作弹性:6.体积流量:7.行程:8.电除尘法:9.对流:10.全回流:11.质量流量:12.全风压:13.沉聚:14.热流密度:15.液面落差:五、简答题1. 应用量纲一致性方程推导雷诺数的量纲。

2. 分析离心泵输送液体黏度大于水时,对流量、扬程、轴功率及效率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