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精品讲义全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精品讲义全课件

答案 深;固;难;差
名师解惑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1)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置换出氢气的反应越容易进行, 则其金属性越强。 (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其金 属性越强。 (3)金属元素的单质与盐在水溶液中进行置换反应,若A 置换出B,则A的金属性强于B。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者的金属性强于后者。 (5)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弱, 元素的金属性越弱(注:Fe的阳离子仅指Fe2+)。
3.Ⅷ族包括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其余15个 纵行,每个纵行为一族,因此周期表18个纵行共16个族。
4.周期表中族的排列方式 1~7纵行:ⅠA→ⅡA→ⅢB→…→ⅦB 8、9、10纵行:Ⅷ 11~18纵行:ⅠB→ⅡB→ⅢA→…→ⅦA→0 5.过渡元素包括所有的副族元素和Ⅷ族元素,且都是 金属元素。
自学导引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
元素
元素
核电
名称
符号 荷数

Li
3



Na
11


K
19



Rb
37
原子结构 示意图
最外层 电子数
1
1
1
1
电子
原子
层数 半径/nm
2
0.152
3
0.186
4
0.227
5
0.248

Cs
55
1
6
0.265
相同点:最外层均为1个电子。 不同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递增,原子半 径递增。 2.化学性质 (1)钾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及其与钠的比较 ①钾的保存及取用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石油的炼制主要有分馏(物理变化)、裂化(化学变化)和裂解(化学变化)等;
煤的综合利用主要有煤的干馏(化学变化)、气化(化学变化)和液化(化学变化)。

2、金属冶炼的方法: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
常见的还原剂有:H2、CO、C、Al
3、海水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海水提取Br2、I2、NaCl等。

4、环境污染的热点问题:
(1)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为SO2和NO x。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氟利昂(CCl2F2)和NO x。

(3)导致全球变暖、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CO2。

(4)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中氮氧化物、一氧化氮、碳氢化合物。

(5)“白色污染”是指聚乙烯等塑料垃圾。

(6)引起赤潮的原因: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含大量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和不合理使用磷肥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回顾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回顾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回顾
本文档将回顾人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材第四章的知识点。

以下是对该章节的概述和重要内容的回顾。

知识点概述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重点包括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

此外,还涉及到了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配平、反应热和化学平衡。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 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

- 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产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
- 化学反应主要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 合成反应是两个或多个物质反应生成一个物质的反应。

- 分解反应是一个物质分解成两个或多个物质的反应。

- 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复合物或两个复合物之间的原子或离子互换的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通过电子转移而引起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 化学反应的特征包括气体的生成、沉淀的生成、颜色的变化以及放出或吸收热量等。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和配平
- 化学反应的符号表示法包括原子符号表示法和离子符号表示法。

- 配平是调整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系数,使得化学方程式满足物质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反应热和化学平衡
- 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 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产物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浓度、压力和温度等物理性质保持不变的状态。

以上是对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的简要回顾。

希望能对你复习该章节的内容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进一步查阅教材或其他参考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
2NaCl
(熔融)电═解 .
2Na
+
Cl2

练习: 写出电解MgCl2、Al2O3的化学方程式
MgCl2 电═解 Mg + Cl2↑
(熔融)
═电解
2Al2O3 冰晶石 4Al +3O2↑
(熔融)
.
小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与金属的冶炼方法 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减弱,金属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
快冶炼速有阅多读少课金种本属方88活法页动,内性分容顺别,序是找什出么金?属 K C适a 用Na于M金g A属l Z活n F动e 顺Sn序Pb表(H中) C的u哪Hg些A金g Pt Au
属?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二 、 金属冶炼的方法的选择 (1)热分解法
(2)热还原法
(3)电解法
.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常用的还原剂有: 活泼金属、CO、H2、C(焦炭)
.
铝热反应
.
反应现象:剧烈反应,发出强 光,纸漏斗被烧穿,沙子上落 有黑色铁珠。
2Al+Fe2O3 高温 2Fe+Al2O3
注意: 镁条、氯酸钾的作用:引燃剂
.
用铝 热 反
{应 焊接钢轨

应 冶炼(高熔点的金属)
.
请写出MnO2、Cr2O3、分别与Al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 甲苯
.
提高汽油的质量
☆石油的裂化与裂解
为了获得更多的轻质油
1)对石油进行裂化和裂 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或为了提高汽油的产量)

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知识点高中必修二化学第四章主要涉及碳的化合物,包括有机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命名、化学键的形成等。

本文将对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一、有机物的基本概念1.1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有机化合物是碳元素和其他非金属元素通过共价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化合物,其存在于自然界和生命体系中,是人类生产和生存的基础物质。

1.2 碳的化合价碳原子的化合价为4,即每个碳原子可以与其他4个原子共价结合。

有机物的化学特性和物理性质与碳的特性密切相关,因此有机化学被称为碳的化学。

1.3 有机物的特点①包含碳元素,并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共价键;②具有多样性的结构和复杂的分子组成;③易于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多样;④与生命和人类生产密切相关。

二、有机物的分类2.1 烷基化合物以甲烷为代表的碳氢化合物,分子结构简单,化学性质相对单一。

其中含有一个甲基基团的分子称为单基烷;含有两个甲基基团的称为双基烷;含有三个甲基基团的称为三基烷。

2.2 单官能团化合物含有一个官能团的有机物称为单官能团化合物,官能团是影响有机物性质的重要结构单元。

其中包括醇、醛、酮、羧酸、酯、醚等。

2.3 多官能团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的有机物称为多官能团化合物。

其中,双官能团化合物又称为二元官能团化合物。

例如醇酸、酮酸、醛醇、醛酸等。

2.4 含有环的化合物含有碳环的化合物称为环烷化合物。

根据环的数量和结构有不同的命名方法。

常见的有苯、茂、杂苯、萘、噻吩等。

三、有机化学键的形成3.1 电子云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是关键步骤。

电子云模型和杂化轨道理论是解释有机化学键形成的基本理论。

3.2 极性和界面作用有机分子中分子间相互作用很弱,大部分都是非极性化学键,但是由于极性质子的存在,产生电场作用,从而形成分子间的界面作用。

四、有机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非常重要,其遵循国际上确定的一些规则。

4.1 醇/酚的命名醇/酚的命名包括:基团名、编号和前缀,如甲醇(CH3OH)、苯酚(C6H5OH)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知识点总览
本文总结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化学实验
介绍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概念、实验室安全及实验记录等方面内容。

第二章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
详细介绍了化学计量的概念、相关计算方法和应用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化学平衡等方面知识。

第三章化学周期表
介绍了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元素的周期律规律及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特性等方面内容。

第四章化学键与分子构型
详细介绍了化学键的概念、类型和形成原理及分子构型的相关知识。

第五章气体状态
介绍了气体的基本概念、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混合等内容。

第六章溶液
介绍了溶解度、浓度等概念以及溶液常数等相关知识。

第七章化学热力学
详细介绍了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方面内容。

第八章化学平衡
介绍了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等内容。

第九章酸碱理论
详细介绍了酸碱的定义及相关理论、伦敦方程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

第十章金属元素与金属材料
介绍了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金属材料的制备和材料加工以及金属材料的应用方面知识。

第十一章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
介绍了非金属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和性质以及相关应用方面知识。

第十二章有机化学基础
介绍了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碳氢化合物和含氧、氮、卤素有机化合物等方面内容。

第十三章高分子化合物
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制备方法和分类等知识。

总结
本文对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部知识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总结,对于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备考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内容总结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内容总结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内容总结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原理和特点。

以下是本章的要点总结:
1. 化学反应速率:
- 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失或生成物产生的量。

-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温度、浓度、压力和催化剂等。

- 高温、高浓度、高压力和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 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 反应速率可以用反应物浓度变化和时间的比值来表示。

- 反应速率的数学表达式可以根据反应物的摩尔比例确定。

3. 化学平衡:
- 化学平衡指反应物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的
状态。

- 化学平衡是指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时达成的状态。

- 化学平衡的特点包括反应物浓度、压力和温度的恒定以及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例。

4. 平衡常数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 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的平衡值与其浓度
的乘积的比例。

- 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反应的偏向性,可用于判断反应的正
逆向偏向性。

5.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

-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系统受到外界的影响时,会通过平
衡反应调整以恢复平衡。

总结:本章介绍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以及影响它们的因素。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对于我们研究
和应用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学习笔记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学习笔记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学习笔记
本文档旨在总结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要点。

1. 离子反应的基本概念
1.1 离子和离子式
离子是由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和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组成的。

离子式用来表示化合物中离子的组成,阳离子放在前面,阴离子放在后面。

1.2 离子反应的特点
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离子间发生互相结合或分解的化学反应。

离子反应具有快速、可逆性和溶液状态的特点。

2. 酸碱反应
2.1 酸碱定义
根据不同的酸碱定义,有三种酸碱定义:氢离子定义、氢氧根离子定义和路易斯酸碱定义。

2.2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酚酞、甲基橙等。

3. 氧化还原反应
3.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的转移的化学反应。

其中,电子的失去称为氧化,电子的获得称为还原。

3.2 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是指接受其他物质的电子而自身发生还原的物质,还原剂则是指给予其他物质电子而自身发生氧化的物质。

以上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早期炼铝十分困难,所以铝的价格十分昂贵。
美国青年化学家霍尔发明电解制铝法后,制铝工艺不断 改进,现在人们已经熟练掌握了从铝土矿(主要成 分 是Al2O3,有很多其它杂质)中冶炼铝的技术,使得制 铝成本大大下降。
【小结】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 物 解法 理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其它铝热反应 (适用于高熔点金属)
高温
3MnO2+4Al === 3Mn+ 2Al2O3 Cr2O3+2Al =高=温= 2Cr + Al2O3
3Co3O4+8Al 高==温= 9Co + 4Al2O3
铝热反应的应用
铝热反应的原理可 以应用在生产上, 如用于焊接钢轨等。 在冶金工业上也常 用这一反应原理, 使铝与金属氧化物 反应,冶炼钒、铬、 锰等难熔的金属。
铜镜
汉武帝时铜币 先秦刀币
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用于生产和制 造各种金属材料的过程,称为金属的冶炼。
M
n+
得电子 (被还原)
M
冶炼金属的实质是用还原的方法使金属化合 物中的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Mg
+
Cl2

2Al2O3
(熔融)
电解
=冰=晶=石=
4Al
+
3O2

l
(熔融)
电解
====
2Na
+
Cl2

冰晶石是助熔剂
3、热还原法(适用于大部分金属)
高温
CuO+H2 === Cu + H2O
高温
Fe2O3+3CO === 2Fe + 3CO2
【实验4-1 】铝热反应
内层漏斗底部 剪开并润湿: 使熔融物易于 落下。
蒸发皿盛沙: 防止熔融物使 蒸发皿炸裂。
引燃 剂
助燃剂
反应现象:镁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内剧烈反应,纸 漏斗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高温
Fe2O3+2Al === 2Fe + Al2O3
铝热剂
结论:铝也是还原剂,在一定的条件下与 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把其中的金属还原 成单质。所以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 剂。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四章 第一节第一课时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黄铜矿
赤铁矿
铝土矿
锰矿
钨矿
锌矿
人类最早发现和应用的金属分别是:
Cu2(OH)2CO3 === 2CuO + H2O + CO2↑
高温
C + 2CuO ===== CO2 ↑ + 2Cu
“湿法冶铜”
铜是人类第一种大量使用的金属,结束了漫长 的“石器时代”.
金属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金属离子的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因为金属离子的得电子能力不同,所以冶炼方法不同。
金属冶炼方法:
1、热分解法(适合一些不活泼金属)
加热
2HgO === 2Hg + O2 ↑ 2Ag2O =加=热= 4Ag + O2 ↑
2、电解法(适合一些非常活泼金属)
MgCl2
(熔融)
电解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