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习题

合集下载

化工工艺学习题答案

化工工艺学习题答案

(1).干法脱硫:用固体吸收剂吸收原料气中的硫化物,一般只有当原料气中硫化氢质量浓度不高,标况下在3~5g/m3才适用。

干法脱硫包括:a.氧化锌法脱硫,可脱除有机硫和无机硫。

ZnO+H2S=ZnS+H2OZnO+C2H5SH=ZnS+C2H5OH ZnO+C2H5SH=ZnS+C2H4+H2Ob.钴-钼加氢脱硫法(脱除含氢原料中的有机硫)RCH2SH+H2=RCH3+H2SRCH2S-CH2R’+2H2=RCH3+R’CH3+H2S RCH2S-SCH2R’+3H2=RCH3+R’CH3+2H2S (2).湿法脱硫可脱除大量无机硫:3.化学-物理综合吸收法。

典型脱硫法:ADA脱硫法(原理)(PH8.5~9.2):Na2CO3+H2S=NaHS+NaHCO32NaHS+4NaVO3+H2O=Na2V4O9+4NaOH+2S Na2 V4O9+2ADA(氧化态)+2NaOH+H2O=4NaVO3+2ADA(还原态) 2ADA (还原态)+O2=2ADA(氧化态)+H2O⒏克劳斯法回收硫磺流程(1).单硫法工艺流程:酸性气体中的硫化氢高于25%,所有酸化气体全部进入燃烧炉,按严格的要求配给空气,使酸性气体中的烃类全部燃烧,硫化氢只反应了1/3,以后生成的二氧化硫与剩余的2/3的硫化氢反应生成单质硫。

燃烧炉内的温度一般为1100~1600℃,约60%~70%的硫化氢转化为硫。

从燃烧炉出来的含硫蒸汽的高湿气体,经废热锅炉回收热能后,经冷凝分硫后进入一级转换器,转换反应是放热反应,一级转换气经二级冷凝分硫后,再送人二级转换器中,二级转换器中通常装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以获得高效转化率,由于是放热反应,降低转化温度有利于硫的生成,但转换器的温度不能太低。

为了防止蒸汽硫凝析出来,造成催化剂阻塞,最后送入三级冷凝器。

(2)分硫法工艺流程:酸化气中的硫化氢不足25%,只让1/3的酸性气体进入燃烧炉。

严格按要求配给空气,是全部烃类完全燃烧,其中硫化氢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剩余的氧气为0,从燃烧炉出来的含二氧化硫的高温气体在废热锅炉回收能量后,与另外的2/3的酸性气体会合,进入一级转化器,之后与单硫法相同,要求气体中不得含有重烃类化合物和其他有机物,以免引起催化剂的结碳和结焦,影响成品硫的含量。

化工工艺学习题全集

化工工艺学习题全集

化工工艺学练习题一、填空题 1.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 原料预处理 、 化学反应 和 产品分离及精制三大步骤。

2.根据变质程度不同,煤可以分为 泥炭 、 褐煤 、 烟煤 和 无烟煤 ;随变质程度增加 碳 含量增加, 氢 和 氧 含量降低。

化学工艺学是研究由 化工原料 加工成 化工产品 的化学生产过程的一门科学,内容包括 生产方法 、 原理 、 流程 和 设备 。

3. 高含量的 烷烃 ,低含量的 烯烃 和 芳烃 是理想的裂解原料。

4.化工中常见的三烯指 乙烯 、 丙烯 、 丁二烯 ;三苯指 苯 、 甲苯 、二甲苯 。

5.石油是由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组成和结构不同、数量众多的化合物构成的混合物。

石油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 烷烃 、 环烷烃 、 芳香烃 三大类。

6.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方法为 常压蒸馏 和 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 催化重整 、 催化裂化 、 加氢裂化 和焦化 等。

7.辛烷值 是衡量汽油抗爆震性能的指标, 十六烷值 是衡量柴油自燃性能的指标。

8.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

9.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有 蒸汽转化法 和 部分氧化法,主要反应分别是和 。

10. 硫酸生产以原料划分主要有 硫磺 制酸、 硫铁矿 制酸、 冶炼烟气 制酸和石膏 制酸等。

11.工业气体或废气脱硫方法分为两种,高硫含量须采用 湿法脱硫 ,低硫含量可以采用 干法脱硫 。

12.SO 2氧化成SO 3反应是一个可逆、放热、体积缩小的反应,因此, 降低温度 、提高压力有利于平衡转化率的提高。

13. 接触法制硫酸工艺中主要设备包括 沸腾炉 、 接触室 和 吸收塔 。

14. 硫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SO 2的制取和净化 、 SO 2氧化成SO 3 和SO 3的吸收 。

15. 稀硝酸生产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三步,包括 氨氧化制NO 、 NO 氧化制NO 2 和水吸收NO 2 制酸 。

化工工艺设计_习题集(含答案)

化工工艺设计_习题集(含答案)
57.化工过程
58.物料流程图
59.物料衡算
60.车间布置设计
61.工艺计算
62.工艺路线的可靠性
63.工艺物料流程图
64.化工单元操作
65.单位工程概算
66.综合概算
67.技术线路的可行性
68.技术线路的先进性
69.经济的可行性研究
70.能量衡算法
71.内部收益率
三、计算题
72.某尿素厂的生产能力为6万t尿素/a,年操作日300d,尿素的氨耗为0.6t氨/t尿素,生产过程的氨损失按5%考虑,已知以1t氨为基准的某股气体的组成和量如下表所示。列出该股气体的组成和流量表.
55.可行性研究是以拟建项目进行(),对其是否应该建设及如何建设作出论证和评价,为上级机关投资决策和编制、审批设计任务书提供可靠的依据。
56.车间布置设计的内容可分为车间厂房布置和车间设备布置车间厂房布置是对整个车间各工段、各设施在车间场地范围内,按照它们在生产中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合理的()。
二、名词解释题
(1)每m2过滤面积上获得1.5m3滤液所需的过滤时间。
(2)如将此过滤时间延长一倍,可再得滤液多少?
80.外径为50mm的不锈钢管,外包6mm厚的玻璃纤维保温层,其外再包20mm厚的石棉保温层,管外壁温为300C,保温层外壁温为35C,已知玻璃纤维和石棉的导热系数分别为0.07W/(mK)和0.3 W/(mK),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玻璃纤维层和石棉层之间的界面温度。
52.流程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定生产流程中各个生产过程的具体内容、顺序和组合方式,达到由原料制得所需产品的目的;二是绘制工艺流程图,要求以图解的形式表示生产过程中,当原料经过各个单元操作过程制得产品时,物料和能量发生的变化及其流向,以及采用了哪些化工过程和设备,再进一步通过图解形式表示出()。

化工工艺复习题

化工工艺复习题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一、简答题:1.氧化锌脱硫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其脱硫过程如何?原理:氧化锌法可脱除无机硫和有机硫,主要脱除无机硫,使硫含量<0.1X10-6。

ZnO (s) + C H SH (g )=ZnS (s) + C H OH (g)ZnO (s) + CH SCH (g )=ZnS (s) + C2 H4(g) + H2O (g)CS 2 + 4 H 2=H 2 S + CH 4分脱硫过程:氧化锌脱硫就是H2S气体在固体ZnO上进行反应,生成H,进入气相,ZnS则沉积在ZnO固体表面上。

需要将氧化锌脱硫剂都做成高孔率的小颗粒以增大反应和沉积面积,反应速度主要是内扩散控制。

2.描述由NH3和CO2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过程与相态。

答:目前,工业合成尿素的方法都是在液相中由NH3和CO2反应合成的,属于有气相存在的液相反应,如下图所示。

反应被认为分两步进行:汽相NII;S CO:,IhO7NH3+ C5-NH虱:口ONH4 一COCNIIJ. । IkO破相』. J \(1)②(4) ⑺⑶上述两个反应中,第一个反应为快速放热反应,反应程度很大,生成溶解态的氨基甲酸铵(Ammonium Carbonate,简写AC,甲铵);第二个脱水生成尿素(Urea,简写Ur)的反应为慢速吸热反应,且为显著可逆反应。

① 尿素生成反应为液相可逆反应,应该具备一定的压力(液化NH3和CO2)和温度(保证反应速度)。

② 未反应原料必须循环利用,循环的NH3和CO2水溶液也必然携带一定量的水。

③合成尿素的原料中有NH3、CO2和H2O,物料配比中采用NH3过量;④合成反应开始,溶液中的CO2以AC形式存在,溶液中存在NH3、AC和H2O;⑤合成反应过程,溶液中存在NH「AC、H2O 和 Urea。

3.合成氨生产过程主要分为哪几个工序?画出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框图。

答: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主要分为3个工序:造气:制备含氮、氢气的原料气净化:将原料气中的杂质如CO、CO2、$等脱除到ppm级(10-6)压缩和合成:净化后的合成气原料气必须经过压缩到15~30MPa、450℃左右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的框图:4 .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工艺中,天然气水蒸汽转化制气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有哪些?抑制 副反应的策略如何?(1)CH + HO =CO + 3H -206.4kJ mol 4 2 2(2)CO + H 2 O =CO 2 + H 2 + 41.2kJ / molCH 4=2 H 2 + C - 74.9kJ .mol -12CO = CO 2 + C +172.4kJ mol -1CO + H 2=H 2O + C +131.36kJ .mol i抑制副反应的策略:(1)生成碳黑。

化工工艺学习题与答案

化工工艺学习题与答案

化工工艺学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

目前工业上对、间二甲苯的分离方法有----——-—-———-—--—-------——-—、--—-—-—-——————-—--—--—————-—-—和-—---—-—-—-—————-----—-----—-——----三种。

2。

乙苯催化脱氢合成苯乙烯时脱氢部分常用——-—--————--—————-—--—-和--—-———-——----—-—-—-—--两种类型反应器。

3、催化加氢反应所用的催化剂以催化剂的形态分有——-—-——--—-—--—-—--—-——-—、———-——-———-——-—--————-—--——-—、---—-—----—--—-——---——-———---、-——-—-———--——-————--————-————-—、———-------———--——-——————-五种?1、低温结晶分离法、络合分离法和模拟移动床吸附法三种。

3、金属催化剂、骨架催化剂、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金属络合物。

二、简答(每题5分,共90分)1、煤的干馏和煤的气化的定义.答:将煤隔绝空气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有机物逐渐开始分解,其中挥发性物质呈气态逸出,残留下不挥物性产物主是焦炭或半焦,这种加工方法称煤的干馏。

煤、焦或半焦在高温常压或加压条件下,与气化剂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氢等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称为煤的气化。

2、什么叫烃类热裂解?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它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3、烃类热裂解的原料有哪些?答:4、烃类热裂解过程有何特点?答:①强吸热反应,且须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温度一般在750K以上;②存在二次反应,为了避免二次反应,停留时间很短,烃的分压要低;③反应产物是一复杂的混合物,除了气态烃和液态烃外,尚有固态焦的生成。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化工工艺学习题汇编一、单项选择题1.各种不是C8芳烃来源的是()A.邻二甲苯 B.乙苯C.间二甲苯 D.异丙苯2.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煤,使其分解生成交谈、煤焦油、粗苯和焦炉气的过程称为()A.煤气化 B.煤液化C.热裂解D.煤干馏3.Mobil公司LTD法主要用于()4.A.芳烃歧化 B.烷基转移C.芳烃脱烷基化D.芳烃烷基化4.既是保证乙烯回收率和乙烯产品质量(纯度)的关键设备,又是冷量主要消耗所在的设备是 ( )A.甲烷塔和乙烯塔B.脱甲烷塔C.甲烷塔D.乙烯塔5.一个设备、一套装置或一个工厂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量,或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原料量称为 ( )A.生产能力B.生产强度C.有效生产周期D.转化率6 .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煤,使其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粗苯和焦炉气的过程称为()A.煤干馏B.煤气化C.煤液化D.煤固化7.深冷分离过程需要制冷剂,各制冷剂的常压沸点决定了它的最低蒸发温度,乙烯的常压沸点为℃,可以作为 ( )℃温度级的制冷剂℃温度级的制冷剂℃度级的制冷剂℃度级的制冷剂8.称为高压甲烷塔时,脱甲烷塔压力达到( )A. 3.0——C. ——9.在芳烃烷基化过程中,工业上常采用的烷基化剂有 ( )A.烷烃和环烷烃B.烷烃和芳烃C.烯烃和芳烃D.烯烃和卤代烷烃10.各种芳烃组分中用途最广、需求量最大的是()A.苯和甲苯 B.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C.甲苯和间二甲苯 D.苯和对二甲苯11. 关注芳烃中,用途最广的需求量最大的苯和()A.对二甲苯B.间二甲苯C.甲苯D.邻二甲苯12.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相配合,除了可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操作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解决()A. 工艺计算B. 物料平衡C. 能量平衡D. 流程组织13. C8芳烃中的沸点最高的为()A. 对二甲苯B. 间二甲苯C. 邻二甲苯D.乙苯14. 乙烯环氧化法制环氧乙烷,其中加入微量二氯乙烷是为了: ( )A. 提高环氧乙烷的选择性B. 减少乙烯的深度氧化C. 提高乙烯的转化率D. 提高环氧化反应速率15. 90%左右的有机化工产品上游原料可归结为三烯和三苯、乙炔和萘,还有甲醇。

化工工艺习题(含答案)

化工工艺习题(含答案)

1.基本有机化工产品是指什么?基本有机化工产品: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苯乙烯、醇、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卤代物、环氧化合物及有机含氮化合物。

2.衡量裂解结果的几个指标:转化率、产气率、选择性、收率和质量收率。

X:单程转化率,总转化率Y:单程收率,总收率(4). 产气率产气率=气体总质量/原料质量*100%3. 乙烯液相加氯生产二氯乙烷的反应机理是什么?乙烯氧氯化生产氯乙烯的反应机理是什么?甲烷热氯化反应机理是什么?(1)乙烯加氯反应原理乙烯与氯加成得到1,2-二氯乙烷:CH2=CH2+Cl2=======>ClCH2CH2Cl+171.5kJ放热反应◊采用液相催化氯化法◊利于散热。

溶剂:产物1,2-二氯乙烷本身;反应类型:离子型;催化剂:盐类,三氯化铁(FeCl3)。

反应机理:FeCl3 + Cl2 =======> FeCl-4 + Cl+Cl+ + CH2=CH2 ========> CH2Cl-CH+2CH2ClCH+2+FeCl-4======>CH2ClCH2Cl+FeCl3(2) 乙烯氧氯化生产氯乙烯的反应机理: CH2=CH2+Cl2 =======> ClCH2CH2Cl(1).100%(2).100%100%X S =⨯=⨯=⨯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原料量转化率通入反应器的原料量选择性()实际所得的目的产无量选择性按反应掉原料计算赢得的目的产物转化为目的产物的原料量反应掉的原料量(3).100%100%=⨯=⨯收率和质量收率(Y )转化为目的产物的原料摩尔数收率通入反应器原料摩尔数实际所得目的产物的质量质量收率通入反应器的原料质量CH2=CH2+2HCl+0.5O2 =======>ClCH2CH2Cl+H2O2ClCH2CH2Cl 2CH2=CHCl + 2HCl(3) 甲烷热氯化反应机理:链引发.Cl2 ----->2Cl加热链传递Cl + CH4 -----> CH3 + HClCH3 + Cl2 -----> CH3Cl + Cl4. 目前氯乙烯生产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

化工工艺学题

化工工艺学题

化工工艺学练习题选择题1. 化学工艺与化学工程相配合,可以解决化工过程开发、装置设计、(A )、操作原理及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解决化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也需要这两门学科的理论指导。

A. 流程组织B. 物料平衡C. 能量平衡D. 工艺计算2. 化工生产过程中由原料到化学产品的转化要通过以下哪一项来实现(B)A.分离方法B.化学工艺C.新技术D.新工艺3. 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BCDE )A. 积极开发高新技术,缩短新技术工业化的周期B. 最充分、最彻底地利用原料C. 大力发展绿色化工D. 化工过程要高效、节能和智能化E. 实施废物再生利用工程4. 从目标出发,寻找实现此目标的前提,将具有不同功能单元进行逻辑组合,形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系统,这种化工生产工艺流程设计方法称为( C )A. 形态分析法B. 功能分析法C. 推论分析法D. 演绎分析法5. 催化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C )A. 催化剂参与反应,但反应终了时,催化剂本身未发生化学变化和数量的变化B. 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平衡C. 催化剂具有明显的选择性D. 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活性E. 催化剂具有一定的耐毒性6. 工业催化剂的使用性能指标包括以下哪几项(ABCDE )A. 选择性B. 活性C. 热稳定性D. 化学稳定性E. 耐毒性7. 在裂解气中氢气未分离出来之前,利用裂解气中的氢对炔烃进行选择性加氢,以脱除其中炔烃,这个工艺过程称为( B )A. 前脱氢过程B. 前加氢过程C. 后脱氢过程D. 后加氢过程8. 一般裂解气干燥脱水采用的吸附剂包括(B )A.活性氧化铝B.3A 分子筛C.变色硅胶D.活性炭9. 裂解气分离出C2馏分和C3馏分后,再分别对C2和C3馏分进行催化加氢,以脱除乙炔、甲基乙炔和丙二烯的工艺过程称为(B)A.前加氢过程B.后加氢过程C.前脱氢过程D.后脱氢过程10. 在烃类热裂解过程中采用水蒸气作为稀释剂的原因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BDE )A. 不会增加裂解气的分离负荷B. 抑制裂解原料所含硫对镍铬合金炉管的腐蚀C. 水蒸气热容量小D. 脱除积碳E. 降低烃分压11. 下列可用来评价裂解原料性质的指标有(CE )A.选择性B.裂解炉出口温度C.原料氢含量D.原料转化率E.原料族组成12. .下列哪一种烃类是首选的烃类热裂解的原料(A)A.烷烃B.环烷烃C. 芳烃D.烯烃13. 裂解气预分馏过程的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哪几部分(ACDE )A. 降低裂解气温度B. 分离出裂解气中的炔烃C. 将裂解气中的稀释蒸气以冷凝水的形式回收D. 回收低温位能量E. 分离出裂解气中的重组分,减少进入压缩分离系统的负荷14. 各种来源的C8 芳烃指的是(C )A.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B. 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C.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D.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15. 芳烃的脱烷基化方法包括(ABCE )A. 烷基芳烃的催化脱烷基B. 烷基芳烃的催化氧化脱烷基C. 烷基芳烃的加氢脱烷基D. 烷基芳烃的直接氧化脱烷基E. 烷基苯的水蒸气脱烷基16. 芳烃分子中苯环上的一个或几个氢被烷基所取代而生成烷基芳烃的反应称为( C )A.芳烃歧化B.烷基转移C.芳烃烷基化D.C8 芳烃异构化17. C8 芳烃异构化采用的催化剂包括(AC)A. 无定型SiO2-Al2O3B.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 负载型铂催化剂D. 金属硫化物催化剂E. 金属配位催化剂18. 芳烃主要来自以下哪几部分(ABE )A. 煤焦油分馏B. 石脑油重整生成油C. 催化裂化汽油馏分D. 加氢裂化汽油馏分E. 烃裂解生产乙烯副产的裂解汽油19. 在芳烃烷基化过程中,工业上常采用的烷基化剂有(D )A.烷烃和环烷烃B.烷烃和芳烃C.烯烃和芳烃D.烯烃和卤代烷烃20. 当烯烃、炔烃、二烯烃和芳烃在同一催化剂上单独加氢时,其加氢反应速率快慢大致为(AB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合成氨原料气的制备1.何为固体燃料气化?2.煤气的成分由哪些因素决定?(影响煤气组成的因素有哪些?)3.常用的工业煤气有哪些?制合成氨所用的煤气是什么/4.何为独立反应数?如何计算/5.以煤和水蒸气反应,欲制得含CO和H2较高的水煤气,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反应?欲制得CH4含量高的高热值煤气,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反应?6.以空气和水蒸气为汽化剂,对煤进行热加工,在自热平衡条件下获得的煤气是什么煤气?7.什么是半水煤气?8.固体燃料间歇气化的原因是什么?9.如何进行煤气化过程的连续生产?10.间歇制半水煤气的工作循环包括哪几个阶段?用于制气的阶段有哪些?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11.间歇制水煤气的工作循环包括哪几个阶段?12.间歇制低氮煤气的工作循环包括哪几个阶段?13.间歇制半水煤气中,炉内温度过高会造成什么影响?14.分析间歇制半水煤气中的能耗问题。

15.气化炉的操作温度即炉温指的是何处的温度?16.间歇制半水煤气各阶段时间分配的原则是什么?17.间歇制半水煤气中,调节气体组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8.燃烧室的作用是什么?19.富氧空气—水蒸气连续气化过程中,用调节什么的方法,保持燃料层在允许温度范围内维持系统的自热平衡?20.富氧空气—水蒸气连续气化制半水煤气时,主要操作指标有哪些?21.天然气蒸汽转化反应过程的主副反应主要有哪些?22.何为烃类蒸气转化?23.生产合成氨最经济的原料气生产方法是什么?24.影响天然气蒸汽转化反应平衡的因素有哪些?有何影响?25.提高温度,降低压力,提高水碳比,均有利于降低烃类蒸气转化的转化气中的哪种组分含量。

①H2②CO ③CH4④CO226.烃类蒸气转化过程为何分两段进行?二段转化的目的是什么?27.在天然气蒸气转化系统中,将水碳比从3.5~4降至2.5,试分析一段转化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28.试分析烃类蒸气转化过程中加压的原因和确定操作温度的依据。

29.烃类蒸气转化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活性成分是什么?30.何为平衡温距?据此如何判断催化剂的活性?31.何为空速?已知一段转化炉进口组成如下:组成CH4C2H6 C3H8C4H10C5H12 其他mol% 81.18 7.31 3.37 1.12 0.45 6.57一段转化炉出来气量1165kmol/h(干气),催化剂装填量为15.2m3,试计算一段转化炉的原料气空速、碳空速和理论氢空速。

32.天然气送入蒸气转化系统前为何要脱硫?33.合成氨生产的主要原料有哪些?34.何为重油部分氧化?其实质是什么?35.重油部分氧化中加入蒸汽的作用有哪些?36.重油经元素分析结果如下:元素组成 C H N S OW% 84.4 11.58 0.92 1.40 1.37 以该重油为原料用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氨原料气时,其氧油比应为多少?37.重油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氨原料气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哪几部分?按照废热回收方式不同主要有哪些流程?38.固体燃料间歇制半水煤气、烃类蒸气转化和重油部分氧化法制合成氨原料气时,其生产过程有哪些主要区别?绘出各种工艺流程图,说明主要设备的作用和结构。

第二章脱硫1.原料气主要含有哪些硫化物?为何要脱除?2.何为硫容?3.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有何特点?4.活性炭干法脱硫脱硫剂再生常采用什么方法?5.下列方法中,只能脱除有机硫的方法是什么?①ZnO法②活性炭法③钴钼加氢转化法④ADA法6.ZnO脱硫法不能脱除下列哪种组分?①CS2②H2S ③COS ④RSH ⑤RSR,⑥C4H4S7.湿法脱硫中氧化型催化剂选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可供选择的范围如何确定?8.何为氧化法脱硫?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有哪些?9.使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解吸出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0.改良ADA法脱硫溶液的组成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为何选择弱碱性溶液?写出改良ADA法脱硫的主要反应。

11.某小合成氨厂,每小时处理6840Nm3半水煤气,煤气中H2S含量3g/ Nm3,现用氨水液相催化法脱硫,硫容为0.2g/l,脱硫效率为90%,试计算该厂的脱硫溶液循环量。

12.某厂采用改良ADA法脱硫,处理气量12000Nm3 /h,已知溶液硫容量为0.5 gH2S/l,硫回收率98%,试求:①溶液循环量m3/h。

②溶液中ADA满足载氧体要求的最小含量g/l。

③硫的回收量kg/h。

13.画出湿式氧化法脱硫的工艺流程,说明喷射再生器的结构和作用。

14.活性炭法、氧化锌法、钴钼加氢法、栲胶法脱硫各有什么特点?第三章变换1.CO变换反应方程式是什么?变换的目的是什么?2.CO变换反应的特点是什么?3.干半水煤气100 Nm3,其中CO27%,H243%,N220%,CO210%,若变换率为90%,求变换气(干基)体积和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

4.变换系统处理原料气量36000 Nm3,若系统压力为2.05MPa,饱和塔出口气体温度164℃,饱和度为90%,当控制变换炉进口蒸汽/干气=1时,试计算需补加的水蒸气量。

(已知164℃时水蒸气的饱和蒸汽压为0.71 MPa)5.已知半水煤气中CO30%,O20.5%,变换气中CO为0.3%,试求:a)a)变换炉的变换率b)b)半水煤气流量为11600Nm3/h,需变换CO的负荷c)c)离开变换系统的变换气量。

6.中变、低变、耐硫宽温低变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活性成分分别是什么?7.变换工艺中如何实现操作温度沿着最佳温度线进行?变换炉段间换热方式有哪些?选用的介质有哪些?8.可逆放热的气固催化反应过程如何实现接近最佳温度下操作?其换热方式有哪些?选用的介质有哪些?9.何为反硫化现象?10.C O变换反应催化剂的选择条件是什么?11.中变、低变、耐硫宽温低变催化剂使用前和停车卸出前要进行怎样的处理?12.从热力学、动力学两方面谈反应条件对变换过程的影响?13.进入变换系统的原料气为何要净化?14.全低变工艺有何特点?画出全低变工艺流程?15.单独合成氨系统和引入联醇的合成氨系统中CO通过哪几步脱除?16.饱和热水塔的作用是什么?可能出现哪些问题?17.分析变换工艺中的能耗问题。

18.引入联醇的合成氨系统中根据什么确定变换反应进行的程度?19.变换工段工艺流程设计的原则?20.不同的变换工艺对制气工段和脱硫工段有何要求?21.C O变换工段采用全低变工艺时,要求原料气中维持一定的硫含量,否则可能发生什么现象?22.合成氨系统中铜系低变工艺为何不能单独使用?23.变换原料气中氧含量大于0.5%会产生什么影响?24.什么是最佳温度?最佳温度有何工业意义?25.加压变换与常压变换相比有哪些优、缺点?26.联醇生产中,醇氨比变化时主要采用哪些措施控制气体组成?第5章脱除CO21.在合成氨过程中,为什么要有脱碳(CO2)步骤?通常有哪些脱碳方法,各适用于什么场合?2.使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解析的方法?3.碳酸丙烯酯脱碳溶液再生为何采用多级降压?4.碳酸丙烯酯脱碳溶液再生采用的方法有哪些?5.画出碳酸丙烯酯脱碳过程中各股物料的流向6.什么是改良热钾碱法脱碳?为什么用热法?有何优缺点?7.叙述改良热钾碱法脱碳两段吸收两段再生的工艺过程8.改良热钾碱法脱碳的活化剂是什么?缓蚀剂是什么?9.变压吸附法脱碳10.根据图分析变压吸附过程中吸附塔的循环过程第6章甲醇生产1.甲醇合成反应的特点2.影响甲醇产率的因素3.联醇生产在整个合成氨系统中的作用4.联醇生产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活性成分?使用前和卸出前的处理?5.联醇生产中调节醇氨比的措施是什么?6.联醇生产过程如何实现操作温度沿着最佳温度线进行?7.低压甲醇系统常采用两个合成塔,两塔串联时,前塔主要作用是什么?后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8.萃取精馏?9.粗甲醇精馏采用的萃取剂是什么?作用是什么?10. 联醇生产中,进合成塔原料气中H2与CO的比例主要根据什么来确定。

调节变换气中CO含量的措施主要有哪些?11. 联醇生产中原料气组成与单纯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气组成有什么不同?12. 联醇生产中原料气组成与单纯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气组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13.为什么联醇生产中甲醇合成的原料气中CO2含量不宜过高?第7章原料气的精制1.原料气最终精制的方法有哪些?2.新鲜铜氨液的组成有哪些?3.铜洗法脱CO的活性成分是什么?4.铜氨液中保持有一定量的Cu(NH3)4Ac2的作用是什么?5.铜氨液再生的目的是什么?6.铜氨液再生过程中如何调节铜比?7.什么是湿法燃烧反应?其作用是什么?8.铜氨液再生过程中补充氨的位置如何选择?9.甲烷化法脱除少量CO时为什么要求入口气体中CO+CO2<0.7%?10.当原料气最终精制采用甲烷化法时,变换采用什么工艺?11.甲烷化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活性成分是什么?使用前和卸出前需作何处理?12.什么是醇烃化工艺?与双甲工艺相比其最大优点是什么?13.合成氨原料气精制过程采用醇烃化代替双甲化的主要优点是什么?14.针对醇烃化工艺下面说法正确的有哪些?A.醇醚化与醇烃化可设计成等压流程,也可设计成不同压力流程B.将双甲工艺中的甲烷化催化剂更换为醇烃化催化剂(铁系催化剂) C.生成物中甲烷含量较低D.可以生成更多的甲醇15.单独的合成氨生产中脱除CO的过程主要有哪些?针对联醇系统的合成氨生产中,脱除CO的过程主要有哪些?第8章氨的合成1.氨合成反应的特点2.提高平衡氨含量的措施有哪些?3.氨合成反应的控制步骤是什么?4.氨合成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活性成分是什么?使用前和卸出前作何处理?5.催化剂的中毒和衰老是不可避免的。

氨合成的铁基催化剂在使用时引起衰老的原因有哪些?6.氨合成过程中如何实现操作温度沿着最佳温度线进行?换热方式和换热介质分别有哪些?7.将氨合成塔出口气体中的氨分离采用的方法是什么?8. 氨合成要求在高压下进行,故净化气经压缩机加压后直接送入合成塔,对吗?9. 生产上采用循环反应的目的是什么?10.氨合成过程中为什么要排放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排放位置的选择原则是什么?11.氨合成系统的反应热如何利用?12.氨合成塔分哪几类?氨合成塔的结构特点如何?(氨合成塔为何设计成外筒和内件结构?)13.与轴向冷激式合成塔比较,径向合成塔具有哪些优点?14.合成系统新鲜气(标况下)消耗量为30000 m3/h,新鲜气含惰性气体0.7%,放空气中含惰性气体17%,求每小时循环气的放空量?15.合成氨与合成甲醇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第9章尿素生产1.尿素生产包括哪几个过程?何为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生产过程?2.尿素合成反应分两步进行,分别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尿素合成反应是如何进行的?)3. 何为尿素转化率?尿素合成反应出现最高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什么?4.尿素生产中缩二脲生成的原理是什么?生产上常采用哪些措施减少缩二脲的生成?(缩二脲的生成原理及影响因素是什么?)5.尿素合成过程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哪些影响?(尿素合成温度为何不宜过高?)6.尿素合成过程中采用过量氨的作用是什么?(尿素合成中采用过量氨即氨碳比较高有何好处?)7.分析尿素合成的工艺条件8.尿素生产中控制原料气中一定氧含量的作用是什么?9. 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的反应只能在液相中进行,对吗?10.尿素合成过程中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采用的方法是什么?为什么采用多段减压分离?11.尿素溶液蒸发浓缩过程中常用的蒸发设备是什么?12.尿素溶液蒸发工段为什么采用两段真空蒸发?13.蒸发造粒工序的任务是什么?综合题1.分别画出以煤、天然气、重油为原料生产氨和甲醇的联合生产工艺流程方框图,并说明各工段具体的生产方法2.下图是厂里生产的基本过程,说明各个工段采用的方法以及主要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