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旅客运输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完整版)民航旅客运输电子教案

(完整版)民航旅客运输电子教案
第2节中国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共12点,书本P25)
一、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职能
二、中国民用航空局组织机构
用幻灯片例举事例,分析解决
板书设计
第二章国际跟中国民用航空管理机构
一、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管理机构
二、中国民用航空管理机构
小结
反思
本节课都是实际操作的知识点,应多点举例子和给予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同学们能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2、民用航空的大发展时期
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8年,民用航空经历了恢复和大发展的时期:
第一,国际航空业迅速发展。
第二,机场和航路网等基础设施大量兴建,使得民用航空由过去的点线结构向面上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全球范围的航空网。第三,直升机进入了民用航空服务,成为民航的又一种主要航空器,开辟了民航的新领域。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情境模拟法、社会调查法、案例教学法、讲述法
教学内容
授课思路
与方式方法
与方式方法
一、引入新课:
第一节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管理机构
国际航空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国际民用航空运输活动的行为规范,协调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的业务关系,以保障国际航空运输的航行安全和有序发展。
1、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1)ICAO的成立
1947年4月4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生效,正式成立了国际民航组织。
(2)ICAO的组织机构
国际民航组织由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三级框架组成。
(三)ICAO的宗旨和目的
国际民航组织的宗旨目的是发展国际航行的原则和技术,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
(4)ICAO的主要活动
2、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1)IATA的成立
(2)IATA的宗旨
(3)IATA的主要活动 (六点)

民航旅客运输教学大纲

民航旅客运输教学大纲

民航旅客运输教学大纲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武汉民政职业学院Array《民航旅客运输》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学时数:_64_________________学分数:__4_________________适用的专业与年级:_航空服务专业一年级课程负责人:__徐国宝_________________教研室主任:_陈明__________________编写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教务处制一、课程简介及课程性质(1)课程介绍民航旅客运输是民航运输业务的核心组成,其国际化程度与专业化程度都较高,涉及内容亦较复杂。

本课程既有民航运输发展的状况、管理体制的介绍,也有民航旅客运价、客票订座销售、退票与特殊旅客运输的等民航运输实务知识。

(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航空服务专业与民航运输专业的专业技术课。

(3)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民航基础知识》与《航空运输地理》的后继课程,同时又为民航客运实训提供理论基础与技能指导。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以下民航知识:民航运输的发展状况及管理体制,民航国内国际旅客运价,客票销售业务,退票及运输变更,特殊旅客运输;并掌握以下技能:运价计算技能,退票处理技能,特殊旅客服务技能。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教学内容:1 世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2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教学要求:1 了解世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史、现状及趋势。

2 了解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史、现状及趋势。

重点:民航运输业的现状及趋势第二章现代运输业的分类及航空运输的特点教学内容:1 运输系统2 民航运输的特点教学要求:1 了解运输系统里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 理解民航运输的特点。

《民航运输服务概论》实施性教学大纲

《民航运输服务概论》实施性教学大纲

《民航运输服务概论》实施性教学大纲(供航空专业使用)说明《民航运输服务概论》是航空服务专业的专业课程。

民航运输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旅客售票服务、旅客乘机服务、旅客客舱服务、货物运输服务和民航安检服务等五个方面。

本课程对民航运输服务行业的基本特征、参与这一服务的相关利益主体和相关服务主体的职能进行了分析。

对与旅客运输服务相关的三个连续的工作环节的主要工作进行了分析,包括售票服务、乘机服务和客舱服务的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

针对货物运输服务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进行了专题讨论。

对民航安检服务工作进行分析,从民航运输安全的角度,探讨其法律意义,以及人员和工作管理问题。

要求从事民航服务的从业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服务心理学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主要针对学生能够在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民航运输服务知识,对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一、教学时数分配表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民航运输业第一节民航运输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五种运输业的优缺点。

2、掌握民航运输的概念和民航运输的特点。

3、了解民航监督管理机构和国际民航组织。

重点、难点:民航运输的概念和民航运输的特点。

教学内容:1、民航运输2、民航运输的监督管理机构3、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第二节民用航空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法律规定。

2、了解有关民航运输的国际公约。

重点、难点:与民航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

教学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

2、有关民航运输的国际公约。

3、与民航运输有关的法律、法规。

第三节承运人(或者航空公司)教学目的及要求:1、了解和掌握承运人概念以及作为承运人必需具备的条件。

2、了解航线经营许可的申请和审批,了解劝航班管理。

3、了解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了解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重点、难点:承运人概念以及作为承运人必需具备的条件。

旅客运输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旅客运输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旅客运输授课对象:本科一年级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掌握旅客运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旅客运输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2. 旅客运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3. 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4. 旅客运输的服务与质量5. 旅客运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旅客运输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旅客运输的兴趣。

-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旅客运输有哪些了解?它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讲授新课- 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 旅客运输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旅客运输的服务与质量- 旅客运输的发展趋势与挑战3. 课堂讨论- 提出问题:如何提高旅客运输的服务质量?-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 案例分析- 分析一个旅客运输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5. 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疑问。

6. 课后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旅客运输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 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旅客运输的论文。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旅客运输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包括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原理、方法等。

2. 教材:选用一本合适的旅客运输教材,作为本课程的主要参考资料。

3. 实际案例:收集一些旅客运输的实际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民航旅客运输教学大纲

民航旅客运输教学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民航旅客运输课程代码:0863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民航旅客运输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交通运输(民航运输)(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依照民航运输业务的基本操作规范,解决实际生产运营问题,为民航生产运营决策服务的能力。

本课程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力求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各种民航运输规则和国际惯例,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民航运输业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民航运输中相关问题的能力,适应民航运输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民航运输的特点及发展历程。

理解民航运输的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

掌握民航运输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则以及民航运输产品设计、运价制定、票证使用等生产运营过程中常用的管理方法和技能。

了解民航运输管理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该课程是一门极具民航特色的专业课,与民航运输工作关联紧密,其主要的前修课程为航空法;后续课程有民航运输生产组织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绪论——民航旅客运输学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理解民航旅客运输的运作流程;掌握民航旅客运输的分类。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民航旅客运输简史(一般)识记:民航旅客运输简史(二)民航旅客运输的发展趋势(一般)识记:民航旅客运输的发展趋势(三)民航旅客运输的运作流程(重点)理解:民航旅客运输基本流程(四)民航旅客运输的分类(次重点)理解:民航旅客运输的分类标准及内容第一编国际客运第一章国际客运组织与法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与民航旅客国际运输相关的国际组织的宗旨;掌握IATA、ICAO 等组织的工作内容;掌握相关法规的主要内容;掌握IATA主要成员的基本情况。

《民航旅客运输》教学教案

《民航旅客运输》教学教案

《民航旅客运输》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民航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流程和相关规定。

2. 掌握民航旅客运输中的安检、登机、行李托运等基本操作。

3. 熟悉民航旅客运输中的服务项目,提高旅客满意度。

4. 培养学生遵守民航规定,自觉维护航空秩序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民航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民航旅客运输的流程和规定3. 安检、登机、行李托运等基本操作4. 民航旅客运输中的服务项目及质量要求5. 民航旅客运输中的安全和应急预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民航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流程、规定等。

2. 演示法:演示安检、登机、行李托运等操作过程。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民航旅客运输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民航旅客运输中的服务项目和安全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民航旅客运输》相关教材或资料。

2. 教具:投影仪、电脑、行李托运模拟设备等。

3. 课件:制作民航旅客运输相关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民航旅客运输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民航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民航旅客运输的流程和规定。

4. 演示操作:演示安检、登机、行李托运等基本操作。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民航旅客运输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民航旅客运输中的服务项目和安全问题。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掌握程度。

六、教学目标:1. 理解民航旅客运输中的服务项目及其重要性。

2. 学会如何提高旅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

3. 掌握民航旅客运输中的安全和应急预案。

4. 培养学生遵守民航规定,自觉维护航空秩序的意识。

七、教学内容:1. 民航旅客运输中的服务项目:餐饮服务、机上服务、特殊服务等。

2. 提高旅客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的方法:个性化服务、主动服务、微笑服务等。

(完整版)《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完整版)《民航概论》教学大纲

《民航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民航概论》这门课是航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主要以从事民航事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为视角,对民用航空的历史及发展、飞机的一般介绍、飞行基本原理、空中交通管理、民用机场、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运输和客舱设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介绍。

主要针对学生能够在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更多的民航运输服务知识,对民航运输服务工作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本课程在第一学期开设,共45学时,理论42 学时,实践3学时。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民航发展史,对飞机、发动机及电气电子设备和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系统、全面的了解,同时,要求学生了解航空气象、空中交通管制、机场、民航运输、适航维修和通用航空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要求在本课程教学中,应重点突出民用航空的基础知识,强调航空服务意识的培养,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录像、VCD、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同时注重指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

按照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世界民航及中国民航的历史和发展历程2、了解飞机的动力装置及系统3、掌握飞机的飞行过程;了解飞机的飞行原理4、掌握空中交通管理的定义和任务。

5、了解民用机场的基础知识6、掌握旅客运输流程及重要旅客服务要求7、了解民航货物运输相关知识8、掌握客舱设备的分布及使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按照航空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本课程开设45 学时,其中理论42学时,实践(实习)课3 学时,各章节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旅客运输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旅客运输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旅客运输课程类型:专业课程授课对象:交通运输专业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基本知识。

3. 了解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旅客运输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3. 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教学难点:1. 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2. 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适用场景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

2. 相关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料。

3. 学生分组,准备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旅客运输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旅客运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二、基本概念与分类1. 介绍旅客运输的基本概念,如客运、货运、行李运输等。

2. 讲解旅客运输的分类,如铁路客运、公路客运、航空客运、水路客运等。

3. 分析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三、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1. 介绍旅客运输的组织结构,如客运站、车辆、人员等。

2. 讲解旅客运输管理的流程,包括票务管理、运输组织、服务保障等。

3. 分析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优缺点1. 对比分析铁路客运、公路客运、航空客运、水路客运的优缺点。

2. 讨论不同旅客运输方式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五、案例分析1. 选取典型案例,如高铁运营、公交优化等。

2. 分析案例中旅客运输的组织与管理,以及不同旅客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六、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际旅客运输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七、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旅客运输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旅客运输的最新发展动态。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旅客运输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流程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Array《民航旅客运输》课程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
学时数:_64_________________
学分数:__4_________________
适用的专业与年级:_航空服务专业一年级
课程负责人:__徐国宝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_陈明__________________
编写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教务处制
一、课程简介及课程性质
(1)课程介绍
民航旅客运输是民航运输业务的核心组成,其国际化程度与专业化程度都较高,涉及内容亦较复杂。

本课程既有民航运输发展的状况、管理体制的介绍,也有民航旅客运价、客票订座销售、退票与特殊旅客运输的等民航运输实务知识。

(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航空服务专业与民航运输专业的专业技术课。

(3)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民航基础知识》与《航空运输地理》的后继课程,同时又为民航客运实训提供理论基础与技能指导。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以下民航知识:民航运输的发展状况及管理体制,民航国内国际旅客运价,客票销售业务,退票及运输变更,特殊旅客运输;并掌握以下技能:运价计算技能,退票处理技能,特殊旅客服务技能。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教学内容:
1 世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2 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教学要求:
1 了解世界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史、现状及趋势。

2 了解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史、现状及趋势。

重点:民航运输业的现状及趋势
第二章现代运输业的分类及航空运输的特点
教学内容:
1 运输系统
2 民航运输的特点
教学要求:
1 了解运输系统里不同的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 理解民航运输的特点。

重点:航空运输的特点
第三章民用航空运输管理体系
教学内容:
1 国际民用航空运输管理机构
2 中国民用航空管理机构
3 航空公司管理体系结构
4 机场管理体系结构
教学要求:
1 了解ICAO、IATA。

2 了解CAAC。

3 了解航空公司的管理结构。

4 了解民用机场的管理结构。

重点:ICAO IATA
第四章民用航空运输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 航空承运人
2 航班
3 机场
4 运力
5 航线、航路、航段
6 经停点和转机点
教学要求:
1 理解航空公司、机场的性质与二者之间的关系。

2 理解航班、航线、航路、航段的概念,区别及联系。

3 理解经停点与转机点的不同点。

重点:航班、航线
第五章民航国内旅客运价
教学内容:
1民航国内旅客运价的发展
2 民航国内旅客运价的制定
3 民航国内旅客运价的计算
教学要求:
1 了解建国后民航国内旅客运价的改革
2 理解运价制定依据。

3了解票价类别
重点:运价制定依据
第六章国内客运销售
教学内容:
1 民航国内运输凭证
2 国内客票的填开
3 退票与客票变更
4 客票遗失
5 团体客票处理
教学要求:
1 熟知国内客票的内容,能填开国内客票。

2 熟知退票等客票变更的程序。

3 能处理团队客票。

重点:客票内容与填开
难点:客票内容与填开
第七章旅客运送
教学内容:
1 旅客运送的有关规定
2 特殊旅客运送
3 旅客运不正常的处理
教学要求:
1 熟知旅客运送的相关规定。

2 熟知特殊旅客运送的注意事项。

3 能处理不正常的旅客运送。

重点:特殊旅客运送
第八章行李运输
教学内容:
1 行李运输的一般规定
2 行李的收运、保管与交付
3 行李运输不正常的处理
教学要求:
1 熟知行李运输的一般规定。

2 熟知行李的收运、保管与交付的相关程序。

3 能进行行李运输不正常的处理。

重点:行李运输不正常的处理
难点:行李运输不正常的处理
第九章责任与赔偿
教学内容:
1 航班延误的责任与赔偿
2 旅客人身伤害的责任与赔偿
3 行李运输的责任与赔偿
4 航空保险
教学要求:
1 理解航班延误的责任与赔偿规定
2 理解旅客人身伤害的责任与赔偿规定
3 理解行李运输的责任与赔偿规定
4 了解航空保险。

重点:航班延误的责任与赔偿、旅客人身伤害的责任与赔偿
行李运输的责任与赔偿
第十章国际航空法
教学内容:
1 国际民用航空法
2 多边管理与双边管理
教学要求:
1 了解国际民用航空法
2 熟知多边管理与双边管理规定
重点:国际民用航空法
第十一章航班资料
教学内容:
1 OAG航班资料
2 航线的选择与航班安排
教学要求:
1 了解OAG航班资料内容构成
2 理解航线的选择与航班安排的影响因素
重点:航线的选择与航班安排
第十二章国际旅客运价的计算与运用
教学内容:
1 运价的基本概念
2 货币与中性运价单位
3 PTA运价资料
4 公布直达运价、指定航程运价
5 里程制运价计算
6 来回程及环程运价
7 混合等级航程运价及计算
8 旁岔程运价计算
9 缺口程运价计算
10 比例运价
11 特殊运价
教学要求:
1 理解运价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货币与中性运价单位。

3 了解PTA运价资料内容。

4 能计算公布直达运价、指定航程运价。

5 能计算里程制运价。

6 能计算来回程及环程运价。

7 理解并计算混合等级航程运价。

8 能计算旁岔程运价。

9 能计算缺口程运价。

10 能计算比例运价。

11 能计算特殊运价。

重点:
1公布直达运价、指定航程运价
2 里程制运价计算
3来回程及环程运价
4混合等级航程运价及计算
5旁岔程运价计算
6 缺口程运价计算
7 比例运价
难点:
1公布直达运价、指定航程运价
2 里程制运价计算
3来回程及环程运价
4混合等级航程运价及计算
5旁岔程运价计算
6 缺口程运价计算
7 比例运价
第十三章运输凭证的填开与使用
教学内容:
1 客票使用的一般规定
2 旅费证的填开与使用
3 客票的变更与退票
教学要求:
1 熟知客票使用的一般规定。

2 能填开旅费证。

3 熟知客票的变更与退票程序。

重点:旅费证的填开与使用
四、课程的学时及学时分配
五、教学方法及考核说明
1 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讲授为主,辅以案例教学、课堂练习和课堂讨论。

2 考核说明:采用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其中期末考试占60%,平时成绩40%。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教材:民航旅客运输张晓明旅游教育出版社
2 参考书:国内民航旅客运输张静芳国防大学出版社
旅游系(部)
2007年 09 月 01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