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数学学习2. 课堂教学结构3. 数学思维4. 学习兴趣5. 数感6. 学习迁移7. 数学课程目标8.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9. 逻辑思维10. 谈话法11. 形象思维12. 创造性思维二、填空题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2. 小学数学成绩测评命题的依据是。
3. 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表示法有和两种。
4. 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5. 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是式定义。
6. 按迁移的效果分,数学学习的迁移可分为和。
7.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发展。
8.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9. 《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
10. 是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关系保留在人脑中的表象。
11.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12. 在智力活动中,人的智力因素要想发挥最大的效能,必须有良好的的支持和推动。
1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引导发现法等。
14.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三个阶段: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5. “常见的量”在小学阶段主要指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及。
16. 在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是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
17.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突发性的,它的基本形式是。
18.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步为主,不超过步。
19.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所做各项准备工作的总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0. 概念理解是数学概念学习的中心环节,它以____为标志。
21.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____;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____。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明有10只红苹果和8只绿苹果,他把其中的若干只苹果平分给朋友,朋友分到的苹果数不超过5个,那么朋友至少能分到多少个苹果?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A. 3个2. 以下哪个数字不是4的倍数?A. 12B. 24C. 35D. 40答案:C. 353. 一块长方形土地,长10米,宽6米,若种植葡萄藤,每两棵葡萄藤之间的距离为2米,那么可以种植多少棵葡萄藤?A. 5棵B. 6棵C. 7棵D. 8棵答案:C. 7棵二、填空题1. 3/4 + 1/8 = ________。
答案:7/82. 36 ÷(2 × 3)= ________。
答案:63. 2 × 6 ÷(4 - 1)= ________。
答案:4三、解答题1. 阿姨给小明买了两个礼物,其中一个礼物的重量是另一个礼物的2倍,总重量是36千克,求每个礼物的重量是多少千克?答案:设一个礼物的重量为x千克,则另一个礼物的重量为2x千克。
根据题意,x + 2x = 36,化简得3x = 36,解得x = 12。
所以一个礼物的重量为12千克,另一个礼物的重量为24千克。
2. 甲乙两个运动员进行短跑比赛,甲跑完100米所需时间是10秒,乙跑完100米所需时间是12秒。
他们同时起跑,甲跑完全程后,乙还剩多少米未跑?答案:甲每秒跑10米,乙每秒跑8.33米(约),所以乙每秒相对于甲少跑1.67米(约)。
甲跑完全程需要10秒,乙还剩的时间是12秒-10秒=2秒。
所以乙还剩2秒×1.67米/秒=3.34米未跑。
四、应用题小明家想在门口的花坛中种植园丁菜,花坛是一个半径为4米的圆形区域。
已知一株园丁菜的生长周期为60天,从种子播种到长成可以收获的菜需要40天。
假设小明家每天都有固定的时间用来浇水、松土,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干扰。
1. 请为小明家设计一份合理的种植计划,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播种日期和时间- 浇水和松土的频率和时间- 预计收获日期2. 如果小明将另一种蔬菜种在与园丁菜同一花坛中,该蔬菜的生长周期为45天,从种子播种到长成可以收获的菜需要30天。
数学教学论答案

一、填空题:1.教学目的(为什么教?)、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学方法(怎么教?)2.观察法、文献分析法、调查法、统计法、行为研究法、比较法、分析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等3.导言、报告主体、结论与建议4.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5.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6.分科式;统一式7.螺旋式;直线式;过渡式8..具体与抽象相结合原则9..是以外界的对象、现象为客观剌激物直接作用于各种感觉器官,引起反射的系统,这是人与一般动物共有的是以语言作为剌激信号,引起神经反射的系统,这是只有人类才有的10.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图形直观、语言直观11.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混合编组12.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小测验或学业竞赛13.能动性、独立性、异步性和自我监控性14.思维的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思维的独创性15.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经验型抽象思维和理论型抽象思维16.数学思维发展的趋向、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数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17.准确程度、合理程度、简捷程度和快慢速度18.具体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二,选择题:1. D2. B3. A4. C5. B 6.C 7. A 8. A 9. C 10.B 11.C 12.A 13 .B 14 .A 15 .D 16 . ABC 17 . ABCDE三,名词解释:1.自变量:自变量实验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2.教育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操纵实验变量,观测与这些实验变量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探究实验因子与反应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因变量:因变量是一种假定的结果变量。
它是实验变量作用于实验对象之后所出现的效果变量。
实验因变量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测性。
4: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具体做法,进行归纳与分析、加工与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整word版)数学教学论题目及答案

第一、七小组所出的考题一、几何定理证明的一般步骤?答:(1)弄清定理的题设和结论(2)依据定理的内容画出对应的基本图形(3)运用所学的知识,寻求证明方法。
二、定理教学分为哪几个阶段?答:探究阶段,构建阶段,深化阶段。
三、定理与定义的区别?答:根本在于定义不可证明,而定理一定要经过证明,数学就是在定义和公理基础上演绎出的一整套定理组成的了,逻辑体系。
四、定理的概念()。
答:用逻辑的方法判断为正确幷作为推理根据的真命题。
第二组所出题一、课堂引入可以采用------------形式(至少填三种)答案:讲故事,做游戏,提问题二、课堂引入有哪些方法:答案:1.复习引入法2.作业引入法3.目的引入法4.悬念引入法5.“游戏”引入法6.趣题引入法7.史话引入法8.故事引入法9.实践引入法10.讨论引入法三、用实践引入法设计一堂课的引入。
四、你觉得一堂好的课引入应该达到怎样的效果答案:(1)让学生身临其境。
(2)让知识急待应用。
(3)让学生兴趣盎然。
(4)抽象思想变形象(5)引起学生求知欲五、引入的应注意哪些误区答案:(1)一味强调引入,课堂本末倒置。
(2)引入方式传统,伤害学生自信。
(3)引入过于花哨,缺乏数学味第三组所出考题1、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遵循哪些数学教学原则?1)思想性和科学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教师主导作用和同学主动统一的原则;4)系统性原则;5)直观性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2、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请说说总计的观点和理由?(没有固定答案,阐述有理即可)3、谈谈你对数学美的认识!(从对称、和谐、简单、明快、严谨、统一、奇异、突变等方面阐述)4、这学期,我们经历了微格教学,你有什么收获?5、优秀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关注数学知识的发生。
发展过程;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意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人文精神;3)进行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要关注数学相关内容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和认识数学;4)提供必要的数学情景,按照数学学科形式化的特点,选择符合学生数学认知规律的教学方式;5)编制合理的数学问题,用问题驱动数学学习;第三、四组所出考试题1、概念的特性?答案直观性、普遍性和抽象性、发展性2、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及他们的关系概念的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它是概念在质方面的反映,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A、交集思想B、并集思想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4。
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函数思想B、集合思想C、化归思想D、极限思想5。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6。
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B。
接受学习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7。
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A、分数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A、直角三角形B、真分数与假分数C、正方形D、分数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B、顺应C、重组D、平衡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11。
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
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
数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C. 仅仅为了通过考试D. 以上都是答案:B2. 在数学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A.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B. 单一的讲授法C. 利用多媒体教学D. 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索答案:B3. 数学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 记忆公式和定理B. 逻辑推理C. 快速计算D. 重复练习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数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A. 形成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随机评价答案:D5.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忽略错误,继续教学B. 批评错误,以防止再犯C. 分析错误,帮助学生理解D. 惩罚犯错的学生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答: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其次,这种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不断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最后,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技能。
2. 描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答: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差异化的教学计划。
其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个别辅导、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再次,提供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挑战和发展。
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解释数学教育中“反证法”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反证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技巧,它通过假设某个命题的否定是真的,然后推导出矛盾或不可能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为真。
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邢台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数学教学论》 考试用时120分钟 系别: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 ____和____的一门科学。
★2、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_____ 的思维方式。
★3、数学记忆包括:获得____、___、___三个阶段。
★4、概念间的关系有:__、___、___、交叉关系。
★5、备课的主要程序:__、__、__、___编写教案。
★6、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 )。
★7、启发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要求是要( ),也就是要充 分调动学生参与启发活动的积极性。
★8、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
二、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 分) 1、确定数学教学方法的因素不包括( )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环境 D 、教学时间 2、数学能力的三大基本能力不包括( ) A 、运算能力 B 、空间想象能力 C 、观察能力 D 、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教育的自身特点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 …………………………装………………… ……………………订……………………… ……………………………………………… 线 ……….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实用性④发展性⑤灵活性⑥科学性⑦教育性⑧主体性A、①②③⑤B、①②④⑥⑦C、①②④⑥⑧、D、①②③⑤⑦4、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A、解题能力B、推理能力C、实践能力D、想象能力5、数学中的“双基”指的是()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C、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D、基础知识和基本命题6、下列那项不是复合判断。
()A、假言判断B、负判断C、联言判断D、关系判断7、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是()A、分析教材B、阅读教材C、师生关系D、分析学生8、判断分为:()A、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B、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C 、负判断与联言判断 D、选言判断与假言判断9、教师是学习的()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以上都是10、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A、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B、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C、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D、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 12 分)★1、定义的规则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比较是确定有关事物_________共同点和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 的思维方法。
2.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______本质属性和事物内在联系_______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3.计算能力是指______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技能_______的结合。
4.联想是由当前感知或思考的事物想到_________与其相关联的另一个事物_____的思维方法。
5.归纳是通过对某类事物中的______________若干特殊情况的分析得出一般结论________________ 的思维方法。
6.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共同实现教学任务中的____活动状态变换_____及其__时间流程_______ ,由相互依存的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
7.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___巩固知识_____和____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_____而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
8.演绎是由__一般性较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较小的结论_____________的思维方法。
9.小学数学老师的素质由以下四方面构成:_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_________。
10.综合就是学生在头脑中把事物的_____各个部分、方面或要素___________联合成整体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
二、选择题1.刺激——反应学习是一种____B ______。
A.对信号做出的反应B.操作性条件反射C.理解性学习D.操作性行为2.概念的形成以学生的_____A ________为基础。
A.直接经验B.间接经验C.认知结构D.年龄特征3.狭义的课程指______ C _______。
A.数学课程B.语文课程C.一门学科D.几门学科4.数学知识是____ C ________的结晶。
A.活动B.实践C.思维D.想象5.能力是指直接影响___ A _____,使活动顺利完成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中学数学教学论》考试用时120分钟
系别数学系年级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 分)
★1、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
空间形式
的一门科学。
★2,、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
3、数学记忆包括:获得、保持、再现三个阶段。
★4、概念间的关系有:同一关系、属种关系、全异关系、交叉关系。
★5、备课的主要程序:备教材、被学生、备教法、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
★6、数学课的类型主要有:综合课、练习课、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测验课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分)
1、确定数学教学方法的因素不包括(D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学习环境
D、教学时间
2、数学能力的三大基本能力不包括(C)
A、运算能力
B、空间想象能力
C、观察能力
D、逻辑思维能力
3、数学教育的自身特点下列正确的选项是(B )
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实用性④发展性⑤灵活性⑥科学性
⑦教育性⑧主体性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⑥⑦
C、①②④⑥⑧、
D、①②③⑤⑦
4、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C )
A、解题能力
B、推理能力
C、实践能力
D、想象能力
5、数学中的“双基”指的是(A )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C、基础知识和基本公式
D、基础知识和基本命题
6、下列那项不是复合判断。
(D )
A、假言判断
B、负判断
C、联言判断
D、关系判断
7、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是(A)
A、分析教材
B、阅读教材
C、师生关系
D、分析学生
8、判断分为:(B )
A、性质判断与关系判断
B、简单判断与复合判断
C 、负判断与联言判断D、选言判断与假言判断
9、教师是学习的(D)
A、组织者
B、引导者
C、合作者
D、以上都是
10、说课的基本要求包括(C )
A、科学性、思想性和实践性
B、科学性、理论性和严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和理论性
D、思想性、严谨性和实践性
三、判断题(小题1分,共5分)
1、评教学目标,既关注预设,又关注生成目标,但手段和目的不一定一致。
(×)
2、理论基础是构成数学教学模式诸要素的核心和灵魂。
(√)
3、若a>0或a<0,则2a>0是命题合取运算。
(×)
4、教学方法是宏观的而教学模式是具体的。
(√)
5、平行四边形的外延比四边形的外延扩大了(×)
四、简答题(小题6分,共30 分)
★1、定义的规则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①定义要相称;
②定义不能循环;
③定义要简明;
④定义一般不用否定形式。
★2、构成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请简要阐述。
答:①理论基础;
②教学目标;
③操作程序;
④实施条件;
⑤教学评价。
★3、数学概念的定义方式有哪些?并各举一例。
答:⑴属加种差定义,如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⑵发生是定义,如平面内,到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这两个定
点间的距离)的点的轨迹称为双曲线;
⑶外延定义,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⑷关系定义,所有的自然数(0除外)中只有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它的因数的数叫质数;
★4、简要阐述说课的含义及其意义.。
答:所谓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说课的意义如下:
⑴、说课提高了备课的质量把数学设计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⑵、说课为教师提供了表现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和场所,增强教师备课的动力。
有了动力就有了积极性,提高备课质量就有了保证。
⑶、说课能够把培养骨干教师、提高教师素质的要求落到实处。
5、请简述引入新课的方法有哪些?
答:引入新课的方式有:
①、从具体到抽象进行引入
②、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引入
③、通过实践引入
④、从揭示数学知识间的矛盾引入
⑤、应用类比来引入
⑥、开门进山的引入。
五、论述题(共15 分)
1、举例说明说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答: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说教材:⑴剖析教材,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简要阐述所选内容在本课题、单元乃至学段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所选内容的学习重难点以及确定这些重难点的依据是什么等。
⑵说学情:说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学习方法和技巧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说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的方法和策略;对所任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客观的分析,同时对班级中的特殊个体的特征进行单独分析。
⑶说教学目标: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目标,并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就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的目标要求,从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阐述依托内容载体实现这些目标要求的途径与方法。
⑷说教法:本根据课题的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业情况,说出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
⑸说学法: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理由。
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说出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要求学生运用什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通过哪些途径,培养哪种能力等。
⑹说教学程序:说教学活动的展开顺序,包括教具准备,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