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合集下载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生态旅游在我国逐渐兴起,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载体,其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机会,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人们对休闲方式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渴望更深入地体验自然、感受生态之美。

其次,环保意识的增强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愿意通过参与生态旅游来支持保护区的发展和保护工作。

再者,自然保护区自身也希望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来增加经济收入,从而更好地进行资源保护和管理。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方面,许多保护区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等,提高了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例如,张家界自然保护区通过改善交通条件,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另一方面,生态旅游产品不断丰富,除了传统的观光游览,还推出了科普教育、生态体验、户外探险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比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针对青少年的科普夏令营,让孩子们在游玩中学习自然知识。

然而,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保护区在开发过程中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有些地方盲目扩建旅游设施,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平衡;有的甚至在核心区开展旅游活动,对珍稀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比如,_____自然保护区曾经因为过度开发导致部分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受到影响。

其次,管理体制不完善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自然保护区涉及多个部门管理,导致职责不清、协调困难,在旅游开发和保护工作中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再者,专业人才的缺乏制约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生态旅游需要既懂旅游管理又懂生态保护的专业人才,但目前这类人才相对较少,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生态旅游如何兼顾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如何兼顾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走马观花式的观光,而是更倾向于追求一种能够深入体验自然、同时又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

然而,要实现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完美兼顾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生态旅游,顾名思义,是指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活动。

它强调游客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人们在欣赏美丽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首先,合理规划是生态旅游兼顾环境保护的关键。

在开发生态旅游景点之前,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环境评估。

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物种、土壤、水资源等情况,从而确定旅游开发的适宜范围和强度。

比如,对于一些生态脆弱的区域,应当限制游客数量,或者设置特定的游览路线,避免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过度干扰。

同时,规划还应考虑到旅游设施的建设。

尽量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对植被的破坏。

旅游设施的布局也应合理,避免破坏生态景观的整体性和美观性。

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引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游客在进行生态旅游时,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因此,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导游的讲解、宣传手册、标识牌等多种方式,向游客传递环保知识和理念。

让他们明白不随意采摘花草、不投喂野生动物、不乱扔垃圾等行为的重要性。

并且鼓励游客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比如参与垃圾清理活动、植树造林等。

只有游客自身具备了环保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在旅游中保护环境。

当地社区的参与和受益也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这样他们才会有积极性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可以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发展相关的手工艺品产业等方式,增加居民的收入。

同时,要充分听取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参与到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中来。

因为他们最了解当地的情况,他们的参与能够使旅游开发更加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生态旅游在我国逐渐兴起。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景观,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保护区众多,涵盖了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等各种生态系统类型。

这些自然保护区不仅是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也是人类了解自然、感受自然之美的重要场所。

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为当地带来经济收益。

通过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可以促进当地交通、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游客在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再者,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提供资金支持。

部分旅游收入可以用于保护区的生态修复、科研监测、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部分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过度开发旅游项目,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例如,一些保护区内修建过多的道路和旅游设施,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一些旅游活动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水体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

另一方面,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服务质量不高,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导游和管理人员。

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无法得到良好的体验,同时也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无意的破坏。

此外,生态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还不够到位。

很多游客对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缺乏了解,在旅游过程中出现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等。

为了促进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开发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分析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旅游需求的增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为当前旅游业的热门发展领域。

然而,自然保护区本身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空间和生态系统,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来确保旅游活动对保护区的影响尽可能小。

本文将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一、限制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活动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定,例如不得捕捉和破坏生物,不得乱丢垃圾等。

为了控制人流量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保护区还可以设置游客配额,限制游客进入保护区的数量和时间。

此外,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态环境,一些区域可以被限制进入。

二、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确保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通过让游客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从而保护生态保护区的环境。

此外,可以通过向游客提供生态旅游指南和解释,让游客了解如何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

三、加强科学研究对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保护区生态系统的规律与特点,制定更合理的保护措施,以及发现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此,加强科学研究是保护区生态旅游保护的重要环节。

四、增加保护区管理力度保护区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管理力度。

例如,加强巡逻力度,查处违规行为,建立科学和完整的管理体系。

此外,建立环保组织等,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更加规范化和有序化。

五、与当地居民合作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当地居民是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对象。

与他们合作,增加他们的参与,对于生态旅游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此外,应该重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化解生态保护区和当地居民之间的冲突。

综上所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措施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必须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处理,以充分保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生态旅游

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生态旅游

• 提高居民收入
• 提高环保意识
生态旅游的意义
01
生态意义
• 保护生态环境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促进生态平衡
02
社会意义
• 提高生活质量
• 促进社会和谐
• 提高文化素养
03
经济意义
• 带动经济发展
•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提高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内涵
• 生态可持续发展
• 经济可持续发展
• 社会可持续发展
• 保护生态环境
• 提供生态旅游场所
• 传承生态文化
措施
• 制定合理规划
• 加强保护区管理
• 提高游客环保意识
02
生态旅游的目的和意义
生态旅游的目的
保护自然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
传承生态文化
• 保护生态系统
• 带动当地产业
• 传承当地文化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增加就业机会
• 传播生态知识
• 保护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生态旅游
01
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自然环境在生态旅游中的重要性

生态旅游的基础
•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 生物多样性的丰富性
•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旅游的魅力
• 自然景观的美丽与独特
• 生态环境的清新与宁静
• 生态文化的传承与体验
⌛️
生态旅游的价值
• 科学研究的价值
• 教育普及的价值
• 建立监测体系
• 定期监测生态环境
• 保护生态环境

⌛️
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方法
保护野生动植物
⌛️

生态保护区建设如何促进当地生态旅游发展

生态保护区建设如何促进当地生态旅游发展

生态保护区建设如何促进当地生态旅游发展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

生态保护区作为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还蕴含着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

通过合理的建设和规划,生态保护区能够成为吸引游客的热门目的地,同时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当地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基础。

这些保护区往往拥有独特的地貌景观、珍稀的野生动植物、清澈的溪流和茂密的森林等。

例如,一些山区的生态保护区可能拥有壮观的山峰、深邃的峡谷和多样的植被类型,为游客带来视觉上的震撼和探索的欲望。

而沿海的生态保护区则可能有美丽的海滩、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物,吸引着众多海洋爱好者前来观赏。

良好的生态保护区建设能够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这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建设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监测和管理手段,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如物种入侵、环境污染等。

同时,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提升其自我调节能力和稳定性。

当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健康时,游客能够在一个优美、和谐的环境中享受旅游的乐趣,从而提高旅游体验的质量。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生态保护区促进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包括便利的交通网络、舒适的住宿设施、安全的游览步道以及清晰的标识系统等。

便捷的交通能够让游客更轻松地到达保护区,减少旅途的疲惫。

舒适的住宿条件可以让游客在游玩之余得到充分的休息。

安全的游览步道则能确保游客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保障自身的安全。

清晰的标识系统不仅能为游客提供准确的信息,还能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生态保护区建设中,注重生态教育和文化传承能够为生态旅游增添丰富的内涵。

通过设置科普展示馆、举办生态讲座和开展自然体验活动等方式,向游客普及生态知识,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同时,挖掘和传承当地与生态相关的传统文化,如与动植物保护、节气变化相关的民俗习惯等,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也逐渐成为人们选择的旅游方式。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游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游客与野生动物的冲突等。

本文将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游客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而游客的涌入往往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过度的踩踏会导致植被破坏,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等。

2. 游客与野生动物的冲突自然保护区是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而游客的涌入往往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

过度接近野生动物或者随意喂食都会对野生动物造成困扰,甚至影响它们的生存。

3. 生态旅游管理不到位一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管理不够到位,导致游客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和惩罚。

这就给了游客以为可以任意损害环境的错觉,从而使得问题更加严重。

1. 加强宣传教育应该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到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过度的踩踏、乱扔垃圾、随意喂食等行为都会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造成严重的影响。

2. 加强管理监督应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管理监督,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阻止游客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破坏。

3. 增加生态旅游的引导设施可以在自然保护区增加一些生态旅游的引导设施,例如设置游客观光路线、引导标识、生态卫士等,让游客在游览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也能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4. 拓展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形式也可以在自然保护区拓展生态旅游的形式,例如组织生态讲座、生态摄影、生态科考等活动,让游客通过更加深入的了解,积极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中来。

5. 加强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支持也需要加强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支持,增加对自然保护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中来。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关注日益增加,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逐渐兴起。

生态旅游的发展,既为人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自然的机会,也带来了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保护区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需要得到充分保护。

在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时,应遵循保护区的管理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并确保旅游活动不对生态环境产生过大的破坏。

此外,应加强对游客的教育与引导,提高游客的环保和自然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旅游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其次,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需要重视主体的参与。

如何将当地社区和居民纳入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社区和居民在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真实的旅游体验。

因此,应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就业机会,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生态旅游的开发需要充分考虑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特点。

每个保护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应该根据保护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宜的旅游项目。

例如,在海洋保护区可以开展海洋生态旅游,让游客欣赏美丽的珊瑚礁和丰富的海洋生物;在森林保护区可以开展徒步旅游,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了解和尊重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特点,能够更好地保护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提供给游客独特的旅游体验。

此外,生态旅游的开发还需要与保护区的监管部门进行紧密合作。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态旅游项目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旅游活动不违反保护区的相关法规和政策。

同时,监管部门还应与旅游经营者和游客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纠正不当行为。

只有通过监管部门的有效管理和游客的自觉遵守,才能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区的长期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a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 具有突出的或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地质系统或
具有生理特征特殊的物种; • 具有原生性,适于科学研究或环境监测 Ⅰb野生动物保护区 • 大面积、未受或略受人类侵扰; • 保持着其自然特征和生态功能,没有永久性或显
著性人类居住点。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Ⅱ国家公园 • 具有一个或多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适于进行科学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 12. 临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 • 13. 西盟佤山自然保护区 • 14. 南滚河自然保护区 • 15.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 16. 红河阿姆山自然保护区 • 17. 昭通大山包自然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二、公共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公共保护区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 (二)公共保护区的分类体系及类别 (三)不同类别保护区的陈述 (四)不同类别保护区的生态旅游适应性
农业用地在下述情况下常用作生态旅游开发
① 临近残存的或者广大的自然环境空间; ② 属于防风林带或其他造林区; ③ 属于作物多样性中心区; ④ 不使用或少使用有毒的除虫、除草剂; ⑤ 实施了野生动物管理策略。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二、都市区
都市区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区域: ①都市中大量存在的绿地(市政公园、高尔夫球道、
研究,环境教育、休闲和游览活动,没有不恰当 的开发和土地占用。
Ⅲ 自然纪念地 • 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特别的自然或自然--文化形态,
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的国家公园(2011)
• 1. 普达措 • 2. 丽江老君山
• 3. 西双版纳 • 4. 梅里雪山
• 5. 普洱 • 6. 高黎贡山
问题
• 目的:获得经济收入和利润是保持所有权 的主要目的或动力;
• 结果:服务设施的安排和土地使用目的都 会被任意地改变。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私人保护区中的狩猎旅游
①北美国家: ②大洋洲国家: ③东、南非国家:纳米比亚、肯尼亚 ④高加索共和国: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中国的狩猎旅游
青海省都兰国际狩猎场 山西霍州东方国际狩猎场 广东韶关南水狩猎场 哈尔滨玉泉冬季狩猎场 北京蒲洼狩猎场 …….
和最简单的宿营活动;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二类和三类保护区
① 设置目标: 次一级水平的环境保护, 休闲和科普活动
② 吸引对象: 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 ③ 设施及活动: 游客中心,食宿设施,展览
馆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活动。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四类、五类和六类保护区
① 吸引对象:大量的一般生态旅游者和其他 类型的旅游者。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 游
2020/12/11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保护区概述
• 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为环境保护和维持生物 多样性而划定的一块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它是纯 自然环境的或是与文化资源相联系的,并通过法律 或其他有效措施来进行管理。(IUCN)

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 1. 轿子山自然保护区 • 2. 哀牢山自然保护区 • 3. 南华大中山自然保护区 • 4. 怒江自然保护区 • 5. 兰坪泸沽箐自然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 6. 迪庆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 • 7. 丽江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 • 8.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 9. 宁浪泸沽湖自然保护区 • 10. 苍山洱海自然保护区 • 11. 无量山自然保护区
• 对南美洲和非洲(亚撒哈拉地区)32个 私人保护区调查发现: 平均2/3的保护区 所产生的利润,都是通过旅游获得的。
•返回 下屏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对南美洲和非洲的32个私人保护区调查发 现: 平均2/3的保护区所产生的利润,都是 通过旅游获得的。
•生态旅 游
•狩猎 旅游
•其他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7. 南滚河 • 8. 大围山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Ⅳ 生境/物种保护管理区 • 通过积极的人工管理能够达到维持生境和满足
特殊物种需要的区域。
Ⅴ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 • 通过人与自然的长期相互作用,已产生了突出
的特色,如重要的美学、文化价值,通常具有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区域。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 Resources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瑞士]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保护区概述
最早成立时间 19世纪70年代
(1872,美国 黄石公园)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保护区概述
• 比例最高的国家集中在欧洲、拉丁美洲; • 北美洲、大洋洲国家处于居中的位置; • 中东、北非地区的国家仅有极少的正规
31.5
28.3
•C、占国土面积比例最低的国家: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 长 国、也门、巴布亚新几内亚(0.0)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云南省主要的自然保护区
• 截止2010年底,云南省已建自然保护区 158处,其中国家级16处,省级44处,州 市县级保护区98处,总面积295.74万公顷, 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5%,位居全国自然 保护区数量第6位,总面积第9位。
公墓山等)——加拿大沃特卢市 • ②都市中残留的一些野生动物栖息地—— • 澳大达尔文市 • ③城市周边水湿条件好的、茂密的绿色带。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三、人工湿地
• 通过人类的恰当管理,人工湿地(泻湖、水库、 牛轭湖等)可以最终建立起一个自然的、不被干 扰的、复杂的生境。
• 这一发展不仅给了试图在已改变的环境中发展生 态旅游业的人们鼓励,也暗示了对生态旅游更恰 当的描述可能是“以自然为基础”而不是“自 然”。
②设施及活动: 特殊管理的多种娱乐、服务 设施项目。
③ 此类保护区对一般生态旅游有着非常高的 潜力。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A、提供更多的服务; • B、与自然相融合的“文
化” ; • C、更丰富的体验; • D、累计占地面积大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适 应 性

•(IUCN)各类保护区对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适应性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1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的 等级越高,可 接受的环境改 变和人工干扰 的程度越低。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四)不同类别保护区的生态旅游适应性
1.一类保护区 2.二类和三类保护区 3.四类、五类和六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类保护区
① 设置目标:提供最高水平的环境保护 ② 吸引对象:科学研究者、严格的生态旅游者 ③活 动: 丛林巡走,野生动物观察,探险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公共保护区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
1. 公共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为生态旅游提供了 适合的物质基础;
2. 社会公众的高度认同使公共保护区成为生 态旅游者的首选目的地;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一)公共保护区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
3、保护区对基础和服务设施的投资有利于 刺激生态旅游者人数的增长;
4、自然景观地的缩减,更加强化了保护区 作为重要的生态旅游活动区的地位。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二)公共保护区的分类体系及类别
公共保护区的类型(IUCN)
类型
名称
Ⅰa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Ⅰb 野生动物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纪念地

生境/物种保护管理区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

资源管理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四、人工暗礁
构成物
位置 伴随物
•人工暗礁的类型比较
无意固物质 随机分布
有燃料等伴随的致污物
残余的飞行器、沉没的 油轮、水泥平台等 有固定的位置
污物已被清除
对海洋环境 有
的破坏
无或很少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承载力的测定是关键点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环境影响的定量测度
• 环境承载力测定(TECC) • 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技术(LAC) • 环境影响评估(EIA) •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TEF)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控制环境问题的其他主要途径:
◆ 法律(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 ◆ 经济(门票、资源税) ◆ 技术(规划) ◆ 管理(行为准则、排队管理等) ◆ 教育(行为指南)
Ⅵ 资源管理保护区
• 保存有占优势的、干扰较少的自然生态系 统,对其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生物多样性的 长期维持,使其能持续地提供自然物产及 服务功能,以满足社区的需要。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公共保护区的类型(IUCN)
类型
Ⅰa Ⅰb
Ⅱ Ⅲ Ⅳ Ⅴ Ⅵ
名称 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保护区 国家公园 自然纪念地 生境/物种保护管理区 陆地和海洋景观保护区 资源管理保护区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 C • 都兰国际狩猎场
A S
E• 1987年由国家农业部批准设立 • 青藏高原最大的狩猎场 ( 13000多公顷) • 1995—2005年 • 2006年后 • 2011年
第五章保护区与生态旅游
五、 次生环境与生态旅游
• 次生环境: (指那些被耕种、放牧、居住、采伐、采
掘、战争等人类活动广泛改变过的区域, 甚至已退化的荒废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