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大学生安全教育之自然灾害篇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防自然灾害安全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防自然灾害安全常识与防范应急措施自然灾害是指自然力量在一定范围内对人类和物质造成的毁灭性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遭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害,为了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我们必须了解自然灾害的防范知识及应急措施。
本文将介绍如何防范自然灾害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
防范地震灾害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们如何防止地震对我们的危害呢?•在建筑物周围留出安全间距,不靠近可能会坍塌的建筑物。
•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灾害抗力等级,并选择抗震能力强的建筑物居住。
•定期加固家庭房屋,注意紧固和维护房屋。
•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迅速躲到桌子或床下,保护头部;如果在室外,尽量远离高楼、树木等不稳固的场所。
防范台风灾害台风是一种强风雨天气,对房屋、植物、电线杆等建筑物和设施造成的破坏非常严重。
如何防范台风灾害呢?•在台风季节,定期剪除树枝,清理排水沟和地漏等设施,确保自家排水畅通。
•安装门、窗气密性强的防台风装置,固定好室外移动物品,以减轻外部风力对建筑物的冲击。
•遇到台风预警时,打开电视或收听广播,及时了解台风的动向和情况,并在一定时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关闭窗户、室内家具移动固定等。
防范洪涝灾害洪涝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往往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应该:•常年保持河道、水渠的通畅。
•灾前加固自家房屋水利设施并及时进行春季防护、雨季防守等工程建设。
•遇到水位上涨,应尽快把家里有可能被淹的物品移到高处,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防范暴雨及山洪灾害暴雨和山洪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如何防范暴雨及山洪灾害?•在山区,尽量不要往危险区域走动。
•减少外出频率,留意天气预报,遇到特别的天气要尽力减少在室外活动的时间。
•在暴雨天气中,如果在汽车、骑自行车等车辆上,要慢慢行驶,保持车速为每小时不超过40公里。
应急措施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应急措施有:•确定自身危险等级,马上停止在外的活动,并采取逃避、藏匿、就地防护等措施。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教育

自然灾害安全知识教育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界的力量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的突发性事件。
地震、台风、洪水、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经常发生,给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提高公众的自然灾害安全意识,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自然灾害安全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一、地震安全知识地震是一种地壳发生剧烈震动的自然现象。
地震来临时,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迅速躲避到安全地带,如室内的桌子下、门框内、墙角等。
在地震中,避免站在玻璃、大型家具或悬挂物下,以免受到伤害。
另外,人们在地震发生后,应该及时疏散到室外开阔地带,避免停留在高楼、电线杆等危险地点。
二、台风安全知识台风是一种狂风暴雨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在台风来临前,人们应该及时关好门窗,加固房屋结构。
在台风期间,避免外出,尽量待在安全的室内。
同时,应该注意储备足够的食物、水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在台风过后,要及时清理周围的杂物,防止因风力较强而造成的伤害。
三、洪水安全知识洪水是一种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泛滥等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
当洪水来临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涉水行走,尤其是小孩和老人。
在洪水期间,尽量不要使用电器设备,以免触电导致危险。
在洪水过后,要做好清理工作,注意排水,防止疫情的发生。
四、地质灾害安全知识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地质灾害多发区,人们应该加强对地质灾害的了解,避免在危险地带建房或居住。
在地质灾害发生时,要及时逃离危险区域,远离山体或河流的险区。
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植树、修建护坡等措施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以上是关于自然灾害安全知识的简要介绍。
通过对自然灾害的了解和学习,可以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减少灾害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大对自然灾害安全知识教育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共同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
大学生安全教育第九章自然灾害危机的自救

自然灾害危机的自救
第一节 自然灾害概述
自然灾害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例如,根据 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就可将自然灾害分为以下七大类:
(1)气象灾害 (2)海洋灾害 (3)洪水灾害 (4)地质灾害 (5)地震灾害 (6)农作物灾害 (7)森林灾害
第三节 雷电天气防雷击
二、防雷小知识
(2)室外防雷要点 ④不要携带金属物体在露天行走,不要使用金属雨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带 金属的物品扛在肩上,女士最好拿下头上的金属发夹等。 ⑤如果正在行车,应关闭手机、收音机等电磁通信设备。 ⑥不要躲在大树、高塔、广告牌下避雨,若不得已,须与树身、树枝等保持3米以上距离,并尽可 能地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 ⑦如果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应就近找一处较低且无积水的地方迅速蹲下,双脚并拢,双手抱膝, 身向前屈,如果披上干燥雨衣,防雷效果更好,千万不要躺在地上、壕沟或土坑里,也不要几个人拥挤成 堆,人与人不要相互接触,以防电流互相传导。
第四节 洪水灾害自救
二、洪水应对措施
(3)洪水过后 当洪水过后,居民应该做好灾后防病工作。 ①要管好自己的饮食,喝开水好环境消毒和灭蝇、灭蚊、灭鼠工作; ④要保持环境卫生,严防疾病发生和流行。
谢谢欣赏
第四节 洪水灾害自救
二、洪水应对措施
2.发生洪水如何自救 (1)洪水之前 ①根据当地电视、广播等媒体提供的洪水信息,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和条件,冷静地选择最佳路线 撤离,避免出现“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②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而走错路。 ③备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够食用几天的食品,准备足够的饮用水和日用品。 ④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适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装置以备急需。 ⑤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处,票款、首饰等小件贵重物品可缝在 衣服内随身携带。 ⑥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信设备。
防自然灾害安全知识

防自然灾害安全知识1.暴雨来临前请找好一个安全的地方,并停留至暴雨结束为止。
暴雨中的安全地方是指牢固的建筑物,地势较高的建筑物。
2.如果路面开始水浸,请不要贸然涉水。
3.尽量待在安全的建筑物中,保持身体干燥。
请不要站树下、电线杆下,在室外时切勿使用手机。
4.远离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以及建在山坡上的围墙,不要站在不牢固的临时建筑物旁边。
5.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
6.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电话线及电视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7.不在大树底下避雨;不在水边、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
山体下的路上要注意观察,预防泥石流。
8.雷雨天气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如伞、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杆等)。
9.不要触摸或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或者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
10.遇到雷雨天气外出时,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作用。
11.不在危岩下避雨、休息和穿行,不攀登危岩。
12.去山区峡谷郊游,先收听天气预报,不在大雨后、连阴雨天进入。
13.如有外出,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在空旷平整的山地活动,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14.行人发现泥石流后,立即离开岩土滑行道,向两边稳定区逃离。
或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爬。
切记不可沿着岩土体向上方或下方奔跑。
15. 下雨天不到河边、水渠边玩耍。
17.如果洪水来的太快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大树、高墙等待救援;或者尽量抓住浮托物。
校园自然灾害防护教育小知识

校园自然灾害防护教育小知识随着气候变化和地质环境的不断变化,自然灾害对校园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校园自然灾害防护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关于校园自然灾害防护的小知识,帮助学生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
1. 地震安全- 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找到合适的避难地点,如桌子下面、墙角或门口,并保护好头部。
- 在地震发生后,保持镇定,迅速撤离楼房,远离可能存在风险的地区,避免途中使用电梯。
- 如果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下,保持呼吸,注意寻找逃生的可能性,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
2. 暴雨防护- 在暴雨天气时,避免涉水行走,尤其是不清楚水深的地方。
- 注意检查和修理屋顶、水管等设施,确保没有漏水现象。
- 如果发生山洪、河水水位上涨等情况,尽早转移到高处,寻找安全的避难点。
3. 台风和风暴防护- 在台风登陆之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检查窗户、门等设施,确保完好。
- 避免在台风天气中外出,尤其是在暴风雨中,避免靠近海域和高楼。
- 关闭窗户和门,确保室内安全,注意风暴可能引发的火灾等问题。
4. 火灾安全- 平时要保持宿舍、教室等场所的整洁,并注意电源插座的使用安全。
- 火灾发生时,快速报警并迅速撤离建筑物,注意避免使用电梯。
- 如果身体着火,迅速采取翻滚灭火的方法,或者找到水源进行灭火。
5. 地质灾害防护- 在靠近山区的校园,注意监测地质环境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避免在山区行走时独自探险,尤其是在陡峭的地方。
- 如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情况,迅速转移至相对安全的地段。
以上是校园自然灾害防护教育的一些小知识,希望对提高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所帮助。
学校应该加强灾害预防教育,定期组织防灾演练,以提高校园的整体安全水平。
防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防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地震
- 在地震发生时,迅速找到可以躲避的安全位置,比如桌子下或者墙角。
- 避免站在窗户旁边或者悬挂物下面,以免受到玻璃碎片或者掉落物的伤害。
- 在住宅区内,注意远离高耸的建筑、电线杆等危险物体。
台风
- 收到台风警报后,要尽快采取行动,确保家人的安全。
可以选择避难场所避风。
- 把花盆、家具等可被风刮走或砸坏的物品移至室内。
- 不要靠近海岸线,避免涨潮或者海浪的危险。
洪水
- 在遇到洪水时,要尽量避免进入淹水区域,以免被强大的水流冲走。
- 如果被困在洪水中,迅速找到高处躲避,等待救援。
- 在预测到洪水可能发生时,提前准备好应急物资和紧急联系方式。
雷电
- 在雷雨天气中,避免在露天场所停留,找到室内避雷设备较好的建筑物。
- 不要接触金属物体,以免成为雷击的目标。
- 在雷雨中,避免使用电话或电器设备。
火灾
- 在发生火灾时,迅速逃离火源并及时报警。
-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保持低姿势,避免吸入烟雾。
- 不要乘坐电梯,选择使用紧急通道或楼梯逃生。
这些是防自然灾害的一些基本安全常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安全常识自然灾害应急知识

安全常识自然灾害应急知识自然灾害是指地球上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变化而造成的突发性和破坏性的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火灾、地质灾害等。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应急知识,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以下是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
地震应急知识:1.在地震发生时,首先要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如床下、桌子下或者支撑牢固的门框下等。
2.迅速关闭电气、气体和水源设备,以防止电气设备引发火灾,避免泄漏而引发爆炸和中毒。
3.在强烈的地震过后,迅速撤离高楼和危险区域,注意避开悬挂物、倒塌建筑物和散落的玻璃等危险物。
4.在地震过后,保持警惕,注意听从有关部门的指挥和安排,避免次生灾害。
洪水应急知识:1.在洪水即将来临之前,尽早撤离危险区域,避免被困或者受伤。
2.避免近水建筑,不要进入已被淹水的区域,以免被洪水冲走。
4.洪水过后,要小心病媚菌、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污染,要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
台风应急知识:1.在台风预警期间,及早关好门窗,采取适当措施加固房屋,防止风灾的破坏。
2.避免出门,尽量待在室内,以免被强风刮走或被倒塌的物体砸伤。
3.防止火灾的发生,避免使用明火或不当使用电器。
4.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向当地有关部门了解台风动向和安全措施。
地质灾害应急知识:1.防止山体滑坡和土石流的侵袭,要避开山脚、山坡、沟壑等危险区域。
2.在有地震可能的地区,不要修建房屋在裂缝、断层附近。
3.在地震后,注意观察周围地区是否有地面下沉、表面裂缝等现象,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4.在遇到山体滑坡或土石流时,要尽快远离危险区域,不要试图拯救财产而置自己的生命安全于不顾。
以上是关于自然灾害应急知识的一些重要内容,我们在生活中要经常关注天气预报和相关报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此外,参加相关的自然灾害应急演练和培训也能够提高我们的应急能力,提前做好准备,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安全常识:大学生自然灾害防范知识

安全常识:大学生自然灾害防范知识世界范围内重大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海啸、地震、火山)、水旱灾害(洪涝、干旱)、气象灾害(台风、风暴潮、雪灾、雹灾、沙尘暴、酸雨、雷灾)、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1.地震危害地震引起房屋倒塌、通讯电力受阻、人员伤亡、引发海啸、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堰塞湖(既而引发洪灾)、经济损失很严重。
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1)不要惊慌2)不要盲目乱跑3)寻找求生安全地方4)用手捂头下蹲,保护好头部5)不要乘坐电梯6)切掉电源,关掉明火和煤气等7)公共场所避震,拟选在排椅下、舞台脚下、课桌下、讲台旁、柜台下,撤离有序,切忌拥挤。
8)室内房屋倒塌以后,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安全地点,如:炕沿下、床下、桌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角;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9)室外避震,拟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
10)意志坚强,精神不能垮。
保持正常呼吸,争取暴露双手和头部;保存体力。
不要大声呼喊和勉强行动,当听到地面有人时,想尽一切办法发出呼救信号。
2.台风危害台风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
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台风可以引发大风、暴雨(强降雨)、风暴潮,既而引发洪涝灾害、房屋倒塌、人员失踪伤亡等。
台风发生时如何自救?1)台风来临前,将所需的食物、饮用水、药品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准备充分。
2)提前加固室外易被风吹倒的树木、雨篷等,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将门窗关严,避免迎风面开窗使强气流进入后吹倒房子。
3)暴雨期间,尽量避免外出,并远离迎风门窗。
如果一定要外出,尽量远离海边,尽量弯腰,留意并远离道路两侧的围墙、行道树、广告牌等,经过高大建筑物时,留意阳台花盆等高空坠落物等。
4)不要涉足危险和未知的区域,不随意使用煤气、电器、电线线路等,随时准备在危险发生时向有关部门求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安全教育之自然灾害篇
地震篇:
防震小常识: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
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各种场所避震指南:
家住平房怎样避震
有条件时尽快跑到室外避震:如果屋外场地开阔,发现预警现象早,可尽快跑出室外避震。
室内避震较安全的地点:炕沿下或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坚固的桌子下(旁)或床下(旁)。
地震时不要滞留在床(炕)上;不要躲
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户边;不要破窗而逃(以免被玻璃扎伤或摔伤)。
在工作岗位怎样避震
尽快躲在坚固的办公桌下或桌旁,震后迅速有序撤离;正在工作的工人要立即关闭机器,切断电源,迅速躲在安全处;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缓地逐渐刹车;特殊工作部门(如电厂、煤气厂、核电站等),应按地震应急预案的规定行动。
在户外怎样避震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棚;危险品如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家住楼房怎样避震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坚固的家具边;
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内承重墙墙角;震前准备的避震空间。
震时要注意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到外墙边或窗边去;不要到楼梯去;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门打不开要抱头蹲下,抓牢扶手。
在野外怎样避震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
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洪水篇
都市遇洪水怎么办?
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水。
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为逃离险境的好工具。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
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准备好急救包、应急包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5、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要保持镇定的情绪。
掌握"灾害心理学"实际上也是一种学问。
专家介绍,在一个拥有150万人口的滞洪区,当地曾做过一次避难演习,仅仅是一个演习,竟因为人多混乱挤塌了桥,发生死伤事故。
在洪灾中,避难者由于自身的苦痛、家庭的巨大损失,已经是人心惶惶,如果再受到流言蜚语的蛊惑、避难队伍中突然发出的喊叫、警车和救护车警笛的乱鸣这些外来的干扰,极易产生不必要的惊恐和混乱。
雷电篇
1、打雷闪电时不要站在孤立的烟囱、高塔或大树底下避雨;在大树
底下停留,则必须与树身和枝桠保持2米以上的距离,并且尽可能下蹲和把双脚先靠拢,这样既可降低人体的有效高度又可预防跨步电压的危害。
2、雷雨天,远离电器设备、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物体、水龙头、煤气管道、自来水管道,将随身金属物放在5米之外,找一干燥房子躲避。
3、雷雨天不要在旷野中打伞或进行户外球类运动,如足球等;不要在水源边停留。
4、雷雨天不要触摸或靠近防雷引下线、自来水管等管线。
遭雷击之前,一般头发会竖起,身上有微麻感,此时应双脚并起立即蹲下。
5、室内遇雷时,离开电线、灯头、插座、电视1米以上。
6、雷雨天晾晒衣物的铁丝不要拉到窗户或门口,保持室内干燥。
7、打雷时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和听音响,应将家用电器的插头全部拔掉。
最好在家的电源线、电话线上安装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