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各种修辞手法的诗句

合集下载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

带修辞手法的诗句导读:很多诗句都是带修辞手法的,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带修辞手法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偶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池上碧苔三四点,叶低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

——杜甫《登高》霜落熊升树,林空路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斛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春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爱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乡村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由近及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塞外风光、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自然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光无何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伤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

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

含有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
1.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2.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巷陌乌衣
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7.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8.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9.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10.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11.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12.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6.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8.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所谓修辞手法,是指诗歌中作者为了表达思想,使用的一种文学手段和表现形式。

诗句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象征等。

① 比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句诗就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春天的安静比作睡眠,将鸟儿的鸣叫比作早晨的欢呼。

② 拟人:“雪花飘飘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这句诗采用了拟人手法,将雪花比作撒盐的样子,把空中的雪花和撒盐的动作拟人化,生动地描写出雪花的飘舞。

③ 夸张:“春来遍地鲜花开,百花齐放点彩霞”这句诗采用了夸张手法,把春天到来时百花齐放的美景夸张成“点彩霞”,意为百花齐放,彩虹色的霞光洒遍大地,极富生机勃勃。

④ 对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采用了对比手法,把春天明媚的景象和绿色的江南岸对比,以及把幽深的月光和自己的归乡之情对比,表达了思乡之情。

⑤ 排比:“莺啼应晓,鸠鸣下午,桃花落后,柳絮飞早”这句诗采用了排比手法,把四种自然景象排列起来,比喻春天到来时,整个自然都充满生机,活跃起来。

⑥ 象征:“一水长流一路风,一花开尽一世情”这句诗采用了象征手法,把一水长流和一花开尽作为象征,表达了永恒的爱情。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精选

比喻修辞手法的古诗精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

比喻可分为明喻、隐喻〔暗喻〕和借喻三类。

写作中常会用到比喻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描写更显生动,比喻用得好会为文章增添许多趣味与色彩。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些含有比喻的诗句吧!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吧!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突然好似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

这句诗是比喻胡地的雪有如春天到来后遍地的梨花一样白,诗人用梨花来衬托出胡地的边塞风光。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3、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 ?春思?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绿的小丝,秦地桑叶,早已茂密得压弯树枝。

作者描写了人隔两地的不同景色,表达了互相相思之意。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这两句诗运用新奇的想象,生动的比喻,把春风比作“剪刀〞,还拟人化地用了一个“裁〞字,表现了初春柳树的美态,精心刻画出其形、其色、其神,尤其是“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新奇、灵动又自然贴切,令人叫绝。

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用满江的春水比喻满腹的仇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仇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仇恨的汹涌翻腾,充分表达出奔腾中的感情中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6、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写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比喻是指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以起到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类型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此诗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唐]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宋]林逋《山园小梅》这一句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此诗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3、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采用修辞手法的诗句

采用修辞手法的诗句

采用修辞手法的诗句【篇一:采用修辞手法的诗句】1.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晴天.(对偶)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比喻)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夸张)【篇二:采用修辞手法的诗句】一、含比喻: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二、夸张: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三、对偶: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4、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拟人: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随风潜如夜,润物细无声.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五、设问: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六、反问: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能不忆江南?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希望可以帮到你!【篇三:采用修辞手法的诗句】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 - 知乎登录加入知乎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有哪些?显示全部关注者15被浏览626添加评论分享邀请回答关注问题写回答匿名用户34 人赞同了该回答很久之前回答过的。

搬运作者:匿名用户链接:想到哪写到哪。

首先想到的是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

”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修辞手法的诗句

修辞手法的诗句

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摘抄以下是10个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及其解释: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解释:此句将雪花比作梨花,以春景喻冬景,比喻新颖奇特,让人耳目一新。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解释:此句将无形的愁绪比作有形的江水,以江水喻愁,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愁绪之浓烈。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解释:此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将菊花赋予了人的情态,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态。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解释:此句将山水比作明暗对比,以柳树、花朵的美丽形象来表达困境中的希望,形象生动。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解释:此句将春风比作剪刀,以形象的比喻来表现春风的锐利和细叶的纤细。

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解释: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峰峦、波涛赋予了人的情态,表现了潼关地势的险要和历史的沧桑。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解释:此句采用了夸张手法,将瀑布的高度和气势描绘得惊心动魄,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8、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解释:此句采用了设问手法,以明月的存在为题设问,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疑惑。

9、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解释:此句采用了对比手法,将距离的远近视为邻居,表达了友情超越时空的永恒和坚定。

10、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解释:此句采用了比喻手法,将坚硬的磐石与柔软的蒲苇相比,表现了夫妻之间坚贞不渝的情感。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诗歌是一种独特而美妙的文学形式,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能够把复杂的思想和情感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下面我们来判断一些常见诗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1.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句诗使用了借景抒情的修辞手法,通过描绘春风绿意盎然的江南岸,诗人抒发了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之情。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诗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死”和“丹心照汗青”的意象,表达了对事业和精神的坚守和传承。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春风与梨花绽放相比,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来临的突然和浩荡。

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和酒分别拟人化,诗人通过与它们对话,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句诗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使用“其修远兮”和“吾将上下而求索”,强调了面对漫长的人生旅程时,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

6.如梦令人难忘,恍若隔世。

这句诗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记忆与梦境进行类比,形象地表达了记忆中的事物或经历令人难以忘怀。

7.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句诗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通过将春江潮水与海平、明月与潮水连结起来,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景象的壮丽和恢弘。

总的来说,修辞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技巧,能够丰富诗句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通过对比、对仗、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能够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将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给读者,使诗歌更富有魅力与感染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
一、比喻: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二、夸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三、对偶: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拟人: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五、设问: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反问: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
一、比喻: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二、夸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三、对偶: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拟人: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五、设问: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反问: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
一、比喻: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二、夸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三、对偶: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拟人: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五、设问: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反问: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含有修辞手法的诗句
一、比喻: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二、夸张: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三、对偶: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拟人: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五、设问: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六、反问: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