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 社戏 教学设计教案》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教案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 社戏 教学设计教案》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教案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课 社戏 教学设计教案》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赛教课教案

前言:

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实用性强。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

1 社戏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妥善安排详略的写法。

2.感知内容,感悟中心。

3.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心情乃至全文中心的作用。

4.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学习作者热爱童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1.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呵/童年却是

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忆深处/放声歌唱……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这从我们今天要学的鲁迅的小说《社戏》中可以看出来。(板书课题)

二、资料助读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浙江绍兴人,有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又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六名学生,分层朗读课文。

2.师生正音。

3.教师提示学生积累词语。

四、引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通读全文,思考教师出示的引导题目,整体感知文意。

1.以看戏为中心,可将全文划分为几部分?

三部分: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2.围绕看社戏这一中心情节,全文先后写了哪些具体情节?

随母亲归省平桥村——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夜航去看戏——赵庄看社戏——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

3.课文详细写了哪些情节?围绕这些情节,作者描述了许多丰富的内容。哪些内容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概括总印象,不必深入展开)

(1)文章详写的情节有:戏前波折、夜航去看戏、赵庄看社戏、归航偷豆。

(2)难忘的情节有:①戏前波折,扣人心弦,让人看了心潮起伏;②乡间的夜景真美;③有一群好伙伴;④夏夜孩子们自己驾船去看戏,实在是一件有趣的事;⑤戏好看;⑥罗汉豆真好吃;⑦偷豆,虽然是“偷”,但是很有趣。

4.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1)平桥村:“离海边不远”“极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村民以“种田”“打鱼”为业,整个村庄只有一个杂货店。(偏僻、落后的小村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