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书
青少年社工活动策划书3篇

青少年社工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青少年社工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青春飞扬,快乐成长”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人数]六、活动内容1. 团队建设活动:通过各种团队建设游戏,增强参与者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提高团队凝聚力。
2. 主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主题讲座,如心理健康、职业规划、法律知识等,帮助青少年了解相关知识,提升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体验、艺术创作、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课余生活。
4. 户外拓展:安排户外拓展活动,如徒步、野营、骑行等,让青少年亲近自然,锻炼意志,培养勇气和团队精神。
5. 成果展示与分享:组织青少年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成果,如作品、心得等,并进行分享交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七、活动流程1. 签到入场:参与者在活动现场签到,领取活动资料和纪念品。
2. 开场致辞: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欢迎参与者的到来。
3. 团队建设活动:分组进行团队建设游戏,如接力比赛、团队拔河等,活跃气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 主题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进行主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职业规划、法律知识等。
5.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传统文化体验、艺术创作、手工制作等活动,如剪纸、书法、绘画等。
6. 户外拓展:安排户外拓展活动,如徒步、野营、骑行等,让青少年亲近自然,锻炼意志。
7. 成果展示与分享:组织青少年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成果,如作品、心得等,并进行分享交流。
八、活动评估1. 参与者反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满意度和建议。
2. 活动效果评估:根据活动目标,对参与者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进行评估,如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知识水平等。
青少年社工活动策划书3篇

青少年社工活动策划书3篇篇一青少年社工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青春飞扬,快乐成长”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社工活动,帮助青少年提高自我认知、情绪管理、社交技能等方面的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活动主体[具体年龄段]的青少年四、活动时间及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五、活动安排1. 上午:团队建设活动活动内容:通过一系列的团队游戏和小组讨论,帮助青少年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时间:9:00-11:00活动地点:室内活动场地2. 中午:午餐和休息活动内容:提供营养午餐,并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让青少年恢复体力。
3. 下午:自我认知活动活动内容:通过心理辅导、绘画、手工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增强自信心。
活动时间:13:30-15:30活动地点:室内活动场地4. 傍晚:社交技能活动活动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青少年提高社交技能,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和沟通。
活动时间:17:00-18:30活动地点:室外活动场地六、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活动材料费用:[X]元3. 餐饮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5. 总预算:[X]元七、注意事项1. 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2. 活动中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进行团队建设和社交技能活动时,要防止意外发生。
篇二青少年社工活动策划书一、活动主题“青春飞扬,快乐成长”二、活动背景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如学习压力、家庭问题、社交困难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因此,开展青少年社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活动目的1. 帮助青少年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
2. 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青少年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024年小组活动策划书

三、小组情况
1、服务对象:西坝社区“网络成瘾”、“桌球成瘾”少年。
2、特征:此类青少年沉溺网络与桌球,不顾家长反对、不听老师教诲,自己没有零花钱,爱撒谎,旷课逃学,反叛心理严重。
阅读欣赏将评选优秀摘抄;书法、绘画将评选优秀作品进行展览;科技航模、电脑小报制作将择优选派参加比赛。合唱队成员将择优选派参加市大合唱比赛。
初二第二课堂指导老师安排表
注:初二第二课堂活动于3月4日(星期二)开始活动,每周星期二活动一次。
篮球队、排球队由体育教师选拔,双休日活动。
初一第二课堂指导老师安排表
2、过程评估:对小组各个阶段、各组活动、游戏进行评估,及时修正不当之处;
3、结果评估:对小组活动成效、目的目标完成情况、小组成员反馈效果等进行评估。
小组活动策划书2
一、活动目的
1、与聋哑学校取得联系,建立长久的友好情谊。
2、使更多的同学,了解聋哑学生的生活。
3、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同学们对聋哑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初步的了解。
4、互动小组模式理论。小组的目标在于小组成员的交互影响,共同活动,分享情感。这一模式强调人与人的交互反应关系,强调成员的互相帮助,强调个人必须从群体生活中学习。小组互动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自我与发展健康的人格。小组成员相互依赖并分担相互帮助的责任,有助于满足小组成员娱乐、交往与感情交流的需要,也有助于面临共同问题的人进行信息交流,获得心理支持,学习正确的态度与行为,从而缓解个人的危机和问题,小组成员在小组中分享责任与小组经验。小组工作者是案主与小组或小组与机构间的居间协调人,他利用机构内外的资源,促进小组成员的互动及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社工小组活动计划书

社工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背景。
社工小组是我们学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增强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开展社工小组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的。
1. 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2. 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3. 培养同学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提升团队整体素质。
三、活动内容。
1. 社区义工活动,组织同学们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义工活动,如清洁环境、植树造林等,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2. 团队合作拓展训练,组织同学们参加团队合作拓展训练,通过各种团队合作游戏和挑战,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心理健康讲座,邀请心理专家给同学们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4. 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同学们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增进对文化艺术的了解和欣赏。
5.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访敬老院、帮助留守儿童等,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安排。
1. 时间安排,每周安排一次社工小组活动,活动时间为周末或课余时间。
2. 人员安排,每次活动由社工小组成员自愿报名参加,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
3. 地点安排,根据不同活动内容,选择不同的活动地点,如社区、公园、学校等。
4. 物资准备,根据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物资,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五、活动评估。
1. 活动后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估,了解活动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2. 收集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活动内容和方式。
3. 对活动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活动计划,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六、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社工小组活动的开展,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到增强。
2. 同学们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得到提升。
3. 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提高。
4. 同学们的文化艺术素养得到提升。
青少年小组活动计划书

青少年小组活动计划书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他们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释放自己的压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我们计划组织一系列的青少年小组活动,旨在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现自己、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
二、活动目的。
1.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2. 提高青少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3. 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活动内容。
1. 主题活动,定期举办各种主题活动,如文化节、运动会、志愿者活动等,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快乐、收获成长;2. 才艺展示,组织青少年展示自己的才艺,如歌唱比赛、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让他们展现自我、锻炼自我;3. 团队拓展,开展团队拓展活动,如户外拓展、团队合作游戏等,培养青少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4. 志愿者活动,组织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者活动,如环境整治、社区服务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5. 学习交流,定期组织学习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成功人士来校进行讲座和交流,让青少年受益于他人的经验和智慧。
四、活动安排。
1. 活动时间,每周末下午进行主题活动,每月举办一次才艺展示和团队拓展活动,每学期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和学习交流活动;2. 活动地点,校园内的多功能活动场地、学校礼堂、社区服务场所等;3. 活动人员,邀请校内外老师、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志愿者等来校指导和支持,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
五、活动预期效果。
1. 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主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 提高青少年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培养他们的领导潜质和团队意识;3. 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六、活动后续。
我们将根据活动的实际效果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活动内容和形式,使青少年小组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机会和平台。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书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书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的困扰,如学业压力、家庭困扰、心理问题等。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我们拟定了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
二、目标和目的:1. 目标:本计划旨在为参与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平台,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2. 目的:通过小组中的讨论、培训和实践活动,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高,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为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计划内容:1. 定期聚会:每两周,小组成员将一起参加聚会,分享工作经验和问题,共同解决困扰,并从其他成员的反馈中获得进一步的指导。
2. 专业培训:小组将不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涉及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儿童心理学、青少年问题解决技巧等。
培训内容将由专业人士提供,并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个人经验。
3. 实践活动:小组将组织参观社会工作机构和志愿服务活动,以促进成员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巧。
参与者将有机会亲身体验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反思和讨论,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4. 研究项目:小组成员将共同策划并实施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项目。
他们将研究社会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并撰写相关报告和建议,促进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5. 学习资源分享:小组成员将分享学习资源,如相关书籍、文章和研究报告,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这有助于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并与其他成员共同探讨和解决工作中的难题。
四、预期成果:通过这个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成长小组计划,我们希望达到以下成果:1.成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儿童和青少年的需求和问题,提供更专业、有效的服务。
2.成员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形成团队合作和互助的氛围。
3.通过专业培训和研究项目,提高成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4.小组成员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并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工作领域作出贡献。
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书

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书2012 年6月小组组员分工:组长:刘昌南主持人:陈玉娇小组带领者:刘昌南、刘少秋、耿瑞瑞、尚晓燕后勤组:连自豪、杨少鹏摄影组:肖渊博、樊冰冰机动人员:张品、张书宁一、小组活动背景与目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楼值班室最近一段时间值班人员更换较多,彼此之前认识较少,在工作中协调能力不足,集体意识和团结力不强。
因此,希望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加深实验楼值班室工作人员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和协作,提高实验楼值班室集体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以便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相处更加和谐,工作更加协调。
二、服务对象特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楼值班室全体值班人员年龄:19—22岁(在校大学生)三、小组特征性质:发展成长小组节数:2节日期:6月7日—17日地点:同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实验室(实验楼407室)人数:30人左右四、每节活动计划1、第一节活动活动时间:6月7日活动地点:同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实验室(实验楼407室)活动目标:(1)组员与小组工作者相互认识(2)组员对小组初步认识(3)组员间相互认识并意识到自己已是该小组成员(4)制定小组规范①秩序性规范。
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
②角色规范。
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
③文化规范。
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
活动内容:(1)为了方便大家相互认识,小组成员到活动室后要先写下自己的名字贴到胸口。
(2)工作者自我介绍并简单介绍小组的目的,内容和计划(5分钟)(3)小组游戏:A、热身阶段(10分钟)“大风吹”游戏道具:每人一把凳子操作程序:让参与者围成一个大圈,每人一个凳子坐下,工作者先做带领者作为示范。
所有参与者问:“东西南北,吹什么风?”带领者说(示例):“吹长发的风”,这时参与者中留着长发的人要迅速离开自己的凳子去抢其他离开凳子的人的凳子。
这时候带领者也抢一个凳子坐下,没有抢到凳子的人成为带领者。
2024年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二篇)

2024年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一、小组名称:农村社区青少年品格培养小组二、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生活节奏和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很多农村家庭重视经济收入增加,忽视青少年子女的培养教育,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
某村,由____多个家庭共____多人组成,村中中年男人基本都外出务工,留在村子里面的人群主要以妇女和青少年群体为主,青少年群体除了在学校之中学习之外,周末在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流散在社区中玩耍,甚至曾经出现个别孩子偷盗的情形,青少年周末生活的不合理状态不仅使青少年人身存在安全隐患,更会影响到青少年生理、心理的正常发育成熟。
在农村社区中,“熟人社会”成为普遍特征,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相对密切,社会联系相对紧密,但社会资源相对短缺,文化氛围淡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以自我认知、表达与沟通、情绪管理、性格培养、角色定位、两性关系等方面为主,这些对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品质的塑造影响重大。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介入,与孩子们建立关系,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塑造健康的性格特征,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三、理论架构(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基本理念体现为:青少年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产物,他们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
(2)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说斯宾塞提出“适者生存”的概念,认为社会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先进的不断取代落后的,不能适应人类社会需要的东西和人。
(3)“哈本顿成长研究”英国生物学家丹纳通过“哈本顿研究”指出,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发展都是有顺序和时间规律的,每个阶段必不可少,青少年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少年的生物性发展具有较大的个别性差异,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发展轨迹。
(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人格理论的中心是需要层次论,它一定程度上提示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结构以及人类需要发展的规律。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策划书2012 年6月小组组员分工:组长:刘昌南主持人:陈玉娇小组带领者:刘昌南、刘少秋、耿瑞瑞、尚晓燕后勤组:连自豪、杨少鹏摄影组:肖渊博、樊冰冰机动人员:张品、张书宁一、小组活动背景与目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楼值班室最近一段时间值班人员更换较多,彼此之前认识较少,在工作中协调能力不足,集体意识和团结力不强。
因此,希望通过小组活动的开展加深实验楼值班室工作人员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和协作,提高实验楼值班室集体的凝聚力和成员的归属感,以便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够相处更加和谐,工作更加协调。
二、服务对象特点: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实验楼值班室全体值班人员年龄:19—22岁(在校大学生)三、小组特征性质:发展成长小组节数:2节日期:6月7日—17日地点:同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实验室(实验楼407室)人数:30人左右四、每节活动计划1、第一节活动活动时间:6月7日活动地点:同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实验室(实验楼407室)活动目标:(1)组员与小组工作者相互认识(2)组员对小组初步认识(3)组员间相互认识并意识到自己已是该小组成员(4)制定小组规范①秩序性规范。
界定组员之间的互动准则。
②角色规范。
界定和明确组员所期望的具体角色和行为。
③文化规范。
澄清和说明小组的信念和基本价值,强调开放、平等、保密、非批判和团结合作等原则。
活动内容:(1)为了方便大家相互认识,小组成员到活动室后要先写下自己的名字贴到胸口。
(2)工作者自我介绍并简单介绍小组的目的,内容和计划(5分钟)(3)小组游戏:A、热身阶段(10分钟)“大风吹”游戏道具:每人一把凳子操作程序:让参与者围成一个大圈,每人一个凳子坐下,工作者先做带领者作为示范。
所有参与者问:“东西南北,吹什么风?”带领者说(示例):“吹长发的风”,这时参与者中留着长发的人要迅速离开自己的凳子去抢其他离开凳子的人的凳子。
这时候带领者也抢一个凳子坐下,没有抢到凳子的人成为带领者。
第二轮开始,参与者问:“东南西北,吹什么风?”,带领者说的内容可以视当时成员的特点,如长发、手表、饰物、鞋子(颜色、款式)等,然后依次类推多轮。
B、相互认识阶段(15-20分钟)小组成员先做简短的一句话自我介绍,发挥想象力,最大可能使大家记住自己的名字。
(5-10分钟)。
“棒子打傻瓜”游戏(10分钟)材料:多把凳子一根棒(可用报纸卷起或者玩偶代替,不能使坚硬的物品)操作程序:大家围成一个两层的圈,前面的人A坐在凳子上,后面的人B站在其后。
B的任务是在持棒者棒子打到A之前通过喊出其他成员C的名字并指向C,同时伸出双臂保护A不受挨打,持棒子的同学继续棒打所指同学。
[该项游戏结束之后将大家分为两个小组(按照扑克牌的花色),每个小组有2名小组负责人,讲解并维持规则,另由一位同学担任总裁判。
为下个游戏做准备。
]C、集思广益、互相协作阶段(20-30分钟)游戏开展之前,需要每个小组有自己的组名和口号,工作者带领大家在游戏开始和结束时喊出自己的口号。
“同心协力”游戏(10-15分钟)形式:小组竞赛道具:每人一个拼图坐垫操作程序:根据分组,每组先派出2名参与者背靠背坐在地上,2人双臂相勾,合力站在一起,以此类推,每组每次增加一1人,如果尝试失败需要再次尝试,直到成功才可再加1人,每组参与者都成功后,计算各组所用时间,时间最短的一组获胜,最后决出优胜组。
让优胜组的参与者分享获胜原因,然后要帮助完成效果不佳的小组找出原因,引导他们总结经验。
失败组则表演一个节目。
[如果有组员在活动中屡次失败,应当对其进行鼓励,一轮游戏后,可对分组进行微调整,或重新分组再进行游戏,以此来促进各组员间的沟通交流。
分享阶段,工作者可对组员进行引导,让组员明白获胜的原因在于组员间的互相协作,以此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增强团地凝聚力]“钻呼啦圈”游戏(10-15分钟)形式:小组竞赛道具:秒表、每个小组一个呼啦圈操作程序:组员手牵手围成一个圈,在保证手不能断开的情况下组员依次穿过呼啦圈。
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获胜组每个组员获得阿尔卑斯糖一颗。
结束后大家坐到一起分享感受,提出改进建议,再次挑战。
可以多做几遍,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大家坐在一起,组长点评,组员间分享。
D、分享总结阶段(10-15分钟)大家围坐在一起,负责人引导启发大家共同分享本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
并安排第二次活动的大致事项。
(尽量使每位成员都参与到讨论分享中)最后,工作者对此次小组工作做客观全面的总结,帮助组员回忆小组过程,进行评价。
表扬积极的组员,并给予鼓励,希望所有组员都能积极的参与到下次小组工作中。
宣布此次小组工作顺利完成。
并通知组员下次小组工作的时间和地点及需要准备的物品。
2、第二节活动活动时间:6月17日活动地点:同行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实验室(实验楼407室)活动目标:(1)巩固上次活动目标。
(2)进一步加深小组成员之间的认识了解。
(3)感受小组凝聚力的魅力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信任度和协作能力。
活动内容:(1)工作者带领回忆上节活动内容,介绍小组本节计划(承上启下)(5分钟)(2)小组游戏:A、热身阶段:“进化论”游戏(10分钟)道具:绳子操作程序:(1)工作者先说明几种动物的扮演方式,并做演示(一定要规定好动物的代表动作,让每一位参与者都清楚)。
(2)将三条绳子平行拉直,分隔成四个区域。
用红黑两色扑克牌把参与者分成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分站在三条直线两边两两相对PK,参与者相互见面先要做自我介绍,所有参与者同时开始PK,然后进行划拳(石头剪刀布)比赛比输赢。
赢者进一步(表示进化),输者退一步(表示退化),退后到鸡蛋停止,前进到进化成人停止。
(3)根据所规定的动物,社工还需要介绍其相互进化的顺序,一开始时,所有参与者都是最低一级的形态。
每一级有自己固定的区域。
(4)进化论:鸡蛋——蹲下抱膝;小鸡——半蹲做鸡嘴状;凤凰——站立量比做展翅状;人——站立。
鸡蛋进化后成为小鸡,小鸡进化后成为凤凰,凤凰进化后成为人,成为人以后就固定,不会再有进化或者退化的可能。
(5)两组参与者同时一对一PK,哪组最后进化的人多,哪组获胜,获胜组要求失败组做一件事情(在时间和场地以及参与者能力范围之内)。
(6)活动结束工作者带领做分享。
B、重温认识并加深印象阶段“他/她是谁”游戏(15分钟)具体目标:检验参与者互相认识程度;体现每位参与者的独特性。
道具:笔(可以让参与者自带)、纸操作程序:负责人为每位参与者发一张纸和一只笔(笔可以提前通知参与者自带)。
请参与者写下体现自己特点、特长、性格的一句话(由于大家的了解程度有限,可以描述的容易一些),收集后读出每位参与者写的那句话,并请全体猜这位参与者是谁。
如果意见较多不一致,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最终通过举手表决确定大家认为的参与者。
参与者基本认定是谁后可以请写字条的参与者自己举手揭晓谜底。
游戏结束后,社工带领参与者分享记住他人的一些技巧。
C、互相信任、相互配合阶段“信任背倒”游戏(10-15分钟)具体目标:建立相互信任,激发勇敢挑战的信心材料:高椅子一把安全垫(可用坐垫充当)若干操作程序:所有参与者围成一个圈,认真听工作者讲游戏规则(一定要使每个参与者都熟悉游戏规则)。
工作者需要先用鼓励的方式邀请一位参与者自愿出来接受挑战。
游戏规则:(1)一位参与者站在制高点(椅子)上,另外8位参与者分成两排咱在可接住背摔者的下方,4个人一排对面站立,两排的参与者把自己的双手手心朝下,放在对面参与者的肩上。
另外需要一名参与者在离制高点远端保护背摔者的头部。
(2)布置好以后,工作者要询问背摔者的感受,让其做好保护措施:①双臂向前伸直;②手心向外;③双臂交叉;④双手紧握不能再放开;⑤双臂弯曲,双手握紧,自然移向胸前。
最后问负责接住背摔者的参与者:“准备好了没有?”待那些参与者肯定的回答“准备好了”并询问背摔者“怕不怕?”得到“不怕,我开始了!”的回答之后,游戏正式开始。
背摔者往后面背倒,负责接住他的参与者需要竭尽全力接住背摔者。
(一定要让参与者自愿往下面背倒,一次不满意的话可以再次尝试)(3)活动结束后,工作者要及时带领大家分享整个活动过程。
“两人三足”游戏(10-15分钟)具体目标:提高团队合作能力,找出相互合作的要点,寻找团队领导。
形式:多个小组竞赛道具:绑腿绳子操作程序:参与者排成一行,组内成员把相邻的脚用绳子绑住。
绑好以后,抽签进行竞赛。
两组一起出发,并折返,先回到起点的一组获胜进入下一轮的比赛,将参与者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小组晋级赛,最后得到第一名和第二名。
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第一名小组全体组员都将获得时尚可爱笔记本一本,第二名小组全体组员都将获得精美纸巾一包。
D、分享总结阶段(15分钟)大家围坐在一起,负责人引导启发大家共同分享整个活动的收获与感受。
工作者进行两次活动做全面客观的总结与评价,宣布本次小组工作结束。
工作者为参与者赠送精美书签,作为留念。
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工作人员可以互留祝福语。
希望参与者们能够把在小组活动中的经验运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
六、小组活动日程1、准备阶段:时间: 5月31日—6月7日准备:整体策划、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培训小组领导者,通知组员2、实施阶段:时间:6月7日—17日周期:每周一次共两次七、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案1、组员的积极性不高,人员流失;解决:找人补充,并继续联系相关组员。
3、组员情绪太高,无法控制或组员情绪过低,气氛沉闷;解决:领导者调控,把握好活动的沸点和冰点4、在小组进行时,组员之间可能出现矛盾;解决:在理解出现矛盾很正常的基础上,利用活动让矛盾淡化(例如:准备一个比赛,分成两组,让有矛盾的2个组员分到一组,让他们再同其他人的较量中形成一个团体来对抗另一个与他们敌对的团体,)这样他们的矛盾就慢慢淡化了,因为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5、还有可能出现次团体。
解决:就需要领导者主动去打破这个次团体,将他们分开或再加入其他成员。
八、评估方法1、领导者反思,领导者每次开展完活动后都要写日志,一方面为了督导,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领导者自己反思,了解每个组员每次的变化及他们的需求。
2、运用观察法评估,领导者或助手通过观察组员活动的前后对比,看是否有很大的变化或是语言表达方面的提高。
3、根据参与者分享感受评估活动开展的成效。
九、所需道具已有道具:泡沫棒1根,凳子40把,秒表2个,拼图坐垫40个,呼啦圈2个,绑腿绳多条,扑克牌1副需要购买道具:写名字的贴纸80份,稿纸一份,糖果40个,笔记本四本,纸巾四包,书签三十个(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