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观论文
关于大学生爱情观的论文

关于大学生爱情观的论文爱情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对于爱情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提升大学生爱情观的建议。
一、大学生爱情观的特点大学生爱情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理想化:大学生在年轻的时期对于爱情多持有理想化的看法。
对于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常常超出了现实,他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伴侣,拥有纯洁而浪漫的爱情。
2. 追求自由:大学生追求自由的思潮也影响了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
他们更加重视个体的独立和自主选择,爱情的关系也需要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上。
3. 流行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受到流行文化的广泛影响,对于浪漫爱情的追求和热衷于表达情感也是大学生爱情观的一个特点。
通过网络、影视作品等媒体渠道,他们对于爱情有着一定的认知和期待,并希望能够体验到与之相符的爱情。
二、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原因大学生的爱情观形成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密切相关:1. 家庭环境:家庭对于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大学生对于爱情的态度;另一方面,家庭内部的亲密关系也影响大学生对爱情的期待和追求。
2. 社会变迁与文化影响: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化对于大学生爱情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社会对于性别关系和婚姻观念的解放,开放的交流平台和媒体的普及,都使得大学生的爱情观念相对开放和前卫。
3. 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于大学生的爱情观念有着较大的影响。
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分享经验,不同爱情观念的碰撞和碰撞,都会对大学生的爱情观念形成产生影响。
三、大学生爱情观对生活的影响大学生的爱情观对他们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1. 情感交流:大学生在探索爱情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情感交流。
他们对于爱人的需求不仅仅是物质和生理的满足,更注重的是心理和情感的共鸣。
2. 成长与自我认同:大学生的爱情观对于个体的成长和自我认同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的爱情观大学思修论文范文

我的爱情观大学思修论文范文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
爱情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状态的影响和制约,有着不同的内容,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我的爱情观大学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我的爱情观大学论文篇一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不是简单的喜欢,爱是永恒的感动。
爱情是纯洁的,爱情需要忠诚、用心、勇敢和倾听,爱是一种责任,是一辈子的承诺。
爱情的真谛我现在不懂,在这我只能谈谈我对爱情的一点认识和理解。
恋爱是每个人必经的一个感情过程,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成长也是一个必经历的阶段,这是每个青春期的男女感情的真实流露于宣泄。
因为青春期的我们没有一个人耐得住寂寞,异性对青春期的我们有一种无形的吸引力,他们都期待内心的情感找到寄托。
谁也不想一个人孤独的流浪,用扯淡的幸福面对世间的残酷。
作为八零晚期的我,对爱情有保守的一面,从骨子里坚信缘分,认为爱是一种责任,是一辈子的承诺。
我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感觉最重要,只要心中有爱我们天涯海角同在。
男人一生只为一个人而憔悴,只为等待心仪的那个她的出现。
幸福就是找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我认为爱情首先需要忠诚,何为忠诚,是对自己所爱的人的一种必备的东西,没有了忠诚也就不会再有爱情的存在,双方都要将自己的爱全身心的投入到对方中,是对自己爱情观的一种见证,对自己爱情的负责。
总之忠诚是真正爱情的必备之物!爱情还需要用心,对自己所爱的人用心,当然同样也不要忘记对自己用心,如果一个人都不能对自己用心,那还能对谁用心呢?所以对自己用心,善待自己,也是不可缺少的,用心是双向的,用心去理解爱情,才会让双方的爱情更加牢固。
用心就是爱情的桥梁通往彼此心灵的深处!爱情需要勇敢,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爱情,让自己的爱情不要留下任何遗憾,勇敢的去为自己的爱情而打拼,勇敢的为自己多爱的人而努力奋斗。
爱情同样也需要双方的倾听和理解。
爱情观论文

爱情观论文爱情观论文(一)爱情,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感情。
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快乐与满足,同时也会带来无尽的痛苦与伤痛。
对于爱情的理解和看法,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在我看来,爱情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无条件的包容。
首先,爱情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当两个人彼此吸引,开始相识,相知,相爱的时候,他们会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心动和愉悦。
爱情可以使人们感到快乐、幸福和满足,它是一种美妙的情感体验。
爱情的产生往往伴随着甜蜜的对话、温馨的一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之中。
在这个梦境里,人们可以享受到爱情带来的喜悦和温暖。
其次,爱情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无条件的包容。
在爱情的世界里,两个人会相互关心、理解和支持。
他们会为了对方的幸福而不求回报地奉献,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
爱情可以让人们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和热情,让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关心关爱对方。
爱情的包容是无私的,它能够容纳对方所有的优点和缺点,无论对方是否完美,自己都会包容和接受。
这种无私的付出和无条件的包容,使得爱情拥有了伟大的力量和不可磨灭的价值。
然而,尽管爱情美好无比,但它也有着其困扰和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限制,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破裂。
爱情也可能会带来痛苦和伤痛,当两个人无法沟通和理解,产生冲突和抵触时,他们会受到情感上的摧残和创伤。
这些困扰和挑战使得爱情变得复杂而脆弱。
总结起来,爱情是一种奇妙的感觉,是一种无私的付出和无条件的包容。
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快乐与满足,同时也会带来无尽的痛苦与伤痛。
面对爱情,我们应该珍惜和呵护,积极付出和包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爱情的世界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爱情观论文(二)爱情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最本真的情感之一,它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对于爱情的理解和看法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爱情观。
在我看来,爱情是一种彼此关心、相互扶持的情感,而不仅仅是一时的冲动和浪漫。
大学生我的爱情观作文5篇

大学生我的爱情观作文5篇大学生我的爱情观作文5篇导语:大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个阶段。
而大学的爱情,亦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爱情。
这里的爱情,纯洁而美好,不用物质来衡量,不用对错去判定,不用选择为羁绊。
唯一的标准就是你爱我的时候正好我也爱着你。
本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大学生我的爱情观作文5篇,一起来看看吧。
范文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的爱情观是这样爱情是人不可缺失的情感,不仅因为它有着传宗接代的神圣使命,更是在人的情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以前的爱情可能根本不能用爱情这两个字来说,只是纯粹的生育传宗接代。
但现代的爱情已然显得不再以生育繁衍后代为主了,更多的是追求自由。
不仅是对象选择的自由,还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同性作为另一半。
作为一名学生我认为爱情当中应当分清主次,正确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
两人相处是为了共同进步,提升自己变得更优秀。
作为一名学生就要正确处理学业与恋爱的关系。
恋爱是一场费时、费钱、劳心伤神的“疲劳战”,一定程度上会分散学习精力,影响学习效果。
而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积累知识,培养对未来社会的适应力,提升自己专业技能。
不能在日渐深厚的情感中迷失自我,荒废学业。
思想不能过于开放,善交不是滥交,不符合中国传统道德理念。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西方的“性自由”、“性解放”思潮的影响,我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性文化泛滥,传统的爱情观、婚姻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怀疑。
现在有一个社会现象就是,没交过几个对象都不好意思说出口,甚至以处对象的数量拿来当做炫耀的资本。
而大学作为一个小社会,尤其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最为大,对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影响尤为突出。
近来这样的新闻频频出现,女大学生为满足自己买名牌包包奢侈品的欲望,情愿去做有钱人的小三情妇,用自己的身体换来金钱供自己挥霍在同学面前撑场子。
恋爱要严肃认真、感情专一。
爱情是需要双方要真诚相待,无数事实证明,用欺骗手段骗取爱情,是不会幸福的。
双方一旦建立了恋爱关系,就要专一忠于另一半,一心一意。
关于爱情的议论文4篇_议论文范文_

关于爱情的议论文4篇爱情是一点巧遇;爱情是一点动心;爱情是一种默契;爱情是一种执著。
以“爱情”作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你知道应该怎么写吗?下面小编带来了关于爱情的议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爱情的议论文篇一爱情是什么?是一瞬的触动?是长期心的的沁濡?还是一生的坚守?当我们在浩渺迷蒙的精神海洋需求懵懂的结果时。
却没发现爱情其实就是建立在双方共同理解的基础上并且能相持一生坚守一生的结果。
是用行动去维持的结果。
爱情是谈恋爱升华后的产物,是一个感情逐渐发展的结果。
爱情是在恋爱后双方渴望相持走完人生道路的展现,恋爱的初期,男女首先要了解对方,在接触双方内心世界的同时,渴望从交流来找到交集。
此时语言交流成为该阶段的主要内容,其特点表现一个“谈”字;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男女相互有了好感,内心萌发恋情,思恋成为该阶段的主要内容,其特点表现一个“恋”字;当男女终于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他们把心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对方,山盟海誓则成为该阶段的一个主要内容,其特点表现为一个字“爱”字。
所以,“谈”、“恋”、“爱”这三个字,就是爱情发展的三部曲。
[俄] 纳谢德金曾在《感情的考验》里说过:“互相信赖、尊重、真诚相待--这才是真正爱情赖以建立的基础”。
爱情不是一个人的,是双方共同建立的。
如果一份爱情缺少信赖、尊重、真诚相待,那爱情就如缺少地基的高楼,瞬间崩塌。
英国19世纪著名女诗人伊丽莎白.巴蕾特,在少年时代就有诗才,13岁时就出版了四卷咏希腊马拉松战役的史诗。
15岁骑马不慎摔断了椎骨,从此瘫痪在床。
她在病榻上以顽强的意志仍然坚持诗歌创作,写成了很有影响的《孩子们的哭声》。
比她小六岁的青年诗人白朗宁,钦佩女诗人的人品和才华,他们彼此之间结成深厚的友谊。
在相处四年之后,白朗宁深深地爱上这位瘫痪的女诗人,热烈而坚定地向她表白自己的心迹。
巴蕾特自知是残疾人,认为对方只是一种同情,便断然拒绝了对方的求爱。
此时他们缺少信赖与真诚相待,所以没走到一起。
关于爱情的议论文(6篇)

爱情的议论文关于爱情的议论文(6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爱情的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爱情的议论文1当70后老去,80后生子,90后也开始忙着工作,结婚生子。
很多现实问题也接踵而来,不得不提一个和生活相关的社交名词——相亲。
天气不好,人的心情就愈加郁闷,中午忙完今天要做的事情便急匆匆地打开qq,听着Amy Diamond的Heartbeats,心中多少有些悸动,突然,屏幕下方的qq头像不停的闪动;于是我赶紧用鼠标点击对话框,里面一行行的粉红字符刷刷的出现在我的屏幕,呀,猛然间,脑袋滑过三条竖线,这不得不提一个人——闺中密友,老姐是个乖乖女,自打认识她,她好像就没有谈过恋爱,在感情世界上基本属于空白状态。
前不久美女姐姐和我说她的同事给她介绍个帅哥有车有房没房贷,家里人都说条件不错,同事也鼓动她条件好就抓住吧,可老姐不是物质女孩;她和我说没眼缘,长得帅有钱有房也没劲;于是就没有没有下文了。
这不,她家亲戚今天又介绍相亲对象给她,男,26岁,正式工作,婚后买房,她却爱答不理,看样子有些抓狂。
她说就不是她喜欢的类型,没有感觉怎么谈感情,今晚视频的时候就咋丑咋邋遢咋打扮。
我觉得这招够劲儿,正所谓女为悦己者容,男爱窈窕淑女,这是对男方初次见女方的第一印象的大打出手。
对于没感觉的人就应该狠一点,决不能留下后患。
这让我想起王菲的一句歌词:"不爱我的我不爱,不要我的我不要。
"对于女孩来说感情的事情很重要,甚至比自己的事业与生活都重要。
这就像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必须要做的事情,比如这个阶段可能长辈及周边人士觉得,需成家。
对我的闺蜜来说,并非排斥结婚,但就是不喜欢也绝对不要太随便的结婚。
我只爱爱我的人,因为我不懂怎样去爱一个不爱我的人,是完全不知道从何着手。
何况这个阶段没有做完,并非代表你的人生会因此而不完美。
中国人的爱情观[优秀范文5篇]
![中国人的爱情观[优秀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fbba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e8.png)
中国人的爱情观[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中国人的爱情观中国人的爱情观爱情是个美好的东西,人们都会梦想自己的爱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但是爱情也有令人痛苦的地方,正如印度诗人泰戈尔有诗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那么爱情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一时之间,我也无法说清楚,本来爱情是个很主观的东西。
在这,我想谈谈的是中国人的爱情观。
每个民族都有它千年传诵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有牛郎与织女、许仙与白娘子的传说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
爱情纵是美丽,但也跨越不了等级的鸿沟。
牛郎与织女由于仙凡有别,最终毁于法力的无边;许仙与白娘子因为人妖殊途,遭到法海的苦苦相逼;而梁山伯和祝英台既非仙凡有别,也非人妖殊途,最终也敌不过中国人根深蒂固的门第观念。
在中国,统治阶层似乎始终只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权力的代表,他们以禁欲为美,因而对于爱情,往往麻木漠视甚至不屑一顾,他们维护的只有社会礼教秩序,一切有违于权力平衡的爱情和人性追求,都需抹煞消灭。
这种等级制度对于爱情的扼杀,正体现了重社会平衡而轻个性发展的道德传统。
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三纲”和等级制度,是上天制订的伦理,由不得人们改变。
这使得超越等级的爱情失去了生长的土壤,而最终夭折甚至胎死腹中。
因而中国传说故事中的人神(或人鬼)爱情,只是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反映了人们对于等级伦理压迫人性的无奈和微弱的抗争。
所以中国没有希腊爱情故事中,神与人圆满幸福的爱情故事。
无论是丘比特与凡人普赛克的爱情也好,还是宙斯与欧罗巴公主的浪漫故事也好,最终都在人性的光环中结出了美丽的种子。
西方的神实质上是人化身的神,他们有神力,却经历着和人一样的情感,爱情在他们眼里和凡人一样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这也奠定了西方文化中爱情至上、爱情平等的地位。
权力和等级,在爱情面前,显得卑微软弱。
这也成为了西方文明的一个伟大传统。
中国的爱情常常与权利挂钩。
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范例(2)

大学爱情观论文3000字范例(2)大学爱情观论文篇三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谈恋爱越来越普遍。
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手牵手的情侣,谈恋爱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这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学生在思想上已趋于独立,对待爱情,他们更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如果他们能理智地对待爱情,能较好的处理爱情与其它各个方面的关系,这样,家长,老师们便可以放心地让他们在大学这片蓝天上自由飞翔。
对过去的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里有一股无形的压力,大家都为未来而拼搏着,谈恋爱似乎显得如此的微不足道,为未来的发展与就业尽可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大学校园里主要的奋斗目标。
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社会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平和的环境。
大学校园成为培植爱情之花最肥沃的土地。
大学生恋爱一直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谈论的人越来越多了,也常常成为宿舍里“卧谈会”上久议不衰的主题。
当代大学生面对爱情少了以往的矜持和羞涩, 正像春天到了,树木发芽,花儿开放一样,大学生们正值人生的春天,校园里的恋爱,也和大自然的春天一样,到处萌动,绽放着人生最美丽的花朵。
可是正像花开花谢一样,不是每一朵花儿谢了的时候都结出甜美的果实,常常也会有苦果或者没有结果,恋爱失败也是时常会发生,需要面对的。
一万个人就有一万个不同的恋爱理由,一万个人也有一万个不同的失恋原因。
在咨询中常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一些同学在不了解或者不怎么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迅速建立恋爱关系,甚至发生性关系,但是随着交往的增加,了解的深入,却发现对方存在很多自己以前不曾想过的问题,或者说是缺点,自己的恋人并不是自己期望终生相守的人,或者不是想和自己终生相守的人,进而对恋爱关系产生困惑,理智和情感开始矛盾。
理智告诉说,应该结束这段恋爱,继续这样下去是不合适的,周围的亲人和好友也这样劝说,可是很多人都过不了情感这一关,都感到有一种纠缠不清的东西,理不清,扯还乱,不是一个简单的“分”能解决的。
比如说,有些女同学就发现自己的恋人除自己之外,与其他异性的交往是有些暧昧的,甚至是存在性关系的,男友的解释是他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可是自己不愿意存在婚前性关系,分不分手呢?不分吧,心里的确不舒服,也很疑惑,以后的日子真的会像男友说的那样,只爱自己一个人吗?分手吧,男友对自己也的确很好,每次下狠心说再也不理他了,可是每次一听到他电话里的声音,看到他的短信,心总是又软了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爱情观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从诗词歌赋到现在的音乐电影若是少了爱情的装点必然会失去很多韵味。
作为80后的大学生,无论是有意无意的聊天还是晚上熄灯后的宿舍“卧谈会”这必然也是要被谈及的内容。
正值年轻风华正茂抑或婀娜多姿互生爱慕也是正常的现象。
但是应该用什么态度对待爱情以及这其中可能面临的种种问题呢,事业前途和爱情之间是应该有所取舍还是可以和平相处呢?
关于爱情的定义,我查找了资料是这样解释的。
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
爱情的本质,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相结合的异性间的崇高感情。
爱情有着丰富的内容,她通常是由四个要素构成的:
一是性欲,这是爱情的生理基础和自然前提;二是情感,这是爱情的中心环节,表现为灵与肉融为一体的强烈感情;三是理想,这是爱情的社会基础,也是爱情的理性向导;四是义务,这是爱情的社会要求,表现为自觉的道德责任感。
上述四要素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否则就是残缺的或被扭曲的爱情了。
对于大学里面的爱情,很多人是怀着浪漫的想法的,话说我也是不例外。
幻想着某一天在自习室与某女生偶然邂逅,然后是一个眼神的传递,再然后就是彼此之间的交往了。
但现实往往是不会给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多的机会的,因此当看着周围得同学越来越多不再是孤军奋战的时候,自己也难免会有些按捺不住寂寞了。
为了在大学期间能够体验爱情的滋味,找到自己的梦中情人,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一种是现实传统型,即同学之间通过彼此的接触、交流和了解,培养感情,建立恋爱关系。
有的直截了当,开门见山,通过传纸条、写情书等方式,向对方频频抛出橄榄枝,不断传递爱的信息;有的是情感投资,循序渐进,通过出动接近,热情关心,让情感沿着关怀—感激—倍加关怀—由衷感激的互激式正向循环,让对方难以拒绝情感的潮水,选择最佳机会向对方求爱;还有就是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是恋爱不可或缺的途径了,有在校园BBS里面征友征的不亦乐乎的,还有在校内网上搜索目标忙的不可开交的。
当然不论怎样都不失为寻找爱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在这里我想重点的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关于在大学里面我们要不要谈恋爱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好多同学也都纠结过,对此,我是这样看的。
爱情做为一种纯洁而高尚的东西,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和异性接触多了之后,彼此可能会发现对方身上某些特点对自己有着非一般的吸引力,互生爱意,当然这也是非常好的啊,都是年轻人嘛,所以也很正常。
如果彼此之间的交往对于学习有促进作用的话那就更好了,而且,有调查显示,和异性的交往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完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然而,显示的情况是,由于时间、交际圈、以及人与人审美和性格的差异,能够产生这种爱情的毕竟还是少数了。
恋爱、爱情、婚姻是传统婚恋的三部曲。
但许多学生谈恋爱并不以婚姻为目的,仅仅是为了寻求情感的寄托,往往看着是一项“实验性活动”,带有浓烈的浪漫色彩,缺乏对爱情责任的深刻理解。
有人做过调查,在大学生谈恋爱中,只有16%的人认为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恋人。
有
76.6%的学生认为“恋爱的结果未必是婚姻”,有不少学生谈到“恋爱是必须的,婚姻是附带的,人不是为了婚姻而恋爱,也不因恋爱而婚姻”。
有的更加明确提出:
“恋爱上高尚的,婚姻是世俗的”。
把恋爱与婚姻相对分开,既要世俗的生活,又渴望超俗的爱情。
既然大学生恋爱并非都是为了爱,那为什么又要谈恋爱呢?只可能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要,体验爱的感受。
有41%的人认为谈恋爱是身心的需。
大学生正处在生理成熟而心理尚未成熟时期,对异性有着强烈的交往欲望,对神秘的爱情充满了诱惑力,当机会出现时,即使不爱对方,也会去尝试。
二是摆脱压抑的痛苦,寻找精神寄托。
有28%的学生认为恋爱是为了压抑和孤独。
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
在大学生活中,学习上的竞争、经济上的拮据、就业上的艰难都给大学生的身心造成了较大压力,而人际交往的障碍、业余时间的丰富,又使他们产生了孤独感。
在茫然和沮丧中,希望通过恋爱来缓解压力,摆脱孤独。
三是证明自己的魅力,追赶时尚潮流。
处在青春期的大学生,往往对事物缺乏理性思考,对自我缺乏充分的肯定,喜欢跟着感觉走。
一旦大部分人都在谈恋爱,就会因自己没有恋人而自卑,所以不会逆潮流而动。
特别是那些超越生死的爱情电影,风花月夜的言情小说,缠意绵绵的爱情歌曲——校园流行的一切,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行为。
这样的话,就曲解了爱的含义,所以我还是认为,当爱情来了我们自可以顺其自然,如果没来的话,我还是认为应该耐得住寂寞,努力学习眼光放长远一些。
第二个就是关于爱情和学习以及以后的事业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纠结,纠结的在于人本身,如果要我定义一份理想的爱情,那我会说彼此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向,正好又有互相吸引对方的有点,然后一起为了理想而去努力的奋斗,那就真的是天作之合了。
按照刚才对于爱情特征的阐述,那么一份真正的爱情是要求彼此有着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的。
因此,恋爱本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或许我的思想还没来的及跟的上现在大学生思想进步的速度。
我总认为,彼此首先从认识到了解然后到相爱这是需要时间做保证的,如果昨天还是陌生人今天就成了恋人,那么谁有能保证你不会把恋爱的速度用在分手上呢,或许明天的你们就又会分道扬镳了,那么这样的爱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还是认为,若是恋爱了彼此向着一个方向进发会有加倍的动力的,若是没有恋爱,那么就更要以事业为重了,一位叫易名的学生在网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大学不恋爱之好处》的文章。
其大意是,不恋爱让我节约,因为不必为了博得红颜一笑,勒紧裤带去给女友买衣送装;不必为哄女友开心,天天电话问候,留下一个羞涩的行囊。
不恋爱让我健康,因为不必经常以录像厅、电影院、饮食店为战场,除了视力下降,脂肪还会猛长;也没有天天在宿舍楼下苦候芳踪被风雨淋伤,夜夜写情书引起的睡眠不良。
不恋爱让我平静,因为不必为选择几件脏衣中的那一件而苦心思量;也不必担心被别人横刀夺爱而引起的恐慌,更不会有失恋后的茶不思饭不香。
不恋爱让我诚实,因为不必昧着良心说,你是我夏天的冰棒、冬天的太阳。
不恋爱让我博学,因为没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闲逛,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读书做文章,4级英语证、2级计算机等级证如囊中取物,轻易博得他人羡慕的眼光。
写了这么多,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我当然希望能有一份真爱出现在我的大学生活里面,但是若她真的没有出现,我想我会把时间用在真正值得的地方的。
不把格调订的太高,说是为了什么国家繁荣科技进步之类的,就算是为了含辛茹苦把我送进大学校园的父母来讲,我都没有任何理由去拒绝努力的学习。
何况堂堂七尺男儿,若是以后没有自己的事业又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呢?因
此,在我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怀着一颗平常的心去面对生活给予我的一切,我会努力为了我的事业,同样也会为一个真正值得我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