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月考试题
初二语文月考考试卷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谦虚(qiān xū)B. 精神焕发(huàn fā)C. 欣赏(shǎng)D. 紧张(jǐn zh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现在的学生,尤其是中学生,要学会自主学习。
C. 我国科学家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D.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B.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C. 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D.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她的舞姿优美,犹如仙女下凡。
B.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成绩优异。
C. 这幅画色彩斑斓,美不胜收。
D.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他一看就明白了。
5.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我不喜欢吃辣椒,但是我妈妈喜欢。
B. 这个苹果很甜,我吃了一口。
C. 他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字写得很好。
D. 我们要去公园玩,你一起来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背影》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父亲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和()。
7. 《草原》这篇课文描绘了我国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和()。
8. 《观书有感》这首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和()。
9. 《背影》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父亲为作者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和()。
10. 《草原》这篇课文通过描写草原风光和牧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要概括《背影》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八年级语文月考测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月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应用36分1.按要求作答。
6分已经隐nì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都落到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yè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
⑴给加点字注音3分:身畔:璀璨:⑵按拼音写汉字2分:隐nì 摇yè⑶解释词义1分瞬息万变:2.背诵积累10分⑴完成上下句。
①夕日欲颓,。
② ,把酒话桑麻。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
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⑥谁道人生无再少? 。
休将白发唱黄鸡。
⑵根据提示填空。
4分①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裹着万般柔情,。
这样的声音,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
②《答谢中书书》中,从听觉方面描写清晨景观的是,。
3. 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巴东三峡》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的无比雄伟奇丽的景色,是一篇内容翔实的游记。
B.《周庄水韵》用了不少生动而贴切的比喻。
语言清新优美,与所描写的水乡景物十分融洽。
C.《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文中以“梦幻”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作者主要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D.《走进纽约》文中作者在描绘纽约风光时,既用静态描写,也用动态描写,读来使人目不暇接。
4.我们的家乡泉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请你结合参加综合性学习“旅游资源调查”的收获,完成下列题目。
9分①为宣传泉州旅游文化拟写一句广告词。
2分②从“泉州十八景”中任选一处,用简洁地语言向外地游客介绍其主要特点不少于30字。
3分景点名称: 1分主要特点: 2分③下面这则告示告诉旅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2分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④传统节日是人们出外旅游的好时光,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
2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示例】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初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歼灭(jiān)纤维(qiān)提防(dī)寒噤(jìn)B. 星宿(xiù)伛偻(yǔ)疟子(yào)锐不可当(dāng)C. 憎恶(zèng)诘问(jié)差使(chāi)蹒跚(pán)D. 愧怍(zuò)取缔(tì)奔丧(sāng)吊唁(y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狼籍赋闲琐屑触目伤怀。
B. 尴尬烦躁簌簌大庭广众。
C. 愧怍荒僻取缔长途拔涉。
D. 霹雳取缔烦燥微不足道。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B.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 能否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D. 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修养。
5. 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0分)二、阅读理解(4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初中月考试卷语文八年级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妩媚(wǔ mèi)B. 憔悴(tiáo cuì)C. 憾事(hàn shì)D. 神采(shén cǎ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一定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B.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不断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
C.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本周六的运动会推迟举行。
D.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那些富有哲理的书籍。
B. “妈妈,你辛苦了!”我看着妈妈的眼睛,心里充满了感激。
C. 小明一边跑步,一边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D. 我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了美丽的花朵、碧绿的草地和欢快的小鸟。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书中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书中描绘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书中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曹操、刘备、孙权三家的故事。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书中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聚集梁山泊的故事。
5. 下列诗句中,用词不恰当的一项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离骚》是我国古代著名诗人________的代表作,其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句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精神。
7.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__位,其中“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炽热(chì rè)瞬息(shùn xī)B. 沉默(chén mò)憾事(hàn shì)融化(róng huà)C.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鸿毛利箭(hóng máo lì jiàn)D. 狂风暴雨(kuáng fēng bào yǔ)呼啸山林(hū xiào shān lín)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努力,但是成绩仍然不理想。
B. 这个公园的风景如画,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
D.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航班已取消。
3.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海阔天空”相近的一项是:A. 天高地远B. 气壮山河C. 空中楼阁D. 鸡毛蒜皮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
B. 他的笑声如雷鸣。
C. 这本书像一座金山。
D. 那朵花红得像火。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本书很好看,你一定要看看。
”他笑着说。
B. 他很喜欢下棋,尤其是围棋。
C. 小明是个爱学习、爱劳动、团结同学的好学生。
D. 天气真冷,我穿上了棉衣、戴上了手套。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出自我国古典名著,请写出它们的出处:(1)才子佳人——()(2)才高八斗——()(3)闭月羞花——()7. 下列句子出自课文,请补全句子:(1)________,静影沉璧。
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初中初二语文月考试卷一基础知识及积累运用 (共43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 3分()A华裔沮丧如火如荼温馨B龟裂荒诞百发百中翘首C差使蹊跷万斛闲愁愚氓D风靡繁衍鳞次栉比褴褛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A自出新裁无精打采触目伤怀循循善诱B娓娓动听辗转反侧退避三舍司空见贯C因地制宜收益匪浅无暇顾及好逸恶劳D闲情逸致毛骨悚然梦寐以求脍炙人口3选出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3分()A散文《枣核》结构精巧,以枣核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接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几颗生枣核种在异国的土地上,给游子的心增添一丝慰籍。
B《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段——父亲的背影,通过特写,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C《苏州园林》按照“总-——分”的结构,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念之情。
D《幽径悲剧》中,作者把这株古藤萝的悲剧视为整个幽径的悲剧,燕园的悲剧,也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抒发了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惠及15项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
B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12个主办城市举办的球迷节将成为仅次于中央体育场的球迷胜地。
C随着三峡大坝主体工程的完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提前两年发挥防洪、发电和航运。
D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5、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
6默写 7分⑴五岭逶迤腾细浪,。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和答案

初二语文月考试卷和答案**初二语文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倔强(jiàng)迸发(bèng)B. 矜持(jīn)恣意(zì)缄默(jiān)C. 馈赠(kuì)缄默(jiān)恣意(zì)D. 倔强(jué)矜持(qín)迸发(bè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迁徙狼籍迫不及待B. 蹂躏恻隐再接再励C. 缭绕恣意殚精竭虑D. 逶迤缱绻金榜提名3.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但他毫不气馁,决心卷土重来。
B.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但他毫不气馁,决心东山再起。
C.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但他毫不气馁,决心重振旗鼓。
D. 他虽然在这次比赛中失利,但他毫不气馁,决心再接再厉。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同学,从不骄傲自满。
C.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
D. 他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经常帮助同学,从不骄傲自满。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我:“你明天有空吗?”B.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C.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D. “你明天有空吗?”他问我。
6.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B.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C.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D.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7.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同学,从不骄傲自满。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经常帮助同学,从不骄傲自满。
初中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中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蹒跚(pán shān)迥异(jiǒng yì)箴言(zhēn yán)B. 踌躇(chóu chú)缱绻(qiǎn quǎn)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C. 徜徉(cháng yáng)踟蹰(chí chú)翩跹(piān xiān)D. 踌躇(chóu chú)缱绻(qiǎn quǎn)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品行端正。
C. 为了避免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学校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
D.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答案:A4.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C. 《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高鹗。
D. 《红楼梦》的背景设定在明朝。
答案:A5. 下列关于《论语》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B.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
D. 《论语》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C6.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月考试题命题人:徐婷一、书写分:(5分)二、积累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文绉绉..()宽shù()眼yì(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莎莉文小姐先教会我从那粗壮的树木,那细嫩的草叶,还有我妹妹的那双小手领略美的享受,然后才教我画地球的形状。
B、如果我学的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的了一点点的待人接物的和气,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C、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密密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
D、繁华似锦的夏季来临,莎莉文小姐牵着我的手慢步在田纳河的岸边。
3、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小宁在语文课上答错了一个题目,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
B、我们的班长德高望重....,这次被评为全市优秀干部。
C、老师告诫..我们,学习必须踏踏实实,勤奋刻苦,不能骄傲自满。
D、我们一定要把教室打扫干净,这是老师赋予..我们的任务。
4、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
阅读下面的小诗,补写第二小节的空缺内容,使之与一、三小节保持连贯。
(3分)小时候,母爱融在乳液里,吮着它,香甜甜。
上学后,母爱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爱绵绵。
5名著阅读:(2分)①《水浒传》是我国一部杰出的英雄传奇小说。
它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武松、_______、 ______ ,等108位梁山好汉的形象(任意填写两个),讲述了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_______、 ____,等一个个生动传神的故事(任意填写两个)。
这些奇人奇事构成了一个异彩纷呈的艺术世界。
6、背诵默写:(8分)①. 杜牧在《赤壁》中借题兴叹,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了寄寓离情,释却离愁,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慰藉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文阅读(15分)(一)《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一食或.尽粟一石()(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4)执策而临.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金市骨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
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释:涓人:近侍之臣。
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安事:哪里用得着;怎么能够。
期jī年:满一年。
11、解释下列句中带点的字。
(2分)①千金市.骨()②反.以报君()③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12、翻译下列句子。
(2分)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千里马的故事,说明了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30分)试金石(14分)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
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
”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
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
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
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 x x 。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
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
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4、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2分)15、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4分)(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16、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3分)17、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2分)18、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3分)班级 姓名 考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常常爱惜(16分)毕淑敏①拾起一穗遗落在秋天原野上的麦芒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②当水龙头正酝酿着滴落一颗椭圆形的水珠,一只手紧紧拧住闸门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③当凝望宝蓝的天空因为浓雾而浑浑噩噩时,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 ④当注视到一个正义的人无力捍卫自己的尊严,孤苦无助的时候,我们心中会涌起一种情感……⑤人类将这种痛而波动的感觉命名为——爱惜。
⑥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⑦爱惜的大前提是爱。
爱是人类一种最珍贵的体验,它发源于深刻的本能和绵绵的眷恋。
爱先于任何其他情感,轻轻沁入婴儿小而玲珑的心灵。
爱那给予生命的母亲,爱那清冷的空气和滑润的乳汁,爱温暖的太阳和柔和的抚爱,爱飞舞的光影和若隐若现的乐声……⑧爱惜的土壤是喜欢。
当我们喜欢某种东西的时候,就希冀它的长久和广大,忧郁它的衰减和短暂。
当我们对喜爱之物,怀有难以把握的忧虑时,吝啬是一个常会首选的对策。
我们会俭省珍贵的资源,我们会珍爱不可重复的时光,我们会制造机会以期重享愉悦,我们会细水长流反复咀嚼快乐。
⑨于是,爱惜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⑩当我们爱惜的时候,保护的勇气和奋斗的果敢也同时滋生,真爱,需用生命护卫,真爱,就会义无反顾。
没有保护的爱惜,是一朵无蕊的鲜花,可以艳丽,却断无果实;没有爱惜的保护,是粗粝和逼人的威迫,是强权而不是心心相印。
⑾爱惜常常发生。
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打湿眼帘。
⑿爱惜好比一只竹篮。
随着人生的进步,它越编越大了,盛着人自身,盛着绿色,盛着地球上所有的物种,盛着天空和海洋。
19、文章开头的一组排比句有什么作用?3分20、联系文章相关内容,品味下面句中括号里的词语所表达的感情。
2分 我们读这两个字的时候,通常要(放低)了声音,徐徐地从肺腑最柔软的孔腔吐出,怕惊碎了这(薄而透明)的温情。
21、仔细阅读第⑧、⑨段,谈谈为什么“喜欢”是“爱惜的土壤”? 3分22、根据文中第⑩段的内容,谈谈“爱惜”和“保护”的关系。
3分23、我们爱生命,我们爱自然,我们离不开亲情、友情……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缺失的,但我们往往并不懂得爱惜。
请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来谈一谈感受(5分)五、作文(50分)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如果让每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多好啊。
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爱惜光明;寂静将真正教会他们领略喧哗的快乐。
”生活中,人们往往往会忽略那些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切,然而人们一旦失去这些看似平凡的一切之后,才会真正感到它们对于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