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切开的护理配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气管插管的护理配合 ppt课件

ppt课件
4
气管插管涉及的内容
术前估计 设备条件 诱导方法
插管技术
医护配合
并发症的预防
ppt课件
5
术前估计-1
在气管插管前应常规实施有关检查,对气管插管的困 难程度做出估计,以便决定是否存在插管困难,需要以何 种方法解决。
ppt课件
6
术前估计-2
常需检查的项目有:①张口度。Ⅱ度以上张口困难者,即最 大张口时上下门齿间距界于1.2~2cm(一指宽)时,常无 法置入喉镜,多需经口盲探或纤维喉镜等方法引导行管。 ②牙齿。有无松动及固定牙冠或牙桥及活动性假牙,有无 异常牙齿,如门齿外突或过长,这些均应避免在插管中的 牙齿损伤及脱落。
ppt课件
20
右图为喉镜进入 路径
ppt课件
21
成 45º 角向前提起吼 镜直到看见声带和 声门,应该用肩和 臂的力量,手腕始 终保持笔直。不能 撬,以免损伤牙齿 和牙龈。
ppt课件
22
逐渐将喉镜沿舌后根 向下、向上推进
ppt课件
23
当看见会厌时喉镜 前端应置于会厌隐 窝内
ppt课件
ppt课件
35
医护配合-2
患者体位;护士帮助患者头部移至床边、仰卧、颈下垫软 枕使头落向后仰。气管导管准备工作; 医生在最短时间內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选择好 , 畅通气 道;
ppt课件
36
医护配合-3
护士摆好体位后,立即用吸引器接一次性吸痰管吸净口腔、 鼻腔及咽喉部分泌物或反流物。 吸入纯氧;医生用简易复苏囊接口鼻罩,并连接氧气后, 罩紧患者口鼻做人工呼吸数分钟,以提高患者对气管插管 插管时缺氧的耐受性。医生在加压给氧时,护士用手压住 患者胃部以免胃内胀气。
气管插管配合及护理PPT课件

(3)记录导管外露部分的长度,并用记号 笔作标记,每班交班,定时检查,防脱管 和单侧肺通气;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确保 气管导管在位:
(4)搬动病人或翻身时,要有专人扶持 头颈部,注意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的 位置,以免导管移位、过度牵拉扭曲甚 至脱出
(5)适当镇静,防躁动挣扎及频繁的吞 咽反射;
(6)使用约束带适当固定双上肢,防止 自行拔出气管插管。
4、加强管理,保持通畅:
防套囊脱落,异物堵塞, 防套囊旋转、扭曲,防呕 吐物误吸,防针头坠入。
5、严格无菌操作,预防 肺部感染:
每一病人专用一套吸痰盘,24小时 消毒更换一次,或每次吸痰前戴无菌手 套,一次性吸痰管一次一根,不可重复 使用;口腔内吸引与气管内吸引要分开 使用吸痰管或一根吸痰管先吸引气管内 再吸引口腔。最好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 痰,密闭式吸痰管每24小时更换。
用物的准备:
(7) 10ml注射器; (8) 氧气、简易呼吸器及面罩; (9) 麻黄碱(经鼻); (10)呼吸机; (11)抢救药品; (12)开口器
1、操作配合要点:
(1)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 开放静脉通路,并留一路准备随时给
药; (3) 摆好病人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后
仰颈肩下垫一小枕; (4) 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5) 将气管插管前半部润滑,以备使用; (6) 根据医嘱给予镇静麻醉或肌松剂; (7) 插管过程中配合吸痰。
6、加强口腔和管饲饮 食护理:
每次鼻饲入量250—300ml,一次入 量不可过大;鼻饲后清水冲净胃管 管腔;进食半个小时内,尽量不要 吸痰,以免造成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进食半个小时后,可降低床头;进 食后注意观察胃肠蠕动情况、听肠 鸣音。
7、气囊放气及拔管前 须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 防止滞留物误吸引起肺 部感染。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确保 气管导管在位:
(4)搬动病人或翻身时,要有专人扶持 头颈部,注意气管导管及呼吸机管道的 位置,以免导管移位、过度牵拉扭曲甚 至脱出
(5)适当镇静,防躁动挣扎及频繁的吞 咽反射;
(6)使用约束带适当固定双上肢,防止 自行拔出气管插管。
4、加强管理,保持通畅:
防套囊脱落,异物堵塞, 防套囊旋转、扭曲,防呕 吐物误吸,防针头坠入。
5、严格无菌操作,预防 肺部感染:
每一病人专用一套吸痰盘,24小时 消毒更换一次,或每次吸痰前戴无菌手 套,一次性吸痰管一次一根,不可重复 使用;口腔内吸引与气管内吸引要分开 使用吸痰管或一根吸痰管先吸引气管内 再吸引口腔。最好采用密闭式气管内吸 痰,密闭式吸痰管每24小时更换。
用物的准备:
(7) 10ml注射器; (8) 氧气、简易呼吸器及面罩; (9) 麻黄碱(经鼻); (10)呼吸机; (11)抢救药品; (12)开口器
1、操作配合要点:
(1)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 (2) 开放静脉通路,并留一路准备随时给
药; (3) 摆好病人体位,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后
仰颈肩下垫一小枕; (4) 检查气囊是否漏气; (5) 将气管插管前半部润滑,以备使用; (6) 根据医嘱给予镇静麻醉或肌松剂; (7) 插管过程中配合吸痰。
6、加强口腔和管饲饮 食护理:
每次鼻饲入量250—300ml,一次入 量不可过大;鼻饲后清水冲净胃管 管腔;进食半个小时内,尽量不要 吸痰,以免造成胃内容物反流误吸; 进食半个小时后,可降低床头;进 食后注意观察胃肠蠕动情况、听肠 鸣音。
7、气囊放气及拔管前 须清除气囊上的滞留物, 防止滞留物误吸引起肺 部感染。
气管插管的配合ppt课件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
建议: 有人工气道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气囊压监 测。 定时检测气囊压力 每天2-3次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06 )
检测气囊压力方法
手捏气囊感觉法 定量充气法 最小闭合容量
最小漏气技术
气囊压力表检测法
检测气囊压力方法
手捏气囊感觉法 判断者根据临床经验,用手捏压气囊的压
、呼吸衰竭、呼吸抑制和窒息等危急状况时,需要
紧急气管插管,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以利于保持呼
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或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为病
人赢得抢救和治疗时间。医生行气管插管术,护士 应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积极准确的配合 ,能有效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
用物准备
用物准备
气管插管前的准备
力感觉,“比鼻尖软,比口唇硬”为适宜 ,此方法的判断标准,不同个体的感觉存 在很大差异,无法准确判断气囊压力。
检测气囊压力方法
定量充气法 充气一般5-10ml,因病人个体及气管导管
型号不同,气囊充气量不同,也不能精确 判断气囊压力的大小。
检测气囊压力方法
使用气囊压力表测量气囊内压,没有条件
待喉镜暴露声门时,护士传递带导丝的气
管导管,医生用右手将气管导管前端对准 声门,轻柔地随导管沿弧形弯度经声门插 入气管内,过声门1 cm后,护士协助将导 丝拔出,否则易造成气管损伤。医生将导 管继续旋转深入气管,成人3 cm~4 cm, 小儿2 cm为宜,过浅易致导管滑出,过深 则易插入一侧支气管。
气管插管
正 确 的 插 管 体 位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型号适宜的喉镜
及气管导管。
认真检查喉镜及灯泡的亮度和导管气囊有
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PPT课件

操作流程简介
准备工作:包括患者评估、器械准备 、环境准备等步骤,确保操作顺利进 行。
麻醉与镇痛: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镇痛方法,以 减轻患者痛苦和不适。
气管插管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头后 仰,使口、咽、喉三条轴线尽量呈一 直线,便于插管操作。操作者站在患 者头顶部,用左手持喉镜沿患者右侧 口角置入镜片,将舌体推向左侧后使 镜片移至正中,见到悬雍垂。然后沿 舌背弧度将镜片再稍向前置入咽部, 即可见到会厌。挑起会厌以显露声门 ,右手持气管导管,对准声门轻柔地 插入气管内。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气管插管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舒适度。
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应用
利用智能化监测与预警系统对气管插管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操作安全性和效率 。
谢谢观看
注意心率和血压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插管困难
在气管插管过程中,如遇到插管 困难的情况,要立即报告医生并
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呼吸道痉挛
发现患者出现呼吸道痉挛症状时, 要及时给予解痉药物缓解症状。
心跳骤停
在手术过程中,要时刻做好心跳骤 停的抢救准备,一旦发现心跳骤停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
团队协作与配合
气管插管术需要医生、护士和麻醉师的紧密配合,团队成员之间应 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应急处理与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意外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患者安 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气管插管术的技术创新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气管插管术在操作方法、器械设备等方面可能会有新的创新和 改进。
如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以备在插管过程中发生意 外情况时及时抢救。
气管插管护理配合PPT课件

和看导管开口是否有温热气流呼出; 本技能 ,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原因 常见有心动过缓或心搏骤停,易发生于病情严重及全身状况不稳定的患者。
(2)进气法:挤压呼吸囊,观察两侧 准确的插管深度为:成人再送入5~8cm(小孩2~3cm),即声门裂下6~9cm;
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 ,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与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各种全麻手术; 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如
腹内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 气管、极度肥胖等; 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5、咳痰无力的患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禁忌症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1、喉头水肿; 6 口腔、牙齿、声带损伤
胸廓是否均匀抬起,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 确定导管在气管内以后再进行固定,顺序为先内再外而固定:
(2)进气法:挤压呼吸囊,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均匀抬起,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均匀一致,而上腹部无气过水声。
3、导丝(管均芯距导匀管开口一1cm)致,而上腹部无气过水声。
确定后妥善固定导管
确定导管在气管内以后再进行固定,顺 序为先内再外而固定: (1)内固定——往套囊内充气5ml左右, 具体充气量可观察小气囊的张力; (2)外固定——然后用两条胶布十字 交叉,将导管固定于病人面颊部,要求牢 固美观。
强力,肌紧张者待肌肉松弛后再行置管。
7 低血压 原因多为使用麻醉镇静剂所致。措施:使用剂量精确,备 好升压药。
物品整理
原因 常见有心动过缓或心搏骤停,易发生于病情严重及全身状况不稳定的患者。
(2)进气法:挤压呼吸囊,观察两侧 准确的插管深度为:成人再送入5~8cm(小孩2~3cm),即声门裂下6~9cm;
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 ,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 ,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与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1、各种全麻手术; 2、预防和处理误吸或呼吸道梗阻,如
腹内压增高、频发呕吐、颈部肿瘤、压迫 气管、极度肥胖等; 3、呼吸功能不全,需接人工呼吸机;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5、咳痰无力的患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禁忌症
4、心跳呼吸停止,需高级生命支持;
1、喉头水肿; 6 口腔、牙齿、声带损伤
胸廓是否均匀抬起,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 确定导管在气管内以后再进行固定,顺序为先内再外而固定:
(2)进气法:挤压呼吸囊,观察两侧胸廓是否均匀抬起,同时听诊双肺呼吸音均匀一致,而上腹部无气过水声。
3、导丝(管均芯距导匀管开口一1cm)致,而上腹部无气过水声。
确定后妥善固定导管
确定导管在气管内以后再进行固定,顺 序为先内再外而固定: (1)内固定——往套囊内充气5ml左右, 具体充气量可观察小气囊的张力; (2)外固定——然后用两条胶布十字 交叉,将导管固定于病人面颊部,要求牢 固美观。
强力,肌紧张者待肌肉松弛后再行置管。
7 低血压 原因多为使用麻醉镇静剂所致。措施:使用剂量精确,备 好升压药。
物品整理
《气管插管的配合》课件

02
气管插管前的准备
患者的准备
患者体位
将患者置于适当的位置,以便于 插管操作,并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
清理呼吸道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无分泌物或 异物。
心理准备
向患者解释插管的目的和过程,缓 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医护人员的准备
人员配置
确保有足够数量的医护人员在场 ,以便于插管操作和应对紧急情
况。
个人防护
分组练习
分组进行气管插管操作练习,加强学 员之间的协作配合。
气管插管的教学评估与反馈
操作考核
对学员的气管插管操作进行考核,评估其技能掌握程度。
理论测试
通过测试检查学员对气管插管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反馈与指导
根据评估结果,对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 其改进和提高。
THANKS
感谢观看
03
气管插管的过程
插管的方法
明视插管法
在喉镜或支气管镜帮助 下,将气管导管插入气
管内的方法。
盲探插管法
不使用喉镜或支气管镜 ,通过听诊或吞咽动作 判断导管位置的方法。
逆行插管法
通过口腔或鼻腔将导管 逆行插入气管内的方法
。
顺行插管法
通过声门直接将导管插 入气管内的方法。
插管的步骤
准备用物
喉镜、气管导管、麻醉机 、注射器等。
便于呼吸道管理
气管插管可以方便地吸出 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 道通畅,减少肺部感染的 风险。
辅助呼吸
在呼吸衰竭或呼吸骤停等 紧急情况下,气管插管可 以辅助或替代患者自主呼 吸,维持生命体征。
气管插管的适应症
呼吸衰竭
患者无法进行正常呼吸, 需要机械通气支持。
气管插管护理与气管切开的护理 ppt课件

❖寸带固定法:用一根寸带先在导管上打死结, 经双侧面颊部,绕过枕后在耳廓前上方打死 结固定,固定时不能压住耳根 ;
及时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 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1. 吸痰通常是指吸出人工气道内的痰液,但 是完整的吸痰还应包括吸除鼻腔和口腔的 分泌物。
2. 吸痰的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 道及套管内分泌物,避免痰液形成结痂阻 塞气道。
❖ 提示:有严重感染,必须抗感染治疗或已 采取的措施无效必须调整治疗方案。
❖ 痰液太粘稠不易吸出,提示气道过干或伴 有机体脱水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
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
流。
做好病室日常通风、消毒
2、病房管理; 室温保持 22 ~ 24℃
1. 听诊双肺呼吸音,给予100%氧气吸入;
2. 检查、调节负压150--200mmHg,小儿< 100mmHg连接吸痰管;
3. 断开呼吸机延长管与气管导管,快速插入吸痰管, 关闭吸痰管侧孔,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管,注 意观察痰液的性状;
4. 连接呼吸机延长管,再次给予100%氧气吸入;
5. 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关闭负压;
6. 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吸痰前后听诊双肺呼吸音; 吸痰前后应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min;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每次吸痰做到一人一次一管一手套; 吸痰期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吸痰、雾化装置及用物应专人专用。
判断痰液粘稠度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
❖ 痰液的粘稠度程度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 在吸痰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痰液的形状;
禁忌症: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
及时吸出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内的冷凝水; 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1. 吸痰通常是指吸出人工气道内的痰液,但 是完整的吸痰还应包括吸除鼻腔和口腔的 分泌物。
2. 吸痰的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 道及套管内分泌物,避免痰液形成结痂阻 塞气道。
❖ 提示:有严重感染,必须抗感染治疗或已 采取的措施无效必须调整治疗方案。
❖ 痰液太粘稠不易吸出,提示气道过干或伴 有机体脱水现象,必须及时采取措施。
1、体位: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抬高床头30°至45°,
可预防坠积性肺炎。鼻饲的病人可预防胃内容物反
流。
做好病室日常通风、消毒
2、病房管理; 室温保持 22 ~ 24℃
1. 听诊双肺呼吸音,给予100%氧气吸入;
2. 检查、调节负压150--200mmHg,小儿< 100mmHg连接吸痰管;
3. 断开呼吸机延长管与气管导管,快速插入吸痰管, 关闭吸痰管侧孔,边旋转边向上提拉吸痰管,注 意观察痰液的性状;
4. 连接呼吸机延长管,再次给予100%氧气吸入;
5. 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关闭负压;
6. 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吸痰前后听诊双肺呼吸音; 吸痰前后应给予100%的氧气吸入2min;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 每次吸痰做到一人一次一管一手套; 吸痰期间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吸痰、雾化装置及用物应专人专用。
判断痰液粘稠度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
❖ 痰液的粘稠度程度反映不同的临床情况, 在吸痰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痰液的形状;
禁忌症: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
气管插管、切开的护理配合ppt课件

a
7
导管选择
男性 插管内径为8~9mm; 女性 插管内径为7~8mm; 儿童 管内径为年龄÷4+4, 新生儿 插管内径为3mm
检查所用导管是否堵塞 给气囊充气,保证气囊对称、
无漏气,检查后把气囊内气体 完全抽出
a
8
喉镜
喉镜柄接上镜片,检查光源是 否正常,如电珠不亮,检查是 否旋紧,如旋紧后还不亮,更 换电珠或电池
a
38
拔管
拔管前先试堵管 1~3天
拔管后用蝶形胶布 拉紧切口两侧皮肤, 使其封闭
a
39
并发症
皮下气肿 气胸 出血 感染 滑管
气道狭窄 气管食管瘘 皮肤气管瘘 拔管困难
患者仰卧位,肩下垫小枕,头后仰,保持正中位 常规消毒(以切口为中心,直径>10CM),铺无
菌巾
协助开包,局部麻醉 由医生切开气管,放入气管套管 气囊充气 扁带系颈部固定 用纱布和凡士林纱布垫在伤口与套管之间 给予吸氧或按需要接上呼吸机辅助通气
a
32
a
33
护理配合
消毒、铺巾、局麻、戴手套,准备吸痰管,必要时及时 吸除气切口的出血;暴露气管解剖位置后,在操作者放 入气管套管同时用吸痰管经气切口吸除下气道分泌物, 再吸除口鼻腔分泌物;气切口试气后充气囊
气切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心律、心率、 氧饱和度,必要时予高流量氧气接呼吸球囊给氧
清醒患者注意心理护理,取得配合
a
34
术后护理要点
早期注意观察出血情况 妥善固定,避免牵拉 加强湿化,保持通畅 严格无菌,预防感染 监测气囊压 每日评估,尽早拔管
a
35
套管固定
固定要牢靠,经常检 查
a
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
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施光 峰上海 复旦大 学人寿 保险基 本法宣 导部经 理基本 法课标 研教材 是集体 备课的 主要内 容是高 效课堂 的基础 高校基 建管理 相关法 规培训 七年级 生物下 册第七 章第一 节分析 人类活 动破坏 生态环 境的实 例期权 定价与 动态无 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