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审批稿

合集下载

六字诀——人体经络运行图

六字诀——人体经络运行图

六字诀——⼈体经络运⾏图1.练六字诀前要尽量放松,排除思想杂念。

⼊静的深⼀点,练六字诀的⽓感就强⼀点。

刚学者放松⼊静时间可以长⼀点,可以多站⼀会。

2.呼吸要深长缓慢。

读字的时候,声⾳要长。

但不要憋⽓,慢慢练习,可以慢慢加长。

3.呼⽓读字时要注意提肛。

这⼀点很重要,可以助⽓上⾏。

六字诀起效会更明显。

4.要注意以意领⽓。

马⽼说的那样,吸⽆意,呼有意。

意念要似有似⽆,不可⽤意太深。

加意念⽐不加意念效果好很多的。

5.六字诀6个字要⼀起练。

不能单单就练⼀个字。

练完⼀遍后,在加练⼀个或⼏个字是可以的。

不太懂中医的相⽣相克等道理的,最好6个字全练。

6.练六字诀要知道经络的⾛⾏。

(经络是左右对称)(1).嘘(xu)发⾳:嘘(xu)读需。

经络从⾜厥阴肝经到⼿太阴肺经。

(2)呵发⾳:呵(ke)读科经络从⾜太阴脾经到⼿少阴⼼经。

(3)呼发⾳:呼(hu)读忽。

经络从⾜太阴脾经到⼿少阴⼼经。

(4)呬发⾳:呬字从俗读四;正⾳为戏,五⾳配商,读如夏,声短⽓长。

经络从⾜厥阴肝经到⼿太阴肺经。

(5)吹发⾳:吹(chui)读炊。

经络从⾜少阴肾经到⼿厥阴⼼包经。

(6).嘻经络从⾜少阳胆经到⼿少阳三嘻(xi)读希焦经。

发⾳:7.嘘(xu) 练嘘时,就象马礼堂⽼师说的要怒⽬。

就是读嘘时,眼睛慢慢睁⼤。

⽓吐尽时,眼睛睁的最⼤。

我⾃⼰的感受是,练嘘时⽓从眼睛出来,练完后,眼睛很舒服很舒服。

8.练完六字诀。

我⾃⼰的感受是,把⽓收到丹⽥,可以做三次或多次调息。

再双⼿按住丹⽥,静养⼀会。

9.练六字诀的时间。

除刚吃完饭,⼀般什么时间都可以。

练⽓功的都知道⼦时是最好的练功时间,即23:00到1:00。

我经过⾃⼰的实践感觉⼦时练六字诀的确⽓感挺好的。

⽽且六字诀还可以治疗失眠,晚上睡不着,练上⼏遍六字诀就可以睡着了。

我⾃⼰的体会是睡前和早上刚起来时练六字诀效果都挺好的。

那时也⽐较容易⼊静。

功友分享真实的练功经历,告诉你练六字诀能给你带来哪些好处“体验⾛⽕⼊魔”与马礼堂养⽓功的神奇养⽓功治愈了结膜炎、⼲眼症⼀位太极世家的分享:六字决的妙处肝病区案例马礼堂六字诀对肝囊肿治疗从肝癌⼀步之遥转为肝硬化六字诀肝病的克星胃病区案例胃病——六字诀攻克肺病区六字决肺癌的克星六字诀——治愈肺⽓肿体虚从多家医院治疗⽆效到认识六字诀⼋年之病,获得新⽣从'半条命'到精神焕发。

传统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传统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

六字诀养生法经典练法图解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头正项直,百会朝天,内视小腹,轻合嘴唇,舌抵上腭,沉肩坠肘,两臂自然下垂,两腋虚空,肘微屈,含胸拔背,松腰塌胯,两膝微屈,全身放松,头脑清空,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如Figure 3.1, “松静站立”所示。

Figure 3.1. 松静站立整套功法都从预备式开始。

每变换一个字都从预备式起。

每次练功时,预备式可多站一会儿,以体会松静自然,气血和顺之雅境。

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臂、心空、腹松、腰脊松、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

微觉轻微摇摆,松弛如肉之欲坠,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

呼气时读字,同时提肛缩肾(收腹敛臀,二阴微提),重心自然后移至足跟(此为踵息法),注意不要有憋气感。

吸气时,两唇轻合,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小腹部自然隆起,空气自然吸入。

气吐尽则胸腹空,天空之清气自然由鼻孔吸入,万不可着意,否则吸气时流入经络之气难以下来,留于头部易头晕,留于胸部易胸闷。

所以说呼有意吸无意。

无意即顺其自然,头脑空,肌肉松,头顶悬则气下沉。

六个字均用这种呼吸法。

调息:作用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采用自然呼吸法,舌抵上腭(也可采用顺腹式呼吸)。

具体做法是:两臂从体侧徐徐抬起,手心向下,如Figure 3.2, “调息1”所示。

Figure 3.2. 调息1待腕与肩平时,以肘为轴使小臂外旋,转至手心向上,如Figure 3.3, “调息2”所示。

Figure 3.3. 调息2随即曲肘使指尖向上,高度不超过眉毛,再向内划弧,两手心转向下,手指相对,如Figure 3.4, “调息3”所示。

Figure 3.4. 调息3然后似按球状由胸前徐徐下落至腹前,两臂自然下垂,恢复预备式。

3.5.1. 一、嘘字功平肝气发音:嘘(xū)读需。

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要领说明)

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要领说明)

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要领说明)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要领说明)预备势两脚平行站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下颏微收,竖脊含胸;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合拢,舌尖放平,轻贴上腭;目视前下方。

动作要点1.鼻吸鼻呼,自然呼吸。

2.面带微笑,思想安静,全身放松。

功理与作用1.可使练习者身体放松,心平气和,渐入练功状态,并且具有沟通任、督二脉(任脉:起始于中极之下的会阴部分,上至毛际而入腹内,沿前正中线到达咽喉,上行颏下,循面部而进入目内;督脉:起始于会阴部,经尾闾骨端,沿脊柱上行,至枕部下方进入脑内,上达头顶,下沿前额、鼻柱至上齿),利于全身气血运行的作用。

2.可起到集中注意力,养气安神,消除疲劳及内心焦虑的作用。

起势动作一:接上式。

屈肘,两掌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缓缓上托至胸前,约与两乳同高;目视前方(图2、图3)。

动作二:两掌内翻,掌心向下,缓缓下按,至肚脐前;目视前下方(图4、图5)。

动作三:微屈膝下蹲,身体后坐;同时,两掌内旋外翻,缓缓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图6)。

动作四:两掌外旋内翻,掌心向内(图7、图7侧)。

起身,两掌缓缓收拢至肚脐前,虎口交叉相握轻覆肚脐;静养片刻,自然呼吸;目视前下方(图8、图8-1)。

动作要点1.鼻吸鼻呼。

2.两掌上托时吸气,下按、向前拨出时呼气,收拢时吸气。

功理与作用1.通过两掌托、按、拨、拢及下肢的节律性屈伸,同时配合呼吸,外导内行,可以协调人体“内气”的升、降、开、合,并且有促进全身气血畅旺的作用,同时也为以下各式的习练做好准备。

2.腰膝关节柔和的节律运动,有利于改善和增强中老年人的腰膝关节功能。

第一式嘘(xū)字诀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松开,掌心向上,小指轻贴腰际,向后收到腰间;目视前下方(图9)。

两脚不动,身体左转90゜(图10、图10侧);同时,右掌由腰间缓缓向左侧穿出,约与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嘘”字音;两目渐渐圆睁,目视右掌伸出方向(图11、图11侧)。

健身六字诀:“呵”一声能养心、治失眠!超简单,马上对照练起来

健身六字诀:“呵”一声能养心、治失眠!超简单,马上对照练起来

健身六字诀:“呵”一声能养心、治失眠!超简单,马上对照练起来“健身气功六字诀”源于先秦,由晋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总结而成,“百岁药王”孙思邈曾将此功作日常保健气功,练习这套呼吸吐纳法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和三焦经的作用。

有现代研究表明,常做这套保健气功可以有效降低皮下脂肪含量、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紧张情绪、降低血压和心率等作用。

该套气功共有6个动作,(我们会在日后的推送中陆续为大家奉上练习教程),这六个动作与五脏有相对应的调养关系:嘘字诀锻炼肝呵字诀锻炼心呼字诀锻炼脾呬字诀锻炼肺吹自诀锻炼肾嘻字诀锻炼三焦与动作相伴的“嘘(xǖ)、呵(hē)、呼(hū)、(sī)、吹(chuī)、嘻(xī)”这六个字的发音,是这套功法的核心所在。

今日我们为大家介绍第二式:养心“呵字诀”中医的“呵”字诀是养心的重要方法之一,练呵字诀,可以强心肺、泄心火、调节心脏功能。

“呵字诀”对于因心火重所致的失眠,有较好的疗效。

同时对心悸、心绞痛、健忘、盗汗、口舌腐烂、舌强语塞等心经疾患有显著的调理效果。

1、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微微屈膝下蹲;2、双手掌心向上,于体前形成一个捧水的动作;3、双眼看手,目随手动,双手逐渐上行直至抬至嘴边的同时慢慢站立起身;4、双手翻掌,掌心向内对准口部,同时双眼直视前方;5、转手,变为四指指背相对,指尖向下,双手肘抬平置于胸前;5、双手沿体中线向下缓慢滑行,同时口中发出“呵”的声音;6、双手运行至腹部时,双手分开,掌心向外,双手向体前推掌;7、推掌同时曲膝下蹲,双手分开向外侧划圆,然后转掌变为初始时的“捧水”动作;8、开始下一轮“呵字诀”动作练习。

上述8步做完为一次,连做6次为一组练习。

如果工作比较忙,每天一组练习即可,时间不限。

如果时间充裕,可以每天早中晚各做一组。

动作解析:1、双手掬水的动作可以引肾水上行,与心火相交融。

2、手掌下滑动作可以引导水火下行,取水火济济之作用;3、说“呵”字时,声音要轻,气息保持平稳绵长,注意让气息随手下行,逐渐沉至丹田;4、常发“呵”声能泄心浊气,为其减负,以利心肺功能。

健身气功新功法——六字诀(五)

健身气功新功法——六字诀(五)



动作 图 解
动 作 : 上 式 。 手 外 旋 内 翻 , 掌 接 两 转

心内 肚)缓于前直交 元作功 态 塑 8 向( 脐 时 膝 缓虎 目 练 者 练 状 恢 j1 图, 相 ,覆 5同 抱腹 ,;叉 归的用进使 蜀 握轻 1缓 两 缓 伸 口视 功 从 ,而 ;
合下 、垂外 ,别 以 到 开 ; 视 下 图 、按松 、开 分 可 起 升 目 前 方(
共 同达 到调 和全 身 气 血 的功 效 。 二 、 理 与 作 用 功
ll I |




通 过 收 气 静 养 按
揉 脐 腹 , 由 炼 气 转 为
养 气 ,可 以 达 到 引气
| J q ̄

■ !| I

I 豕
】霸 E l 重 ■ -■ _ i l } ¨ ■誓 ■ ■ 一 I l l 黼 ■矗 I
月 碉匪 岁 燮 i 丙
t l 殂 t 量 ■ H l Ⅲ 旺 i № 目融 珊 瑚 _ _ r E .E 盈 暑 皇 — 垦蛋 冒 啪 l 韭 ] n一 ^
好处 , 比如 预 防骨 质 疏 松 。
一 一
1 4
l疆 浮
逆 时针 6 。 圈 动 作 二 : 两 掌 松 开 . 两 臂 自 然 垂 于 体
1 .中 医 认 为 , 嘻 ” 字 诀 与 少 阳 三 焦 “
两掌 以肚 脐 为 中心 揉 腹 , 时 针6 . 顺 圈
之气 相 应 。 口吐 “ ” 有 疏 通 少 阳经 脉 、 嘻 字 调 和 全 身气 机 的作 用 。 2 .通 过 提 手 、 掌 、 开 、 举 和 内 分 外 上

健身气功新功法_六字诀_三_

健身气功新功法_六字诀_三_

动作二: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
缓 向 肚 脐 方 向 合 拢 , 至 肚 脐 前 约10厘 米
(图16)。
14
15
16
12
12a
13
13a
二、功理与作用 1. 中医认为,“呵”字诀与心相应。 口 吐“呵”字具有泄出心之浊气、调理心脏功 能的作用。 2. 通过捧掌上升、翻掌下插,外导内 行,使肾水上升,以制心火;心火下降,以 温肾水,达到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调理心 肾功能的作用。 3. 两 掌 的 捧 、翻 、插 、拨 ,肩 、肘 、腕 、 指各个关节柔和连续地屈伸旋转运动,锻 炼了上肢关节的柔韧性、 功能的协调性, 有利于防治中老年人的上肢骨关节退化 等病症。
运动,具有促进肠胃蠕动、健脾和胃、消食
导滞的作用。
老年腹股沟疝气患者应尽量避免站立过久,注意休息,疝内容物坠下时,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适当锻炼身体, 以增强腹肌的力量。 适当增加营养,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鱼、肉、蛋等。
5
5a
6
6a
动作五:两掌下插至肚脐前时,微屈膝
下蹲;同时,两掌内旋外翻,掌心向外,缓缓
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目视前下方(图7)。
动作六:两掌外旋内翻,掌心向上,于腹
前成“捧掌”;目视两掌心(图8、图9、图10)。
动作七:两膝缓缓伸直;同时屈肘,两
掌捧至胸前,掌心向内,两中指约与下颏
7
8
9
3
3a
4
4a
第三式 呼(hū)字诀 一、动作图解 动作一: 当上式最后一动两掌向前拨 出后(图14),外旋内翻,转掌心向内对肚脐, 指尖斜相对,五指自然张开,两掌心间距与
17
17a

4.2.1课时24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动作说明预备势起势

4.2.1课时24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动作说明预备势起势

动作要点
起势 动作一:接上式。屈肘,两掌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缓缓上托至胸前,约与 两乳同高;目视前方(图13-2、图13-3) 动作二:两掌内翻,掌心向下,缓缓下按,至肚脐前;目视前下方(图 13-4.图 13-5) 动作三:微屈膝下蹲,身体后坐;同时,两掌 内旋外翻,缓缓向前拨出,至两臂成圆(图13-6) 动作四:两掌外旋内翻,掌心向内。侧身,两掌缓缓收拢至肚脐前,虎口 交叉相握轻覆肚脐;静养片刻,自然呼吸;目站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头正颈直,下類微收,竖脊含胸;两臂自然下垂,周身中 正;唇 齿合拢,舌尖放平,轻贴上腭;目视前下方 (图 13-1)
动作要点 1.鼻吸鼻呼,自然呼吸。 2.面带微笑,思想安静,全身放松。 易犯错误 1.两膝过直或过曲,使髄、膝关节紧张。 2.挺胸抬头,目视远方。 纠正方法 1.两膝要似屈非屈,关节放松。 2.内收下颁,目视前下方,竖直脊柱,两肩微内含。 功理与作用 1.可使习练者身体放松,心平气和,渐入练功状态,并且具有沟通任、督二脉❶,利于全身气血运行的作 用。 2.可起到集中注意力,养气安神,消除疲劳及内心焦虑的作用。
动作要点 1.鼻吸鼻呼。 2.两掌上托时吸气,下按、向前拨出时呼气, 收拢时吸气。 易犯错误 1.两掌上托时,两肘向后、挺胸。 2.两掌向前拨出时,挺胸凸腹。 3.两掌轻覆肚脐静养时两肘后夹,紧抱肚脐。
纠正方法 1.掌上托时,两肘向前,张肩含胸。 2.两掌向前拨出时,身体后坐,掌向前撑。 3.两肘略外展,虚腋。 功理与作用 1.通过两掌托、按、拨、拢及下肢的节律性屈伸,同时配合呼吸,外导内 行,可以协调人体“内气”的升、降、开、合,并且有促进全身气血畅旺的作 用, 同时也为以下各式的习练做好准备。 2.腰膝关节柔和的节律运动,有利于改善和增强中老年人的腰膝关节功能。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着,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着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着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功协会及部分地区医疗部门的积极组织、推动下,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潮;着名武术家、老中医、气功大师马礼堂老先生1903~1989年,原名马步周也根据自己多年练功和为人疗病的亲身实践,创编了自己的养气功六字诀,并在晚年致力于养气功六字诀的推广,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之苦,影响很大;直到今天,自发地习练马礼堂养气功六字诀的人仍然数不胜数;六字决的练法有很多种,目前最流行的有三种: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创编的“健身气功六字决”,马礼堂创编的“马礼堂养气功六字决”及根据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而创编的“孙思邈六字决”;一、起势1、预备势:自然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提肛收腹,含胸拔背,舌抵上腭,面带微笑,两眼微闭,默想全身放松,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放松时,可意想从头到脚逐一放松;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2、调息:全身放松后,曲肘,两手从体侧内收,手心向上,十指相对,徐徐托起至胸部约与两乳同高;两掌内翻,掌心向下,缓缓下按至两臂自然伸直,再曲肘,两手收拢至肚脐前,虎口交叉相握,右手在内女左手在内,轻捂肚脐,虎口交叉按于肚脐抱太极,呼吸自然,静养一会儿,也可意守丹田脐内三寸,或吸气意想气入丹田以补元气;起势可调动气机,进入功态;二、嘘字功调治肝胆1、发音:嘘,音虚Xū,为牙音;口型为两唇微合,嘴角后引,舌后部稍抬起,上下槽牙间有微缝,槽牙与舌头两边也留有微缝,呼气吐字时,气主要从上下槽牙的两边与舌头的缝隙间缓缓吐出;2、气流振动源:在上下槽牙处;气流振动源是指呼气发音吐字时气流遇到阻击而产生振动的部位;气流在此产生的振动会向外及向内传导,向内传导时某些口型的发音会使某一脏器产生共振;如按照上述口型发音时气流在上下槽牙两边产生的振动会引起肝脏产生共振,并激发足厥阴肝经的循行,促进肝脏及肝经气血运行,排出病气、吸纳真气,从而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气流振动源在吐字不出声声带不振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为单纯振动,我们可将这种振动称为清音;但在吐字出声时,由于声带首先产生振动,然后才是如上所说的气流振动源产生的振动,实际产生的是混合振动,因而古人将出声时的发音称为浊音;对于浊音的效果古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浊音的作用重在泻,清音的作用重在补;吐字发声时会需要更强的气流来带动声带,更强的气流会加大排泻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浊音的效果不如清音,因而主张练习六字诀宜用清音,即吐字不发声;气流振动源在吐字不发声时更容易体会得到,因为这时没有声带振动的干扰;练习发音时细心体会气流振动源有助于矫正口型和发音准确;六字气诀六字真言见附录五将气流振动源称为发音着力点,要求在练习六字气诀时也要细心体会发音着力点;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微屈膝下蹲,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手背相对置于大腿前,手指自然伸直;然后两脚大趾抓地,吐气发嘘字,两眼圆睁,两手上提至胸部,同时稍加意念,意想真气从足大趾趾甲后内侧进入肝经,随两手上提之势进入肝脏;继续呼气吐字,两臂向上及左右展开,两手伸直,肝及肝经中的病气随两手展开之势向外排出;呼气尽,闭眼,缓缓吸气,两臂内收,两手向下捋胸部至小腹部,再两臂自然下垂,微屈膝下蹲,两手手背相对置于大腿前;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收势自两臂自然下垂后,两手收回脐部,抱太极按于肚脐,稍事休息;呼吸自然,也可意守丹田,或吸气意想气入丹田以补元气;可做六次呼吸后,再练下一字;4、动作特点:肝属木,喜升发、条达,故嘘字功动作向上、舒展;5、作用:嘘字功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目疾、胸胁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并可治疗生殖系统及妇科疾患;三、呵字功养心降火1、发音:呵,音喝Hē,为舌音;口型为两唇张开,舌尖抵两齿,舌体抬起,呼气吐字时气从上腭和舌面间缓缓吐出;2、气流振动源:在舌根部;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呼气,屈膝下蹲,两掌外分、再靠拢两掌小指、无名指相靠,掌心向上呈捧掌如捧物状,两掌高约与肚脐相平;再吸气,两膝缓缓伸直,同时曲肘,两掌捧至胸前;接着两掌转成掌心向内,指尖向上,两中指尖约与下颏同高,再两肘外展至约与肩同高,两掌内翻,掌指朝下,指背相靠;然后两掌缓缓下插,同时吐气发呵字;两掌下插至约与肚脐平时微屈膝下蹲,吸气,旋掌使掌心向上,同时两掌外分,再收回腰间;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收势自两手下按、外分后收至脐前抱太极,稍事休息;4、动作特点:心属火,因心火宜降不宜升,且手少阴心经出于心中而下行,故呵字功的特点是两手捧掌上提至胸后即翻掌下按,使心肾相交,心火下降温补肾水;5、作用:呵字功降心火,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等心经疾患;四、呼字功调整脾胃1、发音:呼,音乎Hū,为喉音;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体放在中央稍微下沉,呼气吐字时气流从喉部经撮圆的唇部呼出;2、气流振动源:在喉部;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下落置于两腿前,手心向内;然后两脚大趾抓地,起身呼气发呼音,两手上提至腹上部脾,同时稍加意念,意想真气从足大趾端进入脾经,随两手上提之势进入脾脏;然后左手缓缓上举至头顶,用力上举,右手下按附应注意力始终在左手,脾中病气随两手上举下按而排出;而后舌抵上腭吸气,左手下落、右手上提至腹部,同时翻掌心向上;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置于腿前,手心向内;然后吐字起身,两手上提,再右手上举、左手下按附应,要领与前相同,只是两手上举下按方向相反;如此左右交替练习,共做六次;做完后抱太极稍事休息;4、动作特点:因脾气宜升不宜降,胃气宜降不宜升,而脾气升为主导,脾气升则胃气降,故呼字功的特点是一手用力上举,一手下按附应;5、作用: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五、呬字功润肺化痰1、发音:呬,普通话读音为戏,俗音读丝,粤语读嘿,吴语读戏,唐韵也读戏,六字诀标准读音正宗读音为戏,本六字诀读为戏Xì,为齿音;口型为两唇和牙齿稍微张开,舌抵下腭,呼气吐字时气从门牙缝隙间吐出;呬为六字诀中唯一一个降调发音的字,因练六字诀呼气发音要拉长,故练习时呬发戏音时实际发出的音介于戏和谢之间,所以有的六字诀认为呬发谢音;谢音、丝音也为齿音,故发谢音、丝音对肺也有保健治疗作用;2、气流振动源:在上下门牙;注意呼气吐字时两唇和牙齿不能张开太大,否则发出的音不是戏或谢,而是夏,就成喉音而对应五行的土即五脏的脾了,这就不符合六字诀呬为齿音对应肺金的基本原则了;马礼堂六字诀关于呬的发音,有的资料介绍发夏音,有的资料介绍发谢音,但都要求口要张大或开口张腭,如此实际发出的音都为夏音,视频资料所发的音也为夏音;读者应以此为鉴,防止发音出错;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两腿伸直,两臂上提外展至两臂侧平举,再用力扩胸展臂,两手自然伸直,深吸气;而后呼气发呬音,两臂前摆内收至前平举,两手自然弯曲;肺及肺经中病气随呼气吐字、摆臂而排出;再吸气,两臂外展至侧平举;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收势自两臂内收至前平举后收回腹前,两手抱太极,稍事休息;4、动作特点:肺吸入清气而主全身之气,肺气纳入及肺内浊气排出由呼吸完成;故呬字功的特点是两臂外展扩胸、深吸气以吸入尽可能多的清气,再呼气使肺内浊气从口排出、吐字摆臂使病气沿手太阴肺经从大指末端排出;5、作用:呬字功可以清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六、吹字功补肾益脑1、发音:吹,音炊Chuī ,为唇音;呼气吐字时两唇先稍撮口,舌尖轻抵上齿内侧,再变至轻抵下齿内侧,两唇稍后缩,舌微上翘并微后收;2、气流振动源:在两唇;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两臂自然伸直移至股后,手心向外,同时屈膝;然后起身,足五趾抓地,呼气发吹音,两手经身后上提内收,沿脊柱上提至肾部,同时稍加意念,意想真气从足小趾下进入肾经,穿过脚底从腿内侧进入股后沿脊柱上行入肾;两手再沿肋部前移上提至胸前,掌心向下,接着两手下按至下腹部;而后吸气,两手沿腰部后移,手背向内按于两肾,再屈膝,两臂在股后自然伸直,手背向内;重复上式,做六次;收势自呼气发吹音后,两手收于脐部抱太极,稍事休息;4、动作特点:肾属水,宜补不宜泄;故吹字功的特点是导引动作由身后而至身前,由下而至胸部,使肾水上升而滋补心阴,涵养心阳;导引动作再由胸部下按,使心火下降而温补肾水,滋阴扶阳;5、作用:吹字功可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萎、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七、嘻字功理气通络1、发音:嘻,音西Xī,为半舌音;口型为两唇及两齿先张开,舌体抬起使舌居中,发音时两唇及两齿闭合呈微张,两唇后缩,气流经舌尖到门牙后排出;2、气流振动源:在舌尖和门牙之间;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同时微屈膝下蹲,两手自然下落于体前,掌背相对,掌心向外,指尖向下;接着两膝缓缓伸直,同时提肘带手,经体前上提至胸,两手继续上提至面前,分掌、外开,上举,两臂呈弧形,掌心斜向上;然后呼气吐嘻字,曲肘,两手经面前收至胸前,两手与肩同高,指尖相对,掌心向下;接着屈膝下蹲,同时两掌缓缓下按至肚脐前;两掌继续向下,向左右外分至左右胯旁,掌心向外,指尖向下;呼嘻字的同时稍加意念,意想真气从手无名指端进入三焦经,随两手内收、下按之势经过臂、肩部进入胸部,再向下到达下腹部;如此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收势自两手下落、向左右外分至左右胯旁后,两手收至胸部,相叠按于脐部抱太极,稍事休息;4、动作特点:三焦实为脏腑的总和,有的观点还认为三焦还包括头部及四肢;故嘻字功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大,双手上举、下按,全身舒展;5、作用:嘻字功通手少阳三焦经,而手少阳三焦经又交于足少阳胆经,因此嘻字功不仅可以调理三焦,而且还可以调治胆经及胆囊疾病;此外,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因而嘻字功还可调理全身之气;嘻字功可治口苦胸闷、恶心呕吐、腹满膨胀、气短声微、腹痛肠鸣、腹泻不利或泄不止、小便清长或遗尿等少阳经疾病;八、观照丹田固本扶元接上势,两腿微屈,两眼微闭,舌抵上腭,两手抱太极按于肚脐,意守丹田;吸气,稍用意提肛收阴如憋大小便状,意想气入丹田,吸气后稍停再呼气,呼气不用意念,全身放松即可,也可自然呼吸;有时会感到呼吸停止,很久都不感到憋气注意不要特意憋气延长呼吸,要顺其自然,或呼吸极其微弱,甚至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世界万物都不存在了,连自己的身体也不存在了,或自己的身体扩张到了整个宇宙;遇有这种情况不必紧张,这是练功达到一定境界的象征;若能经常并长时间达到这种状态,则是达到了与宇宙共呼吸的天人合一境界,可吸收宇宙能量,开发潜能,使身心得到修炼,创造生命奇迹;静炼最好5分钟以上,但不宜超过30分钟;也可意守丹田,数息默数呼吸次数,也可只数息不加意念,数息36至180次;采用何种方式,以自己感觉适合为宜;如若口有津液,将津液吮至舌根,咽入丹田;观照丹田可养气培元,调治全身疾病,益寿延年;九、收功默念收功后,轻柔肚脐,顺时针转六圈;两手里外位置交换,再逆时针转六圈;然后两臂外展、上举,再内收、下按,同时慢慢睁开双眼;再两脚尖分别点地,脚以脚尖为中心顺时针转六圈、逆时针转六圈,收功;收势可进一步调理气机,从功态恢复到自然状态;十、注意事项全套功法可整套练习,也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单练某节或几节;不练观照丹田收势可直接两臂外展,上举,再内收、下按,慢慢睁开双眼;动作要始终保持缓慢、舒展圆滑,呼吸均匀细长而不憋气;炼六字诀意念不要太强,稍加用意即可;在正式练功前可以先进行发音练习,细心体会每一个字的发音振动源着力点;体会发音振动源有助于准确发音;正确的发音和准确的口型是练习六字诀的关键,通过正确的发音及口型而产生的气流及其振动可以激发相应脏器产生共振,并疏导、激发相应经络,扶正祛邪,排除病气,意念只起辅助作用;动作也只是辅助作用,因而练功时不必过于追求动作规范,但要做到发音及口型正确;口腔内不同的部位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个部位就是着力点振动源;体会着力点不是要练功者用力发音,而是要在练习中逐渐体会到这个部位,自觉感受这个部位,以保证发音的准确和内脏的和协共振;六字诀也可以坐炼或卧炼而不加动作;坐练时盘腿而坐如图单盘即可,也可自然坐于凳子上,两手扶膝或放于腿上,两眼微闭;坐炼及卧炼不加动作时吸气应深吸气,并意想气入丹田;因只练呼气会在排病的同时排出脏气,久练会伤气,深吸气意想气入丹田可补充体内真气,并可扶正固本,即练功应注意吐纳并用;站炼时辅以动作除可辅助气的运行外,尚有锻炼肢体的作用,强身健体的效果更好,故站炼时应加以动作,但不必过于追求动作的规范及套路;如稍有空闲或有不便,可根据需要只练一二个字,也可只呼气发声或默念,姿势不限,吸气意想气入丹田而不再加其它任何意念和动作;吐字出声会增加外泄强度,治疗实病应出声,虚病不出声,保健练功不出声;初练需发音出声,以使口型及发音正确;熟练后可以根据需要只缓缓呼气而不出声,即声带不震动,只能自己听到气流呼出之音;健身练功重复次数六次左右即可,不必刻意正好六次,以免过于注意次数而影响练功效果;春、夏、长夏从小暑到立秋的时段,即暑期、秋、冬宜分别加练嘘、呵、呼、呬、吹字功十八次,也可不同季节单练相应功法;脏器有病或有相应症状,应加练或单练相应功法,此为练功一遍,保健练功或较轻的病症一天练一遍即可;较重病症每天可练两遍,最好早晚各一遍,严重病患可中间再加一遍,以使疾病得到较快回复;功法熟练后,不必再着意于动作及呼吸,顺其自然,动作与呼息浑然一体,气随意行,人在气中,病气自排,元气自盈,妙在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图文详解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健身气功六字诀口令六字诀是一个极简单又很古老的功法,其中的六字即“嘘、呵、呼、呬、吹、嘻”。

通过正确地口型呼此六字,其发音所产生的气流振动能激发相应器官(肝、心、脾、肺、肾及三焦所包括的器官)产生共振,促使其相应器官快速排病,并能激发其相应气机,促进经络运行,补气扶正。

六字诀治病见效快、效果好,养生保健功效显着,所以自古不仅为中医所推崇,而且为道家、佛家、武术家所接受,并在中医、道家、佛家、武术界广为流传。

关于六字诀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时的庄子(约前369-前286年)的《庄子·刻意》:“吹呴(xu)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

六字诀较为完整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期着名道士、医药学家陶弘景(456~536年)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及隋代京黑先生所撰的《神仙食气金柜妙录》:“时寒可吹,时温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寒;呼以去热;嘻以去风,又以去痛;呵以去烦,又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劳极)”。

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孙思邈(541或581~682年)的《孙真人卫生歌》:“春嘘明目本扶肝,夏呵心火可自闭,秋呬定收金肺润,冬吹肺肾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

在后来各个时期的医、道、佛家着作中,关于六字诀的治病养生作用多有记述,如《崇山太无先生气经》说:“…呬属肺,主鼻,有寒热和,依呬吐纳,兼皮肤疮病。

…”《赤凤髓》说:“…腰膝冷多阳道微,微微纵气以吹之,不用外边求药饵。

”《四时调摄笺》则言:“损有吸以补之法”。

若肝脏虚以“嘘”作吸气以补之,若心脏虚以“呵”作吸气以补之,若脾脏虚以“呼”字作吸气以补之,肾虚以“吹”字作吸气以补之,肺虚以“呬”字作吸气以补之。

《景岳全书》则言吸气发音补阳,呼气发音补阴,故“阴微不练吸,阳微不练呼。

”明代名医、明太医院医官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以六字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气而自采天地之清气补气。

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百病不生,延年益寿。

”可见六字诀生命力之强,治病养生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

六字诀在明代以前是没有动作配合的,其功法是单纯的呼吸吐纳法。

到了明代以后,才有呼吸与动作相配合的文字资料。

如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中的“祛病延年六字法”:“肝若嘘时目睁睛,肺知呬气手双擎,心呵顶上连叉手,肾吹抱取膝头平,脾病呼时须撮口,三焦客热卧嘻宁。

”六字诀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通过各种渠道传入民间,并为民众所接受,为成千上万的人解除了病痛。

很多人通过练习六字诀治愈了癌症、肝硬化等疑难杂症,治愈常见病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2002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在不同版本六字诀的基础上,创编了健身气功六字诀,并于2003年开始在全国推广,很快在全国各地体育管理部门、气功协会及部分地区医疗部门的积极组织、推动下,在大江南北掀起了经久不衰的练习健身气功的热潮。

着名武术家、老中医、气功大师马礼堂老先生(1903~1989年,原名马步周)也根据自己多年练功和为人疗病的亲身实践,创编了自己的养气功六字诀,并在晚年致力于养气功六字诀的推广,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病痛之苦,影响很大。

直到今天,自发地习练马礼堂养气功六字诀的人仍然数不胜数。

六字决的练法有很多种,目前最流行的有三种: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创编的“健身气功六字决”,马礼堂创编的“马礼堂养气功六字决”及根据明代胡文焕的《类修要诀》而创编的“孙思邈六字决”。

一、起势1、预备势:自然站立,头正身直,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膝微微弯曲,两臂自然下垂,提肛收腹,含胸拔背,舌抵上腭,面带微笑,两眼微闭,默想全身放松,站立至呼吸自然平稳。

放松时,可意想从头到脚逐一放松。

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2、调息:全身放松后,曲肘,两手从体侧内收,手心向上,十指相对,徐徐托起至胸部(约与两乳同高);两掌内翻,掌心向下,缓缓下按至两臂自然伸直,再曲肘,两手收拢至肚脐前,虎口交叉相握,右手在内(女左手在内),轻捂肚脐,虎口交叉按于肚脐(抱太极),呼吸自然,静养一会儿,也可意守丹田(脐内三寸),或吸气意想气入丹田以补元气。

起势可调动气机,进入功态。

二、嘘字功调治肝胆1、发音:嘘,音虚(Xū),为牙音。

口型为两唇微合,嘴角后引,舌后部稍抬起,上下槽牙间有微缝,槽牙与舌头两边也留有微缝,呼气吐字时,气主要从上下槽牙的两边与舌头的缝隙间缓缓吐出。

2、气流振动源:在上下槽牙处。

气流振动源是指呼气发音(吐字)时气流遇到阻击而产生振动的部位。

气流在此产生的振动会向外及向内传导,向内传导时某些口型的发音会使某一脏器产生共振。

如按照上述口型发音时气流在上下槽牙两边产生的振动会引起肝脏产生共振,并激发足厥阴肝经的循行,促进肝脏及肝经气血运行,排出病气、吸纳真气,从而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气流振动源在吐字不出声(声带不振动)时所产生的振动为单纯振动,我们可将这种振动称为清音;但在吐字出声时,由于声带首先产生振动,然后才是如上所说的气流振动源产生的振动,实际产生的是混合振动,因而古人将出声时的发音称为浊音。

对于浊音的效果古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浊音的作用重在泻,清音的作用重在补。

吐字发声时会需要更强的气流来带动声带,更强的气流会加大排泻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浊音的效果不如清音,因而主张练习六字诀宜用清音,即吐字不发声。

气流振动源在吐字不发声时更容易体会得到,因为这时没有声带振动的干扰。

练习发音时细心体会气流振动源有助于矫正口型和发音准确。

《六字气诀(六字真言)》(见附录五)将气流振动源称为发音着力点,要求在练习六字气诀时也要细心体会发音着力点。

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微屈膝下蹲,两臂自然下垂,两手手背相对置于大腿前,手指自然伸直。

然后两脚大趾抓地,吐气发嘘字,两眼圆睁,两手上提至胸部,同时稍加意念,意想真气从足大趾趾甲后内侧进入肝经,随两手上提之势进入肝脏。

继续呼气吐字,两臂向上及左右展开,两手伸直,肝及肝经中的病气随两手展开之势向外排出;呼气尽,闭眼,缓缓吸气,两臂内收,两手向下捋胸部至小腹部,再两臂自然下垂,微屈膝下蹲,两手手背相对置于大腿前。

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

收势自两臂自然下垂后,两手收回脐部,抱太极按于肚脐,稍事休息。

呼吸自然,也可意守丹田,或吸气意想气入丹田以补元气。

可做六次呼吸后,再练下一字。

4、动作特点:肝属木,喜升发、条达,故嘘字功动作向上、舒展。

5、作用:嘘字功可以疏通肝气,治疗肝病、目疾、胸胁胀闷、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并可治疗生殖系统及妇科疾患。

三、呵字功养心降火1、发音:呵,音喝(Hē),为舌音。

口型为两唇张开,舌尖抵两齿,舌体抬起,呼气吐字时气从上腭和舌面间缓缓吐出。

2、气流振动源:在舌根部。

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呼气,屈膝下蹲,两掌外分、再靠拢(两掌小指、无名指相靠),掌心向上呈捧掌(如捧物状),两掌高约与肚脐相平。

再吸气,两膝缓缓伸直,同时曲肘,两掌捧至胸前。

接着两掌转成掌心向内,指尖向上,两中指尖约与下颏同高,再两肘外展至约与肩同高,两掌内翻,掌指朝下,指背相靠。

然后两掌缓缓下插,同时吐气发呵字。

两掌下插至约与肚脐平时微屈膝下蹲,吸气,旋掌使掌心向上,同时两掌外分,再收回腰间。

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

收势自两手下按、外分后收至脐前抱太极,稍事休息。

4、动作特点:心属火,因心火宜降不宜升,且手少阴心经出于心中而下行,故呵字功的特点是两手捧掌上提至胸后即翻掌下按,使心肾相交,心火下降温补肾水。

5、作用:呵字功降心火,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等心经疾患。

四、呼字功调整脾胃1、发音:呼,音乎(Hū),为喉音。

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体放在中央稍微下沉,呼气吐字时气流从喉部经撮圆的唇部呼出。

2、气流振动源:在喉部。

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两臂自然下垂,两手下落置于两腿前,手心向内。

然后两脚大趾抓地,起身呼气发呼音,两手上提至腹上部(脾),同时稍加意念,意想真气从足大趾端进入脾经,随两手上提之势进入脾脏。

然后左手缓缓上举至头顶,用力上举,右手下按附应(注意力始终在左手),脾中病气随两手上举下按而排出;而后舌抵上腭吸气,左手下落、右手上提至腹部,同时翻掌心向上。

再两臂自然下垂,两手置于腿前,手心向内。

然后吐字起身,两手上提,再右手上举、左手下按附应,要领与前相同,只是两手上举下按方向相反。

如此左右交替练习,共做六次。

做完后抱太极稍事休息。

4、动作特点:因脾气宜升不宜降,胃气宜降不宜升,而脾气升为主导,脾气升则胃气降,故呼字功的特点是一手用力上举,一手下按附应。

5、作用: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五、呬字功润肺化痰1、发音:呬,普通话读音为戏,俗音读丝,粤语读嘿,吴语读戏,唐韵也读戏,六字诀标准读音(正宗读音)为戏,本六字诀读为戏(Xì),为齿音。

口型为两唇和牙齿稍微张开,舌抵下腭,呼气吐字时气从门牙缝隙间吐出。

呬为六字诀中唯一一个降调发音的字,因练六字诀呼气发音要拉长,故练习时呬发戏音时实际发出的音介于戏和谢之间,所以有的六字诀认为呬发谢音。

谢音、丝音也为齿音,故发谢音、丝音对肺也有保健治疗作用。

2、气流振动源:在上下门牙。

注意呼气吐字时两唇和牙齿不能张开太大,否则发出的音不是戏或谢,而是夏,就成喉音而对应五行的土即五脏的脾了,这就不符合六字诀呬为齿音对应肺金的基本原则了。

马礼堂六字诀关于呬的发音,有的资料介绍发夏音,有的资料介绍发谢音,但都要求口要张大或开口张腭,如此实际发出的音都为夏音,视频资料所发的音也为夏音。

读者应以此为鉴,防止发音出错。

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两腿伸直,两臂上提外展至两臂侧平举,再用力扩胸展臂,两手自然伸直,深吸气;而后呼气发呬音,两臂前摆内收至前平举,两手自然弯曲。

肺及肺经中病气随呼气吐字、摆臂而排出。

再吸气,两臂外展至侧平举。

重复上述动作,做六次。

收势自两臂内收至前平举后收回腹前,两手抱太极,稍事休息。

4、动作特点:肺吸入清气而主全身之气,肺气纳入及肺内浊气排出由呼吸完成。

故呬字功的特点是两臂外展扩胸、深吸气以吸入尽可能多的清气,再呼气使肺内浊气从口排出、吐字摆臂使病气沿手太阴肺经从大指末端排出。

5、作用:呬字功可以清肺,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六、吹字功补肾益脑1、发音:吹,音炊(Chuī ),为唇音。

呼气吐字时两唇先稍撮口,舌尖轻抵上齿内侧,再变至轻抵下齿内侧,两唇稍后缩,舌微上翘并微后收。

2、气流振动源:在两唇。

3、动作及意念:接上势,吸气,两臂自然伸直移至股后,手心向外,同时屈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