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六字诀

合集下载

健身气功_六字诀吐气发声三部曲

健身气功_六字诀吐气发声三部曲

健身气功•六字诀吐气发声三部曲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并配以简单导引动作的气功健身方法,强调意念与舒缓圆活的动作、匀细柔长的吐气发声相结合,“寓意于气,寓意于形”。

“寓意于气”并非将意念完全关注在呼吸上,吐气时要微微用意,关注相关的内脏和经络。

如口吐“嘘”字音时,虽未在意,却如明镜了然于胸,心中清楚自己正在发其声、吐其气。

本功法吐气为主,导引为辅,导引动作对吐气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肢体动作能否做到松、柔、舒、缓,直接关系到吐气的效果。

身心若不能完全放松,内气就无法通畅,吐气便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习练者通过长期六字吐气和肢体动作的习练,从吐气出声到吐气轻声再到吐气无声,呼吸状态从风相到气相再到息相,使得呼吸吐纳与意相合,与心相通,从而影响不同脏腑的气血运行。

本文按照功力深浅及吐气出声与否,将健身气功•六字诀习练过程分为吐气出声、吐气轻声、吐气无声三个阶段。

吐气出声初练者于功法演练中,肢体动作达不到圆柔舒缓的要求,心意较散乱而无法宁静,五脏内气较淤滞,不容易沟通,吐气时一定要出声。

对声音的要求是“深沉的、震动的、富于穿透力的”。

吐气出声的特点是:声音震动于胸腔,气息受阻于胸膈。

其作用:一是为了规范口型;二是此阶段若吐气无声,气息就会被胸腔、胸膈阻滞,容易造成憋气。

而吐气出声,可通过震动胸腔、胸膈,使气流散发于胸部脏腑各处,既能促进脏腑内部运动,又因气息的分散而不觉得憋闷;三是通过发声音频震荡增强呼吸深度,提高肺活量。

健身气功• 六字诀,除吐气发声时要求鼻吸口呼的逆腹式呼吸外,均采用鼻吸鼻呼的自然呼吸法。

逆腹式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稍内凹,使腹腔容积变小,丹田内气由小腹提升到胸腔,同时外界清气由鼻吸入,内外之气在胸中交流、融合。

吐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使腹腔容积变大,交换之后的浊气由口呼出,得到营养的内气则收归丹田。

初练者发声吐气时无需刻意选择,不知不觉中便采用了逆腹式呼吸。

这是因为:吐气时震动于胸腔的发声之力和腹壁自然隆起的力量都是向外的,自会觉得逆腹式比较舒适;若采用顺腹式呼吸,震动于胸腔的吐气发声之力是向外的,而腹肌收缩之力是向内的,人就会感觉别扭;每当我们精神紧张、心情郁闷或瞬间发力时,习惯作深呼吸,就是逆腹式呼吸。

六字诀

六字诀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一套简单易学、功效显著、风格独特、极具气功特色的健身气功功法。

它是以呼吸吐纳为主,同时配合嘘(xū)、呵(hē)、呼(hū)、呬(sī)、吹(c h uī)、嘻(xī)六种独特的吐音方法,并辅助以相应的肢体动作和意念,来调整肝、心、脾、肺、肾人体五大系统以及三焦乃至全身的气脉运行,进而达到柔筋健骨、强壮脏腑、调节心理等强身健体、养生康复的目的。

随着健身气功的逐渐普及,健身气功?六字诀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但是,由于六字诀功法动作简单,而且每个动作还要重复3-6次,初学者和不熟悉此功法的人难免会觉得有点枯燥乏味。

其实习练者只要能够从形、声、气、神、韵四个方面来逐步提高,慢慢就能体会到六字诀丰富的内涵和恬静韵味,功法演练起来就会显得形、气、神、韵兼备而独具气功特色。

一、形——姿势动作1. 动作要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圆转如意,好似行云流水、婉转连绵,有如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体现气功独特的宁静与柔和之美。

2. 功法要求所有动作特别是肘关节和膝关节要尽量放松,尤其不能影响呼吸吐纳和吐气发声匀、细、柔、长的基本要求。

3. 功法动作的起、承、转、合,呼吸气机的升、降、开、合,甚至意念的守、养、观、照都是以肚脐为中心,这一点从外形的动作来看尤为突出,很多动作都要求两手与肚脐相平,特别是两手掌心的“劳宫穴”要与肚脐相平。

二、声——读音、口型、气息、发声1. 读音、口型与气息是健身气功?六字诀独特的练功方法,同时也是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的核心、难点和重点。

根据气功、中医、音韵学等相关文献和专家的考证和研究,证明嘘、呵、呼、呬、吹、嘻这六个字都是“口”字的偏旁,所表示的是人的六种特定状态。

以“嘘字诀”为例:我们在刚刚结束一个非常有压力的工作之后,会本能地长“嘘——”一口气,这样可以疏解胸中的郁闷,让人感到轻松和愉快。

而这时如果只是用普通话或者汉语拼音的方式读一个“嘘”字,就很难达到健身养生的效果,因为只有在特定的状态下,特定的读音、口型和气息,才能起到特定作用,六字诀也同此理。

我是这样锻炼健身气功·六字诀的

我是这样锻炼健身气功·六字诀的

我是这样锻炼健身气功·六字诀的作者:张仲斌来源:《健身气功》2022年第02期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一种配合呼吸和形体锻炼的优秀健身方法,通过“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用力差异,以带动不同脏腑经络气血的循环运动。

笔者在健身气功·六字诀的锻炼过程中,通过增加补充锻炼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收效。

现将我在六字诀锻炼时的经验和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首先是让自己经常明白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内容是什么。

第二是让自己常常明白健身气功·六字诀中的“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作用机理及功效。

我通过有关健身气功资料的学习基本明白了“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健身作用。

其中,常读“嘘”字诀,具有改善、缓解、康复眼睛的疾患、肝脏的疾患、胸胁部位闷胀、高血压等。

常读“呵”字诀具有改善、缓解、康复失眠、健忘、冠心病等。

常读“呼”字诀具有改善、缓解、康复脾胃方面的一些症状,如消化不良、腹胀、慢性腹泻、食欲不振等。

常读“呬”字诀具有改善、缓解、康复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如慢性气管炎、肺部的疾患、上呼吸道感染等。

常读“吹”字诀具有改善、缓解、康复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症状,如夜尿增多、腰膝酸痛、阳痿、早泄、尿路感染等。

常读“嘻”字诀具有改善、缓解、康复三焦不通畅造成的一些症状,如眩晕、耳鸣、咽喉疾患、胸腹不适、小便不利,便秘等。

二、操作方面:1.在散步的时候心中分别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就有健身作用。

在分别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时候,分别联想“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所对应的内脏,健身效果感觉更好。

2.散步时,口腔可以分别发出“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声音。

3.散步时,还可以进行拍手锻炼,在散步拍手的过程中,分别默念或者口腔发出“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声音,还可以分别联想“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所对应的内脏。

“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的起源与功效

“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的起源与功效

“嘘、呵、呼、呬、吹、嘻”六字诀的起源与功效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庄子·刻意》里边提到“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在那时候已经有吹嘘呼。

那么形成经典的六字方法,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医学养生家陶弘景,在他的《养性延命录》边提到了一种呼吸方法。

他说“纳气一者,谓吸也”。

那么到后期《千金方》孙思邈发挥了吐气的方法,也就是陶弘景提到的“吐气六者,谓嘘(xu)、呵(he)、呼(hu)、呬(si)、吹(chui)、嘻(xi),皆出气也…… 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寒,以解极”。

到明清时期,从隋唐到明清逐渐的六字,它规范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吹、呼、唏、呵、嘘、呬”,对应五脏和三焦。

嘘字功平肝气,呵字功补心气,呼字功培脾气,呬字功补肺气,吹字功补肾气,嘻字功理三焦。

所以发展到现在常规的六字诀就是这样一个口气,吐出浊气,结合意念和动作屈伸开合,导引体内气血循经运行,达到通经导滞,解毒散结,调节五脏六腑,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之虚的功效。

《健身气功》是围绕着六字诀,在经过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茹凯等专家的考证,形成共性认识的一套健身气功。

以新时代,新环境,新认识,在六字诀的理论基础上把养生和祛病结合起来。

用了这种逆腹式呼吸的方法,匀细深长无声这样的模式就是平补平泻,它偏向了我们健身的方面来去养生了。

在编排健身气功的时候,以这个腰腹丹田它的开合为核心,来配合动作。

然后在吐气的时候,不仅是向外吐浊气,更重要的是内气的循环,形成内养、外调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

既有型,又要气。

这些形体的动作也是有经典的根据的。

比如说呵字诀提到双手,头顶相插,吹字诀,抱膝平。

16:11以增4우16%_谈养生轻轻松松谈养生2.2万粉丝1:34:58六字诀作为一种传统的以吐纳为主,从最早的祛病就是去服气祛病。

健身气功新功法——六字诀(五)

健身气功新功法——六字诀(五)



动作 图 解
动 作 : 上 式 。 手 外 旋 内 翻 , 掌 接 两 转

心内 肚)缓于前直交 元作功 态 塑 8 向( 脐 时 膝 缓虎 目 练 者 练 状 恢 j1 图, 相 ,覆 5同 抱腹 ,;叉 归的用进使 蜀 握轻 1缓 两 缓 伸 口视 功 从 ,而 ;
合下 、垂外 ,别 以 到 开 ; 视 下 图 、按松 、开 分 可 起 升 目 前 方(
共 同达 到调 和全 身 气 血 的功 效 。 二 、 理 与 作 用 功
ll I |




通 过 收 气 静 养 按
揉 脐 腹 , 由 炼 气 转 为
养 气 ,可 以 达 到 引气
| J q ̄

■ !| I

I 豕
】霸 E l 重 ■ -■ _ i l } ¨ ■誓 ■ ■ 一 I l l 黼 ■矗 I
月 碉匪 岁 燮 i 丙
t l 殂 t 量 ■ H l Ⅲ 旺 i № 目融 珊 瑚 _ _ r E .E 盈 暑 皇 — 垦蛋 冒 啪 l 韭 ] n一 ^
好处 , 比如 预 防骨 质 疏 松 。
一 一
1 4
l疆 浮
逆 时针 6 。 圈 动 作 二 : 两 掌 松 开 . 两 臂 自 然 垂 于 体
1 .中 医 认 为 , 嘻 ” 字 诀 与 少 阳 三 焦 “
两掌 以肚 脐 为 中心 揉 腹 , 时 针6 . 顺 圈
之气 相 应 。 口吐 “ ” 有 疏 通 少 阳经 脉 、 嘻 字 调 和 全 身气 机 的作 用 。 2 .通 过 提 手 、 掌 、 开 、 举 和 内 分 外 上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调节与方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调节与方法!

健身气功六字诀的调节与方法!“嘘”一声就能养肝?专治生气、易怒!“健身气功六字诀”源于先秦,由晋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总结而成,“百岁药王”孙思邈曾将此功作日常保健气功,练习这套呼吸吐纳法可以起到调理五脏和三焦经的作用。

有现代研究表明,常做这套保健气功可以有效降低皮下脂肪含量、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紧张情绪、降低血压和心率等作用。

该套气功共有6个动作,这六个动作与五脏有相对应的调养关系:嘘字诀锻炼肝呵字诀锻炼心呼字诀锻炼脾呬字诀锻炼肺吹自诀锻炼肾嘻字诀锻炼三焦与动作相伴的“嘘(xǖ)、呵(hē)、呼(hū)、(sī)、吹(chuī)、嘻(xī)”这六个字的发音,是这套功法的核心所在。

养肝“嘘”字诀中医的“嘘”字诀是护肝的重要方法之一,练嘘字诀,可以疏肝理气、养肝明目。

还可治眼疾、肝虚、肝火旺、肝肿大、肝硬化、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两眼干涩、头晕目眩等症!!!那么嘘字诀应该怎么练习呢?1、双脚打开与肩同宽;2、双手掌心向上贴至于腰间;3、保持双脚不动,上身向左转体90度;4、右手保持掌心向上,向左前方缓慢伸臂穿掌,至指尖与肩同高,视线随指尖移动,同时口中发出“嘘”的声音;5、嘘声结束后,手臂延原线路反回腰间,同时转体回身;6、保持双脚不动,上身向右转体90度。

7、左手保持掌心向上,向右前方缓慢伸臂穿掌,至指尖与肩同高,视线随指尖移动,同时口中发出“嘘”的声音;8、嘘声结束后,手臂延原线路反回腰间,同时转体回身。

上述8步做完为一次练习,建议每天将嘘字诀练习6次,早晚各3次。

日常生气后也可以练习嘘字诀,可有效平稳情绪,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优点解析:1、当双手置于腰间时,可直接刺激肝经的章门穴;2、左右转体时可以刺激人体腰间带脉,起到疏肝理气之功效;3、当视线随指尖移动时,可以缓解眼部疲劳;4、说“嘘”字时发音要轻,时间要长。

由于“嘘”字有闭藏作用,与肝藏血相应和,因此发轻音的长“嘘”可以调理肝功能;5、常发“嘘”声可以梳理肝气,与玫瑰花茶有相似的功效。

健身气功新功法_六字诀_二_

健身气功新功法_六字诀_二_
38
运动健身
2011 年第 5 期
健身气功新功法— ——六字诀(二)
预பைடு நூலகம்势 一、动作图解 两脚平行站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 屈;头正颈直,下颏微收,竖脊含胸;两臂 自然下垂,周身中正;唇齿合拢,舌尖放 平,轻贴上腭;目视前下方(图1)。 二、功理与作用 1. 可使习练者身体放松,心平气和, 渐入练功状态,并且具有沟通任、督二脉, 利于全身气血运行的作用。 2. 可起到集中注意力、养气安神、消 除疲劳及内心焦虑的作用。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会压迫胫神经或腓神经,引起神经麻痹症状,使腿和脚产生麻木感。 此时,应立刻改变 姿势,可以小范围内快速走动几分钟。
7
7a
1
2
3
按,至肚脐前;目视前下方(图4、图5)。 动作三: 微屈膝下蹲, 身体后坐;同
时,两掌内旋外翻,缓缓向前拨出,至两臂 成圆(图6)。
8
8a
二、功理与作用 1. 通 过 两 掌 托 、按 、拨 、拢 及 下 肢 的
坐的时间一长,就会腿脚发麻。 这种腿麻多由不良姿势如久坐、久站、久蹲引起。 腿部血液流通不畅,周围神经受 到压迫,影响神经的正常传导,不能把受到的刺激准确、及时地传给大脑,提醒我们变换姿势,所以就会腿脚发麻。
11
11a
12
一、动作图解 动作一:接上式。 两手松开,掌心向 上,小指轻贴腰际,向后收到腰间;目视前 下方(图9)。 两脚不动,身体左转90度(图 10、图 10a);同 时 ,右 掌 由 腰 间 缓 缓 向 左 侧 穿出,约与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嘘”字音; 两 目 渐 渐 圆 睁 ,目 视 右 掌 伸 出 方 向 (图 11、 图11a)。 动作二:右掌沿原路收回腰间;同时 身 体 转 回 正 前 方 ;目 视 前 下 方 (图 12)。

健身气功。六字诀

健身气功。六字诀

健身气功简介健身气功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功是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人体生命整体观,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锻炼,改善自身的健康状况,开发人体潜能,使心身臻于高度和谐的技能。

健身气功三要素: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也就是调节肢体、呼吸和心理活动和谐统一,是人类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全部操作性活动。

调身指的是自身的形体活动和身体姿势的调整,它是功法动作的外在表现,就是要掌握“形”的锻炼方法和要领,首先要按照体操的做法把动作学会,要求正确但不要求精确,做到“形正体松”,否则“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

“形”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手法、手型。

二是步法、步型。

三是身法,包括“胸、背、腰、腹、臀”五个部分。

要对动作的路线、方位、角度、虚实、松紧分辨清楚,做到姿势工整,方法准确,才能为今后深入练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息中医讲“一呼一吸为一息”,调息就是练功中对呼吸的调整,又叫呼吸吐纳。

调息就是要有目的有意识地调节呼、吸、停顿的快慢、深浅、粗细等节奏性变化,使呼与吸都进行到最大限度,进而调理气体在身体内的交换、运输、氧化、排泄等升降出入的运化。

呼吸与动作具有“起(升)吸落(降)呼,开吸合呼,蓄吸发呼,紧吸松呼等”的配合规律。

以不憋气、不使气为原则。

呼吸的量和劲也要保持适中,以不疾不缓为宜,逐步达到细、慢、匀、长的程度,练功中强调呼吸要顺其自然,做到勿忘勿助,切莫强吸硬呼,更不能憋气。

调息基本方式有胸式调息法和腹式调息法两类。

1.胸式调息法作为人体最基本的调息类型,主要是依靠扩大和缩小胸腔而进行呼吸节律性调节的呼吸方式。

2.腹式调息法可分为顺式和逆式两种:(1)顺腹式调息法是指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向下挤压腹腔内的肝脏、胃肠等内脏器官,使胸腔容积扩大,同时腹部肌肉放松而使腹部自然凸起;呼气时,腹部肌肉收缩,挤压腹腔中的内脏器官,进而推顶膈肌上移,同时膈肌放松,共同迫使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归纳2011-09-29 10:15:00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归纳文/ 丁秋波结合自己的习练体会,我把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导引动作进行了归纳总结,希望对学练健身气功•六字诀有所帮助和启发。

目光角度。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十分精练的4千多个文字中,“目视”两字一共出现了44处,由此说明六字诀对目光运用的重视程度。

根据44处对目光要求,笔者将其归纳为四句话:一左一右一掌心,吐嘘两目渐圆睁(嘘字诀吐“嘘”时目视左、右掌伸出方向,呵字诀“捧掌”时目视掌心,吐“嘘”时两目还要渐渐圆睁);两前两掌两前上,其余都看前下方(起势“上托”和呬字诀“两掌前推”是目视前方,呵字诀“插掌”和嘻字诀“转掌”是目视两掌,呬字诀“藏头缩项”和嘻字诀“外开”是目视前上方;其余都看前下方,即除了上述四句话中3个“一”、3个“两”共9处,再加上5处重复的共14处外,其余30处都是“目视前下方”)。

掌指高度。

掌指高度概括为两句话:“三肩两乳一下颏,其他全都与脐高。

”即嘘字诀“穿掌”、呵字诀“转掌”和嘻字诀“收回”三个动作都是与肩同高,起势“上托”和呬字诀“上托”两个动作都与两乳同高,呵字诀“起身”中指与下颏同高;其他很多动作都是要求与肚脐同高。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一共出现了18处“肚脐”,其中包括“至肚脐”2处、“至肚脐前”6处、“轻覆肚脐”2处、“对肚脐”1处、“与脐平”2处、“与肚脐相平”1处、“向肚脐方向”3处、“以肚脐为中心”1处。

另外,出现的“丹田之气”(第71页)也是指肚脐部位;吹字诀的“轻抚腹部”、呵字诀的“于腹前成‘捧掌’”也是在肚脐部位,并与肚脐同高。

动作角度。

动作角度归纳为两句话:“两个90度,六个45度”。

两个90度是指嘘字诀“穿掌”身体转90度,同时手臂与背成90度。

6个45度是指呵字诀“插掌”是向前下约45度方向插出,呵字诀“拨掌”和呼字诀“外开”都是向侧前方45度方向运动,嘻字诀“外开”是大臂与小臂成45度,呬字诀“藏头缩项”和嘻字诀“外开”都是目视前上方45度。

动作距离。

动作距离归纳为“两肩两十两十五,四个等边三角形”。

两肩是指预备势“平行站立,与肩同宽”,呬字诀“两掌收回”时“指尖相对,约与肩宽”。

两十是指呼字诀“收回”时两掌“至肚脐前约10厘米”,呬字诀“两掌收回”时“至胸前约10厘米”。

两十五是指嘻字诀吐“嘻”时两个掌“向左右外分至左右髋旁约15厘米处”。

四个等边三角形是指起势和呵字诀的“拨掌”、呼字诀“转掌”和“外开”,都是“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即形成等边三角形。

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归纳为“缓缓的”三个字。

健身气功•六字诀要求动作松、柔、舒、缓,在动作速度上强调一个“缓”字。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缓缓”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一共有33处。

其中一个起势“托按拨拢”4个动作(也可叫4个掌名)就有4个“缓缓”,具体为缓缓上托,缓缓下按,缓缓向前拨出,缓缓收拢至肚脐前。

其他的29处分别是:嘘字诀2处、呵字诀7处、呼字诀4处、呬字诀7处、吹字诀3处、嘻字诀4处、收势2处。

习练时,通过强调一个“缓”字,在缓中求松、求柔、求舒,达到健身的目的。

动作力度。

动作力度归纳为“轻轻的、绵绵的”两个词。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起势和收势都要求“轻覆肚脐”,嘘字诀和呵字诀都要求“轻贴腰际”,吹字诀要求“轻贴腰眼”和“轻抚腹部”。

其他所有动作都不能使用拙劲,而是要在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下,用内劲逐渐达到“轻轻的”这个动作力度的要求。

健身气功•六字诀导引动作还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连绵不断”,在《健身气功•六字诀》的“功法特点”中,要求做到“如行云流水,婉转连绵”。

笔者认为,在这个要求当中,最重要的是要强调导引动作的一气呵成,不但起势“托按拨拢”4个导引动作是一气呵成的完整动作,而且从起势的“缓缓上托”开始一直到收势的“还原体侧”为止,整套导引动作也是一气呵成的整体演练。

其间虽形有停顿但气相连,称之为形断气不断。

在这形断气没有断的时候,恰恰是养气的良机。

正因为形断气不断,所以才叫一气呵成,才能保持“似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的练功状态,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绵绵的”练功要求。

这对于初学者来说似乎不好理解,但当习练到一定的程度时,这种状态就会自然而然的呈现,不计耕耘而水到渠成的。

笔者就是体证者之一。

手掌名称。

手掌名称归纳为“每动四掌”。

六字诀的导引动作以两上肢为主,确切地说是以两手掌为主,所有动作的变化主要体现都在手掌的变化上,可以说手掌的变化是六字诀功法导引动作的主要表现形式。

“健身气功•六字诀是以呼吸吐纳为主要手段,并配以简单导引动作的气功健身方法。

”但在“简单导引动作”当中,唯有两掌的变化并不简单。

在《健身气功•六字诀》“动作说明”中共有“27掌”(按照出现的顺序排列,重复不计):托掌、按掌、拨掌、拢掌,松掌、分掌、穿掌、收掌,提掌、插掌、捧掌、翻掌,合掌、展掌、等掌(三角形掌),落掌、立掌、推掌、亮掌、转掌,伸掌、滑掌、摩掌、抚掌,旋掌、开掌,揉掌。

以掌名为主线,搞清楚手掌的变化和出现的先后顺序,不但对动作要领和动作定位很有帮助,而且也能快速掌握全套动作。

这正是作为教练员要进行归纳的目的所在。

“每动四掌”归纳如下:起势:托-按-拨-拢。

嘘字诀:松-分-穿-收。

呵字诀:捧-翻-插-拨。

呼字诀:翻-合-展-等。

呬字诀:立-推-转-收。

吹字诀:滑-收-摩-抚。

嘻字诀:提-开-收-按。

收势:旋-合-揉-分。

习练健身气功•六字诀,只要记住以上每式的4个掌名,实际上就已经熟悉了整个导引动作的基本套路,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张天龙)健身气功•六字诀养生撷萃2011-09-29 10:12:00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健身气功•六字诀养生撷萃张明亮马玲六字诀并非仅练习脏腑我们知道,六字诀具有五行五音五脏的对应关系。

譬如,呵为舌音正对应于心——火,呼为喉音正对应于脾——土,吹为唇音正对应于肾——水,嘘(嘻)为牙音正对应于肝(胆)——木,呬为齿音正对应于肺——金,嘻通少阳经脉,既可疏通胆经,又可疏通三焦经脉。

中医认为,“少阳为枢”,通少阳即可调理全身气机,三焦的作用正是通行全身诸气。

因此,在六字的脏腑对应上,“嘘——肝,呵——心,呼——脾,呬——肺,吹——肾,嘻——三焦”。

但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上面六字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有些人就错误地认为,健身气功•六字诀是练脏腑的,与肢体关节无关,与心理也没有关系。

事实并非如此,造成这一误解的关键是混淆了脏腑在中医与现代医学上的区别。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人体的各个部分无论在结构、功能、生理病理上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而五脏则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六腑以及身体的其他各个部分,以至各种精神、情志都分别归属于五脏,形成人体的五大系统。

这五大系统主要是按照功能划分的,把全身的功能都归纳到五脏里边去。

更进一步来说,又可细分为三个层次,即形、气、神。

形就是身体,气就是身体的一些功能,神就是精神意识。

五志的神、魂、魄、意、志,七情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精神活动与五脏都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六字诀练习了这五个系统,也就锻炼了整个人体。

五个系统练习一次,就等于全身上下内外练习一次,对人的身心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为何是六字诀而不是五字诀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是一个以五脏构成的整体,即肝、心、脾、肺、肾。

那么有人就会问:为什么是六字诀,而不是五字诀呢?这就涉及到第六个字诀嘻字诀的问题。

嘻字诀对应的是三焦。

三焦是从气的角度,即功能的角度对人体进行划分,与脏腑是一个平行的概念。

三焦包括上焦、中焦和下焦。

一般而言,横膈以上为上焦,包括心与肺;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包括脾与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肝与肾、大肠、小肠、膀胱等。

上焦如雾,其功能就像蒸腾的雾气一样。

中焦如沤,功能是主运化,有腐熟、发酵的作用,故曰沤。

下焦如渎,主司人体水液代谢,就像河流之水向下流动一样。

上焦如雾是向上的,下焦如渎是向下的,中焦如沤是运化的,所以三焦是从这个角度划分人体的功能的。

上焦相当于心和肺的功能,中焦相当于脾和胃的功能,下焦包括肝和肾的功能,可以说调理三焦的练习就是对五脏的调整,就是对全身的调整。

如果按前面所说,肝、心、脾、肺和肾逐个进行了练习,那么到三焦时就是对整体的练习。

形象一点的说,六字诀先是线性的、逐个脏腑的练习,最后是一个整体、全身的梳理,所以古代一直倡导的是六字诀,而不是五字诀。

另外,中医理论特别重视“整体”的练习,专门增加一个针对三焦的练习也是必然的。

六字诀的习练顺序健身气功•六字诀的习练顺序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中五行与脏腑对应理论,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排列的。

肝属木,木旺于春,四季以春为首,所以先练嘘字诀;心属火,木能生火,所以次练呵字决;脾属土,土为火所生,所以再练呼字诀;练完呼字诀再练呬字诀以调肺,肺属金,为脾土所生;肾属水,而金又生水,所以接下来练习吹字决以补肾,这样人体的五脏之气都得到了补养。

三焦主司一身之气,最后加练嘻字诀调理三焦,可以使全身气血畅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六字诀是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来练。

真正意义上的五行学说,是一门比较庞大、复杂的学问,在中医院校里可以做为一章专门来学习。

为方便掌握六字诀与五行的对应顺序,这里介绍一种简单的描述帮助大家记忆。

具体是:木生火,木头遇到火很快燃烧着火;火生土,火着完以后就变成了灰烬,那么就变成了土;土生金,金来源于土,为土所生;金生水,金受热可以溶化成液体如水;水生木,水滋养木,水能够生木。

五行相生图六字诀是气诀不是声诀读音、口型与气息是健身气功•六字诀独特的练功方法,同时也是掌握健身气功•六字诀功法的核心、难点和重点。

六字诀在呼吸吐纳的同时,通过特定的发声口型来调整与控制体内气息的升降出入,分别形成与人体肝、心、脾、肺、肾、三焦相对应的“嘘、呵、呼、呬、吹、嘻”六种特定的吐气发声方法。

气息通过喉、舌、齿、牙、唇的流动线路与口型的变化密切相关。

六种口型产生六种特定的气息运行方式,进而对内气与相应的脏腑功能产生影响。

读音又分为两种,“吐气出声”就是发声,“吐气不出声”就是吐音,二者是有区别的。

发声和吐音都是为了规范口型,对习练者总的要求是“吐气不出声”。

从读音来看,用发音的方法来规范口型,用规范的口型来控制气息,用气息来影响脏腑。

不同的口型、不同的发音,对应的气的功能是不同的,所以我们采用不同口型、发音来锻炼相应的脏腑,即控制气息就能影响到脏腑。

这说明气息是六字诀吐气时的关键,而不是发声。

因此,六字诀是气诀而不是声诀,古人又称为“六字气”、“六气诀”或“六字气诀”。

读音、口型与气息的学习步骤,先用校正读音的方法来达到初步规范口型的目的,然后用规范的口型来控制体内气息的出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