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精选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版考核题库500题(含答案)
最新版精选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企业)是低碳消费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低碳生产性消费和低碳非生产性消费的桥梁。
(单选)2.(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3.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4.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
(单选)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立法保障 D技术水平低5.国内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单选)6.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 “恒温消费”)消费。
(单选)7.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 500亿)美元。
(单选)8.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9.(水电)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单选)10.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 )。
A.水汽B.二氧化碳C.臭氧D.甲烷E.氧化亚氮11.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500亿)美元。
(单选)12.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正确)8.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低碳技术创新)。
(单选)13.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D)。
(单选)A人口 B环境 C资源 D科技14.发展低碳经济,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间的关系。
(单选)15.(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1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观念先行性,技术先导性,物质循环性,效益综合性)。
17.“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D)。
(单选)18.零碳项目提出了三步能源路径,它们分别是( )。
A.限制能源需求B.利用不可再生能源C.利用可再生能源D.提高化石能源效率E.遏制能源需求19.属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众、中介机构,自然界、太阳能)。
精选最新版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考试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 )。
A.水汽B.二氧化碳C.臭氧D.甲烷E.氧化亚氮2.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3.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资源化技术)。
(单选)4.自20世纪(90 )年代末,循环经济理念传入我国,国内有识之士开始研究循环经济并掀起了一股热潮。
(单选5.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单选)6.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500亿)美元。
(单选)7.(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8.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 500亿)美元。
(单选)9.国内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单选)10.( 森林)生态系统是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单选)A森林 B海洋 C陆地 D山脉1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单选)12.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13.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把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单选)14.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即(经济消费)消费。
(单选)15.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高)。
(单选)16.光伏发电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不包括(B)。
A充分的清洁性B相对的安全性C相对的广泛性D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17.《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 )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精选最新版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单选)2.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 “恒温消费”)消费。
(单选)3.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单选)4.“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D)。
(单选)5.(水电)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单选)6.(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7.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500亿)美元。
(单选)8.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低能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9.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人口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
(单选)10.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单选)11.关于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效应机制论述,错误的是(D)。
(单选)A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B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C有助于降低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D提高我国石油能源的对外依赖性12.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13.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不包括(可过度开发原则)。
(单选)14.(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15.(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单选)16.低碳模式可分为(四)个相互影响的时间跨度。
(单选)17.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正确)8.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低碳技术创新)。
最新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营销模式是(产品营销模式)。
(单选2.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低能耗)为基础的发展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3.除南极外,( 北极)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单选)4.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操作性)即指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单选)5.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迪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
6.保护海洋环境的国际行动是从防止海洋(石油)污染开始的。
(单选)7.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200年)。
(单选)8.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指的是(恒温消费)。
(单选)9.(1978年)亚马逊流域8国签订“亚马逊河合作条约”,宣布为保护亚马逊河地区的生态环境而共同努力。
10.(1990年),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第一个制订了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标准和指南。
(单选)11.(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单选)12.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2001 )年完成。
(单选)13.低碳模式集成体系包括理论集成和(现实框架)。
(单选)14.(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15.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单选)16.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即(经济消费)消费。
(单选)17.煤炭的利用,开创了人类的新纪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一跃成为第二代主体能源。
(单选)18.《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 )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精选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考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 )三种原则。
A.国际合作原则B.国际公平原则C.人际公平原则D.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E.基本需求原则2.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确定公益最大化原则,限制开发原则,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3.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不包括(D)。
A产业技术落后B“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C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D高水平竞4.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敏感性(增大)。
(单选)5.(太阳能热发电)是指利用太阳能加热工作介质,产生过热蒸汽或高温高压空气,驱动蒸汽轮机或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6.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7.以下属于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金属再生利用率)。
(单选)8.(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单选)9.从1995年起,每年的( 9月)16日被定为“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单选)A7月 B8月 C9月 D10月10.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 “恒温消费”)消费。
(单选)11.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敏感性(增大)。
(单选)12.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
(单选)13.(1990年),国际热带木材组织第一个制订了热带森林可持续管理标准和指南。
(单选)14.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 二氧化碳)。
(单选)15.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
(单选)A人生哲理B生态伦理C生态经济D循环经济1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观念先行性;技术先导性;物质循环性;效益综合性。
17.下列符合科学发展观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是 (节能减排,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18.《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那些活动的总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无害化)。
精选最新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测试版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操作性)即指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单选)2.世界上已经有(德国,英国,中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开展了低碳产品认证。
3.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
(单选)4.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人)。
(单选)5.以下属于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中的指标是(金属再生利用率)。
(单选)6.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操作性)即指低碳消费方式的可操作性。
(单选)7.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正确)8.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低碳技术创新)。
(单选)8.1990到1995年间保险业同气候有关的索赔几乎达( 500亿)美元。
(单选)9.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是(节能减排)。
(单选)10.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即( “恒温消费”)消费。
(单选)1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承受性)即指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
(单选)12.气候离差值增大,表明气候变化敏感性(增大)。
(单选)13.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14.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D)。
(单选)A人口 B环境 C资源 D科技15.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2001 )年完成。
(单选)16.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背后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中,不包括(D)。
A产业技术落后B “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C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D高水平竞17.由于臭氧层中臭氧的减少,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会(增强)。
(单选)18.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19.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 )方面。
A.技术水平B.产业结构C.人均收入D.人力资本E.城市化20.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 )的障碍。
精选新版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版考核题库500题(含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 )
的障碍。
A.经济
B.技术
C.政治
D.意识
E.制度
2.属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众、中介机构,自然界、太阳能)。
3.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即(经济消费)
消费。
(单选)
4.(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明确了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关系,是人类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认识飞跃。
(单选)
5.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
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
6.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人)。
(单选)
7.(水电)
的碳减排潜力巨大,应当大力发展。
(单选)
8.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单选)
9.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承受性)
即指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
(单选)
10.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有(D)。
(单选)
A政策支持 B法律保障 C节能减排经验 D总体技术水平落后
11.(1990年)。
精选新版2019年低碳经济继续教育完整版考核题库500题(含参考答案)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位居世界第(二)
位。
(单选)
2.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危害最小,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指的是(d)。
A恒温消费 B经济消费 C安全消费 D可持续消费
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有(C)。
(单选)
A发展水平低 B长期以煤炭为主 C立法保障 D技术水平低
4.国内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碳)
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单选)
5.二氧化碳的生命期很长,一旦排放到大气中,其寿命可达(200年)。
(单选)
6.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
(单选)
7.“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D)。
(单选)
8.(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
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单选)
9.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是(人)。
(单选)
10.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于(2001 )
年完成。
(单选)
11.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认知性)
即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和认知。
(单选)
12.太阳能的优点不包括()。
(单选)
A不受季节限制 B方便便捷 C没有区域局限性 D经济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低碳经济继续教育题库500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不包括(D)。
(单选)A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 B产业结构调整缓慢C技术、设备改造尚需逐步进行D 具有完整、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2.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接受性)就是在道德价值和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社会接受程度。
(单选)3.工业化前很长一段时间全球地面的平均温度实际上是(+15? )左右。
(单选)4.消费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指的是(恒温消费)。
(单选)5.国内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碳)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单选)6.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可承受性)即指人们实行低碳消费方式的经济成本可以承受。
(单选)7.“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是在借鉴国外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不包括(D)。
(单选)8.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原则不包括(d)。
A生态平衡原则 B自我调控原则 C整体效应原则 D极力利用资源9.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正确)8.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低碳技术创新)。
(单选)10.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11.除南极外,( 北极)臭氧层耗损也很明显 (单选)12.通过对重要元素的工循环代谢分析,将在生产消费中产生的废弃物变为有用的资源或产品的技术是指(资源化技术)。
(单选)13.能源短缺就发展中国家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口激增)。
(单选)14.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不包括(可过度开发原则)。
(单选)15.(积极拓展国内光伏产品应用市场)是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应对国际光伏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
16.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最经济即(经济消费)消费。
(单选)17.属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众、中介机构,自然界、太阳能)。
18.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奥托内燃机和迪塞尔内燃机,1908年,(福特)研制成功了第一辆汽车。
19.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常用的经济手段是( )。
A.罚款B.许可证制度C.可再生能源的财税激励政策D.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E.碳税20.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资源节约的特征.低碳经济具有低污染,环境保护的特征,低碳经济具有低排放性,体现了清洁生产的特征)。
21.下列能源中,属于新型能源的是(原子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
2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国际合作;制度创新)。
23.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顺应发展趋势原则;资源高效利用原则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24.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25.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生产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消费的低碳化。
26.低碳社会方式的价值体系包括( )。
A.生态文明的环境观B.生态文明的物质观C.生态文明的效率观D.生态文明的公平观E.生态文明的幸福观27.酸雨通常是指PH值低于(5.6)的降水。
(单选)28.“低碳东京”的基本政策包括( )。
A.协助私人企业减排B.倡导家庭减排C.推行“绿色家居”D.城市减排E.交通减排29.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导向的营销模式是(产品营销模式)。
(单选30.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 )。
A.发展核电B.发展煤电C.石油代替煤炭D.天然气代替煤炭E.发展可再生能源31.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 )的障碍。
A.经济B.技术C.政治D.意识E.制度32.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 )。
A.安全B.稳定C.节能D.提高能效E.价格低廉 2(属于高耗能的行业是( )。
A.钢铁B.水泥C.石油化工D.有色金属E.旅游33.以下不属于新能源范围的是( )。
A.太阳能B.核能C.煤炭能源D.石油E.海洋能34.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 )方面。
A.技术水平B.产业结构C.人均收入D.人力资本E.城市化35.以下这几个国家:( )的碳生产力水平位列全球前三名。
A.美国B.日本C.乍得D.阿富汗E.马里36.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是(a)。
A《循环经济促进法》 B《宪法》 C《环境保护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37.保定市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近年来,已经形成( )的产业体系。
A.光电B.风电C.储电D.输变电E.电力自动化38.我国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中,产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包括()。
A.免征增值税B.增值税即征即退C.增值税即征即退50%D.增值税先征后退E.增值税减二免三39.公民要广泛参与低碳消费方式,提倡(ABCD)、科学消费、节约型消费,使低碳消费方式成为新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
A、健康消费B、安全消费C、绿色消费D、环保消费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之一,而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大部门无疑是节能工作的重点。
这三大部门是指(ABD)A、工业B、交通C、旅游D、建筑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ABCD)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调整能源结构C、遏制奢侈浪费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40.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5A"是指认知性、可行性和(BCD)A、便利性B、可承受性C、可接受性D、可操作性41.下列能源中,属于新型能源的是(ABCD)A.原子能B.太阳能C.风能D.潮汐能3.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BD)A.生产的低碳化B.分配的低碳化C.销售的低碳化D.消费的低碳化42.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财税扶持政策重心要向(A)领域倾斜。
(单选)P178A、消费市场B、生产市场C、研发部门D、销售部门43.(A),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单选)A、1997年B、1993年C、1994年D、1996年44.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是(A)。
(单选)A、发展循环经济B、发展区域经济C、降低环境污染D、转变经济增长方式45.低碳模式的理论基础不包括(A)。
(单选)A人生哲理B生态伦理C生态经济D循环经济46.“低碳东京”的基本政策包括()。
A.协助私人企业减排B.倡导家庭减排C.推行“绿色家居”D.城市减排E.交通减排4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ABC)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C、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D、可完全直接利用的废弃物48.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常用的经济手段是()。
A.罚款B.许可证制度C.可再生能源的财税激励政策D.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E.碳税49.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中成本比较小的是()。
A.法律规范B.行政命令C.规划引导D.市场途径E.经济激励50.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
A.法律规范B.行政命令C.规划引导D.市场途径E.经济激励51.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欧盟的能源支柱产业是()。
A.不可再生能源B.化石能源C.新能源D.可再生能源E.传统能源52.云南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抓好()节水型社会建设的试点。
A、昆明市B玉溪市C、大理市D、曲靖市E、保山市53.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A、发展核电B、发展煤电C、石油代替煤炭D、天然气代替煤炭E、发展可再生能源54.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为了应付()的挑战。
A、人口压力B、食品危机C、能源变化D、环境变化E、气候变化55.国内燃煤造成的(A)和烟尘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70%—80%。
(单选)P139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钙D、二氧化硅56.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三种原则。
A、国际合作原则B、国际公平原则C、人际公平原则D、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E、基本需求原则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碳经济不是“未来经济”B、高生活质量等于高排放C、发展低碳经济仅仅是发达国家的行动D、低碳经济等同于“节能减排”E、低碳经济与低碳社会不是同义语57.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不包括(D)。
(单选)A人口 B环境 C资源 D科技58.农业灌溉水平有效利用系数、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值越高说明水资源利用效率越(B)。
(单选)A低 B高 C无关 D无法确定59.气候变化是由(D )的变化引起的。
(单选)A生态系统 B环境系统 C水系统 D气候系统60.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中,(b)仍然占最主要部分。
(单选)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太阳能6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财政政策不包括(d)。
A财政直接投资政策 B财政购买政策 C 财政补贴政策 D财政税收政策62.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应遵循路径,不正确的是(c)。
(单选)A能源技术进步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 B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绿色技术创新相结合C仅发展经济 D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63.下列关于低碳模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单选)A低碳模式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系统按一定系统规则、秩序构成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B低碳模式是由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生态等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C低碳模式是“经济-社会-生态”三维一体的多目标复合系统和有机整体D在低碳模式内部,不存在经济、社会和生态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吸收、反馈、协同、耦合等系统运动64.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全社会能源高效合理利用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府(ABCD)的能力和水平。
A、能源管理B、能源服务C、能源监测D、能源监督6、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主要有技术创新和(ACD)A、产业结构调整B、低碳共同体C、国际合作D、制度创新65.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A、发展核电B、发展煤电C、石油代替煤炭D、天然气代替煤炭E、发展可再生能源66.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
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BCD):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10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BCD)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A、风能B、太阳能C、核能D、地热能67.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常用的经济手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