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书法专题练习
钢笔行书字帖-直接打印练习(DOC)

钢笔行书字帖启下点: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浮鹅钩: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点水: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言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如撇画长,则竖画短,撇画短,则竖画长。
双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尖,回锋折笔写第二撇,再回锋翻笔向下写竖,有时可回锋写右部。
(完整版)汉字书写专项练习(经典)

(完整版)汉字书写专项练习(经典)汉字书写专项练(经典)(完整版)简介本文档提供了汉字书写专项练的完整版,旨在帮助研究者提高汉字书写的能力。
通过逐字练,研究者可以加深对汉字结构和笔画的理解,从而掌握准确、美观的书写技巧。
练内容本文档包含了多个常见汉字的书写练内容,涵盖了基础汉字、常用词汇和短语。
每个练都提供了汉字的写法示范,并留出空白的格子供研究者进行模仿和书写。
练内容难度逐渐增加,有助于研究者逐步提高书写技巧。
练方法研究者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汉字书写练:1. 首先,观察每个汉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
注意每个部首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每个笔画的方向和顺序。
可以参考练内容中提供的写法示范。
2. 然后,在空白格子中模仿写法示范进行书写。
注意保持书写的顺畅和一致性,尽量使字形工整且美观。
3. 练完一个汉字后,可以通过比对自己的书写与写法示范的差异,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进行纠正。
4. 继续进行下一个汉字的书写练,直到完成所有的练内容。
练效果通过坚持进行汉字书写专项练,研究者可以获得以下效果:- 提高汉字书写的准确性和美观度,使书写更加工整和漂亮。
- 增强对汉字结构和笔画的理解,培养正确的书写惯。
- 扩展汉字词汇量,熟悉常用汉字的书写方式。
注意事项在进行汉字书写练时,研究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确保书写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干扰和误写。
- 注意保持书写姿势正确和舒适,避免过度用力或姿势不当导致惯性错误。
- 练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疲劳影响效果。
可以适当分段进行练。
- 练过程中可以使用练纸、毛笔或钢笔等书写工具,选择合适的工具可以更好地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
结语汉字书写是中文研究的重要部分,通过专项练可以提高汉字书写的能力和水平。
希望本文档的练内容能够帮助研究者逐步掌握准确、美观的汉字书写技巧。
祝研究愉快,成绩优秀!。
中考书法专题练习与测试有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下列书法作品属于哪种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仔细观察,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从结构..、章法..三个方面欣赏)..、笔画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书唐代张旭《肚痛帖》()书唐代颜真卿《多宝塔碑》()书汉代《曹全碑》()书秦代《泰山刻石》()书●请用正楷字将“书法专题练习”六个字书写在田字格内。
●天下第一行书是《》,作者是东晋的(),他是我国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作者书写该文时,情绪以轻松欢快....,....为主,笔画圆熟稳健,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堪称笔墨舞蹈。
作品风格精巧秀丽却没有刻意追求工巧,在率意中显出精心........,比如文中出现了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
●天下第二行书是《》,作者是唐代的()。
作者书写该文时,情绪以悲愤.....为主,笔画有力大气沉.之势,笔画多“”(笔画中露出丝丝点点的白地,像是枯笔..写成的样子)。
●颜真卿还是一位()书名家。
他写出的笔画较圆,下笔很重,沉稳有力....,给人敦厚..之感,只有撇捺出笔劲利,而且用中锋..。
●草书开创于汉代,到东晋发展到第一个高峰,名家有二王(、王献之父子),在()代又发展到一个高峰,名家有、、怀素等。
●孙过庭的草书代表作是《》,在飘逸中显出笔力的沉着.............。
张旭是“”的创始人,书风颠狂恣肆.,人称“张颠”,代表作有《古诗四帖》《肚痛帖》等。
1. [2015大兴期末]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王羲之《何如帖》 张旭《肚痛帖》 颜真卿《多宝塔碑》A.楷书 草书 行书B.行书 楷书 草书C.行书 草书 楷书D.草书 行书 楷书2. [2015朝阳一模]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法作品,用一个词评价这幅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浑厚圆润B. 潇洒飘逸C. 端庄雄健D. 纤细柔美3.[2015西城期末]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第9-11题。
完整word版,书法考试内容

书法欣赏1、打一个比方,楷字像人站立,草字像人奔跑,行楷字则是不紧不慢地行走。
(楷字:端正站立;行书:悠然行走;草字:潇洒奔跑)2、行楷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笔画之间有细细的线条相连,这称为“游丝”。
行楷字多有借代现象,最典型的就是用点代替短横,用点代替撇和捺。
3、汉字的演变过程:草书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殷商)(周)(秦)(汉)(魏晋)4、代表(1)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丧乱帖》(行草书)(2)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刘中使帖》《裴将军诗》(行书)《多宝塔碑》《颜家庙碑》《颜勤礼碑》《大麻姑仙坛记》(楷书)(3)唐孙过庭《书谱》(草书)(4)唐张旭《古诗四帖》(狂草)(5)唐颜真卿、欧阳询、诸遂良、柳公权(四大书法家)5、王羲之(书圣)(1)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古人评价:“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2)《兰亭集序》(行书):①笔画:以中锋运笔为主,显得遒劲、稳健。
游丝连绵,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自然,堪称笔墨舞蹈。
②结体:字的笔画或疏或密,字形或大或小,甚至有许多横偏字、瘦高字。
③章法:书写时顺势而下,没有刻意追求工巧,字列之间或宽或窄,有些字列旁边有添字,还有多处涂改,在率意之中显出天然之美。
④写时心情:轻松欢快。
(3)《丧乱帖》:①笔画:笔法更加率意、天然。
《兰亭集序》笔法则更精巧、纤细,仍有有意作书的意味。
②结体:基本上采用往左倾侧之势,比《兰亭集序》字的倾侧感更强。
③章法:由于是书信,所以更为率意,动感更强,字与字的连贯性更强。
从整体看,是由静向动、由徐趋疾、由整变“乱”的。
④写时心情: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临纸感哽,不知何言。
6、颜真卿(1)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上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也有人称赞“自羲(王羲之)、献(王献之)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钢笔行书字帖-直接打印练习(DOC)

钢笔行书字帖启下点: 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 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 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 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 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 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 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 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 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 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 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 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 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 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 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 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 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 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浮鹅钩: 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 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 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 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点水: 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言字旁: 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 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如撇画长,则竖画短,撇画短,则竖画长。
(完整word版)书法练习题

1.在“书中韵,画中情——2014名家书画展”中,小玄在一幅颜体书法作品前(见右图)驻足。
他认为这幅作品中“天”字书写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
这得益于“天”的两横在收笔时都用了笔(选“按”或“提”),撇捺运用(选“侧锋”或“中锋”)出笔,用笔劲利。
(2分)另外,请你用正楷字将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写简体字)。
(2分)1. (4分)①按,中锋;②书写工整1分,美观1分。
2.书法家杨辛先生曾在“CCTV-10”《百家讲坛》栏目中主讲了《中国书法美学与养生之道》。
杨辛先生主要讲了三个观点:书法是心灵的艺术;书法源于自然;书法是美的创造。
(1)请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将他的观点用正楷字抄写完。
(2分)(2)请你结合他的观点在他下面的三幅书法作品中任选一幅....作简要的欣赏。
(2分)二(45分)2.(4分)(1)(2分)正确、工整1分;美观1分(2)(2分)示例:“峰”字笔墨厚重。
字形挺拨高耸,恰如一座高大的山峰矗立眼前,给人雄传沉稳之感。
“兰”字笔画飘逸柔和,特别是最后一笔,极橡兰细长的叶子,见字如见兰之优雅。
“舞”字笔墨浓淡相宜,整个字如一舞者在优美地舞蹈,给人轻盈优雅之感。
3.根据要求对韦庄《台城》一诗进行书写和书法赏析。
(5分)(1)用正楷字在田字格内抄写下面的内容(含标点符号)。
(3分)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书法灵是心的艺术峰兰舞(2)根据要求,判断下面三幅书法作品属于哪种书体。
选择恰当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2分)A B C①是隶书,字形扁方,左右分展;②是行书,字体飘逸灵动。
3.(5分)(1)清楚1分工整2分美观3分 (2)C(1分) A(1分)4.书写与欣赏。
(4分)(1)左边一幅书法作品是字体,有的特点。
(2分)(2)用正楷字体规范准确抄写“天清远峰出水落寒沙空”。
(2分)4.(4分)(1)(2分)行楷端庄与流畅(符合特点即可)(2)(2分)略(用楷书正确书写1分,美观1分)5.张林同学准备了三幅书法作品,作为本次活动的宣传口号,并从字体..、形态..、意蕴..三个角度对它们进行了简要说明,请你帮他完成第三幅“和”字的说明。
硬笔行书字帖练习完整版可打印

钢笔行书字帖启下点:尖入,重顿后向下出锋带下。
启右点:由上向下轻入重顿,然后向右上出锋收笔,与右侧的笔画呼应。
长点:一般作反捺使用,收笔时略露附钩,或向右下方顿笔即收,不带附钩。
启上横:书写时末端向上引带,以和下笔连接,如“天、大、古”的上横。
启下横:书写时向左下引带出锋,以和下笔呼应。
悬针竖:入纸后稍顿转笔向下由重变轻,出锋收笔。
垂露竖:落笔稍顿即提笔向下,至末端回锋收笔。
短竖:同楷书,但有的以点代替。
平撇:落笔稍顿后迅即向左平方向撇出。
斜撇:同楷书,只是在撇时要果断,不要迟疑,而且要全力送到位。
短挑:落笔后略顿,然后在提笔向右上方用力挑出。
(均有“土、王”等偏旁下端的短横变化而来)长挑:与短挑相似,唯其笔画少长。
可单独起承托作用,有时也同点画结合,如“独”等字。
斜捺:顺着撇势轻落笔,稍作横行即向右下行笔捺出,捺时要用力,并将笔势由斜改平斜。
平捺:回锋落笔,略横即向右下行笔,最后平捺出锋,平捺要“一波三折”,呈流动态势。
竖钩:先写竖然后顿笔用力向左下钩出。
整体要挺拔,遒劲有力。
斜钩:侧锋落笔后纵笔而下,最后翻笔向下钩出。
斜钩中部要略带弧,有韧劲刚中含柔,并有纵势。
卧钩:顺笔直入并向下向右用力作下弧,至笔画末端翻笔向左上用力钩出。
背抛钩:顺笔写上横,到转折处折笔而下,顺势婉转写弯曲,最后翻笔向左上钩出。
浮鹅钩:落笔稍重,接着引笔向下写竖,随即右拐变写横,最后翻笔向上钩出。
平折:落笔先写横,折时稍用力向左下方钩出。
竖折:先写竖画,至折时笔略提起,再顿后转笔向下,迅速向左上钩出。
两点水:先写点,顺势向下出锋与提画笔断意连。
三点水:只用两点,第一笔写点,第二点与竖画连写。
言字旁:先写点,再写横折提,点与横折提的横画笔断意连。
单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锋,随后回锋翻笔顺势写垂露竖,有时根据右边的部首可回锋向右下以连右部。
如撇画长,则竖画短,撇画短,则竖画长。
双人旁:下笔写短撇不出尖,回锋折笔写第二撇,再回锋翻笔向下写竖,有时可回锋写右部。
硬笔书法练习篇目(古诗文专题)

篇 95:赠别——许浑 篇 96: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范仲 淹
篇 97:临江仙二首——范仲淹 篇 98:舟次汉阳——何景明 篇 99:风入松·九日——张可久 篇 100: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詹玉 篇 101:贺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辛弃疾 篇 102:将进酒·君不见——李白 篇 103:把酒对月歌——唐寅 篇 104: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陈亮 篇 105:大德歌·夏——关汉卿 篇 106:夏日题老将林亭——张蠙 篇 107:蝶恋花·春景——苏轼 篇 108:涉江采芙蓉 篇 109:绸缪 篇 110: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顾敻 篇 111:浣溪沙·红桥——王士祯 篇 112: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篇 113:剑客——齐己 篇 1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篇 115: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篇 116: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秋瑾 篇 117:汉宫春·着破荷衣——赵汝茪 篇 118:夏夜叹——杜甫 篇 119:暑旱苦热——王令 篇 120:夏日——文徵明 篇 121:野望——王绩 篇 122:别云间——夏完淳 篇 12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篇 124:江上吟——李白 篇 125:李凭箜篌引——李贺 篇 126: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篇 127: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 篇 128: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篇 129: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篇 130: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篇 131:蝶恋花·佳人——苏轼 篇 132:锦瑟——李商隐 篇 133:饯别王十一南游——刘长卿 篇 134:北风行——李白 篇 135:江村——杜甫 篇 136:洞仙歌——刘光祖 篇 137:江神子·闻蝉蛙戏作——辛弃疾 篇 138:折荷有赠——李白 篇 139:双双燕·咏燕——史达祖 篇 140:风入松·桂——吴文英 篇 141: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篇 142:虞美人·听雨——蒋捷 篇 143: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韩愈 篇 144:兰陵王·柳——周邦彦 篇 145:古朗月行——李白 篇 146:西江月·顷在黄州——苏轼 篇 147:端午日——殷尧藩 篇 148:永遇乐·落日熔金——李清照 篇 149: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辛 弃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专题练习
1、喜欢书法的老师用两种书体为你书写了版头主标题——致青春,你想选用哪一幅?请从书法欣赏角度,结合板报主题,说说你挑选的理由。
作品1 作品2
你挑选作品
理由:
2、在非遗馆,小颖同学为大家介绍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
《颜勤礼碑》在我国书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以下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总体上看,作品刚健而娟秀,飘逸而灵动。
B.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
C.颜字横画很细,竖画很粗。
D.有人称赞它如“金刚怒目,壮士挥拳”。
3.在数字馆,同学看到电子屏幕上多幅金陵美景,创作了上联,请选
择合适的短语填在横线上组成下联。
上联:钟山龙蟠历六朝烟雨
下联:观
备选短语:牛首烟岚栖霞秋韵石城虎踞台城新柳
四季更替十朝都会百代兴衰千载风云
《颜勤礼碑》A B C D
(1)四幅作品中“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的一幅是(填字母)
4.王汉同学搜集到了两幅关于马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第一幅)(第二幅)
(2)第二幅作品“马”字是颜真卿的楷书作品,点画,横细竖粗,结构,整体上显得气势磅礴,雄壮刚强,庄严肃穆。
6.张吉同学在抄录有关含“马”字对联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的一项是()A.陶行知在师范学校题门联:“同稻粱菽麦黍稷打交道;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
B.四川德阳栖凤亭一联:“真儒者,不图文章名世;大丈夫,当以马革裹尸。
”
C.沈阳公园门联:“无言白马,空驮岁月数百;青松有恨,曾记六朝兴亡。
”
D.杭州岳王庙联:“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见一片丹心。
”7.请欣赏王羲之的书帖《兰亭集序》(局部),
完成后面题目。
(1)请抄写一个双音节词。
8、欣赏下面书法作品,回答相关问题。
(乙)
(甲)
把上面(甲)幅书法作品的三、四句用工整的简体楷书抄写在下面。
10.欣赏上面书法作品,下面选项中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
A.(甲)是行书,精巧纤细,飘逸灵动。
B.(乙)是草书,纵任奔逸,急速张扬。
C.(甲)是楷书,丰厚饱满,阔大端正。
D.(乙)是隶书,笔意瘦挺,骨力遒劲。
11、汉字有着独特的形体之美、意韵之美。
(1)用正楷简体字,.工整、美观地把右图书法作品
里的诗句抄写在方格中。
2. 先在横线上完成《水浒》第7回的回目名填空(前一空填物,后一空填人物绰号,使上
下句对仗),再用正楷字分行将这个回目名抄写在米字格中。
第7回花和尚倒拔误入白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