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伤了怎么办中班安全教案

合集下载

《受伤了办》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受伤了办》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

《受伤了怎么办》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意外伤害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遇到意外时保持冷静、勇敢面对的能力。

3. 教育幼儿关心他人,学会互相帮助。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知道遇到受伤的情况要学会冷静处理。

2. 教育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意外伤害处理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在遇到意外伤害时如何自我保护。

2. 培养幼儿遇到意外时保持冷静、勇敢面对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图片、视频等。

2. 模拟受伤场景的道具。

3. 急救包、创可贴、消毒液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伤害,如摔倒、割伤、烧伤等。

2. 讲解:讲解遇到受伤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如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保持伤口清洁、不随意挤压伤口等。

3. 演示:教师或助教进行意外伤害的处理演示,如如何清洗伤口、如何使用创可贴、如何包扎等。

4. 实践:让幼儿分组进行模拟受伤场景的处理,使用道具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让幼儿讲述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6. 拓展:教育幼儿在遇到意外时如何自我保护,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靠近危险物品等。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其他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下节课分享。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拟受伤场景时的表现,判断其是否能够冷静处理并正确运用所学知识。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情况。

3.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幼儿对意外伤害处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幼儿园安全知识竞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安全知识。

2. 组织幼儿参观医院或急救中心,了解专业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邀请专业医生或消防员来园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丰富幼儿的安全知识。

八、教学反馈:1. 课后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中班安全课教案:受伤了怎么办

中班安全课教案:受伤了怎么办

中班安全课教案:受伤了怎么办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我设计了这节中班安全课:“受伤了怎么办”。

设计意图是通过此节课程,让孩子们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知道在遇到受伤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和求助。

一、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受伤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2. 培养孩子们在遇到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正确应对的能力。

3. 加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知道受伤时应该如何处理。

难点:培养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应对能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受伤的模型、急救包、医药箱等。

2. 学具:每位孩子准备一张白纸,用来绘制受伤的处理过程。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导入:我会给孩子们展示一个受伤的模型,让孩子们看到受伤的情况,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如果受伤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2. 讲解受伤的处理方法:我会向孩子们讲解受伤的处理步骤,包括清洁伤口、止血、包扎等,并展示每一步的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亲身体验受伤的处理过程。

4. 分享与讨论: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讨论在受伤的情况下如何正确处理和求助。

5. 绘制受伤处理过程:孩子们根据所学内容,绘制出受伤的处理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掌握受伤的处理方法。

难点:培养孩子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应对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与家人分享这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家人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安全知识,并鼓励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

通过这节中班安全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受伤的处理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培养在紧急情况下的冷静应对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节中班安全课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让孩子们掌握受伤的处理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因此,受伤处理的步骤和要领是重中之重。

安全教案扭伤后怎么办

安全教案扭伤后怎么办

安全教案扭伤后怎么办教案标题:安全教案 - 扭伤后怎么办教学目标:1. 了解扭伤的定义和常见原因。

2. 学习正确的急救方法,以减轻扭伤的症状和促进康复。

3.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视频或图片展示扭伤的案例。

3. 模拟扭伤的绷带或冰袋。

4. 扭伤急救手册或教材。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扭伤的图片或视频案例,引起学生对于扭伤的注意和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扭伤的常见原因,并提出他们对于扭伤后应该怎么办的想法。

知识讲授:1. 解释扭伤的定义和常见症状,如疼痛、肿胀、红肿等。

2. 介绍扭伤的常见原因,如运动过度、不正确的姿势、不平整的地面等。

3. 分析扭伤对身体的影响,如限制活动、影响工作和学习等。

急救方法:1. 学习正确的急救方法,包括:a. 保持冷静,避免进一步伤害。

b. 将受伤部位抬高,以减少肿胀。

c. 使用冰袋冷敷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

d. 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受伤部位,但不要过紧。

e. 休息和避免过度活动,以促进康复。

角色扮演: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扭伤的情况,并展示正确的急救方法。

2. 学生轮流扮演受伤者和急救者的角色,以加深对急救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总结:1. 回顾学习的内容,强调正确的急救方法和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在运动或户外活动中注意安全。

扩展活动:1. 邀请医生或急救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与急救培训课程,提升他们的急救技能。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正确使用急救方法和合作能力。

2. 布置小组或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扭伤后的急救方法,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拓展链接:1. 提供相关的在线资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急救知识。

2. 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急救志愿者活动,提升他们的急救技能和服务意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案例和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教案《受伤了怎么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教案《受伤了怎么办》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教案《受伤了怎么办》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把握安全常识:如何保护本身,发觉安全隐患,避开意外发生。

2.把握基本急救学问:处理小幼儿显现的轻伤、创伤等。

3.培育小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应急处理本领。

4.通过游戏、情境体验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小幼儿渐渐养成安全、健康的生活习惯。

5.促进小班幼儿之间的友爱互助,帮忙他们能够学会关爱别人、保护本身和相互帮忙。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安全常识(1)带领孩子们探究四周的安全隐患,如电器、水、台阶、楼梯、厨房等等,通过带孩子们察看、防范、检查等方式,加强小班幼儿的安全意识。

(2)通过游戏方式告知孩子们,如何交通安全,如何遛弯注意绿帽子、红帽子等等,警惕古怪的车辆,以及如何乘坐电梯等等,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做到安全。

(3)让孩子们练习打急救电话,如何用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等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呈现,教会孩子们如何处理灵魂损害。

2.基本急救学问(1)在紧密监护下,教会孩子们正确处理创伤:如擦伤、撞伤、烫伤、割伤等等。

采纳假手假脚等实物,让孩子们手把手学习包扎。

(2)组织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体验中,更欢乐地把握急救学问,并能将所学学问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有效提升小班幼儿对安全问题的认知。

3.游戏体验游戏可以加强孩子们的学习感受,所以可以布置各种寓教于乐的游戏。

(1)像医生一样的游戏——搭建简易小诊所,孩子可以扮演医生、护士,察看诊断、包扎。

(2)安全制度卡片——卡片上写着安全标准,孩子拿到卡片就要遵守标准,比如不要任意跑出教室。

(3)订立安全预案——布置小班幼儿一起订立安全预案,规定祸害突发时处理方式,比如地震、火灾等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1.老师带着小班幼儿们进行安全环游,察看教室四周的安全隐患,让孩子发觉隐患,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

2.构建安全场景,让孩子们本身订立安全标准卡片。

3.回顾近来一次活动的安全制度,总结过程中学到的安全学问和安全习惯。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受伤了怎么办?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受伤了怎么办?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受伤了怎么办?教案标题:中班安全教育——受伤了怎么办?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常见的轻微伤害及其处理方法。

2. 培养幼儿在面对伤害时的冷静应对能力。

3.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常见的轻微伤害:如擦伤、割伤、烫伤、摔伤等。

2. 伤害的初步处理方法:如清洗伤口、贴创可贴、冷敷等。

3. 避免伤害的方法:如小心行走、不接触热源、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图片,展示各种轻微伤害和处理方法。

2. 模拟道具:如创可贴、冷敷布、玩具医疗箱等。

3. 安全知识故事书或者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引入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入“受伤了怎么办”的主题。

2. 讲解常见伤害:通过PPT或图片,讲解并让幼儿识别常见的轻微伤害。

3. 学习处理方法:通过模拟操作,让幼儿学习如何清洗伤口、贴创可贴、冷敷等初步处理方法。

4. 讨论避免伤害的方法:引导幼儿讨论并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这些伤害。

5. 观看安全知识故事或视频,进一步加深幼儿的安全意识。

五、教学延伸:1.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在遇到伤害时如何进行自我处理和寻求帮助。

2. 制作安全手册,让幼儿将学到的知识画出来,加深记忆。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在遇到伤害时应保持冷静,并正确进行初步处理,同时提醒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对伤害处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收集幼儿制作的安全手册,评估其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是否能主动避免可能的伤害,评估其安全意识的提高程度。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扭伤了怎么办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扭伤了怎么办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扭伤了怎么办活动目标:1、了解扭伤脚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2、仔细观察看图片,能在图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动准备:1、制作3种标志,分别表示3种处理方法:用手揉、冷敷、热敷。

2、娃娃、毛巾每人一份。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活动,向幼儿提出问题。

(1)旁白:浩浩在家里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脚扭了,这可怎么办呢? 妞妞说:快,用手揉一揉,揉揉就好了! 兵兵说:不对,不能用手揉,要用冰毛巾敷。

乐乐说:什么啊,明明是用热毛巾敷。

(2)教师:他们的意见都不一样,到底谁说的对呢?老师这里有三个标志,你同意哪一种方法就站到哪一个标志的后面。

请你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2、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脚扭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师:(1) 脚扭伤了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先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 现在看过书了,有小朋友要改变自己的选择吗?3、集体看挂图,了解扭伤后的处理方法。

(1) 教师:记住哦,扭伤后用手揉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揉搓会使受伤部位的伤加重的。

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停止活动,躺下,把脚垫高,把毛巾浸过冷水后,冷敷受伤的部位,这样可以减轻扭伤处的肿胀,有止痛的效果。

受伤一天后,再把热毛巾敷在受伤处,这样做可以帮助受伤的地方很快好起来。

(教师边指挂图,边向幼儿解释说明。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说扭伤后的处理,一边用准备好的毛巾做相应的动作,进行练习。

4、玩扮演游戏,小心扭伤后的急救方法。

教师:娃娃家的宝宝扭伤脚了,小朋友们,请你帮助宝宝治疗一下扭伤的脚吧。

效果记录:扭伤,这种突发情况对有的孩子还是比较陌生的。

所以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对扭伤后的应急处理知识就更少了。

这节活动让孩子学会了这种紧急情况的正确处理方法学到了知识。

编辑:cicy查看更多有关“幼儿园安全教育教案”的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幼儿教师网2012年专题—— 。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受伤了怎么办》教案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受伤了怎么办》教案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受伤了怎么办》教案幼儿园中班安全课《受伤了怎么办》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安全课《受伤了怎么办》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安全课《受伤了怎么办》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会避免受伤。

2.培养幼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受伤的事例图片活动过程:一、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烧伤、烫伤、破伤的情况教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不小心被烫伤、烧伤或者是摔到跌破、划破过呢?那是怎么样的呢?有什么感觉?二、教师引导幼儿通过讨论的方法了解应该怎样避免受伤(一)教师鼓励幼儿讨论预防烧伤、烫伤、破伤的方法:小朋友有时候会不小心受伤,那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伤呢?(教师提供时间给幼儿结伴讨论,深入到幼儿的讨论当中,听听幼儿们说的有关情况是怎样的。

)(二)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记住平时生活中应记住的问题:1.中午老师在盛午饭的时候小朋友能不能靠近?2.能不能在教室里面跑跳呢?3.在平时能不能乱跑?玩耍得很过分呢?三、教师向幼儿简单介绍受伤后自救的方法(一)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果大人不在身边,你或者别人受伤后,你该怎样做?(二)教师总结:如果烧伤、烫伤,可以把伤口露在外面,用冷水冲洗,然后马上请大人帮忙等。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幼儿园中班安全课《受伤了怎么办》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扭伤脚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2、仔细观察看图片,能在图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动准备:1、制作3种标志,分别表示3种处理方法:用手揉、冷敷、热敷。

2、娃娃、毛巾每人一份。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故事导入活动,向幼儿提出问题。

(1)旁白:浩浩在家里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脚扭了,这可怎么办呢? 妞妞说:快,用手揉一揉,揉揉就好了! 兵兵说:不对,不能用手揉,要用冰毛巾敷。

中班安全活动受伤了怎么办教案

中班安全活动受伤了怎么办教案

中班安全活动受伤了怎么办教案教案一一、教学内容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受伤了怎么办?二、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伤害类型和危险源。

2.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3.知道在受伤后该如何处理。

4.培养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请家长提前准备一些医疗器械和急救箱道具,例如,棉签、纱布、创可贴、三角巾等。

老师和家长一起为孩子们展示这些器械和急救箱道具,让孩子们明白这些道具的作用和使用方式。

2.活动:a)危险源认知教师向孩子们介绍常见的危险源,例如:电器、餐具、火源、水源等危险源。

通过图示和实物的呈现,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这些危险源的特点和危害。

b)急救知识讲解教师针对常见的伤害类型(例如跌倒、擦伤、烫伤等),让孩子们了解急救的基本知识,例如冷敷、包扎、压迫等方法,并进行示范和讲解。

c)受伤后的处理教师通过游戏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模拟的场景下,了解应该做什么。

例如,当孩子们擦伤时,让他们能够自行清理伤口和涂上适当的药膏。

d)自我保护能力培养教师向孩子们强调,保护自己是最重要的,无论是在家中、学校还是外出时,孩子们都需要注意自我保护。

例如,走路不能奔跑,玩具不能乱扔等。

3.总结: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孩子们需要注意安全,不随意触碰危险源,当遇到危险时应该保护自己,不轻易靠近危险源,并及时寻求帮助。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的认知能力和记忆力。

2.评价孩子们在模拟场景中的自我保护和急救能力。

3.听取家长对活动的反馈,并做出教学反思。

教案二一、教学内容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受伤了怎么办?二、教学目标1.理解生命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知道在生活中如何预防意外事故。

2.了解常见的伤害类型和危险源。

3.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

4.知道在受伤后该如何处理,并学会基本的急救方法。

5.后勤保障,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和便利。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带来自己的急救包,通过展示学生的急救包,介绍急救包的基本构成及主要用途,引导他们关注自我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扭伤了怎么办中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扭伤脚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2、仔细观察看图片,能在图片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活动准备:
1、制作3种标志,分别表示3种处理方法:用手揉、冷敷、热敷。

2、娃娃、毛巾每人一份。

3、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活动,向幼儿提出问题。

(1)旁白:浩浩在家里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脚扭了,这可怎么办呢?
妞妞说:快,用手揉一揉,揉揉就好了!
兵兵说:不对,不能用手揉,要用冰毛巾敷。

乐乐说:什么啊,明明是用热毛巾敷。

(2)教师:他们的意见都不一样,到底谁说的对呢?老师这里有三个标志,你同意哪一种方
法就站到哪一个标志的后面。

请你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2、请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脚扭伤后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师:
(1)
脚扭伤了以后到底应该怎么办呢?请小朋友先看看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
现在看过书了,有小朋友要改变自己的选择吗?
3、集体看挂图,了解扭伤后的处理方法。

(1)
教师:记住哦,扭伤后用手揉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揉搓会使受伤部位的伤加重的。

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停止活动,躺下,把脚垫高,把毛巾浸过冷水后,冷敷受伤的部位,这样
可以减轻扭伤处的肿胀,有止痛的效果。

受伤一天后,再把热毛巾敷在受伤处,这样做可以
帮助受伤的地方很快好起来。

(教师边指挂图,边向幼儿解释说明。


(2)
教师带领幼儿,一边说扭伤后的处理,一边用准备好的毛巾做相应的动作,进行练习。

4、玩扮演游戏,小心扭伤后的急救方法。

教师:娃娃家的宝宝扭伤脚了
,小朋友们,请你帮助宝宝治疗一下扭伤的脚吧。

效果记录:
扭伤,这种突发情况对有的孩子还是比较陌生的。

所以在他们的生活经验里对扭伤后的应急处理知识就更少了。

这节活动让孩子学会了这种紧急情况的正确处理方法学到了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