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我儿子一家(课文)

合集下载

必修四 第四课 我儿子一家 词语

必修四 第四课 我儿子一家 词语

35.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 父母总是强迫孩子们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你不要强迫她了。 36.减少:去掉一部分。 减少开支
存货减少
工资减少
老板又减少了我们的工资。 汉语老师给我们减少了很多作业。
12.老婆: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13.惊险:指场面情景危险,使人惊奇紧张。 惊险动作 太惊险了! 惊险动作,请勿模仿! 14.呕吐: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只要喝酒,他就会呕吐。
15. 怀孕:妈妈肚子里有宝宝了。
16.告诫:指警告劝诫。 刘老师告诫我们不要贪图不义之
财。
1.期间与其间:
“期间”的释义更接近于“时期”,是一段
完整的时间;而“其间”,“其中” “那
中间”的意思,是一段时期中的某一段时间。
农忙期间、春节期间、抗战期间 他上了四年大学,其间多次获奖。
2. 体质:人体健康状况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小吉的体质太差了。
3.姨姨:妈妈的姐姐或妹妹!
这孩子看着可怜巴巴的。 26.若:如果,假如。 若是你不愿意的话,那就算了。
27.众多:为数很多。
人口众多 那地方行人众多,非常热闹。 到会人数众多。 28.拍照:禁止拍照
29. 发布:宣布(命令、指示、新闻
等)。
新闻发布会
国防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30. 滚瓜烂熟: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
17.磨蹭:为拖拉,磨叽,迂缓,迟滞。 小努尔,别磨蹭了,快点给你妈打电话吧! 我要是想到了办法,就用不着在这儿磨蹭啦!
18.窥见:指暗中看出或觉察到。
看破、觉察 从一个人的生活作风可以窥见他的思想意识。 从这首诗里可以窥见作者的广阔胸怀。
19.翻身: 翻转身体; 比喻从受压迫、受剥

汉语必修四 我儿子一家 课文

汉语必修四  我儿子一家  课文
高中汉语(必修四)
作者:舒婷
一、你会读吗 一摞书(luò ) 窥见(kuī ) 颓然应声( tuí ) 谐音( xié ) 面面相觑(qù) 告诫( jiè) cènɡ 磨蹭( ) 忙不迭(dié ) 干涩(sè) 守株待兔(dài) 鸡毛蒜皮( Suàn) 鼾声(hān)
二、词语解释
窥见
面面相觑
哪怕天塌下来,我们都不需要担心。
做一做 我只有一天的生命,我 C 会好好活着。 A. 因为…所以 C. 哪怕…都… B.虽然…但是… D. 非…不可
课文中有几处语言描写特别有意思?试着把它们 找出来吧,加油!
(1)妈妈的体质不好,怀孕时又吃了这么多苦头,
所以我出生那天来了不少亲友看望她。姨姨从门缝窥 见我被倒拎着,大喊:“是男孩!”爸爸颓然应声: “糟了!”姨姨气急:“我姐姐千辛万苦,哪怕养出 个蟑螂来,你都该叫好极了!”每逢我淘气,父亲老 是摇摇头:“若是女孩就好了。”
托尔斯泰
高中汉语(必修四)
作者:舒婷
作 者 简 介
舒婷 , 原名龚佩瑜,诗人。1952年生,福
建厦门市人。 她的诗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近年来,她的散文也颇受人们关注,今天我们要 学的《我儿子一家》就是其佳作之一。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概括文章内容,领悟家庭生活 中的情趣。2)通过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 3)理解以儿子为第一人称的好处(难点) 二、过程与方法: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深学课文,希望我们 每个同学都能如诗人舒婷那样热爱生活,领悟平凡 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情趣,对哪怕是很辛苦的生活都 能心存感激,那么,我们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我儿子一家》教案设计

《我儿子一家》教案设计

《我儿子一家》教案设计《我儿子一家》教案设计「篇一」《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设计河北省承德市围场二中刘彩云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并恰当的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之中。

3.学习本文叙述详略得当的写法来指导自己的写作。

4.学习本文恰当的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使文章脉络清晰的写法。

学习重点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学习运用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的写法,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学习本文恰当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从而使文章条理清晰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导入:常言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不同知识层次的人交往的人也不同。

让我们一同走进法国大作家福楼拜,看他在工作之余,闲暇之后都和哪些人来往。

(板书:《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整体感知:学生默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主要内容。

(明确:星期天;福楼拜家;以福楼拜为中心人物,屠格涅夫、都德、左拉逐一登场;通过对每个人的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2.找出出场标志性的词语(每四人一组,讨论完成)“第一个”“过了一会”“接着”“渐渐地”学生自己在书上标注。

4.文章通过对四位大家相会时的语言、动作、外貌的描写,展现了每个人的什么性格特点?师生共同研讨,完成课后练习填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性格特点行为福楼拜大胡子,蓝色的大眼睛学生在书中划出热情奔放和蔼可亲睿智开门,拥抱,握手,拍肩都德白皙的脸同上睿智深沉平和激情荡漾仰坐在沙发上左拉头小卷发披肩与胡子连成一片眼睛眯缝同上朴实固执聪慧沉默寡言捋着自己的胡子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研读与赏析:你谈谈福楼拜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客人来访?指导:再次扣到对福楼拜的人物描写上。

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师指导紧扣原文,划出写福楼拜的语言、动作及外貌的.语句加以体会,生作答。

我儿子一家 课文

我儿子一家 课文

三.给下列句子排序。 4 6 8 2 5 9 3 7 1 四.选择恰当的答案。 1D,2C,3B,4D,5D,6D,7A 八: 1A、2D、3D、4C、5B、6A、7D、8B
布置作业: 1预习新课;
2作文:我可爱的弟弟(妹妹)
也爱妈妈。
第四部分
预设问题,让学生从课文里找出来口头回答: 1.妈妈生“我”时受了什么罪?她是怎样克服的?? 2.爸爸为什么说“我”爱枪支刀剑和飞檐走壁是妈妈胎教的 结果? 3我们家是怎样给我取名的? 4妈妈为什么让“我”说她在灯泡厂工作? 5爸爸、妈妈睡觉有什么特征? 6妈妈对待客人怎么样?对不同的客人妈妈的态度友好不同? 为什么? 7妈妈是如何牵挂我的? 8妈妈是如何读书和陪我玩的? 9妈妈是如何关心“我”,教育“我”的?(在教育我方面, 爸爸妈妈是如何而做的?) 10我们一家人的关系怎样?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1妈妈为什么不许我把她的名字告诉别人? 12家人给我为什么起了个名字叫陈思?
回忆一下你初读本文时,这些地方应该 令你会心微笑了吧!通过这些故事情节思考: “我儿子一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家子?这 一家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相 亲 相 爱
相 互 尊 重
民 主 平 等
充 满 生 活 情 趣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本文 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本文从儿子的视角写了自己一 家人的一些生活琐事,表现了这个 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 氛围和生动、健康的情趣。
2妈妈强迫我要背诵课文,要是背不出来就不让我吃 饭,爸爸告诫我不要磨磨蹭蹭的,要快点儿,必须背 得滚瓜熟烂,我怎么背都还是背不会。爸爸看到我可 怜巴巴的样子就心疼我。
二.用所给的词语改写句子。 1.哪怕困难再大,红军战士都能克服。 2.晚会上,同学们又是唱歌又是跳舞, 玩得很开心。 3.如果他平时多看书、多学习,考试准 能及格。 4.照片上的人看上去像他姐姐,其实是 他的妈妈。 5.如果加强安全意识,不是就会减少事 故发生吗?

我儿子一家PPT教学课件

我儿子一家PPT教学课件

10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的一些生活琐事,表 现了这个家庭生活中的民主、 和谐、快乐的氛围和生动、健 康的情趣。
2020/12/10
11
小结
舒婷是个诗人,她的诗美丽隽永,热 情浪漫。而她的散文,也如同她的诗一 样地热情浪漫和美丽隽永,让人读了心 生美丽,心生热爱。希望我们每个同学 都能如诗人舒婷那样热爱生活,领悟平 凡的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情趣,对哪怕是 很辛苦的生活都心存感激,那么,我们 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2020/12/10
1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 :幸福的家庭 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你觉得自己的家庭幸福吗?哪 位同学愿意来描述一下自己家庭成 员之间相处的情况?
今天我们一起到一个幸福的家 庭去坐一坐。
2020/12/10
2
作者简介
舒婷 ,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门市人。 1969年到闽西山区插队,后当工人。1981年调福建文联 工作。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 《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其中《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 新诗诗集优秀奖,奠定了她以“朦胧诗”的身份入主诗 坛的地位。
干涩(sè):又干又涩。指水分很少,不滑润。
揉碎(róu):用手来回擦或援而使物体破碎。
2020/12/10
4
掌握下列词语,并注意加点字的音、形。
喜滋滋(zī):形容内心很欢喜。
面面相觑(qù):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 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磨磨赠赠(cèng):缓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 动作迟缓。
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在万一的侥 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2020/12/10
5
1.朗读比赛:

我儿子一家阅读答案

我儿子一家阅读答案

篇一:我儿子一家阅读答案篇二:我儿子一家阅读答案发布时间:2014-5-17 23:14:49 我儿子一家-舒婷妈妈怀我不到三十天开始大吐特吐,胃都吐出血来,慌忙去住院输液,一住几个月,还是止不住吐。

生我后第二天,外公送来一碗猪肝面线,她把碗底刮得干干净净,还问:“有这么好吃的东西吗”住院期间,爸爸每日去图书馆借五六本惊险小说供应妈妈,说是能减少呕吐次数。

妈妈高卧在床,左边一摞书一本一本飞快地移到右边去,不到天黑,全部看完。

立刻逼爸爸再去换,可惜图书馆已经关门。

《我儿子一家》(新编语文第一册)从文体上说属于散文,细分之应归入叙事散文一类。

以叙事散文的和常规特征而言,是它的基本性质。

这类散文我们一般读过很多:有的侧重于“事”的过程,在行文中要注意对象在过程上的完整性;有的叙事散文,则是有意突出“事”背后的“意味”,这样就会用“意味”来若干“事”从而托出“意味”的完整性。

若从叙事散文里“事”的作用上看,一般不外乎专于“事”、或以“事”衬人两类。

简言之,叙事散文总是围绕“事”而展开的。

但仅仅以上述这些基本的特点来阅读,只能了解一篇作品“写什么”的问题,却难以把握相同文体、相同题材的叙事散文千差万别的根本原因。

我们在阅读相同文体作品时,不同作品所给我们的“感受”差异,很多不是“事”的不同带来的,而在于对“事”的写法不同,即“怎么写”的问题。

如教材中的《背影》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者给人以“美”的“忧伤”,后者则多是一种思考的启迪。

这种“意味”“情韵”的差异,即与作者所苦心选择的叙事口吻、叙事观点和叙事大有关系这应当是阅读作品最需用力的地方。

《我儿子一家》在上述三方面都体现出作者的追求。

即使我们粗读一遍作品,也能觉出其中很浓很鲜的活泼而又不乏、寻常俗景而又有雅然的“情趣”,说白了就是作品作为对象,在我们阅读中自然走进内心,并在感情层次上体味到“意味”。

这“意味”,有的可以说得出,有的则难以表达。

《我儿子一家》的“情趣”是如何来的呢?我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体会。

必修四《第四课我儿子一家》课件

必修四《第四课我儿子一家》课件

托里县第一中学汉语组高一汉语年级
集体备课教案
第四课《我儿子一家》
教案主备教师:努尔波拉提·巴汗
(汉语必修四)
第四课《我儿子一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文学习掌握下列常用词语:
否决强迫减少惊险发布拍照滚瓜烂熟鸡毛蒜皮一无是处
(1),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作者家庭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情趣。

2,能力目标:在课文学习中,扩展听、说、读、写能力和汉语交际能力,加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引导合作探究,逐步积累学习经验,丰富学习手段。

3,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学习,妈妈生“我”——给“我”取名字——不让“我”说妈妈的职业和名字——“我”能背来访问作家的名字——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妈妈待客的两种态度—妈妈对“我”的牵挂——家人争着和妈妈讲话——妈妈的读书和玩耍——妈妈,爸爸鼓励“我”学玩儿——长大后也不离开妈妈。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使用和范围并能造句。

2,掌握常用句型。

3,能够按照地点的顺序复述课文大意。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
四、教学准备:教科书、教学用书、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材分析:
本课为高一年级汉语必修四第四课的内容,本文从儿子的视角写了自己一家人的一些生活琐事,表现了这个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氛围和生动、健康的情趣。

第一课时初步阅读课文讲解词语
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课文
第三课深化学习课文
第四课时强化训练
第五课时真实交际。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我儿子一家》、《金盒子》人教版知识精讲

七年级语文《短文两篇》、《我儿子一家》、《金盒子》人教版知识精讲

初一语文《短文两篇》、《我儿子一家》、《金盒子》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1. 介绍散文的文体知识和文章特点。

2. 学习第一课《短文两篇》,第三课《我儿子一家》,第四课《金盒子》。

二. 重、难点:1. 了解散文的特点,把握学习散文的方法。

2. 通过比较阅读、清晰了解四篇课文的同异处。

三. 和老师一起学:(一)你知道散文吗?散文是指同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也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初读六年级第一册中的前三个单元的课文,你就会知道,除《最后一课》这篇课文之外,其余的11篇课文都属于散文,用这些文章和你以前学过的记叙文相比,你会发现形式上似乎没什么不同。

只是情节更曲折感人了,语言更加自然优美了,总之文学色彩大大增强了。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形散”是指散文的取材自由,不受时空限制,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中心明确集中,围绕中心选材,放得开,收得拢,往往有一条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以分三种:1. 记叙性散文:以写人叙事为主。

如本单元有《背影》《散步》等。

2. 抒情性散文:以写景抒情为主。

如本单元的《金黄的大斗笠》和第三单元的《春》等。

3. 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

如六年级第二册中的《热爱生命》一文。

(二)学新课《短文两篇》1. 正音:kěn qiào lǎn lìqílínlín mièshà啃.翘.揽.斗笠.分歧.粼.粼.竹蔑.一霎.2. 释义:熬:忍受,耐苦,支持。

粼:形容波光。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文中是受委屈的意思。

3. 文章内容、中心、结构及写作特点。

《金黄的大斗笠》这是一篇以写景抒情为主要特色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风雨童趣图,画中充满生活的欢乐,纯真的童心。

文章依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描绘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在景色描绘中点染了小姐姐为弟弟送斗笠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我儿子一家
作者:舒婷
本文的作者——舒 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厦 门市人。当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 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散 文集《心烟》、《秋天的情绪》、《硬骨凌霄》、《露珠里的 “诗想”》等。 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 作品奖,并被编入选入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三和人教版语文九 年级下册,《双桅船》获全国首届新诗优秀诗集奖、1993年庄 重文文学奖;《真水无香》获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 散文家授奖”。另《在那颗星子下——中学时代的一件事》 节 选自沪教版六年级下的语文教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提时代 的人的心声。其中《双桅船》奠定了她以“朦胧诗”的身份入 主诗坛的地位。
“我” 妈妈 (1—4)”我“的孕育、出生、命名 第一部分
(5-10):“我”从小成长的家庭 “德育”背景。 第二部
爸爸
分 (11—14):“我”一家四口之间
的和睦关系。 第三部分
奶奶
(15-19):妈妈爱“我”;“我”
也爱妈妈。
第四部分
他们一家子的生活也就是下面的卡通图画所表现的 生活吧
课文中有几位亲人的话是不是特有意思呢?试着 把它们找出来吧,加油!
再思考一下,作者明明是一个成年人, 为什么要借儿子的身份和视角用第一人称来 写这篇文章呢?这样写有什么用处?
第一,以孩子的视角来观察生活,可以把生活表 现得特别单纯、美好,使作品充满纯洁的童真。 第二,以孩子的口吻来描述生活,使作品的语 言洋溢着童稚、童趣,让人耳目一新。 第三,以孩子为叙述者组织材料,结构的自 由度更大。因为读者不会苛求一个孩子的思维要 如何地严谨、完美,只要大体合顺叙就可以了。
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其作品《安 娜· 卡列尼娜》中有这么句经典名言: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 却各有各的不幸 那么,同学们是怎 么定义家庭幸福的呢? 什么样的家庭算是幸福 美满的呢?有哪位同学 愿意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故事我们读完了,这家人很有意思吧!那么同学们 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吗,这个家主要有哪些人呢?
(1)“姨姨气急:‘我姐姐千辛万苦,哪怕养出个蟑螂来, 你都该叫好极了!"
句中“哪怕养出个蟑螂来……”实属有趣而可爱的夸张, 表现姨姨“气急”的情状,透露她对“我”妈妈的极端同情和 对“我”爸爸的不满和揶揄。句子充满生活情趣。
(2)“…奶奶认不得,以一票否决。”
“一票否决”是个极富时代特色的政治术语,用在家庭生活中, 显得十分幽默,也表现出奶奶在家庭中的崇高地位。
(3)“奶奶回家喜滋滋发布新闻……”
明明只说一件小事,却用“发布新闻”这样郑重其事的词语, 名、实之间的反差造成幽默。同时也表现奶奶为儿孙的聪明、 成就而有点沾沾自喜(当然,奶奶表现出的是人之常情,我们 不能苛责于她)。
1.妈妈生“我”时受了那些罪?她是怎样克服的? 答:妈妈生我时呕吐、不能吃自己爱吃的东西、忍受疼痛。 看惊险小说,转移注意力 2.爸爸为什么说“我”爱枪支刀剑和飞车走壁是妈妈胎教 的结果? 答:因为妈妈怀孕时看的惊险小说对我有影响。 3.妈妈为什么让“我”说她在灯泡厂上班? 答:不想让她的声誉影响到我。 4.对不同的客人,妈妈的态度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对衣冠随便,满口土音的客人很热心;对走路端庄,声 音响亮的客人很冷漠。 妈妈不爱特权。 5 妈妈是如何关心“我”,教育“我”的? 答:关心:到外地打电话问我的情况。 教育:教我“玩”、陪我玩。
回忆一下你初读本文时,这些地方应该 令你会心微笑了吧!通过这些故事情节思考: “我儿子一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家子?这 一家子有什么样的特点?满 生 活 情 趣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本文的中 心思想是什么呢?
本文从儿子的视角写了自己一 家人的一些生活琐事,表现了这个 家庭生活中的民主、和谐、快乐的 氛围和生动、健康的情趣。
回过头来看,这篇文章是不是饱含了作者对孩子 的深深爱意呢?其实何止是我们的作者啊,每个孩子 从来都是父母的心头肉,我们还没出生,父母就早已 忙碌着为我们准备这准备那,生怕我们受半点凉饿半 点肚子吃半点亏受半点委屈,小时候操心上学的事情, 我们读书厉害了怕伤身体,成绩差了怕考不上学校; 长大了操心我们的工作、房子操心我们的终身大事; 等我们都成家立业了,他们又会操心孙子了…… 总之,他们这一生似乎就是为了儿女而活,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心甘情愿,不求回报,这是世界上 为伟大无私的感情! 现在让我们看一组在网上感动无数人的图片,希 望你们也能有所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