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记叙文写作专题课件
记叙文阅读-记叙文文体知识 PPT课件

(1)初读课文,学会字词,了解全文大 意。
• 阅读课文时,遇到 不懂的字词,可以 查工具书,并结合 上下文来理解字词。 阅读后直观感觉一 下文章写了什么内 容。
14
(2)细读课文,弄懂句段,分清上下文的 联系。
• 阅读时,要一句一句地读,读懂每一句话 的意思,再根据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每个 自然段的内容,通过对每个自然段的理解, 分清上下两个自然段的联系,是并列关系 还是因果关系,是转折关系还是递进关系。
1.读懂一篇文章的标准
• 读懂一篇文章,要达到这样几 条要求:一要掌握字词;二要 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三要 弄清段落层次;四要抓文章的 主要内容;五要会归纳中心思 想;六要把握文章的写作方法, 这些都是阅读理解的基本功。
12
2. 怎样阅读一篇文章
阅读分析一篇文章,依赖于用心细读,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 (1)初读课文,学会字词,了解全文大意。 (2)细读课文,弄懂句段,分清上下文的联 系。 (3)熟读课文,理清层次,掌握文章脉络。 (4)精读课文,抓住重点,理解文章内容。 (5)品读课文,审句析段,归纳中心思想。 (6)欣赏课文,学习写法,体会材料安章脉络。
• 通过各自然段在上下文中的联系,给课文 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要准确地概括段意, 首先抓住全段的中心句,中心句是指一段 话或一篇文章中凝炼而又体现中心的一两 处语句。中心句多在段首或段尾,也有个 别在段中,有些段没有中心句,需要抓住 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可用摘句法和归纳 概括法。通过各意义段的内容,理解并掌 握文章的写作脉络,即文章的写作顺序。
记叙文阅读
记叙文整体概述
1
记叙文文体知识
2
1.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 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 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课件(46张PPT)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比喻得不 到贤才,忧思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贤士 们还没有选好归宿。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
归心。”以山高、海深,来比喻招纳人才
的博大胸怀;用周公来自比,表示自己一
定会像周公那样厚遇贤士,让天下英才都
心悦诚服地归顺自己。
36
如何写“归”——聚焦《归园田居》的写法
归去如何?
16
三读诗歌,比较诗歌内容
17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曹操忧从何来?从哪些诗句可看出?用了什么手法?分小组,结合具体 诗句,交流讨论。
一忧人生短暂 添加标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将人生比作“朝露”,一会儿就干了, 极言人生的短促,感叹时光易逝。
比喻
18
(一)忧从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
目录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1
一、读诗歌
目
二、析内容
录
三、赏技巧
四、悟诗情
2
曹操作者简介
罗贯中《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 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成白脸(白脸代表坏 人),这与历史的真实面目颇有出入。实际上,曹操雄 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 可泯灭的功勋。
8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从内 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诗和田园诗 三大类 。而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 高。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 然
9
一读诗歌,比较诗韵
10
添加标题
(一)诵读诗韵
《短歌行》
朗读提示 添加标题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插叙,让文章更精彩——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课教学课件1

《十里长街 送总理》
人们送别周总理
运用插叙 的文章
中心事件
插叙事件
《彩色的 战士小高带了一箱昆
翅膀》
虫上岛
西瓜的来历
《十年后 的礼物》
达格妮听音乐会
穿风衣的人答应 送达格妮礼物
《十里长 街送总理
》
人们送别周总理
周总理为国操劳
•
彩色的翅膀
• 这真是个特别的晚会。黑板上用仿宋体写着“尝瓜会”三个大字,小讲台上的 白瓷盘里放着一个大西瓜。站长右手托起那个大西瓜,笑呵呵地说:“同志们,这
3 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 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之灯全都关上了。
4 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 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 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 者死死纠缠着问:“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 “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 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 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是 不是这就加重了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精 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开精神的压力。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 自己有些不稳,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他项 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
4 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
插 没负担,出人意料拿了两项冠军。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许多只手 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 课件(共38张PPT).ppt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 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背影》 “攀”“缩”“微倾”几个连续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为我买橘时过 铁路、爬月台的情景,突出父亲的艰难不易,表现了父亲细腻深沉的父爱。
二、句子角度
2.句子作用
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
2.以地点转换为线索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先回忆童年时代在百草园乐园的生活,后写在三味书屋 读书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范围的转换,一目了然。
3.以物为线索
如《台阶》一文是以“台阶”为线索,讲述了父亲要造一座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故事。
定义:贯串全文,推进文章情节的发展,通过线索可以把相关的人物、事
②作用:补充交代了上文某些内容;与上下文情节形 成对比;为下文某个情节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使情 节富有波澜;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中心。
《故乡》一文, “我 ”和 “母亲 ”谈到闰土时, 插入过去少年闰土和“我 ”的友谊片断,接着回到现实。
定义:所谓记叙顺序是指叙事前后安排的次序。主要包括顺叙、倒
件、场面、环境等有机地组织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4.以人为线索
如《我的叔叔于勒》以“我”作为人物线索,全文是以“我”的见闻和感受展开叙述的。
5.以事件为线索
如《皇帝的新装》一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是:皇帝“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 装”。
如《社戏》一文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这一中心事件来构思 全文,再现儿时美好生活。
6.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我”对阿长的感情是:实在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 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
群文阅读记叙文写作专题课件

人物
记叙文中的人物是核心 要素,应注重刻画其性
格、情感和心理。
事件
事件是记叙文的骨架, 要选择典型事件来表现
主题。
记叙文的叙事方式
01
02
03
04
顺叙
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 叙述,易于读者理解。
倒叙
先交代结局或某个关键点,再 回溯事件的起因和经过。
插叙
在叙述过程中插入与主要事件 相关的另一情节。
04
群文阅读记叙文写作的教学 实践
选取合适的群文阅读材料
主题相关性
选择与记叙文写作主题相关的群 文阅读材料,以便学生在阅读过
程中积累素材和灵感。
文本多样性
确保群文阅读材料具有多样性,包 括不同作者、不同风格和不同题材 的文本,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难度适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难度适 中的群文阅读材料,确保学生能够 理解并从中受益。
群文阅读记叙文写作教学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在群文阅读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面对学生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时间有限等挑 战,同时还需要解决如何有效评估学生写作成果等问题。
对未来群文阅读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展望
01
加强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Nhomakorabea未来的群文阅读记叙文写作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
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
群文阅读强调的是多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通过多篇文章的整合,让学生从 整体上理解某一主题或话题,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群文阅读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群文阅读的特点
• 群文阅读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比较性的特点。开放性是指群 文阅读的内容和形式多样,不局限于教材和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元性是指群文阅读的文章类型、来源和观点多种多样,能够 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比较性是指群文阅读注重多篇文 章之间的比较和关联,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异同点,加深对主 题或话题的理解。
高中记叙文写作讲解实用精品PPT课件

②她是一位性格开朗的女子(名词,宾语)。
2、地——状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面。“地”前面的词语 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方式一般 为:形容词(副词)+地+动词(形容词)。如:
③她愉快(形容词)地接受(动词,谓语)了这件礼物。
④天渐渐(时间副词)地冷(形容词,谓语)起来。
3、得——补语的标记,一般用在谓语后面。“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 “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结构形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得+副词。如:
⑤他们玩(动词,谓语)得真痛快(补语)。
⑥她红(形容词,谓语)得发紫(补语)。
4、字数不够
5、没有题目!!!!!! 尽量不要写题记、后记。(画蛇添足)
成功登顶
望穿秋水
无尽忧郁
淡定从容
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人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社会中,人、物于己,悲喜 各异: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有 睛、耳、鼻、舌、身、意“六欲”。这种种心理反应, 支配着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精神。 于是,开发人类的精神大陆,探索人物的心灵奥秘, 成为写作的基本要求。
肖像描写不求形似要求神似, 不求描写面面俱到,只求突出人 物的身份、性格。
示例:“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反复出现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用以塑造刘和珍美丽的形象,更为了戳 穿段政府的无耻谰言。
男子汉素描
• 他,中等个子。方正的脸,一头浓密的黑发又粗 又短如同刺猬,让人感到不怒而威。额头上依稀可辨 的皱纹,也许是他年纪不大却阅历较多,涉猎较广的 证明。眉宇下,细长的眼睛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魅力, 眼光时而犀利如X射线,仿佛能看穿人的五脏六腑; 时而柔情如水,似乎积聚了全世界的温情。适中的鼻 子如同一块凸出的磐石,而“磐石”右边的一颗形似 顿号的黑痣,正好像是他平常总像一扇大门那样紧闭 着嘴的一个忠诚卫士。
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ppt课件(25页)

人为线索 ,以一事为线索 ,以一物为线 索 ,以情感变化为线索等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 叙四种
顺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表达。 倒叙:把人物、事件的结局或人物经历、事 件过程中最特别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 插叙:在表达中暂时停顿一下,插入另外一 件事,然后再把原来的表达继续下去。 补叙:在表达过程中,暂时中断表达的线索, 补充与人物或事件相关的内容,补充完后再 继续进行原来的表达。
拓展性试题:
注意:
答题时要依据对文意的理解, 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看 法感想;或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 丰富文章内容,完成对文本的解 读。
实战学习:
阅读《那一声吆喝》完成 文后学习。
1.文章开头“腊梅,腊梅,好香的腊梅哟〞一 句,在文章里有什么作用?〔开头句子的作用〕
引起下文,为下文写腊梅、人物做铺垫。内容上 说明文章主旨,既指山城腊梅淡雅质朴的香味, 又指老人和儿媳腊梅一样淳朴的心灵。〔结构和 内2.第容三〕段“一声苍老的吆喝,在雾里翻了几个跟斗, 就稳稳地立在我跟前〞这一句中“翻〞字为什么 用得好?
分析人物形象:
技巧:〔1〕通过人物表现,总结其性格、 品质特点。 〔2〕具体分析即举例说明,谈看法还要 答出态度
把握文章主旨:
技巧分析〔1〕分析文章标题
〔2〕分析文章开头结尾。有的开篇点题,有的卒 章显志。
〔3〕分析议论抒情句入手
〔4〕委婉含蓄的文章,应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 入手
(5)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
面描写。正面描写 是直接描写人 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 态等描写内容。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 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 来表现主人公。
记叙文阅读专题课件(共54张PPT)

5、联想: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生动,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使文章更有内涵,增强文学性。 6、想象: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 者接受美的陶冶。 7、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特点和本质特征, 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集中地揭示主旨。 8、托物言志:含蓄、富有哲理和暗示性,使 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9、直抒胸臆:直接表达表达思想和情感,使 读者受到感染。
一、记叙文阅读
【梳理知识 查漏补缺】
一、什么是写作手法(写法)
是作者为表情达意而采取的有效艺 术手段。写作技巧受限于作者的世界观、 艺术观,同时又作用于他的写作实践, 为写作活动服务。
二、写作手法的分类:
1、表达方式:记叙(叙述)、说明、 议论、描写、抒情。
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 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 引用等。
白描的作用:让被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 准确传神;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 烘托气氛,表现力强,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细描的作用 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或事物形象,更好地表现主旨; 感染力强,使人能身临其境,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5、议论:增强文章表达效果,提高战斗性;明确文 章主题,揭示蕴含的思想意义;贯通文脉紧凑篇章结 构。
• 2.叙事类的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来表现文章的主题。《台阶》、《社戏》。
• 3.写景类的记叙文:通过描绘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春》。 • 4.状物类的记叙文:通过写物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海燕》。
知识点3 • “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 提醒:并非所有的记叙文都必须满足“六要素”,有些文章中,某
(四)结构手法及其作用
1、照应(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 构严谨,中心突出。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贯通,总 结全文,增强表达效果;突出主题,深化主题。 2、过渡:承上启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前后呼 应;转移话题、连接事件,转换场景;思路清晰、转 换自然;衔接紧密,上下连贯。 3、衔接:使诗文上下文之间取得连接与过渡的一种 写作技法。主要作用是保持意义上的连贯、文句的流 畅和行文的变化。 4、悬念:使文章张弛有度,情节曲折,吸引读者。 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 了表达自己主题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记叙文写作专题——细节描写
颜林
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学习怎样进行细节描写。
一、细节描写的释义
(一)、感受细节: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朱自清《背影》
2、本区的教士来给葛郎台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动了一动。
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巴尔扎克《守财奴》2、(二)细节描写的作用:
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鲜明生动感染力强
细节描写能使
文章生动起来
(三)、什么是细节描写?
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某一局部、环境的某一特征或事件的某一细微进程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细节描写的类型有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景物(环境)细节描写等。
二、方法探究:
(一)、精工细笔描摹刻画
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人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微进程。
这是细节描写最常用的方法。
(1)细部相貌
例如: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孔乙己》)
(2)细微进程
例如:陈然立即明白了,就轻轻地关上灯,拉上门窗,随手拿起准备好的扫帚,小心地挂在窗台下面的钉子上。
(《在烈火中永生》)(二)、浓墨重彩绘形绘色
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也常常采用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
作家采用较多的是夸张、比喻和反复等修辞手法。
例如:
1、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藤野先生》)
2、(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伸出头来,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3、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者,满是奇异的绿呀。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么软,那么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绿》(三)曲笔悬念烘托映衬
在写作高手的笔下,对于典型细节,通常不肯用平铺直叙的方法简单化的一掠而过,而是采用“曲笔”,不断设置悬念,烘托映衬,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接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
大侄子赶
上前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走上前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哪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溜圆,把头又狠狠地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拖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
”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慌忙揩着眼泪,走上前道:“老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顿时就没了气。
——《儒林外史》三、写好细节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不能面面俱到。
所选细节必须是那些富有表现作用的细节,而并非是越细致、越周到、越全面越好,不要堆叠对表达主题刻画人物作用不大甚至不起作用的细节,因为“充塞着次要细节的作品,总是沉闷而枯燥的”(屠格涅夫)
(2)要注意观察。
要认真观察事件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人物活动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摄取那些有意义的细部着意描摹,努力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
(3)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细节描写必须真实。
四、课堂小作文:
下面这段文字显得干瘪乏味,缺少感染力。
请你用生动具
体、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重新写作。
(200字左右)
“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
示例: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
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
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
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9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我的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点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
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我“唉”的一声便瘫在了桌上。
五、课外作文训练
以《我得了第一名》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只写一件事,有细节描写;
2、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
3、不得抄袭,8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