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合集下载

羊角膜翳(鼓眼)的防治

羊角膜翳(鼓眼)的防治

羊角膜翳的防治
羊角膜翳是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

1.羊角膜翳病因:
羊角膜翳是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由于角膜受到感染,或异物、化学物质的损伤,或肝火过盛,引起的炎症。

2.羊角膜翳诊断:
【临床症状】病羊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呼吸均无明显变化。

发病初期眼晴发灰色,逐渐形成同心圆状白色角膜翳,流泪、怕光,疼痛、看不清东西而乱撞,严重时失明(图1)。

3.羊角膜翳治疗:
临床治疗多以内服中药为主。

(1)严格消毒的前提下,在病羊的颈部采集静脉血10mL,注射于眼睑内,约4~5d全部吸收后,可再注射1次。

此法可激活羊体内的免疫系统,促进自体康复。

也可将青霉素80万IU 加入地塞米松2mg,混入病羊血中,在病羊眼皮下注射,两日1次,然后将拨云散喷入羊眼中,每日2次,连用2-3d。

(2)用剥去外皮的嫩榆树枝条,由羊的两鼻孔捅入鼻泪管4-6cm深处。

此枝条可不用拔出,待眼病痊愈后会自然掉出。

也可用柳树枝条。

(3)取5%葡萄糖100mL加入37%浓盐酸1mL,充分混合后作静脉滴注,每天用药1次,一般5-7d即可治愈。

(4)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如蛇蜕、灯芯草、柴胡、陈皮、白菊花、竹叶、石决明、木通、生地各6g,煎服(图2)。

(5)硼砂、硇砂、朱砂各等量为细末,用竹筒吹入眼内。

图1羊角膜翳(鼓眼)眼结膜严重感染,出现溃疡
图2蛇蜕具有明目退翳,祛风定惊,解毒止痒的功效,主治惊风癫痫、角膜翳障。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防治措施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Infectious Keratoconjunctivitis,IKC),也称为羊眼眼病,是一种常见且具有传染性的眼部疾病。

该疾病主要影响羊的角膜和结膜,会导致眼部不适、疼痛以及影响羊的视力。

下面将介绍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以及防治措施。

1. 流行病学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主要发生在全球各地的羊群中,特别是在养殖密集的地区和季节。

该疾病经常在秋季和冬季流行,高发地区常常是北半球的温暖湿润地区。

病原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眼部分泌物或不洁的环境传播。

2. 临床特征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结膜充血和水肿:患羊的眼睛表面会出现充血、发红以及结膜水肿的症状,使得眼睛外观肿胀。

- 泪液产量增加:患羊的泪液分泌会增加,导致眼部分泌物增多。

- 角膜浅表溃疡:可见于感染初期,角膜表面会出现溃疡,患羊会出现疼痛、湿润和眼部不适的症状。

- 目光涣散:患羊的视力会受到影响,出现目光涣散、视线模糊的表现。

3. 防治措施为了预防和控制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传播,有以下几个防治措施:- 隔离感染羊:对于发现患有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羊,应立即将其隔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 细菌灭活剂:可通过在患羊眼部滴入细菌灭活剂来治疗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减轻病情和疼痛。

- 卫生环境改善:保持干净、卫生的羊圈和饲养环境,定期清理羊圈和更换垫料,减少细菌的滋生和传播。

-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羊的眼睛,发现患病羊及时隔离治疗,预防疫情蔓延。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羊类眼部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通过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定期检查羊的眼睛、隔离感染羊以及及时治疗,可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保障羊类的健康。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断与防治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断与防治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由多种致病源感染引起的一种以结膜发炎为主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患病羊主要表现为畏光流泪,害怕强光照射,上下眼睑出现炎性水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导致角膜混浊出现云雾状增生,造成羊失明。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发生后,由于害怕强光刺激,影响机体的正常采食,体重逐渐下降,泌乳能力降低,不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该病的典型临床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发病急,只要羊群中出现1只患病羊,该病会在较短时间内向整个羊群传播蔓延。

该病虽然造成的死亡率较低,但会严重影响羊群的正常采食及生活。

近年,在羊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

为此,作者结合工作经验,分析了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旨在引导养殖户掌握该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方法,从而降低发病率和提高养殖效益。

一、流行病学1.病原。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由多种致病源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源包括结膜乳支原体、鹦鹉热衣原体、立克次体、李氏杆菌奈氏球菌等。

该病的主要致病源为衣原体。

临床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除为害羊外,还会为害猪、牛、鸡等禽类动物,尤其是对幼龄动物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患病羊的分泌物如眼泪、鼻涕、尿液和乳汁中含有大量致病源,是该病传播的主要源头。

另外,若圈舍内粉尘较大、蚊虫滋生,也会引发机械性传播。

2.传播流行。

羊传染性结膜炎传播流行具有典型的季节性,常发生于每年5-10月,这段时期温度适合蚊虫繁殖,若羊舍环境卫生较差,将加重该病的传播流行。

通常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持续时间为15天左右,最长的30天。

如果患病羊没有继发感染其他疾病,基本上能治愈。

一旦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会造成严重死亡,个别患病羊由于角膜结膜白斑引起双目失明,失去利用价值,只能淘汰处理。

二、临床症状患病羊感染早期害怕强光刺激,在放牧过程中常背对阳光采食,经常跟不上放牧节奏,并且一侧或两侧眼睛流出清澈的内容物。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诊断、预防及治疗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在羊养殖中比较常见,该病由多种致病原导致,能感染不同品种与年龄的羊。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会对羊的采食、走动等造成严重影响,减缓羊生长发育速度。

部分病羊持续较长的病程后,还可能会有衰竭而死现象发生,对羊养殖户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

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传染性较强,易在短时间内传播给同群其他健康羊。

一旦出现病羊,要第一时间采取隔离治疗措施,遏制病情的蔓延。

该文主要论述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例变化及诊断,并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

0引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同时也增大各类羊疾病的发生率。

其中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

其对羊健康生长的危害性极大,且会在全群中蔓延和扩散。

如果不能及时加以防治,部分病羊会逐渐死亡。

羊角膜结膜发炎是病羊的主要症状,眼睛内会流出较多的分泌物,视觉受到严重影响,减缓羊发育速度,降低羊养殖效益。

因此,养殖人员需做好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控工作,切实保证羊养殖效益。

1流行病学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致病原众多,包括结膜支原体、李氏杆菌、鹦鹉热衣原体等。

现阶段,通常认为本种疾病的主要致病原为衣原体。

本种不但会对羊造成危害,牛、猪等其他动物也可能遭到感染。

羊患病后,将会有大量的致病原存在于其眼泪、乳汁、尿液中。

若其他羊接触到这些致病原,将会感染疾病。

同时,粉尘、蚊虫等也会对该病进行传播。

该病的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流行于任何季节。

通常春秋季节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若养殖密度过大,养殖人员没有做好圈舍卫生工作,将会增大疾病的发生几率。

出现病羊后,如果隔离治疗工作没有及时开展,将会在5 ~内向全群扩散。

病羊经过治疗恢复健康后,依然会有病原存在于眼分泌物中。

具有2周左右的病程,部分病羊则具有1个月左右的病程。

病羊如果出现继发感染问题,死亡率将会增加。

此外,部分羊患病后,会有白斑出现于角膜结膜中,继而彻底失明,需及时淘汰。

2临床症状羊患病后,初期有清亮眼泪由眼睛中流出,且有一定的疼痛感产生。

羊生病了怎么办?羊结膜炎怎么治疗?羊病日常治疗基础知识介绍!

羊生病了怎么办?羊结膜炎怎么治疗?羊病日常治疗基础知识介绍!

羊生病了怎么办?羊结膜炎怎么治疗?羊病日常治疗基础知识介绍!如何诊断该羊是否真的病了如果知道羊生病了应该怎么做呢?一旦发现羊生病了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量体温和听诊,所以体温计和听诊器是必备的,量体温的方法必须要学会。

量完体温之后更要仔细观察羊的症状:是否咳嗽、流鼻涕、什么样的鼻涕、喜欢趴着还是走路不稳,吃食怎么样等等一些列异常的行为。

一量,即测量羊的体温。

羊的正常体温为38℃~39.5℃,羔羊体温略高一些,另外一天之中还会有一定的体温波动,例如运动之后、暴晒之后体温会有所升高,但波动范围多会在1℃以内,用体温表测量肛内温度,如果温度达到40.5℃以上便有很大可能生病了。

二听,即听羊的呼吸音和瘤胃蠕动音。

用听诊器听羊的呼吸音,健康羊吸气时会听到“夫”的声音,呼气时会听到“呼”的声音,呼吸音过重多见于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呼吸音过弱多发生于肺炎实变期、肺部气肿等,听到“赫”的声音多见于传染性胸膜肺炎中后期肺部出现黏连时。

没有听诊器时,我们可以听羊的咳嗽声、喷嚏声及呼吸音粗细来确定羊只是否生病。

当羊出现采食减少、胀气、便秘等症状时,我们还需要听瘤胃蠕动音,健康羊瘤胃每分钟蠕动2~4次且蠕动有力,瘤胃蠕动次数减少及蠕动无力则说明羊的消化功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三看,即看羊的体况、分泌物及反刍排泄。

首先我们需要看养的体况、毛色、精神、反应及运动等基本信息,健康羊膘情好、毛色亮、精神好、反应敏捷、行动矫健,反之则为问题羊;其次我们可以看羊眼、鼻等部位的分泌物,如果羊流眼泪、流鼻涕则多为亚健康羊或病羊;最后我们需要观察羊的反刍和排泄,健康羊在采食后30~60分钟后开始反刍,每次反刍40~70分钟,反刍减少或不反刍的羊消化肯定有问题,且多会伴随出现瘤胃积食或瘤胃胀气等,除了反刍外还需要看排泄是否正常,拉稀、便秘等均非正常表现,不过坨状粪便问题不大,其多见于长期圈养、缺乏运动、精料喂量过多的羊群。

发现病羊之后,我们便可以通过具体症状表现来确诊具体羊病,以便进行相应的用药治疗。

羊传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要点

羊传染性角膜炎诊断及治疗要点

X u m u s h o u y i羊传染性角膜炎是羊群中最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又称红眼病。

羊得了羊传染性角膜炎后在羊身上出现的症状是,羊的眼部会出现炎症,主要是眼角膜处和眼结膜处,羊传染性角膜炎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立克次氏体和奈氏球菌感染引起的。

羊传染性角膜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很容易在羊群中进行传播,对畜牧养殖人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文主要以青海地区的羊群为例分析了羊传染性角膜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

让养殖人员对羊传染性角膜炎有所了解,在羊群出现这个病时可以进行快速的治疗,减少养殖人员的损失。

一、羊传染性角膜炎的特点以及青海养殖地区羊群出现羊传染性角膜炎的原因羊传染性角膜炎具有流行性的特点,羊群中一旦有羊得了羊传染性角膜炎没有被及时的发现,就有可能对整个羊群进行传染,病原体的主要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染,分泌物传染,还可以通过苍蝇这类小型飞行昆虫进行间接传染,传染形式的多种多样也是该病传染性高的原因之一。

患有羊传染性角膜炎的羊,具有普遍性,和羊的性别年龄都没有很大的联系,但由于幼羊的抵抗力相比成羊来说更为低下,患病和被传染的几率也更高。

羊传染性角膜炎患病的原因主要是嗜血杆菌,立克次氏体以及奈氏球菌等等多种病原体引发的,病原体病变的主要原因与羊群生活的环境有关。

光照强度大,灰尘多以及蝇类动物的繁衍等原因都是羊传染性角膜炎出现的原因,所以羊传染性角膜炎多在炎热的夏季和秋季出现。

以青海地区的畜牧养殖为例,青海地区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地区,根据地理环境的优势该地区主要养殖藏羊和牦牛。

但是青海地区属于高原大陆气候,日照时间较长,光照强度较大,而且青海地区靠近戈壁,经常会出现沙尘形成扬尘给空气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而这些因素也容易造成羊患上羊传染性角膜炎。

二、羊传染性角膜炎的诊断要点对羊传染性角膜炎进行诊断时,要明白它的症状以及临床表现。

1、羊患了羊传染性角膜炎后,羊的眼角膜会出现乳白或者混浊的现象,羊的眼角膜和眼结膜可能会出现炎症,容易流泪,造成羊的眼睛朦胧看不清路。

羊的瞎眼病

羊的瞎眼病
羊的瞎眼病
南方各地,每年的春节前后,在枯草季 节,放牧羊群出现一种双目失明的羊病, 让牧羊人不知所措,对羊群安全过冬带来 危害。
羊瞎眼病是一种以脑和脊髓白质化,视 神经变性为特征的全身性中毒疾病。
一、发病历史
• 据调查,羊瞎眼病在我国虽已有一百多年 的历史,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引起人们 的注意。国外兽医文献中尚未发现羊瞎眼 病的记载。国内如青海、甘肃、内蒙古、 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区都曾发生过羊 瞎眼病。羊瞎眼病主要见于放牧的绵羊和 山羊,亦偶见于马、牛,群众称之为“瞎 眼病”。
2、组织学变化
• (1)视乳头及其周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层疏松增宽,中央动、静脉扩张充血和渗 出性出血。球后视神经纤维肿胀、变性, 或断裂、崩解、脱髓鞘。
• (2)大脑、小脑、延脑和脊髓除充血、出 血、水肿外,白质结构异常疏松,并出现 大量空洞,呈软化现象。灰质可见噬神经 细胞及卫星现象,神经原有多数核溶解或 浓缩。小脑胶质细胞增生。
2、组织学变化
• (3)肝细胞肿胀,颗粒样变性,细胞浆内 出现空泡,表现轻度中毒性肝营养不良。
• (4)肾小管管腔内有蛋白液,肾上皮细胞 肿胀变性,有的脱落于管腔中,肾汪球周 围有局灶性淋巴细胞浸润。膀胱粘膜和肌 肉层水肿,并有出血灶和炎症细胞浸润。
六、诊断
• 自然发病常为 群发。
• 根据发病季节 和临床特征 (瞳孔散大、 双目失明、瘫 痪)即可作出 诊断。
三、毒物学
• 野生或栽培的黄花菜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 生草本植物,品种甚多。目前已知可引起 中毒者有北萱草、小黄花菜、童氏萱草和 萱草四种。有毒成分主要是根皮中所含的 萱草根素。
三、毒物学
• 萱草根素是一种双萘结构的酚类物质,为 枯黄色粉末。加热至240℃变色,266-269 ℃熔融,可溶于氯仿。其化学结构式为:

羊流行性眼炎的防治

羊流行性眼炎的防治

羊流行性眼炎的防治
流行性眼炎,又称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眼角膜和结膜发生急性炎症,伴有大量流泪,其后发生角膜浑浊或呈乳白色。

传染很快,发病率可达100%。

1.病原及传染性
病原体为过滤性病毒或立克次体和细菌,有时三者混合感染。

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眼结膜及其分泌物中,通过直接接触传染,蚊、苍蝇可成为主要传染媒介。

气候炎热、刮风、尘土等因素会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

以羔羊及青年羊多发。

本病没有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2.症状
病初眼睛怕光、流泪,先侵害眼结膜,眼睑肿胀、疼痛、结膜潮红、血官舒张,并有黏性分泌物(图1)。

然后波及眼角膜,引起角膜充血,呈灰白色混浊;严重的,形成溃疡,引起角膜穿孔,甚至失明。

一般经过治疗,1~2周即可康复。

3.防治
发现病羊要及时隔离,以防传染,加强护理,避免强光刺激。

治疗可用4%硼酸水清洗病眼,用5%葡萄糖溶液点眼,每日2~3次;用抗生素软膏或水剂抗生素药水点眼,每日2~3次。

图1羊流行性眼炎病羊眼脸肿胀,并且有黏性分泌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眼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羊眼病多发生在温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传染很快,多呈地方性流行。

发病率可达90%~100%,但病死率很低。

病羊流泪,羞明,疼痛,结膜充血,浮肿,角膜混浊,严重的角膜呈云雾状,最后视力可能完全丧失。

病羊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掉膘。

防治方法
1、用生理盐水或2%硼酸、0.5%~1%的明矾溶液进行冲洗。

2、用氯霉素、氟哌酸或红霉素、金霉素眼药膏(水)点眼治疗。

3、用皮脂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0.1%~0.2%氢化可的松)配合抗生素、麻醉药进行结膜下注射治疗。

牛羊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