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学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诗经测试题

诗经测试题

诗经测试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主要收录了哪个时期到哪个时期的诗歌?A.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B. 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C. 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D.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2. 《诗经》的诗歌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哪三个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词、曲D. 经、史、子3. 《诗经》中“风”指的是什么?A. 国风,即各地方的民歌B. 雅乐,即宫廷音乐C. 颂歌,即祭祀时所用的诗歌D. 赋诗,即赋体诗歌4. 以下哪首诗属于《诗经》中的“雅”部分?A. 《关雎》B. 《蒹葭》C. 《鹿鸣》D. 《采薇》5. 《诗经》的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A. 四言为主,结构简单B. 五言为主,结构复杂C. 七言为主,韵律丰富D. 八言为主,节奏明快6. 《诗经》中的“赋”、“比”、“兴”是诗歌的什么手法?A. 修辞手法B. 诗歌体裁C. 诗歌形式D. 诗歌内容7. 以下哪句诗出自《诗经》?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D.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8. 《诗经》中的诗歌反映了哪些社会生活的内容?A. 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B. 奴隶社会的生产劳动C. 封建社会的战争与爱情D. 奴隶社会的祭祀活动9. 《诗经》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什么地位?A.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中国最早的散文集C. 中国最早的小说集D. 中国最早的戏剧集10. 以下关于《诗经》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 《诗经》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B. 《诗经》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民的生活。

C. 《诗经》的诗歌全部都是由诗人创作出来的。

D. 《诗经》的诗歌在古代被广泛用于教育和政治宣传。

正确答案:1. A2. A3. A4. C5. A6. A7. C8. B9. A10. C。

诗经测试题及答案

诗经测试题及答案

诗经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共计______篇。

2. 《诗经》按照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地区的民歌。

3. 《诗经》中的“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主要收录了______时期的诗歌。

4. “颂”是《诗经》中用于______的诗歌。

5. 《诗经》中最著名的篇章之一是《关雎》,其开篇的两句是“关关雎鸠,在______之洲”。

二、选择题1. 《诗经》的“风”部分主要收录了哪些地区的民歌?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D. 淮河流域2.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经》“颂”部分的用途?A. 祭祀B. 宴会C. 娱乐D. 颂扬3. 《诗经》中“雅”部分的诗歌主要反映了哪个阶层的生活?A. 农民B. 贵族C. 商人D. 工人三、简答题1.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2. 描述《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的主要区别。

四、论述题1. 论述《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一、填空题1. 3052. 黄河流域3. 西周4. 祭祀5. 河二、选择题1. A2. C3. B三、简答题1.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它不仅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

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真实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二是诗歌形式多样,语言朴实自然,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三是其内容涵盖了爱情、劳动、战争等多个主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2. “风”是《诗经》中收录的各地民歌,主要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情感;“雅”则主要收录了宫廷诗歌,反映了贵族阶层的生活和思想;“颂”是用于祭祀的诗歌,主要歌颂祖先和神灵。

四、论述题1.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国学知识竞赛初中段试题

诗经国学知识竞赛初中段试题

诗经国学知识竞赛初中段试题《诗经》判断题1、《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对)2、《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错)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思服”就是“想念”的意思。

(√对)4、“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错)寤”的意思是睡醒。

5、“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意思是: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对)6、《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错)7、“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用生动的夸张来描摹自己的紧张心情,形象鲜明。

(√对)8、《诗经.邶风.式微》中“式微式微,胡不归?”表现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错)9、《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对)10、“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对)11、《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错)12《诗经.邶风.二子乘舟》写出了母亲对两个儿子乘舟远行的牵挂担忧。

(√对)13、《君子于役》表现的是对丈夫的怨恨。

(×错)14《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

(√对)15《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对)16《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错)17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对)18、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中的“总角”是指童年时的发式,写出了青梅竹马的感情。

(×错)19、雅、颂体现了“雅乐”的威仪典重,多为四言句。

国学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国学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国学知识竞赛题库(填空题、默写题)填空题1、中国历史上最早运用“望闻问切”方法进行中医诊断的是? 扁鹊2、《离骚》中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和美人。

3、“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酒窝4、被国内外人士誉为“中国三大国粹”的是?京剧、国画、中医5、《诗经·小雅》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常被用于比喻对于高尚品德的敬仰。

6、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理,这是什么动物:鹅7、《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是—篇有名的论辩文,论辩双方的人物是儒家学派的大师孟子和农家学派的学者陈相。

8、“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9、《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鲁肃10、《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人是?袭人、晴雯11、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

高鸣大醉三千百,留着人家伴月明。

”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李白。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元宵节(上元节)。

13、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寇准1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渐渐转凉1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谁的作品?辛弃疾1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兄弟17、“初唐四杰”包括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18、五湖指的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19、传统音乐的“五音”包括宫、商、????角?????、徵?、???羽?????。

20、元杂剧中的女主唱称为??旦本??,男主唱则称为?末本??。

2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的“满招损,谦得益”出自?《??尚书??》22、旧时我国的老百姓称什么动物为“仓神”?老鼠23、李白的诗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是指:井上的围栏。

(完整版)《诗经》题库

(完整版)《诗经》题库

(完整版)《诗经》题库《诗经》选择题1、《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C)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2、《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那一部分(A)A、风B、小雅C、颂D、大雅3、《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C)A、风B、小雅C、颂D、大雅4、《诗经》全书收录了自(C)至春秋中叶的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5、《诗经》的主要采集者并尊称为“中华诗祖”的是(D)A、王子夫B、姜子牙C、庄子D、尹吉甫6、《风》包括了(B)个地方的民歌A、十四C、十六D、十七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诗经》中(A)A、国风B、小雅C、大雅D、周颂8、“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出自(A)A、风B、小雅C、颂D、大雅9、“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出自于(B)A、《诗经》B、《楚辞》C、《汉赋》D、《唐诗》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于(A)A、《诗经》B、《楚辞》C、《汉赋》D、《汉乐府诗集》1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原出自于(C)A、曹操的《短歌行》B、汉乐府诗中C、诗经D、楚辞12、以下谁对“诗经”做过正乐,整理,加工(B)B、孔子C、朱熹D、王夫之1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诗经.召南.甘棠》一诗是为了怀念周宣王的贤臣召伯,也写出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

B、《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C、《关雎》选自《诗经.周南》是一首结婚典礼上的乐歌。

D、《诗经.卫风.硕人》写了一位高大健硕的勇士。

1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C)A、《诗经》中的国风共分周南、召南、王风等十五国风,雅分为大雅和小雅,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三部分。

B、“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C、《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D、《诗经.豳风.七月》中以史诗般的气势记述农家的劳作、艰辛,以时间为线索将农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出来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A、《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诗经练习题答案

诗经练习题答案

诗经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属于《诗经》中的“风”?答案:B、静女2.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成书年代大约是在:答案:C、公元前6世纪3. 《诗经》中的“国风”主要描写的是:答案:A、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4.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雅”主要描写的是:答案:C、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5.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被誉为:答案:B、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二、判断题1. 《诗经》的作者是一人创作的。

答案:错误2. 《诗经》所记录的都是历史事件。

答案:错误3. 《诗经》被誉为“五千年来的文化瑰宝”。

答案:错误4. 《诗经》中的诗歌以骈文居多。

答案:错误5.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大多数是四言或七言。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诗经》是如何被传承下来的?答案:《诗经》最早是由古代君主所命令的宫廷音乐家所作。

后来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并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被整理成为一部书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诗歌被广泛地传唱和流传,最终形成了《诗经》这部古代文化经典。

2. 《诗经》具有哪些重要的文化价值?答案:《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首先,它是古代汉字文化的瑰宝,是我们认识和了解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其次,它记录了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再次,它通过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等的真实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最后,它的语言优美、质朴,给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3. 《诗经》中的“风”、“雅”、“颂”有何区别?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它们有着不同的风格和内容。

其中,“风”主要描写的是封建社会的风土人情,歌颂了人民的生活和劳动,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而“雅”则主要描写的是宫廷仪式和政治生活,体现了宫廷文学的风格。

而“颂”则是歌颂君主、贵族和神灵的颂歌,具有较为庄重的文风。

四、解答题1. 《诗经》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有哪些?答案:《诗经》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国学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国学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国学知识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国学学问比赛初赛试题及答案2023年国学学问比赛初赛试题及答案一、推断题: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老子的名言。

2、“楷书四大家”指的是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

3、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来俊臣。

4、《诗经》里面包括三百零三首诗。

5、“兼爱、非攻”是战国时期墨家的主见。

6、我国的奴隶制瓦解于战国时期。

7、“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出师表》。

8、“八仙”是传奇中的XXX的八位神仙,他们分离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9、全真教的创始人是王重阳,以《道德经》、《孝经》、《XXX波罗密多XXX》为主要经典。

10、大雄宝殿中的释迦摩尼佛像的姿态主要有坐像、立像、躺像三种。

11、孟子认为"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核心是“人民的力气不行轻蔑”。

1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着眼于儒家的“大一统”思想。

13、八卦中的“乾”卦代表了“地”。

14、《三字经》谈到的“人之初,性本善”,是由“孔子”提出的思想。

15、“二程”和朱熹在熟悉论上提出的重要命题是“格物致知”。

二、挑选题:1、“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子后来成了大思想家。

下列材料体现他的思想的是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仁爱待民,以德服人”C、“天道自然,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中心集权”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段对话表明孔子在政治上主见A、“有教无类”B、“贵贱有序”C、“仁者,爱人”D、“克已复礼”3、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假如他们信任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实行的态度是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导,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修柔和惩处他,使他胆怯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误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诗经考试题及答案

诗经考试题及答案

诗经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多少首诗歌?A. 300首B. 305首C. 350首D. 365首答案:B2. 《诗经》的编撰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荀子答案:A3. 《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诗、书、礼D. 易、春秋、论语答案:A4.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什么?A. 国风,即各地方的民歌B. 雅乐,即宫廷音乐C. 颂歌,即祭祀歌曲D. 赋诗,即文人创作的诗歌答案:A5.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哪一篇?A. 《关雎》B. 《蒹葭》C. 《桃夭》D. 《樛木》答案:A二、填空题6.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风、雅、颂7. 《诗经》中的“风”指的是______,即各地方的民歌。

答案:国风8. 《诗经》中的“雅”指的是______,即宫廷音乐。

答案:雅乐9. 《诗经》中的“颂”指的是______,即祭祀歌曲。

答案:颂歌10. 《诗经》中的“赋、比、兴”是诗歌创作的三种手法,其中“比”指的是______。

答案:比喻三、简答题11. 简述《诗经》的文学价值。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它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如语言简练、形象生动、情感真挚等,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如对爱情、亲情、友情等的赞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等,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12. 简述《诗经》中的“赋、比、兴”三种诗歌创作手法。

答案:赋、比、兴是《诗经》中诗歌创作的三种手法。

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如《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是直接描写人物、景物等。

比是指通过比喻来表达思想感情,如《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运用了比喻手法,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子偕老”中“偕”的意思是“携手”。

×2.判断题《诗经》在古时候又叫《诗三百》。

√3.判断题“自求多福”出自《诗经•大雅•文王》,意思是由得你自生自灭吧。

×4.判断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鸣》,意思是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5.判断题“鸠占鹊巢”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召南•鹊巢》,写出了人们对占着鹊巢的鸠的厌恶之情。

√×6.判断题《诗经》中《陟岵》描写的是父亲如何思念自己。

×7.判断题“高山仰止,景行行之”意思是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表示对德高望重者的敬仰。

√×8.判断题“黍离之悲”出自《诗经•王风•黍离》,指对国家残破、今非昔比的哀叹。

也指国破家亡之痛。

√×9.判断题《周礼•春官》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诗。

√10.判断题《君子于役》表现的是对丈夫的怨恨。

×11.判断题《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战国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2.判断题《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3.判断题《诗经•曹风•蜉蝣》抒发了天地浩瀚和人的渺小之感。

×14.判断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以乐景写哀愁,以哀景写欢乐,相反相成,效果奇妙。

√15.判断题“杨柳依依”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写出士兵当年离家时恋恋不舍的情感。

√16.判断题成语“人言可畏”出自《诗经•郑风•将仲子》中的“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7.判断题《诗经•卫风•木瓜》反映的是一般的礼尚往来的情形。

√×18.判断题《诗经•七月》是一首爱情诗。

×19.判断题成语“孔武有力”出自《诗经•郑风•羔裘》,形容人勇猛有力。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中的“寤”的意思是睡眠。

√21《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9.判断题“竹苞松茂”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11.判断题“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周南•卷耳》中的“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12.判断题成语“胡天胡帝”出自《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也有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

√21.单选题成语“新婚燕尔”出自A.《召南•草虫》B.《邶风•谷风》C.《周南•桃夭》 D.《邶风•终风》22.单选题《诗经》中十五国风是指A.十五国的风俗人情B.十五首优秀民歌C.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D.十五国的宫廷颂歌23.单选题“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

之死矢靡它!”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在彼河侧B.实维我仪C.实维我特D.不谅人只24.单选题“秋水伊人”这一意象出自A.《卫风•氓》B.《秦风•蒹葭》C.《小雅•采薇》 D.《大雅•生民》25.单选题“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出自《诗经》A.《大雅•荡》 B.《卫风•硕人》C.《卫风•氓》 D.《齐风•南山》26.单选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嗣音”的意思是 A.写诗应和B.唱歌回应C.杳无音讯D.捎个口信27.单选题下列《诗经》中的各篇,借喻为其主要表现手法的一篇是 A.《卫风•氓》B.《魏风•硕鼠》C.《秦风•蒹葭》 D.《郑风•将仲子》29.单选题“宴尔新昏,如兄如弟”出自《诗经》 A.《王风•燕燕》 B.《邶风•谷风》C.《小雅•采薇》D.《陈风•月出》53.单选题下列哪一首诗是反映社会矛盾、揭露批判现实的怨刺诗?A.《大雅•江汉》B.《小雅•黄鸟》C.《大雅•皇矣》D.《鄘风•柏舟》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实劳我心B.远送于南C.伫立以泣D.泣涕如雨68.单选题《诗经》中《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当产生于A.西周初期B.西周末期 C.战国时期D.春秋时期71.多选题下列《诗经》作品中,属于悼亡诗的有 A.《唐风•葛生》B.《小雅•蓼莪》C.《郑风•将仲子》D.《卫风•有狐》74.多选题《诗经•魏风•硕鼠》中表现农民受尽剥削、不堪重负的诗句有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B.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C.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D.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75.多选题怨刺诗主要保存在A.大雅B.颂C.国风D.小雅76.多选题《卫风•氓》 A.是我国诗史上最古老的一首弃妇诗B.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C.告诉人们不要自主择偶 D.景物描写很出色77.多选题《诗经》中的主要表现手法有A.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B. 比,以彼物比此物。

C.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D.拟,把物比拟成人。

78.多选题下列《诗经》作品中,属于哲理诗的有A.《秦风•终南》B.《小雅•无将大车》C.《小雅•鹤鸣》D.《卫风•伯兮》79.多选题《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在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有A.以四言为主B.常用重章叠句C.多用比兴手法D.每首诗一韵到底80.多选题下面各句中加括号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D.今我来思,(雨)雪霏霏81.多选题下列诗篇中反映了民生疾苦的有A.《诗经•邶风•北风》B.《诗经•齐风•鸡鸣》C.《诗经•郑风•风雨》D.《诗经•豳风•七月》82.多选题《诗经•鄘风•柏舟》反映了A.对父母之命的反抗B.对新婚的祝福C.对爱情的执着D.对婚姻自由的追求83.多选题下列哪些成语出自《诗经》A.信誓旦旦B.一日三秋C.辗转反侧D.一箭双雕84.多选题“颂”分为A.周颂B.鲁颂C.夏颂黄D.商颂85.多选题《王风•黍离》一诗的主旨是A.亡国之思B.失意之悲C.身世之慨 D.兴亡之感21.单选题《鹤鸣》是一首A.爱情诗 B.农业诗C.哲理诗D.弃妇诗26.单选题《诗经》“大雅”中的《公刘》、《緜》、《皇矣》、《大明》和( )等篇,叙述了周族的传说和早期历史。

A.《大雅•板》B.《大雅•文王》C.《大雅•生民》D.《大雅•民劳》32.单选题“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 A.《小雅•鹤鸣》 B.《卫风•氓》C.《小雅•棠棣》D.《豳风•东山》40.单选题琼瑶的《在水一方》歌词的内容、意境完全脱胎于 A.《邶风•静女》B.《秦风•蒹葭》C.《周南•汉广》D.《陈风•泽陂》41.单选题“桃之夭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有蕡其实B.其叶蓁蓁C.灼灼其华D.行道迟迟46.单选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悠悠”的意思是A.流动的样子B.思绪波动的样子 C.长久的意思D.思绪不断的样子47.单选题“万寿无疆”这个成语出自《诗经》A.《周南•汉广》B.《豳风•七月》C.《魏风•木瓜》D.《齐风•南山》54.单选题“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薄言掇之 B.薄言有之 C.薄言捋之 D.薄言袺之58.单选题“(),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月出皓兮B.月出照兮C.月出皎兮D.月出明兮59.单选题《诗经》中《周颂》的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创作于A.西周初期B.西周末期C.春秋中期D.战国时期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与子同仇。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 A.修我戈矛B.修我矛戟C.修我甲兵 D.修我矛盾63.单选题“洒扫穹窒,我征聿至。

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出自下面哪首诗歌 A.《卫风•氓》B.《豳风•东山》C.《小雅•采薇》D.《大雅•生民》72.多选题《诗经•邶风•击鼓》反映了()的思想感情。

B.思念家乡,思念亲人C.保家卫国,建功立业D.厌恶战争,反对战争80.多选题经》篇什中,哪些属于思妇诗?A.《诗•豳风•七月》B.《诗•豳风•东山》C.《诗•卫风•伯兮》D.《诗•王风•君子于役》81.多选题下列诗篇中反映了民生疾苦的有A.《诗经•邶风•北风》B.《诗经•齐风•鸡鸣》C.《诗经•郑风•风雨》D.《诗经•豳风•七月》82.多选题《诗经》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国风》,它的大部分作品创作于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小心翼翼”这个成语出自《诗经》中的A.《周南•汉广》B.《大雅•大明》C.《魏风•木瓜》D.《齐风•南山》29.单选题东汉末年,经学大师()为《毛诗》作笺,因此《毛诗》开始流行。

A.伏生B.郑玄C.蔡邕D.朱熹34.单选题《诗经•卫风•伯兮》是一首A.怨妇诗B.思妇诗C.征战诗D.爱情诗36.单选题“月出皎兮,佼人僚兮”中“僚”的意思是A.轻浮B.洁白C.美好D.清晰39.单选题《诗经•关雎》中诗句“钟鼓乐之”是表示A.对爱情的追求B.对祖先的祭祀C.对婚姻的庆贺D.对君子的赞美41.单选题下列《诗经》作品中运用对比手法的是 A.《大雅•生民》B.《小雅•北山》C.《大雅•公刘》D.《大雅•大明》52.单选题“邂逅相遇”这个成语出自:A《诗经·郑风·野有蔓草》:“B.《大雅•文王》C.《卫风•淇奥》D.《秦风•蒹葭》58.单选题《王风•大车》中塑造的形象是A.勇敢争取爱情的女性B.婚姻遭遇不幸的女性C.辛勤劳作的农民D.勇敢善战的士兵71.多选题《诗经•邶风•柏舟》中表达内心的不满、忧愁、怨恨的诗句有A.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B.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C.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D.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73.多选题《小雅•蒹葭》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A.赋、比、兴B.对比映衬C.象征D.比喻81.多选题《陈风•月出》A.是一首双声叠韵的诗B.诗中形容月色洁白明亮C.是一首月下怀人的诗D.诗中形容女子容貌美好初中段试题第一关《诗经》(第48题/共85题)48.单选题没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的作品是A.《秦风•蒹葭》B.《秦风•无衣》C.《鄘风•相鼠》D.《大雅•生民》初中段试题第一关《诗经》(第64题/共85题)64.单选题“彼其之子,硕大无朋”中的“朋”的意思是A.朋友B.朋党C.遍及D.相比69.单选题《伐檀》与《硕鼠》艺术特点的相同之处是A.四言诗B.比喻贴切C.重章叠句D.宗庙祭祀初中段试题第一关《诗经》(第48题/共85题)48.单选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A.《小雅•车舝》B.《小雅•鹤鸣》C.《豳风•东山》D.《邶风•日月》60.单选题“蟋蟀在堂,岁聿在莫。

今我不乐,()。

”选出填写正确的一项A.日月其辉B.日月其除C.日月其迈D.日月其韬65.单选题《小雅•斯干》对宫室的描写,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A.赋B.比C.兴D.颂7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十五国风的有A.齐风B.楚风C.秦风D.鲁风33.单选题成语“绰绰有裕”出自《诗经》A.《小雅•鹤鸣》B.《小雅•角弓》C.《豳风•东山》D.《卫风•氓》78.多选题下列《诗经》篇什中,属于征夫诗的有A.《诗•秦风•蒹葭》B.《诗•豳风•东山》C.《诗•卫风•伯兮》D.《诗•小雅•采薇》25.单选题没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的作品是A.《秦风•蒹葭》B.《秦风•无衣》C.《鄘风•相鼠》D.《大雅•生民》71.多选题《诗经•秦风•蒹葭》中体现“伊人在水一方,求之不得”的诗句是A.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