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秀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多少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三篇)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一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多少二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大小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多少一活动目标:1.学习观察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

2.能运用对应排列的方法判断出多少,并且掌握添1去1的方法。

3.在活动中学会等待和轮流。

活动准备:1.课件:动物联欢会。

2.不同颜色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

比比谁的反应快:出示两组物体不一样多的图片,请幼儿快速判断:如果一样多,就把手举过头顶;如果不一样多,就用手抱住膝盖。

二、感知5以内的数量。

师:“动物王国要举行联欢会,这几天长颈鹿和大象可忙坏了。

大象力气大负责吹气球,瞧,它吹了好多气球。

”(出示红气球5个、绿气球4个)提问:1.红气球和绿气球,谁多、谁少?”2.你是怎么知道红气球多、绿气球少的?”(看的、数的…….)师:“到底谁多谁少呢?我们给它们排队比一比。

”(两种颜色的气球一一对应摆放,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并点数验证谁多谁少。

)三、用添1去1的方法使两组物体数量相等。

师:“长颈鹿脖子长,它负责挂灯笼,它第一次挂上了5个红灯笼,第二次挂上了4黄个灯笼”(两排对应排列)1.两次挂得是否一样多?多(少)多少?2.怎样才能使两次挂得数量一样多?(启发幼儿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它们的数量相等。

)3.5个红灯笼去掉1个是几个?4个红灯笼和4个黄灯笼谁多谁少?(一样多)四、操作活动。

师:“为了招待客人,它们还准备了许多积木。

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的(红、绿、黄),这些不同颜色的积木也想来比多少,怎么办?”(引导幼儿轮流操作摆放。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比较数的多少二比较数的多少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继续学习用目测方法正确判断7以内的数量。

2、教幼儿认识7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间的数差关系。

活动准备:教具:数字卡1——7数量为3——7的圆点卡片学具:添画圆点和数字作业纸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认读数字1——7.2、看数字快速做动作。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字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字的认识》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数字的认识》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1-5的写法和数量含义;2.学会用游戏、故事、表演等方式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数字1-5的写法认识;2.数字1-5的数量含义及大小比较;3.数字1-5的序数概念。

教学重点:1.数字1-5的写法认识;2.数字1-5的数量含义及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1.数字1-5的写法认识;2.数字1-5的比较大小概念。

教具准备:1.数字1-5卡片、5张小红花卡片、5张小星星卡片,各若干张;2.数字1-5拼图;3.班级大屏幕或白板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步:介绍数字1-5的写法认识1.教师出示数字1-5卡片,让学生模仿教师写出数字,并介绍每个数字的写法;2.学生分组进行数字的比拼,比拼出谁最快写完1-5数字,并给予奖励。

第二步:介绍数字1-5的数量含义及大小比较1.教师将随机抽取1-5张小红花卡片、小星星卡片,让学生数一下卡片上有几个;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量的大小比较,例如比较1和5的大小,2和3的大小等。

第三步:介绍数字1-5的序数概念1.教师出示数字1-5拼图,引导学生数出每个数字,并让学生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数字1-5的序数概念,例如第一个、第二个等。

第四步:游戏活动,巩固所学知识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字1-5的填空游戏,例如填写“0、1、2、3、_”;2.学生进行“数字拾取”活动,将课堂上看到的1-5数字在教室内寻找;3.学生分组表演“数字故事”,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数字1-5的写法和数量含义;2.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掌握程度,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5以内

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5以内

中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5以内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目测来辨认和记住5以内的数字及其数量。

2. 学生能够用手指指出5以内的任意数字。

3. 学生能够根据给出的数量用手指和图形进行匹配。

二、教学准备1. 数字卡片:1到5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卡片上有相应数量的图形。

2. 手指模型:可以用来指出数群中的数字。

3. 匹配卡片:上面画有数量图形,学生根据要求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课堂(5分钟)教师展示数字卡片上的1,然后要求学生一起数1,并用手指模型指出相应的数字。

再展示数字卡片上的2,要求学生一起数2,并用手指模型指出数字2。

依次展示数字卡片上的3、4、5,要求学生一起数,并用手指模型指出相应的数字。

2. 认识数字(10分钟)教师将数字卡片上的数字随机排列,展示给学生看,并称出卡片上的数字。

学生观察卡片上的数量图形,并说出相应的数字。

教师每次展示一个卡片,学生齐声说出数字,直到5个数字全部学会。

3. 用手指指出数字(15分钟)教师出示手指模型,要求学生一起用手指指出卡片上的数字。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顺序和逆序数数,例如先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然后,教师展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让学生用手指模型指出相应的数字。

4. 数字和数量的匹配(20分钟)教师出示匹配卡片,上面画有数量图形,要求学生根据要求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

例如,教师出示一个卡片上画有3个图形,要求学生用手指指出数字3。

然后,教师出示一个卡片上画有4个图形,要求学生用手指指出数字4。

继续进行类似的练习,直到学生能够准确地匹配数字和数量。

5. 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包含数字和数量的卡片,要求学生用手指指出相应的数字,并说出卡片上的数量。

例示几个样例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互相提问并回答。

6. 结束课堂(5分钟)教师进行简单总结,强调学生掌握了目测数群5以内的能力。

鼓励学生用这些技巧来玩一些数字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目测来辨认和记住5以内的数字及其数量。

《5以内的数》幼儿园中班教案

《5以内的数》幼儿园中班教案

1、复习 5 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起幼儿学习数字的兴趣。

1、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2.活动难点:会按数取物。

1、教具:小动物 5 只; 5 以内数字卡;蛋糕一只。

2、学具:印有数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鱼、小草、小虫子、胡萝卜等图片,幼儿抄作纸每人一份。

一、活动过程:师: 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殊的高兴,因为今天小猪过生日。

妈妈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

(出示蛋糕)师: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蜡烛表示一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蜡烛吧,有 5 支蜡烛,是过 5 岁生日。

有许多小动物们也来给小猪来过生日了,他们会是谁呢?1)“喵喵喵”是谁呀?小猫,看小猫还给小猪带了生日礼物,是什么呀?(西瓜)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总结:小猫给小猪送了一个西瓜,我们就用数字 1 来表示。

2)“还会有谁呢?”“叽叽叽”小鸡也来了,小鸡送了什么礼物呢?(两根黄香焦)有几根,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3)小松鼠、小羊、小兔也来了,他们会是什么礼物呢?(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分别是 3 朵花、 4 块巧克力、 5 块糖果)二、操作探索1、师:小动物给小猪送礼物了,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小猪送礼物,好吗?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送个小猪,(要求;小朋友们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么礼物,有几个,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礼物数量,看看黑板上的每一个框中的数字再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先讨论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再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数量,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赋予匡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5、小猪请老师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先收一下,师生整理好篮子。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5以内的序数》教学目标
1.了解数字1-5的序数。

2.能够正确说出数字1-5的序数。

3.能够用生活常见的东西进行序数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
数字1-5的序数。

教学准备
1.数字卡片(1-5)。

2.生活常见的东西,如笔、纸、手表、椅子等。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老师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数字1-5的序数。

2.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让孩子们回忆这些数字的名称,并数一数有几个数字。

3.老师提问:数字1-5的序数是什么?孩子们作出回答。

讲解与练习环节
1.老师播放数字1-5的序数歌曲,让孩子们跟着唱。

2.老师出示数字卡片(1-5),让孩子们跟着老师念出每个数字的序数,如“第一”、“第二”、“第三”等。

3.老师进一步介绍数字1-5的序数的应用,如比赛、排队、颁奖等场景。

4.老师布置序数实践活动:让孩子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来练习数字1-5的序数,如让他们按照大小写字母的序号排队、让他们记录晨曦前后的时间,等等。

总结环节
1.老师巩固孩子们对数字1-5的序数的掌握情况,可出示数字卡片让他们逐个念出每个数字的序数。

2.整堂课结束,让孩子们自由活动、休息、玩乐。

参考资料
《小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数》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5以内的数》

《5以内的数》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能够理解5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计数并辨认5以内的数字。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5以内数的概念,能够正确计数并辨认5以内的数字。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5以内数字卡片、小熊贴纸、水果图片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熊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熊,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5以内的数哦!2.数的概念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1到5的数字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数字卡片,数一数,认一认。

师:现在,请你们拿出自己的小熊贴纸,跟着老师一起来贴数字。

我们先贴1,再贴2,依此类推,一直贴到5。

3.数数练习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5以内的数字,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

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会在你们身后放一些水果图片,你们要数一数图片上的水果数量,然后告诉老师。

(教师随机放置水果图片,幼儿数数并回答)4.解决问题师:刚才我们学会了数数,现在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盘子里有多少个苹果?我们要怎样把苹果平均分给5只小熊呢?(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并尝试解决问题)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以内的数,大家表现得非常棒!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了哪些与5以内数有关的问题?(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入小熊贴纸、水果图片等教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在解决问题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思考,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数数练习环节,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确保他们都能正确数数。

(2)在解决问题环节,要引导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量》含反思
让幼儿观察黑板上有几棵树,几只小鸟,思考用什么来表示三棵树,五只小鸟。
(在此环节可以让幼儿根据实物自己去操作了解)
三、幼儿自由结伴在此进行游戏。
幼儿可以进行自由找朋பைடு நூலகம்来进行巩固复习游戏。
(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在活动的最后再次请幼儿进行游戏时,可以将幼儿的兴趣再次调动起来。)
活动反思:
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导入,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能让幼儿很轻松的学习,在活动的过程中,我利用拍手游戏,让幼儿先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活动中,我还让幼儿之间相互提问,当我在黑板上画有几棵大树,几只小鸟,并让幼儿思考用什么来表示时,幼儿说:“可以用点子表示”。也有的幼儿说:“可以用数字表示。”等等。活动的最后,我又让幼儿进行游戏。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枯燥无味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不仅让幼儿学起来很轻松,也能让幼儿不会对数学活动产生反感。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感知5以内的数量》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已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对5以内的数量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数字的实际意义还不了解,为了让幼儿更了解5以内的数量,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感知5以内的数量,巩固对数字1~5的认识。
2、能够听清老师的要求,并按要求活动。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5,实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拍手,请幼儿在心中默数并说出数量。 幼儿看数卡或点卡,并根据卡片上的数量拍手。
(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本身就是在玩中寻找学习的乐趣。)
二、给实物印点或印数字。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计划:少于5个教学计划(对教学有反思)中班数学活动(反思教学)内的教案数量主要包括活动的目标,难度,活动的准备,活动的过程,活动的反映等,复习数和数在5以内的数字,可以一贯地计数点数,学会按数数对象,培养孩子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参加中班数学活动班,来看看数5.活动目标内的课程计划:1.检查数字和5内的数字,并检查手中的点数。

2.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进行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难度大:1.活动重点:可以持续计算积分;知道用数字表示的实际数字。

2.活动中的难点:项目将被编号。

活动准备:1.教具:5只小动物; 5张数字卡;一个蛋糕。

2.学习工具:印有多个边框;糖,西瓜,香,葡萄,鲜花等图片;塑料鱼,草,小虫子,胡萝卜等图片,儿童为每个人复印纸。

活动程序:老师:1.展示猪的照片。

这是谁?今天,这头猪特别快乐,因为今天的猪过生日。

母亲还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大蛋糕。

(展示蛋糕)老师:2.猪必须过几岁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表明已满一岁。

让我们一起算一下蜡烛。

有5支蜡烛,这是5岁生日。

有许多小动物来生猪。

他们是谁?1)谁是“喵喵喵”?小猫,看着小猫,给猪送生日礼物,那是什么?几(西瓜)?能表达的数字是多少?老师的总结:小猫给小猪送了一个西瓜,我们用数字1。

2)'还会有谁?叽叽叽小鸡来了,小鸡给了什么礼物?(两个黄色的香焦)有几个,请请一个孩子起来数数。

3)小松鼠,羊羔和兔子来了。

他们会是什么样的礼物?(孩子观察到了什么礼物?)多少钱?号码多少?(分别是3朵花,4块巧克力,5块糖果)二,运营探索1.老师:小动物送礼物给小猪,我们的孩子也来送礼物给小猪,好吗?老师还为您准备了送猪的礼物。

(必需;孩子们先看看书桌下有什么礼物,有几本,请孩子们根据他们所拥有的礼物数量看黑板上的每个盒子。

数量放在相同数量的礼物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多少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5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

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2.小动物去商店买气球,它们都买几只呀?(请幼儿扮演商店售货员,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动物买气球。

5以内数字自由说)在黑板上摆出来小动物买的气球,让小朋友数,"每个动物各有几个气球?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
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

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以内),其他幼儿回答:"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
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课下延伸:
点子卡片练习,添画小动物。

认识粗细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5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的为3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 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3.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1、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若回答细的,则出示牙签,让幼儿比较(2)若回答粗的,则出示蜡笔,让幼儿比较那么这支笔到底是粗还是细。

2.得出结论: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粗细的,要两样东西才能比较出租和细。

三、利用粗细不同的物体排序师:你们盒子里的东西有粗有细,那么我们来帮他们排上队1.幼儿操作任意排2.提问(1)你是怎么排的?(从粗一细,从细一粗)(2)你是怎么排出来的?
3、师生共同小结(1)先找出最细的,然后找出最粗的,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依次排队。

(2)从盒中先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一,然后再在盒中找出最细的,放在第二,反复运用这个方法依次排队4、请幼儿采用互换方法比较一种方法排列。

认识厚薄活动目标:
1、感知6以内的数。

2、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高矮和厚薄,能将物体按高矮和厚薄排序。

3、在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图片,厚薄不一的书5本。

学具:幼儿用书第32页,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巩固认识高矮,按高矮排队。

请三位高矮不同的幼儿站到前面来,让大家观察比较,可以由高到矮或由矮到高有序地排队。

再请5--6位高矮不同的幼儿上来,让他们目测比较高矮排序。

(2)认识厚薄。

出示厚薄不一样的书本,提问:这里有什么?有多少?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用比较和目测的方法认识书本的厚薄,再请幼儿上来比一比排一排,学习按厚薄给书本排序。

(从薄到厚、从厚到薄。

)2、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哪个厚?哪个薄?并认读汉字:厚薄,并在厚书旁边的圆圈里图上黄颜色。

(2)观察比较彩色格子的长短,说说:哪个颜色的格子最长?哪一种最短?并按从长到短的顺序在右边的格子里写上写上数序。

(3)启发幼儿按数序提示给格子涂色。

3、活动评价。

让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材料,教师表扬正确排序并大声讲述的幼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