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试题2014、2015、2017年

合集下载

环境科学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

环境科学综合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哪项?A. 人类社会B. 自然环境C.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D. 经济系统2. 下列哪项不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A. 工业生产B. 交通运输C. 农业活动D. 海洋污染3.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预测环境变化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C.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D. 促进经济发展4.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指的是什么?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消费者5. 下列哪项不是水体污染的来源?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生活污水D. 大气降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通常包括哪些方面?A. 环境监测B. 环境规划C. 环境管理D. 环境伦理7.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经济发展B. 社会公正C. 环境保护D. 政治稳定8. 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A. 提高能源效率B. 发展可再生能源C. 增加森林覆盖率D. 减少工业生产9. 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哪些类型?A. 供给服务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支持服务10.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包括哪些?A. 吸附B. 挥发C. 生物降解D. 化学合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关系。

12. 阐述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主要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城市化进程中可能遇到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14. 讨论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潜在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D3. B4. A5. D二、多项选择题6. A, B, C7. A, C8. A, B, C9. A, B, C, D10. A, B, C三、简答题11.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旨在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环境学概论》试题(卷)答案解析

《环境学概论》试题(卷)答案解析

《环境学概论》试题(四)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1.大气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

2、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现代湖沼学也把这一现象当作湖泊演化过程中逐渐衰亡的一种标志。

3.半衰期:是指某种特定物质的浓度经过某种反应降低到剩下初始时一半所消耗的时间。

4.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5.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6.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7.环境科学:研究人类-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8.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运行的总称。

9.电磁污染: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

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或汇汛的现象,叫电磁辐射。

过量的电磁辐射就造成了电磁污染。

10.环境评价:是研究人类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评价环境质量水平,对环境要素或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描述,为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2.(气压梯度力)(风)(湍流)3.(总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4. (空间辐射)(导线传播)5.(工业生产、燃料燃烧排放是一些废气)(热带森林和温带植被的破坏)6.(遗传)(生态系统)7.(吸附交换)(络合-螯合)8.(堆肥)(焚烧)9.(工业)(农业)(生活)10.(移动源)(固定源)11. (COD)(BOD5)12. (山谷风)(海陆风)13.(在氮、磷过剩)(水华)(赤潮)14.(0—120分贝)三、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 B E F2. A C D3. A B D E4. A E5. B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举例说明按其化学特性大气污染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发生的天气条件是什么?答:要点①还原型(煤炭型):主要污染物:SO2、CO和颗粒物,在低温、高湿、阴天、小风、逆温情况下,在当地地形条件的影响下,污染物被封盖在城市上空,造成对人体健康极大的危害,致使上千人死亡。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目大全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题目大全
32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有哪些?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分析法、专业判断法
33什么是噪声?物理学认为:杂乱无章的无规律的声音,心理学认为:让人烦躁的声音
34噪声污染的主要特征有哪些?(1)具有能量性 (2)具有波动性 (3)具有局限性(4)具有难避性(5)具有随机性
35噪声污染怎样控制?生源的控制。降低声源本身的噪声是根本、有效的方法,它包括研究低噪声设备和有关加工工艺等三、传播途径的控制 1. 吸声 多孔材料 2. 隔声 防声墙,声屏障3. 消声 消声器,降低空气噪声的方法。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4个人防护 耳塞、耳罩、耳棉
38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有哪些?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无害化:指通过焚烧、堆肥、填埋等处理方式,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减量化:是固废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减少固废的产生量 、最终处置量和排放量
4环境要素有哪些特点?: (1)最小限制律(2)等值性(3)整体性大于各个体之和(4)出现先后,互相联系,互相依赖
5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能力有何区别?环境自净能力: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引起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物变化,最终污染物被清除。这一过程称为自净。环境清除污染物能力的大小称为环境自净能力。环境容量 :指对一定区域,根据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允许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
2环境有那些类型?:俺环境的主体。分1(自然环境):物质,能量,自然现象2(人工环境):文化,社会行为
按环境的范围由近及远进行的分类:1聚落环境2地理环境3地质环境4宇宙环境
3什么是环境要素?;环境要素又称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整体环境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人工环境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通常是指水、大气、生物、阳光、岩石、土壤等。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概论考研真题试题2014、2015年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概论考研真题试题2014、2015年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概论考研真题试题2014、2015年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科目代码:807 科目名称:林学概论满分:150 分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填空题(8题,每空2分,共30分)1. 根据形成土壤质地的不同,可以把土壤分为沙土、(1) 、(2) 三类。

2. 依据采用的手段不同,林木病害防治措施可分为病害检疫、(3) 、(4) 、及生物防治等。

3. 根据植物对光周期反应的不同,可将植物归纳为中间型植物、长日照植物、(5) 和(6) 四类。

4. 根据对光照强度的适应,可将植物分为阳生植物、(7) 和(8) 3类。

5. 常见的人工防护林类型主要有农田防护林、(9) 、(10) 等。

6. 低温对植物的危害主要有冷害、(11) 、(12) 等。

7.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主要有均匀分布、(13) 和(14) 3类。

8. 在我国江苏、安徽和山东3个省份分布最为广泛的人工林为(15) 。

二、单项选择题(15题,每题3分,共45分)1.某一山体从低海拔到高海拔,植被类型自然更替最可能的顺序是()。

A 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B 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矮曲林—山地针叶林C 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山地针叶林D 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针叶林—山地季雨林—高山草甸2.“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柳树最适合于()。

A 埋条育苗B 扦插育苗C 压条育苗D 播种育苗3.下列不属于无性繁殖()。

A 苹果嫁接B 杨树扦插C 飞播造林D杨树埋条4.适地适树品种培育最适合的种源是()。

A 国外引种资源B 野生种质资源C 人工种质资源D 本地种质资源5.亚热带地区的典型地带性植被为()。

A 苔原B 季雨林C 常绿阔叶林D 针叶林6.上层疏伐法的采伐对象是()。

研究生考试——环境学历年真题

研究生考试——环境学历年真题

20001.阐述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及其含NOx废弃的治理技术2.论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途径和机理3.请你谈谈土壤中农药的迁移、降解、残留及污染防治措施4.试论城市垃圾的常见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5.生态学的一般规律有哪些?试论他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20011.试比较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异同之处,并阐述环境保护的目的和内容2.论述大气光化学烟雾的特征、形成激励和条件3.请说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及原理。

4.讨论贡(Hg)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5.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请你谈谈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20021.试述当前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并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解决问题的指导意义。

2.论述二氧化硫工业废气治理技术,并举例一中方法阐述其净化原理3.阐述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生和危害4.论述化学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5.论述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特点及方法20031.简述生态平衡失调的特征、引起失调的因素,以及调节机制2.简述污染物对动物致毒的途径、机理和危害3.简述控制城市生活垃圾污染的技术政策和处置模式4.什么是光化学烟雾,其主要成分有哪些?以氮氧化物为例,说明其来源、迁移转化和归宿。

5.试述天然水的组成,并以重金属为例说明污染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6.论述我国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污染治理技术7.论述我国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8.从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的角度,论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意义。

20041、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及水危机产生的原因。

(20分)2、简述固体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技术政策是什么?(20分)3、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有什么不同?(25分)4、谈谈水的高级氧化工艺类型、特点及应用范围。

(20分)5、请谈谈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与原理。

(20分)6、为探讨环境污染与生态效应的关系、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0分)7、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按其发生的机制可分为哪两种?请谈谈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解答.

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及解答.

2004年试题名词解释:1吸附与离子交换:A吸附主要是指化学物质在气固或液固两相介质中,在固相中浓度升高的过程,包括一切使使溶质从气象或液相转入固相的反应。

B离子交换,借助于固体离子交换剂中的离子与稀溶液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以达到提取或去除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目的,是一种属于传质分离过程的单元操作。

2固体废物及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A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

B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是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的数量,缩小固体废物的体积,减少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设施不再回取的活动。

3温度层结与逆温:A温度层结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方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情况,即在垂直方向上的气温垂直分布。

B逆温,由于近地层大气的情况比较复杂,有时会出现气温随高度递增的情况,即逆温。

4环境噪声与连续等效A声级:A环境噪声,通常把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生活,即人们不需要听到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声音称为环境噪声。

B等效A声级,将一定时间内不连续的噪声能量用总工作时间进行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效连续A声级,它是一个相同时间T内与起伏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态的A声级。

5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A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中共同栖居的生物与其环境之间通过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系统的结构组成相对稳定,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物质与能量的流入,流出协调一致,即系统保持高度有序的状态。

6土壤背景值与环境容量:A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组成环境的各要素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元素的含量及其基本化学成分,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

B环境容量是指环境所能承受污染物的最大量。

南林考研真题整理

南林考研真题整理

一、填空(80分,每空2分,计40空)1、汉武帝刘彻在长安兴建的建章宫中的太液池(一池三山)之布局与造景可谓后世园林创作的模本。

2、著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3、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凡尔赛宫和孚—勒—维贡府邸,它们都是勒诺特设计的。

4、车网川别业和庐山草堂分别是王维和白居易以山水泉石为精神寄托的佳地。

5、著名的纽约中央公园是美国第一座城市公园,它的设计方案是由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合作完成。

6、日本庭园分为筑山庭、平庭、茶庭三大类型。

7、清末三大离宫御苑分别是圆明园、避暑山庄和清漪园(颐和园)。

8、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的代表作品有埃士特庄园和兰台庄园。

9、防止地表径流冲刷地面,可从竖向设计、工程措施两方面着手考虑。

10、园路结构设计应做到薄面、强基和稳基土,同时还要考虑就地取材。

11、安息角是指土、石等自然堆积物经沉落稳定后,其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12、园路线形设计分平面线形设计和纵断面设计两个方面。

13、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假想面,与自然地貌相交切所得的交线在平面上的投影。

14、计算土方体积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求体积公式估算;断面法和方格网法。

15、公园给水管网的基本布置形式有环状管网和树枝状管网两种。

16、“城市集中主义”的提出者是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17、《雅典宪章》中提出城市的四大功能分别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

18、《国家级园林城市评选标准》中评价园林城市绿化水平的指标是人均公共绿地、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二:单项选择(10分,每题2分,共5题,多选不给分)1.山石结体在江南被归纳为叠、竖、垫、拼、挑、压、钩、撑、 C 九字。

A:安 B:斗 C:挂 D:剑2.排水暗沟的布置形式大致有自然式;截流式;耙式及 D 等几种。

A:栏栅式 B:礓礤式 C:消力式 D:篦式3.经常通行机动车的园路转弯半径不得小于: CA:8米 B:10米 C: 12米 D:14米4.公园的主路横坡一般宜小于: BA:2% B: 3% C:4% D:5%5 内容丰富的售票公园游人出入口外的集散场地的面积下限指标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宜按 D 平方米/万人计算。

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概论 考研 2012

南京林业大学 环境科学概论 考研  2012

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环境科学概论》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环境容量生物放大作用超城市化水体富营养化二次污染物环境质量、城市热岛效应、水环境容量、生物多样性、荒漠化一、名词解释:1.环境容量:环境容量指某一环境对污染物最大承受限度,在这一限度内,环境质量不致降低到有害于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的水平,环境具有自我修复外界污染物所致损伤的能力。

环境容量由静态容量和动态容量组成。

2.生物放大作用: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3.超城市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4.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5. 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相互作用,或与大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而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较一次污染物还强。

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硫酸烟雾及光化学烟雾。

6.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环境质量通常要通过选择一定的指标(环境指标)并对其量化来表达。

7.城市热岛效应: 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