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
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精选

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寓言故事与童话》,详细内容为“猫和老鼠”的故事。
通过故事学习,使幼儿了解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猫和老鼠的生活习性,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寓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从故事中感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难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猫和老鼠的图片、故事课件、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猫和老鼠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故事学习(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猫和老鼠的行为表现,理解故事寓意。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引导幼儿进行逻辑分析,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用故事中的情节来回答,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5. 小结与拓展(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故事猫和老鼠2. 故事情节简要概括3. 故事道理提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并用文字描述。
示例答案:画面描述:猫和老鼠一起搬运食物,共同度过困难。
文字描述:猫和老鼠一起搬运食物,克服了困难,共同度过了难关。
2. 作业要求:画面清晰,文字描述准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猫和老鼠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师可以推荐其他寓意深刻的故事,让幼儿在阅读中继续提升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趣味故事》中的《猫和老鼠》。
该故事讲述了一只聪明的老鼠与一只笨拙的猫之间的趣事。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梗概、角色分析、情节讨论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梗概。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拓展表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梗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猫和老鼠玩偶、故事挂图、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猫和老鼠玩偶,引导幼儿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故事:借助故事挂图,详细讲解《猫和老鼠》的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1)故事中的猫和老鼠分别有哪些特点?(2)故事中哪个情节最有趣?4.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猫和老鼠。
(2)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最有趣的情节进行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猫和老鼠》2. 故事梗概:聪明的老鼠与笨拙的猫的趣事3. 角色特点:猫(笨拙)、老鼠(聪明)4. 重点句子:描述猫和老鼠的简单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猫和老鼠》的故事插图,并配以简单的句子描述。
2. 答案示例:画中展示猫和老鼠在追逐,句子描述为:“猫追老鼠,老鼠跑得很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有趣的角色,让幼儿对语言表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是小小表演家”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创作与《猫和老鼠》相关的表演。
(2)组织幼儿进行故事续编,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猫和老鼠玩偶,引导幼儿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猫和老鼠》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猫和老鼠》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猫和老鼠两种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喜欢动物的情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猫和老鼠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猫和老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猫和老鼠的图片、视频、故事课件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动物?它们长什么样?你们知道它们的生活习性吗?”2. 新课教学:教师展示猫和老鼠的图片,详细讲解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拟猫和老鼠的生活场景,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猫和老鼠的特点,培养幼儿的概括能力。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观察家里的宠物猫或老鼠,用语言描述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与父母分享。
2. 课后延伸:教师鼓励幼儿绘画猫和老鼠的图片,展示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力。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幼儿对猫和老鼠的认识、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提问、互动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指标:能够正确描述猫和老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观察能力强;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能力较强;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个别指导。
2. 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
3. 活动过程中,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观察猫和老鼠等动物,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精选五篇)

第一篇: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
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
“动物王国”是我们本学期进行的主题活动之一。在进行这一主题教学时,孩子们谈得最多的是动画片,兴致一来,手舞足蹈的孩子们一会儿模仿唐老鸭和米老鼠,一会儿模仿懒惰的加菲猫,一会儿又学着蓝猫和淘气„„而碰到没有对白的动画片,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语言表现着、模仿着,为片中的角色配音。看到孩子们如此兴奋,联想到无对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看画面创编角色对白的系列语言活动在我的脑海里诞生了。
活动延伸:
1、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创编对白及配音练习。
2、将幼儿的配音录制成磁带,与光碟同步播出,供幼儿欣赏。
3、提供成人配音经典作品给幼儿欣赏。
第四篇:大班音乐教案:猫和老鼠
大班音乐教案:猫和老鼠
设计思考:
1.年龄特点的分析:大班幼儿的创造欲望比较强烈,越来越喜欢那些能满足想象和创造欲望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与表达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与同伴合作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3、材料准备:(1)制作后的《猫和老鼠》动画碟片、(节选动画片的一个片段,分割成多个画面重复播放)(2)多媒体教学设备(将动画制作输入多台电脑)。(3)角色道具。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段激发配音欲望
1、语言导入。师:又到了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没有对白的动画片,想一起来看看吗?集体欣赏动画片段。
1、在组织活动时,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有考虑不周的现象。
2、活动中,可能关注活动流程多,关注孩子需要少,在教育机智方面还需加强、提高。
第三篇:幼儿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
活动目标:
1、感受动画片的幽默与诙谐,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猫和老鼠》精选

幼儿园大班语言精品教案《猫和老鼠》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寓言故事》中的《猫和老鼠》。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掌握故事的主题思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猫和老鼠》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 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狡猾、机智、上当等,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3. 培养幼儿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教育幼儿不要轻信别人的甜言蜜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寓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掌握故事内容,学习生词和短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磁带、生词卡片、猫和老鼠手偶。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彩色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表演猫和老鼠的手偶剧,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主题。
2. 讲解故事(10分钟)播放故事磁带,让幼儿跟随故事节奏阅读。
教师边讲解故事边展示挂图,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学习生词和短语(5分钟)教师展示生词卡片,教授生词和短语,让幼儿跟读,并进行小组竞赛。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如:“故事中猫为什么能捉到老鼠?”“老鼠为什么会上当?”等。
5.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角色扮演猫和老鼠,进行对话练习,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 小结(5分钟)七、板书设计1. 故事《猫和老鼠》2. 生词和短语:狡猾、机智、上当、教训3. 故事简图:猫、老鼠、奶酪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画出你心中的猫和老鼠。
2. 答案:幼儿作品,以创意为主。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进行评价。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和家长一起讨论故事中的寓意,分享心得。
(2)开展“猫和老鼠”主题绘画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组织故事表演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猫和老鼠之间的有趣互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友谊的可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友谊的可贵。
三、教学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猫和老鼠的头饰、画笔、纸张等。
2.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猫和老鼠的故事场景。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猫和老鼠的头饰,引导幼儿说出头饰上的角色。
教师简要介绍猫和老鼠的故事背景。
2.故事讲述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猫和老鼠》的故事。
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猫和老鼠的动作、表情,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的趣味性。
3.故事讨论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猫和老鼠分别有什么特点?鼓励幼儿大胆发言,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角色扮演教师分发猫和老鼠的头饰,让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5.情感体验教师提问:你们觉得猫和老鼠之间的友谊怎么样?为什么?鼓励幼儿从故事中寻找答案,让幼儿认识到友谊的可贵。
6.创意绘画教师分发画笔和纸张,让幼儿绘画自己心中的猫和老鼠。
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点评,肯定幼儿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陪伴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环境创设:在教室布置猫和老鼠的主题环境,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故事的氛围。
六、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故事《猫和老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通过情感体验环节,让幼儿认识到友谊的可贵。
但在教学活动中,仍有个别幼儿表现出拘谨,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寓言故事》,详细内容为“猫和老鼠”的故事。
通过对故事中猫和老鼠的形象、情节的分析,引导幼儿理解友谊、互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如:狡猾、机智、友谊等,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培养幼儿团结互助的品质,懂得珍惜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中猫和老鼠的形象特点,以及友谊、互助的意义。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结互助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猫和老鼠玩偶、故事挂图、生字卡片。
2. 学具:幼儿用书、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猫和老鼠玩偶,创设一个生动的故事场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结合故事挂图,详细讲解猫和老鼠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形象和情节。
3. 例题讲解(5分钟)分析故事中猫和老鼠的特点,引导幼儿学会用“狡猾”、“机智”等词语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讨论:猫和老鼠在故事中是如何表现友谊和互助的?2)个别回答:请幼儿用故事中的词语描述猫和老鼠。
六、板书设计1. 故事《猫和老鼠》2. 生词:狡猾、机智、友谊3. 重点句子:猫和老鼠互相帮助,战胜了困难。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猫和老鼠》的故事,并运用故事中的生词。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友谊、互助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学习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开展“我的好朋友”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发现身边的好朋友,学会珍惜友谊。
同时,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猫和老鼠的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故事中猫和老鼠的形象特点,以及友谊、互助的意义。
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

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1活动目标:1、学习看动画影像编故事,让幼儿了解图像与口语的关系。
2、帮忙幼儿积累、丰富词汇,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本领。
3、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本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以及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本领。
活动目标:课件、录音机、磁带、话筒、人手一份油画棒、纸。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今日陈老师要帮小伙伴录故事磁带(出示录音机、话筒),把你们编的故事录下来做成磁带,你们想听本身讲故事的磁带吗?二、看录象:现在请小伙伴认真看一段录象,然后把本身记到的编成好听的故事录成磁带。
幼儿看录象,老师巡察并随时提示幼儿要记忆或者要想像的故事内容。
三、个别幼儿编故事:1、请想好的小伙伴先来编故事(出示话筒老师录音)。
其余的小伙伴认真听。
(老师倾听时记下好听的`词并适时提示幼儿的叙述)2、学习好的词汇。
3、老师小结:刚才小伙伴看了活动的没有声音的录像,就用本身的语言编出了好听的故事。
这和我们看图书叙述一样,只要认真察看图片里的人物、动作、表情就能编出好听的故事。
四、以提问帮忙幼儿提高辨别是非的本领:1、你们在刚才的录象中看到狗、猫、老鼠在什么地方做的对,哪些地方做错了?2、幼儿相互讨论后个别回答。
3、老师小结:小伙伴们说的真好,这个动画片告知我们和伙伴相处要相互帮忙,相互挂念,多为别人着想才会欢乐。
4、现在请小伙伴再看一遍录象,假如你是这动画片里的小动物,你会怎么和别人相处呢?五、幼儿看录象续编故事结尾——(看到发觉了一块肉停)1、现在你得到了这块肉,你会怎么和同伴共享呢?2、幼儿相互讨论故事结尾.,老师在旁倾听幼儿的讨论。
3、幼儿个别续编故事结尾,其余幼儿认真倾听。
(老师帮幼儿录音)4、老师小结:依据幼儿的叙述小结,要突出伙伴相处要相亲相爱,相互谦让,碰到什么事要为别人着想。
六、画故事结尾。
1、请小伙伴把本身编的故事结尾画下来(出示课件动物图片及播放轻音乐):小伙伴可以仿照图片画,也可以本身想象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教案《猫和老鼠》
孩子们谈得最多的是动画片,兴致一来,手舞足蹈的孩子们一会儿模仿唐老鸭和米老鼠,一会儿模仿懒惰的加菲猫,一会儿又学着蓝猫和淘气……而碰到没有对白的动画片,他们会情不自禁地用语言表现着、模仿着,为片中的角色配音。
看到孩子们如此兴奋,联想到无对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看画面创编角色对白的系列语言活动在我的脑海里诞生了。
一、活动目标:
1. 感受动画片的幽默与诙谐,乐于倾听同伴的讲述。
2. 尝试看动画与同伴合作为角色动态创编语言。
3. 大胆想象并用连贯的语言表述。
二活动准备:
(1)《猫和老鼠》动画碟片、(节选动画片的一个片段,分割成多个画面重复播放)
(2)角色道具。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段激发配音欲望
1.语言导入。
师:又到了看动画片的时间了,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部没有对白的动画片,想一起来看看吗?集体欣赏动画片段。
2. 引入活动主题。
师:刚才看动画片的时候,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的小嘴都在“咕噜、咕噜”的,是在给动画片配音对吗?都想试试吗?
二、分组尝试配音
1.幼儿分组初步尝试创编角色语言。
2.教师巡回指导,肯定幼儿的创意。
三、个别幼儿配音
1. 组织幼儿分节看动画,启发幼儿大胆想象,为同一情景创编多种表述语言。
师:刚才老师听到很多精彩的角色对白,谁愿意看着画面将你想到的对白展示一下?
(3)怎样让所有小朋友都能听到“我”的精彩配音?(鼓励幼儿大胆说,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
(4)有的小朋友一个人为多个角色配音好辛苦,怎么办?(启发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
四、分角色配音
1.幼儿自由组合并协商分配角色。
2.按照故事情节进行同步配音。
3、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指导,鼓励幼儿在配音时融入感情,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五、配音展示并表演
师:刚才我听到几个小组都创编出了精彩的段子,愿意展示给大家听听吗?那一组愿意先来试试?
2、欣赏教师配音。
幼儿自由选择角色,简单装扮后模仿角色动作。
六、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影视角”自由选择动画,创编对白及配音练习。
2.将幼儿的配音录制成磁带,与光碟同步播出,供幼儿欣赏。
3.提供成人配音经典作品给幼儿欣赏。
反思:
1.在组织活动时,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有考虑不周的现象。
2.活动中,可能关注活动流程多,关注孩子需要少,在教育机智方面还需加强、提高。
张瑞
2008年5月10日
大班语言活动《猫和老鼠》课后评析
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能由我为张瑞老师的语言活动《猫和老鼠》做评析,张瑞老师的这节课选材新颖,动画片《猫和老鼠》一直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而给无声的动画配音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一定非常浓郁。
教学中张老师能紧扣活动目标,教学形式多样即体现了集体活动,又关注了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
教师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这种声形并茂的教育辅助手段,它形象生动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
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乐于说、干扰较少的环境,同时教师以角色的身份参与到孩子中,引导孩子们创编更丰富的语言,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
当然再好的课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以下我将针对张瑞老师的这节课做以下评析.
1、教师应分层引领,作为语言活动,重点在解决“听”“说”的问题上,考虑到孩子语言发展的差异性,创编角色语言时,对能力强的孩子侧重评价其语言能力,让其他的孩子知道努力的方向,如当某小朋友配音很精彩时,我会说“他的配音不快也不慢,当画面结速束他的配音也完成了!”“我能听出这是一只生气的猫。
”对能力弱的孩子则侧重引导,通过这种引导,充分调动孩子的创编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在组织活动时,对孩子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会有考虑不周的现象。
3、活动中,可能关注活动流程多,关注孩子需要少.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到之处,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高静
2008年5月22日。